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貴州省貴陽市統招專升本語文自考真題(含答案)_第1頁
2021-2022學年貴州省貴陽市統招專升本語文自考真題(含答案)_第2頁
2021-2022學年貴州省貴陽市統招專升本語文自考真題(含答案)_第3頁
2021-2022學年貴州省貴陽市統招專升本語文自考真題(含答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Version:1.0StartHTML:0000000107EndHTML:0000081267StartFragment:0000000127EndFragment:00000812492021-2022學年貴州省貴陽市統招專升本語文自考真題(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一、單選題(5題)1.《詩經》里屬于地方樂歌的是()

A.風B.大雅C.小雅D.頌

2.《戰國策》全書分12國策,共()篇

A.32B.33C.23D.13

3.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中提出的文藝思想是()

A.陳言務去B.窮而后工C.氣盛言宜D.胸有成竹

4.《苦惱》在揭示軍人與三個青年的自私自利、麻木不仁時,主要運用了()

A.語言描寫B.行為描寫C.肖像描寫D.場景描寫

5.描繪了一位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形象的詩作是()

A.穆旦《贊美》B.戴望舒《雨巷》C.徐志摩《再別康橋》D.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二、填空題(5題)6.江流宛轉繞芳甸,____。(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7.馬致遠【雙調】《夜行船·秋思》:紅塵不向門前惹,____

8.曹操《短歌行》(其一):____,烏鵲南飛

9.____,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10.曹操《短歌行》(其一):____,何時可掇?

三、判斷題(5題)11.歷史劇《昭君出塞》《棠棣之花》《屈原》《蔡文姬》都是郭沫若創作的()

A.否B.是

12.錢鐘書《說笑》認為在生活中應該提倡幽默()

A.否B.是

13.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阿Q正傳》,這是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

A.否B.是

14.《前赤壁賦》中主客對話代表了作者思想中兩個側面的矛盾斗爭()

A.否B.是

15.《詩經》中的雅是宗廟祭祀時的樂歌()

A.否B.是四、簡答題(2題)16.《再別康橋》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17.通報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五、閱讀理解(2題)18.閱讀龔自珍《詠史》,回答下列問題。

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牢盆①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②。田橫③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

【注】①牢盆:本是古代煮鹽的器具,這里代指把持鹽政的官僚和鹽業巨商。②稻粱謀:語出杜甫詩:君看隨陽雁,各為稻粱謀!原為飛鳥謀求稻粱食物,這里借指文人著書立說只為謀求衣食生活。③田橫:故齊王田氏宗族,劉邦建立漢朝后,因恥于向劉邦稱臣,自刎而死,其部下500人聞訊,也全部自殺,以示不屈

這首詩在藝術構思上有何獨特之處?

19.作者認為必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是的觀點()

A.不正確B.有一定合理之處C.完全對D.有爭議六、現代文閱讀(2題)20.作者說: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請結合全文內容,概括作者得到的答案

21.根據文本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漢字的指事和轉注是表意,不表形

B.漢字的表達方法,從象形(表形)到假借(表音)到會意(表意)逐步前進

C.形聲字的部首不只是表意義類別,有時也表具體意義

D.漢字的指事和轉注既表意又表形

參考答案

1.A《詩經》里的風是指十五國風,是當時各地的民歌

2.BB《戰國策》是一部戰國時期分國記事的史料匯編,屬國別體雜史。全書分12國策,共33篇,主要記載了戰國時期策士、謀臣縱橫捭闔的外交活動及相關言論主張

3.DD《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闡發了胸有成竹和心手相應兩方面的創作思想

4.AA契訶夫在描寫軍人和三個年輕人時主要運用了語言描寫的方法

5.B《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過對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的描寫,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6.月照花林皆似霰

7.綠樹偏宜屋角遮

8.月明星稀

9.莫道不銷魂

10.明明如月

11.N×郭沫若創作的歷史劇是《王昭君》而不是《昭君出塞》

12.N

13.N×1918年,周樹人用魯迅這一筆名,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阿Q正傳》是魯迅于1921年12月創作的中篇小說,最初發表于北京《晨報副刊》,后收入小說集《吶喊》

14.Y

15.N雅是宮廷樂歌,頌是用于宗廟祭祀的樂歌和舞歌

16.通過康橋的景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母校的無限眷戀之情,暗含對逝去往事的無限懷戀

17.通報適用于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況

18.這首詩名為詠史,實是借題發揮,諷喻現實,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當時政治的黑暗,統治者的昏庸腐敗,也指責了一般文人士大夫流連聲色,醉心功名利祿而忽視堅貞操守的行為。前三聯都直刺現實,結尾才引歷史典故,如黃鐘大呂,如橫截眾流,將敘史與議論融為一體,使今與古形成強烈的對比反襯,立意、章法都新穎別致

19.AA胡適認為陳獨秀對提倡白話文運動中堅持必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是的觀點,不僅武斷,更是不寬容的體現

20.無論置身于何等殘酷的境地,忍受多少辛苦,為了生命的存活,人都能做出堅持和努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