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作物產量和產品品質的形成第三章作物產量和產品品質的形成1
第一節作物的產量與生產潛力第二節作物的品質及其形成第三節綠色食品與有機食品第一節作物的產量與生產潛力2
第一節作物的產量與生產潛力
一.作物產量的概念
產量(yield)——即是作物產品的數量;可以分為生物產量和經濟產量。生物產量(Biomassyield)——
是指作物一生中,即全生育期內通過光和作用和吸收作用,即通過物質和能量的轉化所生產和積累的各種有機質的總量。整個植株總干物質的收獲量。第一節作物的產量與生產潛力
一.作物產量的概念3經濟產量——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產品的收獲量,即一般所指的產量。不同作物其經濟器官也不同:
禾谷科作物(小麥、玉米、水稻)、豆類和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油菜等)的產品器官是種子;棉花為籽棉或皮棉,主要利用種子上的纖維;薯類作物(甘薯、馬鈴薯、木薯)為塊根或塊莖;麻類主要是葉纖維和莖纖維;甘蔗為莖稈,甜菜為根,煙草為葉片;綠肥作物(苜蓿、三葉草)為莖和葉。經濟產量——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產品的收獲量,即一般所指的產4
木薯木薯5
甘薯甘薯6苜蓿苜蓿7
經濟系數(收獲指數)—經濟產量占生物產量的比例,即生物產量轉化為經濟產量的轉化率。
產量=生物產量×經濟系數
經濟系數的高低僅表明生物產量轉運到經濟產品器官的比例,并不表明經濟產量的高低。
注意經濟系數(收獲指數)—經濟產量占生物產量的比例,即生8
不同作物的經濟系數有所不同,其變化與遺傳基礎、收獲器官及其化學成分以及栽培技術和環境對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等有關。
1.收獲營養器官的作物,其經濟系數比收獲籽實作物要高;薯類作物:0.70—0.85;水稻、小麥:0.35-0.40;2.同為收獲籽實的作物,產品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比蛋白質和脂肪為主的作物高;玉米:0.30—0.50;大豆0.25—0.40;油菜0.28左右;棉花(籽棉)0.35—0.40;皮棉0.13—0.16經濟系數有其相對穩定的數值變化范圍,但通過品種改良、優化栽培技術及改善環境條件等,達到高值范圍。
不同作物的經濟系數有所不同,其變化與遺傳9生物產量、經濟產量和經濟系數三者的關系1.作物的經濟產量是生物產量的一部分。2.經濟產量的形成是以生物產量即有機物總量為物質基礎的。沒有高的生物產量,也就不可能有高的經濟產量。但是有了高的生物產量,經濟產量的高低還要取決于生物產量轉化為經濟產量的效率--經濟系數。由此看出,它們二者的關系十分密切。在正常生長的情況下,各個作物的經濟系數是相對穩定的、因而生物產量高,經濟產量也較高.生物產量、經濟產量和經濟系數三者的關系10二、產量的構成因素
作物產量是指單位土地面積上的作物群體的產量,即由單株產量和單位面積上的株數兩個基本因素所構成的。不同的作物產量構成因素有所不同。二、產量的構成因素作物產量是指單位土地面積11禾谷類:產量=穗數×單穗粒數×單粒重量禾谷類:產量=穗數×單穗粒數×單粒重量12豆類:產量=株數×單株有效分枝數×每分枝莢數×單莢實粒數×粒重豆類:產量=株數×單株有效分枝數×每分枝莢數×13
蠶豆蠶豆14
綠豆綠豆15薯類:產量=株數×單株薯塊重×單薯重薯類:產量=株數×單株薯塊重×單薯重16油菜:產量=株數×每株有效分枝數×每分枝角果數×每角果粒數×粒重油菜:產量=株數×每株有效分枝數×每分枝角果數×每角17作物產量和產品品質的形成講解課件18棉花:產量=株數×每株有效鈴數×每鈴籽棉重×衣分衣分指籽棉軋花后所得纖維(皮棉)重量占籽棉重量的百分率棉花:產量=株數×每株有效鈴數×每鈴籽棉重×衣分衣分指籽棉軋19煙草:產量=株數×每株葉數×單葉重煙草:產量=株數×每株葉數×單葉重20作物產量和產品品質的形成講解課件21產量構成之間的關系:例如:小麥的產量(kg/hm2)=穗數*平均每穗實粒數*千粒重(g)/10002。由公式可以看出:①各構因越高,產量越高。(同一性)
②作物栽培的對象是群體,在一定的條件下,各構因間勢必要產生矛盾(矛盾性)。如密度增加,個體變小(是普遍現象)。但個體變小不—定產量就低,因作物栽培的最終目的是各構因的乘積達到最大值,當單位面積上的穗數(株數)增加能彌補并超過每穗粒數(每株莢數)減少的損失,仍表現為增產。相反,若—、二個構因的增加不能彌補其它構因的損失則表現為減產。
產量構成之間的關系:22三、作物產量的形成特點
作物產量的形成與器官分化、發育和光合產物的分配和累計密切相關,把作物的生育期劃分為3個階段:
生育前期:營養生長階段,光合產物主要用于根、葉、分枝的生長,骨架生長
生育中期:生殖器官分化、形成和營養器官旺盛生長的重疊期
生育后期:結實成熟階段,光合產物大量運往籽粒,營養器官停止生長且重量逐漸減輕,穗和籽實干物質重量急劇增加,直至達到潛在儲存量。三、作物產量的形成特點作物產量的形成與器官分化、發育和23一般說來:a前一個生育期時期的生長程度決定后一個生育時期生長程度;b營養器官的生長和生殖器官的生長相互影響、相互聯系。只有營養器官生長良好,才能保證生殖器官的形成和發育。因此,在高產栽培中,應通過合理密植、施肥、灌溉等措施,建立適度的營養體,為形成較多的結實器官,增加產量提供物質基礎。一般說來:24
產量形成過程中具有自動調節現象,這種調節主要反映在對群體產量的補償效應上。如禾谷類作物:種植密度偏低或苗數不足,可以通過發生較多的分蘗,形成較多的穗數來補償;穗數不足時,每穗粒數和粒重的增加,也略有補償作用;生長前期的補償作用往往大于后期,而補償程度取決于品種,并隨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的不同而有較大差異。產量形成過程中具有自動調節現象,這種調節主25四、作物的”源、庫、流”理論
Mason和Maskell(1928)年提出了“源庫”學說后,在近代栽培生理中研究中,特別是在超高產栽培的理論探索中,常用源、庫、流三因素的關系闡明作物產量的形成規律,探索實現高產的途徑。四、作物的”源、庫、流”理論Mason和M26
源:作物產量的形成,實質上是通過葉片的光合作用進行的,因此,源指生產和輸出光合同化物的葉片(加工車間);葉鞘、莖、穎殼的綠色部分也能進行光合作用但干物質生產量很小。禾谷類作物開花前光合作用生產的營養物質主要供給穗、小穗和小花等產品器官形成的需要,并在莖、葉、鞘中有一定量的貯備;開花后的光合產物直接供給產品器官;如:在氮肥供應比較少的低產栽培條件下,開花后的光合作用減少,光合產量少,產量內容物主要依賴于花前儲備物;高產栽培條件下,產量的大部分來自花后的光合產物,因此花后需保持相應的葉面積指數(LAI)源:作物產量的形成,實質上是通過葉片的光合作用進行的,27
葉面積指數(LAI)是指作物群體的總綠色葉面積與該群體所占據的土地面積的比值。即LAI=總葉面積/土地面積;例如在666.7m2面積上,有2000m2,則LAI=3。
植株不同部位的葉片,其光合產物向籽粒運轉的比例不同,小麥的旗葉、倒二葉和倒三葉的運轉值分別為39.9%、37.9%和12.9%;源的同化物有就近輸送的特性,如水稻、小麥、高粱等旗葉的光合產物對穗的貢獻率最大,玉米棒三葉,尤其是穗位葉的光合產物主要供給果穗。葉面積指數(LAI)是指作物群體的總綠色葉面積與該群體28
庫:產品器官的容積和接納營養物質的能力.產品器官的容積隨作物種類而異:禾谷類作物產品器官的容積決定于單位土地面積上的穗數、每穗穎花數和籽粒大小的上限值;穗數和穎花數在開花前已決定,籽粒數決定于開花期和花后,籽粒大小決定于灌漿成熟期。
庫:產品器官的容積和接納營養物質的能力.29
小麥庫潛力構成因素:穗數×穗粒數×籽粒最大容積×最大充實指數。禾谷類的貯積能力(充實指數)=灌漿持續期×灌漿速度如:青藏高原光照不足,氣候冷涼,小麥灌漿期長,每克莖葉重形成的籽粒少,籽粒大;長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光照不足,氣溫高,灌漿持續時間短,每克莖葉重形成的籽粒多,籽粒較小。在灌漿持續期長的地區,應采用多粒品種;灌漿期短的地區,應增加灌漿速度,否則粒小而不飽滿。小麥庫潛力構成因素:穗數×穗粒數×籽粒最大容積×最大充實30流:指作物植株體內輸導系統的發育狀況及其運轉速率。
流的主要器官是葉、鞘、莖中的維管系統,同化物質運輸的途徑是韌皮部,韌皮部薄壁細胞是運輸同化物的主要組織,在韌皮部運輸的同化物質中,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少數是有機氮化合物,運輸的速度可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測定。棉花35~40cm/h,小麥為39~109cm/h,甜菜為50~135cm/h
流決定于:韌皮部輸導組織的發達程度流:指作物植株體內輸導系統的發育狀況及其運轉速率。31
綜上所述,源、流、庫是決定作物產量的3個不可分割的重要因素,只有當作物群體和個體的發展達到源足、庫大、流暢的要求是,才能獲得高產;三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有時可以相互代替。1.從源和庫的關系看,源是產量庫形成和充實的物質基礎;2.源、庫器官的功能是相對的,有時同一器官兼有兩個因素的雙重作用,例如:禾谷類作物開花前的營養生長階段,葉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同時,又是光合產物的貯存器官;莖的生長過程中,貯積的大量有機物,開花后被“征調”轉移到籽粒中。3.從源、庫、流的關系看,庫、源大小對流的方向、速率、數量都有明顯影響,起著“拉力”和“推力”的作用。綜上所述,源、流、庫是決定作物產量的3個不可32五、作物的生產潛力及提高產量的途徑
在充分理想條件下所能形成的產量,即作物產量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時所能達到的產量稱為潛在生產力或理論生產力,在具體的生產條件下所能形成的產量,稱為現實生產力。
五、作物的生產潛力及提高產量的途徑331.培育高光效的農作物品種
在目前高產水平下,利用現有品種提高LAI和光合速率的潛力已相當有限,要取得產量水平的新突破,必須培育與現有品種不同株型、長相、光合速率、灌漿強度和產量構成的新品種---高光合能力、低呼吸消耗,光合機能保持較長時間,LAI適當、株型、長相都有利于田間群體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的特點。特點:株型緊湊、株高適中、葉片挺直、穗形整齊、長相健壯1.培育高光效的農作物品種342.創造復合群體利用間作、套種、復種、立體種植、育苗移載等措施,延長和充分利用生長季節(溫度許可的范圍)內,經常保持較高水平的適宜LAI(尤其在陽光最強的時期),減少苗期和后期的漏光損失,增加光合面積和光合時間(LAI.LAD)3.延長單個葉片的光合時間后期葉片早衰使作物的灌漿期長度和強度大受影響。通過水肥調控,群體結構調節,生長調節劑使用和抗早衰品種選用等措施,可以延長葉片功能期,增強其光合能力,促進光合產物的生產、積累和運轉.2.創造復合群體354.合理的栽培措施(水肥供應、C02、光照)合理密植,保證田間有最適宜的作物群體,最大限度的利用光能;加強田間管理,正確運用肥水,充分滿足作物各生育期對外界環境的要求。土壤水肥不足是我國廣大中低產田作物產量水平提高的最大限制因素。西北、東北和華北干旱、半干旱地區,降水較少土壤水分不足,加上耕作粗放,施肥量少,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產量水平不高。在這些地區通過改善農田生態環境,精細整地等措施,蓄積自然降水,并增施肥料,特別是增施有機肥。不少研究表明,即使在土壤肥力相對較高的東北地區,施肥仍是比灌溉更為有效的抗旱增產措施。4.合理的栽培措施(水肥供應、C02、光照)36
第二節作物品質及其形成第二節作物品質及其形成37一、作物產品品質的重要性1.提供營養,改善人類的生活水平;2.參與國際農產品的競爭;3.提高效益.一、作物產品品質的重要性38二、作物品質的涵義
品質:是指產品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產品的經濟價值。作物產品品質的評價標準,即所要求的品質內容因產品用途而異,食用的其營養品質和食用品質更重要,作為衣著原料的產品,纖維品質重要。一般采用兩種指標:一是化學成分以及有害物質如化學農藥、有毒金屬元素的含量等;二是物理指標,如產品的形態、大小、滋味、香氣、色澤、種皮厚度、整齊度、纖維長度等。二、作物品質的涵義39(一)糧食作物的品質糧食作物包括禾谷類作物、豆類作物和薯芋類作物,產品為籽粒、塊根和塊莖。產品品質概括為營養品質、食用品質、加工品質和商品品質。
1.營養品質:指產品的營養品質,主要決定于產品的化學成分及其含量;禾谷類作物是人類營養中蛋白質和淀粉的主要來源,小麥籽粒中蛋白質含量9%-26%,谷子8%-9%,玉米5%-20%,水稻5%-11%。禾谷類作物蛋白質的氨基酸成分及含量來判斷的生物營養價值。(一)糧食作物的品質40
食用豆類作物,如大豆、蠶豆、豌豆、綠豆、小豆等,其籽粒蛋白質含量和氨基酸的組成合理,營養價值高。大豆籽粒的蛋白質含量約占40%,蛋白質組成中賴氨酸含量較高,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較少,于禾谷類混合食用,可以達到氨基酸互補的作用。
薯芋類作物的價值主要在于塊根和塊莖中的含有大量的淀粉,甘薯塊根中淀粉含量20%左右,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多余水稻、小麥,營養價值較高;馬鈴薯塊莖中淀粉含量10%-20%之間,高者可達29%,塊莖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每100g含10~25mg)
食用豆類作物,如大豆、蠶豆、豌豆、綠豆、小412.食用品質:與營養品質、蒸煮食味品質、加工品質及外觀品質等有關。如稻米:決定食用品質的理化指標有粒長、長寬比、堊白率、堊白度、透明度、糊化溫度、膠稠度、直鏈淀粉及蛋白質含量等。小麥、黑麥、大麥等麥類的食用品質主要是指烘烤品質,烘烤品質與面粉中面筋含量和質量有關,面筋含量越高,品質越好。2.食用品質:與營養品質、蒸煮食味品質、加工品質及外觀品質等423.加工品質水稻的碾磨品質指出米率,品質好的稻谷應是糙米率大于79%,精米率大于71%,整精米率大于58%;小麥的磨粉品質是指出粉率,籽粒近球形、腹溝淺、胚乳大、容重大,粒質較硬的白皮小麥出粉率高,河南小麥出粉率78%左右,青海高原春小麥56%。4.商品品質水稻的外觀品質,要求無堊白、透明度高、粒形整齊。玉米色澤鮮亮、粒形整齊、無破碎、含水量低。3.加工品質43
糙米糙米44(二)經濟作物的品質
纖維作物:棉纖維品質由纖維長度、細度和強度決定,我國棉纖維平均長度在28mm,35mm以上為超級長絨棉。麻類作物:如大麻、苘麻、亞麻、劍麻等,其產品是韌皮纖維和葉纖維,其品質決定于纖維長度、寬度和纖維束拉力。油料作物:種子的脂肪含量及組分決定其營養品質、貯藏品質和加工品質,種子中脂肪含量高、不飽和脂肪酸中,油酸和亞油酸含量高、亞麻酸和芥酸含量低。(二)經濟作物的品質45
糖料作物:甜菜和甘蔗兩大糖料作物,是提取蔗糖的主要原料;甜菜塊根中含糖12-25%,蔗糖占總糖的80-90%;甘蔗莖稈中含糖12-19%,出糖率9%左右。嗜好作物:如煙草主要是外觀品質、化學成分、香吃味和實用性。
糖料作物:甜菜和甘蔗兩大糖料作物,是提取蔗糖的主要原料46(三)飼料作物的品質
豆科飼料作物苜蓿、草木犀,禾本科飼料作物蘇丹草、黑麥草等,其飼用品質主要決定于莖葉中蛋白質含量、氨基酸組分,粗纖維含量等。一般豆科飼料作物在開花或現蕾前收割,禾本科飼料作物在抽穗期收割,莖葉鮮嫩。蛋白質含量高,粗纖維含量最低,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三)飼料作物的品質47三、影響農產品品質的因素
(一)遺傳因素
稻、麥、棉、油等作物的主要經濟性狀,包括蛋白質、淀粉、脂肪、維生素含量等,都受遺傳基因的控制,所以使作物保持了其經濟性狀和產品質量的相對穩定性;另一方面,作物的經濟性狀在遺傳上都是數量性狀,受環境條件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三、影響農產品品質的因素48(二)氣候生態因素
1.地理因素:小麥籽粒中的蛋白質隨地理位置的南移,雨量和相對濕度的增加,逐漸減小;大豆蛋白的含量男高北低,大豆油分相反。
2.季節因素:同一作物品種,種植季節不同,品質差異很大,如早稻稻米品質比晚稻差。早稻米質疏松,加工時易碎,米飯食味品質不好。
3.溫、光因素:如棉花生長后期的如遇低溫,就會影響纖維素的淀積,成熟度低,強度差;如過暴曬,棉纖維會在空氣中氧化,生成氧化纖維素,使纖維變的脆弱。
(二)氣候生態因素49(三)栽培措施
栽培技術措施對作物產品品質有很大的影響。甘薯增施鉀肥,有利于增加塊根數和塊根的肥大,減少根纖維,增加糖分和淀粉含量。如棉花調節播種期和調控生長發育進程,爭取最佳的溫、光條件下多結棉桃;作物病蟲害防治,如小麥赤霉病、甘薯黑斑病都可使品質下降。
(三)栽培措施50四、提高作物品質的途徑(一)選用優質品種
如:“四低一高”(低纖維、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低亞麻酸、高亞油酸)的油菜品種;高蛋白、高脂肪的大豆品種;高賴氨酸的玉米品種,抗病蟲害的轉基因棉花品種。四、提高作物品質的途徑51(二)改進栽培技術
1.合理輪作
合理輪作能通過改善土壤狀況,提高土壤肥力而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如棉花和大豆輪作,可增加棉花產量,纖維品質提高、馬鈴薯和玉米間作,可防止馬鈴薯的病毒病。
2.合理密植
群體過大,個體發育不良,小麥群體過大,后期引起倒伏,籽粒空癟,蛋白質和淀粉含量下降;但是纖維類作物,應適當增加密度,抑制分枝、分蘗的發生,使主莖伸長,有利于提高纖維品質。
(二)改進栽培技術523.科學施肥
不同的作物合理施用營養元素,提高其品質。棉花增施氮肥能增重棉鈴、增長纖維;施磷增加衣分;施鉀肥增加纖維細度和強度;微量元素硼、鉬、錳等微量元素促進早熟。4.適時灌溉與排水5.適時收獲
小麥應在臘熟期收獲,完熟期蛋白質和淀粉含量會下降,棉花過早或過晚收獲都會降低纖維品質。
3.科學施肥53(三)提高農產品的加工技術
農產品加工時改進和提高其品質的重要措施之一,如菜籽油經氧化處理后將幾種脂肪酸不同的油脂調配成“調和油”,改善了菜籽油的品質;稻米加工時保留80%的胚芽,成一種新型超級精米;食品中添加人類必須的氨基酸、各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三)提高農產品的加工技術54
第三節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第三節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食品55一、綠色食品
我國于1990年5月15日由農業部率先推出“綠色食品”工程,這是我國發展生態農業的戰略措施之一,對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提高我國農產品的質量,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增加我國農產品和食品出口創匯具有重要意義。一、綠色食品我國于1990年5月15日由農56(一)綠色食品的概念
在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按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證,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能夠達到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類的食品。(二)綠色食品的特點
安全無污染;優質營養;生產過程與環境保護相結合。
(一)綠色食品的概念57(三)綠色食品生產必須具備的條件
1.產品和產品原料的產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態環境標準;2.農產品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等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產操作規程;3.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質量和衛生標準;4.產品的標簽必須符合《綠色食品標志設計標準手冊》中的規定。(三)綠色食品生產必須具備的條件58(四)生產綠色食品的措施
1.合理的選擇綠色食品的生產基地;2.應用綜合的生產技術。(四)生產綠色食品的措施59二、有機食品(一)有機食品的概念
根據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生產、加工標準或生產加工技術規范而生產加工出來的經有機食品頒證組織頒發給證書,供人類食用的一切食品。
(二)特點無污染、純天然、高品位、高質量
二、有機食品(一)有機食品的概念60(三)有機食品必備的條件
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IFOAM)1.有機食品的原料必須來自有機農業的產品(有機農產品)和野生無污染的天然產品。2.必須是按照有機農業生產和有機食品加工標準而生產加工出來的食品;3.加工出來的產品或食品必須經過有機食品頒證組織進行質量檢查,符合有機食品生產、加工標準頒給證書的食品。(三)有機食品必備的條件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IFOAM)61(四)有機食品生產中使用的技術
1.以生物技術防治病蟲害有機農業部允許使用化肥農藥,主要應用生物防治技術(以蟲治蟲、用微生物防治病蟲害等);農業技術防治(合理輪作、翻耕、利用抗性品種、加強田間管理等)、物理或機械技術(隔離、捕殺、誘殺等)。
2.重視有機肥的使用(四)有機食品生產中使用的技術62三、無公害食品(一)概念
無公害食品指在良好的生長環境條件下,農藥殘留等有害、有毒物質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按照一定的生產規程生產的無污染安全農產品。
三、無公害食品63(二)無公害食品的生產條件1.生產基地符合無公害標準;2.生產工藝必須符合技術規程;3.加工過程必須清潔、高效、安全。(三)無公害食品的生產措施
1.必須符合安全無公害;2.生產技術符合生產規程標準。
(二)無公害食品的生產條件64作物產量和產品品質的形成講解課件65
1、不是井里沒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夠深。不是成功來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夠多。
2、孤單一人的時間使自己變得優秀,給來的人一個驚喜,也給自己一個好的交代。
3、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斗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沒有過分的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說多余的話,自然禍就少。腹內的食物能減少,自然病就少。思緒中沒有過分欲,自然憂就少。大悲是無淚的,同樣大悟無言。緣來盡量要惜,緣盡就放。人生本來就空,對人家笑笑,對自己笑笑,笑著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謝花開,豈不自在,哪里來的塵埃!
25、你不能拼爹的時候,你就只能去拼命!
26、如果人生的旅程上沒有障礙,人還有什么可做的呢。
27、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可是我們的未來是自己去改變的。勵志名言:比別人多一點執著,你就會創造奇跡
28、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長的階梯,任何人也無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進程中,偶爾轉過頭來,回望自己留下的蹣跚腳印。
30、時間,帶不走真正的朋友;歲月,留不住虛幻的擁有。時光轉換,體會到緣分善變;平淡無語,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與不在,都會惦念;無心的情,無論你好與不好,只是漠然。走過一段路,總能有一次領悟;經歷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31、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可是我們的未來是自己去改變的。
32、命好不如習慣好。養成好習慣,一輩子受用不盡。
33、比別人多一點執著,你就會創造奇跡。50、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不是無知,而是對無知的無知,才是知的死亡。
51、對于最有能力的領航人風浪總是格外的洶涌。
52、思想如鉆子,必須集中在一點鉆下去才有力量。
53、年少時,夢想在心中激揚迸進,勢不可擋,只是我們還沒學會去戰斗。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終于學會了戰斗,卻已沒有了拼搏的勇氣。因此,我們轉向自身,攻擊自己,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
54、最偉大的思想和行動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開始。
55、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56、遠大抱負始于高中,輝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總是為有信心的人預備著。
58、抱最大的希望,為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從今天開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無難事,一懶天下皆難事。
61、在清醒中孤獨,總好過于在喧囂人群中寂寞。
62、心里的感覺總會是這樣,你越期待的會越行越遠,你越在乎的對你的傷害越大。
63、彩虹風雨后,成功細節中。
64、有些事你是繞不過去的,你現在逃避,你以后就會話十倍的精力去面對。
65、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66、每天告訴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錯。
67、心中有理想再累也快樂
68、發光并非太陽的專利,你也可以發光。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動,只要把沙土一卡車一卡車運走即可。
70、當你的希望一個個落空,你也要堅定,要沉著!
71、生命太過短暫,今天放棄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對的,就不怕路遠。
73、如果一個人愛你、特別在乎你,有一個表現是他還是有點怕你。
74、先知三日,富貴十年。付諸行動,你就會得到力量。
75、愛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記一切,卻又小到連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納。
1、這世上,沒有誰活得比誰容易,只是有人在呼天搶地,有人在默默努力。
2、當熱誠變成習慣,恐懼和憂慮即無處容身。缺乏熱誠的人也沒有明確的目標。熱誠使想象的輪子轉動。一個人缺乏熱誠就象汽車沒有汽油。善于安排玩樂和工作,兩者保持熱誠,就是最快樂的人。熱誠使平凡的話題變得生動。
3、起點低怕什么,大不了加倍努力。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比賽,拼的不是起點,而是堅持的耐力和成長的速度。只要努力不止,進步也會不止。
4、如果你不相信努力和時光,那么時光第一個就會辜負你。不要去否定你的過去,也不要用你的過去牽扯你的未來。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
5、人生每天都要笑,生活的下一秒發生什么,我們誰也不知道。所以,放下心里的糾結,放下腦中的煩惱,放下生活的不愉快,活在當下。人生喜怒哀樂,百般形態,不如在心里全部淡然處之,輕輕一笑,讓心更自在,生命更恒久。積極者相信只有推動自己才能推動世界,只要推動自己就能推動世界。
6、人性本善,純如清溪流水凝露瑩爍。欲望與情緒如風沙襲擾,把原本如天空曠蔚藍的心蒙蔽。但我知道,每個人的心靈深處,不管烏云密布還是陰淤蒼茫,但依然有一道彩虹,亮麗于心中某處。
7、每個人的心里,都藏著一個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不頹廢,不消極,一直悄悄醞釀著樂觀,培養著豁達,堅持著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沒有到達不了的遠方!
8、不要活在別人眼中,更不要活在別人嘴中。世界不會因為你的抱怨不滿而為你改變,你能做到的只有改變你自己!
9、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哪有什么好命天賜,不都是一路披荊斬棘才換來的。
10、放手如拔牙。牙被拔掉的那一刻,你會覺得解脫。但舌頭總會不由自主地往那個空空的牙洞里舔,一天數次。不痛了不代表你能完全無視,留下的那個空缺永遠都在,偶爾甚至會異常掛念。適應是需要時間的,但牙總是要拔,因為太痛,所以終歸還是要放手,隨它去。
11、這個世界其實很公平,你想要比別人強,你就必須去做別人不想做的事,你想要過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須去承受更多的困難,承受別人不能承受的壓力。
12、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煉機會。只有經得起環境考驗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自古以來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扎奮斗過來的。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發現你所擁有幸運,少抱怨上蒼的不公,把握屬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們大家都可以經歷幸福的人生。
14、給自己一份堅強,擦干眼淚;給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給自己一份灑脫,悠然前行。輕輕品,靜靜藏。為了看陽光,我來到這世上;為了與陽光同行,我笑對憂傷。
15、總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開燈,想念就聯系,疲憊就放空,被孤立就討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現在而蒙蔽雙眼,終究是要長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終要自己走完。21、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
22、不論你在什么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后就不要輕言放棄。
23、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24、每天醒來,敲醒自己的不是鐘聲,而是夢想。
25、你不能拼爹的時候,你就只能去拼命!
26、如果人生的旅程上沒有障礙,人還有什么可做的呢。
27、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可是我們的未來是自己去改變的。勵志名言:比別人多一點執著,你就會創造奇跡
28、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長的階梯,任何人也無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進程中,偶爾轉過頭來,回望自己留下的蹣跚腳印。
30、時間,帶不走真正的朋友;歲月,留不住虛幻的擁有。時光轉換,體會到緣分善變;平淡無語,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與不在,都會惦念;無心的情,無論你好與不好,只是漠然。走過一段路,總能有一次領悟;經歷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31、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可是我們的未來是自己去改變的。
32、命好不如習慣好。養成好習慣,一輩子受用不盡。
33、比別人多一點執著,你就會創造奇跡。1、不是井里沒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夠深。不是成功來得慢,而66第三章作物產量和產品品質的形成第三章作物產量和產品品質的形成67
第一節作物的產量與生產潛力第二節作物的品質及其形成第三節綠色食品與有機食品第一節作物的產量與生產潛力68
第一節作物的產量與生產潛力
一.作物產量的概念
產量(yield)——即是作物產品的數量;可以分為生物產量和經濟產量。生物產量(Biomassyield)——
是指作物一生中,即全生育期內通過光和作用和吸收作用,即通過物質和能量的轉化所生產和積累的各種有機質的總量。整個植株總干物質的收獲量。第一節作物的產量與生產潛力
一.作物產量的概念69經濟產量——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產品的收獲量,即一般所指的產量。不同作物其經濟器官也不同:
禾谷科作物(小麥、玉米、水稻)、豆類和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油菜等)的產品器官是種子;棉花為籽棉或皮棉,主要利用種子上的纖維;薯類作物(甘薯、馬鈴薯、木薯)為塊根或塊莖;麻類主要是葉纖維和莖纖維;甘蔗為莖稈,甜菜為根,煙草為葉片;綠肥作物(苜蓿、三葉草)為莖和葉。經濟產量——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產品的收獲量,即一般所指的產70
木薯木薯71
甘薯甘薯72苜蓿苜蓿73
經濟系數(收獲指數)—經濟產量占生物產量的比例,即生物產量轉化為經濟產量的轉化率。
產量=生物產量×經濟系數
經濟系數的高低僅表明生物產量轉運到經濟產品器官的比例,并不表明經濟產量的高低。
注意經濟系數(收獲指數)—經濟產量占生物產量的比例,即生74
不同作物的經濟系數有所不同,其變化與遺傳基礎、收獲器官及其化學成分以及栽培技術和環境對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等有關。
1.收獲營養器官的作物,其經濟系數比收獲籽實作物要高;薯類作物:0.70—0.85;水稻、小麥:0.35-0.40;2.同為收獲籽實的作物,產品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比蛋白質和脂肪為主的作物高;玉米:0.30—0.50;大豆0.25—0.40;油菜0.28左右;棉花(籽棉)0.35—0.40;皮棉0.13—0.16經濟系數有其相對穩定的數值變化范圍,但通過品種改良、優化栽培技術及改善環境條件等,達到高值范圍。
不同作物的經濟系數有所不同,其變化與遺傳75生物產量、經濟產量和經濟系數三者的關系1.作物的經濟產量是生物產量的一部分。2.經濟產量的形成是以生物產量即有機物總量為物質基礎的。沒有高的生物產量,也就不可能有高的經濟產量。但是有了高的生物產量,經濟產量的高低還要取決于生物產量轉化為經濟產量的效率--經濟系數。由此看出,它們二者的關系十分密切。在正常生長的情況下,各個作物的經濟系數是相對穩定的、因而生物產量高,經濟產量也較高.生物產量、經濟產量和經濟系數三者的關系76二、產量的構成因素
作物產量是指單位土地面積上的作物群體的產量,即由單株產量和單位面積上的株數兩個基本因素所構成的。不同的作物產量構成因素有所不同。二、產量的構成因素作物產量是指單位土地面積77禾谷類:產量=穗數×單穗粒數×單粒重量禾谷類:產量=穗數×單穗粒數×單粒重量78豆類:產量=株數×單株有效分枝數×每分枝莢數×單莢實粒數×粒重豆類:產量=株數×單株有效分枝數×每分枝莢數×79
蠶豆蠶豆80
綠豆綠豆81薯類:產量=株數×單株薯塊重×單薯重薯類:產量=株數×單株薯塊重×單薯重82油菜:產量=株數×每株有效分枝數×每分枝角果數×每角果粒數×粒重油菜:產量=株數×每株有效分枝數×每分枝角果數×每角83作物產量和產品品質的形成講解課件84棉花:產量=株數×每株有效鈴數×每鈴籽棉重×衣分衣分指籽棉軋花后所得纖維(皮棉)重量占籽棉重量的百分率棉花:產量=株數×每株有效鈴數×每鈴籽棉重×衣分衣分指籽棉軋85煙草:產量=株數×每株葉數×單葉重煙草:產量=株數×每株葉數×單葉重86作物產量和產品品質的形成講解課件87產量構成之間的關系:例如:小麥的產量(kg/hm2)=穗數*平均每穗實粒數*千粒重(g)/10002。由公式可以看出:①各構因越高,產量越高。(同一性)
②作物栽培的對象是群體,在一定的條件下,各構因間勢必要產生矛盾(矛盾性)。如密度增加,個體變小(是普遍現象)。但個體變小不—定產量就低,因作物栽培的最終目的是各構因的乘積達到最大值,當單位面積上的穗數(株數)增加能彌補并超過每穗粒數(每株莢數)減少的損失,仍表現為增產。相反,若—、二個構因的增加不能彌補其它構因的損失則表現為減產。
產量構成之間的關系:88三、作物產量的形成特點
作物產量的形成與器官分化、發育和光合產物的分配和累計密切相關,把作物的生育期劃分為3個階段:
生育前期:營養生長階段,光合產物主要用于根、葉、分枝的生長,骨架生長
生育中期:生殖器官分化、形成和營養器官旺盛生長的重疊期
生育后期:結實成熟階段,光合產物大量運往籽粒,營養器官停止生長且重量逐漸減輕,穗和籽實干物質重量急劇增加,直至達到潛在儲存量。三、作物產量的形成特點作物產量的形成與器官分化、發育和89一般說來:a前一個生育期時期的生長程度決定后一個生育時期生長程度;b營養器官的生長和生殖器官的生長相互影響、相互聯系。只有營養器官生長良好,才能保證生殖器官的形成和發育。因此,在高產栽培中,應通過合理密植、施肥、灌溉等措施,建立適度的營養體,為形成較多的結實器官,增加產量提供物質基礎。一般說來:90
產量形成過程中具有自動調節現象,這種調節主要反映在對群體產量的補償效應上。如禾谷類作物:種植密度偏低或苗數不足,可以通過發生較多的分蘗,形成較多的穗數來補償;穗數不足時,每穗粒數和粒重的增加,也略有補償作用;生長前期的補償作用往往大于后期,而補償程度取決于品種,并隨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的不同而有較大差異。產量形成過程中具有自動調節現象,這種調節主91四、作物的”源、庫、流”理論
Mason和Maskell(1928)年提出了“源庫”學說后,在近代栽培生理中研究中,特別是在超高產栽培的理論探索中,常用源、庫、流三因素的關系闡明作物產量的形成規律,探索實現高產的途徑。四、作物的”源、庫、流”理論Mason和M92
源:作物產量的形成,實質上是通過葉片的光合作用進行的,因此,源指生產和輸出光合同化物的葉片(加工車間);葉鞘、莖、穎殼的綠色部分也能進行光合作用但干物質生產量很小。禾谷類作物開花前光合作用生產的營養物質主要供給穗、小穗和小花等產品器官形成的需要,并在莖、葉、鞘中有一定量的貯備;開花后的光合產物直接供給產品器官;如:在氮肥供應比較少的低產栽培條件下,開花后的光合作用減少,光合產量少,產量內容物主要依賴于花前儲備物;高產栽培條件下,產量的大部分來自花后的光合產物,因此花后需保持相應的葉面積指數(LAI)源:作物產量的形成,實質上是通過葉片的光合作用進行的,93
葉面積指數(LAI)是指作物群體的總綠色葉面積與該群體所占據的土地面積的比值。即LAI=總葉面積/土地面積;例如在666.7m2面積上,有2000m2,則LAI=3。
植株不同部位的葉片,其光合產物向籽粒運轉的比例不同,小麥的旗葉、倒二葉和倒三葉的運轉值分別為39.9%、37.9%和12.9%;源的同化物有就近輸送的特性,如水稻、小麥、高粱等旗葉的光合產物對穗的貢獻率最大,玉米棒三葉,尤其是穗位葉的光合產物主要供給果穗。葉面積指數(LAI)是指作物群體的總綠色葉面積與該群體94
庫:產品器官的容積和接納營養物質的能力.產品器官的容積隨作物種類而異:禾谷類作物產品器官的容積決定于單位土地面積上的穗數、每穗穎花數和籽粒大小的上限值;穗數和穎花數在開花前已決定,籽粒數決定于開花期和花后,籽粒大小決定于灌漿成熟期。
庫:產品器官的容積和接納營養物質的能力.95
小麥庫潛力構成因素:穗數×穗粒數×籽粒最大容積×最大充實指數。禾谷類的貯積能力(充實指數)=灌漿持續期×灌漿速度如:青藏高原光照不足,氣候冷涼,小麥灌漿期長,每克莖葉重形成的籽粒少,籽粒大;長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光照不足,氣溫高,灌漿持續時間短,每克莖葉重形成的籽粒多,籽粒較小。在灌漿持續期長的地區,應采用多粒品種;灌漿期短的地區,應增加灌漿速度,否則粒小而不飽滿。小麥庫潛力構成因素:穗數×穗粒數×籽粒最大容積×最大充實96流:指作物植株體內輸導系統的發育狀況及其運轉速率。
流的主要器官是葉、鞘、莖中的維管系統,同化物質運輸的途徑是韌皮部,韌皮部薄壁細胞是運輸同化物的主要組織,在韌皮部運輸的同化物質中,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少數是有機氮化合物,運輸的速度可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測定。棉花35~40cm/h,小麥為39~109cm/h,甜菜為50~135cm/h
流決定于:韌皮部輸導組織的發達程度流:指作物植株體內輸導系統的發育狀況及其運轉速率。97
綜上所述,源、流、庫是決定作物產量的3個不可分割的重要因素,只有當作物群體和個體的發展達到源足、庫大、流暢的要求是,才能獲得高產;三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有時可以相互代替。1.從源和庫的關系看,源是產量庫形成和充實的物質基礎;2.源、庫器官的功能是相對的,有時同一器官兼有兩個因素的雙重作用,例如:禾谷類作物開花前的營養生長階段,葉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同時,又是光合產物的貯存器官;莖的生長過程中,貯積的大量有機物,開花后被“征調”轉移到籽粒中。3.從源、庫、流的關系看,庫、源大小對流的方向、速率、數量都有明顯影響,起著“拉力”和“推力”的作用。綜上所述,源、流、庫是決定作物產量的3個不可98五、作物的生產潛力及提高產量的途徑
在充分理想條件下所能形成的產量,即作物產量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時所能達到的產量稱為潛在生產力或理論生產力,在具體的生產條件下所能形成的產量,稱為現實生產力。
五、作物的生產潛力及提高產量的途徑991.培育高光效的農作物品種
在目前高產水平下,利用現有品種提高LAI和光合速率的潛力已相當有限,要取得產量水平的新突破,必須培育與現有品種不同株型、長相、光合速率、灌漿強度和產量構成的新品種---高光合能力、低呼吸消耗,光合機能保持較長時間,LAI適當、株型、長相都有利于田間群體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的特點。特點:株型緊湊、株高適中、葉片挺直、穗形整齊、長相健壯1.培育高光效的農作物品種1002.創造復合群體利用間作、套種、復種、立體種植、育苗移載等措施,延長和充分利用生長季節(溫度許可的范圍)內,經常保持較高水平的適宜LAI(尤其在陽光最強的時期),減少苗期和后期的漏光損失,增加光合面積和光合時間(LAI.LAD)3.延長單個葉片的光合時間后期葉片早衰使作物的灌漿期長度和強度大受影響。通過水肥調控,群體結構調節,生長調節劑使用和抗早衰品種選用等措施,可以延長葉片功能期,增強其光合能力,促進光合產物的生產、積累和運轉.2.創造復合群體1014.合理的栽培措施(水肥供應、C02、光照)合理密植,保證田間有最適宜的作物群體,最大限度的利用光能;加強田間管理,正確運用肥水,充分滿足作物各生育期對外界環境的要求。土壤水肥不足是我國廣大中低產田作物產量水平提高的最大限制因素。西北、東北和華北干旱、半干旱地區,降水較少土壤水分不足,加上耕作粗放,施肥量少,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產量水平不高。在這些地區通過改善農田生態環境,精細整地等措施,蓄積自然降水,并增施肥料,特別是增施有機肥。不少研究表明,即使在土壤肥力相對較高的東北地區,施肥仍是比灌溉更為有效的抗旱增產措施。4.合理的栽培措施(水肥供應、C02、光照)102
第二節作物品質及其形成第二節作物品質及其形成103一、作物產品品質的重要性1.提供營養,改善人類的生活水平;2.參與國際農產品的競爭;3.提高效益.一、作物產品品質的重要性104二、作物品質的涵義
品質:是指產品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產品的經濟價值。作物產品品質的評價標準,即所要求的品質內容因產品用途而異,食用的其營養品質和食用品質更重要,作為衣著原料的產品,纖維品質重要。一般采用兩種指標:一是化學成分以及有害物質如化學農藥、有毒金屬元素的含量等;二是物理指標,如產品的形態、大小、滋味、香氣、色澤、種皮厚度、整齊度、纖維長度等。二、作物品質的涵義105(一)糧食作物的品質糧食作物包括禾谷類作物、豆類作物和薯芋類作物,產品為籽粒、塊根和塊莖。產品品質概括為營養品質、食用品質、加工品質和商品品質。
1.營養品質:指產品的營養品質,主要決定于產品的化學成分及其含量;禾谷類作物是人類營養中蛋白質和淀粉的主要來源,小麥籽粒中蛋白質含量9%-26%,谷子8%-9%,玉米5%-20%,水稻5%-11%。禾谷類作物蛋白質的氨基酸成分及含量來判斷的生物營養價值。(一)糧食作物的品質106
食用豆類作物,如大豆、蠶豆、豌豆、綠豆、小豆等,其籽粒蛋白質含量和氨基酸的組成合理,營養價值高。大豆籽粒的蛋白質含量約占40%,蛋白質組成中賴氨酸含量較高,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較少,于禾谷類混合食用,可以達到氨基酸互補的作用。
薯芋類作物的價值主要在于塊根和塊莖中的含有大量的淀粉,甘薯塊根中淀粉含量20%左右,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多余水稻、小麥,營養價值較高;馬鈴薯塊莖中淀粉含量10%-20%之間,高者可達29%,塊莖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每100g含10~25mg)
食用豆類作物,如大豆、蠶豆、豌豆、綠豆、小1072.食用品質:與營養品質、蒸煮食味品質、加工品質及外觀品質等有關。如稻米:決定食用品質的理化指標有粒長、長寬比、堊白率、堊白度、透明度、糊化溫度、膠稠度、直鏈淀粉及蛋白質含量等。小麥、黑麥、大麥等麥類的食用品質主要是指烘烤品質,烘烤品質與面粉中面筋含量和質量有關,面筋含量越高,品質越好。2.食用品質:與營養品質、蒸煮食味品質、加工品質及外觀品質等1083.加工品質水稻的碾磨品質指出米率,品質好的稻谷應是糙米率大于79%,精米率大于71%,整精米率大于58%;小麥的磨粉品質是指出粉率,籽粒近球形、腹溝淺、胚乳大、容重大,粒質較硬的白皮小麥出粉率高,河南小麥出粉率78%左右,青海高原春小麥56%。4.商品品質水稻的外觀品質,要求無堊白、透明度高、粒形整齊。玉米色澤鮮亮、粒形整齊、無破碎、含水量低。3.加工品質109
糙米糙米110(二)經濟作物的品質
纖維作物:棉纖維品質由纖維長度、細度和強度決定,我國棉纖維平均長度在28mm,35mm以上為超級長絨棉。麻類作物:如大麻、苘麻、亞麻、劍麻等,其產品是韌皮纖維和葉纖維,其品質決定于纖維長度、寬度和纖維束拉力。油料作物:種子的脂肪含量及組分決定其營養品質、貯藏品質和加工品質,種子中脂肪含量高、不飽和脂肪酸中,油酸和亞油酸含量高、亞麻酸和芥酸含量低。(二)經濟作物的品質111
糖料作物:甜菜和甘蔗兩大糖料作物,是提取蔗糖的主要原料;甜菜塊根中含糖12-25%,蔗糖占總糖的80-90%;甘蔗莖稈中含糖12-19%,出糖率9%左右。嗜好作物:如煙草主要是外觀品質、化學成分、香吃味和實用性。
糖料作物:甜菜和甘蔗兩大糖料作物,是提取蔗糖的主要原料112(三)飼料作物的品質
豆科飼料作物苜蓿、草木犀,禾本科飼料作物蘇丹草、黑麥草等,其飼用品質主要決定于莖葉中蛋白質含量、氨基酸組分,粗纖維含量等。一般豆科飼料作物在開花或現蕾前收割,禾本科飼料作物在抽穗期收割,莖葉鮮嫩。蛋白質含量高,粗纖維含量最低,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三)飼料作物的品質113三、影響農產品品質的因素
(一)遺傳因素
稻、麥、棉、油等作物的主要經濟性狀,包括蛋白質、淀粉、脂肪、維生素含量等,都受遺傳基因的控制,所以使作物保持了其經濟性狀和產品質量的相對穩定性;另一方面,作物的經濟性狀在遺傳上都是數量性狀,受環境條件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三、影響農產品品質的因素114(二)氣候生態因素
1.地理因素:小麥籽粒中的蛋白質隨地理位置的南移,雨量和相對濕度的增加,逐漸減小;大豆蛋白的含量男高北低,大豆油分相反。
2.季節因素:同一作物品種,種植季節不同,品質差異很大,如早稻稻米品質比晚稻差。早稻米質疏松,加工時易碎,米飯食味品質不好。
3.溫、光因素:如棉花生長后期的如遇低溫,就會影響纖維素的淀積,成熟度低,強度差;如過暴曬,棉纖維會在空氣中氧化,生成氧化纖維素,使纖維變的脆弱。
(二)氣候生態因素115(三)栽培措施
栽培技術措施對作物產品品質有很大的影響。甘薯增施鉀肥,有利于增加塊根數和塊根的肥大,減少根纖維,增加糖分和淀粉含量。如棉花調節播種期和調控生長發育進程,爭取最佳的溫、光條件下多結棉桃;作物病蟲害防治,如小麥赤霉病、甘薯黑斑病都可使品質下降。
(三)栽培措施116四、提高作物品質的途徑(一)選用優質品種
如:“四低一高”(低纖維、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低亞麻酸、高亞油酸)的油菜品種;高蛋白、高脂肪的大豆品種;高賴氨酸的玉米品種,抗病蟲害的轉基因棉花品種。四、提高作物品質的途徑117(二)改進栽培技術
1.合理輪作
合理輪作能通過改善土壤狀況,提高土壤肥力而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如棉花和大豆輪作,可增加棉花產量,纖維品質提高、馬鈴薯和玉米間作,可防止馬鈴薯的病毒病。
2.合理密植
群體過大,個體發育不良,小麥群體過大,后期引起倒伏,籽粒空癟,蛋白質和淀粉含量下降;但是纖維類作物,應適當增加密度,抑制分枝、分蘗的發生,使主莖伸長,有利于提高纖維品質。
(二)改進栽培技術1183.科學施肥
不同的作物合理施用營養元素,提高其品質。棉花增施氮肥能增重棉鈴、增長纖維;施磷增加衣分;施鉀肥增加纖維細度和強度;微量元素硼、鉬、錳等微量元素促進早熟。4.適時灌溉與排水5.適時收獲
小麥應在臘熟期收獲,完熟期蛋白質和淀粉含量會下降,棉花過早或過晚收獲都會降低纖維品質。
3.科學施肥119(三)提高農產品的加工技術
農產品加工時改進和提高其品質的重要措施之一,如菜籽油經氧化處理后將幾種脂肪酸不同的油脂調配成“調和油”,改善了菜籽油的品質;稻米加工時保留80%的胚芽,成一種新型超級精米;食品中添加人類必須的氨基酸、各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三)提高農產品的加工技術120
第三節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第三節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食品121一、綠色食品
我國于1990年5月15日由農業部率先推出“綠色食品”工程,這是我國發展生態農業的戰略措施之一,對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提高我國農產品的質量,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增加我國農產品和食品出口創匯具有重要意義。一、綠色食品我國于1990年5月15日由農122(一)綠色食品的概念
在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按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證,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能夠達到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類的食品。(二)綠色食品的特點
安全無污染;優質營養;生產過程與環境保護相結合。
(一)綠色食品的概念123(三)綠色食品生產必須具備的條件
1.產品和產品原料的產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態環境標準;2.農產品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等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產操作規程;3.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質量和衛生標準;4.產品的標簽必須符合《綠色食品標志設計標準手冊》中的規定。(三)綠色食品生產必須具備的條件124(四)生產綠色食品的措施
1.合理的選擇綠色食品的生產基地;2.應用綜合的生產技術。(四)生產綠色食品的措施125二、有機食品(一)有機食品的概念
根據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生產、加工標準或生產加工技術規范而生產加工出來的經有機食品頒證組織頒發給證書,供人類食用的一切食品。
(二)特點無污染、純天然、高品位、高質量
二、有機食品(一)有機食品的概念126(三)有機食品必備的條件
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IFOAM)1.有機食品的原料必須來自有機農業的產品(有機農產品)和野生無污染的天然產品。2.必須是按照有機農業生產和有機食品加工標準而生產加工出來的食品;3.加工出來的產品或食品必須經過有機食品頒證組織進行質量檢查,符合有機食品生產、加工標準頒給證書的食品。(三)有機食品必備的條件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IFOAM)127(四)有機食品生產中使用的技術
1.以生物技術防治病蟲害有機農業部允許使用化肥農藥,主要應用生物防治技術(以蟲治蟲、用微生物防治病蟲害等);農業技術防治(合理輪作、翻耕、利用抗性品種、加強田間管理等)、物理或機械技術(隔離、捕殺、誘殺等)。
2.重視有機肥的使用(四)有機食品生產中使用的技術128三、無公害食品(一)概念
無公害食品指在良好的生長環境條件下,農藥殘留等有害、有毒物質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按照一定的生產規程生產的無污染安全農產品。
三、無公害食品129(二)無公害食品的生產條件1.生產基地符合無公害標準;2.生產工藝必須符合技術規程;3.加工過程必須清潔、高效、安全。(三)無公害食品的生產措施
1.必須符合安全無公害;2.生產技術符合生產規程標準。
(二)無公害食品的生產條件130作物產量和產品品質的形成講解課件131
1、不是井里沒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夠深。不是成功來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夠多。
2、孤單一人的時間使自己變得優秀,給來的人一個驚喜,也給自己一個好的交代。
3、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斗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沒有過分的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說多余的話,自然禍就少。腹內的食物能減少,自然病就少。思緒中沒有過分欲,自然憂就少。大悲是無淚的,同樣大悟無言。緣來盡量要惜,緣盡就放。人生本來就空,對人家笑笑,對自己笑笑,笑著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謝花開,豈不自在,哪里來的塵埃!
25、你不能拼爹的時候,你就只能去拼命!
26、如果人生的旅程上沒有障礙,人還有什么可做的呢。
27、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可是我們的未來是自己去改變的。勵志名言:比別人多一點執著,你就會創造奇跡
28、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長的階梯,任何人也無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進程中,偶爾轉過頭來,回望自己留下的蹣跚腳印。
30、時間,帶不走真正的朋友;歲月,留不住虛幻的擁有。時光轉換,體會到緣分善變;平淡無語,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與不在,都會惦念;無心的情,無論你好與不好,只是漠然。走過一段路,總能有一次領悟;經歷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31、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審計實務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能建部分所屬企業領導人員招聘(競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白酒釀造過程中的工藝傳承與創新考核試卷
- 紙張油墨吸收性考核試卷
- 皮革護理的文化價值傳播與推廣考核試卷
- 2024年微生物檢驗技師考試指導及試題及答案
- 棉花倉儲員工職業素養培訓考核試卷
- 糧油市場渠道開發與維護策略考核試卷
- 相機拍攝模式創新與應用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軟技能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政府信息資源管理
- 中小微企業劃型證明
- 西南交大區段站工作組織課程設計2018
- 《監察機關監督執法工作規定》測試題試題含答案
- Q∕GDW 12154-2021 電力安全工器具試驗檢測中心建設規范
- 第四章 金融監管(商業銀行管理-復旦大學)
- 初中文言文專項訓練十篇(含答案)
- 煤礦頂板事故防治(1)
- 影像診斷學-—-總論PPT課件
- 漏電保護器試跳記錄表
- 調Q技術與鎖模技術(課堂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