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文明禮儀教育的有效途徑探究_第1頁
中學文明禮儀教育的有效途徑探究_第2頁
中學文明禮儀教育的有效途徑探究_第3頁
中學文明禮儀教育的有效途徑探究_第4頁
中學文明禮儀教育的有效途徑探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中學文明禮儀教育的有效途徑探究

荀子說:“人無禮那么不生,事無禮那么不成,國家無禮那么不寧”。禮儀是個人立身之本,國家治理之策。禮儀文化是人的素質教導的重要內容。禮儀屬于德育范疇,又深蘊著美育、民族傳統文化教導、健康心理素質教導、人生成長啟示教導。我校地處珠江三角洲中西部,毗鄰港澳,這里制造業興隆,外來民工子弟借讀處境較普遍,由于地區差異、家長管教不到位等,導致學生的道德素質低,雖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但“生而同族,長而異聲”,所以要他們和平共處,互幫互學也并不是易事。我察覺學生對禮儀文化有著濃重的興趣和猛烈的求知欲,心想這理應是一條創辦和諧校園有效可行的德育途徑。所以我們抉擇以禮儀教導為切入點,對學生舉行中華傳統美德教導,讓學生從懂禮儀、講誠信、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起逐步提高道德修養。2022年秋季在我的主持下,學校組建了以德育校長、政教主任、德育骨干為成員的德育研究小組,開展為期三年的禮儀教導探索之路。經過不斷的摸索,積累和實踐,學校的禮儀教導工作成效顯著,學生遵紀守法,敬愛師長,與同學和氣相處,校園和諧穩定,學校被評為市文明禮儀暨日常行為模范標兵單位。我對禮儀教導的開展有了如下的熟悉。

1課堂教導是禮儀教導的主陣地

學校是育人的主要場所,在文明禮儀的養成教導中,學校的作用無可替代,加強文明禮儀教導務必充分發揮學校的主陣地作用。把文明禮儀教導融入課堂教學。針對學生特點,科學設計教導內容,組織德育工編寫相關教材,把文明禮儀教導有機滲透到各個學科。

在禮儀課教學中,我們結合《中學生守那么》、《中學生日常行為模范》,系統地講解適合學生不同年齡特點的禮儀常識如舉止、談吐、服飾、社交、家庭、公共、餐飲等禮儀,并設計情景讓學生參與實踐。這些內容是相互聯系的,幾乎每一片面都滲透著美育、德育和健康心理素質教導的內容。如舉止、談吐、社交禮儀,培養學生擁有端莊優雅的舉止,文明禮貌的談吐和氣于交往的才能,言談舉止給人以美感,掌管了為人處事的根本原那么、分寸與藝術,也便擁有了一份大方與自信。服飾禮儀教導學生穿著打扮以和諧為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讓他們懂得學生時期著裝以大方自然為美,追求名牌奇裝異服,留特殊發型、濃裝艷抹、珠光寶氣與學生身份年齡都不和諧,所以不給人以美感。社交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培養學生的社會公德、友愛合作意識,家庭禮儀培養學生“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道德品質。班主任或任課教師通過主題班會或主題教導活動,通過深入淺出、循循善誘的體驗,使榮辱觀念、文明禮儀入耳、入腦、入心,讓學生從小明是非、講文明、懂禮貌、守禮儀。令我最難忘的是2022年秋季的一節校級主題評優課,班主任邀請了片面家長與會加入“爸爸媽媽,我要對您說”和“孩子,我要對您說”這個互動環節,設計這環節本意是讓家長、學生聯系日常生活情景舉行自我教導過程。但在互動過程中卻展現了一個戲劇性的變化,一對母女當場相擁而泣。到底何事呢?原來她們是一個離異家庭,母親長期經商在外,極少回家,除了經濟上得志孩子外,根本無暇照管她的學習生活,由于缺乏溝通,久而久之,母女間變得無話可說,結果導致不瞅不睬。意想不到的,一次主題班會竟能讓有著深重隔膜的母女拉近,解開了心結。會后,學校領導找家長談心,就家庭教導舉行了探討交流,提出了建議。不久這家長就向老師報喜,她們母女彼此理解、關系融洽了。

2隨機教導是禮儀教導的最好契機

禮儀教導除了發揮課堂主陣地的作用外,還需抓好隨機教導。學生每天在校的時間,上課時間所占比例是很有限的,其中大片面時間是屬于嬉戲、體育磨練、戶外活動、進餐等等,一日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向學生舉行教導的良機。只要教師擅長查看,抓獲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對學生舉行隨機教導,把品德教導滲透到每個活動環節里,并運用得當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導效果。因此,我們除了有目的、有籌劃地在一日活動各個環節中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教導外,日常中舉行隨機教導是分外重要的。這方面我們的老師做得很好,就師生見面打招呼的禮節,老師們除了主動跟學生打招呼,還向那些不主動打招呼的同學“索取”招呼。這樣一來,這種友善之舉,既打破了師生間隔膜,又加強了師生間溝通,消釋了學生思想的顧慮,學生主動打招呼形成風氣,走進校園讓人有一種熱心親切的感覺。

3課外實踐活動是禮儀教導的最好手段

利用青少年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以及對集體活動的熱心和投入,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道德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文明行為意識的形成。各種實踐活動的選擇留神要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從學生身邊的小事說起。要針對學生整體的道德狀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活動,這樣才能提高教導效果。結合禮儀課教學內容,我們用心設計和組織開展班團隊活動、“大課間”活動,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養成文明禮儀習慣。學校精細結合班團隊、綜合實踐活動和國家重大節日,有籌劃地面向全體學生開展了系列實踐活動,強化文明禮儀養成教導訓練,積極探索學生“自主管理、自我教導、自我進展”的管理模式,通過設立文明禮儀監視崗、實施值周班級管理等制度,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禮儀習慣的養成,讓學生穩定掌管了電話禮儀、接待禮儀、談吐禮儀等學識,給學生創造了勞動磨練、參與學校管理的機遇。結合舉止禮儀、服飾禮儀、談吐禮儀舉辦校園藝術節,開展主題演講比賽、“文明禮儀手抄報黑板報”評比等活動。這些活動由禮儀科代表、班干部同學組織,盡量讓每位同學都有參與的機遇。同學們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有舞蹈、相聲、小品、歌曲、器樂演奏等豐富多彩。有相當多的學生從未當眾講過話,從未加入過文藝演出,但禮儀課給了他們磨練的機遇,不管告成與失敗,哪怕是走上臺去怯懦沖動得說不出話,他們也已經突破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敢于向過去的自己挑戰。

4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是禮儀教導最有機結合

一是家校互動,形成合力。通過家訪、召開家長會等形式,切實加強教師家訪工作的組織管理,教師要與家長多交流、多溝通,更加要重視與后進生家長聯系,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從而充分調動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學校教導的積極性,提高家長教導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學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導學生。二是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適時與社區、相關部門、單位聯系,爭取他們的關切和支持,挖掘校外資源對學生舉行教導。如:組織學生開展敬老扶幼、綠色環保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區加入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采納教導和磨練。三是發揮家庭在孩子品德養成教導首要作用。家庭是孩子采納思想道德教導的第一課堂,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創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出名兒童教導家陳鶴琴說過:“孩子可以說是父母的鏡子”,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子女留下很深的印象,堪稱為表率,由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某種意義上講,孩子最早的模仿對象就是家長。家長不僅要以自身良好的品性修養給孩子做表率,更要在家庭教導中著重解決孩子教導觀念和教導方法問題??紤]到家長的素質參差不齊,家庭教導水平各有所異,故此學校要賦予家長們適當的扶助,可通過啟動家長學校專題網頁、家長培訓、發送平臺信息、印發資料等形式來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育人觀、成才觀,提高教導效果。四是提防社區的教導作用。社區是學校和家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