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疫苗發展趨勢的》課件-_第1頁
《新疫苗發展趨勢的》課件-_第2頁
《新疫苗發展趨勢的》課件-_第3頁
《新疫苗發展趨勢的》課件-_第4頁
《新疫苗發展趨勢的》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疫苗發展簡史

2007-10-27

1.疫苗發展簡史

目錄疫苗防病的歷史疫苗的發展歷程國內疫苗的發展現狀及趨勢疫苗市場前景及預測2.目錄疫苗防病的歷史2.一、疫苗防病的歷史3.一、疫苗防病的歷史3.自從Jenner于1796年5月14日,進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疫苗接種試驗同時(英國鄉村醫生琴納也發現接觸牛痘病牛的擠牛奶女工不會患“天花”,于是他改進了接種方法并取得了人體試驗的成功。由此開始,疫苗學與免疫學誕生),到WHO于1979年10月26日宣布天花從地球上消滅,已整整走過了近200年的歷史。4.自從Jenner于1796年5月14日,進行人4.

從那一天起,每一種新疫苗的誕生都是人類戰勝一種傳染病的偉大勝利。在歷史上,疫苗-已經成為人類最偉大的發現之一。至今還沒有任何一種醫療措施,或任何一種治療藥物能如疫苗一樣,以其低廉的代價把某種疾病從地球上消滅。5.從那一天起,每一種新疫苗的誕生5.1958年―世界衛生大會,決定開展全球消滅天花運動1968年―WHO成立了消滅天花的機構,指導普種牛痘,確定診斷天花技術1977年―全球消滅天花即將實現,成立“全球消滅天花驗證委員會”1978年―成立“國際傳聞天花登記”工作1979年―12月在日內瓦各國簽字確認天花已在全球消滅1980年―5月WHO大會正式宣布天花在地球上消滅

全球消滅天花的過程

6.1958年―世界衛生大會,決定開展全球消滅天花運動

全球消滅1796年―琴納氏發明牛痘可以預防天花1805年―牛痘苗引入中國1926年―齊長慶在北平分離“天壇株”痘苗1930年―我國推廣使用天壇牌痘苗1950年―全國推行免費接種牛痘苗1960年―全國再次強化普種牛痘苗,我國發生最后一例病例1979年―確認我國消滅天花1981年―衛生部明令全國停止接種痘苗我國消滅天花的過程

7.1796年―琴納氏發明牛痘可以預防天花我國消滅天花的過程

7二、疫苗的發展歷程8.二、疫苗的發展歷程8.

發展的幾個階段:---活疫苗(減毒)---滅活全菌(病毒疫苗)---純化蛋白或多糖疫苗---基因工程疫苗9.

發展的幾個階段:9.滅活流感疫苗的歷史1958196819761997全病毒疫苗由全滅活病毒組成裂解疫苗

亞病毒疫苗,裂解為溶劑或清潔劑,包含表面抗原、核蛋白和基質蛋白質亞單位疫苗

由溶于水溶液中的表面抗原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組成的純化表面抗原疫苗佐劑疫苗

由添加佐劑的表面抗原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組成的滅活表面抗原疫苗10.滅活流感疫苗的歷史1958196819761997全病毒疫苗11.11.

疫苗研發的主要目的預防呼吸系統疾病:

無細胞百日咳疫苗、肺炎和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流感減毒活疫苗預防消化系統疾病:輪狀病毒疫苗、幽門螺桿菌疫苗預防蟲媒傳染病:

登革熱疫苗、萊姆病疫苗、瘧疾疫苗、艾滋病疫苗

癌癥疫苗

:宮頸癌疫苗正在研制中的疫苗:成人用帶狀皰疹疫苗、巨細胞病毒疫苗

、肺炎衣原體疫苗

12.

12.三、國內疫苗發展現狀13.三、國內疫苗發展現狀13.傳統疫苗現在使用的傳統疫苗細菌性疫苗:卡介苗、鼠疫、布氏桿菌、炭疽病毒性疫苗:麻疹、腮腺炎、脊髓灰質炎14.傳統疫苗現在使用的傳統疫苗14.一、效果和安全性較好,制備技術需進

一步完善

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OPV):五十年代,美國科學家發明,六十年代在世界范圍內廣泛使用,為使其不斷完善,多年來各國科學家做了大量選育毒種工作。效果:60年代我國發病率為3.18/10萬,現在多年尚未發現有野毒株引起的病例。優點:1.產生體液和細胞免疫,終生免疫。

2.口服,易推廣,有腸道局部免疫。

3.成本低。存在問題:疫苗相關病例15.一、效果和安全性較好,制備技術需進

一步完善

IPV的研究西方國家使用的是Salk株,為消滅脊灰,WHO鼓勵發展死疫苗(IPV),但推薦使用Sabin株來進行研究。國內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國醫科院昆明所正在進行研究.研究現狀:昆明所進度快些,已完成臨床期。16.IPV的研究西方國家使用的是Salk株,為消滅脊灰,WHO二、使用量有限,現在有條件進一步研

究的疫苗炭疽活疫苗1881年,Pasteur首創炭疽活疫苗。

1958年,我國成功研究成人用炭疽減毒活疫苗,1961年開始生產。采用劃痕接種每年加強。美國和英國20世紀50年代開始使用鋁膠培養上清液疫苗注射接種,18個月接種6針,每年加強。17.二、使用量有限,現在有條件進一步研

究的疫苗炭疽活疫苗1效果與安全性保護率在80%以上,但持續時間短,每年加強。副反應較大。中國疫苗與美國現用疫苗相比優點為:

1.接種次數少

2.副反應相對小18.效果與安全性18.發展方向保護性抗原(PA)組分疫苗表達突變PA,純化后可得到一致的抗原。

表達PA的炭疽桿菌減毒活疫苗消除炭疽桿菌的質粒、毒素和莢膜,然后表達PA。對此國內尚在早期研究階段。19.發展方向19.三、急需有換代產品,目前研究尚未有突破卡介苗歷史:

1921開始用于兒童1928年以后在全世界廣泛使用共計接種40億人,現每年有1億兒童接種。二十世紀50年代后,改為皮內接種。

20.三、急需有換代產品,目前研究尚未有突破卡介苗20.安全性:

40億人接種,卡介苗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疫苗之一。問題:對免疫缺陷者不安全。對感染艾滋病毒者接種卡介苗要慎重。

21.安全性:21.使用效果

用卡介苗預防肺結核已超過70年歷史,WHO理論計算數據表明其免疫保護力為50%。據估計,卡介苗預防肺結核的作用十分有限。從人類消滅天花的經驗推測,疫苗的免疫保護力必須達到80%以上才有可能預防該種傳染病,并進一步控制和消滅它,因此卡介苗的效果顯然不盡如意,研制和開發新的結核疫苗勢在必行。22.使用效果22.使用效果

卡介苗對于防止結核桿菌的播散,預防結核性腦膜炎和粟粒性結核等重癥結核病,其免疫保護力十分顯著。

23.使用效果23.新疫苗研究

BCG重組疫苗和DNA疫苗。人型結核桿菌基因在BCG中表達,19X103和38X103脂蛋白質已經表達,有關其他保護性抗原基因的研究也在進行嘗試。Ag85A的DNA疫苗在小鼠實驗中有保護性效果。24.新疫苗研究24.營養缺陷型減毒活疫苗

牛型結核菌BCG營養缺陷型減毒活疫苗人型結核菌BCG營養缺陷型減毒活疫苗國內有研究重組蛋白、病毒載體和DNA疫苗,但處于研究早期。25.營養缺陷型減毒活疫苗25.四、現處于更新階段的疫苗

百日咳疫苗-歷史

20世紀30年代開始使用滅活百日咳菌體疫苗。百日咳的發病率明顯下降。我國百日咳的發病率從1978到1999年下降了99.6%。WHO估計,每年有7000萬兒童接種該疫苗受到保護。-問題但接種全菌體疫苗產生的嚴重副反應使一些國家接種率下降,隨之又出現百日咳流行,重新接種疫苗后百日咳發病率又明顯下降。26.四、現處于更新階段的疫苗

百日咳疫苗26.研究現狀:

日本于1981年首先研究成功含有百日咳毒素(PT)和絲狀血凝素(FHA)的無細胞百日咳疫苗。我國于1991年研制成無細胞百日咳疫苗,1994年研制成DTaP。從臨床觀察來看,無細胞百日咳疫苗和DTaP與老疫苗相當或更高,副反應明顯降低。目前全世界有十幾個國家推廣使用新疫苗,我國目前新老疫苗并存,也在逐步推廣。27.研究現狀:27.發展趨勢無細胞百日咳疫苗的問題:解決組分含量,解決加強免疫的局部副反應。武漢所、成都所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研究。28.發展趨勢28.五、已經更新換代的疫苗多糖疫苗:傷寒Vi多糖疫苗純化疫苗:精制狂犬疫苗、流感亞單位疫苗和裂解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乙肝疫苗29.五、已經更新換代的疫苗多糖疫苗:傷寒Vi多糖疫苗29.傷寒Vi多糖疫苗歷史

早期使用的傷寒疫苗主要是滅活的全菌體疫苗。保護率為60-70%,但副反應大。美國和法國聯合研究成功純化傷寒Vi多糖疫苗,商業化產品1989年代問世。30.傷寒Vi多糖疫苗30.使用現狀

我國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傷寒Vi多糖

疫苗研究。1996年開始生產。31.使用現狀31.發展趨勢

多糖疫苗缺點有兩個;2歲以下兒童沒有保護性免疫反應。沒有再次接種的免疫記憶反應,因為多糖是T細胞非依賴性抗原。因此發展多糖蛋白結合疫苗已在研究中。32.發展趨勢32.狂犬疫苗

國內外發展比較

年代國外發展狀況 年代國內發展狀況

1908 成年腦組織苗 1919成年腦組織苗

1955幼年腦組織苗 不詳幼年腦組織苗

1960’地鼠腎細胞苗 1980地鼠腎細胞苗

1994濃縮苗

2000純化精制苗

2001

Vero細胞純化苗現在凍干無佐劑苗33.狂犬疫苗33.效果和安全評價

我國的地鼠腎細胞苗接種5針后有明顯的保護,但與國外的二倍體細胞苗比較,抗體產生較晚,對嚴重咬傷者或潛伏期短者保護性較差。按WHO建議,狂犬滅活疫苗的效力必須在2.5U以上,由此研制了濃縮苗。解決了抗原量不足的問題。濃縮后的細胞雜質增多,使副反應加重,從而有研制了純化苗。為解決抗原穩定性等問題是我國目推出了凍干苗,成為目前使的疫苗。34.效果和安全評價34.發展趨勢隨著要求的不斷提高,可能對外源性因子進行嚴格控制,同時要求高質量的有效抗原。因此用傳代細胞的發酵生產的疫苗將有可能下一步的發展趨勢。另外法國的基因工程口服疫苗已經應用到野生動物的免疫,我國也有同類產品在前期研究,但離市場化有較大距離。35.發展趨勢35.流感疫苗

全病毒疫苗和裂解或亞單位疫苗共有18家。生產規模較大有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杭州天元公司兩家。我們經營的國產的有上海、北京、長生;進口的有諾華流感-愛閣力保。目前公認的國內上海、進口諾華為最好

36.流感疫苗36.發展趨勢全病毒疫苗的再評價解決規模化生產的瓶頸(傳代細胞、發酵工藝等)禽流感的應急能力病毒載體的重組37.發展趨勢37.乙肝疫苗

疫苗發展史1964年發現澳大利亞抗原,1971年將含有高滴度的HBsAg血漿稀釋后加熱,接種志愿者,證明能產生抗體,有保護力。在此基礎上美國NIH作出了純化血源苗。我國1989年生產血源苗,多年的應用表明,血源苗的效果是理想的,抗體陽轉率在90%左右。但長期使用陽性有血安全性問題,而乙肝病毒無法在體外培養,因此發展基因工程疫苗成為乙肝疫苗換代產品的必然趨勢,國內外相繼研制出了表基因工程乙肝疫苗。38.乙肝疫苗38.乙肝基因工程疫苗

乙肝疫苗是目前國內正式使用的唯一一個基因工程疫苗品種。國產的是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研制的CHO細胞表達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從國外引進的是酵母細胞表達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我國目前這兩種疫苗用于預防乙肝,血源疫苗已經停止生產。39.乙肝基因工程疫苗39.發展趨勢

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免疫效果和安全性都較好。目前用于阻斷母嬰傳播的劑型也得到批準。但有5%的人對乙肝疫苗(血源、和基因工程)沒有免疫反應。有可能的趨勢有:1.增效的乙肝疫苗,針對低應答或無應答的人群。2.治療性乙肝疫苗。40.發展趨勢40.我國有三個治療性乙肝疫苗在進行研究,其中較快的是復旦大學和北京所的疫苗,目前進行到臨床II期。增效乙肝疫苗也在研究過程中,可能就要申報臨床。41.我國有三個治療性乙肝疫苗在進行研究,其中較快的是復旦大學和北新研制的疫苗輪狀病毒活疫苗痢疾活疫苗HIB多糖蛋白結合疫苗水痘疫苗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MMR)乙型腦炎疫苗23價肺炎多糖疫苗42.新研制的疫苗輪狀病毒活疫苗42.輪狀病毒疫苗研究和使用現狀到目前為止國外在嬰幼兒人群中使用過的源于動物的輪狀病毒疫苗有兩種:兩株牛型,一株恒河猴的輪狀病毒疫苗。其中牛的輪狀病毒疫苗因保護力不明確放棄,恒河猴的輪狀病毒疫苗在IV期臨床中發生腸套疊,暫停試驗。43.輪狀病毒疫苗43.研究和使用現狀

我國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利用羊輪狀病毒株研制了口服活疫苗。

6-24個月齡嬰幼兒進行臨床試驗證明了安全性和有效性,1998年在我國獲得批準生產,現以大規模生產。44.研究和使用現狀44.發展趨勢

目前國內外都在加緊研究4價的重配株疫苗,國外已完成用牛和猴株與人株重配,進入到臨床階段。我國也在進行中。人輪狀病毒減毒活疫苗的研究尚未有結果,其原因是難以組織培養傳代。有少數可能達到臨床試驗階段。用表達不同輪狀病毒結構蛋白的桿狀病毒共同感染昆蟲細胞,形成類病毒顆粒有免疫原性,尚未完成動物實驗。45.發展趨勢45.我國武漢和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別與美國NIH簽訂了引進重配四價輪狀病毒疫苗的協議。估計兩年之內能進入到臨床階段。46.我國武漢和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46.痢疾疫苗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痢疾活疫苗研究。將宋內S7帶有的O抗原大質粒轉到T32(福氏2a)菌株中,構成雙價痢疾減毒活疫苗,臨床結果表明可產生對福氏2a的60%以上對型保護,和對宋內氏的70%以上對型保護,安全性也較好。1998年正式投入生產。2002年為服用方便,研制出了口服膠囊劑型。其它疫苗尚在臨床或研究階段。47.痢疾疫苗47.HIB多糖蛋白結合疫苗

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已上市,現在在廣西大規模進行效果觀察。其他廠家也處于臨床或生產時期。48.HIB多糖蛋白結合疫苗48.水痘疫苗

上海和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別從國外引進ORKA減毒株,目前已上市數年。我國北京所從80年代初開始開發的北京株,正申報生產。國外申報的成人水痘已批準上市,我國尚在研究中。水痘的聯合疫苗也在研究中。49.水痘疫苗49.MMR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國內首先上市,目前還沒有其他廠家的同類品種,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正在研究中。特點:可用于8月齡兒童的初免;麻疹、風疹抗體陽轉率95%以上;腮腺炎陽轉率85%以上;50.MMR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國內首先上市,目前還沒有其他乙型腦炎疫苗

國內乙腦目前在市場上有兩種:乙腦活疫苗和乙腦滅活純化疫苗。目前成都、武漢和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特點是免疫效果好,副反應小、成本低。目前成都所的疫苗出口印度和韓國等亞洲國家。51.乙型腦炎疫苗51.滅活純化乙腦疫苗(Vero細胞)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特點是:免疫效果更好、持久,去除雜蛋白,減少接種反應的發生。傳代細胞之生產工藝,避免了外源因子污染與減毒活。疫苗相比不會引起偶合病例。52.滅活純化乙腦疫苗(Vero細胞)52.23價肺炎多糖疫苗

由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2005年得到生產批文,現在投產中。主要是預防成人的肺炎,應用于老年人群。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下降,肺炎發病率較高,死亡率高。該疫苗有較好的預防效果。53.23價肺炎多糖疫苗53.現在國內進入中試研制階段的疫苗各種多糖-蛋白結合疫苗基因重組戊型肝炎疫苗幽門螺旋桿菌疫苗四價流腦多糖疫苗54.現在國內進入中試研制階段的疫苗各種多糖-蛋白結合疫苗54.多糖-蛋白結合疫苗結合疫苗的特點將細菌多糖與載體蛋白結合,將多糖抗原轉變成胸腺依賴抗原,從而能啟動T輔助淋巴細胞產生一系列的免疫增強效應。這是目前細菌疫苗研究中最活躍的一個方向。特點:1.增強嬰幼兒的免疫反應2.增強老年人和某些免疫功能低下人的免疫反應3.可成為二價疫苗。55.多糖-蛋白結合疫苗55.流腦A+C多糖結合疫苗傷寒和副傷寒多糖結合疫苗痢疾多糖結合疫苗霍亂多糖結合疫苗大腸桿菌O157多糖結合疫苗7-9價肺炎多糖-蛋白結合疫苗56.流腦A+C多糖結合疫苗56.重組戊型肝炎疫苗研究狀況是目前有希望的重組疫苗。1993年至今,大腸桿菌酵母和昆蟲桿狀病毒表達的HEV外膜蛋白C端三分之二的蛋白免疫猴,都能成功的成功的抵抗了野毒株的攻擊。美國昆蟲桿狀病毒表達的HEV疫苗進入到II期臨床。57.重組戊型肝炎疫苗57.我國進展較快的是原核表達的疫苗。廈門大學和北京萬泰聯合研究的戊肝疫苗進入到II期臨床,CDC病毒所和蘭州所聯合研究的戊肝疫苗正在申報臨床研究。58.我國進展較快的是原核表達的疫苗。廈門58.幽門螺旋桿菌疫苗

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研究,進入到III期臨床階段。59.幽門螺旋桿菌疫苗59.A、C、W135和Y四價流腦多糖菌苗在臨床或準備申報臨床階段。60.A、C、W135和Y四價流腦多糖菌苗在臨床60.小結現在我國使用的疫苗以傳統疫苗為主,但大部分已經不是原始的傳統疫苗,經過了各種改造。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新的疫苗不斷上市,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新疫苗的數量和質量都在提高,與國外差別不大。分子生物學技術使疫苗研究的進度和水平提高。61.小結現在我國使用的疫苗以傳統疫苗為主,但大部分已經疫苗市場前景預測62.疫苗市場前景預測62.全球疫苗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期。最新資料顯示:全球疫苗市場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處方藥市場,自1980年以來二十多年間,全球疫苗市場增長了10倍多,而同期藥品銷售額僅增長了5倍。

GSK、默沙東、AP等跨國藥企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其中GSK已占據世界29%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疫苗生產和供應商。63.全球疫苗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期。63.據統計:2006年,隨著諾華、輝瑞等國際醫藥巨頭們先后開展了疫苗業務,打破了原本由葛蘭素史克、安萬特公司、默克公司和惠氏制藥這四大公司的壟斷格局,全球疫苗業將面臨一場重新洗牌。64.據統計:2006年,隨著諾華、輝瑞等國際醫64.中國疫苗市場潛力巨大,13億人口的大市場蘊藏著巨大的商機。疫苗收入年增長率將達到15%。目前中國每年出生嬰兒超過1500萬,存在著巨大的兒童免疫接種市場。另外,由于中國經濟的增長和疾病預防政策的貫徹,由消費者自己承擔的成人有價免疫市場也將會有大幅度的提高。65.中國疫苗市場潛力巨大,13億人口的大65.

據估計,目前中國疫苗市場規模約30-40億。年增長率約15%,遠遠高于全球10%的水平。疫苗產業的明天大有可為。

66.66.

結束語

時代在飛速發展,昨天的新聞已經成為今天的歷史...

67.結束語時代在飛速發展,昨天的新聞已經成為今天的

謝謝!68.68.疫苗發展簡史

2007-10-27

69.疫苗發展簡史

目錄疫苗防病的歷史疫苗的發展歷程國內疫苗的發展現狀及趨勢疫苗市場前景及預測70.目錄疫苗防病的歷史2.一、疫苗防病的歷史71.一、疫苗防病的歷史3.自從Jenner于1796年5月14日,進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疫苗接種試驗同時(英國鄉村醫生琴納也發現接觸牛痘病牛的擠牛奶女工不會患“天花”,于是他改進了接種方法并取得了人體試驗的成功。由此開始,疫苗學與免疫學誕生),到WHO于1979年10月26日宣布天花從地球上消滅,已整整走過了近200年的歷史。72.自從Jenner于1796年5月14日,進行人4.

從那一天起,每一種新疫苗的誕生都是人類戰勝一種傳染病的偉大勝利。在歷史上,疫苗-已經成為人類最偉大的發現之一。至今還沒有任何一種醫療措施,或任何一種治療藥物能如疫苗一樣,以其低廉的代價把某種疾病從地球上消滅。73.從那一天起,每一種新疫苗的誕生5.1958年―世界衛生大會,決定開展全球消滅天花運動1968年―WHO成立了消滅天花的機構,指導普種牛痘,確定診斷天花技術1977年―全球消滅天花即將實現,成立“全球消滅天花驗證委員會”1978年―成立“國際傳聞天花登記”工作1979年―12月在日內瓦各國簽字確認天花已在全球消滅1980年―5月WHO大會正式宣布天花在地球上消滅

全球消滅天花的過程

74.1958年―世界衛生大會,決定開展全球消滅天花運動

全球消滅1796年―琴納氏發明牛痘可以預防天花1805年―牛痘苗引入中國1926年―齊長慶在北平分離“天壇株”痘苗1930年―我國推廣使用天壇牌痘苗1950年―全國推行免費接種牛痘苗1960年―全國再次強化普種牛痘苗,我國發生最后一例病例1979年―確認我國消滅天花1981年―衛生部明令全國停止接種痘苗我國消滅天花的過程

75.1796年―琴納氏發明牛痘可以預防天花我國消滅天花的過程

7二、疫苗的發展歷程76.二、疫苗的發展歷程8.

發展的幾個階段:---活疫苗(減毒)---滅活全菌(病毒疫苗)---純化蛋白或多糖疫苗---基因工程疫苗77.

發展的幾個階段:9.滅活流感疫苗的歷史1958196819761997全病毒疫苗由全滅活病毒組成裂解疫苗

亞病毒疫苗,裂解為溶劑或清潔劑,包含表面抗原、核蛋白和基質蛋白質亞單位疫苗

由溶于水溶液中的表面抗原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組成的純化表面抗原疫苗佐劑疫苗

由添加佐劑的表面抗原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組成的滅活表面抗原疫苗78.滅活流感疫苗的歷史1958196819761997全病毒疫苗79.11.

疫苗研發的主要目的預防呼吸系統疾病:

無細胞百日咳疫苗、肺炎和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流感減毒活疫苗預防消化系統疾病:輪狀病毒疫苗、幽門螺桿菌疫苗預防蟲媒傳染病:

登革熱疫苗、萊姆病疫苗、瘧疾疫苗、艾滋病疫苗

癌癥疫苗

:宮頸癌疫苗正在研制中的疫苗:成人用帶狀皰疹疫苗、巨細胞病毒疫苗

、肺炎衣原體疫苗

80.

12.三、國內疫苗發展現狀81.三、國內疫苗發展現狀13.傳統疫苗現在使用的傳統疫苗細菌性疫苗:卡介苗、鼠疫、布氏桿菌、炭疽病毒性疫苗:麻疹、腮腺炎、脊髓灰質炎82.傳統疫苗現在使用的傳統疫苗14.一、效果和安全性較好,制備技術需進

一步完善

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OPV):五十年代,美國科學家發明,六十年代在世界范圍內廣泛使用,為使其不斷完善,多年來各國科學家做了大量選育毒種工作。效果:60年代我國發病率為3.18/10萬,現在多年尚未發現有野毒株引起的病例。優點:1.產生體液和細胞免疫,終生免疫。

2.口服,易推廣,有腸道局部免疫。

3.成本低。存在問題:疫苗相關病例83.一、效果和安全性較好,制備技術需進

一步完善

IPV的研究西方國家使用的是Salk株,為消滅脊灰,WHO鼓勵發展死疫苗(IPV),但推薦使用Sabin株來進行研究。國內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國醫科院昆明所正在進行研究.研究現狀:昆明所進度快些,已完成臨床期。84.IPV的研究西方國家使用的是Salk株,為消滅脊灰,WHO二、使用量有限,現在有條件進一步研

究的疫苗炭疽活疫苗1881年,Pasteur首創炭疽活疫苗。

1958年,我國成功研究成人用炭疽減毒活疫苗,1961年開始生產。采用劃痕接種每年加強。美國和英國20世紀50年代開始使用鋁膠培養上清液疫苗注射接種,18個月接種6針,每年加強。85.二、使用量有限,現在有條件進一步研

究的疫苗炭疽活疫苗1效果與安全性保護率在80%以上,但持續時間短,每年加強。副反應較大。中國疫苗與美國現用疫苗相比優點為:

1.接種次數少

2.副反應相對小86.效果與安全性18.發展方向保護性抗原(PA)組分疫苗表達突變PA,純化后可得到一致的抗原。

表達PA的炭疽桿菌減毒活疫苗消除炭疽桿菌的質粒、毒素和莢膜,然后表達PA。對此國內尚在早期研究階段。87.發展方向19.三、急需有換代產品,目前研究尚未有突破卡介苗歷史:

1921開始用于兒童1928年以后在全世界廣泛使用共計接種40億人,現每年有1億兒童接種。二十世紀50年代后,改為皮內接種。

88.三、急需有換代產品,目前研究尚未有突破卡介苗20.安全性:

40億人接種,卡介苗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疫苗之一。問題:對免疫缺陷者不安全。對感染艾滋病毒者接種卡介苗要慎重。

89.安全性:21.使用效果

用卡介苗預防肺結核已超過70年歷史,WHO理論計算數據表明其免疫保護力為50%。據估計,卡介苗預防肺結核的作用十分有限。從人類消滅天花的經驗推測,疫苗的免疫保護力必須達到80%以上才有可能預防該種傳染病,并進一步控制和消滅它,因此卡介苗的效果顯然不盡如意,研制和開發新的結核疫苗勢在必行。90.使用效果22.使用效果

卡介苗對于防止結核桿菌的播散,預防結核性腦膜炎和粟粒性結核等重癥結核病,其免疫保護力十分顯著。

91.使用效果23.新疫苗研究

BCG重組疫苗和DNA疫苗。人型結核桿菌基因在BCG中表達,19X103和38X103脂蛋白質已經表達,有關其他保護性抗原基因的研究也在進行嘗試。Ag85A的DNA疫苗在小鼠實驗中有保護性效果。92.新疫苗研究24.營養缺陷型減毒活疫苗

牛型結核菌BCG營養缺陷型減毒活疫苗人型結核菌BCG營養缺陷型減毒活疫苗國內有研究重組蛋白、病毒載體和DNA疫苗,但處于研究早期。93.營養缺陷型減毒活疫苗25.四、現處于更新階段的疫苗

百日咳疫苗-歷史

20世紀30年代開始使用滅活百日咳菌體疫苗。百日咳的發病率明顯下降。我國百日咳的發病率從1978到1999年下降了99.6%。WHO估計,每年有7000萬兒童接種該疫苗受到保護。-問題但接種全菌體疫苗產生的嚴重副反應使一些國家接種率下降,隨之又出現百日咳流行,重新接種疫苗后百日咳發病率又明顯下降。94.四、現處于更新階段的疫苗

百日咳疫苗26.研究現狀:

日本于1981年首先研究成功含有百日咳毒素(PT)和絲狀血凝素(FHA)的無細胞百日咳疫苗。我國于1991年研制成無細胞百日咳疫苗,1994年研制成DTaP。從臨床觀察來看,無細胞百日咳疫苗和DTaP與老疫苗相當或更高,副反應明顯降低。目前全世界有十幾個國家推廣使用新疫苗,我國目前新老疫苗并存,也在逐步推廣。95.研究現狀:27.發展趨勢無細胞百日咳疫苗的問題:解決組分含量,解決加強免疫的局部副反應。武漢所、成都所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研究。96.發展趨勢28.五、已經更新換代的疫苗多糖疫苗:傷寒Vi多糖疫苗純化疫苗:精制狂犬疫苗、流感亞單位疫苗和裂解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乙肝疫苗97.五、已經更新換代的疫苗多糖疫苗:傷寒Vi多糖疫苗29.傷寒Vi多糖疫苗歷史

早期使用的傷寒疫苗主要是滅活的全菌體疫苗。保護率為60-70%,但副反應大。美國和法國聯合研究成功純化傷寒Vi多糖疫苗,商業化產品1989年代問世。98.傷寒Vi多糖疫苗30.使用現狀

我國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傷寒Vi多糖

疫苗研究。1996年開始生產。99.使用現狀31.發展趨勢

多糖疫苗缺點有兩個;2歲以下兒童沒有保護性免疫反應。沒有再次接種的免疫記憶反應,因為多糖是T細胞非依賴性抗原。因此發展多糖蛋白結合疫苗已在研究中。100.發展趨勢32.狂犬疫苗

國內外發展比較

年代國外發展狀況 年代國內發展狀況

1908 成年腦組織苗 1919成年腦組織苗

1955幼年腦組織苗 不詳幼年腦組織苗

1960’地鼠腎細胞苗 1980地鼠腎細胞苗

1994濃縮苗

2000純化精制苗

2001

Vero細胞純化苗現在凍干無佐劑苗101.狂犬疫苗33.效果和安全評價

我國的地鼠腎細胞苗接種5針后有明顯的保護,但與國外的二倍體細胞苗比較,抗體產生較晚,對嚴重咬傷者或潛伏期短者保護性較差。按WHO建議,狂犬滅活疫苗的效力必須在2.5U以上,由此研制了濃縮苗。解決了抗原量不足的問題。濃縮后的細胞雜質增多,使副反應加重,從而有研制了純化苗。為解決抗原穩定性等問題是我國目推出了凍干苗,成為目前使的疫苗。102.效果和安全評價34.發展趨勢隨著要求的不斷提高,可能對外源性因子進行嚴格控制,同時要求高質量的有效抗原。因此用傳代細胞的發酵生產的疫苗將有可能下一步的發展趨勢。另外法國的基因工程口服疫苗已經應用到野生動物的免疫,我國也有同類產品在前期研究,但離市場化有較大距離。103.發展趨勢35.流感疫苗

全病毒疫苗和裂解或亞單位疫苗共有18家。生產規模較大有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杭州天元公司兩家。我們經營的國產的有上海、北京、長生;進口的有諾華流感-愛閣力保。目前公認的國內上海、進口諾華為最好

104.流感疫苗36.發展趨勢全病毒疫苗的再評價解決規模化生產的瓶頸(傳代細胞、發酵工藝等)禽流感的應急能力病毒載體的重組105.發展趨勢37.乙肝疫苗

疫苗發展史1964年發現澳大利亞抗原,1971年將含有高滴度的HBsAg血漿稀釋后加熱,接種志愿者,證明能產生抗體,有保護力。在此基礎上美國NIH作出了純化血源苗。我國1989年生產血源苗,多年的應用表明,血源苗的效果是理想的,抗體陽轉率在90%左右。但長期使用陽性有血安全性問題,而乙肝病毒無法在體外培養,因此發展基因工程疫苗成為乙肝疫苗換代產品的必然趨勢,國內外相繼研制出了表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06.乙肝疫苗38.乙肝基因工程疫苗

乙肝疫苗是目前國內正式使用的唯一一個基因工程疫苗品種。國產的是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研制的CHO細胞表達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從國外引進的是酵母細胞表達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我國目前這兩種疫苗用于預防乙肝,血源疫苗已經停止生產。107.乙肝基因工程疫苗39.發展趨勢

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免疫效果和安全性都較好。目前用于阻斷母嬰傳播的劑型也得到批準。但有5%的人對乙肝疫苗(血源、和基因工程)沒有免疫反應。有可能的趨勢有:1.增效的乙肝疫苗,針對低應答或無應答的人群。2.治療性乙肝疫苗。108.發展趨勢40.我國有三個治療性乙肝疫苗在進行研究,其中較快的是復旦大學和北京所的疫苗,目前進行到臨床II期。增效乙肝疫苗也在研究過程中,可能就要申報臨床。109.我國有三個治療性乙肝疫苗在進行研究,其中較快的是復旦大學和北新研制的疫苗輪狀病毒活疫苗痢疾活疫苗HIB多糖蛋白結合疫苗水痘疫苗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MMR)乙型腦炎疫苗23價肺炎多糖疫苗110.新研制的疫苗輪狀病毒活疫苗42.輪狀病毒疫苗研究和使用現狀到目前為止國外在嬰幼兒人群中使用過的源于動物的輪狀病毒疫苗有兩種:兩株牛型,一株恒河猴的輪狀病毒疫苗。其中牛的輪狀病毒疫苗因保護力不明確放棄,恒河猴的輪狀病毒疫苗在IV期臨床中發生腸套疊,暫停試驗。111.輪狀病毒疫苗43.研究和使用現狀

我國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利用羊輪狀病毒株研制了口服活疫苗。

6-24個月齡嬰幼兒進行臨床試驗證明了安全性和有效性,1998年在我國獲得批準生產,現以大規模生產。112.研究和使用現狀44.發展趨勢

目前國內外都在加緊研究4價的重配株疫苗,國外已完成用牛和猴株與人株重配,進入到臨床階段。我國也在進行中。人輪狀病毒減毒活疫苗的研究尚未有結果,其原因是難以組織培養傳代。有少數可能達到臨床試驗階段。用表達不同輪狀病毒結構蛋白的桿狀病毒共同感染昆蟲細胞,形成類病毒顆粒有免疫原性,尚未完成動物實驗。113.發展趨勢45.我國武漢和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別與美國NIH簽訂了引進重配四價輪狀病毒疫苗的協議。估計兩年之內能進入到臨床階段。114.我國武漢和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46.痢疾疫苗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痢疾活疫苗研究。將宋內S7帶有的O抗原大質粒轉到T32(福氏2a)菌株中,構成雙價痢疾減毒活疫苗,臨床結果表明可產生對福氏2a的60%以上對型保護,和對宋內氏的70%以上對型保護,安全性也較好。1998年正式投入生產。2002年為服用方便,研制出了口服膠囊劑型。其它疫苗尚在臨床或研究階段。115.痢疾疫苗47.HIB多糖蛋白結合疫苗

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已上市,現在在廣西大規模進行效果觀察。其他廠家也處于臨床或生產時期。116.HIB多糖蛋白結合疫苗48.水痘疫苗

上海和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別從國外引進ORKA減毒株,目前已上市數年。我國北京所從80年代初開始開發的北京株,正申報生產。國外申報的成人水痘已批準上市,我國尚在研究中。水痘的聯合疫苗也在研究中。117.水痘疫苗49.MMR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國內首先上市,目前還沒有其他廠家的同類品種,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正在研究中。特點:可用于8月齡兒童的初免;麻疹、風疹抗體陽轉率95%以上;腮腺炎陽轉率85%以上;118.MMR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國內首先上市,目前還沒有其他乙型腦炎疫苗

國內乙腦目前在市場上有兩種:乙腦活疫苗和乙腦滅活純化疫苗。目前成都、武漢和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特點是免疫效果好,副反應小、成本低。目前成都所的疫苗出口印度和韓國等亞洲國家。119.乙型腦炎疫苗51.滅活純化乙腦疫苗(Vero細胞)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特點是:免疫效果更好、持久,去除雜蛋白,減少接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