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旅游景觀資源_第1頁
自然旅游景觀資源_第2頁
自然旅游景觀資源_第3頁
自然旅游景觀資源_第4頁
自然旅游景觀資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自然旅游景觀資源1第1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2第一節緯度自然景觀地帶系統

一、寒帶苔原景觀帶在歐亞大陸北部及其鄰近島嶼的大片地區、美洲大陸的北部、加拿大群島和格陵蘭沒有覆冰的地區,以及南美南端的馬爾維納斯(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群島和南奧克尼群島等地方,由于夏季涼爽而短促,冬季嚴寒而漫長,最暖月平均氣溫低于14℃,冬季最低氣溫可達-55℃,年降水量200~300mm。在這個冰雪覆蓋的世界,植物的生長期僅有2~3個月。自然景觀單調而獨特,動植物雖然貧乏,但都具有耐寒、保溫、抗風等許多特殊的生態適應能力。在稀疏不連續成片的植被帶上,除一些苔蘚、地衣、小灌木類植物外,夏季漫長的白晝,不僅使許多有大型鮮艷花朵的植物生長茂盛,也吸引了許多諸如北極熊、北極狐、海豹、海象、企鵝等代表動物的活動,整個苔原景觀生氣勃勃。苔原景觀帶的光照很特殊,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極晝、極夜現象,甚至可以看到極光現象。第2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3

位于阿根廷南部瓦爾德斯半島干燥、荒涼、多風是典型的寒帶凍土草原景觀,由于寒、暖流交匯于半島的海灣內,主要的海洋動物有:海獅、海象、海豹、座頭鯨、海豚和麥哲倫企鵝;半島上的野生動物有南美羊鴕、小美州鴕,及巴塔戈尼亞狐貍與野兔等。瓦爾德斯半島公園第3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4二、溫帶森林景觀帶

(一)寒溫帶針葉林景觀帶

寒溫帶針葉林景觀分布區的氣候夏季溫涼,冬季嚴寒而漫長,最暖月的平均氣溫為10~19℃,最冷月平均氣溫為-10~-20℃,年降水量300~600mm。在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針葉林景觀帶,它是世界主要針葉林分布地帶,它的北界也是整個森林帶的最北界。寒溫帶針葉林景觀主要是由耐寒的云杉屬、冷杉屬、松屬和落葉松屬等某一類單一植物構成的高大純林,其間生活著許多耐寒動物,如熊、狼獾、紫貂、松鼠、駝鹿、雪兔等。我國大小興安嶺地區也屬于寒溫帶針葉林景觀。第4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5

位于加拿大西部的班夫國家公園面積6680平方公里,是加拿大最早設立的國家公園,多姿多彩的地貌孕育出豐富的寒溫帶針葉林生態系統,主要樹種有松、樅、云杉、冷杉等。班夫國家公園班夫國家公園內的莫蘭湖水第5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6(二)溫帶落葉闊葉林景觀帶

在北美大西洋沿岸、西歐和中歐海洋性氣候的溫暖區域,以及包括中國、朝鮮和日本在內的亞洲東部,由于氣候四季分明,夏季溫曖,冬季寒冷;一年中有4個月以上氣溫高于10℃,最熱月平均氣溫13~23℃,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mm。因此,植物以冬季落葉的喜陽闊葉喬木為主,森林景觀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春季,當樹木剛開始發芽吐綠,林下的草本植物也迅速抽葉開花,花色艷麗;同時,山毛櫸屬、櫟屬、樺屬、槭屬、柳屬等主要構林喬木大多數也進入花期,昆蟲蘇醒,夏候鳥飛來,獸類活躍。啄木鳥、杜鵑、馬鹿、梅花鹿、黑熊等動物是這一景觀帶的代表動物。夏季,喬木郁郁蔥蔥,形成郁閉的林冠,林下耐陰的草類開始生長,動物的許多種類進入繁殖期,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到了秋季,樹上果實成熟,葉子由綠轉黃,隨著樹木落葉,草本植物也開始干枯,多以土中的根莖、塊莖、鱗莖形式渡過寒冬;候鳥開始南飛,許多動物忙于貯藏糧食。整個冬季,森林光禿明亮,不少動物已遷往溫暖地區,未遷移的動物大都進入蟄伏或冬眠。第6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7

跨越波蘭東部及白俄羅斯邊境的比亞沃維耶扎國家公園,是歐洲中部唯一幸存的大片原始森林,占地53.1平方公里,擁有豐富多樣的歐洲代表性植物種群:云杉、歐洲鵝耳櫪、櫟、樺、椴等,特有種如北歐的拉普蘭柳、南歐的銀冷杉、西歐的花櫟和東歐的甸生樺在這里都生長旺盛,成為歐洲大量哺乳動物及鳥類的最后避難所,有哺乳動物56種、鳥類160多種,被認為是歐洲最具自然科學研究價值的世界自然遺產地。歐洲野牛比亞沃維耶扎國家公園第7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8三、溫帶草原景觀帶

溫帶草原景觀也是溫帶氣候下的一種地帶性自然景觀類型,它在世界上的分布有兩個大的區域。一是從匈牙利和多瑙河下游起,向東經俄羅斯境內進入蒙古,一直延伸到我國的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和松遼平原,全長8000余公里的世界最寬廣的歐亞草原景觀區;一是從加拿大到美國的得克薩斯州跨越了大約30個緯度的北美草原景觀區。遍地草類而無喬木的茫茫原野是黃羊、羚羊等善于奔跑的蹄類動物和鼠兔、鼢鼠、草原旅鼠等穴居嚙齒類動物生活的場所。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第8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9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景觀帶

(一)亞熱帶大陸東岸常綠闊葉林景觀帶

在日本、朝鮮南部、我國東南部、美國佛羅里達州南端、智利南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東部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地,由于夏季炎熱而潮濕,最熱月的平均溫度達24~30℃,冬季稍為干寒,最冷月平均氣溫在3~8℃,夏季降水較多,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水熱同期,特別有利于植被的發育,因而由樟科、殼斗科、山茶科、木蘭科等常綠闊葉樹種構成的林相整齊,外貌終年呈暗綠色的森林景觀成為這一地區的典型景觀。林內還有獼猴、金絲猴、麂獐、華南虎、楊子鱷、大鯢等主要代表動物生長。第9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10

在我國評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的泰山、黃山、峨眉山——樂山大佛、武夷山的基帶自然景觀,都屬于大陸東岸的亞熱帶常綠林——紅、黃壤景觀帶。

武夷山九曲漂流第10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11(二)亞熱帶大陸西岸常綠硬葉林景觀

在冬季溫和濕潤和夏季炎熱干燥的亞熱帶氣候區,由于冬季溫和多雨,有利于植物的生長,故喬灌木的葉子是常綠的,又由于夏季相當干旱,故葉子又形成了旱生的適應,由此形成地常綠闊葉林景觀有別于亞熱帶大陸東岸的典型常綠闊葉林景觀。除地中海沿岸外,主要在各大陸的西部,即加利福尼亞沿岸及其一部分內陸地區、智利中部、非洲的西南角以及澳大利亞大陸的東南和西南海岸。景觀構成主要以常綠具革質葉的櫟屬植物組成,常見的有木栓櫟、刺葉櫟等;樹木稀疏,林下灌木、草本植物發育,多能分泌揮發油,開出艷麗的花朵;并有扁角鹿、菊頭蝠、胡狼、白肩雕、鬍兀鷲等主要動物出沒。尤其是人工栽培或逸為野生的木本油料植物油橄欖構成地中海地區的一種典型景觀。

地中海油橄欖第11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12

在希臘的德爾斐神諭場周圍是一片硬葉橄欖林,在希臘的提洛島不僅看到了燦爛的希臘文明,也能看到周圍的地中海式硬葉林自然景觀。

希臘德爾斐神諭場及硬葉林景觀

希臘提洛島草本植物景觀

第12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13四、熱帶雨林景觀

熱帶雨林景觀帶地處低緯,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南北緯5o~10o以內的廣大地區。全年高溫多雨,空氣相對濕度在90%以上,無明顯旱季或僅有短暫旱季;年平均氣溫為20~28℃,年較差甚小,年降水量通常在2000mm以上,季節分配較均勻。熱帶雨林景觀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動植物種類組成極為豐富,在巴西雨林中,一塊8km2的區域就有喬木400種;我國西雙版納密林中,2500m2的面積上有高等植物130種;樹棲動物中,有在林間攀援的各種猿猴、靈貓,有在樹間滑翔的鼯鼠、飛蛙;尤其是在林層間活動的鳥類更多,且大多羽毛艷麗;營樹棲生活的爬行類有飛蜥、鬣蜥和避役,兩棲類有樹蛙和雨蛙等;在林緣或河湖邊有河馬、犀牛和象等大型草食動物。植物終年常綠,無共同休眠期,常年均有植物開花、結果;動物全年都在活動,無冬眠、夏眠現象。森林結構非常復雜,喬木具有高大而整齊的樹干,林間甚為重要的藤本植物、絞殺植物、附生植物、腐生植物和寄生植物構成了雨林的特殊景色。

熱帶雨林景觀第13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14(一)中南美洲熱帶雨林景觀

主要分布于亞馬孫河流域,是世界面積最大的雨林景觀區,以風梨科、天南星科、棕櫚科植物為主,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特別多,典型的熱帶經濟植物有三葉橡膠、可可、椰子、巴西果等,還有葉片直徑達1.5m的王蓮;動物種類相當復雜,其中有許多是美洲特有動物,靈長目的狨科有世界最小的猴類,其身長僅有4.5cm;卷尾猴科的泣猴、吼猴、蜘蛛猴軀體均不及一米,尾細長具有纏繞性;貧齒目中有美洲特有的樹懶和食蟻獸;有種類繁多的蜂鳥、巨嘴鳥、鸚鵡和麝雉等鳥類;有世界已知最長最重的無毒蛇——森蚺,體長可達11米,重230公斤,還有種類繁多、色彩鮮艷、形態奇特、軀體巨大的蛾蝶、螞蟻與蜘蛛等。第14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15

位于哥斯達黎加和巴拿馬兩國交界處的拉米斯塔德國家公園,有一處充滿魅力、生機勃勃的原始熱帶雨林,總面積5654km2,是美洲最大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之一,已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在該公園高溫潮濕的熱帶雨林下密密麻麻地生長著羊齒、苔蘚和蘭科植物,熱帶雨林中生長的毒蛙,是一種奇妙的動物。它的體形不大,皮膚呈紅橙色混雜,長著青綠色的腳,皮膚有的部分呈青綠色,上面有黑色水晶花紋。它們棲息在樹梢,遇到敵害時會從表皮的皮脂腺中分泌出毒素給侵犯者以致命打擊。印第安人把從毒蛀身上提煉出的毒素涂在箭頭上,用于狩獵。

拉米斯塔德國家公園第15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16(二)非洲熱帶雨林景觀

非洲最大的熱帶雨林景觀區位于剛果盆地,向西延伸到加蓬及喀麥隆,向東延至維多利亞湖沿岸。非洲的熱帶雨林景觀區的植物種類也非常豐富,并由大量特有種。其中以棕櫚、油椰子、旅人蕉等棕櫚科植物最為有名。此外,咖啡屬種類也很多。動物最突出的是靈長目,有樹棲的長尾猴、狐猴、指猴和樹地兩棲的大猩猩、黑猩猩等。其他大型動物有紫羚羊、巨林豬、倭河馬等。維龍加國家公園中的大猩猩第16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17(三)亞洲熱帶雨林景觀

亞洲的熱帶雨林景觀主要分布在菲律賓群島、大小巽他群島、馬來半島、中南半島邊緣、恒何何不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以及我國南部的局部地區。其中印度—馬來雨林是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景觀區。亞洲雨林擁有優勢的是龍腦香科植物,還有桑科、楝科的一些種類和白藤屬、桫欏屬、八字桫欏屬等植物。動物有靈長目的猩猩、長臂猿、獺猴、眼鏡猴、葉猴;營半樹棲生活的食蟲目樹鼩;食肉類的花面貍、椰子貓、馬來熊等;嚙齒類的巨松鼠、長尾豪豬、鼯鼠;有蹄類的馬來貘、亞洲象、亞洲犀牛;此外還有狐蝠、果蝠以及能在林間滑翔的珍奇鼯猴等翼手目動物。另外,在大洋洲的伊里安島和澳大利亞東北部也有面積不大的熱帶雨林景觀分布。尤其是澳大利亞,盡管只有0.3%的面積是熱帶雨林景觀區,但這里保存著澳大利亞大約一半的植物種群和三分之一的哺乳動物與鳥類物種,具有十分顯著的生物多樣性并生存著大量的稀有生物。澳大利亞中東部雨林保護區成為大約200種稀有甚至瀕危動植物的理想棲息地。這個保護區包含了五種目前可以劃分的主要雨林類型,還包括新南威爾士州的一些從未受過人類干擾的原始森林,同時,這里還有大片保存下來的重新形成的雨林,所有這些特點使這個保護區得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第17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18

六、熱帶稀樹草原景觀帶

熱帶稀樹草原景觀分布于干濕季對比非常明顯的熱帶地區,大致介于赤道南北5o~20o緯度范圍內,主要見于東非、南美巴西高原、北澳大利亞和印度半島等地。這些地區年平均氣溫約18~24℃,年降水量750~1500mm;干季長達4~6個月,幾乎無雨或降水極少,天氣燥熱,土壤水份含量不能滿足喬木生長的需要,所以發展成為以草本植物為主的稀樹草原景觀。整個景觀以主體為1~3米高的旱生草本植物所構成,并在草原背景上稀稀落落地散生著一些獨株或小叢分布的樹干粗短、樹冠扁平或傘狀的旱生喬木。稀樹草原的動物以地棲為主,植食動物占優勢。其中大型有蹄類、小型嚙齒類和食草昆蟲,不但種類豐富,數量也特別多;跟隨在植食動物之后的是一批肉食猛獸。熱帶稀樹草原景觀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每當旱季到來,喬木落葉,草類枯萎,水域干涸,草原一片肅殺單調的黃褐色調;許多哺乳動物向水草豐美的地方遷移,鳥類也遠走高飛,昆蟲和其他無法遷移的動物則進入蜇眠狀態,整個草原寂靜而乏生氣。雨季一到,草木復蘇,草原一片翠綠,生機盎然;蜇眠動物開始蘇醒,許多草食動物從山區遷回草原,肉食動物也尾隨而來,草原又是一片繁榮。第18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19

坦桑尼亞北部的塞倫格蒂國家公園,面積1.48萬km2,為一平坦廣闊的熱帶草原。草本植物為主的草原背景上,散生著喬木和灌木。每年的3~5月為大雨季,12月為小雨季,其他月份則為旱季。雨季整個草原郁郁蔥蔥,生機盎然。旱季,草木枯萎,河溪斷流,草原一片枯黃。這里又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數量最多的動物棲息地,野生獸類達170多種,總數300多萬只,其中非洲特有的角馬達150多萬只,鳥類有1500多種。獸類除獅、象、羚羊、長頸鹿、野牛、斑馬以外,還盛產世界上最善于奔跑的動物——獵豹,它的奔跑速度最快可達每小時90公里。其中角馬一年一度遷徒的場面相當壯觀,被認為是地球上偉大奇景之一。

非洲塞倫格蒂的角馬遷徒

第19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20七、荒漠景觀帶

由于深居內陸,降水稀少,在北半球,從非洲北部的大西洋岸開始,向東經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伊朗荒漠,直抵印度的塔爾沙漠,是熱帶、亞熱帶荒漠景觀分布地帶;而哈薩克斯坦等中亞荒漠,我國西北和蒙古的大戈壁荒漠則是溫帶荒漠景觀。此外,還有北美西部的大沙漠、南美西岸的阿塔卡馬沙漠、澳大利亞中部沙漠和南非的卡拉哈里沙漠等荒漠景觀區。這些地區生態條件極為嚴酷,氣候極端干旱,年降水量小于250mm,有些地方多年不降一滴雨,蒸發量超過降水量數倍或數十倍;多大風與塵暴,植物常被風蝕與沙埋。因而,動植物種類十分貧乏,植物以小半灌木、半灌木、灌木和半喬木等超旱生種類為主,植被稀疏,地面大片裸露,景色荒涼而凋零;動物以嚙齒類和爬行類占優勢,另有一些有蹄類和鳥類,數量少,密度低。第20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21

位于澳大利亞中部內陸熱帶沙漠地區的烏盧魯國家公園,就有炎熱干燥氣候雕塑出的景觀,除沙海、沙丘之外,還有最壯觀的艾雅斯巨石及艾雅斯巨石西部約20多公里處的奧爾加多頭巖山。艾雅斯巨石是澳大利亞的象征,它所代表的是這個國家的遠古歷史。艾雅斯巨石從平原撥地而起,體積巨大,在100km外即可望見。這塊巨石高348m,底部周長9km,是世界最大的單體巖石。巨石東部寬高,西部低狹,外表圓滑光亮,寸草不生。由于巖石特殊含鹽成份,在太陽照射下迸發出絢麗的多變色彩而聞名于世。烏盧魯地區第21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22第二節自然景觀區域系統及自然旅游景觀資源的構成

一、區域性自然景觀系統

地球并非一個均勻的球體,因此緯度自然景觀帶,必然受“非地帶”因素的作用,而破壞自然帶的連續性。首先海陸分布及陸地大小,造成了世界的最大的區域性(洲及洋)自然景觀的差異;再次,在每個大陸內部的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非地帶因素又在大陸內部形成次一級區域性自然景觀的差異;在大陸內部由于巖性的不同、地質作用的不同、封閉孤立的演化環境,甚至于山嶺走向、谷坡的向背、巖層分布及出露地表情況、地表起伏、河流、沼澤、湖泊等非地帶因素影響,又在上一層次的區域系統中劃分出更小的自然景觀區。許多高大的山脈成為大陸內自然景觀大區域劃分的界線,如亞洲的喜馬拉雅山系、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與安第斯山系、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系、澳大利亞的大分水嶺等。許多高地、盆地、平原自成一個自然大區如亞洲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澳大利亞的大自然盆地及維多利亞高地,歐洲的東歐平原,非洲的撒哈拉高地及剛果盆地,南美洲的巴西高原及亞馬孫平原等等。在大陸內部的自然景觀大區域系統中,由于地貌、巖層、水文、生物等非地帶因素的影響,形成更小的自然景觀區。對那些尚保存自然原真性,又具有地史、物種、生態或美學價值的特殊區域。我們確立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及世界自然遺產地。僅我國截止2004年底,已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26處,國家級森林公園處近440處;經國務院審定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77處;已有30處文化、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第22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23㈠區域性自然景觀系統的形成

⑴它是地球表層系統的一部分。它是地球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矛盾一方,或內力或外力,是主要矛盾方面。⑵它是自然地帶性分布規律(集中反映了外力作用,特別是太陽光熱在地球上的分布規律)與非地帶性分布規律(集中反應了內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任何一自然景觀區域系統都包括著這兩種規律作用;但非地帶性規律一般起主導作用。非地帶性規律是造成自然景觀區域系統時—空結構特殊,使之呈現突出意義與價值之關鍵。主導矛盾方面是個性形成、區域性或地方性形成之關鍵。⑶把握自然旅游景觀區域系統的特證,既要把握具有普遍特征的地帶特征;更是把握造成具有個性的內力因素,即非地帶的主導因素,而形成的或地質、或地貌、或水文、或生態的景觀結構特征。第23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24(二)自然景觀區域系統的特征⑴它是一個空間系統。它是一個有一定疆界、占有一定面積、體量的區域系統或空間系統。該系統是由地、水、生、氣四大基本要素組成;每一個要素又組成次一級系統。這個空間系統,有不同于區域外的組成結構(四大要素的比例與組成結構),區內具有明顯的一致性或同一性;與區外有明顯的差異性。⑵它是一個時間系統。它是地球演化歷史系統的一部分。它是代表正在發生中的地質演變過程,或發生中的水文過程及生物演化過程,或是稀有而變化的自然現象與景緻。總之,它是發展變化的,是地球演化的一個歷史階段中的現象。⑶它是一個自然綜合體。自然景觀區域的各自然組成要素是一個有機整體,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缺一不可,是一個完整的自然綜合體。它的這一特點,又叫自然景觀區域的整體性。第24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25二、自然旅游景觀資源的構成

我們將未受到人類破壞、保持自然的原真性、完整性的區域,且具有一定景色、景象,有特殊的形態結構和生態多樣性的自然景觀區稱為自然旅游景觀系統。自然旅游景觀系統,主要表現在與區外的突出差異上。它們或是特別突出的地質、地貌結構區,或是生物生態結構區,或是水文、水系結構區,或是風景優美區,在地球演化史上、物種上、生態系統上或美學與旅游價值上具有突出意義。把握自然旅游景觀區域系統的特證,既要把握具有普遍性的地帶特征;更是把握造成具有個性的內力因素,即非地帶的主導因素,而形成的或地質、或地貌、或水文、或生態的結構的景觀特征。第25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26

自然旅游景觀由地景、水景、生景、氣景構成的,是一個區域性的整體性組合景觀。如世界自然遺產地張家界,它是由內力的作用使巨厚層砂巖抬升,并同時受到外力切割作用,而在漫長歷史中形成的巨大石柱林景觀;稱為“世間奇景”的九寨溝,主要是由于地殼隆起及山嶺走向,使古代冰川在地質歷史中形成串珠般的海子。“區域性”是旅游景觀特色和個性的主要表現。這樣的自然景觀區,既是大區域性自然景觀系統的組成部分,有特定的區域特色,又受地帶性規律的制約,是地帶性與區域性矛盾交叉的區域。對那些尚未被人類開墾、利用或破壞,保持或基本保持自然原始風貌,有優美環境的區域,我們稱之“自然旅游景觀系統”,即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及世界自然遺產地,大多占據幾十或上百平方公里、數百平方公里,甚至數千、上萬平方公里的地域。第26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27位于阿根廷東北部和巴西南部交界處的伊瓜蘇公園是特殊的巖層結構及水文結構而形成的自然旅游景觀區。伊瓜蘇河在流徑兩國交界處遇上了堅硬而不易侵蝕的火山巖,突然鋪寬達3公里,河水流到絕壁時飛瀉而下,形成一排氣勢澎湃的世界最大瀑布之一。位于加拿大西部的紅鹿河谷地,是世界上已知的恐龍化石埋藏最豐富的地區。它因代表地球演化史和生物演化過程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而被評世界自然遺產地。伊瓜蘇公園的瀑布紅鹿河谷地第27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28第三節山地垂直帶的自然旅游景觀資源一、垂直自然景觀地帶垂直自然景觀地帶是相對于水平景觀帶而言的,是呈立體空間規律分布的地帶,其形成的主導因素是山地起伏而引起的水熱平衡變化,受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坡谷方位、山峰分布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山地垂直起伏達數千米時,景觀垂直地帶的差異特別明顯,氣溫及其日較差、年較差均隨高度遞減。在對流圈內每升高100m,氣溫平均下降0.6℃。在不同緯度地帶的山坡及其向背風坡的高度上,具有不同的氣候種類及景觀地帶。由于山地起伏引起水熱平衡的變化,首先隨著高度的變化出現了從下至上的不同的氣候帶。在同一帶中的太陽輻射值、氣溫、熱力、晝夜長短等條件大致相同,因而在長期演變中同一帶中的植物、動物、土壤是相似的,最終形成橫向于山體的從下至上的一個個自然景觀帶。山體愈高、山體所處的緯度愈低,垂直分布的自然景觀帶愈多。

第28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29

山地垂直帶的基帶,即山體谷地的自然景觀,與山體坐落的緯度自然景觀帶具有一致性。如西藏察隅地區群山起伏,氣候、生物等自然條件的垂直變化十分顯著。谷地是郁郁蔥蔥的亞熱帶原始森林,代表性的植被類型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林冠整齊,顏色暗綠。透過谷地的自然景觀,由此往上,依次出現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高山灌叢和雪嶺冰峰等各種景觀;佛教名山峨眉山位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山體基帶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景觀帶,由此向山頂逐漸出現溫度較低的自然景觀帶的依次過渡(圖1.18)。如果你到這些山岳型的旅游地,你會清楚地看見從山底(谷)向山脊的自然景觀帶的層層分布;你會體驗到類似地球表面跨緯度很大的不同氣候、植被、動物的水平自然景觀分布景象。第29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30

山地垂直自然景觀帶,也是山地垂直人文景觀帶分布的基礎。有專家對我國橫斷山區的山地家畜的垂直分布作過調查,在3000m以上由于寒冷氣候只有牦牛能適應,牦牛成為耕地、運輸工具;在3000m以下成了牦牛、黃牛雜交品種犏牛的世界;在2000m~1000m,就成了黃牛的活動范圍;而在1000m以下的亞熱帶或熱帶的環境條件下,則是水牛的天下。在山地不同的垂直帶,人類有不同的生產與生活方式。當然,形成人文景觀地帶垂直分布原因更為復雜,他們主要取決于民族、風俗、信仰等人類社會因素,但自然景觀帶的基礎作用是不容抹殺的。第30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31二、山地垂直帶自然景觀分布圖舉例

1、中國山地垂直自然景觀分布示意圖⒈永久冰雪帶⒉山地苔原帶⒊高山灌叢草甸墊狀植被帶⒋亞高山灌叢草甸帶⒌矮曲樺林⒍山地暗針葉林帶⒎針闊葉混交林帶⒏落葉闊葉林帶⒐常綠落葉闊葉林帶⒑常綠落葉闊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帶⒒常綠闊葉林帶⒓雨林、季雨林帶⒔緯度地帶⒕寒溫帶針葉林地帶⒖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帶⒗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⒘北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地帶

中國山地垂直自然景觀分布示意圖第31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322、亞熱帶博格達峰、峨眉山的自然旅游景觀的垂直分布規律圖博格達峰位于新疆天山山脈,基帶在暖溫帶荒漠草原帶,但南北山坡的垂直帶譜有明顯差別,主要的原因是北坡較南坡濕潤,水熱組合變化為主要動因而形成的自然景觀地帶北坡也比南坡豐富。博格達山垂直帶譜峨眉山垂直帶譜第32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7點9分,星期六333、基帶在熱帶的喜馬拉雅山的自然景觀的垂直分布圖

自然景觀帶

⒈低山熱帶季雨林景觀帶⒉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景觀帶⒊山地暖溫帶針闊葉混交林景觀帶⒋山地寒溫帶針葉林景觀帶⒌亞高山寒帶灌叢草甸景觀帶⒍高原寒冷半干旱草原景觀帶⒎高山寒凍草甸墊伏植被景觀帶⒏高山寒凍冰磧地衣景觀帶⒐高山冰雪景觀帶珠穆朗瑪峰聳立在青藏高原南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