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課件_第1頁
《防災減災》課件_第2頁
《防災減災》課件_第3頁
《防災減災》課件_第4頁
《防災減災》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防災減災第三節防災減災《防災減災》課件必備知識自主檢測一、防災減災手段1.指導方針: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2.主要手段(1)災害監測建成了自然災害監測系統,對自然災害的孕育、發生、發展和致災全過程進行動態監測。(2)災害防御必備知識自主檢測一、防災減災手段必備知識自主檢測(3)災害救援與救助

(4)災后恢復①恢復災區群眾的生產和生活。②促進災區經濟和社會的恢復和發展。③幫助重建區增強防災能力。必備知識自主檢測(3)災害救援與救助(4)災后恢復必備知識自主檢測思考感悟我國建立了眾多防災減災工程。你了解我國有哪些防災減災工程嗎?提示:我國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全國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淮河治理工程、太行山綠化工程和太湖綜合治理工程等。必備知識自主檢測思考感悟我國建立了眾多防災減災工程。你了解我必備知識自主檢測二、自救與互救

必備知識自主檢測二、自救與互救必備知識自主檢測實踐鏈接汛期在山區旅游,如果遇到暴雨或泥石流,應該如何逃生?提示:汛期盡量不要到容易發生山洪的景區旅游,在山區旅游中,一旦遭遇暴雨,應向山脊方向避洪,不要在危巖和不穩定的巨石下避洪,千萬不要在山谷中逗留,因為山谷是山洪暴發的路徑。如遇泥石流,應迅速向泥石流運動的垂直方向的山坡躲避,盡快跑出泥石流范圍,切不可順(或逆)泥石流方向逃離。必備知識自主檢測實踐鏈接汛期在山區旅游,如果遇到暴雨或泥石流必備知識自主檢測1.判斷正誤(1)我國自然災害的監測系統只能對自然災害的孕育過程進行動態監測。(

)(2)災害防御主要指的是建立水庫、防護林等工程措施。(

)(3)在地震發生前一定要注意當地的災害預報,為及時逃離做準備。(

)(4)在洪水來襲時,應盡量向地勢高的地方轉移。(

)(5)在地震后,應及時轉移家中財務,避免更大的損失。(

)答案:(1)×

(2)×

(3)×

(4)√

(5)×必備知識自主檢測1.判斷正誤必備知識自主檢測2.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指導方針是(

)A.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B.依靠群眾,依靠集體C.生產自救、互助互濟D.國家必要的救濟和扶持解析:B、C、D三項屬于救災工作方針。答案:A必備知識自主檢測2.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指導方針是()必備知識自主檢測3.地震發生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震時,迅速躲到堅固的箱子里B.居住高樓的人群立即乘坐電梯撤離C.避震時盡量蜷縮身體,降低重心,保護頭部、眼睛等D.避震時多點燈火,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解析:躲在箱子里不易被發現;地震時應避開門、窗邊、走廊、電梯等;少點燈火,防止火災發生。答案:C必備知識自主檢測3.地震發生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被譽為當時世界第一大港。②煤燃燒:化學能→內能設問:我國農業耕作方式經歷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合作探究】1、建立: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國國家管理:①國家統治的決策權掌握在由300名貴族組成的元老院手里,②兩個權力相等的執政官主持日常政務,③公民大會是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④設立了平民自己選出的兩名保民官,有權否決執政官與元老院提出的對平民不利的決議。(6)宋朝絲織品品種繁多,織錦吸收了花鳥畫中的寫實風格,圖案生動活潑。1、但丁:(1)地位:文藝復興的先驅,與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稱為文藝復興“文學三杰”。提出問題:當今世界三大產業之一的是能源,自然界中的能量以各種形式存在著,你能說出能量的幾種存在形式嗎?第8課西歐莊園2、商周時期的農業1、富裕農民:13、14世紀,富裕農民、騎士、鄉紳成為農村中富有生氣的階級力量。1.自然界存在多種形式的能量3.能說出日本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方面的經驗。必備知識自主檢測4.日本東京地震防災計劃一直是以1923年發生的里氏8級地震來制訂的。整個計劃既包括地震防災體制、組織機構、信息收集、指揮通信和震害預測,又包括各項地震救災對策。下列關于東京地震防災計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屬于救災緊急預案B.屬于災后恢復預案C.其目的是使人們掌握正確的避震方法D.屬于非工程性措施解析:日本東京地震防災計劃是日本政府為了讓人們樹立防震意識,做好防震準備,掌握正確的避震方法而制訂的對策,因此這屬于救災緊急預案和防震非工程性措施,而不屬于災后恢復預案。答案:B(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被譽為當時世界第一大港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防災減災手段問題探究材料一

2019年3月23日是第59個“世界氣象日”,中國氣象局局長表示要不斷提高氣象災害監測的基礎能力、預報的核心技術能力、信息的有效覆蓋能力、風險的科學防范能力,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重要作用。材料二

2019年10月13日是第30個“國際減災日”,中國地震局局長表示,要進一步深化對地震災害孕育、發生、發展和災害鏈規律的認識,加強地震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強化地震災害風險的防控和應急保障,全面提升全社會地震災害風險綜合防范能力。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防災減災手段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結合材料探究:(1)材料一的防災減災措施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防災減災措施是怎樣實施的?(3)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的防御能力大幅提高,為什么?提示:(1)科技防災,加強對氣象災害的監測與預報。(2)建立并不斷完善防災減災信息系統,充分發揮災害監測的預報預警作用。(3)政府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程,建立健全防災減災體系;積極實施災害防御措施;經濟水平提高,救災物資充足;技術水平提高;居民文化素質提高,防災意識加強等。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結合材料探究: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關鍵能力1.防災減災的手段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關鍵能力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2.自然災害防御的措施(1)工程措施

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2.自然災害防御的措施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2)非工程措施

(3)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區別與聯系①區別:凡是通過規劃、法律、管理及教育等途徑達到減災、防災目的的措施,就是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的關鍵是修建防災工程。故二者的區別就是“硬件”和“軟件”的區別。②聯系:二者在防災減災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輔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災效果。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2)非工程措施(3)工程措施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3.滑坡、泥石流的防災減災措施(1)非工程措施: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建立災情監測網絡及預警系統。(2)工程措施:恢復植被,加固山體;設置滑坡體外截水溝;修建阻滑支撐工程;修筑排導槽,將泥石流的松散物質疏導到特定位置。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3.滑坡、泥石流的防災減災措施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典例剖析例題1下圖是某地區大地震后救災工作程序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1)圖中所示救災工作程序還可能適用于(

)A.沙塵暴 B.洪澇 C.旱災 D.寒潮(2)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災活動強度,應采取的主要防災減災措施包括(

)①調整產業結構②人口外遷③房屋加固④組建志愿者隊伍⑤避災自救技能培訓A.②③④ B.②③⑤C.①②⑤ D.③④⑤思維導引解答此類題應重點獲取圖中的有效信息,如題干信息中“降低震后救災活動強度”;圖中“不同救災活動的時間不同,救災活動強度不同”。圖中所示救災工作程序涉及生產、生活等工程恢復重建,在選項中只有洪澇災害才能造成大范圍的工程破壞,且災后需要恢復重建。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1)圖中所示救災工作程序還可能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解析:第(1)題,沙塵暴、旱災和寒潮對農業生產的破壞較嚴重,一般不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房屋破壞,救災中不需要優先開展生活、生產恢復重建的工作,故A、C、D不符合題意。洪澇災害和地震一樣,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以及房屋和公共設施的破壞,需要緊急救援搶救生命,然后開展安居工程等保障災民居住,最后開展公共設施恢復重建工作,故B正確。第(2)題,調整產業結構與應對地震災害無直接聯系,排除①;人口外遷不能解決防災減災問題,排除②;房屋加固,有利于提高房屋抗震能力,減少損失,③正確;組建志愿者隊伍,有利于提高救援水平,④正確;避災自救技能培訓,有利于提高地震時人們的自我救援能力,為震后救援節省時間和物資,⑤正確。故選D。答案:(1)B

(2)D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解析:第(1)題,沙塵暴、旱災和(1)出程:歐洲→非洲(槍支、廉價商品)(1)內容:進步思想家著書立說,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提倡對民眾進行啟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驅散愚昧的黑暗。(b)方法:通過觀察小磁針的偏轉情況,來判定通電螺線管兩端的磁極與電流方向是否有關.2、城邦:(1)出現的時間:公元前8世紀;(2)特點:“小國寡民”;(3)城邦典型代表:雅典和斯巴達(最大)2、用口頭或書面語言表達教材中有關圖表、地圖中的地理信息,并加以分析。②局限性: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它的本質依然是奴隸主對奴隸的專政。C航線: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到達日本【教學準備】(2)特點:鐮倉幕府擁有獨立于朝廷的政治、軍事權力。4、帝國地位:第15課探尋新航路[小組討論]【教學設計】2、發展:16世紀末,英國開始在海外擴張。1588年,英國海軍戰勝“無敵艦隊”,英國逐漸成為海上霸主。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自救與互救問題探究《地震中的父與子》是美國作家馬克·漢林寫的一篇感人故事。它表達了親情的力量,會使人堅定和勇敢。地震中,兒子阿曼達和其他13位同學,因躲在教室的墻角,房頂塌下來架成個大三角形,都幸免于難。結合材料探究:(1)故事告訴我們地震發生時如果在高樓教室里應該怎樣做?(2)野外遇到滑坡、泥石流應怎樣進行自救與互救?(3)洪水中救人可采取哪些措施?(1)出程:歐洲→非洲(槍支、廉價商品)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提示:(1)如果在高樓教室里上課遇到地震,首先不要慌亂,聽從老師指揮,用手抱住頭,躲在教室墻角處,或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地震停止后有組織地從樓梯逃生。(2)滑坡、泥石流大多發生在持續暴雨后的山區、半山區的村莊,在暴雨過后應格外警惕滑坡、泥石流現象的發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時,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方向的山坡跑,切忌順著泥石流運動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別注意保護好頭部和眼睛。泥石流的面積一般不會很寬,可根據現場地形,向未發生泥石流的高處逃避。不要選在山區的谷底排洪通道以及河道彎曲、匯合處扎營。(3)拋救生圈、救生衣;劃船、游泳去救人(要用繩子系到固定物上,保證施救者的安全)。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提示:(1)如果在高樓教室里上課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關鍵能力1.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預知、最具破壞性的自然災害之一,做好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1)震前準備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關鍵能力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2)避震方法

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2)避震方法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3)震后的自救與互救

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3)震后的自救與互救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2.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1)防洪準備(2)洪水應急

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2.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2)洪水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3)洪水中的救助

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3)洪水中的救助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3.臺風災害的防避措施在臺風到來的不同階段以及不同地區的人們,具有不同的防避措施。

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3.臺風災害的防避措施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典例剖析例題2下圖為我國西南地區某區域地質災害風險評估略圖。根據相關知識,完成下列各題。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1)影響圖中地質災害高風險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如果該區域出現暴雨,山區易引發泥石流、滑坡、

等自然災害。當你遭遇泥石流時,應采取的避險措施有哪些?

(3)為減輕滑坡帶來的危害,你認為甲城市應采取的主要防災措施是什么?素養立意本題考查地質災害的防護措施,考查地理實踐力及綜合思維。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1)影響圖中地質災害高風險區分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解析:第(1)題,由圖知,高風險區多斷層,相對高度大,坡度大。第(2)題,暴雨可破壞土體,易誘發崩塌等地質災害,為洪災提供水源條件。泥石流流向低處,應向高處逃生,并且沿垂直于泥石流運動的方向以最短路徑遠離危險區。第(3)題,從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兩方面分析。答案:(1)斷層坡度(2)崩塌洪災沿垂直于泥石流運動方向逃離,迅速向高處轉移。(3)在易發地段加強監測,盡量避免工程項目在該城市選址和施工,建設護坡、排水工程等。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解析:第(1)題,由圖知,高風險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綜合思維)世界上自然災害每天都在發生,幾乎每個人一生中都有遇到某類自然災害的可能性。熟悉一些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識是很有必要的。(1)判斷在下列災害發生時的做法是否正確,并說出理由。(2)在地震發生后一周的時間內,減災工作的重點是什么?你認為災后不久的救援工作還將面臨哪些新問題?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綜合思維)世界上自然災害每天都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提示:(1)①不正確,順著泥石流的方向逃跑會被掩埋。②正確,山崩時躲在巨石背后,以防被亂石擊傷。③正確,發生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進不易窒息。④正確,洪水來臨時應遠離河流和橋梁。⑤不正確,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⑥正確,屋角穩定,不易倒塌。(2)救人。疫情可能會發生;可能會誘發滑坡、泥石流等;受災人群會產生心理疾病等。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提示:(1)①不正確,順著泥石流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自然災害的防御就是在災害發生前后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措施,以防止或延遲災害的發生,減輕災害造成的危害。據此完成1~2題。1.下列屬于非工程性措施的是(

)A.研制、發射衛星進行自然災害的監測B.退耕還林及打壩筑堤C.三峽水利樞紐工程D.通過多種方式,分別對不同人群進行防災減災的知識教育和技能培訓2.下列防護林工程以保持水土為主要目的的是(

)A.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B.沿海防護林體系C.平原綠化工程D.“三北”防護林工程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自然災害的防御就是在災害發生前后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解析:第1題,完善法律法規與災害管理體系,進行減災知識教育和技能培訓屬于非工程性措施。第2題,沿海防護林體系主要是防臺風、風暴潮;平原綠化工程主要是保護耕地的生態環境;“三北”防護林的主要目的是防風固沙,減少風沙危害。答案:1.D

2.A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優當堂檢測解析:第1題,完善法律法規與災害探究一探究二素養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