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騙貸、詐騙、非法放貸培訓課件_第1頁
銀行騙貸、詐騙、非法放貸培訓課件_第2頁
銀行騙貸、詐騙、非法放貸培訓課件_第3頁
銀行騙貸、詐騙、非法放貸培訓課件_第4頁
銀行騙貸、詐騙、非法放貸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騙貸、詐騙和非法放貸

山東五蓮農商銀行資產管理部二零一四年十一月1騙貸、詐騙和非法放貸山東五蓮打擊騙貸活動開展情況根據(jù)總行統(tǒng)一部署,從二月份開始我行聯(lián)合公安機關在全行開展“打擊騙貸鐵腕年”行動,通過與公安部門合作,嚴厲打擊符合騙貸條件的貸款,對當事人起到“打擊一個、震懾一片、清收一方”的效果。隨后利用公安機關震懾力對那些不符合騙貸立案條件但也存在違規(guī)行為的貸款,我行將協(xié)調經偵大隊予以協(xié)助清收。2打擊騙貸活動開展情況根據(jù)總行統(tǒng)一部署,從二月份開始我行聯(lián)合公打擊騙貸活動開展情況為更好地開展打擊騙貸工作,我行協(xié)商經偵大隊專門抽調一個中隊駐扎我行,總行資產部安排專人靠上,協(xié)同經偵民警共同辦案。聯(lián)合行動前期工作是對符合“騙貸”條件的貸款再次進行篩選,對形成不良貸款時間相對較短,騙貸手段較為明顯,貸款數(shù)額相對較大的騙貸貸款進行摸底排查,經過兩個月的攻堅工作,截至四月底共篩選出6戶作為打擊騙貸對象,現(xiàn)已立案2戶,網上追逃2戶,收回貸款本金22萬元。3打擊騙貸活動開展情況為更好地開展打擊騙貸工作,我行協(xié)商經偵大培訓目錄騙取貸款貸款詐騙

違法發(fā)放貸款

以上三者的不同4培訓目錄4騙取貸款騙取貸款的概念解讀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

騙取貸款的立案追訴標準

5騙取貸款5騙取貸款的概念解讀騙取貸款:我們所講的騙貸是指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在騙取貸款中關鍵詞就是欺騙手段四個字。所謂欺騙手段,是指行為人在取得銀行貸款時,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等手段,掩蓋客觀事實,騙取金融機構的信任。只要申請人在申請信貸資金或使用過程中,有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情節(jié),提供假證明、假資料以及沒有按照申請時所承諾的用途去使用信貸資金,都可以認為是使用了“欺騙手段”。6騙取貸款的概念解讀騙取貸款:我們所講的騙貸是指以欺騙手段取得騙取貸款的概念解讀“欺騙手段”通常表現(xiàn)為兩種:一種是虛構材料,一種是虛構主體資格(所謂虛構主體,就是憑空虛設,實際上虛設的主體是根本不存在的或者未經依法登記注冊的非法組織。虛構主體資格,往往要偽造營業(yè)執(zhí)照,虛構名稱),但是無論采取哪一種欺騙手段,行為人通過采取欺騙手段騙取到貸款,銀行已經把款貸給了借款人。7騙取貸款的概念解讀“欺騙手段”通常表現(xiàn)為兩種:一種是虛構材料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1)提供虛假身份證明和戶籍證明;(2)提供虛假營業(yè)執(zhí)照和經營場所;(3)編造貸款用途,改變貸款用途;(4)提供虛假收入證明;(5)在貸款時偽造單位公章、印鑒;(6)利用假簽字、假印章騙取貸款;(7)貸款后攜帶貸款逃跑;(8)虛構投資項目、虛構擔保單位、虛設抵押物等;(9)未按照借款用途使用貸款而是揮霍致使貸款無法償還;(10)使用貸款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用于高風險經濟活動、致使貸款無法償還;(11)謀取不正當利益,改變貸款用途,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致使貸款無法償還;8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1)提供虛假身份證明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12)提供虛假擔保申請貸款,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致使貸款無法償還;(13)貸款實際為自己使用,但是為了逃廢銀行債務,而聲稱自己只是名義借款人,把償還貸款的責任推到另外一個毫無清償能力的所謂“實際用款人”身上;(14)空殼公司借貸,實力公司經營,致使銀行債務懸空;(15)同一發(fā)起人成立的公司貸款之后,為了逃廢銀行債務,而又另外成立新公司繼續(xù)經營,致使原負債公司沒有履約能力;(16)將自己的近親屬分成兩個或幾個公司的股東分別成立公司,甲公司借貸,乙公司經營,賠錢是甲公司,掙錢是乙公司。(17)借款注冊成立公司,然后再采取各種辦法抽逃注冊資本,致使企業(yè)大大降低的償債能力。(18)以房地產或機械設備辦理抵押貸款之后,又采取種種手段(或租賃承包占去了使用權,或干脆變賣抵押物),致使抵押形同虛設,逃廢信用社債務;9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12)提供虛假擔保申請貸款,造成重大經濟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19)改變貸款用途,將貸款用于賭博、炒股等違法犯罪和高風險活動;(20)貸款后人去樓空,舉家外逃,再也無法聯(lián)系到借款人,致使信貸資金無法追回;(21)貸款企業(yè)或個人將自己的財產辦理假租賃、假轉讓、假抵押,致使銀行債務懸空;(22)利用假判決、假調解,將本該清償貸款的財產過戶給他人,導致借款企業(yè)名義上沒有償債能力;(23)一人擁有兩個以上身份證明,用甲身份證貸款,用乙身份證經營,催款時謊稱只有一個沒有貸款的身份證,騙取貸款后拒不償還;(24)改變借款人住址、改變家庭成員關系,騙取貸款后,無法到提供的借款人地址或家庭成員主張債權;(25)利用假離婚、假分家將財產轉移,致使借款人沒有履約能力;(26)提供虛假的企業(yè)報表。10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19)改變貸款用途,將貸款用于賭博、炒股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以上雖然列舉了騙取貸款的種種欺騙手段,因為欺騙方式多種多樣,所以很難一一列舉。對此,提醒大家注意兩點:一是只要達不到貸款詐騙罪標準的,就按騙取貸款罪去追究;二是欺騙手段不僅存在于申請貸款時,而且貫穿于從借款申請一直到貸款收回之前的整個過程當中。11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以上雖然列舉了騙取貸款的種種欺騙手段,因為騙取貸款的立案追訴標準

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jù)承兌、信用證、保函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1)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票據(jù)承兌、信用證、保函等,數(shù)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2)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票據(jù)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shù)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12騙取貸款的立案追訴標準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騙取貸款的立案追訴標準(3)雖未達到上述數(shù)額標準,但多次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票據(jù)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的;(4)其他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情形。13騙取貸款的立案追訴標準(3)雖未達到上述數(shù)額標準,但多次以欺騙取貸款罪的法律解讀本罪的概念是指以欺騙手段取得金融機構貸款,給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行為。14騙取貸款罪的法律解讀本罪的概念是指以欺騙手段取得金融機構貸款騙取貸款罪的法律解讀騙取貸款罪的刑法規(guī)定(見刑法第175條):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jù)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15騙取貸款罪的法律解讀騙取貸款罪的刑法規(guī)定(見刑法第175條)騙取貸款罪的法律解讀造成50—100萬元以上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造成重大損失”;造成300—500萬元以上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造成特別重大損失”。嚴重情節(jié)”的認定。除了“重大損失”外,如果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也可以構成本罪。在這一犯罪構成要件下,除了給銀行等金融機構造成經濟損失以體現(xiàn)其社會危害性外,筆者認為,如果有下列情形,可視為“其他嚴重情節(jié)”,應當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16騙取貸款罪的法律解讀造成50—100萬元以上損失的,可以認定騙取貸款罪的法律解讀(1)騙取巨額貸款從事高風險經營。如從事股票、期貨交易。(2)實施多次騙取的。這一次數(shù)可以限制為3次。(3)因相同行為已受到相關機構行政處罰。(4)因相同行為已被銀行等金融機構停止支付尚未使用的貸款,并提前收回貸款。(5)造成惡劣影響的。如導致金融機構信譽在國際市場上產生了負面影響。17騙取貸款罪的法律解讀(1)騙取巨額貸款從事高風險經營。如從事貸款詐騙貸款詐騙的概念解讀貸款詐騙的常見表現(xiàn)貸款詐騙的立案追訴標準貸款詐騙罪的法律解讀18貸款詐騙18貸款詐騙的概念解讀貸款詐騙:使用下述方法,騙取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非法據(jù)為已有?!熬幵煲M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是指沒有從自身以外的任何地方引進資金、項目,卻虛構引進資金項目的事實,以達到從金融機構騙取貸款的目的?!笆褂锰摷俳洕贤?,是指不存在與他人簽訂經濟合同的事實,卻制作虛假的經濟合同,并以此為依據(jù)從金融機構騙取貸款。19貸款詐騙的概念解讀貸款詐騙:使用下述方法,騙取銀行或者其他金貸款詐騙的概念解讀“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是指本不存在該證明文件,卻制作假的證明文件,并以此為依據(jù)從金融機構騙取貸款。“證明文件”,主經是指銀行的存款證明(似存單質押)、公司或者金融機構的擔保函(公司的假擔保)、劃款證明等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時所需要的文件?!笆褂锰摷俚漠a權證明作擔?!保侵副静淮嬖诋a權證明,卻制作假的產權證明,并以該假的產權證明為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的擔保(篡改土地使用證,由劃撥改為出讓),以騙取金融機構的貸款。20貸款詐騙的概念解讀“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是指本不存在該證明文貸款詐騙的概念解讀“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是指抵押物已經作為貸款抵押或者其他擔保行為的抵押,又以超出抵押物價值作為擔保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以騙取金融機構的貸款?!笆褂闷渌椒ā?,是指除了上述騙貸方法以外的其他方法,公安部采?。骸叭鐐卧靻挝还?、印鑒,以假幣作抵押,用合法方法貸款后拒不歸還等,以騙取金融機構的貸款?!?1貸款詐騙的概念解讀“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侵傅盅何镆呀涃J款詐騙的常見表現(xiàn)最高人民法院和公安部的一些規(guī)定如下:《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中,明確規(guī)定了對可以認定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七種情形:(1)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2)非法獲取資金后逃跑的;(3)肆意揮霍騙取資金的;(4)使用騙取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5)抽逃、轉移資金、藏匿財產,以逃避返還資金的;(6)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以逃避返還資金的;(7)其他非法占有資金,拒不返還的行為。22貸款詐騙的常見表現(xiàn)最高人民法院和公安部的一些規(guī)定如下:22貸款詐騙的常見表現(xiàn)公安部掌握的追訴標準,又在上述七條之外,加上了“行為人使用貸款的用途”?!叭绻袨槿嗽谫J款過程中使用了欺騙手段(當時不是非法占有),然后將貸款用于賭博、走私犯罪活動,或者大肆揮霍,攜款潛逃,一般可認定成立貸款詐騙罪?!薄叭绻徊糠仲J款用于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另一部分貸款用于賭博、走私犯罪活動,或者大肆揮霍,一般可按結果來認定:如果行為人不能按貸款合同還本付息,可認定其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認定成立貸款詐騙罪,否則不應認定成立貸款詐騙罪。23貸款詐騙的常見表現(xiàn)公安部掌握的追訴標準,又在上述七條之外,加貸款詐騙的立案追訴標準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shù)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24貸款詐騙的立案追訴標準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貸款詐騙罪的法律解讀貸款詐騙罪的刑法規(guī)定(見刑法第193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shù)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25貸款詐騙罪的法律解讀貸款詐騙罪的刑法規(guī)定(見刑法第193條)貸款詐騙罪的法律解讀(1)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2)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3)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26

(4)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5)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26貸款詐騙罪的法律解讀(1)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貸款詐騙罪的法律解讀本罪的犯罪主體是自然人。單位不能成為貸款詐騙罪的主體。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所謂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指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將詐騙所得金融機構的貸款據(jù)為己有的目的。這里的“非法占有”是廣義的,既包括將詐騙所得貸款置于個人的控制之下,也包括將詐騙所得貸款任意揮霍,或者控制后攜款潛逃等。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其非法占有目的存在于從產生騙貸動機到主動歸還貸款的整個過程中。本罪的犯罪對象只能是金融機構的貸款,其一方面侵犯了金融機構的財物所有權,另一方面擾亂了國家對金融機構貸款的管理秩序。在客觀方面,其表現(xiàn)為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或者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或者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或者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詐騙金融機構的貸款,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應該如何辦理貸款,從商業(yè)銀行法、貸款通則到“三個辦法一個指引”,再到其他一些管理制度,貸款行為有很多嚴格的法律規(guī)定,而貸款詐騙罪正是直接違反了這些規(guī)定。27貸款詐騙罪的法律解讀本罪的犯罪主體是自然人。單位不能成為貸款違法發(fā)放貸款

違法發(fā)放貸款概念解讀違法發(fā)放貸款常見表現(xiàn)違法發(fā)放貸款立案追訴標準

違法發(fā)放貸款法律解讀28違法發(fā)放貸款28違法發(fā)放貸款概念解讀違法發(fā)放貸款:就是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guī)定發(fā)放貸款,數(shù)額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29違法發(fā)放貸款概念解讀違法發(fā)放貸款:就是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違法放貸的常見表現(xiàn)《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和《項目融資業(yè)務指引》,并稱“三個辦法一個指引”,它初步構建和完善了我國銀行業(yè)金融機構的貸款業(yè)務法規(guī)框架。在目前情況下,只要是違反了這“三個辦法一個指引”規(guī)定的,就應該認定為違法放貸,因為從貸款通則到商業(yè)銀行法等一系列的貸款規(guī)定都已經容納到這些辦法里來,并且規(guī)定很詳盡。30違法放貸的常見表現(xiàn)《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個人貸款管違法發(fā)放貸款的立案追訴標準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guī)定發(fā)放貸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1)違法發(fā)放貸款,數(shù)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2)違法發(fā)放貸款,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shù)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31違法發(fā)放貸款的立案追訴標準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違法發(fā)放貸款罪的法律解讀違法發(fā)放貸款罪就是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guī)定發(fā)放貸款,數(shù)額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1979年的《刑法》沒有專門的違法放貸罪名,當時把這種行為定為玩忽職守罪的一種,以玩忽職守罪定罪處罰。1995年6月30日,全國人大黨委會《關于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第9條的規(guī)定,是我國第一次單獨針對違法放貸行為進行的刑事立法,是打擊違法放貸犯罪行為的一個里程碑。到了1997年修正《刑法》時,將《關于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第9條的規(guī)定,納入到《刑法》第186條中。不過當時是兩個罪名,一個是違法向關系人發(fā)放貸款罪,一個是違法發(fā)放貸款罪。再后來到了《刑法》修正案(六)將兩個罪名合為一個罪名,即違法發(fā)放貸款罪,只是規(guī)定了向關系人違法發(fā)放貸款加重處罰的情節(jié)。32違法發(fā)放貸款罪的法律解讀違法發(fā)放貸款罪就是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法發(fā)放貸款罪的法律解讀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1)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特定的,雖然既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自然人,但是單位必須是金融單位,人員必須是金融單位中從事貸款業(yè)務活動的工作人員,具體包括:主要負責人、分管信貸的負責人、貸款調查人、貸款審查人等。(2)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還是過失,這要看具體犯罪情節(jié),如果是與受賄、徇私、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相聯(lián)系,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主觀故意;如果是因為業(yè)務不熟、工作疏忽而造成違法放貸,可能是過失違法。但是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都不影響追究其違法放貸的刑事責任,只不過有的可能要與受賄罪一起數(shù)罪并罰。33違法發(fā)放貸款罪的法律解讀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1)本罪的犯罪違法發(fā)放貸款罪的法律解讀3)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具體說來就是國家的貸款管理制度。我國制定了一系列地法律法規(guī),對有關貸款問題作了規(guī)范性的約束。貸款人在辦理發(fā)放貸款業(yè)務過程中,玩忽職守或是濫用職權,違反這些規(guī)定辦理貸款,不僅破壞了國家的信貸管理制度,而且還會造成貸款的損失,影響國家金融秩序的穩(wěn)定。(4)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違反國家規(guī)定實施發(fā)放貸款、數(shù)額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也就是說犯罪的關鍵就在于是否“違法”二字上。這里的“法”主要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國務院及其部委(人民銀行或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制定的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行政措施、發(fā)布的決定和命令等。也就是說無論是法律還是法規(guī),只要是對信貸管理明確規(guī)定就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是違法。再就是具有數(shù)額巨大的情節(jié)或者造成重大損失的結果,才能構成本罪。34違法發(fā)放貸款罪的法律解讀3)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金融管理制違法發(fā)放貸款罪的法律解讀所以說,如果實施了違法放貸的行為,數(shù)額達到一百萬元以上,或者造成損失二十萬元以上,就構成了本罪。騙取貸款和貸款詐騙都與違法放貸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如果說前兩個罪名主要是針對金融機構外部,那么后一個罪名就是專門針對金融機構內部了。往往是一筆貸款的被騙出,有著里應外合、內外勾結的因果關系35違法發(fā)放貸款罪的法律解讀所以說,如果實施了違法放貸的行為,數(shù)三者之間的不同騙取貸款罪與違法放貸罪內在聯(lián)系騙取貸款與貸款詐騙的界限違法放貸與貸款詐騙的界限36三者之間的不同36騙取貸款罪與違法放貸罪內在聯(lián)系騙取貸款罪與違法放貸罪具有內在聯(lián)系,在制定立案追訴標準時也是對應的,可謂里應外合。騙取貸款罪是行為人騙取金融機構貸款及其他信用的犯罪行為,違法放貸罪是金融機構工作人員違反規(guī)定發(fā)放貸款的行為,因此騙取貸款的追訴標準是參照違法放貸罪的追訴標準制定的。如:第一項騙取貸款數(shù)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正好與違法放貸罪的追訴標準相同;第二項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給金融機構造成損失二十萬元以上的,也正好與違法放貸的追訴標準保持了一致;第三項未規(guī)定數(shù)額,只規(guī)定“多次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的”,表明行為人主觀惡性較大,所以也應立案追訴。37騙取貸款罪與違法放貸罪內在聯(lián)系騙取貸款罪與違法放貸罪具有內在騙取貸款與貸款詐騙的界限貸款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或者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或者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或者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蛘叱龅盅何飪r值重復擔保,或者使用其他方法,詐騙金融機構的貸款、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因為有的貸款很難界定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所以騙取貸款造成損失后,行為人得不到應有的法律懲罰,《刑法》在貸款詐騙之外,再新設騙取貸款,主要是為了加大打擊騙取金融機構貸款行為的力度。38騙取貸款與貸款詐騙的界限貸款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編造騙取貸款與貸款詐騙的界限從行為特征上看,雖然騙取貸與貸款詐騙都采用了欺騙手段,但是二者又有一定的區(qū)別:(1)騙取貸款在主觀上不要求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而貸款詐騙則要求行為人必須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2)騙取貸款的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而貸款詐騙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單位實施騙取貸款的行為,不能按照貸款詐騙追究刑事責任,符合條件的也只能按照合同詐騙定罪量刑。39騙取貸款與貸款詐騙的界限從行為特征上看,雖然騙取貸與貸款詐騙違法放貸與貸款詐騙的界限違法放貸與貸款詐騙的區(qū)別主要在于:(1)侵犯的客體不同。違法放貸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貸款管理制度,而貸款詐騙侵犯的既有金融機構的財產所有權,也有國家對金融機構的管理秩序。(2)犯罪主體不同。違法放貸的主體是特定主體(金融單位及其員工),貸款詐騙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并且只能是一般自然人。(3)主觀方面不同。違法放貸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無目的要求;而貸款詐騙只能是故意,而且以非法占有為目的。40違法放貸與貸款詐騙的界限違法放貸與貸款詐騙的區(qū)別主要在于:4

謝謝大家

資產管理部二零一四年五月41謝謝大家騙貸、詐騙和非法放貸

山東五蓮農商銀行資產管理部二零一四年十一月42騙貸、詐騙和非法放貸山東五蓮打擊騙貸活動開展情況根據(jù)總行統(tǒng)一部署,從二月份開始我行聯(lián)合公安機關在全行開展“打擊騙貸鐵腕年”行動,通過與公安部門合作,嚴厲打擊符合騙貸條件的貸款,對當事人起到“打擊一個、震懾一片、清收一方”的效果。隨后利用公安機關震懾力對那些不符合騙貸立案條件但也存在違規(guī)行為的貸款,我行將協(xié)調經偵大隊予以協(xié)助清收。43打擊騙貸活動開展情況根據(jù)總行統(tǒng)一部署,從二月份開始我行聯(lián)合公打擊騙貸活動開展情況為更好地開展打擊騙貸工作,我行協(xié)商經偵大隊專門抽調一個中隊駐扎我行,總行資產部安排專人靠上,協(xié)同經偵民警共同辦案。聯(lián)合行動前期工作是對符合“騙貸”條件的貸款再次進行篩選,對形成不良貸款時間相對較短,騙貸手段較為明顯,貸款數(shù)額相對較大的騙貸貸款進行摸底排查,經過兩個月的攻堅工作,截至四月底共篩選出6戶作為打擊騙貸對象,現(xiàn)已立案2戶,網上追逃2戶,收回貸款本金22萬元。44打擊騙貸活動開展情況為更好地開展打擊騙貸工作,我行協(xié)商經偵大培訓目錄騙取貸款貸款詐騙

違法發(fā)放貸款

以上三者的不同45培訓目錄4騙取貸款騙取貸款的概念解讀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

騙取貸款的立案追訴標準

46騙取貸款5騙取貸款的概念解讀騙取貸款:我們所講的騙貸是指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在騙取貸款中關鍵詞就是欺騙手段四個字。所謂欺騙手段,是指行為人在取得銀行貸款時,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等手段,掩蓋客觀事實,騙取金融機構的信任。只要申請人在申請信貸資金或使用過程中,有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情節(jié),提供假證明、假資料以及沒有按照申請時所承諾的用途去使用信貸資金,都可以認為是使用了“欺騙手段”。47騙取貸款的概念解讀騙取貸款:我們所講的騙貸是指以欺騙手段取得騙取貸款的概念解讀“欺騙手段”通常表現(xiàn)為兩種:一種是虛構材料,一種是虛構主體資格(所謂虛構主體,就是憑空虛設,實際上虛設的主體是根本不存在的或者未經依法登記注冊的非法組織。虛構主體資格,往往要偽造營業(yè)執(zhí)照,虛構名稱),但是無論采取哪一種欺騙手段,行為人通過采取欺騙手段騙取到貸款,銀行已經把款貸給了借款人。48騙取貸款的概念解讀“欺騙手段”通常表現(xiàn)為兩種:一種是虛構材料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1)提供虛假身份證明和戶籍證明;(2)提供虛假營業(yè)執(zhí)照和經營場所;(3)編造貸款用途,改變貸款用途;(4)提供虛假收入證明;(5)在貸款時偽造單位公章、印鑒;(6)利用假簽字、假印章騙取貸款;(7)貸款后攜帶貸款逃跑;(8)虛構投資項目、虛構擔保單位、虛設抵押物等;(9)未按照借款用途使用貸款而是揮霍致使貸款無法償還;(10)使用貸款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用于高風險經濟活動、致使貸款無法償還;(11)謀取不正當利益,改變貸款用途,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致使貸款無法償還;49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1)提供虛假身份證明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12)提供虛假擔保申請貸款,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致使貸款無法償還;(13)貸款實際為自己使用,但是為了逃廢銀行債務,而聲稱自己只是名義借款人,把償還貸款的責任推到另外一個毫無清償能力的所謂“實際用款人”身上;(14)空殼公司借貸,實力公司經營,致使銀行債務懸空;(15)同一發(fā)起人成立的公司貸款之后,為了逃廢銀行債務,而又另外成立新公司繼續(xù)經營,致使原負債公司沒有履約能力;(16)將自己的近親屬分成兩個或幾個公司的股東分別成立公司,甲公司借貸,乙公司經營,賠錢是甲公司,掙錢是乙公司。(17)借款注冊成立公司,然后再采取各種辦法抽逃注冊資本,致使企業(yè)大大降低的償債能力。(18)以房地產或機械設備辦理抵押貸款之后,又采取種種手段(或租賃承包占去了使用權,或干脆變賣抵押物),致使抵押形同虛設,逃廢信用社債務;50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12)提供虛假擔保申請貸款,造成重大經濟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19)改變貸款用途,將貸款用于賭博、炒股等違法犯罪和高風險活動;(20)貸款后人去樓空,舉家外逃,再也無法聯(lián)系到借款人,致使信貸資金無法追回;(21)貸款企業(yè)或個人將自己的財產辦理假租賃、假轉讓、假抵押,致使銀行債務懸空;(22)利用假判決、假調解,將本該清償貸款的財產過戶給他人,導致借款企業(yè)名義上沒有償債能力;(23)一人擁有兩個以上身份證明,用甲身份證貸款,用乙身份證經營,催款時謊稱只有一個沒有貸款的身份證,騙取貸款后拒不償還;(24)改變借款人住址、改變家庭成員關系,騙取貸款后,無法到提供的借款人地址或家庭成員主張債權;(25)利用假離婚、假分家將財產轉移,致使借款人沒有履約能力;(26)提供虛假的企業(yè)報表。51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19)改變貸款用途,將貸款用于賭博、炒股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以上雖然列舉了騙取貸款的種種欺騙手段,因為欺騙方式多種多樣,所以很難一一列舉。對此,提醒大家注意兩點:一是只要達不到貸款詐騙罪標準的,就按騙取貸款罪去追究;二是欺騙手段不僅存在于申請貸款時,而且貫穿于從借款申請一直到貸款收回之前的整個過程當中。52騙取貸款的常見表現(xiàn)以上雖然列舉了騙取貸款的種種欺騙手段,因為騙取貸款的立案追訴標準

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jù)承兌、信用證、保函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1)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票據(jù)承兌、信用證、保函等,數(shù)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2)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票據(jù)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shù)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53騙取貸款的立案追訴標準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騙取貸款的立案追訴標準(3)雖未達到上述數(shù)額標準,但多次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票據(jù)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的;(4)其他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情形。54騙取貸款的立案追訴標準(3)雖未達到上述數(shù)額標準,但多次以欺騙取貸款罪的法律解讀本罪的概念是指以欺騙手段取得金融機構貸款,給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行為。55騙取貸款罪的法律解讀本罪的概念是指以欺騙手段取得金融機構貸款騙取貸款罪的法律解讀騙取貸款罪的刑法規(guī)定(見刑法第175條):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jù)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56騙取貸款罪的法律解讀騙取貸款罪的刑法規(guī)定(見刑法第175條)騙取貸款罪的法律解讀造成50—100萬元以上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造成重大損失”;造成300—500萬元以上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造成特別重大損失”。嚴重情節(jié)”的認定。除了“重大損失”外,如果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也可以構成本罪。在這一犯罪構成要件下,除了給銀行等金融機構造成經濟損失以體現(xiàn)其社會危害性外,筆者認為,如果有下列情形,可視為“其他嚴重情節(jié)”,應當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57騙取貸款罪的法律解讀造成50—100萬元以上損失的,可以認定騙取貸款罪的法律解讀(1)騙取巨額貸款從事高風險經營。如從事股票、期貨交易。(2)實施多次騙取的。這一次數(shù)可以限制為3次。(3)因相同行為已受到相關機構行政處罰。(4)因相同行為已被銀行等金融機構停止支付尚未使用的貸款,并提前收回貸款。(5)造成惡劣影響的。如導致金融機構信譽在國際市場上產生了負面影響。58騙取貸款罪的法律解讀(1)騙取巨額貸款從事高風險經營。如從事貸款詐騙貸款詐騙的概念解讀貸款詐騙的常見表現(xiàn)貸款詐騙的立案追訴標準貸款詐騙罪的法律解讀59貸款詐騙18貸款詐騙的概念解讀貸款詐騙:使用下述方法,騙取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非法據(jù)為已有。“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是指沒有從自身以外的任何地方引進資金、項目,卻虛構引進資金項目的事實,以達到從金融機構騙取貸款的目的?!笆褂锰摷俳洕贤?,是指不存在與他人簽訂經濟合同的事實,卻制作虛假的經濟合同,并以此為依據(jù)從金融機構騙取貸款。60貸款詐騙的概念解讀貸款詐騙:使用下述方法,騙取銀行或者其他金貸款詐騙的概念解讀“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是指本不存在該證明文件,卻制作假的證明文件,并以此為依據(jù)從金融機構騙取貸款?!白C明文件”,主經是指銀行的存款證明(似存單質押)、公司或者金融機構的擔保函(公司的假擔保)、劃款證明等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時所需要的文件。“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是指本不存在產權證明,卻制作假的產權證明,并以該假的產權證明為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的擔保(篡改土地使用證,由劃撥改為出讓),以騙取金融機構的貸款。61貸款詐騙的概念解讀“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是指本不存在該證明文貸款詐騙的概念解讀“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侵傅盅何镆呀涀鳛橘J款抵押或者其他擔保行為的抵押,又以超出抵押物價值作為擔保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以騙取金融機構的貸款。“使用其他方法”,是指除了上述騙貸方法以外的其他方法,公安部采?。骸叭鐐卧靻挝还隆⒂¤b,以假幣作抵押,用合法方法貸款后拒不歸還等,以騙取金融機構的貸款。”62貸款詐騙的概念解讀“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是指抵押物已經貸款詐騙的常見表現(xiàn)最高人民法院和公安部的一些規(guī)定如下:《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中,明確規(guī)定了對可以認定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七種情形:(1)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2)非法獲取資金后逃跑的;(3)肆意揮霍騙取資金的;(4)使用騙取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5)抽逃、轉移資金、藏匿財產,以逃避返還資金的;(6)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以逃避返還資金的;(7)其他非法占有資金,拒不返還的行為。63貸款詐騙的常見表現(xiàn)最高人民法院和公安部的一些規(guī)定如下:22貸款詐騙的常見表現(xiàn)公安部掌握的追訴標準,又在上述七條之外,加上了“行為人使用貸款的用途”?!叭绻袨槿嗽谫J款過程中使用了欺騙手段(當時不是非法占有),然后將貸款用于賭博、走私犯罪活動,或者大肆揮霍,攜款潛逃,一般可認定成立貸款詐騙罪?!薄叭绻徊糠仲J款用于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另一部分貸款用于賭博、走私犯罪活動,或者大肆揮霍,一般可按結果來認定:如果行為人不能按貸款合同還本付息,可認定其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認定成立貸款詐騙罪,否則不應認定成立貸款詐騙罪。64貸款詐騙的常見表現(xiàn)公安部掌握的追訴標準,又在上述七條之外,加貸款詐騙的立案追訴標準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shù)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65貸款詐騙的立案追訴標準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貸款詐騙罪的法律解讀貸款詐騙罪的刑法規(guī)定(見刑法第193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shù)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66貸款詐騙罪的法律解讀貸款詐騙罪的刑法規(guī)定(見刑法第193條)貸款詐騙罪的法律解讀(1)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2)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3)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67

(4)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5)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67貸款詐騙罪的法律解讀(1)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貸款詐騙罪的法律解讀本罪的犯罪主體是自然人。單位不能成為貸款詐騙罪的主體。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所謂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指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將詐騙所得金融機構的貸款據(jù)為己有的目的。這里的“非法占有”是廣義的,既包括將詐騙所得貸款置于個人的控制之下,也包括將詐騙所得貸款任意揮霍,或者控制后攜款潛逃等。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其非法占有目的存在于從產生騙貸動機到主動歸還貸款的整個過程中。本罪的犯罪對象只能是金融機構的貸款,其一方面侵犯了金融機構的財物所有權,另一方面擾亂了國家對金融機構貸款的管理秩序。在客觀方面,其表現(xiàn)為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或者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或者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或者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蛘叱龅盅何飪r值重復擔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詐騙金融機構的貸款,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應該如何辦理貸款,從商業(yè)銀行法、貸款通則到“三個辦法一個指引”,再到其他一些管理制度,貸款行為有很多嚴格的法律規(guī)定,而貸款詐騙罪正是直接違反了這些規(guī)定。68貸款詐騙罪的法律解讀本罪的犯罪主體是自然人。單位不能成為貸款違法發(fā)放貸款

違法發(fā)放貸款概念解讀違法發(fā)放貸款常見表現(xiàn)違法發(fā)放貸款立案追訴標準

違法發(fā)放貸款法律解讀69違法發(fā)放貸款28違法發(fā)放貸款概念解讀違法發(fā)放貸款:就是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guī)定發(fā)放貸款,數(shù)額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70違法發(fā)放貸款概念解讀違法發(fā)放貸款:就是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違法放貸的常見表現(xiàn)《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和《項目融資業(yè)務指引》,并稱“三個辦法一個指引”,它初步構建和完善了我國銀行業(yè)金融機構的貸款業(yè)務法規(guī)框架。在目前情況下,只要是違反了這“三個辦法一個指引”規(guī)定的,就應該認定為違法放貸,因為從貸款通則到商業(yè)銀行法等一系列的貸款規(guī)定都已經容納到這些辦法里來,并且規(guī)定很詳盡。71違法放貸的常見表現(xiàn)《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個人貸款管違法發(fā)放貸款的立案追訴標準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guī)定發(fā)放貸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1)違法發(fā)放貸款,數(shù)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2)違法發(fā)放貸款,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shù)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72違法發(fā)放貸款的立案追訴標準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違法發(fā)放貸款罪的法律解讀違法發(fā)放貸款罪就是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guī)定發(fā)放貸款,數(shù)額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1979年的《刑法》沒有專門的違法放貸罪名,當時把這種行為定為玩忽職守罪的一種,以玩忽職守罪定罪處罰。1995年6月30日,全國人大黨委會《關于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第9條的規(guī)定,是我國第一次單獨針對違法放貸行為進行的刑事立法,是打擊違法放貸犯罪行為的一個里程碑。到了1997年修正《刑法》時,將《關于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第9條的規(guī)定,納入到《刑法》第186條中。不過當時是兩個罪名,一個是違法向關系人發(fā)放貸款罪,一個是違法發(fā)放貸款罪。再后來到了《刑法》修正案(六)將兩個罪名合為一個罪名,即違法發(fā)放貸款罪,只是規(guī)定了向關系人違法發(fā)放貸款加重處罰的情節(jié)。73違法發(fā)放貸款罪的法律解讀違法發(fā)放貸款罪就是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法發(fā)放貸款罪的法律解讀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1)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特定的,雖然既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自然人,但是單位必須是金融單位,人員必須是金融單位中從事貸款業(yè)務活動的工作人員,具體包括:主要負責人、分管信貸的負責人、貸款調查人、貸款審查人等。(2)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還是過失,這要看具體犯罪情節(jié),如果是與受賄、徇私、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相聯(lián)系,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主觀故意;如果是因為業(yè)務不熟、工作疏忽而造成違法放貸,可能是過失違法。但是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都不影響追究其違法放貸的刑事責任,只不過有的可能要與受賄罪一起數(shù)罪并罰。74違法發(fā)放貸款罪的法律解讀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1)本罪的犯罪違法發(fā)放貸款罪的法律解讀3)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具體說來就是國家的貸款管理制度。我國制定了一系列地法律法規(guī),對有關貸款問題作了規(guī)范性的約束。貸款人在辦理發(fā)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