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體系_第1頁
七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體系_第2頁
七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體系_第3頁
七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體系_第4頁
七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體系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一單元知識體系一、遠古居民概況:我國是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名稱時間地點基本情況社會組織外貌特征用火情況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云南省元謀縣會制造工具原始人群知道用火北京人距今約70萬年到20萬年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洞打制石器、木棒;采集野果、偶爾獵獲動物原始人群保留著猿的某些特征會使用天然火及保存火種山頂洞人距今約三萬年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洞穴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鉆孔技術、骨針;采集、狩獵、捕魚氏族,由血緣關系組合在起,共同勞劭、共同分配,無貧富貴賤差別和現代人基本相同會人,取火二、原始農耕知識梳理

原始農耕生活知識<時間:距今約七千年地點:浙江省余饒市河姆渡原始農耕生活知識生產情況:使用磨制石器,種植Z水稻,飼養家禽,會制造陶器,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I生活情況:住干欄式的房屋,過定居生活,挖掘水井,制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時間:距今約五六千年地點:陜西西安半坡村生產情況:使用磨制石器和耒耙;;種植粟和蔬菜;飼養豬狗;打獵捕魚,制造彩陶。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和蔬菜的國家。生活情況:住半地穴式的房屋,會紡線、織布、制衣三、華夏之祖知識梳理r活動時間:距今約四五千年活動地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華夏初成著名首領:炎帝、皇帝、蚩尤部落戰爭:炎黃涿鹿敗蚩尤華夏初成:由炎黃部落聯盟長期發展而成聲帝:建宮室,作衣服, 教挖井,發明舟車,貢獻]嫖祖:養蠶縹絲倉頡:發明文字人文始祖《 伶倫:編出樂譜敬仰:尊皇帝為人文始祖I影響:海內外華人自稱炎黃子孫產:生活簡樸,克己愛民r首領品質,舜:寬厚待人,以身作則I禹:同甘共苦,公而忘私首領禪讓‘二產生辦法;禪讓條件:社會生產發展,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財產更多時間: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朝J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標志《禹從部落聯盟首領轉變為奴隸制國家的國王〔 [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第二單元知識體系、夏商周的興亡朝代建立者暴君亡國之君夏朝禹夏桀夏桀商朝湯紂紂西周周武王周厲王周幽王二、商朝經濟比夏朝有很大發展的表現:(1)農業生產規模一相當大,種植的農作物有粟,黍,稻,麥等。(2)畜牧業發達,飼養六畜,祭祀用幾百甚至上千頭家畜。(3)青銅冶鑄,玉器制作和釀酒等手工業很發達。(4)商業發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是用海貝,骨貝,玉貝和銅貝等作貨幣。三、春秋爭霸:公元前770周平王把都城從鎬京遷到洛邑(今河南洛陽)。進入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1、春秋爭霸的原因:①王權衰落,周王統治出現嚴重危機。②一些諸侯國強大起來,為了爭奪更多的土地,財產和人口,爭當左右天下,支配別國的霸主而展開了長期的爭霸戰爭。2、歷史上稱為“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3、齊桓公首霸條件:①任用政治家官仲為相,發展生產,改革內政,整頓軍隊,使國力強盛。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③是東方的一個大國。4、葵丘會盟:齊桓公當上了春秋歷史上的第一個霸主。5、鐵器和牛耕的推廣是春秋時期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標志。四、戰國七雄(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1、“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2、合縱與連橫:原因內容合縱戰國中后期,秦國力量日益強大,對東方六國造成威脅六國有“合眾勢以攻一強”的意愿,并因此進行合作,包括聯合出兵進攻秦國。連橫秦國步子向東發展,必須破壞六國的聯合,尤其是齊楚兩個大國的聯盟。秦國采用各個擊破的辦法,分別收買拉攏東方國家服從于自己,“事一強以攻眾弱”歷史上稱為“連橫”。五、商鞅變法背景:秦國相對落后,東方六國看不起秦國;,土地被魏國占領也無力奪回,秦孝公深感恥辱,決心變法圖強,改革內政,發布求賢令,招攬人才。時間: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開始變法。內容:(1)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奴隸制的土地國有制,國家承認私人的土地所有權。(2)重農抑商。(3)獎勵軍功。(4)遷都咸陽,推行縣制。(5)嚴明法令。性質:是戰國時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改革。影響:(1)舊的制度被廢除,新的制度建立,秦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2)秦軍的戰斗力大大提高。(3)秦國的社會經濟得到發展。六、文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七、天文、歷法、和醫學的成就1、夏朝的歷法的發明、商朝歷法的特點、戰國24節氣2、扁鵲:望、聞、問、切四診法八、百家爭鳴:學派代表人物主要觀點墨家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儒家孟子反對一切戰爭,主張輕徭薄賦,實行仁政道家莊子主張“無為而治”法家韓非子主張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兵家孫武“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第三單元知識體系一、秦朝1、大事年表時間重大事件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秦朝建立公元前209年大澤鄉起義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戰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公元前206年楚漢戰爭開始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結束,漢朝建立2、知識梳理廣統一時間:公元前221年都城:咸陽開國皇帝:秦王嬴政秦滅六國J意義: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長達數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據,混戰不已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從此,統一始終成為中國歷史發秦展V的主流,「政治:創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鞏固統一的措施Y經濟: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化:統一文字,焚書坑儒軍事:北筑長城,開發南疆[三、秦的疆域:東-東海,西-隴西,南-南海,北-長城一帶,、繁重的徭役和賦稅2、嚴酷的刑法:一、秦的暴政?3、二世更加殘暴秦朝的暴政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加重了人民的負1擔和苦難,激起人民的反抗/寸間:公元前209年地點:大澤鄉二、陳勝吳廣起義《根本原因:秦的暴政意義: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項羽:巨鹿之戰,大敗秦軍主力劉邦:直逼咸陽,秦朝統治者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三、農民起義軍推翻秦朝\西漢建立:時間-公元前202年,建立者-劉邦都城:長安二、漢朝漢初的形勢:經濟蕭條,國家貧困原因f吸取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訓。文景之治y注重發展農業生產,減輕人民負擔J措施T提倡節約腦倡以德化民[政治:推恩令,削弱封國勢力(主父偃的建議)漢武帝的卜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的建議),大一統〔 興辦太學,以儒家的五經為主要教材「時間:公元25年東漢的建立《都城:洛陽I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治理黃河:漢武帝時治理黃河,漢明帝時王景治理黃河生產工具:耕犁安裝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發明樓車農業耕作技術: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扛的耕作方法西 農作物:南種植水稻,北種植小麥,桑麻廣泛種植漢 件織業:使用提花機,絲織品精美經手工業臺鐵業:杜詩發明水力鼓風冶鐵工具-水排濟聲施:漢武帝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的 作用: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增加了中央的財政發商業 收入,實現了經濟上的大一統展[表現:統一鑄造錢幣,城市繁榮,交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