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日期:20xx年X月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DiagnosticCriteriaofOccupationalHeatIllnessGBZ41-2002職業性中暑是在高溫作業環境下,由于熱平衡和(或)水鹽代謝紊亂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或)心血管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職業性中暑的診斷標準和處理原則。本標準適用于從事生產勞動(工廠、礦山、農場及其他露天作業等)、體育競賽時所發生的中暑的診斷和處理。非職業性中暑也可參照執行。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16180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3診斷原則根據高溫作業人員的職業史(主要指工作時的氣象條件)及體溫升高、肌痙攣或暈厥等主要臨床表現,排除其他類似的疾病,可診斷為職業性中暑。4中暑先兆中暑先兆(觀察對象)是指在高溫作業場所勞動一定時間后,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5診斷及分級標準輕癥中暑輕癥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癥狀加重外,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脈搏快速等表現,體溫升高至38.5℃以上。重癥中暑重癥中暑可分為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型,也可出現混合型。5.2.1熱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稱中暑性高熱,其特點是在高溫環境中突然發病,體溫高達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繼之"無汗",可伴有皮膚干熱及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等。5.2.2熱痙攣熱痙攣主要表現為明顯的肌痙攣,伴有收縮痛。好發于活動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腸肌為著。常呈對稱性。時而發作,時而緩解。患者意識清,體溫一般正常。5.2.3熱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昏、頭痛、多汗、口渴、惡心、嘔吐,繼而皮膚濕冷、血壓下降、心律紊亂、輕度脫水,體溫稍高或正常。6處理原則治療原則6.1.1中暑先兆:暫時脫離高溫現場,并予以密切觀察。6.1.2輕癥中暑:迅速脫離高溫現場,到通風陰涼處休息;給予含鹽清涼飲料及對癥處理。6.1.3重癥中暑:迅速予以物理降溫和(或)藥物降溫;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對癥治療。其他處理中暑患者經及時處理,一般可很快恢復,不必調離原作業。需勞動能力鑒定者按GB/T16180處理。7正確使用本標準的說明見附錄A(資料性附錄)。附錄A(資料性附錄)正確使用本標準的說明本標準適用于從事生產勞動(工廠、礦山、農場及其他露天作業等)、體育競賽和軍事訓練時所發生的中暑。診斷職業性中暑,應了解患者作業場所的氣象條件[氣溫、氣濕和(或)熱輻射強度]。夏季露天作業場所以測定氣溫為主。按中暑臨床表現分為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兩級,重癥中暑又可分為熱射病(包括日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型,也可有混合型。熱射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熱射病主要根據在高溫環境中突然發病以及高熱、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和皮膚干熱三特征進行診斷。測體溫應以肛溫為宜。主要應與其他引起高熱伴有昏迷的疾病作鑒別診斷,如腦炎和腦膜炎、腦型瘧疾、產后感染、腦溢血昏迷等。中暑不等于熱中風病例1:一名59歲的男子在公園附近突然昏迷,被路人緊急送到醫院急診科。當時病人昏迷、虛脫、大汗、大小便失禁,體溫高達41℃,出現呼吸衰竭和循環衰竭。醫護人員立即對患者進行降溫、調整心功能和呼吸搶救,患者的病情相對穩定了下來。經診斷,該男子昏迷原因為熱射病(中暑中最嚴重的一種)。病例2:69歲的老王有關節炎,他寧可受熱,也不肯開空調。半夜熱得出大汗,他醒來上廁所,竟昏倒在衛生間,幸虧老伴發現,把他送到醫院急診。檢查發現其體溫38℃,神志不清,喊他能答應,但不能回答問題,臉偏向一側,一側肢體僵硬,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經搶救后第二天醒來,表現左上下肢活動不靈活,出現偏癱。中暑、中風究竟有何不同以上兩例發病雖然都與高熱天氣有關,即發病的誘因相似,病狀也有近似之處;但他們的病理根源、變化機理以及預防治療有很大的區別。中暑是人在高熱環境中,人體產熱與散熱功能失調,大量熱蓄積體內導致體溫升高所致。正常人體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控制下,產熱和散熱處于平衡,維持體溫在37℃左右。當氣溫超過皮膚溫度(一般為32℃~35℃),或環境中有熱輻射源(如電爐、明火),或空氣中濕度過高通風又不良時,機體內的熱難于通過輻射、傳導、蒸發,對流等方式散發,甚至還會從外周環境中吸收熱,造成體內熱量貯積從而引起中暑。所以,對中暑來說,外源高熱環境是直接致病因素,不僅僅是誘因;發病進程是熱量蓄積致使體溫升高,首先摧毀了體溫調節機制,進一步過高的體溫,超過細胞特別是腦細胞能夠耐受的程度,而出現以中樞神經系統為主的功能失調癥狀,病因不除,會進一步加重造成全身一系列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因而,中暑的防治根本是首先除去高熱源,改變高熱環境影響,進行有效降溫處理和促進人體紊亂功能恢復的治療。這些措施得當,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可以不留后遺癥。當然,貽誤診治也會造成嚴重后果。中風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俗稱,是由于供應腦組織的動脈血管發生了堵塞(缺血性)或破裂(出血性)所造成的腦實質的損害。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中風的直接病因在血管,導致中風發作的常見因素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等。而氣溫高熱只能是誘因,解除高熱對中風的緩解有利,但不會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還必須針對血管病變進行防治。那么熱中風是不是和中暑一樣呢否!所謂“熱中風”是指酷暑氣溫誘發的中風,在氣候炎熱情況下,老人出汗多,體內水分散失快,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常會因為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度增高而誘發腦血管堵塞,導致缺血性腦中風。但它的病變實質還是腦血管病的改變,與中暑的病理改變是不同的,不可把中暑和熱中風看作一回事,防治也應區別對待。早期識別和處理參考炎熱夏天在家里或公共場所發現突然暈倒的危重者,該如何判斷是中暑抑或是中風呢又該如何處理下列意見可供參考———脫離高熱環境這對中暑、熱中風都是必須的,擺脫致病因素或誘發因素是首當其沖。立即降溫處理把病人移至涼爽的地方,就地取材給予物理降溫,頭部濕敷、冰袋、溫水擦浴……迅速補充水分以口服淡鹽水為好,生理鹽水更好,能靜脈補液最好。及早就醫搶救邊進行初步救護,邊呼叫“120”,畢竟中暑中風都是重危急癥,不可延誤治療。初步辨識指征年齡:青少年、特別是兒童容易中暑,中老年人多考慮中風;體質:體弱多病的年輕人,孕產婦最容易患熱射病(中暑),而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史的人發生中風的幾率極高;癥狀表現:中暑體溫極高,多在40℃以上,可能無汗,因體溫調節衰竭;中風病人可大汗淋漓,體溫不一定很高,主要是脫水血黏稠。特殊情況:高溫作業工人、堅持陽光下操練、站崗、集訓的戰士、運動員、學生容易中暑,而發生在情緒過于激動、吵架、暴怒之后的昏迷,尤其是老年人應多考慮是中風。預防各有重點在避暑降溫的共同原則下,平時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和耐力,對預防中暑很有作用;預防中風則要及早防治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病。保持清淡飲食,堅持適當運動,忌酒戒煙,改掉壞脾氣,善于自我心理調適,保持良好情緒等,對預防腦中風十分重要。如何鑒別預防脫水在炎熱的氣候里從事體力勞動、行走、體育運動都會大量出汗,散發體溫。雖然出汗是生理調節,但大量出汗而補液不足,將導致脫水,影響健康。輕者產生口渴、尿少、疲勞、肌肉抽筋,嚴重者發生中暑,高溫、甚至危及生命。此類事件在從事戶外活動的工人、運動員、肥胖者、年老體弱和疲勞者、青少年體育愛好者,更容易發生。夏季長時間的室內活動,由于空氣流通不暢,即使在空調條件下,人體通過蒸發、呼吸、排尿、空調抽濕等非顯性出汗方式也會丟失大量體液,造成疲勞、口渴等脫水征象。早期“識別脫水”并“預防脫水”是炎熱氣候條件下至關重要的自我保健問題。“口渴感”固然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脫水信號,它告訴我們身體已經脫水,需要及時補充液體。其實“口渴”并不是唯一的信號,在這之前,有些人往往已出現尿量減少,尿色變深,皮膚起皺,體力疲勞,食欲下降等早期癥狀。脫水進一步發展,癥狀加重,還可以表現為情緒煩燥、體溫升高、心率加快、感覺遲鈍、注意力不集中,運動或勞動動作協調能力減退等,易造成運動傷害。當脫水達到以上狀態時,表明脫水已影響人體細胞和組織器官,和細胞已經饑渴,也就是現代運動醫學經常提及的“體渴”。如不及時糾正,將可能進一步發展成嚴重脫水,中暑或休克等熱病。因此,“預防脫水”,首先應該重視脫水的早期癥狀。其次,對易患人群,對在炎熱氣候條件下從事勞動、運動、活動的人,應預先給予補充液體。視出汗情況,少量多次隨時追加補液量。最新運動醫學研究發現:有必要對運動員在運動前、中、后分別補充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既保障健康又提高體能。這個補液原則也適用所有大量出汗者和青少年體育愛好者。研究發現,當體液丟失達到1%時,運動成績下降、熱疾病的危險性增加、體力恢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那一種溫曖為題的中考語文作文
- 礦物加工廠環境保護法規與標準考核試卷
- 消費金融公司激勵機制與績效管理考核試卷
- 批發市場線上線下融合趨勢考核試卷
- 書香校園初二語文作文
- 堿性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一年級語文試題-(下冊)識字3
- 文化機械行業的循環經濟與資源利用考核試卷
- 礦物加工技術進展-石墨滑石分離考核試卷
- 廈門高三質檢語文作文2021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級第二次調研考試歷史試卷(含標準答案)
- 婦產科課件-早產臨床防治指南(2024)解讀
- 2024年無錫市錫山環保能源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八十天環游地球-完整版PPT
- 康佳led彩電電路原理圖
- 中考英語任務型閱讀解題技巧課件
- 江西省鄱陽湖康山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 DB32∕T 2915-2016 化工園區(集中區)應急救援物資配備要求
- (西北)火力發電廠汽水管道支吊架設計手冊
- 文體學eecummings詩歌分析
- 針織毛衫實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