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與生物相關的成語與生物相關的成語與生物相關的成語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與生物相關的成語日期:20xx年X月與生物有關的成語、諺語與謎語一.蘊含生物學知識的成語1.孔雀開屏動物的求偶行為動物園里我們經常看到雄孔雀展開它們的尾羽,像一把美麗的花扇表示對游客的歡迎。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孔雀開屏是動物生殖中的一種求偶行為,雄性個體為贏得雌性孔雀的芳心,特意打開艷麗的尾羽炫耀自己,其目的是想跟心中的“白雪公主”永結秦晉之好。除此之外與動物生殖相關的成語還有蜻蜓點水、鳥語花香、枯木逢春等。2.根深葉茂根的吸收功能和光合作用根是植物吸收水分的礦質元素的主要器官,根深了,才能保證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和礦質元素,從而參與葉的光合作用,大量制造有機物,以促進植物的葉變“茂”保證它們的茁壯成長。3.鐵樹開花鐵樹生殖的特點比喻極難實現的事情,就像鐵樹開花一樣。有道是,千年鐵樹開了花,雖有些夸張,卻也給我們啟示,鐵樹的有性生殖是何等的罕見。4.饑寒交迫新陳代謝饑餓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生活極度貧困。“饑”與“寒”之所以“交迫”是因為二者有必然的聯系。生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包括維持體溫)均需消耗能量,其能量來源是通過異化作用分解由同化作用合成的物質。同化的營養來源主要是食物,如果生物長時間處于饑餓狀態,就有連鎖反應:若同化作用儲能不夠,則異化放能較少,最終機體因供能不足,寒冷之感便油然而生。5.老馬識途老馬識途主要靠視覺和嗅覺,其中嗅覺尤為重要。馬的鼻孔較大,嗅覺細胞多,其嗅覺發達。草原上的馬能辨別出大氣中含有的微量水汽,靠嗅覺可以找到數公里以外的水源。馬經常打響鼻,尤其在夜間趕路是更為突出,這樣可以排除鼻腔異物,保證呼吸道通暢,有利于保持靈敏的嗅覺,能更準確地識途。6.守株待兔兔眼大而圓,側生便于觀察兩側和身后動靜。其兩眼的視野不能重疊,并且兔的視覺沒有立體感,不能準確判斷距離,快速奔跑時,則可能撞上樹干上。7.南橘北枳生物的性狀由遺傳和環境條件共同決定。相同的遺傳物質在不同環境條件下表現不同的特征,于是便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的說法。8.作繭自縛蛾類結繭能抵御不良環境,保護自身。這是生物的適應性,但是遇到金小蜂時,悲劇就發生在繭上,金小蜂正是借助于繭對棉鈴蟲的束縛作用,順利將卵產于它的體內,這樣棉鈴蟲的作繭反而變成了自縛。9.華而不實某些化學元素能影響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例如:硼能促進花粉的萌芽和花粉管的伸長,當柱頭和花柱中積累了硼時,有利于受精作用的順利進行。在缺少硼時,花藥和花絲萎縮,花粉發育不良,只開花卻不能受精結果,故華而不實。10.飛蛾撲火生物的應激性。這是指昆蟲對光發生的反應,叫昆蟲的趨光性。生物體都有應激性,應激性是指生物體對外界刺激發生反應的特性。生物因為有了應激性,便能對周圍的刺激發生反應,從而可以避開不利的刺激,使生物體適應周圍的生活環境。利用昆蟲的這一特性,人們可以來捕殺有害的昆蟲。如黑光燈。11.觸目驚心生物的神經、激素調節科學家們研究發現,當人的視覺感官——眼睛把外界的危險信號傳入大腦后,下丘腦便通過植物性神經向腎上腺髓質發出指令,于是腎上腺髓質便分泌腎上腺激素進入血液,經循環系統輸送到全身各處。在腎上腺激素和植物性神經的協同作用下,人的血壓、血糖濃度升高,并且呼吸、心跳大大加快。這就是觸目驚心的生物學原理。12.汗流浹背此成語出自《后漢書·伏皇后紀》,亦作“汗流洽背”。一次漢文帝向右丞相周勃提了幾個問題,周勃都沒能回答出來,急出了一身汗。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人在精神緊張或情緒激動時就會出冷汗,這在現代醫學上稱之為精神性發汗,出汗的部位以腋下、手心、腳心為最多。其實,出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但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時會出汗,而且處在高溫環境下更易出汗,后者醫學上稱之為溫熱性發汗,以前胸和后背為多。在人體排出的汗液里,水分含量最多,約占99%,其余部分為氯化鈉、氯化鉀、少量尿素及其他鹽類物質。是由汗腺主動分泌的,最終排出的汗液為低滲液。出汗對人體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它不但能調節體溫平衡,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排泄廢物的作用。13.望梅止渴生物的條件反射。《世說新語·假譎》上寫道:曹操的軍隊在一次行軍中,由于路上缺水,士兵都感到口渴難忍。這時曹操用手指著前面說前方有梅林。士兵一聽,嘴里頓生津液,都感覺不渴了,繼續前進。這樣就留下了“望梅止渴”的典故。這里蘊含著生物的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高等動物和人都具有的一種生理活動,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形成的,這種反射提高了動物和人適應環境的能力。巴甫洛夫在研究消化腺和神經支配的實驗過程中發現,每次給狗喂食前出現一次鈴聲,然后再給狗食物,這樣多次結合后,當鈴聲一響,雖然此時還未給食物,但狗已表現出進食活動,如口動、流口水等。巴甫洛夫認為,鈴聲本來與唾液分泌無關,但與給狗喂食多次結合后,鈴聲就成了狗進食的“信號”,即條件刺激。這種由條件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動叫條件反射。條件反射需要大腦皮層高級中樞參與完成。科學家們還發現,條件反射必須經常強化,否則就會逐漸消退。動物只能對具體的外界刺激(如食物和敵害的形狀、氣味、聲音、光等)產生反應,建立第一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而人類除對具體的信號產生反應外,還能對語言、文字發生反應,建立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這就是望梅、談梅時能使口生津液的原因。又如諺語:“一朝被蛇蛟,十年怕井繩”,“畫餅充饑”“驚弓之鳥”“老馬識途”等。14.移花接木植物的營養生殖方式。通過扦插、嫁接等方式來繁殖花卉和果樹。15.開花結果開花受粉后形成種子,種子產生生長素促進果實的發育。16.一枝獨秀植物的頂端優勢,即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
17.良莠不齊基因突變。突變是不定向的,既能產生有害變異,也會出現有利變異。
18.枯木逢春溫度等生態因素對生物的影響。19.毛骨悚然交感神經興奮,皮膚立毛肌收縮,骨骼肌不由自主地顫栗。20.怒發沖冠情緒激動,交感神經興奮,導致毛肌收縮,毛發豎立。21.藕斷絲連藕斷絲連的“絲”是螺旋狀排列的運輸組織——導管。藕是蓮的地下莖,叫做根狀莖。在整個蓮的身體里,其實不只是藕中有絲,其他部分,比如葉、葉柄、花梗和蓮蓬折斷以后,也都有絲相連著。植物生長的時候,需要導管運送水和溶于水中的無機鹽。二.可以用成語歸納的生物學現象1.千篇一律——細胞的有絲分裂,其特點是染色體復制和均分。正常情況下,不論細胞分裂多少次,染色體數目不變,保證了親子代遺傳性狀的穩定。
2.改頭換面——胚后發育中的變態發育,能夠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個與幼體面目全非的自己。
3.一分為二——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
4.時隱時現——連續分裂的細胞,染色體和染色質形態的變化。
5.吞吞吐吐——細胞內吞作用和外排作用,是大分子和顆粒性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6.無中生有——光合作用中的物質變化,綠色植物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糖類。7.瞬息萬變——新陳代謝,即生物體內數量眾多、反應迅速的化學變化。
8.川流不息——高等動物和人的循環系統,負責運送各種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
9.津津有味——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能把淀粉分解成麥芽糖而使味蕾感覺到甜味。10.不攻自破——卵生生物的個體發育。是指胚胎發育到一定階段后,幼體破殼而出,進入胚后發育。11.無師自通——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包括趨性、非條件反射和本能。12.六親不認——動物后天性行為中的印隨。例如,剛孵化的小天鵝,會緊跟它所看到的第一個大的行動目標(可以不是雙親)。13.供不應求——異化大于同化。如人的甲狀腺機能亢進。
14.言傳身教——高等動物和人的后天性行為,使個體通過學習和經驗積累以更好地適應環境和社會。15.失之交臂——在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在四分體時期的交叉互換,是基因不完全連鎖遺傳規律的理論依據。16.獨一無二——每種生物的遺傳物質。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根本原因是遺傳多樣性。17.弱肉強食——種間關系中的捕食。18.黨同伐異——種內互助和種間斗爭。19.自相殘殺——種內斗爭。20.同心協力——種內互助。21.自給自足——自體移植。如皮膚移植,能減少組織相容性抗原引起的排斥。22.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各種細胞器之間的結構差異決定了其功能的獨特性。23.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自然選擇。即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24.同甘共苦,生死與共——種間關系中的共生。
25.為淵驅魚,為叢驅雀——建立自然保護區,使珍稀生物有立足之地,能各得其所。
2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轉基因技術。如我國科學家將某種細菌的抗蟲基因導入棉花,培育出抗棉鈴蟲效果明顯的棉花新品系。27.牽一發而動全身——食物鏈中每種生物都有其重要地位。一種生物的數量發生變化,整個食物鏈都會受到影響。三.與生物學知識有關的俗語及諺語1.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生物的遺傳。這是生物的遺傳,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產生的原因是生物在生殖過程中,親代把自己的遺傳物質(DNA)準確地復制出二份傳給后代,使后代得到了親代的遺傳物質,從而表現出與親代相似的性狀。由于生物具有遺傳的特性,所以每種生物的后代都與它們的親代基本相同,因而使生物界的物種能夠保持相對穩定。2.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生物的變異。這反映了生物的變異現象,產生原因是由于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交換,或親代的遺物質(DNA)在復制過程中出現差錯(變化),子代不同的個體間發生差異。變異有遺傳的,也有不遺傳的。如果是由于環境條件引起的變異就不能夠遺傳;遺傳物質(DNA)變化引起的變異就能夠遺傳下來。由于生物的變異特性,使生物個體能夠產生新的性狀,以及形成新的物種。3.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意為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在生物學上它具有食物鏈的含意。這句諺語隱含的-條捕食食物鏈是:植物-)蟬+螳螂+黃雀,在這條食物鏈中,植物是生產者鼉于第一營養級,蟬;螳螂、黃雀都是消費者,分別屬于第二、三、四營養級。4.一山不容二虎這一諺語揭示了生物為了爭奪資源,食物和空間而發生斗爭的現象,虎是大型肉食動物,所處在較高的營養級里,按照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是單向的、逐級遞減的,傳遞效率只有10%~20%規律,營養級越高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較少,因此其個體數量也就越少,在獲得有限的食物空間里,虎的數量越少,就越容易獲得食物來維持生存,其數量多時,就不能維持其生存。為了生存就會出現你死我活的斗爭,這樣一山就容不得二虎。5.老鼠過街,人人喊打老鼠毀壞作物,盜食糧食,人人都痛恨。從生物學上分析,是生物種間關系的一種競爭現象。競爭的結果往往對一方不利,甚至于被消滅。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生活方式和習性、棲所及食物類型越接近,其競爭程度越激烈。6.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人和其他生物一樣,都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與環境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一方面,生物要從環境中不斷地攝取物質和能量,因而受到環境的限制;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動又能夠不斷地改變環境。生物與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我們既要看到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又要考慮到生物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和破壞,尤其是人類活動如砍伐森林,圍湖造田,建產工業與民用設施等,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和影響。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7.芝麻開花,節節高——它揭示了芝麻生殖生長時仍在進行營養生長的規律。8.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繩——生物的條件反射。9.大樹下面好乘涼——用于水分代謝(蒸騰作用)。10.鹽隨水走——用于礦質代謝(營養元素的運輸)。11.白天光照強,夜里露水狂,莊稼豐收有希望。早穿皮襖午穿紗,守著火盆啃西瓜——晝夜溫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強,夜里呼吸作用減弱)利于有機物的累積。12.燕子低飛蛤蟆叫,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要來了——生物的行為適應。13.云霧山中出名茶,姜韭應栽瓜棚下——生物對環境的適應。14.大樹之下無豐草,大塊之間無美苗——植物的競爭性。15.根深葉茂,本固枝榮——植物地上與地下的相協關系。16.綠肥種三年,瘦田變肥田。或說:要想多打糧,包谷綠豆種兩樣——綠肥如草木犀等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17.立秋十八日,寸草都結籽。寒露無青稻,霜降一起老——秋季禾本科雜草和水稻營養時間變短,禾本科雜草和水稻為短日照植物18.只要樹根牢,不怕梢頭搖——根的固著作用。19.雜交種用一年,二年再用大減產——雜種優勢(兩個具優良性狀的親本雜交F1代性狀穩定,F2代則性狀分離,產量下降。)20.紅粟頭上一枚針,只怕淺來不怕深。芝麻頭上兩瓣葉,只怕深來不怕淺——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對播種深度的不同要求。21.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硅藻——食物鏈。22.茬口倒順,強似上糞輪作倒茬的重要性。在同一塊土地上,今年種了某種蔬菜,明年種另一種蔬菜的方法,叫做輪作倒茬。它有利于奪取蔬菜高產穩產。
其優點主要有:
(1)充分利用土壤營養,因為,各種蔬菜對于營養要求各不相同,連年在同一塊土地上種植同一種蔬菜,由于對營養的選擇性吸收,往往造成土壤中某種養分的虧缺,而使蔬菜的生長不良。在輪作倒茬的情況下,由于不同蔬菜吸收的營養不同,根系分布的深度不同,各種蔬菜在養分吸收上矛盾較小。例如,豆類蔬菜能固定空氣中的氮,而且由于根扎得深,能從土壤深層吸收鈣:薯芋類蔬菜能吸收較多的鉀;葉菜類需要較多的氮,果菜類需要較多的磷。因此,對需肥特點不同的蔬菜實行輪作,就可充分利用土壤中各種營養。
(2)蔬菜種類不同,主要病蟲害也不一樣。在連作的情況下,往往使蔬菜病蟲害提早發生和為害嚴重。例如,瓜類的疫病、番茄的早疫病等。而輪作倒茬則可防止病蟲害的嚴重發生和連續為害。
此外,輪作倒茬還可以破壞雜草與蔬菜的伴生關系,從而減少雜草的滋生。23.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水和肥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24.樹怕剝皮不怕爛心——樹皮緊挨輸導組織韌皮部,而韌皮部是水和無機鹽運輸通道,剝下樹皮等于切斷運輸通道,樹必死無疑25.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冬小麥種植時期,小麥具有春化現象。作物的春化指一、二年生種子作物在苗期需要經受一段低溫時期,才能開花結實的現象。冬小麥春播則不能抽穗結實,可是冬播的種子卻往往被一些鳥獸所食,這是困擾麥農多年的問題。后來人們認識到,原來冬小麥種子,需要一定時間的低溫刺激才能開花結實(春化作用),于是對小麥種子進行人工低溫處理,處理后的冬小麥春播也能抽穗結實了。26.樹倒猢猻散——生態系統成分的作用。27.人要臉,樹要皮——韌皮部的功能。28.水往高處流——植物內水分的運輸。29.鱷魚的眼淚——比喻假慈悲,是鱷魚在進食后排泄體內過多的鹽份。20.人是鐵,飯是鋼,一餐不吃餓的慌——動物不能像植物一樣自己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21.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生物的遺傳。22.初生牛犢不怕虎——條件反射未建立。23.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種間斗爭。24.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捕食關系。四.與生物學知識有關的詩句1.描述自然界的美好和諧與韻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出自南北朝時期的流傳的民歌《敕勒歌》);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選自李白的《望天門山》);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選自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選自杜甫的《絕句》)。2.螟蛉有子,蜾蠃負之(選自《詩句?小雅》中的《小宛》)——反映一種小青蟲被細腰蜂抓來作為幼蟲的食物現象:捕食。3.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選自孟浩然的《春曉》)——我國是世界上鳥類眾多的國家之一,該詩句體現“生物的多樣性”。4.野火燒不盡,春分吹又生(選自古詩《草》)——植物的再生性,形象地描述了植物的頑強生命力及根的作用。5.雙蛾來翩翩,慕此堂上燭,附炎盡何功,自取焚如酷——把飛蛾的夜生活習性和趨光性描述的維妙維肖。6.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選自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植物的向光性。7.“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溫度等因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8.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選自陸游的《春日》)——生物對環境的適應。9.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選自古詩《陋室銘》)——用于描述高等植物類群一:苔蘚。10.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選自古詩《憫農》)——植物生長的周期性。五.與生物學知識有關的謎語1.無所不知(打一鳥名)百靈鳥2.不勞而獲(打一生物名詞)寄生3.死去活來(打一生物名詞)再生4.上帝圣書(打一生物名詞)神經5.挑中廣州(打一生物名詞)抽穗6.假腿(打一生物名詞)偽足7.打馬打在皮之外(打一生物名詞)鞭毛8.有吃有穿(打一鳥名)布谷鳥9.相依為命(打一生物名詞)共生10.獨眼龍(打一生物名詞)單孔目11.麻屋子,紅帳子,里面坐個白胖子(打一植物)花生12.小姑娘,穿紅襖,莊稼上面來回跑,七個黑點像星星,專吃蚜蟲本領高(打一昆蟲)七星瓢蟲13.一棵樹,扁枝丫,先結果,后開花(打一植物)仙人掌
14.奇怪奇怪真奇怪,頭頂長出胡子來。解開衣服看一看,顆顆珍珠露出來。(打一植物)玉米
15.圓圓身子紅心腸,身上穿著綠衣裳。消暑解渴離不了,黑色子兒肚里藏。(打一植物)西瓜
16.
嘴巴尖尖空肚皮,身上穿著鱗片衣,每逢二月春雨過,鉆出土地好神氣。(打一植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具店店面轉讓合同協議
- 安全施工合同協議書模板
- 展柜制作合同協議
- 廣告文案合同協議
- 店鋪分租合同協議
- 客戶信息轉讓合同協議
- 干調購銷合同協議
- 客飯配送合同協議
- 家具銷售付款合同協議
- 室內精裝修施工合同協議
- 北師大版(2024新版)七年級上冊數學第四章《基本平面圖形》測試卷(含答案解析)
- 教學設計初中英語課的口語情景演練與表達訓練
- 寵物醫院保潔合同
- 新解讀《JTG 2112-2021城鎮化地區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 空氣動力學實驗方法:風洞實驗:風洞實驗案例研究
- 2024-2030年全球與中國運動健身app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
- 2024年北京版小學英語必背單詞表
- 2025高考物理總復習自由落體運動和豎直上拋運動 多過程問題
- (高清版)JTGT 3365-05-2022 公路裝配式混凝土橋梁設計規范
- 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卷
- 李豐黃金K線理論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