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幽默來自智慧,惡語來自無能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幽默來自智慧,惡語來自無能高三(10)班家長會的長歡的到來班主任;(聯系方式)溫馨提示罪2015年高考僅有100天隨著教育現代化和信息化步伐日益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開始重視基于網絡的數字化校園建設,數字化校園的價值在于創造網絡文化氛圍,增強教育的開放性、靈活性、普遍性和共享性,促進教育的民主化、平等化和個性化,探索在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教學、管理和科研的新模式,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一、數字化校園起源及發展概述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就提出了E-campus(即數字化校園)的計劃并付諸實施。1990年由美國克萊蒙特大學凱尼斯?格林教授發起并主持的一項大型科研項目“信息化校園計劃”(TheCampusComputingProject),使數字化校園的概念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1998年1月31日,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在美國加利弗尼亞科學中心發表了題為“數字地球:二十一世紀認識地球的方式(TheDigitalEarth:Understandingourplanetinthe21stCentury)”的演講,最先提出“數字地球”的概念,從此,全世界普遍接受了數字化的概念,“數字化校園”的概念也逐步為世人所知。目前,歐美發達國家的高等院校大都建有較為完善的“數字化校園”網,其應用系統一般都有辦公信息系統、教務管理系統、用戶計費系統及圖書館網絡應用系統等,而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重點之一就在于對多種應用系統的改造、豐富、統一和擴充。我國的數字化校園建設起步較晚。2002年5月在珠海舉行了全國重點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研討會。這次研討會以后,全國很快出現了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新高潮,各高校紛紛設立數字化校園建設項目,在全國各個相關的研討會上,關于數字化校園建設項目的研討也更加火熱,數字化校園建設成了各高校進行信息化建設的熱點。繼一些大學提出建設數字化校園規劃并付諸行動后,許多中小學也紛紛將數字化校園作為學校信息化的理想選擇,啟動了數字化校園計劃。中小學數字化校園的構建將信息化建設作為重點,并以此促進學校管理、師資隊伍建設、課堂教學改革等諸方面的全方位提升,營造開放性、動態性、交互性和主體性的學習化環境。二、數字化校園的概念及特征1.數字化校園的概念數字化校園是以網絡為基礎,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實現從環境(包括設備、教師等)、資源(如圖書、講義、課件等),到活動(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的全部數字化,在傳統校園的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化空間,以拓展校園的時間空間維度,提升傳統校園的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從而達到提高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的目的。[1]從管理的角度看,數字化校園就是把學校的主要工作數字化(包括教學、科研、管理、后勤等)。以統一的管理和安全策略,在網絡環境下從事各項工作。從技術角度看,數字化校園就是運用信息和網絡技術,采用瀏覽器/服務器、客戶機/服務器等體系結構,采用分布式或集中式的存儲結構,采用一流的計算機、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和應用軟件,在網絡環境下對學校各類業務信息進行存儲、處理、查詢和統計的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從用戶的角度看,數字化校園就是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在規定的權限范圍內對學校的有關信息進行處理。[2][3]數字化校園通過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將校園的主要教育資源數字化,并實現數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教學方式、生活方式和溝通傳播方式,從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養環境,促進高水平的師生互動,促進科學、高效的管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應用和創新能力。因此,數字化校園是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平臺。[4]2.“數字化校園”的特征數字化校園的主要特征是網絡化、智能化、個性化。數字化校園與傳統校園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空間拓展。在數字化校園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室不再存在,教室的概念已經演變為網絡環境中同時處于學習狀態的學習者群體,而與物理位置無關。(2)時間拓展。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學習時間,突破了傳統上定時集中上課的束縛,即教學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接受教育的時限也不再有學制的限制,衍生為終生教育。(3)教育對象的拓展。除了在冊的學生(包括校內的、遠程教育的),數字化校園也接受社會上其他成員的請求,面向全社會開放其教學資源。(4)教學方式的本質變革。從課堂、教師講授為主,轉化為教師講授和學生學習相結合,并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的重要作用體現在引導和幫助。(5)教學內容質的飛躍。數字化校園中的教學內容,不只是傳統書本知識的電子化,而是從形式到內容的全新構造,其主體是各門課件及多種形式的教學輔助資料,其主要特征是電子化、數字化、多媒體化、多層次化、超鏈接化,是多媒體與超文本的結合,是多種技術的融合。(6)教學管理和評價的變革。如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監控問題、考核問題,對實踐性環節、自助實驗環節等的考核與評估,也必須適應數字化教學的要求,做出相應的變革。[5]三、數字化校園網的系統組成數字化校園系統的建設一般分為四個部分,可以形象地概括為“修路”、“買車”、“運貨”、“培訓駕駛員”。“路”就是數字化校園網的網絡系統,它是數字化校園網的基礎設施,包括結構化綜合布線、服務器、終端機、內外連接設備(如交換機和路由器等)和系統軟件平臺的選擇和建設。“車”就是運行在數字化校園網網絡系統上的應用系統,主要包括網絡辦公管理系統(教務/辦公/人事/財務/后勤等)、網絡多媒體教學系統、數字化圖書館、校園一卡通系統等。“貨”就是應用系統上的基礎數據,如學生信息、教師信息、多媒體課件、圖形、聲音、視頻和動畫素材等教育教學信息。“駕駛員”就是數字化校園網的使用人員,這些人員可分為四類:管理干部、系統維護人員、課件制作人員和應用系統使用人員。[6]四、數字化校園建設原則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實質就是學校教育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對各種資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優化,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實現教育和校務管理過程的優化、協調,實現教師與學生教學過程與學習過程的優化,從而實現提高各種工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數字化校園建設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它的設計是否合理,將影響并制約著學校的未來發展。因此,數字化校園網絡建設一般要遵循如下原則:1.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是數字化校園建設成功的重要保證。數字化校園建設必須根據具體的學校實際需求方案,合理而科學地制定建設目標。2.四結合原則軟硬件的選用應遵循四結合原則。四結合即:先進性與實用性相結合;安全性與可靠性相結合;開放性與標準化相結合;穩定性與可擴展性相結合。3.應用系統為主原則計算機網絡要想充分發揮出它巨大的教育效益,必須依靠建立在它之上的應用系統,應用系統的建設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核心內容。五、數字化校園總體架構模型筆者調研了幾十個數字化校園網站,結合當前中小學教學與管理的實際發展需要,構建出了中小學數字化校園網的總體架構模型。如圖1所示,此模型將中小學校園網站分成了外網和內網兩大部分。外網即學校的門戶網站,以宣傳學校形象、發布學校信息、增進社會、家庭與學校的聯系為主要目的。內網則是學校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載體與平臺。根據實際需求,筆者認為數字化校園網站應用具備以下一些校本應用模塊:教師個人辦公平臺、教師業務檔案、校內公告發布平臺、校務公開平臺、數字化圖書館、學科資源中心、校內論壇、學生成長檔案等。六、結束語數字化校園環境的建設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硬件加軟件的建設過程,而是一個教育系統工程,應更加注重其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數字化校園如何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學生、教師、家長以及社會如何在信息環境中受益?這應是教育信息化今后繼續研究和努力的方向,也是數字化校園建設最根本的目的。[7]今后的數字化學校中,學生在網絡中可以隨時與教師全面接觸:可以通過網絡遞交自己的家庭作業;可以在網絡中完成選修科目的學習;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中進行教學的全方位指導:可以對學生進行個別化指導;可以在網絡中進行家訪;家長通過網絡可以與學校取得各方面的聯系:可以在網絡中參加學校的家長會,可以在網絡中與校長面對面地交流,可以在網絡中接受學校的指導。數字化校園給人們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不斷推進,數字化校園將會有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農村初中條件相對簡陋,課外讀物較少,學生受學習環境的影響,知識面窄,不善表達,導致作文大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話說不清,句子不通順,無法確切表達自己的意思,能夠讓人順暢地讀完全篇的都比較少,要想找到一兩篇句通意順,情感豐富、表達生動的文章那更難。字里行間難以找出學生寫作的沖動和激情。如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寫作中能夠流暢地表達出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呢?一、創設情境,精心“命題”,激發學生寫作沖動我們知道,人只有在激動了、痛苦了、憤怒了、快樂了之后,才會有情感表達的沖動。特級教師于漪認為:“熱情是一種強有力的情感,它影響乃至決定人的思想言行。胸中寫作熱情似火燒,就會產生一吐為快的沖動感。”激發寫作熱情,啟發情感體驗,其途徑不一而論。作文訓練中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一定的作文情境。可以結合學校生活、班集體生活中有價值的內容展開,也可以結合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眾人關注的熱點,引導學生去思考、感受,從而產生“一吐為快”的沖動,激發寫作激情。老師因勢利導,精心命題,讓作文要求與學生生活經驗、思想感受結合起來,使學生可以在活動、事情的進行中作文,在思想、靈魂的撞擊下作文。這樣既有利于激發學生寫作的沖動和熱情,為學生作文提供了鮮活的“生活源”,將作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作文成為學生的一種“需要”,又能與作文訓練要求相結合,使作文教學各個環節“活”起來。二、引導學生深入生活,積累素材,學會思考陶行知說過:“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新課標也明確提出: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因此,作文教學光從文本上指導學生是不夠的,更重要是引領學生深入生活,觀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學會思考,“捕捉事物的特征”。“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文的素材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對生活的觀察、思考。中學生受過重的課業負擔和認知水平的限制,其對生活的關注較少,認識容易片面膚淺,對生活中的“美”缺少體驗,更缺少“發現”,作文時往往覺得無事可寫,無話可說,不知道要表達什么思想,老師要指導學生善于積累素材,提煉主題,養成表情達意的習慣。這樣,作文時就會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思想感情可表達。三、訓練學生遣詞造句,學會表達農村學生受生活環境和語言習慣影響,書面表達能力一般較差。因此,加強遣詞造句、表達成文的訓練尤其重要。1.引導學生做好詞匯積累每一位老師都知道:積累越厚實,寫作就越有基礎,文章就能根深葉茂開奇葩。反之,沒有積累,則胸無點墨,是寫不出文章來的。因此,要想寫出好作文,首先必須要有一定的詞匯積累。老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年少記憶強的優勢,指導學生一方面熟讀背誦教材中優秀篇章、精彩片斷,大量吸收優美語句:另一方面自行摘錄生活中有價值的語言內容,如成語、諺語、俗語等,幫助他們積累起終生用之不盡的語言材料。教師要鼓勵學生勤記憶、勤動筆,將有用的東西記在本子上,要長期堅持。一口吃不成胖子,要點點滴滴地積累。2.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思考學生背了大量的書,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還未必能寫出一手好文章。因為這種積累是靜態的羅列、堆積,要真正讓這些材料在學生頭腦中活化,還得讓學生對作品語言以及作品所蘊涵的思想反復地去品、去思。要引導學生學會去圈點、批注、點評。雖然,學生開始做的圈點批注還比較淺薄,比較零碎,但我們要珍視學生的這些一鱗半爪,要多鼓勵他們,引導他們做進一步的思考。讓他們由此漸進,在感悟中深化思想,在感悟中升華人格,在感悟中萌發初步的寫作思維能力。3.對學生進行文體訓練近年來話題作文不限文體,但我們也知道“文體不限”絕不是不作體裁要求,因此“不限文體”雖然給了我們體式選擇的自由,但不同的話題還是要有較為適宜的體例來承載。作為老師,我們還是應將各種常用文體的寫法都訓練到位,學生文體知識全面了,寫作時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從中選取自己最拿手且最適合表現此話題的體式,求得最佳發揮。在這一方面,可采用作文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訓練形式。如日記、書信、請假條、表揚稿、讀書筆記等,當學生丟失了心愛的鉛筆盒,教給他寫一篇“尋物啟示”。當學生面臨困境得到他人熱情幫助時,鼓勵他們寫“感謝信”,送給幫助過自己的人,以表達真誠的謝意。當自己做錯了事,得罪了別人,傷害了友情時,建議他們制作抒寫“歉意卡”,表達自己的愧疚,爭取別人的諒解。當學生對班級建設有許多新的好的建議時,教給他們寫建議書。當學生對干部、同學、老師有意見時,教給他們寫意見信。作文也可以與活動結合起來:新年快到了,鼓勵學生為聯歡會編寫話劇、小品的劇本,也可以設計賀年卡,編寫新年祝詞;逢組織活動,布置學生為少先隊、共青團組織設計活動計劃和方案;運動會上,讓學生以“小記者”身份寫采訪稿,寫新聞報導。總之,學生惟有在通曉各種文體的基礎上,方能擇善揚長,展現自己最亮麗的一面。四、及時組織評改,培養學生評改作文能力在作文評改問題上不少人存在認識上的偏差,他們認為作文評改的主體是教師,精批細改每一篇學生作文是語文教師的職責。殊不知這樣做既加重了教師的批改負擔,限制了學生作文數量,同時學生從中收效甚微,常常是作文本發下去學生只看一眼總批和分數就扔到一旁,不能從中領悟并改進。這樣做,忽視了對學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養,直接制約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新課標明確提出:中學生要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享受,溝通見解。因而我們切不可越俎代庖,而是要教會學生方法,讓學生學會自己評改作文。常用的方法是組織學生互評、互改或自評、自改,老師總結點評。這樣再三訓練,學生評改作文的能力很快就會提高。總之,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目前還是一個弱項,需要我們的不斷探索。教師要求學生寫出好作文,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經常利用課余時間練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平時要利用各種機會,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培養學生寫作能力。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幽默來自智慧,惡語來自無能高考高三11高三(10)班家長會的長歡的到來班主任;(聯系方式)高三(10)班家長會2溫馨提示罪2015年高考僅有100天溫馨提示3尊敬的各位家長:首先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參加家長會。關心、幫助、督促子女是我們共同的心愿!使您的孩子得到全面發展、取得2015年高考的勝利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我們需要共同努力尊敬的各位家長:4藹手行共側佳僨促進交流與合作,為2015高考百日沖刺加油。藹手行共側佳僨5口。閣口。閣6內團隊經驗豐富、傾情奉獻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內團隊經驗豐富、傾情奉獻7口哭上每一個學生。口沒有最好,只有更!口E級沒有后瓏。口不以一時成敗論雄。口希每個人賽有舒龕。口哭上每一個學生。8呂。學生閣呂。學生閣9習限一本料上線名單浙江省名敏調考:班名年名楊劍聰_110毛銘梁218金崇陽323李建業王世康546單科杰649萬佳琪750張淼渺856習限一本料上線名單10命習”本上線客單臺州市期末統考:班名年名楊劍聰113胡勝俁221毛銘梁23金祟陽李建業34563435陳婉穎50命習”本上線客單11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12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13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14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15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16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17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18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19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20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21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22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23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24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25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26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27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28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29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30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31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32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33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34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35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36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37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38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39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40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課件4166、節制使快樂增加并使享受加強。——德謨克利特
67、今天應做的事沒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誤了。——裴斯泰洛齊
68、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以及整個命運的,只是一瞬之間。——歌德
69、懶人無法享受休息之樂。——拉布克
70、浪費時間是一樁大罪過。——盧梭66、節制使快樂增加并使享受加強。——德謨克利特42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幽默來自智慧,惡語來自無能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高考高三10百沖刺家長會幽默來自智慧,惡語來自無能高三(10)班家長會的長歡的到來班主任;(聯系方式)溫馨提示罪2015年高考僅有100天隨著教育現代化和信息化步伐日益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開始重視基于網絡的數字化校園建設,數字化校園的價值在于創造網絡文化氛圍,增強教育的開放性、靈活性、普遍性和共享性,促進教育的民主化、平等化和個性化,探索在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教學、管理和科研的新模式,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一、數字化校園起源及發展概述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就提出了E-campus(即數字化校園)的計劃并付諸實施。1990年由美國克萊蒙特大學凱尼斯?格林教授發起并主持的一項大型科研項目“信息化校園計劃”(TheCampusComputingProject),使數字化校園的概念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1998年1月31日,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在美國加利弗尼亞科學中心發表了題為“數字地球:二十一世紀認識地球的方式(TheDigitalEarth:Understandingourplanetinthe21stCentury)”的演講,最先提出“數字地球”的概念,從此,全世界普遍接受了數字化的概念,“數字化校園”的概念也逐步為世人所知。目前,歐美發達國家的高等院校大都建有較為完善的“數字化校園”網,其應用系統一般都有辦公信息系統、教務管理系統、用戶計費系統及圖書館網絡應用系統等,而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重點之一就在于對多種應用系統的改造、豐富、統一和擴充。我國的數字化校園建設起步較晚。2002年5月在珠海舉行了全國重點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研討會。這次研討會以后,全國很快出現了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新高潮,各高校紛紛設立數字化校園建設項目,在全國各個相關的研討會上,關于數字化校園建設項目的研討也更加火熱,數字化校園建設成了各高校進行信息化建設的熱點。繼一些大學提出建設數字化校園規劃并付諸行動后,許多中小學也紛紛將數字化校園作為學校信息化的理想選擇,啟動了數字化校園計劃。中小學數字化校園的構建將信息化建設作為重點,并以此促進學校管理、師資隊伍建設、課堂教學改革等諸方面的全方位提升,營造開放性、動態性、交互性和主體性的學習化環境。二、數字化校園的概念及特征1.數字化校園的概念數字化校園是以網絡為基礎,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實現從環境(包括設備、教師等)、資源(如圖書、講義、課件等),到活動(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的全部數字化,在傳統校園的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化空間,以拓展校園的時間空間維度,提升傳統校園的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從而達到提高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的目的。[1]從管理的角度看,數字化校園就是把學校的主要工作數字化(包括教學、科研、管理、后勤等)。以統一的管理和安全策略,在網絡環境下從事各項工作。從技術角度看,數字化校園就是運用信息和網絡技術,采用瀏覽器/服務器、客戶機/服務器等體系結構,采用分布式或集中式的存儲結構,采用一流的計算機、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和應用軟件,在網絡環境下對學校各類業務信息進行存儲、處理、查詢和統計的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從用戶的角度看,數字化校園就是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在規定的權限范圍內對學校的有關信息進行處理。[2][3]數字化校園通過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將校園的主要教育資源數字化,并實現數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教學方式、生活方式和溝通傳播方式,從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養環境,促進高水平的師生互動,促進科學、高效的管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應用和創新能力。因此,數字化校園是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平臺。[4]2.“數字化校園”的特征數字化校園的主要特征是網絡化、智能化、個性化。數字化校園與傳統校園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空間拓展。在數字化校園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室不再存在,教室的概念已經演變為網絡環境中同時處于學習狀態的學習者群體,而與物理位置無關。(2)時間拓展。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學習時間,突破了傳統上定時集中上課的束縛,即教學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接受教育的時限也不再有學制的限制,衍生為終生教育。(3)教育對象的拓展。除了在冊的學生(包括校內的、遠程教育的),數字化校園也接受社會上其他成員的請求,面向全社會開放其教學資源。(4)教學方式的本質變革。從課堂、教師講授為主,轉化為教師講授和學生學習相結合,并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的重要作用體現在引導和幫助。(5)教學內容質的飛躍。數字化校園中的教學內容,不只是傳統書本知識的電子化,而是從形式到內容的全新構造,其主體是各門課件及多種形式的教學輔助資料,其主要特征是電子化、數字化、多媒體化、多層次化、超鏈接化,是多媒體與超文本的結合,是多種技術的融合。(6)教學管理和評價的變革。如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監控問題、考核問題,對實踐性環節、自助實驗環節等的考核與評估,也必須適應數字化教學的要求,做出相應的變革。[5]三、數字化校園網的系統組成數字化校園系統的建設一般分為四個部分,可以形象地概括為“修路”、“買車”、“運貨”、“培訓駕駛員”。“路”就是數字化校園網的網絡系統,它是數字化校園網的基礎設施,包括結構化綜合布線、服務器、終端機、內外連接設備(如交換機和路由器等)和系統軟件平臺的選擇和建設。“車”就是運行在數字化校園網網絡系統上的應用系統,主要包括網絡辦公管理系統(教務/辦公/人事/財務/后勤等)、網絡多媒體教學系統、數字化圖書館、校園一卡通系統等。“貨”就是應用系統上的基礎數據,如學生信息、教師信息、多媒體課件、圖形、聲音、視頻和動畫素材等教育教學信息。“駕駛員”就是數字化校園網的使用人員,這些人員可分為四類:管理干部、系統維護人員、課件制作人員和應用系統使用人員。[6]四、數字化校園建設原則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實質就是學校教育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對各種資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優化,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實現教育和校務管理過程的優化、協調,實現教師與學生教學過程與學習過程的優化,從而實現提高各種工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數字化校園建設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它的設計是否合理,將影響并制約著學校的未來發展。因此,數字化校園網絡建設一般要遵循如下原則:1.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是數字化校園建設成功的重要保證。數字化校園建設必須根據具體的學校實際需求方案,合理而科學地制定建設目標。2.四結合原則軟硬件的選用應遵循四結合原則。四結合即:先進性與實用性相結合;安全性與可靠性相結合;開放性與標準化相結合;穩定性與可擴展性相結合。3.應用系統為主原則計算機網絡要想充分發揮出它巨大的教育效益,必須依靠建立在它之上的應用系統,應用系統的建設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核心內容。五、數字化校園總體架構模型筆者調研了幾十個數字化校園網站,結合當前中小學教學與管理的實際發展需要,構建出了中小學數字化校園網的總體架構模型。如圖1所示,此模型將中小學校園網站分成了外網和內網兩大部分。外網即學校的門戶網站,以宣傳學校形象、發布學校信息、增進社會、家庭與學校的聯系為主要目的。內網則是學校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載體與平臺。根據實際需求,筆者認為數字化校園網站應用具備以下一些校本應用模塊:教師個人辦公平臺、教師業務檔案、校內公告發布平臺、校務公開平臺、數字化圖書館、學科資源中心、校內論壇、學生成長檔案等。六、結束語數字化校園環境的建設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硬件加軟件的建設過程,而是一個教育系統工程,應更加注重其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數字化校園如何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學生、教師、家長以及社會如何在信息環境中受益?這應是教育信息化今后繼續研究和努力的方向,也是數字化校園建設最根本的目的。[7]今后的數字化學校中,學生在網絡中可以隨時與教師全面接觸:可以通過網絡遞交自己的家庭作業;可以在網絡中完成選修科目的學習;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中進行教學的全方位指導:可以對學生進行個別化指導;可以在網絡中進行家訪;家長通過網絡可以與學校取得各方面的聯系:可以在網絡中參加學校的家長會,可以在網絡中與校長面對面地交流,可以在網絡中接受學校的指導。數字化校園給人們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不斷推進,數字化校園將會有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農村初中條件相對簡陋,課外讀物較少,學生受學習環境的影響,知識面窄,不善表達,導致作文大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話說不清,句子不通順,無法確切表達自己的意思,能夠讓人順暢地讀完全篇的都比較少,要想找到一兩篇句通意順,情感豐富、表達生動的文章那更難。字里行間難以找出學生寫作的沖動和激情。如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寫作中能夠流暢地表達出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呢?一、創設情境,精心“命題”,激發學生寫作沖動我們知道,人只有在激動了、痛苦了、憤怒了、快樂了之后,才會有情感表達的沖動。特級教師于漪認為:“熱情是一種強有力的情感,它影響乃至決定人的思想言行。胸中寫作熱情似火燒,就會產生一吐為快的沖動感。”激發寫作熱情,啟發情感體驗,其途徑不一而論。作文訓練中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一定的作文情境。可以結合學校生活、班集體生活中有價值的內容展開,也可以結合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眾人關注的熱點,引導學生去思考、感受,從而產生“一吐為快”的沖動,激發寫作激情。老師因勢利導,精心命題,讓作文要求與學生生活經驗、思想感受結合起來,使學生可以在活動、事情的進行中作文,在思想、靈魂的撞擊下作文。這樣既有利于激發學生寫作的沖動和熱情,為學生作文提供了鮮活的“生活源”,將作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作文成為學生的一種“需要”,又能與作文訓練要求相結合,使作文教學各個環節“活”起來。二、引導學生深入生活,積累素材,學會思考陶行知說過:“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新課標也明確提出: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因此,作文教學光從文本上指導學生是不夠的,更重要是引領學生深入生活,觀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學會思考,“捕捉事物的特征”。“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文的素材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對生活的觀察、思考。中學生受過重的課業負擔和認知水平的限制,其對生活的關注較少,認識容易片面膚淺,對生活中的“美”缺少體驗,更缺少“發現”,作文時往往覺得無事可寫,無話可說,不知道要表達什么思想,老師要指導學生善于積累素材,提煉主題,養成表情達意的習慣。這樣,作文時就會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思想感情可表達。三、訓練學生遣詞造句,學會表達農村學生受生活環境和語言習慣影響,書面表達能力一般較差。因此,加強遣詞造句、表達成文的訓練尤其重要。1.引導學生做好詞匯積累每一位老師都知道:積累越厚實,寫作就越有基礎,文章就能根深葉茂開奇葩。反之,沒有積累,則胸無點墨,是寫不出文章來的。因此,要想寫出好作文,首先必須要有一定的詞匯積累。老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年少記憶強的優勢,指導學生一方面熟讀背誦教材中優秀篇章、精彩片斷,大量吸收優美語句:另一方面自行摘錄生活中有價值的語言內容,如成語、諺語、俗語等,幫助他們積累起終生用之不盡的語言材料。教師要鼓勵學生勤記憶、勤動筆,將有用的東西記在本子上,要長期堅持。一口吃不成胖子,要點點滴滴地積累。2.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思考學生背了大量的書,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還未必能寫出一手好文章。因為這種積累是靜態的羅列、堆積,要真正讓這些材料在學生頭腦中活化,還得讓學生對作品語言以及作品所蘊涵的思想反復地去品、去思。要引導學生學會去圈點、批注、點評。雖然,學生開始做的圈點批注還比較淺薄,比較零碎,但我們要珍視學生的這些一鱗半爪,要多鼓勵他們,引導他們做進一步的思考。讓他們由此漸進,在感悟中深化思想,在感悟中升華人格,在感悟中萌發初步的寫作思維能力。3.對學生進行文體訓練近年來話題作文不限文體,但我們也知道“文體不限”絕不是不作體裁要求,因此“不限文體”雖然給了我們體式選擇的自由,但不同的話題還是要有較為適宜的體例來承載。作為老師,我們還是應將各種常用文體的寫法都訓練到位,學生文體知識全面了,寫作時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從中選取自己最拿手且最適合表現此話題的體式,求得最佳發揮。在這一方面,可采用作文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訓練形式。如日記、書信、請假條、表揚稿、讀書筆記等,當學生丟失了心愛的鉛筆盒,教給他寫一篇“尋物啟示”。當學生面臨困境得到他人熱情幫助時,鼓勵他們寫“感謝信”,送給幫助過自己的人,以表達真誠的謝意。當自己做錯了事,得罪了別人,傷害了友情時,建議他們制作抒寫“歉意卡”,表達自己的愧疚,爭取別人的諒解。當學生對班級建設有許多新的好的建議時,教給他們寫建議書。當學生對干部、同學、老師有意見時,教給他們寫意見信。作文也可以與活動結合起來:新年快到了,鼓勵學生為聯歡會編寫話劇、小品的劇本,也可以設計賀年卡,編寫新年祝詞;逢組織活動,布置學生為少先隊、共青團組織設計活動計劃和方案;運動會上,讓學生以“小記者”身份寫采訪稿,寫新聞報導。總之,學生惟有在通曉各種文體的基礎上,方能擇善揚長,展現自己最亮麗的一面。四、及時組織評改,培養學生評改作文能力在作文評改問題上不少人存在認識上的偏差,他們認為作文評改的主體是教師,精批細改每一篇學生作文是語文教師的職責。殊不知這樣做既加重了教師的批改負擔,限制了學生作文數量,同時學生從中收效甚微,常常是作文本發下去學生只看一眼總批和分數就扔到一旁,不能從中領悟并改進。這樣做,忽視了對學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養,直接制約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新課標明確提出:中學生要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享受,溝通見解。因而我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農村房產交易合同
- 2025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合同(受讓方)
- 2025合作伙伴產品合同樣本
- 2025健身房加盟合同范本
- 2025年安全防護欄安裝合同
- 2025華能物流季度結服務合同
- 2025合同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
- 2025年土地租賃意向合同
- 2025【工程勞務合同】工程勞務合同
- 《原子與分子揭示了》課件
- WNS系列蒸汽鍋爐使用說明書
- 08真空熱處理爐
- 有英語高手把高中英語3500個單詞巧妙地編成四十篇短文
- 砂石篩校驗方法
- 點亮小燈泡說課稿(課堂PPT)
- 服務外包合同
- 立管改造施工方案
- 管道閉水試驗記錄表(自動計算)
- 硅酸鹽水泥熟料的煅燒及冷卻
- FZ15—100型(C2型)翻車機壓車梁故障分析
- 肺栓塞應急預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