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東方戰略_第1頁
(整理)東方戰略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東方戰略學洪兵、八/、戰略研究專家課程前言學術前沿,思想對話。歡迎走進《世紀大講堂》。1857年恩格斯在《英人對華的新遠征》一文中曾經說過,在一切實際事務中,而戰爭是極其實際的,中國人遠勝過一切東方人,因此毫無疑問,英國人一定會發現中國人在軍事上是自己的高材生。進入21世紀以來,東方的戰略文化也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重視,什么是東方戰略,東方戰略和西方戰略有什么差異,中華傳統文化構建出了一個怎么樣的東方戰略體系,如何研究并加以應用。有關這些問題,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戰略研究專家洪兵教授,他給我們演講的題目是《東方戰略學》。大家歡迎。歡迎洪兵教授做客《世紀大講堂》,我們有一個短片介紹洪兵教授。解說:洪兵,戰略研究專家,曾擔任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室主任、戰略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洪兵教授多年從事專業戰略研究工作,主持過國家和軍隊多項重大戰略課題研究,提交戰略研究報告上百份,具有深厚的戰略理論功底和豐富的戰略研究經驗。出版的專著有《走出戰爭迷宮》《國家利益論》《剖析“美國利益”》《中國戰略原理解析》《孫子兵法與經理人統帥之道》《毛澤東戰略智慧與現代商戰》《克林頓》《第一野戰軍》《美國要打太空戰》等。近些年來洪兵教授非常關注經濟領域的戰略研究,全力推動“向東方學戰略”“向軍隊學管理”兩大工程,提出了“真正的戰略在中國”的觀點。王魯湘:洪教授,一談到戰略我們就,至少我們這些男人們,一個個就熱血沸騰,認為這應該是一個男人展現自己大智慧的一個專業的領域。那么大家也都在談戰略,可是又很難說清楚戰略,因為戰略畢竟我們研究的是一個很宏大的一個問題,是吧?那么我們怎么理解,比如說什么層次的問題才是戰略問題,什么層次的問題才是戰術性的問題或策略性的問題?洪兵(戰略研究專家):它這個戰略問題,它是一個全局性的問題,是一個長遠的問題。一般來講,戰略講統帥之道,它是上智者的學問,需要大家,特別是這個高明的統帥(來把握)。那么戰術問題一般都是講細節問題、具體問題、眼前的問題,那么戰術問題是在戰略問題之下,它是受戰略指導,跟著戰略走的。王魯湘:那么戰略思維或者說戰略學發不發達,可能是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國家的軟實力的表現,或者說集中的體現了這個民族高深的智慧,那么這種智慧是深刻還是淺薄,可能看這個民族或者這個國家的戰略學,是不是有很多的系統性的,出過一些大家,或者說有沒有這一方面高深的專著,那么在這一方面咱們中國怎么樣?洪兵:中國應該是發達的。很多的中國的大量的專著,像《孫子兵法》《尉繚子》還有《李衛公問對》《六韜》等等,像毛澤東還有一系列的戰略著作。王魯湘:對。洪兵:這些戰略著作從解析戰略理論的深度和廣度,我認為都遠遠超過西方的一些戰略著作,應該說中國的戰略學還是很發達的。王魯湘:很發達的。那么我們熟悉中國軍事史的人,就知道再往遠一點說,像鬼谷子、吳起、孫臏。洪兵:你對戰略很熟悉。王魯湘:孫武,再往中間一點說,像張良、諸葛亮,往近一點說,當然就是比如說像毛澤東、像劉伯承,包括像白崇禧,這是不是都算得上?洪兵:怎么說呢,我對毛澤東這肯定是(算得上),因為他這個戰略下邊有戰役,還有戰術。王魯湘:分層次。洪兵:我認為在中國稱得上戰略大師的是毛澤東。王魯湘:毛澤東。洪兵:那么這些人他像我軍的將領,他是在毛澤東的戰略指導下組織這些戰役,當然他對毛澤東的戰略思想,還是有深刻的理解,深刻的一些展示,包括在戰役當中做了一些發揮,這個是都有的。王魯湘:都有的。洪兵:但是我最佩服的還是毛澤東。王魯湘:還是毛澤東。那么戰略思想的表達,你看東西方可能有一撥不同,你比如說我們集中體現中華民族戰略智慧、戰略思想的,像《孫子兵法》是吧,言簡意賅,就那么一些字,幾千個字。那么像西方這個軍事戰略思想,這個最有名的代表性的著作,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是吧?有幾十萬字。那么為什么這種表述不一樣,那么像東方的這種表述,包括毛澤東,毛澤東他表達他的戰略思想的時候,也是言簡意賅的,要言不煩的,這種語言的表達和東西方,為什么會有這種差異?洪兵:它是這樣,中華文化它在表述一些高深的戰略理念的時候,它都有一個特點,強調形象,強調意會。因為很深的道理的時候,恐怕用語言很難表示清楚,那么這種形象和意會在《孫子兵法》里邊,在很多兵書里邊體現得非常明顯,你比如說有一個戰略范疇叫“勢”就形勢、態勢那個“勢”這個“勢”字是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概念,如果你要是研究戰略,要進行戰略運作,你不理解這個“勢”,不把握這個“勢”的內涵,恐怕你只是一個不及格的水平。王魯湘:對,很多的將軍在打仗的時候,到最后都說,勢去矣,就是不要再往下堅持了,是吧,勢去矣。洪兵:但是這個“勢”字,很難有人給它下一個定義,講不清楚,我找了很多定義,我也試圖斗膽給它下一個定義,也很費勁,下不清楚,最后在《孫子兵法》里邊,就是兩個比喻,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轉圓石于千刃之山者,勢也。把一塊圓圓的石頭放在山上這就“勢”,當你領會了這個比喻的時候,你一下就把它那個內涵,意思全明白了。王魯湘:您也受到了東方的這種戰略思維的深刻的影響,您把《東方戰略學》也總結成簡單的十幾個。洪兵:十三個字。王魯湘:那么肯定您一會兒要說到這十三個字,但是我想問一下這十三個字中間,您認為哪一個字是最核心的?洪兵:這十三個字當中最核心的一個字是“柔”。王魯湘:“柔”?以柔克剛的“柔”。洪兵:以柔克剛的“柔”。當然了,不同的專家也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認為是“勝”有的認為《孫子兵法》里邊的核心思想是個“詐”,這個我都不同意。我認為(是)“柔”,因為什么呢?這個“柔”字它把整個孫子,東方戰略所有的用兵的統帥的一些高深理念全部融在一起,你比方說《孫子兵法》也好,毛澤東也好,都強調避實擊虛。王魯湘:對。洪兵:強調以迂為直,強調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那么這都體現了一個“柔”字,都體現了“柔”,而且這個“柔”字是最有力量的,是最有戰略內涵的,你一旦掌握了這種柔性,可以說是戰無不勝。王魯湘:老子早就說過柔弱勝剛強。洪兵:對,就是這個意思。王魯湘:柔弱勝剛強。解說:向東方學戰略,什么是東方戰略?它有哪些特征?《東方戰略學》的四個層面是什么?如何看待毛澤東的戰略藝術?《世紀大講堂》《東方戰略學》正在播出。王魯湘:下面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洪兵教授給我們演講,他演講的題目是《東方戰略學》,有請。一、什么是東方戰略洪兵:這個《東方戰略學》一開始大家進入首先就遇到一個概念,什么叫東方戰略?東方戰略實際上就是我們中國的戰略,它是我們中國獨創的,與眾不同的一種戰略理論和戰略實踐的綜合的形態,它是我們中國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的)一種反映,它也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眾多優秀的戰略家的思想的結晶。那么說到《東方戰略學》我這要推出,一定要特別崇拜的,要講到的兩個代表人物,一個就是孫子,他的名字叫孫武,孫子的“子”是個尊稱,還有就是毛澤東,大家都熟悉。毛澤東的戰略智慧,大家要注意,一定要把握它十一個辯證法,談毛澤東戰略一般地談,不行,進不去,只有掌握它的十一個辯證法,你像主動、被動,全局、局部,內線、外線,持久、速決,你才能知道它里邊的內涵和神韻。《東方戰略學》它分四個層面,這四個層面我還想談一下。第一個層面它要講一些戰略范疇,什么叫戰略范疇?就一些基本的戰略概念。你比方這個戰略它講它的特定術語,它和這個歷史學、美學(比方說)我們主持人你是畫家,講這個美學,它很多的專業術語,戰略它有專業術語。在商戰、軍事還有其他戰略通用的戰略術語有哪些呢?我捋了捋有四十多個,像什么叫戰略重心,什么叫戰略格局,什么叫戰略轉折點,什么叫戰略內線,什么叫戰略外線?一說出來對方不知道,不清楚。我說不清楚這個戰略范疇,你怎么進入戰略學,你怎么來理解這個戰略,怎么進行戰略對話。那么掌握了這些戰略范疇以后,要認識領會一些戰略理念,這是第二個層面。什么叫戰略理念?就是對戰略它規律的一些原則性的,高度的認識,像以迂為直、避實擊虛、知彼知己等等,這都是一些高深的戰略理念。再接下來到第三個層面,第三個層面叫做戰略意識。這個意識有一部分是你學出來的,但是大部分是靠你修煉的,磨難,經歷,去慢慢地提升,蘊含出來的。那么這個戰略意識,當你有了以后和沒有不一樣,當你這個人有戰略意識,我認為大家都能感覺到,這個人很大器,出手不凡,你愿意跟著他去做事情。當沒有這個戰略意識,沒有這種戰略感覺,他也沒有這個戰略上的氣場,也沒有這個戰略上的魅力。第四個層面就是戰略的藝術,只有在這個意識當中形成一種藝術。這種藝術不是理論的東西,它是一種超凡脫俗、出神入化的一種發揮。毛澤東在他身上,就體現了這種藝術性,他是個藝術大師。這個戰略達到藝術層面,他就有一種戰略的靈性,他能夠見常人所不見,想常人所不想,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下面我想談一下毛澤東的兩個例子。在四渡赤水,當時紅軍突破了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以后傷亡很大,八萬,剩下的不到三萬了。這時候(毛)主席就提出了一個建議,開始(毛)主席是受排擠的,那么后來他說話,避實擊虛不能往前走了,再往前走,國民黨在那已經有準備,按原計劃和二路六軍團會合,已經不可能了。那么擊虛擊哪呢?轉兵進入貴州,占領遵義,所以四渡赤水,整個的精彩的畫面就展開了,所以這是避實擊虛。那么就在四渡赤水當中,(毛)主席在遵義掌握了軍事領導權以后,他的第一步就是指揮紅軍向北走,打過長江,北渡長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合,沒想到情報也不準,當時,判斷不明。四川的(國民黨)軍隊先其進入貴州,打了一個遭遇戰,這個遭遇戰在哪打的?就在赤水河邊上的土城打的。越打越多,對方的戰斗力越來越強,我軍最后打到什么程度?朱德帶著干部團都上去了,穩住這個局勢,這時候(毛)主席又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馬上脫離戰斗,命令紅軍調頭一渡赤水,進入扎西,然后又殺了個回馬槍,二戰遵義,整個很用意思。大家熟悉這段歷史可以看一看。所以在(毛)主席很多例子當中,避實擊虛用得特別特別多。毛澤東總結的十六個字,這是他著名的十六字訣,叫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那么這里邊有個什么例子呢?就是毛澤東當時在陜北,胡宗南三十萬大軍壓過來了,(毛)主席當時就放棄了延安。我軍只有多少?才一萬多人。彭德懷的那個,當時西北野戰軍人很少,裝備也不行。跟這么多人打,怎么打。主席就給他說,你呀帶著這三十萬人,在陜北這個地方武裝大游行,牽著他轉,肥的給我拖瘦,瘦的你給我拖死。最后彭德懷就牽著胡宗南鼻子,就這幾個月就在這轉,胡宗南那幾十萬大軍,滾過來滾過去,最后累得是疲憊不堪,然后抓住機會,逮住一個吃一口,著名的陜北的三戰三捷,最后把胡宗南給弄回去了。這戰役叫它蘑菇戰術,我軍歷史上叫蘑菇戰術。這個什么意思?也是一種“柔”的體現,就是說你強大,我不跟你硬扛,我消耗你,我弱化你,我當你容易打的時候,把你的優勢減殺完的時候,把你的優勢變成劣勢的時候,我再回過頭來收拾你。我們有種習慣的說法,叫先弱敵而后戰。在東方戰略思想當中,這叫易勝,哪個易啊?就是那個容易的“易”,就是什么事情,我把你的優勢減殺完了,把你磨得差不多,讓你疲憊不堪了,我最容易勝利的時候,我再出手打你。所以這個毛澤東這幾個例子,都很能夠體現《孫子兵法》東方戰略很多的一些思想。下面我想談一談,東方戰略的它的幾個特征,這幾個特征不一定表述得特別準確,大家可以去揣摩,一個特征它就特別強調整體,什么問題它不是看一個點,它是看一個面,它看一個高度,從一個整個大局來解決這個問題。第二個它是簡約,簡約就是它看什么問題,它不是洋洋萬言,大理論,它是直接找到那個最本質的問題,然后把它提煉出來。像毛澤東打仗,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就是誘敵深入,就是四個字。然后呢,那個大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到了抗日戰爭,這個大家都知道,這個就三個字,持久戰。所以真正的這個戰略,東方戰爭,它強調就是最本質,最核心那個東西的一種傳神的簡約的提煉。再就說東方戰略,它還有一個什么特征,辯證性。你看那個西方戰爭有很多它就是一是一,二是二,到東方戰略它都是一對一對的,迂直,敵我,內外,好多它都是從這個辨證關系當中,去找到里邊最核心的一個東西,來運用自如。這里邊我有一個體會很有意思,我見了一位美國專家,他說積極防御戰略是什么?我以為他可能很快就明白,其中積極防御戰略有一個道理,就是把進攻和防御結合起來,在防御當中有進攻的行動,這是中國辯證思想,就是積極防御。那么給這位外國人,美國專家談,我說把進攻放在防御里頭。他糊涂了,他說進攻就是進攻,防御就是防御,它怎么能放在里頭呢?所以我們中國人在思維這個,他把它兩面都放在一起,一可能是一,也可能不是一,一和二也可能是二,也可能是一,它在中間那個地方既是一又是二。那么到了外國呢,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所以這個辯證思維里邊,它是東方戰略的一個特點,辯證性。解說:毛澤東的戰略戰術體現了《孫子兵法》和東方戰略的一些思想,東方戰略和西方戰略相比,有哪些差異?東方戰略學體系,可以歸納為哪十三個字?在現代競爭社會研究東方戰略的目的是什么?《世紀大講堂》《東方戰略學》正在播出。二、東方戰略與西方戰略的差異洪兵:下面講第二個問題是什么呢?就是東方戰略和西方戰略有什么差異,大家肯定要問了,你說東方戰略,說的這么神乎其神,那么我們學了很多西方戰略,那么這里邊它有什么不同,東方戰略高深,高深在什么地方,我想講這么幾點,第一,東方戰略強調以智克力,西方戰略強調的是以力克力。智是智慧的“智”,力是力量的“力”。記得有一位美國的營銷大師,叫邁克爾森,他就學《孫子兵法》,學了以后就用,用了以后挺靈,他就把他的一些案例,整理了兩本書,叫《孫子兵法的銷售智慧》和《孫子兵法的營銷智慧》兩本書不同的名字。那么他在序言里邊,他就說了這么一句話,這種東方的用戰略智慧擊垮對手的這個戰略和西方不同,西方的戰略是什么呢?是強調行動,他加了一個括弧,譬如說大的戰役來贏得勝利。他這句話就指出了,東方戰略與西方戰略的一個差別。那么為了形象地來理解這個以智克力和以力克力。我想舉一個小例子,這個例子是一個真實的案例,發生在北京外交學院,北京外交學院來了一位美國的留學生,這個留學生讀博士學位,有一天他和中國的學生在一起自習,正在讀書,非常安靜,這時候突然發生了一件事,什么事呢?就在打開的窗子窗外,飛進來兩只鴿子,大家想象這兩只鴿子飛到教室里邊,整個烏煙瘴氣,混亂一團,這時候美國學生就站起來,要趕這個鴿子走,可是趕半天,趕不走,鴿子不聽他的,他往東趕,鴿子往西飛,往南趕鴿子往北飛,最后他想到這個鴿子不該我來趕,應該是樓房管理員的事情,我就是學生就要讀書,于是他就出去請了樓房管理員進來,進來以后他發現這個鴿子沒了,飛走了。他就奇怪怎么回事,他就看了看,一看知道答案了,他發現在打開的窗子的窗臺上,有人放了一些面包渣,他知道鴿子怎么走的,他對中國學員,他說你們太厲害了,中國人用腦子做事情,用智慧來達成目的,我們笨,只知道用力氣。那么通過這個鴿子的故事,大家思考一下,就是西方的這個學生,他讓鴿子怎么走,中國的學生讓鴿子怎么走。西方學生是用一種外力逼著它,趕著它走。中國學生用一種鴿子的內力,調動它引誘它走,實際上東方戰略的,它的以智克力和西方戰略的以力克力,差別就在這,西方戰略是外力推動型的戰略,東方戰略,我們老祖宗恭贊的是一種內力調動型的戰略。如果大家再不理解,你可以看看太極拳,太極拳它就是用你的力,借你的力來戰勝你,它的神秘的地方在這。第二個差別我要講,就是東方戰略強調什么呢?它強調是全爭全勝。《孫子兵法》有一句話,叫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那么“全爭”什么意思呢?用理論的話說三句話,就是手段多樣,資源無限,運用綜合。那么理解這個意思和西方的差別,我還要講一些這個事例,因為這個東方戰略剛才講它的表述,必須用借喻(來)深刻的理解。我記得一本書,這是日本人寫的一本書,它的名字叫《劍魂》,靈魂的魂。書里寫了兩個人,一個人他打遍了天下,他的劍道叫“劍是一切”它的關注點,注意點在劍上,他把這個劍造得非常好,也非常鋒利,另外一個人也打遍天下,他追求的劍道是什么?叫“一切是劍”他的關注點在一切上,他會把所有的東西拿過來當劍用,用劍可以殺你,拿張紙也可以殺你,拿個麥克風也可以殺你,最后這兩個人比試了一下,結果大家可想而知。“一切是劍”贏了,為什么“一切是劍”贏了?因為它的資源無限,手段多樣,運用綜合,這里講到毛澤東,毛澤東有一個重要的戰略思想,叫“人民戰爭思想”這個“人民戰爭思想”就是典型的全爭全勝思想,毛澤東善于把人民群眾的所有的力量,所有的資源,所有的手段集中起來把你戰勝,你有正規軍我也有,同時我還有民兵游擊隊。還有大家看到那個《潛伏》里,有那個余則成,所以他的手段多樣,無形有形,上的下的明的暗的。那么為了進一步理解這個意思,我想舉一個中醫的觀點,我特別佩服中醫,我也請幾位老中醫來給我看病,非常神。中醫理論和西醫理論這個差別,就反映了東方戰略和西方戰略的一個差別。西醫講什么?按照中醫老專家跟我說,他說得很清楚,西醫治病,什么叫治病?就是說你有病灶了,哪個地方疼了,我對著你那個病灶去,把你這個病灶給你消除了。這個地方高了,用化學的東西給你壓下去,這個地方出來了,我給你割掉。他說中醫不是治病,中醫是治人,就是當你有病了以后,它不是給你對著病灶去治,它把你全身整個的系統,血脈經絡給你調順了,讓你身體恢復健康的一種狀態,那么他說那個病,病灶自然就消失。所以東方戰略這個全爭全勝,它是一種把握全局,綜合運用的這么一個高深的戰略。這是第二個。第三個我想,東方戰略它強調制勝于無形,不戰而勝。那么西方戰略恐怕以力克力,它強調直接的對抗,血腥的拼殺,那么東方戰略制勝于無形之中的那種高深戰略,我認為是一種高度理性的戰略,這種理性戰略我們要弘揚,要研究,要運用。三、東方戰略體系的概括那么接下來我想談第三個方面,講完差異的時候就是談那個體系了,這個體系我歸納十三個字,第一個字是“勝”勝利的勝,這是戰略目標,這個“勝”在東方戰略強調是一種全勝。第二個字是“力”,力量的力,這個力量的力,它是保證你達成戰略目標的一個物質基礎,你沒有力量你想求勝利,空談,不行,那么怎么運用這個力量,這里邊有兩個字,反映了它的內在因素,一個是“利”利益的利,就是說你這個力量怎么用,要根據你的利益需求,根據條件是否有利來決定力量往哪用,用多少。還有一個就是“道”這個道,這個道字是講什么意思呢?就是道義的意思,規律的意思,你運用的力量,一你要師出有名,第二要符合規律去用。那么運用力量還有兩個外在因素,這兩個外在因素也是兩個字,一個字是“形”。《孫子兵法》特別強調是形,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這個形是什么意思呢?就把你的真實的意圖和力量通過一種外在表現,把它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給它隱藏起來,讓對方產生一種錯誤的判斷,達到保護自己,戰勝敵人這個目的,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是剛才談到了,就是“勢”,這個勢是什么意思,也很難理解,實際上這個勢,它可以讓你有限的力量,有限的資源迅速放大,你比方說一百個兵,你會用這個勢,它在戰場上發揮的力量就是一萬個兵,你在商戰上一百萬,你會用這個勢,在商場上、市場上它就是一個億,所以這個勢,借勢而強。《孫子兵法》還有東方戰略毛澤東戰略它里邊的一個核心思想是個“柔”字,這是一個核心的字,那么圍繞著“柔”,還有知、專、度、奇、變、致這六個字,“知”就是知己知彼知天知地,“專”就是集中兵力的意思,我專而敵分,“度”是什么啊,把握平衡把握重心的意思,“奇”是指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變”就是怎么樣應對這個變化,怎么樣以不變去應萬變,怎么樣因敵而變,這個東方戰略都有大量的一些表述,“致”是強調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我左右你不被你左右,我控制你不被你控制,這是強調一個戰略主動權的問題。那么十三個字串來那個表大家注意看,核心的那個字是“柔”,那么什么是柔呢?這個柔字怎么來理解呢?講到這個柔字,大家看看讀毛澤東的書讀過《孫子兵法》的書,讀過中國古代的一些戰略書籍,你看大量的一些表述,你看以迂為直,它就是個柔字的表現,還有避實擊虛也是柔的表現,《孫子兵法》里邊有一個率然,率然的比喻說這個蛇率然是蛇,擊其頭尾至擊其首至,擊其中首尾倶至,這個蛇的形象也是個柔,還有《孫子兵法》一個典型的比喻,他說始如處女,動后如脫兔,這個處女身上就體現了一種柔性。那么在中國的戰略很多大量的著作當中,都用水作比喻,這個水就是最有柔性的一種物質,老子曾說過天下柔莫過于水,那么我想作為結束語我想說這么兩句話,一個呢就是大家要知道在這個大千世界茫茫宇宙當中,有這么一個絕對的真理,終極的理念,它超越所有的邏輯,那么作為規律的話它制約所有的規律,中國古人在仔細地不懈地在研究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在古文里邊叫“天道”,你一旦明白了“天道”,你就掌握了一個解讀認識和能動地適應世界的一個密碼,我認為東方戰略離這個“天道”很近,有這么一把鑰匙,如果你對東方戰略這些字這個體系它那個柔真正深入明白了以后,你就會很多東西都看清楚了,你就會在一個很高很高的高度看這整個世界。我記得古人說過兩句話,叫“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張載說的,那么這兩句話也是我們今天去研究東方戰略弘揚這個東方戰略《孫子兵法》毛澤東戰略思想的這么兩句座右銘,好,就講這些,謝謝大家。解說:戰略講統帥之道,劍是象征統帥權的武器,莊子說劍描述了戰略運作的三個不同境界,東方戰略追求的是什么境界,如何運用《東方戰略學》的理論解決南海問題?《實際大講堂》《東方戰略學》正在播出。四、訪談與提問王魯湘:非常感謝洪兵教授精彩的演講,洪兵教授在演講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因為我們都是讀過一些這方面的書,包括也讀過一些這個港臺的武俠小說,像金庸的其實也經常講一些戰略性的東西,講到這個戰略思想的時候我們常常想到統帥一般不會上陣格斗,但是統帥會有一個象征他的統帥權的一件武器,就是劍,就是我們的劍,比如說這個莊子有《說劍篇》,它里頭說到了天子之劍諸侯之劍和庶人之劍,那么當然天子之劍應該是什么樣的,然后諸侯之劍應該是什么樣的,然后普通的老百姓庶人匹夫之劍應該是什么樣的?我也發現它這里頭其實也是在講一些戰略性的東西,你比如說像諸侯之劍,其實講的就是怎么治國,天子之劍的話其實指的是怎么樣的決勝天下,然后給整個世界帶來和平了,是這樣一些東西,那我想請教一下洪兵教授,這三種劍體現了分別不同什么樣的戰略思想。洪兵:莊子他有一段話,這段話特別精彩,他說天下有三種劍,天子劍、諸侯劍和庶人劍,他說這個天子劍它用什么造的呢,是用這個“燕溪石城為鋒”,是用什么還有“齊岱為鍔”,一看全都是一些城市名造的劍,這個劍用起來以后是上決浮云、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天下服矣,這個劍用起來以后它的威力是個“服”字,就是我用這個劍天下愿意高高興興地性感請愿地跟著我走,他說這個諸侯劍是“以知勇士為鋒”,這個“知勇士”他還說了很多這個人才的名稱,那么這就是說諸侯劍都是用一些精英人才造的這把劍,這把劍舞起來上發圓天以順三光,下發方地以順四時,然后它的威力是什么,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內無不賓服。那么這個威力是一個震字,就是我舉起這把劍你可能不愿意給我走,但是你不敢不給我走。王魯湘:我有力。洪兵:它是這么一種威力,這種方式,當然了從這個比較起來它的資源的培植,從它的手段的多樣,諸侯劍要比天子劍稍微又低了一個層面,他最瞧不起的是那個庶人劍,莊子在形容這個庶人劍的時候特別有意思,他說“庶人之劍,蓬頭突髻垂冠”,就是一頭亂發,還打著縷,就那個形容那很有意思,然黑“然后之衣”,這個衣服是非常短的,大家想象這個披在身上露著膀子漏著肚臍,然后是“瞋目而語難”,就是瞪著眼不說話,他下邊就說“上斬頸領,下決肝肺”,就是這把劍上來就是殺,然后就捅。所以在這三種劍來講,他描述得非常形象,它有不同的威力,也顯示了戰略運作當中的三個不同的層面。王魯湘:三個不同境界。洪兵:一個境界,對,當然我們中國東方戰略是追求的是天子劍的這個境界。王魯湘:對,好,我們下面開放給現場觀眾,有關于這個戰略方面想要跟洪教授進行討論的請舉手?現場觀眾:洪老師好,我是北京大學博雅總裁班的學員,因為現在國際形勢紛爭,冷戰之后國際也不是說消停下來了是吧,南海問題是非常熱點的問題,我想問一下就是洪老師能不能應用您所講的《東方戰略學》應用這個理論來解決一下南海目前這個紛爭問題?出一個很好的點子和解決辦法。洪兵:《孫子兵法》還包括毛澤對(戰略思想),它都是強調全爭全勝,那么全爭全勝這個意思剛才我已經都談到了,那么在這個(南海)問題上它的提示我想有三點,一個就是看南海問題應該提高一到兩個層面或到三個層面,因為提得越高越好,應該站到一個高度一個大局去看這個問題,不能就這個點就看這個點,第二個呢你要相信我們國家是個大國,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不僅僅是一個手段,我們會有很多的手段,解決南海問題我們也不僅就一個地方,我們也可能會在很多的地方全爭全勝的思想就是這個意思,手段的多樣資源的無限,空間的擴大,運用的綜合。那么再往下就是南海問題我想這是《孫子兵法》的一句話,也是東方戰略的重要思想,叫“勢險而節短”,孫子做了一個比喻,什么叫“勢險而節短”,他就“勢如曠弩,節如發機”,就是你把這個弓拉滿了你這個箭射出去越有力,射得就越深,穿透力就越強,那么這句話實際上在南海問題也有指導意義,我們要造勢,要善于造一個險勢,那么一旦出手我們這就是利箭。王魯湘:下一位同學。現場觀眾:洪老師您好,我來自工商銀行,然后我們年輕人也好包括現在在座的各位都比較喜歡《三國演義》,而且在咱們中國已經形成了一種三國文化,我想問您一下就是您在當今世界把《三國演義》放在當今世界您比較推崇《三國演義》中哪位的謀略?還有剛才我聽您講課過程中您提到了中國哲學的“道”,您對“道”在東方戰略中的地位是如何理解的?好,謝謝您。洪兵:《三國演義》我是看了,確實《三國演義》它把中國很多戰略思想它很形象地通過這個一些故事小說形式反應出來,我覺得這里邊有很多的戰略思想可以借鑒,可以應用,但我覺得里邊有一個比較讓我推崇而且比較能夠直接產生一種指導效益的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那么這個《隆中對》呢第一個我感覺它比較像我們現在這個戰略格局,大家如果看看三國這個戰略格局和現在這個戰略格局有點相像,所以正因為它有點相像它這個借鑒價值就比較大,那么在《隆中對》里面它有很多的東方戰略思想體現出來,你比方避實擊虛,戰略平衡,戰略同盟,還有以迂為直,有很多的一些思想。那么我們可以在這里邊去思考,在當今的社會在這種戰略格局當中我們聯合誰?對抗誰?這里邊怎么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