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中國文學批評發展史》第9章魏晉文論的自覺_第1頁
《新編中國文學批評發展史》第9章魏晉文論的自覺_第2頁
《新編中國文學批評發展史》第9章魏晉文論的自覺_第3頁
《新編中國文學批評發展史》第9章魏晉文論的自覺_第4頁
《新編中國文學批評發展史》第9章魏晉文論的自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章魏晉文論的自覺第一節曹丕《典論·論文》與“文氣說”曹丕的《典論·論文》是自覺地對當時文人創作進行批評的一篇文論著作,它是魏晉文論的開山之作。一、“文氣說”與文學風格論

《典論·論文》是這樣論述“文氣”的: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于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認為文章當以“氣”為主。二、“文氣說”與文學批評論曹丕《典論·論文》首次對漢魏六朝的文體論作出了新的闡釋。他提出: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三、曹丕的作家論與文體論四、曹丕的文學價值觀一、《聲無哀樂論》——融合儒道的音樂美學觀嵇康依據自己的審美觀與人生觀,對音樂問題作了一番全面的考辨,這便是他的著名的《聲無哀樂論》。第二節嵇康的人生哲學與文藝批評二、《養生論》———人格境界與藝術境界的天合嵇康無力去改造這樣的社會,只好在自己的人生追求中求得心靈的和諧與愉快,為此他倡導“養生論”。“養生論”并不是從生理上的長壽去說的,而是指抗拒外界的物質誘惑,保持良好的心境,這種心境是人格獨立的前提,“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白獨著”,它發揮了老莊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的人生哲學,倡導知識分子的潔身自好、抗拒濁流。三、《琴賦》與《廣陵散》——樂境與理想在《琴賦》中,嵇康指明音樂的功能就是抒發人內心的幽情單緒,而不是以教化為美。如果說儒家的樂論《樂記》總是強調音樂美感心理的趨同,那么嵇康則指出審美過程中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中又寄寓了人類共同的倫理價值。嵇康正是在琴聲中融入自己的幽憤之心,他臨刑前神氣不變,索琴彈奏一曲《廣陵散》。陸機(261—303),是西晉年間的重要文人,也是西晉文論的代表人物。陸機本為吳國貴胄之后,父祖俱為吳國重臣,吳亡后入洛,后在西晉末年的宗室兵亂中遇害。他的文學理論的代表作是著名的《文賦》。一般認為《文賦》是陸機入洛后所作。第三節陸機《文賦》與文論一、文心與風教

《文賦》是探討文學創作的構思問題的。二、論文學構思之妙

《文賦》在論述如何解決言意物三者之間的矛盾,使創作中主客體互相和諧時,主要是借助于創作構思各個環節的聯接得當,處置和諧而實現的。三、論文體與和諧之美

《文賦》對于中國古代文論的另一重要貢獻是它的文體論思想。四、論“應感之會”陸機《文賦》首次對于文學想像論中的靈感思想加以申論,從各方面論證了靈感心理的特征,從而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文學想像論中的靈感理論。

葛洪(約283—363),字稚川,晉代學者。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曾為司徒王導主簿,又被征為散騎常侍,但他沒有就選。后赴廣州,在羅浮山煉丹。第四節葛洪的文論一、對文學價值的重估葛洪文學理論的最大貢獻便是對傳統的文學觀的修正,表現出漢魏以來文學自覺思潮的延續。二、文學進化論葛洪崇尚人的價值與重視文學價值的觀點是相一致的。【思考題】1.請簡述《典論·論文》“文氣說”與魏晉文學批評的自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