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人物形象分析之趙云_第1頁
《三國演義》人物形象分析之趙云_第2頁
《三國演義》人物形象分析之趙云_第3頁
《三國演義》人物形象分析之趙云_第4頁
《三國演義》人物形象分析之趙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趙云資料簡介:趙云(154—230)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功績卓著,有勇有謀,善始善終。卒于公元230年,死后追謚為順平侯。趙云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統繼承其爵位,官至虎賁中郎將,督行領軍;次子趙廣官至牙門將,在沓中追隨姜維時戰死沙場。人們都說“勝敗乃兵家常事” ,可趙云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常勝將軍,人們又說“人無完人” ,可至今也沒有發現趙云什么缺點,不管是陳壽的《三國志》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還是易中天的《品三國》都沒有說趙云有什么缺點。趙云渾身是膽,他不僅是文武全才,而且忠勇仁義。相貌堂堂的英氣少年形象出場的趙云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丑大戰。汝南之戰時,力斬高覽,救了劉備性命。長坂坡救阿斗時,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余員。智取桂陽時,更是展現了他過人的機智和出眾的謀略劉備招親,是趙云護駕,我想如果當時讓張飛去恐怕事情就砸了。諸葛亮借東風那時候接應他的也趙云。隨諸葛亮吊祭周瑜時,因趙云帶劍相隨,吳將無人敢動諸葛亮。建立蜀國以后,劉備想著分封諸侯,犒賞三軍,趙云提出來應該以安定團結為主,安定人心,聽了他的建議以后使蜀國很快興旺起來。漢水救黃忠時, 讓魏國名將張郃、 徐晃心驚膽戰, 不敢迎敵。關羽被殺害以后,劉備傾舉國之兵,東吳報仇,趙云又站出來指出孫權是私仇,曹魏才是國仇。劉備不聽,一意孤行,最終火燒連營七百里,元氣大傷。還是由趙云把他接到了白帝城,才有了“白帝城托孤” 。劉備去世之后, 曹魏五路犯蜀, 趙云把守陽平關, 一將當關,萬夫莫開。22、劉、趙再遇:七十幾歲時仍為蜀軍前鋒,陣前力斬被稱為“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諸葛亮智收姜維還是派趙云去接姜維老母,誘降姜維。馬謖失街亭的時候也是因為趙云獨自斷后,才不折一人一騎。因此在《三國演義》中的趙云,其形象是文武雙全、近乎完美無缺的。二、詳細介紹:1、劉、趙相遇:公元191年,袁紹戰公孫瓚時,趙云第一次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隔日,公孫瓚因趙云新投未知其心, 便把趙云安排在后軍。 不過公孫瓚并非袁紹對手,被殺的大敗,趙云單騎沖入袁紹軍中,刺死麴義,視袁紹大軍如土雞瓦狗一般。此時,劉備、關羽、張飛亦率領軍隊前來相助。這是兩人第一次見面,或許是英雄惜英雄的緣故,兩人相見便有不舍之心。后來公孫瓚接受董卓的詔令,與袁紹講和,有表薦劉備為平原相,自此兩人灑淚而別。公元194年,曹操興兵欲報父仇,兵發徐州。所過之處,殺戮百姓,挖掘墳墓。當時,因黃巾余寇圍攻北海,孔融派東萊太史慈前往劉備處求援,劉備欣然前往。解北海之圍后,因陶謙以曹操殺戮百姓為由派糜竺前往孔融處求助,孔融亦邀劉備相往之故,劉備便前往公孫瓚處借的馬步軍兩千及子龍,前來支援陶謙。后來因呂布襲破兗州,進軍濮陽,曹操怕失其根本,遂接受劉備的講和,退軍。陶謙犒軍完畢后,趙云辭去。3、劉、趙重遇:公元200年,此時劉備已為徐州之主。但先前劉備依附曹操時, 曾參與衣帶詔之事被揭曉。 曹操起大軍二十萬攻打徐州,劉備不敵,被殺得丟妻棄子,兄弟失散,遂單騎前往投靠袁紹。 后來因關羽解了白馬之圍, 斬顏良誅文丑, 被袁紹知道,袁紹愛其才, 便遣劉備前往招回。 劉備趁此機會脫離了袁紹,在古城劉備和關羽、張飛、趙云重聚。自此趙云便在劉備帳下效力。4、汝南之戰:公元201年,劉備趁曹操不在許昌時,偷襲許昌,但曹操迅速回援,劉備被困于亂軍之中,趙云力戰許楮,殺死高覽,有三十余合戰敗張邰。后因劉備敗給曹操,遂一起投靠了劉表。5、博望坡之戰:公元207年,劉備投靠劉表后, 屯兵于新野。 曹仁部將來犯,趙云出戰,不數合刺呂曠于馬下。后曹仁引軍前來報仇,趙云引五百軍破八門金鎖陣,數十合戰敗李典。后又因諸葛亮之計,與夏侯惇戰于博望坡。6、長坂坡之戰:公元208年,曹操引大軍欲報博望坡之仇,率大軍八十萬直撲新野。劉備不敵曹操遂棄樊城,攜民過江,取到襄陽。但此時劉表已死,蔡夫人與蔡瑁、張允等人假立遺囑,立劉琮為荊州之主。劉備過門而不得入。后曹操追擊劉備至當陽長坂,眾人失散。此時趙云尋思:主公將甘、糜二夫人與小主人阿斗,托付在我身上; 今日軍中失散, 有何面目去見主人?不如去決一死戰,好歹要尋主母與小主人下落!”便沖入曹軍陣中。趙云在此戰中七進七出, 先后救出陷入敵陣的簡雍、糜竺、甘夫人、劉禪,殺夏侯恩得名劍青釭,斬殺曹洪部將晏明,夏侯惇部將馬延、張顗、焦觸、張南四將 ,唬退張邰。在曹操軍中往來沖殺,如入無人之境,此戰共斬殺曹營名將五十余員, 砍倒大旗兩面, 奪槊三條, 當時曹操亦贊曰:“真虎將也!”后因功遷為牙門將軍。同年,赤壁之戰爆發,趙云在烏林小路埋伏,殺的曹操死命脫逃。諸葛亮借完東風后,也是讓趙云接應到樊口。并且同年 11月,趙云智取桂陽。7、截江奪阿斗:公元211年,劉備入益州,留下諸葛亮、關羽、張飛、趙云等人留守荊州, 并任命趙云為留營司馬。 孫權得知劉備西征,以其母病危為名遣人駛船接其妹回吳,欲以劉禪換荊州。幸得趙云與張飛在長江截住東吳船隊,并成功奪回劉禪。8、劉備入主益州:公元212年到214年,劉備與劉璋決裂。 召諸葛亮率軍入蜀。諸葛亮留關羽收荊州,自己與張飛、趙云逆流而上分頭平定各個郡縣,直到江州、破巴郡。然后兵分兩路,諸葛亮、張飛走北路,趙云則另領一軍走南路,趙云從外水平定江陽。最后在成都會合,合圍成都,成都既定,任命趙云為翊軍將軍。9、漢水救黃忠:公元219年,劉備率軍進攻漢中。 七月,曹操自長安出斜谷,黃忠斬了夏侯淵之后欲趁勝追擊,便引軍前去劫糧。過期不還,趙云便前往接應,半路中一槍刺死文聘部將慕容烈、魏1414、力斬五將:將焦炳,殺的張邰、徐晃膽戰心驚,不敢迎敵。趙云救走黃忠后又沖入曹軍重圍救出副將張著。漢水營前以寡敵眾,以弱勝強。 劉備亦贊趙云曰: “子龍一身是膽也!”稱趙云為“虎威將軍。 ”10、大意失荊州:公元221年,關羽因恃才自傲,不聽諸葛亮連吳抗曹之計,被東吳殺害。劉備欲報關羽之仇,盡起大軍進攻東吳。趙云諫,劉備不聽,留趙云督江州。11、火燒七百里:公元222年,劉備失利與秭歸, 蜀漢大軍被陸遜一把火燒光。趙云聽聞兩軍交戰,引軍出,救劉備至白帝城。12、因功升遷:公元223年,趙云因功升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永昌亭侯,后再遷為鎮東將軍。13、南蠻叛亂:公元225年,南蠻叛亂,趙云、魏延為大將隨諸葛亮征討南蠻,趙云斬殺三洞洞主之首金環三結。公元228年,諸葛亮出師北化,在鳳鳴山與西涼猛將韓德一家作戰,趙云刺死長子韓瑛,四子韓琪,射死三字韓瓊,生擒兒子韓瑤,后再刺死韓德威震諸軍,而趙云此時已年近七旬。15、單騎退魏兵:公元228年,因馬謖失街亭,造成蜀軍全局被動,此時趙云和鄧艾兩人為疑兵與魏帥曹真對陣, 兵少敵強, 在箕谷失利。但由于趙云召集部眾,固守陣地,才不至于大敗而歸。其中趙云抵擋郭淮、刺死蘇颙,殺退萬政,才全身而退。16、趙云逝世:公元 230年,趙云卒于成都。三、《三國演義》有贊趙云詩曰: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沖開長阪圍,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應得顯神威。八面威風殺氣飄,擎王保駕顯功勞。非干后主多洪福,正是將軍武藝高。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昔年救主在當陽,今日飛身向大江。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勇世無雙。昔日戰長阪,威風猶未減。突陣顯英雄,被圍施勇敢。鬼哭與神號,天驚并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