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四單元中考復習題兼答案重點精選ppt_第1頁
2022第四單元中考復習題兼答案重點精選ppt_第2頁
2022第四單元中考復習題兼答案重點精選ppt_第3頁
2022第四單元中考復習題兼答案重點精選ppt_第4頁
2022第四單元中考復習題兼答案重點精選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三國鼎立局面是東漢末年以來軍閥混戰的結果,也是從分裂割據走向逐步統一的過渡。下列關于三國史實敘述正確的是(B)①魏國——220年——曹操——洛陽②魏國——220年——曹丕——洛陽③蜀國——221年——劉備——成都④蜀國——221年——諸葛亮——成都⑤吳國——222年——孫權——建業⑥吳國——222年——孫策——南京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⑤6、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區發生了建國以來最強烈的地震災害。請問,在三國時期這一帶地區主要屬于下列那一政權管轄A.魏B.蜀C.吳D.西晉7、下列戰役按時間發生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涿鹿之戰②城濮之戰③赤壁之戰④長平之戰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8、圖1反映了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的哪一原因:A.江南社會相對穩定B.江南自然條件優越C.北方人口大量南遷D.南方統治者重視農業①涿鹿之戰②城濮之戰③赤壁之戰④長平之戰遷都洛陽、學漢語、通漢婚、改漢姓A.《綴術》B.《水經注》C.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建立縣制,由國家直接派官吏治理。C.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變法。A.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4)這一時期的歷史發展趨勢如何?與我國的哪一句古語相吻合?6、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區發生了建國以來最強烈的地震災害。①魏國——220年——曹操——洛陽A.《綴術》B.《水經注》蜀_吳A.打擊了隋朝的殘暴統治(2)這一歷史時期的哪一著名戰役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礎?;9、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杜會發展,主要表現在A.打擊了隋朝的殘暴統治B.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C.奠定了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基D.結束了南北長期分裂的局面10、《愛我中華》歌唱道:“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北魏時,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大融合,其主要措施是A.實行“三長制”B.嚴懲貪污受賄C.實行“均田制”D.遷都洛陽、學漢語、通漢婚、改漢姓11、商鞅變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獲得成功的根本原因A.順應了當時歷史發展的趨勢B.符合當時統治階級的利益C.得到了最高統治者的支持D.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12、我國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現出“北麥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見的稻米飯外,還有面食、粟米飯等北方食品,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人口增多B.南方商品經濟的發展C.面食的營養價值更高D.人口南遷和民族融合的影響13、小明在查資料時發現有一個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皇帝把自己的姓名改為元宏,你認為這一歷史現象出現于A.三國時期B.兩晉時期C.南北朝時期D.元朝時期14、北魏孝文帝在統一黃河流域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風國俗”,接受先進的漢文化,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其措施有①在朝廷中使用漢語②采用漢族的官制、律令③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④遷都長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下列各項不屬于北魏孝文帝加快民族融合步伐,學習漢族先進文化措施的是A.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C.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D.推行茶文化,提倡以茶會友16、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熱衷于農作物、蔬菜和果樹的栽培技術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國古代北方農業生產技術,他可以查閱的書籍是A.《綴術》B.《水經注》C.《齊民要術》D.《黃帝內經》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變法。法令規定: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家直接派官吏治理。——摘自人教版《中國歷史》第一冊材料二孝文帝的改革內容相當廣泛,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風俗等多方面。主要有:第一,規定官吏俸祿,禁止貪污;第二,將國家掌握的荒地分配給少地或無地的農民;第三,是遷都(洛陽)和實行一系列的漢化措施,如講漢話,穿漢服,與漢族聯姻,學漢禮等。請回答:(1)分別總結以上兩次改革的作用或結果。(2分)

(2)試分析以上兩次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2分)

(3)閱讀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2分)答案(1)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為秦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孝文帝的改革促進了北魏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安定,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2)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有:第一,改革都得到了本國君主的大力支持;第二,都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推動了社會的進步;第三,改革者本人都具有非凡的意志和堅定的決心。(3)改革是強大之本,改革是成功之路;一切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改革必定會推動社會進步,對歷史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如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進入城市、企業,彌補了勞動力的不足,同時,增加了農民收入;A.《綴術》B.《水經注》(1)圖一、圖二示意圖所處的歷史時期被稱作什么時期?這一歷史時期的兩大特征是什么?地區之間的資金、技術及其產品的交流,對各地區的經濟發展都會產生推動作用。建立縣制,由國家直接派官吏治理。(1)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為秦的統一奠定了基礎;9、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杜會發展,主要表現在(2)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有:第一,改革都得到了本國君主的大力支持;(1)圖一、圖二示意圖所處的歷史時期被稱作什么時期?這一歷史時期的兩大特征是什么?孝文帝的改革促進了北魏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安定,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6、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區發生了建國以來最強烈的地震災害。A.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材料二孝文帝的改革內容相當廣泛,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風俗等多方面。15、下列各項不屬于北魏孝文帝加快民族融合步伐,學習漢族先進文化措施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C.《齊民要術》D.《黃帝內經》簡要分析古代我國南方地區經初步開發的原因?并結合當地實際,舉例說明現在的人口流動和地區交流對經濟發展的影響。①江南地區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②人口大量南遷,為南方經濟發展帶來了大量勞動力、先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③南方戰亂較少,有較穩定的經濟發展環境;④南北勞動人民的共同開發;⑤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人口合理流動,是經濟發展的需要。如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進入城市、企業,彌補了勞動力的不足,同時,增加了農民收入;地區之間的資金、技術及其產品的交流,對各地區的經濟發展都會產生推動作用。閱讀下列兩幅示意圖東魏→北齊北魏→北朝魏西魏→北周∕﹨蜀_吳宋→齊→梁→陳南朝(圖一)(圖二)(1)圖一、圖二示意圖所處的歷史時期被稱作什么時期?這一歷史時期的兩大特征是什么?(2)這一歷史時期的哪一著名戰役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礎?;該戰役的交戰雙方是誰?(3)這一歷史時期重要的少數民族改革是什么?這場改革產生怎樣的影響?(4)這一時期的歷史發展趨勢如何?與我國的哪一句古語相吻合?書籍被燒殘,其實還在其次,春秋末年以來,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種精神,事實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擊。——郭沫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