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人口的空間變化一、人口的遷移1.概念:
一段時間內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A、空間位移:必須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線B、居住地變更:必須改變居住地C、時間限度:改變居住地需持續一段時間討論:人口的遷移就是人口的流動嗎?判斷下列人口的移動現象是否屬于人口遷移:1、外出旅游、度假、療養、探親;2、我國大學生出國攻讀碩士、博士學位;3、讀書或分配工作離開家鄉的大學生;4、居住在敘利亞難民營中的伊拉克難民;5、到中國來工作的外國人;6、農閑季節到城市或外地打工,農忙季節回本鄉務工的農工。7、國家有計劃的抽調人員支援西部建設。按遷移方向劃分:農村→城市城市→農村農村→農村由農村→城市是發達國家歷史上和發展中國家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類型城市→城市不同時期的國際人口遷移二戰以后19世紀以前原因遷入地區遷出地區特點時期意義(1)國際人口遷移不同時期的國際人口遷移二戰以后歐洲的殖民主義擴張、新大陸的開發新大陸(美洲、大洋洲)舊大陸(歐洲、非洲、亞洲)以集團性、大批的移民為主19世紀以前原因遷入地區遷出地區特點時期意義開發新大陸、傳播工業文明,改變人種空間分布不同時期的國際人口遷移二戰以后歐洲的殖民主義擴張、新大陸的開發新大陸(美洲、大洋洲)舊大陸(歐洲、非洲、亞洲)以集團性、大批的移民為主19世紀以前原因遷入地區遷出地區特點時期意義開發新大陸、傳播工業文明,改變人種空間分布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亞洲、非洲西歐、北美、西亞、北非遷入地經濟發展快;石油輸出國招募大量外籍勞工調整勞動力空間分布不均無論是19世紀以前,還是二戰之后,始終都是人口遷出地的大洲:;始終都是人口遷入地的大洲是:;拉丁美洲由人口變為人口;歐洲則相反。亞洲、非洲北美洲遷入地遷出地2.19世紀以前,國際人口遷移的總特點是()A.從新大陸移向舊大陸B.以集團性、大批的移民為主C.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D.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工人增加【答案】
B【解析】
19世紀以前,國際人口遷移以集團性大批移民為主。中國歷史上的人口遷移不同時期的國內人口遷移影響因素遷移特點流向古代當代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代中期20世紀80代中期以來大批遷移農業經濟的脆弱、戰爭、自然災害遷往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
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人口遷移主要是主要由中部、西部遷往東部沿海地區,目的主要是務工和經商。
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我國人口遷移從東部沿海省區向東北和西北以及海南,是以開發邊疆、支援邊疆建設為目的。影響因素遷移特點流向古代當代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代中期20世紀80代中期以來遷移的流量增大,自發流動大批遷移有計劃、有組織的遷移農業經濟的脆弱、戰爭、自然災害改革開放政策、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計劃經濟體制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遷往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由東部遷往西北和東北邊疆地區內地—沿海及工礦區農村——城市山區——平原貧困區——發達區國內人口遷移①氣候氣候不僅直接影響人的身體,而且影響著一個地區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從而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并通過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而影響人口遷移。1.自然環境因素美國老年人口向“陽光地帶”遷移
(一)環境1.自然環境因素②淡水淡水的分布及其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類生活、生產的空間布局,從而決定著人口遷移的方向和規模。荒漠化與移民
荒漠化和干旱迫使人們離開家園,以尋找更好的生存之地。據估計,全世界有1.35億人(相當于法國和德國的人口總和)由于荒漠化而面臨遷移的問題。④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是生產發展、特別是制造業發展的基礎。1.自然環境因素攀枝花1.自然環境因素⑤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有時也會促發人口遷移。在歷史上各個時期,世界各地都出現過因旱澇、地震、火山噴發等自然災害引起的大規模移民現象。2.經濟因素②交通和通訊的發展相對地縮小了地區之間的距離,減少了妨礙人口遷移的各種困難,從而促進了人口遷移。3.政治因素①政策國家人口流動政策會對人口遷移產生重要影響。如“三峽移民”“知青下鄉”“民工潮”…..3.政治因素②戰爭戰爭是對人類正常生活環境和秩序的破壞,并常常引發人口遷移。阿富汗難民流入巴基斯坦3.政治因素④宗教信仰、種族和民族差異
以英格蘭清教徒為例,因為清教徒要求在政治上有所變革,導致國王對清教徒不滿,因此下令將清教徒驅逐出境,否則逮捕清教徒,造成清教徒不得不離開英國,尋覓新天地,從而有了美國的建立。
4.社會文化因素①文化教育的發展改變了人口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期望,也改變了人們認識外部世界的態度,從而促進了人口的遷移。4.社會文化因素②家庭和婚姻婚姻是影響青年人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則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遷移中起著重要作用。1935—1939
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碩士學位。1936—1939
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1950年回國。(二)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2002年赴NBA打球
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生態環境因素
氣候土壤水礦產資源
經濟因素
經濟發展水平交通通信政治因素
政策政治變革戰爭家庭婚姻文化教育社會文化因素
影響人口遷移的諸因素中,經濟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小結三.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及遷出地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有一些科技人員、工人、農民遷往東南沿海地區定居。這些人口遷移對遷出地和遷入地產生的影響是否相同?為什么?
遷出地:①緩解人口的壓力;②但也造成人才流失遷入地:①解決了勞動力不足;②加速城市化進程;③但也帶來交通擁擠、居住因難、治安混亂等問題。1、促使美國成為一個移民國家的主要因素:
宗教;國土遼闊,自然環境與資源條件較優越;人口數量較少,人口密度小;經濟發達,個人需求等。遷移時間遷移原因遷移特點第一次19世紀中期第二次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三次20世紀20年代—60年代第四次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20世紀70年代以后南北戰爭東部西部工業化和城市化鄉村城市農業危機和自然災害南部北部和西部新興工業的興起和發展東北部老工業區西部和南部新工業區老工業區的重建和改善新工業區老工業區鄉村城市“二戰”之后,美國國內人口遷移主要是()①受東北部工業區的吸引產生的②因南北戰爭引起的③因氣候等環境因素引起的④受新興產業的吸引產生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
“二戰”以后,美國人口主要是從東北部向西部和南部遷移,因而與東北部工業區的吸引無關;美國南北戰爭發生在“二戰”以前,與戰后人口遷移無關。【答案】
B案例2:美國的人口遷移①戰爭因素②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③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的變化④經濟格局的變化2、導致美國人口在本土范圍內頻繁遷移的原因有:3、美國太平洋沿岸、墨西哥灣沿岸人口遷入的主要原因:
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因為有大量新興工業和新資源而成為“陽光地帶”,吸引大量移民。(1)美國許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________”遷移。(2)圖中遷出地區主要是美國的________工業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美國的這類人口遷移按地理范圍劃分是屬于________人口遷移,引起遷移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的影響。陽光地帶東北部這里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工業發達,環境污染嚴重國內氣候因素和環境污染
1.清代,華北饑民大批“闖關東”,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東北地區()A.制造業高度發達 B.有大量可開墾的土地C.大量征兵抗戰 D.畜牧業水平高2.當華北人口大批移民東北時,東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于下圖中的()BA當堂訓練下圖為甲、乙、丙、丁“四個城鎮某年人口變化圖”。讀圖完成1~2題。1、若四個城鎮人口規模相當,則自然增長率按由低到高排序為 ()A.乙丁甲丙B.乙甲丁丙C.甲丙乙丁D.丙甲丁乙2.四個城市中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就業機會最多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AD
下圖中甲、乙、丙是三個不同地區,讀圖回答1~2題。1.有關甲、乙、丙三個地區人口遷移的說法正確的是()A.屬國際人口遷移B.遷移方向主要由城市到農村C.人口主要由乙、丙遷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遷往乙、丙兩地2.近幾年,由于上述人口遷移帶來的問題,說法錯誤的是()A.加大了鐵路等交通運輸的壓力 B.擴大了遷出地、遷入地的經濟發展差距C.緩解了遷出地的人地矛盾 D.給遷入地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DB上圖中顯示了人口遷移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1.階段(2)最有可能的是()A.原始農業B.種植業C.工業化階段D.后工業化階段2.影響(3)、(4)階段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的是()A.自然環境B.國家政策C.社會經濟D.戰爭BC讀“80年代下半期我國務工經商流動人口”示意圖,(1)從圖中可以年看出,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果蔬銷售中的智能物流與倉儲管理考核試卷
-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外國語校2024-2025學年初三5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第二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學期期末(一模)英語試題含解析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無線傳感器網絡》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宿遷學院《外科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信息理論與編碼》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二中2024-2025學年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仿真模擬卷數學試題(全國)試題含解析
-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傳統視覺藝術與現代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余市渝水區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植物生物技術綜合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醫院網絡信息安全課件
- 海邁工程量清單計價軟件使用說明書樣本
- 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高考政治真題及答案
- 第十三章-希爾德吉德·E·佩普勞的人際關系理論
- 公務用車駕駛員安全培訓
- 幼兒園辦學規模及租金建議方案
- 急性脊髓炎治療護理課件
- 精神障礙患者的家庭護理指南
- 《咖啡理論知識》課件
- 汞中毒匯報演示課件
- 高中政治復習:選必3《邏輯與思維》易錯知識點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