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課件_第1頁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課件_第2頁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課件_第3頁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課件_第4頁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1主要內容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1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3未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展望42022/12/22主要內容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1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進程2022/12/2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進程202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及輕型商用車)示范推廣補助標準(萬元/每輛)2022/12/24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及輕型商用車)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車示范推廣補助標準(萬元/每輛)2022/12/25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車示范推廣補助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傳統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節能減排比較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2/12/26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傳統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節能減排比較燃料電池技術瓶頸:1.H2的制取、存儲、運輸難題。2.催化劑選取困難,成本太高。純電動汽車

目前更多的是發展電動汽車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2/12/27燃料電池純電動汽車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1普通充電

多為交流充電,電壓220V或380V,一次需要8-10小時充滿。

一個有10個位置的電站一天

充30輛汽車,10萬輛汽車需多少個充電站?占用多少城市用地??2快速充電多為直流充電,一次充電需要10-20分鐘左右。10分鐘左右把35Kw的電池充電完畢大約需要250Kw的充電功率,是一個辦公大樓用電負荷的5倍,不可能在家充!一個充電站開4個充電機,功率就能達到“兆瓦”級,是個難題!!3電池更換

更換電池,時間短,能保證汽車的正常行駛。

電池組標準化比較困難,電池組心就問題難以解決。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傳統電動汽車充電模式及其存在的問題2022/12/281普通充電2快速充電3電池更換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傳同時充電的汽車數目有限戶外有線充電樁易受到侵害建專用充電站占用大量用地采用無線充電形式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充電樁充形式的缺點及其解決辦法2022/12/29同時充電的汽車數目有限戶外有線充電樁易受到侵害建專用充電站占電動汽車充電站及充電樁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2/12/210電動汽車充電站及充電樁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2/無線充電式充電站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2/12/211無線充電式充電站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2/12/無線充電式停車場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2/12/212無線充電式停車場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無線充電的發展歷史1.

19世紀30年代,邁克爾?法拉第就發現,周圍磁場的變化將在電線中產生電流。2.

19世紀90年代,愛迪生光譜輻射能研究項目的一名助手尼古拉?特斯拉就曾提出無線電力傳輸的構想。3.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許樹源教授在早幾年曾成功研制出“無線電池充電平臺”,需要產品與充電器接觸,它主要利用的是近場電磁耦合原理。4.2007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馬林·索爾賈??耍∕arinSoljacic)等人在無線傳輸電力方面取得了新進展,他們用兩米外的一個電源,“隔地”點亮了一盞60瓦的燈泡。5.最近,有幾家公司已經生產出無線充電的手機、mp3、便攜式電腦。

2022/12/21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無線充電的發展歷史2022/1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無線輸電頻率相同的共振耦合現象電流震蕩:7兆赫范圍:1米傳輸效率:80%2022/12/214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無線輸電頻率相同的共振耦合現象2電子產品充電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松下產品無線電源聯盟2022/12/215電子產品充電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松下產品無線電源聯盟1電磁感應式2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磁場共振式無線電波式三種無線充電方式2022/12/2161電磁感應式2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磁場共振式無線電電磁感應式充電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電磁感應——初級線圈一定頻率的交流電,通過電磁感應在次級線圈鐘產生一定的電流,從而將能量從傳輸端轉移到接收端2022/12/217電磁感應式充電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電磁感應——初級線電磁感應式充電系統框圖及應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2022/12/218電磁感應式充電系統框圖及應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20無線電波式充電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基本原理——類似于早期使用的礦石收音機,主要有微波發射裝置和微波接收裝置組成,如圖,接收電路,可以捕捉到從墻壁彈回的無線電波能量,在隨負載作出調整的同時保持穩定的直流電壓。Powercast公司研制出可以將無線電波轉化成直流電的接收裝置,可在約1米范圍內為不同電子裝置的電池充電。2022/12/219無線電波式充電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基本原理——類似于磁場共振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原理——由能量發送裝置,和能量接收裝置組成,當兩個裝置調整到相同頻率,或者說在一個特定的頻率上共振,它們就可以交換彼此的能量。2022/12/220磁場共振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原理——由能量發送裝置,磁場共振式充電應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2022/12/221磁場共振式充電應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2022/12三種充電方式對比2022/12/222三種充電方式對比2022/12/12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實際結構及原理圖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系統由位于汽車外部主級電路和位于汽車的內部的次級電路、整流器以及驅動系統構成。通常在充電的時候,帶有扁平鐵芯的主級線圈,即耦合器,是通過手動的方式被插在次級鐵芯中一個縫隙處,這樣,能量就能夠從安置在底層的主級電路被轉換到電池中。2022/12/22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實際結構及原理圖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結構及原理圖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2022/12/224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結構及原理圖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感應充電觀光車韓國首爾一座游樂園內試運行一種新型電車。這種電車在鋪有電感應條的路面上行駛時可“無線”充電,不像傳統電車需通過路軌或頭頂電線獲得電力。

2022/12/225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感應充電觀光車韓國首爾一座游樂園印度無線充電車(REVANXG)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REVANXG則是一款雙門運動車型,擁有玻璃車頂,最高時速達130公里,一次充電可持續行駛200公里,這款車預計2011年上市。2022/12/226印度無線充電車(REVANXG)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日產魔方電動車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采用了可在供電線圈和受電線圈之間提供電力的電磁感應方式.即將一個受電線圈裝置安裝在汽車的底盤上,將另一個供電線圈裝置安裝在地面,當電動汽車駛到供電線圈裝置上,受電線圈即可接受到供電線圈的電流,從而對電池進行充電。目前,這套裝置的額定輸出功率為10kW,一般的電動汽車可在7-8小時內完成充電。2022/12/227日產魔方電動車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采用了可在供電線圈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日本無線充電式混合動力巴士電磁感應式,供電線圈是埋入充電臺的混凝土中的。車開上充電臺后,當車載線圈對準供電線圈后(重合),車內的儀表板上有一個指示燈會亮,司機按一下充電按鈕,就開始充電。2022/12/228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日本無線充電式混合動力巴士電磁感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日本無線充電式混合動力巴士結構2022/12/229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日本無線充電式混合動力巴士結構2基于電磁感應原理的無接觸電能傳輸系統的分析與設計新型感應耦合式無接觸電能傳輸系統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即能量發送端,無接觸變壓器和能量接收端,系統構成如圖1所示。能量發送端主要由整流濾波電路、高頻逆變裝置和控制電路(調節逆變頻率及脈寬)構成,其主要功能是產生交流能量并使之通過分離功率變壓器傳輸到能量接收器。能量接收端與變壓器次級連接,具有可靈活移動的特點,由輸出整流濾波環節和控制電路構成,提供負載所需的電能量。發送器和接收器之間相對獨立(無機械、電氣連接),但又通過無接觸變壓器的磁場耦合具有能量相關性。系統工作時,在輸入端將工頻交流電經過整流和濾波后進人逆變裝置(Inverter)轉換成高頻交流電流供給變壓器初級繞組。輸入能量經過變壓器感應耦合后,次級端口輸出的是高頻電流,根據負載具體需求,將接收到的能量調節為滿足負載所需。2022/12/230基于電磁感應原理的無接觸電能傳輸系統的分析與設計新型感應耦合DSP課外研究課題一、拓撲選擇在無接觸電能傳輸系統中,高頻變壓器的初級和次級是分離的,從而導致漏感較大,在電路上會產生很大的功率損耗、器件應力和開關損耗。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利用漏感作為諧振電感的諧振變換器為最好的選擇J。無接觸電能傳輸可以提供較好的正弦波形,吸收了變壓器漏感和功率器件的寄生電容,消除了電壓尖峰和浪涌電流,電磁干擾和電磁噪聲,降低了器件的開關應力,實現了零電流或零電壓開關。結合實際設計所需,選擇串聯諧振的ZVS半橋變換器,如圖2所示。2022/12/231DSP課外研究課題一、拓撲選擇2022/12/131www.二、無接觸變壓器模型分析2.1補償前無接觸變壓器模型分析2022/12/232二、無接觸變壓器模型分析2.1補償前無接觸變壓器模型分析2二、無接觸變壓器模型分析2.2補償后無接觸變壓器模型分析對于普通的變壓器,由于初級和次級耦合較好,初、次級漏感都較小,可忽略不計,由方程(3)可知,系統電抗分量小,輸出電壓與負載無關。但是,對于無接觸變壓器,由于氣隙較大,耦合較差,初級和次級漏感很大,系統輸出電壓和輸出功率都相應減小,為改善系統傳輸性能,提高效率,可對次級進行補償,具體的方法有次級串聯電容補償和并聯電容補償。如圖4所示為次級串聯電容補償電路。2022/12/233二、無接觸變壓器模型分析2.2補償后無接觸變壓器模型分析DSP課外研究課題

以上為一般性分析,如果用于串聯諧振式半橋變換器電路中,還應該考慮初級串聯的諧振電容以及開關管的寄生電容。2022/12/234DSP課外研究課題以上為一般性分析,如果用于串聯無接觸變壓器設計

無接觸變壓器的設計是系統設計的核心部分。在經過初級諧振和次級補償之后,我們解決了初級和次級的漏感對系統電能傳輸的影響,系統次級的輸出只與電壓以及初次級的匝比有關。(1)鐵芯材料的選擇對非接觸感應電能傳輸系統中松耦合變壓器的鐵芯材料的選擇,一般有以下幾個要求:①磁導率要高;②具有很小的矯頑力狹窄的磁滯回線;③電阻率要高;④有足夠大的飽和磁感應強度;⑤磁損率要??;⑥居里溫度要高。一般來講,鐵氧體、鐵鎳軟磁合金、非晶合金都能滿足非接觸感應電能傳輸系統中變壓器鐵芯材料的要求。從性能上看,非晶合金總體性能優于其他軟磁材料,非晶合金中的鐵基微晶是其中最優的磁性材料。(2)氣隙大小氣隙大小是松耦合變壓器耦合系數的關鍵因素之一。在非接觸感應電能傳輸系統中,應根據變壓器氣隙大小和變化范圍選取合適的變壓器結構和工作狀態,使變壓器在氣隙規定變化范圍內,保證耦合系數變化較小,保持較高的耦合系數,這樣有利于系統的優化設計和效率的提高。2022/12/235無接觸變壓器設計無接觸變壓器的設計是系統設計的核四、控制策略

普通的半橋串聯諧振式ZVS變換器一般采用PFM的控制策略。輸出電壓經過光耦隔離,將電壓信號反饋到控制電路,控制電路根據反饋的電壓信號調節其輸出驅動信號的頻率,從而改變開關管的導通,以達到穩定輸出電壓的目的。然而,在感應耦合式無接觸電能傳輸系統中,初、次級是完全分開的,即使通過光耦隔離仍然是無法接受的,并且由于無接觸電能傳輸系統的漏感很大,頻率的變化將對補償效果影響很大。綜合以上考慮,我們設計了一種新型的控制方案—初級端固定控制信號的頻率與導通角,實現初級開關管的ZVS軟開關,以及Buck型降壓電路實現最好的補償效果;次級使用PWM控制的Buck型降壓電路,調節輸出電壓,以適應負載的需求。該方法由于使用兩級控制,對普通電源來說效率會有所降低,但對于無接觸電能傳輸系統,由于初級頻率的固定,系統的軟開關以及對漏感的補償,都可以固定工作在最佳狀態,所以該方案有利于系統效率的提高,以及輸出的穩定。2022/12/236四、控制策略普通的半橋串聯諧振式ZVS變換器一般采DSP課外研究課題2022/12/237DSP課外研究課題2022/12/137未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展望太空發電站該太陽能電站將電能通過無線傳輸方式傳遞給空間飛行器或地球表面用戶。2022/12/238未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展望太空發電站該太陽能電站將電能通過謝謝謝謝39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40主要內容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1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3未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展望42022/12/241主要內容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1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進程2022/12/24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進程202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及輕型商用車)示范推廣補助標準(萬元/每輛)2022/12/24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及輕型商用車)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車示范推廣補助標準(萬元/每輛)2022/12/244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車示范推廣補助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傳統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節能減排比較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2/12/245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傳統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節能減排比較燃料電池技術瓶頸:1.H2的制取、存儲、運輸難題。2.催化劑選取困難,成本太高。純電動汽車

目前更多的是發展電動汽車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2/12/246燃料電池純電動汽車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1普通充電

多為交流充電,電壓220V或380V,一次需要8-10小時充滿。

一個有10個位置的電站一天

充30輛汽車,10萬輛汽車需多少個充電站?占用多少城市用地??2快速充電多為直流充電,一次充電需要10-20分鐘左右。10分鐘左右把35Kw的電池充電完畢大約需要250Kw的充電功率,是一個辦公大樓用電負荷的5倍,不可能在家充!一個充電站開4個充電機,功率就能達到“兆瓦”級,是個難題?。?電池更換

更換電池,時間短,能保證汽車的正常行駛。

電池組標準化比較困難,電池組心就問題難以解決。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傳統電動汽車充電模式及其存在的問題2022/12/2471普通充電2快速充電3電池更換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傳同時充電的汽車數目有限戶外有線充電樁易受到侵害建專用充電站占用大量用地采用無線充電形式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充電樁充形式的缺點及其解決辦法2022/12/248同時充電的汽車數目有限戶外有線充電樁易受到侵害建專用充電站占電動汽車充電站及充電樁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2/12/249電動汽車充電站及充電樁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2/無線充電式充電站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2/12/250無線充電式充電站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2/12/無線充電式停車場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2/12/251無線充電式停車場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究背景202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無線充電的發展歷史1.

19世紀30年代,邁克爾?法拉第就發現,周圍磁場的變化將在電線中產生電流。2.

19世紀90年代,愛迪生光譜輻射能研究項目的一名助手尼古拉?特斯拉就曾提出無線電力傳輸的構想。3.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許樹源教授在早幾年曾成功研制出“無線電池充電平臺”,需要產品與充電器接觸,它主要利用的是近場電磁耦合原理。4.2007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馬林·索爾賈希克(MarinSoljacic)等人在無線傳輸電力方面取得了新進展,他們用兩米外的一個電源,“隔地”點亮了一盞60瓦的燈泡。5.最近,有幾家公司已經生產出無線充電的手機、mp3、便攜式電腦。

2022/12/25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無線充電的發展歷史2022/1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無線輸電頻率相同的共振耦合現象電流震蕩:7兆赫范圍:1米傳輸效率:80%2022/12/25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無線輸電頻率相同的共振耦合現象2電子產品充電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松下產品無線電源聯盟2022/12/254電子產品充電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松下產品無線電源聯盟1電磁感應式2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磁場共振式無線電波式三種無線充電方式2022/12/2551電磁感應式2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磁場共振式無線電電磁感應式充電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電磁感應——初級線圈一定頻率的交流電,通過電磁感應在次級線圈鐘產生一定的電流,從而將能量從傳輸端轉移到接收端2022/12/256電磁感應式充電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電磁感應——初級線電磁感應式充電系統框圖及應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2022/12/257電磁感應式充電系統框圖及應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20無線電波式充電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基本原理——類似于早期使用的礦石收音機,主要有微波發射裝置和微波接收裝置組成,如圖,接收電路,可以捕捉到從墻壁彈回的無線電波能量,在隨負載作出調整的同時保持穩定的直流電壓。Powercast公司研制出可以將無線電波轉化成直流電的接收裝置,可在約1米范圍內為不同電子裝置的電池充電。2022/12/258無線電波式充電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基本原理——類似于磁場共振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原理——由能量發送裝置,和能量接收裝置組成,當兩個裝置調整到相同頻率,或者說在一個特定的頻率上共振,它們就可以交換彼此的能量。2022/12/259磁場共振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原理——由能量發送裝置,磁場共振式充電應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2022/12/260磁場共振式充電應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2022/12三種充電方式對比2022/12/261三種充電方式對比2022/12/12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實際結構及原理圖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系統由位于汽車外部主級電路和位于汽車的內部的次級電路、整流器以及驅動系統構成。通常在充電的時候,帶有扁平鐵芯的主級線圈,即耦合器,是通過手動的方式被插在次級鐵芯中一個縫隙處,這樣,能量就能夠從安置在底層的主級電路被轉換到電池中。2022/12/26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實際結構及原理圖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結構及原理圖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2022/12/26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結構及原理圖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感應充電觀光車韓國首爾一座游樂園內試運行一種新型電車。這種電車在鋪有電感應條的路面上行駛時可“無線”充電,不像傳統電車需通過路軌或頭頂電線獲得電力。

2022/12/264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感應充電觀光車韓國首爾一座游樂園印度無線充電車(REVANXG)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REVANXG則是一款雙門運動車型,擁有玻璃車頂,最高時速達130公里,一次充電可持續行駛200公里,這款車預計2011年上市。2022/12/265印度無線充電車(REVANXG)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日產魔方電動車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采用了可在供電線圈和受電線圈之間提供電力的電磁感應方式.即將一個受電線圈裝置安裝在汽車的底盤上,將另一個供電線圈裝置安裝在地面,當電動汽車駛到供電線圈裝置上,受電線圈即可接受到供電線圈的電流,從而對電池進行充電。目前,這套裝置的額定輸出功率為10kW,一般的電動汽車可在7-8小時內完成充電。2022/12/266日產魔方電動車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采用了可在供電線圈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日本無線充電式混合動力巴士電磁感應式,供電線圈是埋入充電臺的混凝土中的。車開上充電臺后,當車載線圈對準供電線圈后(重合),車內的儀表板上有一個指示燈會亮,司機按一下充電按鈕,就開始充電。2022/12/267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日本無線充電式混合動力巴士電磁感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日本無線充電式混合動力巴士結構2022/12/268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實例日本無線充電式混合動力巴士結構2基于電磁感應原理的無接觸電能傳輸系統的分析與設計新型感應耦合式無接觸電能傳輸系統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即能量發送端,無接觸變壓器和能量接收端,系統構成如圖1所示。能量發送端主要由整流濾波電路、高頻逆變裝置和控制電路(調節逆變頻率及脈寬)構成,其主要功能是產生交流能量并使之通過分離功率變壓器傳輸到能量接收器。能量接收端與變壓器次級連接,具有可靈活移動的特點,由輸出整流濾波環節和控制電路構成,提供負載所需的電能量。發送器和接收器之間相對獨立(無機械、電氣連接),但又通過無接觸變壓器的磁場耦合具有能量相關性。系統工作時,在輸入端將工頻交流電經過整流和濾波后進人逆變裝置(Inverter)轉換成高頻交流電流供給變壓器初級繞組。輸入能量經過變壓器感應耦合后,次級端口輸出的是高頻電流,根據負載具體需求,將接收到的能量調節為滿足負載所需。2022/12/269基于電磁感應原理的無接觸電能傳輸系統的分析與設計新型感應耦合DSP課外研究課題一、拓撲選擇在無接觸電能傳輸系統中,高頻變壓器的初級和次級是分離的,從而導致漏感較大,在電路上會產生很大的功率損耗、器件應力和開關損耗。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利用漏感作為諧振電感的諧振變換器為最好的選擇J。無接觸電能傳輸可以提供較好的正弦波形,吸收了變壓器漏感和功率器件的寄生電容,消除了電壓尖峰和浪涌電流,電磁干擾和電磁噪聲,降低了器件的開關應力,實現了零電流或零電壓開關。結合實際設計所需,選擇串聯諧振的ZVS半橋變換器,如圖2所示。2022/12/270DSP課外研究課題一、拓撲選擇2022/12/131www.二、無接觸變壓器模型分析2.1補償前無接觸變壓器模型分析2022/12/271二、無接觸變壓器模型分析2.1補償前無接觸變壓器模型分析2二、無接觸變壓器模型分析2.2補償后無接觸變壓器模型分析對于普通的變壓器,由于初級和次級耦合較好,初、次級漏感都較小,可忽略不計,由方程(3)可知,系統電抗分量小,輸出電壓與負載無關。但是,對于無接觸變壓器,由于氣隙較大,耦合較差,初級和次級漏感很大,系統輸出電壓和輸出功率都相應減小,為改善系統傳輸性能,提高效率,可對次級進行補償,具體的方法有次級串聯電容補償和并聯電容補償。如圖4所示為次級串聯電容補償電路。2022/12/272二、無接觸變壓器模型分析2.2補償后無接觸變壓器模型分析DSP課外研究課題

以上為一般性分析,如果用于串聯諧振式半橋變換器電路中,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