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中考語文復習專題二文學類文本閱讀課件_第1頁
2020年浙江中考語文復習專題二文學類文本閱讀課件_第2頁
2020年浙江中考語文復習專題二文學類文本閱讀課件_第3頁
2020年浙江中考語文復習專題二文學類文本閱讀課件_第4頁
2020年浙江中考語文復習專題二文學類文本閱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部分閱讀

專題二文學類文本閱讀第二部分閱讀專題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考點知識講解01典型考題精析02中考真題精選01考點知識講解01典型考題精析02中考真題精選012考情:文學類文本閱讀為麗水中考必考題,而且分值較大。題型一般涉及篩選信息、概括內容與情節、語言品味、人物評價、主題探究等。一般是4道題,分值15分。文本以散文、小說為主。2019年更加關注經典作品,高階思維。2020年仍會沿襲這種趨勢進行考查。考情:文學類文本閱讀為麗水中考必考題,而且分值較大。題型一般3第一節把握文章構思梳理故事情節一、理清思路▲中考題型:①找出文章線索;②概括行文思路。▲方法點撥:(一)找準線索1.明確線索類別。(1)以具體事物或事物的特征為線索。如《紫藤蘿瀑布》和《臺階》分別以“紫藤蘿”和“臺階”為線索貫穿全文。第一節把握文章構思梳理故事情節4(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為線索。如《背影》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3)以中心事件的發展為線索。如《變色龍》以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事件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4)以思想感情為線索。如《一棵小桃樹》以“我”對“小桃樹”的感情變化為線索組織材料:感到傷心失落——風雨中憐憫自責——回憶中感受溫情,自我鼓勵——由衷贊美,充滿信心。(5)以時間推移或空間變換為線索。如《一滴水經過麗江》以一滴水的行蹤為線索貫穿全文;又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以地點的轉換為敘事線索組織材料。(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為線索。如《背影》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5(6)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計“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塑造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又如《最后一課》以小弗朗士作為講故事的“我”,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條線索,有主線、副線之分;有明線、暗線之分。如《藤野先生》,除回憶藤野先生這條明線外,本文還有一條內在的線索,就是作者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變化。(6)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計“我”的62.找準線索(1)關注文中反復出現的人、事、物。有時文章中的某個詞或某個事物會從頭至尾反復出現,成為貫穿全文的線索。(2)從標題入手。文章的標題往往就是文章的線索。(3)從文章的體裁和內容入手,了解文章各部分大意,確定文章主要敘述的對象。(4)可以通過文章中反復出現的抒情、議論性的語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認識、把握線索。這類線索常用于抒情、敘事類散文。2.找準線索7(二)概括行文思路小說的行文思路一般以時間為綱,以敘事順序為主要線索;而許多散文的行文不以時間為軸線,敘事、寫人、說理不一定以時間為主要依據,因此,散文的行文思路一般考慮作者的情感變化,抓住情感態度變化的詞語來進行分析。概括行文思路應注意:1.抓住時間標志。有很多文章是按時間順序來安排材料的,對于這種文章,我們要抓住表示時間變化的詞語,分出不同的階段。(二)概括行文思路82.抓住地點轉移。有很多文章是按地點轉換來安排材料的,對于這種文章,我們要抓住表示地點轉換的詞語,分出不同的地域。3.抓住情節轉換。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我們可以按“起因——經過——結果”這樣的思路來分析;也可以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樣的思路來分析。【答題模板】本文先寫……,然后寫……,最后寫……,從而表現了……的主題。或: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以……為主要內容,表達了……的情感變化。2.抓住地點轉移。有很多文章是按地點轉換來安排材料的,對于這9(二)補全情感(心理)過程有的文章,在行文的過程中,都或隱或顯地蘊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能理清作者的情感變化,行文的思路也就顯而易見了。做題時,一定要有原文意識,善于從原文中摘取關鍵詞,回答清楚“情節之樹”上一個個的“節點”分別是什么,“感情之線”上一個個的“結頭”分別是什么,“行為之畫”上一個個的“畫面”分別是什么,從而弄清主旨的重要支點,體會作者情感。(二)補全情感(心理)過程10二、梳理情節▲中考題型:①根據行文思路補全故事情節;②補全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心理)變化過程;▲方法點撥:(一)補全故事情節1.按照“開端(起因)——發展——高潮——結局”的過程,理清文章思路,弄清整個故事的構成。要關注核心事物、核心人物、核心話語,關注作者的情感或行蹤等線索,關注文中反復出現的關鍵詞句,關注表示時間和地點的詞語,然后用簡潔的語言對主要事件進行概括。二、梳理情節112.明確已給的情節相對應的段落,弄清“空格”應對應的具體段落,然后再進行概括。3.要填寫的故事情節,要和“空格”前后已給的故事情節的句子(短語)的形式、字數一致。2.明確已給的情節相對應的段落,弄清“空格”應對應的具體段落12(二)補全情感(心理)過程有的文章,在行文的過程中,都或隱或顯地蘊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能理清作者的情感變化,行文的思路也就顯而易見了。做題時,一定要有原文意識,善于從原文中摘取關鍵詞,回答清楚“情節之樹”上一個個的“節點”分別是什么,“感情之線”上一個個的“結頭”分別是什么,“行為之畫”上一個個的“畫面”分別是什么,從而弄清主旨的重要支點,體會作者情感。【注意】①補寫的內容一定要是表示情感(心理)的詞語;②補寫的內容要和示例的短語的結構、字數一致。(二)補全情感(心理)過程13第二節品味優美語言解讀詞句段落一、詞語▲中考題型:①選詞填空;②詞語含義與作用;③加點詞語能否刪去或能否調換。④按要求回答句后括號里的問題。第二節品味優美語言解讀詞句段落14▲方法點撥:(一)結合語境選詞填空1.勾連法,即看前后內容的關聯。就是根據前后文內容確定作者表達的順序,如由遠及近,由動到靜等。2.語意法,即看要填的詞語前后語境的意思。揣摩空出來詞語的前后語境,尋找出對答題有幫助的信息。3.排除法。確定了一個空,其他不符合的選項即可排除。4.選好詞語后,代入語境,進一步驗證。把確定好的詞語代入句子仔細閱讀,看是否符合句意及邏輯,是否符合段意及層意等。▲方法點撥:15(二)結合語境理解詞語一般答題思路:明確詞語原義→揣摩詞語語境義→準確把握引申義(比喻義或象征義)→緊密聯系文章主要內容(文中主要人物性格、品格、故事情節、細節等)→聯系文章主旨。1.詞語指代。(1)指示代詞指代:常考指示代詞有“這、那、這些、其他(它)、以上、如此、此”等等,一般用原文原句回答,看位置,先近后遠,先看句內,后看上、下句、語段以及全文。先往前找,如果找不到再往后找。(2)非指示代詞的指代:從理解詞義入手,來把握指代的內容。(3)確定指代對象后,將其代入原句試讀,看語意是否暢通,指稱是否吻合。(二)結合語境理解詞語162.詞語含義。(1)語境推敲法:首先了解詞語本身意思,即本義,再分析語言環境中詞語的含義,一般情況下,推敲詞語含義至少要有本義和深層義兩層內容,即一語雙關。在分析語言環境時,先分析詞語所在句子的意義和結構,再尋找和詞語相關的語言信息,進而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然后從修辭義、隱含義、引申義、情感義等多方面去分析。【答題模板】“××”一詞原指……(本義),這里指……(語境義),起到了……的作用。2.詞語含義。17(2)巧析修辭法:即緊扣目標段,聯系上下文進行合理推斷,結合作者運用的比喻、反語、雙關、夸張等手法,理解其深層含義。如《背影》“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一句中的“聰明”就用了反語的修辭手法,在文中是“愚蠢”的意思。比喻、借代、擬人:結合語境,尋找本體;雙關:要注意表面和內里兩層意思。【答題模板】這句話運用了××修辭手法,××詞在這里指……,起到了……作用,表達了作者……的情感。(2)巧析修辭法:即緊扣目標段,聯系上下文進行合理推斷,結合18(三)詞語的作用(表達效果)1.詞語的表達效果。(1)精確性作用。指詞語(主要為動詞、形容詞)在表達概念上的準確、恰當、修飾、限制,補充性詞語在表意上的精確、嚴密等方面的作用。(2)形象性作用。指詞語在寫人、敘事、繪景中鮮明、具體、生動傳神的作用(包括色彩性、音樂性)等。(3)情感性作用。指表達喜好、贊美、頌揚或厭惡、貶斥、批判、揚棄等思想傾向、感情色彩等。注意把握詞語的比喻義、引申義和雙關義。(4)結構性作用。指詞語在全篇(或某段)中的地位以及照應、過渡、伏筆、設置懸念、激發讀者興趣、推動情節發展、總領下文等方面的作用。(三)詞語的作用(表達效果)19值得分析的角度有:(1)有修辭的詞句;(2)使用精確的動詞;(3)有感染力的形容詞,如疊詞、擬聲詞、寫色彩的詞;(4)感情色彩發生變化的詞,如褒義貶用,貶義褒用、富有諷刺意味的詞;(5)程度副詞,如僅僅、單、很、十分;(6)使用了人物描寫方法的詞句;(7)重復使用而意義不同的詞;(8)一反常態,與平常使用習慣有違的詞。值得分析的角度有:20【答題步驟】要分析此詞怎樣寫,寫得怎樣和寫出了什么,給讀者怎樣的感受或表達了作者(文中人物)怎樣的情感,達到了什么效果。第一步,解釋詞義或指出詞語所用的修辭、描寫方法等。第二步,揭示內容表現力,即結合語境分析指定詞語和描述對象(人物、景物、事理等)之間的關系,重點分析動作行為(動詞)和狀態性質(形容詞)等產生、形成(出現)的原因。第三步,揭示表達效果。分析該詞是否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趣味性、生動性和形象性等,或指出其與中心、上下文的關系,揭示作者或人物的特殊情感等。【答題模板】……詞有……意思或運用了……修辭(描寫方法),表現了(揭示了,突出了)……,準確或生動或形象或富有情趣。【答題步驟】要分析此詞怎樣寫,寫得怎樣和寫出了什么,給讀者怎212.從用詞的角度賞析。【答題模板】“……”一詞(等詞),寫出了……的特點(情態、過程),表現了……的心理/表達了……的思想感情。(四)指出加點詞語能否刪去,并分析其原因【答題模板】(1)回答“可以”或“不可以”。(2)結合句子分析用該詞強調了(突出、限制、說明、修飾了)……,更能形象(恰如其分)地表現某物某特點。(3)加點的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嚴密、生動、形象等。2.從用詞的角度賞析。22(五)判斷加點詞和括號內的詞能否互換,并分析其原因【答題模板】(1)回答可以或不可以。(2)解釋詞義,比較兩個詞含義上的差別,原詞準確、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換了后就變成……進而分析替換詞具備或不具備的特點進行比較,增強答案的說服力。(3)得出結論,用原詞體現語言的準確、生動、形象、嚴密或與調換后,不能體現語言的準確、生動、形象、嚴密或與事實不符合、太絕對。(六)一句中某兩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答題模板】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的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五)判斷加點詞和括號內的詞能否互換,并分析其原因23二、句子▲中考題型:①任選角度賞析句子;②分析句子含義和作用(表達效果);③結合文章內容,分析語言特色;④句子歸位。▲方法點撥:(一)句子賞析二、句子241.從修辭角度賞析。修辭作用比喻這個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比作……,具體形象地表現了……擬人作者把……人格化(或賦予……人的思想、動作、情感),生動活潑地描繪出……對偶……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句式工整,內容呼應,有對比意味,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節奏感。對比……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把……與……進行對比,突出了……的特點。排比……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整齊優美,氣勢磅礴;抒發……強烈感情或使……觀點更鮮明。夸張這個句子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反語這個句子運用了反語的修辭手法,顯得幽默風趣,諷刺了……,流露出作者……的感情。引用這個句子運用了引用的修辭手法,引經據典,含蓄典雅,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和形象性。1.從修辭角度賞析。修辭作用比喻這個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252.從表達方式的角度賞析。(1)議論句:揭示……的道理,點明事件的意義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統領全篇,畫龍點睛的效果。(2)抒情句:抒發(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引起讀者共鳴。(3)描寫句:自然環境描寫作用: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空間、場景;②渲染環境氣氛;③表現人物心情;④烘托人物形象;⑤結構上,為……作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2.從表達方式的角度賞析。26【答題模板】(1)自然環境描寫: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從……角度(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寫出了景物……的特點,渲染……的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預示人物的……的命運,表現人物……性格,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揭示文章主題。(2)社會環境描寫: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時代特征、社會習俗、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渲染……的環境氣氛,襯托人物……的心情,推動情節發展,深化主題。【答題模板】(1)自然環境描寫: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273.從句式角度賞析。①疑問句:吸引讀者,制造懸念;②設問句:提醒注意,引發思考;③反問句:加強語氣;④感嘆句:抒發強烈的感情;⑤長句層層修飾,表意嚴密;短句節奏鮮明,簡潔有力;整句結構勻稱,音韻和諧,氣勢貫通。3.從句式角度賞析。284.從句子位置入手。位置內容上的作用結構上的作用文首①記敘或描述……內容,表現……的特點(情感);②交代或點明……;③渲染……氣氛;④暗示……主題等①開篇點題;②總領下文;③為下文作鋪墊;④設置懸念,吸引讀者文中①揭示事件意義;②突出人物精神品質;③抒發作者情感(1)過渡:①承上,總結上文;②啟下(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③承上啟下(2)照應:與前文……相照應文末①點明(突出、深化)……的中心;②抒發(突出)……情感①卒章顯志;②留下想象空間;③收束全文,使結構完整,照應開頭。4.從句子位置入手。位置內容上的作用結構上的作用文首①記敘或295.從句子地位出發。文章中心句,總結全文,體現文章主旨;段落中心句,概括總結段落的主要內容,體現段落在全文的地位及作用。5.從句子地位出發。30(二)分析語言特色常用的詞語:簡潔凝練、生動傳神、優美感人、形象動人、清新優美、準確嚴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耐人尋味、內涵豐富、富有文采、風趣幽默、感染力強、音韻和諧、節奏感強、典雅、活潑、樸素自然等。【答題模板】這篇文章語言(自然樸素或生動優美),如“……(摘錄文章中的相關句子)”,它“……”。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一定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選用恰當的詞語,切莫張冠李戴。(二)分析語言特色31【附錄】樸實自然的語言賞析詞庫:①樸實無華;②寫得晶瑩澄澈,明潤無疵,如詩如畫;③言簡意賅,清真雅潔,樸素自然;④語言簡潔,氣勢縱橫;⑤文字洗練,意境深邃;⑥語言樸實活潑,節奏明快,上口順耳;⑦文辭暢達,沉靜雅潔……【附錄】樸實自然的語言賞析詞庫:32生動優美的語言賞析詞庫:①文筆凝練,刻畫傳神;②含蓄雋永,耐人咀嚼,發人深思,給人留下不盡的余味;③血肉豐富,意蘊深刻,語言深沉纏綿,感人肺腑;④大筆潑墨,盡情揮灑;⑤說理深刻,內容厚重;⑥語言優美,富有詩意;⑦行文起伏跌宕,含義深邃雋永……生動優美的語言賞析詞庫:33(三)將指定句子放入合適的位置(1)注意內容上的照應。一般來說,要求還原的語句都與選文某一語段的上句或下句有一定的照應,我們只要抓住它們的照應關系就可以解答這種題。(2)注意話題的一致性。要還原的句子和原文陳述的話題要是同一事物;如果內容差別較大,則不符合語境。(三)將指定句子放入合適的位置34(3)注意語言風格的和諧。還原語句要注意原文語境的情感基調、感情色彩及語言風格等,比如語境里的句子是熱烈的,與之銜接的句子就不能是凄涼的;語境里的句子是壯闊的,銜接的句子就不能是柔婉的。所以,還原語句還要抓住感情基調和語言風格的和諧,才能使整段語句銜接連續。(4)注意寫作順序的合理性。描寫事物或敘述事件,總會遵循一定的順序,可以是邏輯順序,也可以是空間順序、時間順序等。只要遵循事物合理的發展順序,就一定能找到所給語句的合理歸宿。(3)注意語言風格的和諧。還原語句要注意原文語境的情感基調、35三、段落▲中考題型:辨析段落作用。▲方法點撥:1.要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評價。(1)首段:內容上點明(或引出)敘寫的人、事、物、景;設置懸念,引發讀者閱讀興趣。結構上開門見山,統領全篇,提綱挈領,引起下文,引起懸念,營造氛圍,奠定基調,鋪墊伏筆。三、段落36(2)中間段。內容上:轉換表達方式或轉換記敘方法;襯托鋪墊,照應前文,擴展思路,具體展示;豐富內涵,深化主題等等。結構上:引出下文;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3)結尾段:內容上:揭示道理,直抒胸臆,點明中心;強化作者感情,深化中心,升華感情;含蘊深遠,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讓讀者回味無窮;言有盡而意無窮,引發讀者深思。結構上:解開懸念,卒章顯志,總結全文,照應開頭(前文),使全文首尾圓合,結構完整。(4)自然環境描寫段和社會環境描寫段作用:與前文自然環境描寫句和社會環境描寫句的作用相同。(2)中間段。內容上:轉換表達方式或轉換記敘方法;襯托鋪墊,37(5)議論段的作用:直接表明作者對人物、事件的看法,點明或深化主題,在文章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6)抒情段的作用:一是直接抒情,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傾吐內心感受的抒情方式。二是間接抒情,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字里行間的抒情方式。抒情段抒發對人或物的情感,點明或深化主旨,在文章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文章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5)議論段的作用:直接表明作者對人物、事件的看法,點明或深382.概括部分段落的主要內容。(1)摘句歸納法:可以從中心句、過渡句、開頭和結尾句等入手。(2)合并歸納法:文章中可能涉及并列段,概括段意時,就要把這幾個并列的意思合并起來。(3)取主舍次法:概括段意時只要將主要內容進行概括即可。(4)列小標題法:①摘錄法,即摘錄現成的詞語或句子;②濃縮法,把段落大意濃縮成小標題。2.概括部分段落的主要內容。39第三節感知全文內容明確標題含義一、內容(一)概括全文主要內容1.提煉要素法:六要素是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起因、經過、結果)。其中,人物和事情是最主要的。另外需注意,如果文章中特意強調了時間或地點的話,那么在概括時就需加上。2.標題擴展法。如果標題本身就是一個事件的話,那么就可在標題的基礎上增加相應的要素進行擴展。3.摘錄、增刪語句法:引用、整理或增刪總起句、過渡句、總結句、點題句、關鍵句、主旨句、重點段落中心句、議論抒情句。第三節感知全文內容明確標題含義404.概括法:(何時)某人(何地)做某事,產生怎樣的影響(結果)。5.段意合并法。合并那些內容集中的段落,把整個文章分成幾部分。分段后,用一句話概況出大致意思。然后將各段的段意合并起來就是文章主要內容。6.取主舍次法:抓住重點段落、主要事件內容進行概括。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注意內容的完整性和題干規定的范圍、角度和字數。【答題模板】什么人+(在什么情況下)+做了什么事+結果。4.概括法:(何時)某人(何地)做某事,產生怎樣的影響(結果41(二)歸納中心(主題、主旨)對文章主旨的把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內容,明確文中的人物、事件、景物,通過對人物、事件的分析,來探求文章的中心思想。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往往點明了全文或段落敘述的主要內容,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內容要點。3.分析文章的標題。標題常常能作某些交代或暗示,或提示文章體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內容,或暗示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意圖,對把握文章的主旨有一定的幫助。(二)歸納中心(主題、主旨)424.分析文章的抒情、議論句。在散文中,作者往往通過議論句或抒情句來表明自己的觀點與態度,抓住了這個觀點、態度,就能夠把握文章的中心。5.從反復出現的詞句或暗示主題的關鍵詞語入手,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6.從作者對人物、事件或者事物的情感態度入手。7.關注文章的開頭、結尾段。文章的主旨一般位于段首或段尾。【答題模板】本文記敘(描寫了)……的故事(事件經過、事跡、景物),表現了(贊美了、反映了、歌頌了、揭示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實質、特征),抒發了作者……的感情。4.分析文章的抒情、議論句。在散文中,作者往往通過議論句或抒43二、標題(一)標題含義(理解標題)1.分析標題中關鍵詞的本義、字面義。2.分析標題的指代義。3.分析標題的修辭義。將標題中運用的修辭還原后理解文章標題的含義。4.分析標題的雙關義。即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5.分析標題的象征義。6.分析標題和文章主旨的關系(可從文章的情感出發)。二、標題44(二)標題作用1.交代文章內容或寫作對象;2.突出主題,對主題的表現起到點睛的作用;3.設置懸念;4.指明文章線索;5.為塑造和突出形象服務;6.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等。【答題模板】(1)××(題目)指……(釋義;可以是表層意義,也可以是深層意義),點明(或交代了)故事發生的地點(主旨、背景、線索、寫作對象、故事環境、主要內容)。(2)××(題目)運用了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3)××(題目)富有詩意,為全文營造了……的氛圍。(二)標題作用45三、擬寫標題要求:(1)要能點明中心,概括大致內容。(2)反映獨特的思想感受,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調。(3)10字以內,新穎、簡潔、凝練、優美、概括、富有個性和詩意,能吸引人的眼球。方法:(1)找文章線索,以線索為題。(2)明確中心,以點明中心的短語為題。(3)反復研讀開頭和結尾,用其關鍵短語為題。(4)關注反復出現的句子,選擇重要短語為題。(5)抓住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事物,以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事物為題。(6)把握作者情感,用表達作者情感的短語為題。三、擬寫標題46第四節探究寫作手法分析人物形象

一、寫法▲中考題型:①辨析表達方式(方法),并分析其作用;②指出寫作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方法點撥:第四節探究寫作手法分析人物形象47(一)表達方式表達方式答題模板記敘順敘使敘述有頭有尾、脈絡清楚,有較強的時空層次性。倒敘使情節曲折,造成懸念,吸引讀者,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內容對比鮮明,突出中心。插敘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使文章內容充實,結構緊湊;引出下文,為下文作鋪墊。描寫逼真傳神,生動形象,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人物描寫:展示……人物……特征。景物描寫:描寫……自然風光,營造……氛圍,烘托人物……情感。)抒情抒發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題;表達觀點,引發讀者共鳴;渲染氣氛,增強感染力。議論揭示主題,畫龍點睛、深化(升華)主題。說明詳細、準確地介紹事物,突出事物特征。(一)表達方式表達方式答題模板記敘順敘使敘述有頭有尾、脈絡清48(二)寫作手法寫作手法答題模板象征抓住了……與……相似的特點,通過對……準確的刻畫,含蓄地表明作者的……情感。襯托(正襯、反襯)用……的……襯托……的……,使……形象更鮮明,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對比運用對比,把……和……巧妙地呈現在讀者眼前,讓讀者很自然地從對比中感覺到……的變化(或說優劣好壞),從而鮮明地表現或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先揚后抑先抑后揚作者的本意是……,而先……,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使情節更曲折,使人印象深刻。以小見大從人們所熟知的……小事入題,讓人從平常小事中領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突出文章的中心,使文章更具震撼力。托物言志緊緊抓住……的……特點,精心刻畫,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理想(人生觀)。(二)寫作手法寫作手法答題模板象征抓住了……與……相似的特點49開篇點題總領全文,引出下文;營造……的氛圍,奠定了……的感情基調。卒章顯志總結全文,升華了……的感情;點明主旨,增強文章感染力。直接抒情作者直接表達了對……的……的情感,顯得熱烈而真摯,情感自然流露,使人印象深刻。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使抒發的……感情更含蓄,……景物的特點在作者獨特的心境下帶上了……的情感色彩,使人的情感與物的特點交融在一起,使人回味無窮。動靜結合將……的“動”與……的“靜”結合,二者相互映襯,充滿情趣。虛實相生將……的虛寫與……的實寫結合,突出事物……的本質(特點),揭示主題。側面描寫通過描寫……次要人物,意在襯托主要人物……的形象。開篇點題總領全文,引出下文;營造……的氛圍,奠定了……的感情50正面描寫通過對主人公的語言、外貌、動作、神態、心理的直接描寫,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征。細節描寫……以小見大,突出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使……的人物形象更生動飽滿。諷刺運用夸張或比喻的手法,以嘲諷的筆調,通過對……的描寫,揭露了……,批判了……,使表達的情感更為強烈。伏筆或鋪墊使得內容前后照應,情節嚴絲合縫。懸念先把……拋給讀者而又不說明原因,層層設疑,緊緊地抓住讀者的閱讀興趣,以達到更好地表達主題的目的。烘托把表現對象……的心理,放在一個……的環境里,更好地表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正面描寫通過對主人公的語言、外貌、動作、神態、心理的直接描寫51二、人物形象▲中考題型:①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②說說文中某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并作具體分析。▲方法點撥:第一步,審清題干。如果題干要求概括人物形象并結合具體內容分析,需從“概括人物形象”和“結合具體內容分析”兩個方面入手,缺一不可。如果題干只要求概括人物形象,則答案不需要呈現具體的分析。二、人物形象52第二步,梳理人物的相關情節。在文段中找出與人物相關的事件、言行舉止、心理等方面的描寫,抓住關鍵詞句,注意情節的轉換。由此進行深入細致地分析,從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第三步,具體概括。切記分析概括時要從多方面進行,不可籠統含糊,要保證所概括的人物的每一個特征都要有理有據。第二步,梳理人物的相關情節。在文段中找出與人物相關的事件、言53(一)明確描寫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正面描寫,感知人物形象。即通過對人物的肖像、行為、語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1)外貌描寫(人物容貌、衣著、姿態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以及……心理狀態、……思想性格等情況。(2)語言描寫,……的語言表現了人物在……的情境下的……性格特點或心理狀態,人物這樣說,是對……的……態度的表露,展現了人物……的性格特點。(一)明確描寫方法并分析其作用54(3)動作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了情節的發展。(4)心理描寫,形象生動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質。(5)神態描寫,反映人物喜、怒、哀、樂的神態變化,揭示人物的……心理狀況、……性格特征。2.環境描寫,明晰人物思想。自然環境的描寫,有利于渲染氣氛、點明背景,烘托人物的內心,對人物起強化作用;社會環境是人物命運、性格及最終結局的外因,結合社會環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鑒賞人物形象的重要環節之一。(3)動作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553.細節描寫,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離不開對細節描寫的探究品讀,通過對人物最傳神的細節描寫的品味,準確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內心世界。4.側面描寫,補充人物形象。分析側面描寫,有利于對人物形象進行烘托,對人物所處的環境也有所烘托,因此側面描寫對人物形象的加強,起到了一定的輔助作用。【答題模板】句子(段落)運用了……描寫的方法,具體解說這個描寫方法的內容,……地(表達效果)刻畫(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品質、精神)。3.細節描寫,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離不開對細節描寫的探56(二)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綜合人物形象)并舉例分析1.描寫概括法:根據對人物事件的敘述和描寫,來概括出人物特點或精神品質。2.關鍵句法:分析抒情的語句,提煉概括人物品質,散文中的語句都有點明或深化主旨的作用,根據語句即可了解人物的特點。【答題模板】(1)分條例舉,①具有……特點和思想品質,例如……;②具有……特點和思想品質,例如……。(2)某某人是一個……(性格、特點、思想品質)的人,從他(她)的……等幾方面可以看出。(二)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綜合人物形象)并舉例分析57【附錄】答此類題常用短語:(1)老師的優秀品質:①慈愛,有愛心,愛生如子;②工作認真,有責任感;③善于運用機智的教育方式,充滿教育智慧;④善于鉆研,課堂語言風趣生動,吸引學生。(2)父母的優秀品質:①堅強,不輕易向命運屈服;②善良,同情弱者,尊重鄰里;③慈愛,愛子女;④勤勞節儉;⑤尊重孩子,善于引導、教育孩子。(3)子女的品質:①不懂事,與父母存在代溝,但能知錯就改;②熱愛父母,孝敬父母;③刻苦勤奮,努力上進。【附錄】答此類題常用短語:58(4)形容人物性格特點常用的詞匯:寡言少語、思想保守、平凡、樸實、純真、善良、可愛、沉著、冷靜、樂觀、穩重、害羞、幽默、謹慎、正直、郁郁寡歡、灑脫、循規蹈矩、狡猾、豪放、潑辣、熱心、坦誠、老實、圓滑、暴躁、勇敢、從容、耐心、踏實、謙虛、勤儉、敬業、誠實、執著、貪婪、冷酷、勢利、堅毅、剛強、無私奉獻、樂于助人、誠實守信、開朗活潑、愛崗敬業、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知恩圖報、淡泊名利……(4)形容人物性格特點常用的詞匯:寡言少語、思想保守、平凡、59▲方法點撥:(一)評價人物、主題通觀全文,篩選重要信息,從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蘊含的精神或品質。評價鑒賞人物,答案可以這樣組成:文中人物……(言或行)表現了人物……的精神(品質、性格、思想個性),我認為這個人物……。評價文章主旨,一般地說,答案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簡要概括文章內容,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內容中蘊含著的思想意義,最后陳述同意哪種觀點,并闡明理由。在整體感知文本基礎上,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聯系具體材料展開回答。▲方法點撥:60(二)談看法,訴體會,說啟示,提建議總體要求:①細讀全文,正確領悟文章的內涵,要緊密結合選文的有關內容進行評說;②緊扣原文,緊扣題目所問,感受、體會、認識作品,不可不著邊際地空談;③感受一定要聯系實際,應該有個性體驗,要獨特、有新意;④要仔細咀嚼文中重要語句的內涵,尤其是包含作者情感或體現文章主旨的句子,這是評價的出發點;⑤無論贊成與否,都要說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即言之有理。(二)談看法,訴體會,說啟示,提建議611.談看法。(1)表達時最好要有標志性語言。可以用“我認為……,比如……”這樣的標志性語言。先用“我認為……”言簡意賅地表明自己的觀點,再用“比如”“例如”之類的詞語,運用舉例論證或道理論證來支撐自己的觀點。這樣,不僅給閱卷老師留下觀點鮮明之感,而且給人以條理清楚,論證有力的良好印象。(2)表達內容要緊跟時代步伐,貼近生活實際。(3)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4)語言要通順,表達要流暢。1.談看法。622.談感悟、體會、體驗、啟示等。要注意觀點正確、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有典型事例證明。即提出、分析、解決問題,按總分總的順序答題:(1)指出本文蘊含的思想意義以及你從文中得到的收獲、體會,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來作答。(2)結合文中、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及自己的親身經歷,找出聯系點,分析說明,闡明理由,引起共鳴。(3)最后,要點明:所以,我(們)要(應該)……3.提意見和建議:要合乎情理,并且具有可操作性。2.談感悟、體會、體驗、啟示等。要注意觀點正確、健康,注意言63(三)補寫、續寫、改寫結尾等補寫小說結尾,按照小說故事情節發展的規律續寫,要與前文照應并符合情理,要簡潔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補寫人物的心理時宜用第一人稱,結合上下文的語言提示揣摩人物的所思所感;補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時宜用第三人稱,仔細研究具體的語言環境來揣摩人物此時的語言、動作、神態;補寫環境描寫要與人物的心情相符合,為突出人物某種特點或中心主題服務。(三)補寫、續寫、改寫結尾等64點此鏈接閱讀文章《在瀘縣》點此鏈接閱讀文章《在瀘縣》65“在瀘縣”,作者且行且看且思。請根據要求,完成1—4題。1.梳理作者在瀘縣的行蹤與見聞,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圖表。(3分)示例:①站在攤前,聽聞鄉音(站在攤前,回想過去)②站在街上,凝望廢墟(站在廢墟,凝望鐘樓/標語)③走過街道,看到新屋(走過街道,回到船上)(每處1分,字數不作要求,簡明即可)“在瀘縣”,作者且行且看且思。請根據要求,完成1—4題。示例66【答題思路】這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梳理概括能力。根據圖表中已經給出的內容,回到文中按照作者的行蹤梳理文章內容,然后加以概括即可。如從文章第二段的“我慢慢地走上土坡,在一個墩上站住,便掉轉身子去看江景”可以看出該段寫的是作者走上土坡。回望江景。圖表中的第①空對應文章的第三段,從第三段的“但是站在一個擲‘糖羅漢’的攤子跟前,聽著……我忽然覺得自己回到小孩的時代了”可以看出該段寫的是作者在擲“糖羅漢”的攤子前回憶過去。圖表中的第②空對應文章的第四至六段,從“然而就只走了大半條街……我突然被拉回來了,從遠去了的年代回來了。一大片炸毀房屋的廢墟橫在我面前”“在一堵較大的白壁上,觸目地現出‘我們要替死者復仇’的標語”“我站在廢墟前,讓一陣憤怒的火燒著我的心”【答題思路】這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梳理概括能力。根據圖表中已經67“我加快腳步往前走,一座高塔似的鐘樓攔住了我的視線……”等內容可以看出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作者在街上的見聞,主要有炸毀房屋的廢墟、白壁上的標語和高塔似的鐘樓,據此合理組織語言進行概括即可。第七至九段的主要內容是作者走到公園,傾聽幾個青年人談話。圖表的第③空對應文章的第十段,從“回到船上以前我還在各處走了一轉”“另外在較冷靜的街上我看見新的巨廈的骨架和‘上梁大吉’的紅紙條”“我懷著這個信念回到了船上”可以看出這一段主要寫了作者在回到船上之前在冷靜的街道上看見了新建的房屋。“我加快腳步往前走,一座高塔似的鐘樓攔住了我的視線……”等內682.品讀下面兩句話,結合加點詞語,體會作者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用簡潔的語言表述。(3分)但是站在一個擲“糖羅漢”的攤子跟前,聽著從兩個人手里先后擲下的骰子聲,望著攤子上三四排長短不齊的糖人,我忽然覺得自己回到小孩的時代了。那座鐘樓已經成了風化的干尸,但是它依然僵立在坡上,洞穴似的眼睛望著我,仿佛在訴說它身受的酷刑。?示例:作者回到闊別十七年的瀘縣,“望著”可愛的“糖人”,熟習的聲音和情景讓他充滿小孩時代的喜悅;作者將殘存的鐘樓比作“干尸”,它用“洞穴似的眼睛”“望著”作者,“干尸”與“糖人”的強烈對比令作者觸目驚心,他感到了深切的痛苦與極度的憤怒。2.品讀下面兩句話,結合加點詞語,體會作者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69【答題思路】本題考查分析作者的情感變化。第一處在文中第三段,由“我留戀地在這個攤子前站了一刻鐘光景,我感到一種幼稚的喜悅”可知作者是喜悅的情感。第二處在第五段,經過廢墟時,“一座高塔似的鐘樓攔住了我的視線……好像突然受到驚恐似的。我明明看見一具骷髏”,干尸一樣的鐘樓與糖人形成鮮明的對比,更顯其悲慘,但是作者“只有這無力的手,不能給它任何的安慰和援助”,面對戰爭帶來的毀滅,作者內心是痛苦與憤怒的。【答題思路】本題考查分析作者的情感變化。第一處在文中第三段,703.聯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語句,分析字里行間蘊含的深意。(4分)(1)另外在較冷靜的街上我看見新的巨廈的骨架和“上梁大吉”的紅紙條。(2)第二天晨光微曦中船載著我們離開了瀘縣,緩緩地往上游駛去。示例:“新的巨廈的骨架”與上文“枯焦的骨架”對應,“紅紙條”與上文“標語”對應,意味著一個城市已從廢墟中復活,表明中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凸顯了中國人重建家園的堅定決心與堅強意志。示例:“晨光微曦”,雖然此時的陽光是微弱的,但已經給人以信心和希望,船緩緩地離開一個滿是戰爭創傷的城市,帶著人們駛向“上游”,駛向光明的未來。(每小題2分,意對即可)3.聯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語句,分析字里行間蘊含的深意。(4分71【答題思路】這題考查對文中重要語句的賞析能力。作答本題時可以結合文章前后文以及重要詞語的象征意義等進行分析。閱讀本篇文章不難發現“骨架”這一詞語在文中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在寫到鐘樓時,作者用了那“枯焦的骨架”,還有一處就是第(1)句話中的“新的巨廈的骨架”,同樣的紅色,在文中也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在寫下落的太陽的余暉停留在斷墻上時“像一片血光,它罩住了標語的一半字跡”,還有一處就是第(1)句話中的“紅紙條”,分析這兩處可以發現“枯焦的骨架”和“標語”代表著這個城市過去所遭受的摧毀;“新的巨廈的骨架”和“紅紙條”代表著這個城市的重建,表明了中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同時也凸顯了中國人重建家園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第(2)句話的分析可以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從詞語的象征意義來著手,如“晨光微曦”容易使人想到信心與希望;“上游”可以使人想到光明的未來。據此合理組織語言分析作答即可。【答題思路】這題考查對文中重要語句的賞析能力。作答本題時可以724.黃永玉先生從巴金的作品中讀出了“累”與“美”,你讀出了什么?結合本文內容談談你的閱讀感受。(5分)巴先生有一張積壓眾生苦難的面孔,沉思,從容,滿是鞭痕。巴先生一生辛勞,不光是累,也美。——《巴先生》(《黃永玉全集·文學編·人物》)示例:該題分層賦分。第一層:理解膚淺,只是籠統說出感受。(1分)示例一:我也讀出了巴金的累與美,他走了很長的路,房子都被炸了,他很憤怒。第二層:有一定的理解,能聯系文本內容簡單闡述。(2-3分)示例二:我讀出了巴金對瀘縣的熱愛,他痛恨侵略者的暴行,有抗擊侵略者、重建美麗家園的堅定決心。我覺得巴金的文章給讀者以鼓舞,我從這篇文章中讀出了希望。4.黃永玉先生從巴金的作品中讀出了“累”與“美”,你讀出了什73第三層:理解深刻,能聯系全文內容綜合闡述。如能聯系巴金的其他作品闡述,可酌情加分。(4-5分)示例三:巴金回故地,聽鄉音,感到一種孩童般的喜悅,從中我讀出了巴金對鄉土的熱愛,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而當日寇轟炸的廢墟突現眼前,他痛斥侵略者的暴行,既有無力援助受難者的慚愧,更有抗擊侵略者的堅定決心;他借青年的對話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哪怕流血犧牲,也要重建美麗的家園。我感到巴金是用筆在戰斗,他的文章鼓舞著飽受戰禍的中國人堅定信念,打敗侵略者,在廢墟上重建年輕的中國。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不僅當時需要,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我從巴金的作品中讀出了力與美。第三層:理解深刻,能聯系全文內容綜合闡述。如能聯系巴金的其他74【答題思路】本文中,巴金通過對城市殘破境況的直接書寫來控訴侵略者對城市的毀滅性破壞,字里行間充滿痛憤的表達以及對生命、國家、民族的思考。文中有大量的語句體現著作者的情感,結合這些語句及主題談感受即可。【答題思路】本文中,巴金通過對城市殘破境況的直接書寫來控訴侵75點此鏈接閱讀文章《雞蛋小面包》點此鏈接閱讀文章《雞蛋小面包》761.小說中媽媽“藏在食品柜后面的那瓶葡萄酒”,其來歷最沒有可能的一項是()(3分)A.向親戚朋友要來的B.“我”在媽媽指使下偷來的C.媽媽從商店里買的D.媽媽從別人那里偷來的【答題思路】這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辨析。從文章第三段的“我們家實在太窮了”可以推測出媽媽根本沒有錢去商店里買葡萄酒。C1.小說中媽媽“藏在食品柜后面的那瓶葡萄酒”,其來歷最沒有可772.結合小說語境,完成下面的對話。(4分)示例:比喻新穎獨特,把襪子滑下來比作手風琴厭倦了演奏同一首曲子,生動地反映了“我”當時并不情愿去給人家讀書的心理。2.結合小說語境,完成下面的對話。(4分)示例:比喻新穎獨特78【答題思路】這題考查對文章重點語句的賞析。賞析句子,可從以下角度出發。抓關鍵詞語賞析句子。很多重點句的含義往往是通過幾個動詞、形容詞、副詞、數量詞等關鍵詞語傳遞出來的。抓住句中關鍵詞語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種賞析句子的方法。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句子。修辭手法的運用能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形象、生動、傳神。修辭常見的有8種(即比喻、比擬、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它們在不同的語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從結構作用的角度賞析句子。一個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有承上啟下、前后呼應、總結上文或總結全文等。我們應該抓住總領句、過渡句、總結句,分析其在結構上的作用。從寫作藝術手法的角度賞析句子。【答題思路】這題考查對文章重點語句的賞析。賞析句子,可從以下79藝術手法是作家在創作中為塑造藝術形象,表達審美情感時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手段,如襯托、對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聯想、想象、象征等。從句式特點入手賞析句子。常見的句式特點有:長短句結合、句子對仗工整、雙重否定句、排比句、反問句、倒裝句等。閱讀此句可知,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故從修辭的角度進行賞析,賞析時必須結合上下文寫出作者的情感。其他角度亦可,但須言之有理。藝術手法是作家在創作中為塑造藝術形象,表達審美情感時所運用的803.小說結尾再次寫到街角吉他手和流浪狗的場景,有什么作用?(4分)示例:結構上,與前文對街角的描寫相照應;通過這個場景反映“我”如釋重負的輕松心情,體現了“我”的轉變。【答題思路】這題考查對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題,可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來分析。回到文中找到兩處關于街角吉他手和流浪狗的場景描寫,一處為“我”心情沉重地去恩里克塔家路上看到的場景,另一處為“我”把偷拿的戒指放回后,心情輕松地把小面包放在吉他手和流浪狗面前的場景。在結構上,這兩處場景相互照應;在內容上,則反映出“我”心情由原先的沉重轉為輕松的變化過程。3.小說結尾再次寫到街角吉他手和流浪狗的場景,有什么作用?(814.“我”本來可以完成媽媽交代的“任務”,為什么最終放棄了?結合全文探究原因。(6分)示例:“我”原本就對媽媽交代的“任務”有抵觸,來到恩里克塔家后,她對“我”體貼關愛,給“我”吃雞蛋小面包,擔心“我”太晚回家會想念媽媽。“我”從閱讀的故事中體會到了超越年齡的友情,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信任,這與現實中恩里克塔對“我”的態度是相似的。這一切讓“我”感動、愧疚,促使“我”的認識發生了變化。因此,“我”最終放棄了這個“任務”。4.“我”本來可以完成媽媽交代的“任務”,為什么最終放棄了?82【答題思路】這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此題,必須建立在深入閱讀的基礎之上。結合文章第三段,我們可以得出,“我”本來就對媽媽交代的“任務”有一定的抵觸,再加上后文中恩里克塔對“我”的關愛,讓我感到了愧疚以及“我”從給恩里克塔讀的故事中體會到了超越年齡的友情。這些使得“我”的思想認識發生了變化,因此我最終放棄了這個“任務”。【答題思路】這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此題,必須建立在深83散文閱讀(一)點擊鏈接專題二

返回首頁散文閱讀(二)散文閱讀(三)小說閱讀(一)小說閱讀(二)小說閱讀(三)散文閱讀(一)點擊鏈接專題二返回首頁散文閱讀(二)散文閱讀84第二部分閱讀

專題二文學類文本閱讀第二部分閱讀專題二文學類文本閱讀85考點知識講解01典型考題精析02中考真題精選01考點知識講解01典型考題精析02中考真題精選0186考情:文學類文本閱讀為麗水中考必考題,而且分值較大。題型一般涉及篩選信息、概括內容與情節、語言品味、人物評價、主題探究等。一般是4道題,分值15分。文本以散文、小說為主。2019年更加關注經典作品,高階思維。2020年仍會沿襲這種趨勢進行考查。考情:文學類文本閱讀為麗水中考必考題,而且分值較大。題型一般87第一節把握文章構思梳理故事情節一、理清思路▲中考題型:①找出文章線索;②概括行文思路。▲方法點撥:(一)找準線索1.明確線索類別。(1)以具體事物或事物的特征為線索。如《紫藤蘿瀑布》和《臺階》分別以“紫藤蘿”和“臺階”為線索貫穿全文。第一節把握文章構思梳理故事情節88(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為線索。如《背影》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3)以中心事件的發展為線索。如《變色龍》以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事件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4)以思想感情為線索。如《一棵小桃樹》以“我”對“小桃樹”的感情變化為線索組織材料:感到傷心失落——風雨中憐憫自責——回憶中感受溫情,自我鼓勵——由衷贊美,充滿信心。(5)以時間推移或空間變換為線索。如《一滴水經過麗江》以一滴水的行蹤為線索貫穿全文;又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以地點的轉換為敘事線索組織材料。(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為線索。如《背影》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89(6)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計“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塑造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又如《最后一課》以小弗朗士作為講故事的“我”,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條線索,有主線、副線之分;有明線、暗線之分。如《藤野先生》,除回憶藤野先生這條明線外,本文還有一條內在的線索,就是作者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變化。(6)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計“我”的902.找準線索(1)關注文中反復出現的人、事、物。有時文章中的某個詞或某個事物會從頭至尾反復出現,成為貫穿全文的線索。(2)從標題入手。文章的標題往往就是文章的線索。(3)從文章的體裁和內容入手,了解文章各部分大意,確定文章主要敘述的對象。(4)可以通過文章中反復出現的抒情、議論性的語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認識、把握線索。這類線索常用于抒情、敘事類散文。2.找準線索91(二)概括行文思路小說的行文思路一般以時間為綱,以敘事順序為主要線索;而許多散文的行文不以時間為軸線,敘事、寫人、說理不一定以時間為主要依據,因此,散文的行文思路一般考慮作者的情感變化,抓住情感態度變化的詞語來進行分析。概括行文思路應注意:1.抓住時間標志。有很多文章是按時間順序來安排材料的,對于這種文章,我們要抓住表示時間變化的詞語,分出不同的階段。(二)概括行文思路922.抓住地點轉移。有很多文章是按地點轉換來安排材料的,對于這種文章,我們要抓住表示地點轉換的詞語,分出不同的地域。3.抓住情節轉換。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我們可以按“起因——經過——結果”這樣的思路來分析;也可以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樣的思路來分析。【答題模板】本文先寫……,然后寫……,最后寫……,從而表現了……的主題。或: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以……為主要內容,表達了……的情感變化。2.抓住地點轉移。有很多文章是按地點轉換來安排材料的,對于這93(二)補全情感(心理)過程有的文章,在行文的過程中,都或隱或顯地蘊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能理清作者的情感變化,行文的思路也就顯而易見了。做題時,一定要有原文意識,善于從原文中摘取關鍵詞,回答清楚“情節之樹”上一個個的“節點”分別是什么,“感情之線”上一個個的“結頭”分別是什么,“行為之畫”上一個個的“畫面”分別是什么,從而弄清主旨的重要支點,體會作者情感。(二)補全情感(心理)過程94二、梳理情節▲中考題型:①根據行文思路補全故事情節;②補全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心理)變化過程;▲方法點撥:(一)補全故事情節1.按照“開端(起因)——發展——高潮——結局”的過程,理清文章思路,弄清整個故事的構成。要關注核心事物、核心人物、核心話語,關注作者的情感或行蹤等線索,關注文中反復出現的關鍵詞句,關注表示時間和地點的詞語,然后用簡潔的語言對主要事件進行概括。二、梳理情節952.明確已給的情節相對應的段落,弄清“空格”應對應的具體段落,然后再進行概括。3.要填寫的故事情節,要和“空格”前后已給的故事情節的句子(短語)的形式、字數一致。2.明確已給的情節相對應的段落,弄清“空格”應對應的具體段落96(二)補全情感(心理)過程有的文章,在行文的過程中,都或隱或顯地蘊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能理清作者的情感變化,行文的思路也就顯而易見了。做題時,一定要有原文意識,善于從原文中摘取關鍵詞,回答清楚“情節之樹”上一個個的“節點”分別是什么,“感情之線”上一個個的“結頭”分別是什么,“行為之畫”上一個個的“畫面”分別是什么,從而弄清主旨的重要支點,體會作者情感。【注意】①補寫的內容一定要是表示情感(心理)的詞語;②補寫的內容要和示例的短語的結構、字數一致。(二)補全情感(心理)過程97第二節品味優美語言解讀詞句段落一、詞語▲中考題型:①選詞填空;②詞語含義與作用;③加點詞語能否刪去或能否調換。④按要求回答句后括號里的問題。第二節品味優美語言解讀詞句段落98▲方法點撥:(一)結合語境選詞填空1.勾連法,即看前后內容的關聯。就是根據前后文內容確定作者表達的順序,如由遠及近,由動到靜等。2.語意法,即看要填的詞語前后語境的意思。揣摩空出來詞語的前后語境,尋找出對答題有幫助的信息。3.排除法。確定了一個空,其他不符合的選項即可排除。4.選好詞語后,代入語境,進一步驗證。把確定好的詞語代入句子仔細閱讀,看是否符合句意及邏輯,是否符合段意及層意等。▲方法點撥:99(二)結合語境理解詞語一般答題思路:明確詞語原義→揣摩詞語語境義→準確把握引申義(比喻義或象征義)→緊密聯系文章主要內容(文中主要人物性格、品格、故事情節、細節等)→聯系文章主旨。1.詞語指代。(1)指示代詞指代:常考指示代詞有“這、那、這些、其他(它)、以上、如此、此”等等,一般用原文原句回答,看位置,先近后遠,先看句內,后看上、下句、語段以及全文。先往前找,如果找不到再往后找。(2)非指示代詞的指代:從理解詞義入手,來把握指代的內容。(3)確定指代對象后,將其代入原句試讀,看語意是否暢通,指稱是否吻合。(二)結合語境理解詞語1002.詞語含義。(1)語境推敲法:首先了解詞語本身意思,即本義,再分析語言環境中詞語的含義,一般情況下,推敲詞語含義至少要有本義和深層義兩層內容,即一語雙關。在分析語言環境時,先分析詞語所在句子的意義和結構,再尋找和詞語相關的語言信息,進而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然后從修辭義、隱含義、引申義、情感義等多方面去分析。【答題模板】“××”一詞原指……(本義),這里指……(語境義),起到了……的作用。2.詞語含義。101(2)巧析修辭法:即緊扣目標段,聯系上下文進行合理推斷,結合作者運用的比喻、反語、雙關、夸張等手法,理解其深層含義。如《背影》“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一句中的“聰明”就用了反語的修辭手法,在文中是“愚蠢”的意思。比喻、借代、擬人:結合語境,尋找本體;雙關:要注意表面和內里兩層意思。【答題模板】這句話運用了××修辭手法,××詞在這里指……,起到了……作用,表達了作者……的情感。(2)巧析修辭法:即緊扣目標段,聯系上下文進行合理推斷,結合102(三)詞語的作用(表達效果)1.詞語的表達效果。(1)精確性作用。指詞語(主要為動詞、形容詞)在表達概念上的準確、恰當、修飾、限制,補充性詞語在表意上的精確、嚴密等方面的作用。(2)形象性作用。指詞語在寫人、敘事、繪景中鮮明、具體、生動傳神的作用(包括色彩性、音樂性)等。(3)情感性作用。指表達喜好、贊美、頌揚或厭惡、貶斥、批判、揚棄等思想傾向、感情色彩等。注意把握詞語的比喻義、引申義和雙關義。(4)結構性作用。指詞語在全篇(或某段)中的地位以及照應、過渡、伏筆、設置懸念、激發讀者興趣、推動情節發展、總領下文等方面的作用。(三)詞語的作用(表達效果)103值得分析的角度有:(1)有修辭的詞句;(2)使用精確的動詞;(3)有感染力的形容詞,如疊詞、擬聲詞、寫色彩的詞;(4)感情色彩發生變化的詞,如褒義貶用,貶義褒用、富有諷刺意味的詞;(5)程度副詞,如僅僅、單、很、十分;(6)使用了人物描寫方法的詞句;(7)重復使用而意義不同的詞;(8)一反常態,與平常使用習慣有違的詞。值得分析的角度有:104【答題步驟】要分析此詞怎樣寫,寫得怎樣和寫出了什么,給讀者怎樣的感受或表達了作者(文中人物)怎樣的情感,達到了什么效果。第一步,解釋詞義或指出詞語所用的修辭、描寫方法等。第二步,揭示內容表現力,即結合語境分析指定詞語和描述對象(人物、景物、事理等)之間的關系,重點分析動作行為(動詞)和狀態性質(形容詞)等產生、形成(出現)的原因。第三步,揭示表達效果。分析該詞是否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趣味性、生動性和形象性等,或指出其與中心、上下文的關系,揭示作者或人物的特殊情感等。【答題模板】……詞有……意思或運用了……修辭(描寫方法),表現了(揭示了,突出了)……,準確或生動或形象或富有情趣。【答題步驟】要分析此詞怎樣寫,寫得怎樣和寫出了什么,給讀者怎1052.從用詞的角度賞析。【答題模板】“……”一詞(等詞),寫出了……的特點(情態、過程),表現了……的心理/表達了……的思想感情。(四)指出加點詞語能否刪去,并分析其原因【答題模板】(1)回答“可以”或“不可以”。(2)結合句子分析用該詞強調了(突出、限制、說明、修飾了)……,更能形象(恰如其分)地表現某物某特點。(3)加點的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嚴密、生動、形象等。2.從用詞的角度賞析。106(五)判斷加點詞和括號內的詞能否互換,并分析其原因【答題模板】(1)回答可以或不可以。(2)解釋詞義,比較兩個詞含義上的差別,原詞準確、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換了后就變成……進而分析替換詞具備或不具備的特點進行比較,增強答案的說服力。(3)得出結論,用原詞體現語言的準確、生動、形象、嚴密或與調換后,不能體現語言的準確、生動、形象、嚴密或與事實不符合、太絕對。(六)一句中某兩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答題模板】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的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五)判斷加點詞和括號內的詞能否互換,并分析其原因107二、句子▲中考題型:①任選角度賞析句子;②分析句子含義和作用(表達效果);③結合文章內容,分析語言特色;④句子歸位。▲方法點撥:(一)句子賞析二、句子1081.從修辭角度賞析。修辭作用比喻這個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比作……,具體形象地表現了……擬人作者把……人格化(或賦予……人的思想、動作、情感),生動活潑地描繪出……對偶……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句式工整,內容呼應,有對比意味,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節奏感。對比……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把……與……進行對比,突出了……的特點。排比……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整齊優美,氣勢磅礴;抒發……強烈感情或使……觀點更鮮明。夸張這個句子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反語這個句子運用了反語的修辭手法,顯得幽默風趣,諷刺了……,流露出作者……的感情。引用這個句子運用了引用的修辭手法,引經據典,含蓄典雅,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和形象性。1.從修辭角度賞析。修辭作用比喻這個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1092.從表達方式的角度賞析。(1)議論句:揭示……的道理,點明事件的意義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統領全篇,畫龍點睛的效果。(2)抒情句:抒發(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引起讀者共鳴。(3)描寫句:自然環境描寫作用: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空間、場景;②渲染環境氣氛;③表現人物心情;④烘托人物形象;⑤結構上,為……作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2.從表達方式的角度賞析。110【答題模板】(1)自然環境描寫: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從……角度(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寫出了景物……的特點,渲染……的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預示人物的……的命運,表現人物……性格,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揭示文章主題。(2)社會環境描寫: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時代特征、社會習俗、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渲染……的環境氣氛,襯托人物……的心情,推動情節發展,深化主題。【答題模板】(1)自然環境描寫: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1113.從句式角度賞析。①疑問句:吸引讀者,制造懸念;②設問句:提醒注意,引發思考;③反問句:加強語氣;④感嘆句:抒發強烈的感情;⑤長句層層修飾,表意嚴密;短句節奏鮮明,簡潔有力;整句結構勻稱,音韻和諧,氣勢貫通。3.從句式角度賞析。1124.從句子位置入手。位置內容上的作用結構上的作用文首①記敘或描述……內容,表現……的特點(情感);②交代或點明……;③渲染……氣氛;④暗示……主題等①開篇點題;②總領下文;③為下文作鋪墊;④設置懸念,吸引讀者文中①揭示事件意義;②突出人物精神品質;③抒發作者情感(1)過渡:①承上,總結上文;②啟下(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③承上啟下(2)照應:與前文……相照應文末①點明(突出、深化)……的中心;②抒發(突出)……情感①卒章顯志;②留下想象空間;③收束全文,使結構完整,照應開頭。4.從句子位置入手。位置內容上的作用結構上的作用文首①記敘或1135.從句子地位出發。文章中心句,總結全文,體現文章主旨;段落中心句,概括總結段落的主要內容,體現段落在全文的地位及作用。5.從句子地位出發。114(二)分析語言特色常用的詞語:簡潔凝練、生動傳神、優美感人、形象動人、清新優美、準確嚴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耐人尋味、內涵豐富、富有文采、風趣幽默、感染力強、音韻和諧、節奏感強、典雅、活潑、樸素自然等。【答題模板】這篇文章語言(自然樸素或生動優美),如“……(摘錄文章中的相關句子)”,它“……”。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一定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選用恰當的詞語,切莫張冠李戴。(二)分析語言特色115【附錄】樸實自然的語言賞析詞庫:①樸實無華;②寫得晶瑩澄澈,明潤無疵,如詩如畫;③言簡意賅,清真雅潔,樸素自然;④語言簡潔,氣勢縱橫;⑤文字洗練,意境深邃;⑥語言樸實活潑,節奏明快,上口順耳;⑦文辭暢達,沉靜雅潔……【附錄】樸實自然的語言賞析詞庫:116生動優美的語言賞析詞庫:①文筆凝練,刻畫傳神;②含蓄雋永,耐人咀嚼,發人深思,給人留下不盡的余味;③血肉豐富,意蘊深刻,語言深沉纏綿,感人肺腑;④大筆潑墨,盡情揮灑;⑤說理深刻,內容厚重;⑥語言優美,富有詩意;⑦行文起伏跌宕,含義深邃雋永……生動優美的語言賞析詞庫:117(三)將指定句子放入合適的位置(1)注意內容上的照應。一般來說,要求還原的語句都與選文某一語段的上句或下句有一定的照應,我們只要抓住它們的照應關系就可以解答這種題。(2)注意話題的一致性。要還原的句子和原文陳述的話題要是同一事物;如果內容差別較大,則不符合語境。(三)將指定句子放入合適的位置118(3)注意語言風格的和諧。還原語句要注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