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1毒物及其對人體的危害
5.2食物中的毒物5.4毒品與化學
5.3煙草與化學思考與練習題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迅猛發展,人類的生存環境也日益惡化,各種有毒物質越來越多。在品種繁多的化學品中,有許多是有毒化學物質。因此,了解和掌握有毒化學物質的基本知識,對于加強有毒化學物質的管理及安全使用,防止其對人體的危害和中毒事故的發生,都是十分必要的。第五章毒物與化學5.1毒物及其對人體的危害
一、有毒化學物質的分類
二、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及其體內過程
三、毒物對人體的危害
目前世界上約有2200萬種化學物質,其中常用的有10萬多種,每年還有上千種以上新的化學品問世。在品種繁多的化學品中,有許多是有毒化學物質,在生產、使用、貯存和運輸過程中有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5.1.1、有毒化學物質的分類
1、金屬或類金屬毒物
常見的有鉛、汞、錳、鎳、鈹、砷、磷及其化合物等。2、腐蝕性物質及刺激性氣體(指對眼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的氣體)強酸、堿、氧化劑;刺激性氣體最常見的有氯(Cl2)、氨(NH3)、二氧化氮(NO2)、光氣(COCl2)、氟化氫(HF)、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和硫酸二甲酯[(CH3O)2SO2]等。3、窒息性氣體(指造成機體缺氧的有毒氣體)窒息性氣體分為單純窒息性氣體和化學窒息性氣體。窒息性氣體為本身毒性很低或屬惰性氣體,但因在空氣中含量高,使肺內氧分壓下降,導致機體缺氧窒息。例如氮氣、氫氣、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二氧化碳、水蒸氣等。化學窒息性氣體是指能對血液或組織產生特殊化學作用,使O2運送和組織利用O2功能產生障礙,造成全身組織缺O2或細胞內窒息的氣體。常見的有一氧化碳、氰化物和硫化氫等。4、農藥(包括殺蟲劑、殺菌劑、殺螨劑、除草劑等)農藥的使用對保證農作物的增產起著重要作用,但若在生產、使用、貯存和運輸過程不采取有效預防措施,可能引起中毒。(神經性毒物)5、有機化合物大多數屬有毒有害物質,例如應用廣泛的有機溶劑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神經性毒物、血溶性毒物)6、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本身無毒或毒性很小,但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可釋放出游離單體對人體產生危害,如酚醛樹脂遇熱釋放出苯酚和甲醛具有刺激作用。某些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受熱、氧化而產生毒性更為強烈的物質,如聚四氟乙烯塑料受高熱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異丁烯,吸入后引起化學性肺炎或肺水腫。高分子化合物生產中常用的單體多數對人體有危害。
7“三致”毒物即致癌、致畸、致突變。(1)致癌物多環芳烴、石棉、氯乙烯、氯仿、四氯化碳、二噁英、煙硝酸鹽、鎘酸鹽、砷化物、放射性核素、霉素、病毒等。(2)致畸物二噁英、有機汞、苯二甲酸酯等(3)致突變物DDT、二噁英、臭氧、苯、亞硝酸鹽、鉛鹽等。此外,環境激素即外因性擾亂內分泌化學物質:壬基苯酚、雙酚A、鄰苯二甲酸酯、二噁英、多氯聯苯等。
2、毒物在體內的過程
(1)隨血液迅速分布到全身
毒物被吸收后,隨血液循環(部分隨淋巴液)分布到全身。當在作用點達到一定濃度時,就可發生中毒。毒物在體內各部位分布是不均勻的,同一種毒物在不同的組織和器官分布量有多有少。有些毒物相對集中于某組織或器官中,例如鉛、氟主要集中在骨質,苯多分布于骨髓及類脂質。
(2)生物轉化毒物被吸收后受到體內生化過程的作用,其化學結構發生一定改變,稱為毒物的生物轉化。其結果可使毒性降低(解毒作用)或增加(增毒作用)。毒物的生物轉化可歸結為氧化、還原、水解及結合。經轉化形成毒物代謝產物排出體外。(3)毒物的排出毒物在體內可經轉化后或不經轉化而排出。毒物可經腎、呼吸道及消化道途徑排出,其中經腎隨尿排出是最主要的途徑。尿液中毒物濃度與血液中的濃度密切相關,常通過測定尿中毒物及其代謝物,以監測和診斷毒物吸收和中毒。(4)毒物的蓄積毒物進入體內的總量超過轉化和排出總量時,體內的毒物就會逐漸增加,這種現象就稱為毒物的蓄積。此時毒物大多相對集中于某些部位,毒物對這些蓄積部位可產生中毒作用。毒物在體內的蓄積是發生慢性中毒的基礎。
5.1.3、毒物對人體的危害
有毒物質對人體的危害主要為引起中毒。中毒分為急性中毒(毒物一次性短時間內大量進入人體后所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少量毒物長期進入人體所引起的中毒)和亞急性中毒(介于以上兩者之間者)三種。接觸毒物不同,中毒后的病狀也不一樣。如鉛中毒可引起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造血系統及腎臟損傷;三硝基甲苯中毒可出現白內障、中毒性肝病、貧血等。同一種毒物引起的急性和慢性中毒,癥狀表現也有很大差別。例如,苯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對中樞神經系統的麻醉,而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造血系統的損傷。按人體的系統或器官將毒物中毒后的主要癥狀分為以下幾類:
呼吸系統
在生產、科研、室外活動中,呼吸道最易接觸毒物,特別是刺激性毒物,一旦吸入,輕者引起呼吸道炎癥,重者發生化學性肺炎或肺水腫、引起鼻炎、咽喉炎、聲門水腫、氣管支氣管炎等,癥狀有流涕、噴嚏、咽痛、咳嗽、咯痰、胸痛、氣急、呼吸困難等。常見引起呼吸系統損害的毒物有氯氣、氨、二氧化硫、光氣、氮氧化物,以及某些酸類、酯類、磷化物等。
消化系統有毒物質對消化系統的損害很大。如:汞可致汞毒性口腔炎,氟可導致“氟斑牙”;汞、砷等毒物,經口侵入可引起出血性胃腸炎;鉛中毒,可有腹絞痛;黃磷、砷化合物、四氯化碳、苯胺等物質可致中毒性肝病。
循環系統
常見的有:有機溶劑中的苯、有機磷農藥以及某些刺激性氣體和窒息性氣體對心肌的損害,其表現為心慌、胸悶、心前區不適、心率快等;急性中毒可出現的休克;長期接觸一氧化碳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等。
泌尿系統
經腎隨尿排出是有毒物質排出體外的最重要的途徑,加之腎血流量豐富,易受損害。泌尿系統各部位都可能受到有毒物質損害,如慢性鈹中毒常伴有尿路結石,殺蟲脒中毒可出現出血性膀胱炎等,但常見的還是腎損害。不少生產性毒物對腎有毒性,尤以重金屬和鹵代烴最為突出。
5.2食物中的毒物
食物中存在的或食物產生的生物性毒物5.2.1食物中的生物性毒物1.有害細菌各種食物的腐朽如肉、蛋、牛奶、魚、蔬菜的變質、酸臭均由于細菌的作用,當吃進大量活的有毒細菌或細菌毒素時,就會產生食物中毒。一般癥狀為嘔吐、腹瀉,重者昏厥、致命。主要有:①肉毒。毒素為肉毒梭菌,廣泛存在于土壤中。如在烹調中未被殺死,則可在厭氧條件下產生強毒素,毒性為眼鏡蛇毒素的1萬倍,為馬錢子堿或氰化物的幾百萬倍。食用未充分煮熟的家制罐裝肉和菜豆、玉米等蔬菜等會引起此類中毒。預防辦法是充分煮烹,不食用產生氣體、變色、變稠的食物,扔掉變凸的罐頭;治療辦法是催吐,適當服抗毒素。
②尸毒。肉類腐敗后生成的生物堿之總稱,主要有腐敗牛肉所含的神經堿、魚肉的組織毒素,以及腐肉胺、酪胺和尸毒素等。尸毒是動物死后其肌肉自行消化變軟,細菌不斷繁殖,使其蛋白質分解而成。應禁食各種腐肉。
③大腸桿菌。是腸道最主要的細菌群落,由人的糞便排出,通過蒼蠅和手傳到食物和食具上,又未經消毒傳染而致病。在旅游業高度發達的今天,被稱為“旅游者疾病”。其特點是嚴重水性腹瀉(稱為旅游者痢疾)。食物烹制要充分消毒,食具應用酒處理。可用合成的止瀉寧或磺胺類藥物治療。
④葡萄球菌。這是最普遍的致毒細菌,因為很多健康人都是這類帶菌者,涉及的食品范圍極其廣泛。其癥狀是嚴重嘔吐、腹瀉,由于脫水而造成體力不支,通常在食入后數分鐘至致小時發作。應飲大量水并催吐。
5.2.2、天然食物中的毒物
1、食油食油的毒性來自原油或加工過程。
(1)原油致毒的食油有:
①生棉籽油系將生棉籽直接榨出而得,內常含棉酚、棉酚紫、棉酚綠等毒物,通常不能用加熱法除去。中毒后主要癥狀為頭暈、乏力、心慌等,影響生育(棉酚為男性避孕藥)。生棉籽油切不可食用。
②菜籽油含有芥子甙。在芥子酶作用下生成噁唑烷硫酮,具有令人惡心的臭味。因該毒物揮發性較大,在烹調時將油熱至冒煙即可除去。
(2)陳油指高溫下用過的或長期存放的油。
①多次高溫加熱的油
其中維生素和必需脂肪酸被破壞,營養價值大降。由于長時間加熱,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通過氧化發生聚合,生成各種聚合體。其中二聚體可被人體吸收,并有較強毒性。動物試驗表明:喂食這類油后生長停滯、肝臟腫大、胃潰瘍,還出現各種癌變。因此,在烹調時應盡量避免過高溫度,禁止反復加熱。不吃(至少少吃)街頭攤販的油炸食品。
②存放過久的油
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在玉米、棉籽、紅花、大豆和向日葵油中甚豐)與空氣、光、金屬接觸后,被氧化成有毒的過氧化物,會破壞維E。不飽和成分的雙鍵斷裂后形成低分子量的醇、醛、酮等物質,有異味和較大刺激。即使是豬油、牛油等主含飽和酸的動物油,久存后亦會水解生成甘油和游離脂肪酸,進一步降解成小分子化合物,產生臭味和毒性,通稱"變哈"或酸敗。為防止酸敗,不宜將油久存。貯存前應充分除去其中的水分,密封容器。用深棕色瓶裝油放在冰箱中。還可加些抗氧劑如香蘭素、丁香、花椒等以延緩酸敗。
(2)水果
①荔枝。荔枝中葡萄糖含量高達66%,有豐富的維A、B、C及游離氨基酸,是一種很受歡迎的營養食品,但過食會出現乏力、昏迷等癥,中醫稱為"荔枝病",西醫稱為"低血糖"。因其中含α-次甲基環丙基甘氨酸,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②柿子。因柿中含丹寧較多,有強收斂性,刺激胃壁造成胃液分泌減少。空腹過量食用或與酸性食物及白酒等同食,易得"柿石",又稱"胃柿石",妨礙消化,致胃痛。柿子不宜與蛋白質等同食。
③桃仁、杏仁。含苦杏仁酸,在體內水解轉化成劇毒的氫氰酸,使人痙攣甚至死亡。宜炒熟后少量食用。
3、其它食物
①含毒的花蜜如杜鵑紅、山月桂、夾竹桃等的花蜜中含有化學結構與毛地黃相似的物質,會引起心律不齊、食欲不振和嘔吐。應充分蒸煮去毒。
②蘑菇可食用者有300多種,毒蘑菇的主要毒素有原漿毒(使人體大部分器官發生細胞變性)、神經毒(痙攣、昏厥)、胃腸毒(胃腸劇痛)和溶血(溶血性貧血)四類。毒蘑菇主要特點有:蘑冠色澤艷麗或呈粘土色,表面粘脆,蘑柄上有環,多生長于腐物或糞土上,碎后變色明顯,煮時可使銀器、大蒜或米飯變黑。可利用這些特征加以識別。
③生魚淡水魚(如鯉魚)大都含有破壞硫胺(維B1)的酶稱為硫胺素酶,如生吃易得硫胺缺乏癥(腳氣病或心力衰竭)而突然死亡,通過較長時間加熱可破壞這種酶,并保留原有硫胺。
④河豚魚(又稱連巴魚、氣泡魚、吹肚魚)。其內臟和皮膚中尤其是卵巢和肝中存在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性毒劑,不僅可毒死貓、狗、豬等動物,也會毒死人。我國東南沿海每年都有中毒者。克服辦法是將鮮魚先去皮和內臟后再烹制。⑤熏魚、熏肉即通常我國南方用稻草熏制的臘魚、臘肉,通常含黃曲霉素和亞硝基化合物兩類毒物,有致癌性。黃曲霉素耐熱性強,在280℃以上才分解,油溶性好。由于鹽中常含有硝酸鹽,受熱時在還原劑作用下生成亞硝酸鹽,然后轉化成亞硝胺。4農藥殘留及人為添加毒物食品非法添加劑及濫加食品添加劑
5.3煙草與化學煙草每年造成的死亡估計為1000萬人,其中700萬人在發展中國家。每10秒,世界上就有一人死在“香煙”手上。
最新統計數據表明,中國目前的煙民數量約為3.2億,占世界吸煙者的1/4,其中男性3億,女性2000萬。中國的煙民數量以每年300萬的速度增長,每年有70萬人死于吸煙,到2025年,這個速度將增長為每年250萬人。每星期有差不多1萬左右的中國人死于與吸煙相關的疾病。衛生部發布的第3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分析報告說,在接受調查的中國15歲及以上人群中,吸煙者占26%,低于1993年的32%。中國男性吸煙率為48.9%,35歲至54歲年齡組男性吸煙率高於其他年齡組。女性為3.2%,吸煙率隨年齡的增大而逐漸增加。這份報告同時指出,雖然我國人群中吸煙率逐漸下降,但吸煙者吸煙量在增加,吸煙的嚴重程度在提高,這也解釋了中國香煙銷售量不減的原因。
每年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從煙草的化學組成、性質及其變化來考察吸煙為什么有害健康。
5.3.1、煙草的化學成分
煙草的化學成分極為復雜,若按化學組成分類,可分為:
1、碳水化合物
煙草中碳水化合物約占50%,分為單糖、雙糖和多糖。我國烤煙煙葉含有相當豐富的單糖,一般含量在10~25%。單糖含量是煙葉質量的重要標志,通常品質好的烤煙煙葉含有較多單糖。煙葉中只含少量雙糖,但含相當數量的多糖,如淀粉、纖維素等。
2、含氮化合物
煙葉中含有許多含氮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質、氨基酸和酰胺化合物、煙草生物堿。
蛋白質是煙草植物體的主要營養物之一。煙葉中一般含蛋白質5~15%,隨蛋白質含量增加煙葉等級下降。蛋白質燃燒后會產生煙焦油,因此,煙葉中含蛋白質越多其品質越差。煙草中含氨基酸、酰胺等雖然不多,但經燃燒以及煙葉加工過程都產生氨,對吸食的品質影響很大。
。
3、有機酸
煙葉中含有不少酸性物質,含量較多的有機酸是檸檬酸,其次是蘋果酸和草酸。有機酸可以增加煙氣酸性,醇化煙氣,使煙味甜潤舒適。
4、苷及多酚
煙葉中含有一種由單糖與酚類組成的化合物,稱為苷。它們是組成煙葉色素和樹脂物質的成分。苷類性質都不安定,易被催化分解。當煙葉成熟之后,或在干制、發酵過程中,由于酶催化的結果,煙葉中的苷類物質發生強烈水解。苷類物質的分解產物往往具有令人快慰的香氣。因此,苷類物質被認為是產生煙芳香氣味的重要物質之一。
5.脂肪、揮發油和樹脂物
煙葉一般含2~7%的脂肪,通常上等煙葉含脂肪較多。煙葉中還含有具芳香特性的揮發油及樹脂物。上等煙葉表面均有香氣,這是因為它們含有較多的揮發油。
6.灰分元素
煙葉中含灰分元素約10%。灰分元素對煙葉的吸食品質并無直接關系。但是因為某些元素對煙葉燃燒特性有影響,故間接地影響煙葉吸食品質。例如:煙葉中含鉀適量時,其燃燒性、保火力均較好,灰色也好;煙葉中含鎂量高時,煙葉的灰色變得灰暗;如果鎂含量適中,則既能保持煙灰完整、又不易散落。灰分中氯元素含量與煙葉的燃燒性質至關重要。當氯元素含量超過3%時,會導致煙葉燃燒性質變壞,引起熄火。以上物質均進入煙氣中,故煙草制品經燃燒后所產生的煙氣,化學成分更為復雜。據檢測,一支香煙燃燒后可產生4000多種化學成分,其中氣態物質占煙氣總量的92%,顆粒狀物質占8%。氣態物質中主要是氮氣(58%)和氧氣(12%),其余為一氧化碳(3.5%)、二氧化碳(1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揮發性N-亞硝胺、氰化氫、揮發性碳水化合物以及揮發性烯烴、醇、醛、酮和煙堿等物質。顆粒狀物質中包括煙草生物堿、焦油和水分以及70多種金屬和放射性元素。焦油是不揮發性N-亞硝胺、芳香族胺、鏈烯、苯、萘、多環芳烴、N-雜環烴、酚、羧酸等物質總的濃縮物。在數千種煙氣組分中,被認為對人體健康最有害的是焦油、煙堿、一氧化碳、醛類等物質。5.3.3、煙霧中的有害物質
1、焦油
煙氣中焦油是威脅人體健康的罪魁禍首,煙焦油中的多環芳烴是致癌物質。其中具有強力致癌作用的苯并芘是其代表。致癌物質改變細胞的遺傳結構,使正常細胞變為癌細胞。苯并芘在煙氣中的含量大約為2~122μg/1000支。若以每千支100μg計算。日吸煙20支,年吸入苯并芘700μg,此劑量僅次于煤焦爐前的空氣污染量,而大于一般城市空氣中的含量。
煙焦油中的酚類及其衍生物則是一種促癌物質。促癌物質本身雖不能改變細胞的遺傳結構,但能刺激被激發的細胞,導致癌瘤發展。兩階段發癌說認為:第一階段,正常細胞在致癌物質作用下成為潛在癌細胞;第二階段,潛在癌細胞在促癌物質作用下發展成癌瘤。因此,煙焦油被認為是誘發各種癌癥的首要因素。2、放射性物質
煙草中的放射性物質也是吸煙者肺癌發病率增加的因素之一。卷煙中最有害的放射性物質是210Po(釙),它放出的α射線能把原子轉變成離子,后者很容易損害活細胞的基因,或是殺死它們,或者把它們轉變為癌細胞。據估計,一個吸煙者一天平均接觸了比非吸煙者多約30倍210Po的放射劑量。每天吸一包半卷煙的人,全年肺臟接受的放射劑量相當于其皮膚接觸了約300次胸部X線照射。有人認為,吸煙者肺癌的半數是由放射性物質引起的。
3、尼古丁(煙堿)
尼古丁是煙草的特征性物質。它在人體內的作用十分復雜。吸煙時,尼古丁很快被吸入血,僅7.5秒即可到達大腦,其作用快于靜脈注射。尼古丁主要作用于大腦而影響全身。它可刺激交感神經節、副交感神經節和腎上腺,使心肌和其他組織釋放出強的刺激物--兒茶酚胺,從而使心率加速,血壓升高,排血加大,心臟負荷加重,促使冠心病發作。尼古丁還可使胃平滑肌收縮而引起胃痛。有人認為,長期吸煙的人發生慢性氣管炎、心悸、脈搏不整、冠心病、血管硬化、消化不良、震顫、視覺障礙等都與尼古丁有關。
醫學界還認為,尼古丁最大的危害在于其成癮性,其作用相當于鴉片中的嗎啡和可卡因。煙民對煙草產生需求愿望的決定因素是尼古丁。尼古丁在人體內無累積性,不會長久停留人體中,吸煙后2小時,尼古丁通過呼吸和汗腺絕大數量即被排除,故它進入血液后只停留幾小時。但長期吸煙,身體會習慣于血液內存在一定濃度尼古丁的狀態。當血液中尼古丁下降時,便會渴望要求尼古丁濃度恢復原來的水平,于是得再吸一支,所以加強了吸煙愿望,形成煙癮,從而增加其危害性。
4、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煙草不完全燃燒的產物,一支卷煙煙霧中一氧化碳的含量約為1~5%。一氧化碳與尼古丁協同作用,危害吸煙者的心血管系統,對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血管病、腦血管病以及血栓性閉塞性脈管炎都有直接影響,由此造成的死亡率是十分驚人的。與不吸煙者相比,吸煙者冠心病發病率要高5~10倍,猝死病高3~5倍,心肌梗塞高20倍,大動脈瘤高5~7倍。
5.醛類
主要是甲醛和丙烯醛。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性的氣體,對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長期慢性刺激可引起黏膜充血,誘發呼吸道炎癥。丙烯醛可破壞支氣管黏膜上的纖毛,促進黏液腺分泌更多的黏液,從而帶來呼吸困難,發展成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一旦得了感冒,就有得肺心病、甚至有死亡的危險。且氣管、支氣管的粘膜上皮細胞為了對付長期不斷的刺激,還會發生一定的改變,病理學上稱作"化生",這很可能就是向肺癌方向邁出的第一步。5.3.4、煙草對青少年的危害
我國全年卷煙消費量接近15000億支。經調查,我國3億多煙民中15歲以上的人總的吸煙率達33.9%,其中男性高達61%,有3/4是男性中青年,目前有向女性及低齡化方向發展的趨勢。
煙民結構為:性別:男性吸煙率61%,女性吸煙率7.04%;職業:干部吸煙率44.37%,農民吸煙率34.49%,工人吸煙率33.77%,科技人員吸煙率30.79%,醫生吸煙率29.50%,演員吸煙率28.36%;大學生吸煙率19.09%,高中生吸煙率31.74%(哈爾濱市),初中生吸煙率達到18.09%(重慶市),小學生吸煙率3.41%;文化程度:文盲男性吸煙率67.83%,小學文化程度男性吸煙率66.47%,中學文化程度男性吸煙率53.25%,大學文化程度男性吸煙率44.72%;不吸煙人中39.75%人受被動危害。
吸煙對人體的危害相當大,對青少年的危害性更大。青少年正處于迅速生長發育的階段,身體各系統、各器官還未成熟或正趨于成熟,因而對有毒有害物質比成人更容易吸收,受的毒害也更深。醫學研究證明,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對呼吸器官的天然防病機能有很大的破壞作用。在青春期,大支氣管比較直,煙塵中的有害物質,容易長驅直入地進入細支氣管及肺泡,麻痹呼吸道粘膜上的纖毛,使纖毛失去排除異物的能力和抑制肺內巨噬細胞對異物的吞噬能力。結果,呼吸道的防御力量被削弱,各種疾病也會接踵而來。吸煙對青少年中樞神經系統損害也比較明顯。調查證實,吸煙可使學生記憶力和嗅覺靈敏性降低,課堂聽課注意力不能持久,理解力差,成績明顯低于不吸煙的學生。而且長期吸煙會引起視力下降,視野缺損。嚴重者可引起視神經萎縮,最終將導致失明,這在醫學上稱為“煙中毒視神經病變”。女青年吸煙會使月經初潮推遲、月經紊亂、發生痛經。還可引起子宮頸增生不良和子宮頸癌。吸煙開始越早,各種疾病發病的年齡也隨之提早,而且發病率更高。例如15歲以前吸煙的,就比成人發病率高17倍,以后的死亡率也就越高。
煙草及煙氣中有害物質的毒害作用,現在已逐漸為人們所認識,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意識到吸煙對健康帶來和危害。許多國家都通過立法措施控制有害物質在卷煙中的含量。這包括開展從煙草中脫除有害物質的研究,生產過濾咀卷煙以減低煙氣中焦油及尼古丁的含量,減少一氧化碳的可能產生量,以維護人類健康。但是目前一般醋酸纖維過濾咀卷煙的過濾效率只有59%,加活性碳后效率也只有66%。因此,采用帶過濾咀的方法尚不能根除致病危險,所以卷煙生產正面臨劃時代變革。開發安全卷煙應該引進足夠的重視。若能研制出既能防病又能治病的保健卷煙,將是對人類健康很可貴的貢獻。
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2月27日宣布,世界第一個旨在限制全球煙草和煙草制品的公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當天生效,范圍為最早批準這份條約的40個國家。這是由世衛組織主持達成的第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全球性公共衛生條約,是首份將視線鎖定于煙草制品的公約,迄今已有167個國家簽署,中國是第77個簽約國。簽署國家中57個國家已予以批準,公約定于90天后在其他17個批準國生效。2005年10月13日,為自覺履行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由國家發改委聯合衛生部、外交部、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煙草專賣局等部門舉行的中國政府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啟動儀式在京舉行。國家將對煙草生產實行嚴格控制,對煙葉種植繼續課以農林特產稅。不允許新成立中外合資煙草生產企業,不再新建煙廠,對現有煙草企業加大聯合重組,堅決打擊煙草非法貿易,禁止使用自動售煙機。國家工商總局將積極提出立法建議,修改和完善現行煙草廣告的規定,查處違法的煙草廣告。加強與《公約》締約方的合作,有效實施對跨國煙草廣告的限制。從10月11日起90天后,《公約》即在中國生效。按照規定,《公約》在我國生效3年后,國內所有卷煙制品要印上不低于包裝面積30%的健康警語,5年后要杜絕所有的煙草廣告。5.4毒品與化學
一、毒品的種類
根據聯合國公約規定,國際上管制使用的麻醉品和精神藥品有200多種。如鴉片、海洛因、大麻、美沙酮、杜冷丁、苯丙胺、可卡因、安定、三唑安定、巴比妥類催眠藥及苯環已哌啶等麻醉鎮靜劑、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鎮靜催眠藥及致幻劑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第257條規定:“本法所稱的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1、鴉片(又稱阿片,俗稱大煙),它是從未成熟的罌粟果上劃破后滲出的乳汁經干燥而成的。生鴉片呈褐色至黑色膏狀塊,味苦、有毒,并具有特殊的臭味。經加工成鴉片,褐色膏狀,軟硬如橡皮泥。鴉片中含有罌粟堿等20多種生物堿,可制麻醉藥。罌粟果汁中主要的有毒物質是罌粟堿,其分子式為C20H21NO4,是一種異喹啉生物堿。罌粟堿為無色針狀或棱狀結晶,熔點147~148℃,易溶于苯、丙酮、熱乙醇、冰醋酸,稍溶于乙醚、氯仿,不溶于水,溶于濃硫酸;加熱到110℃變為玖瑰紅色,至200℃變為紫色,它與多種無機酸和有機酸結合生成結晶鹽。它含有20幾種生物堿,其中10%是被稱為嗎啡的物質,這是鴉片中最有效的成分。
鴉片最早用作藥物,有止痛、止瀉、止咳等作用。但長期服用會成癮,使人體質衰弱、精神頹廢、壽命縮短。過量服用會使人急性中毒死亡。
罌粟堿及嗎啡的分子結構海洛因的分子結構2、嗎啡與海洛因
嗎啡也是一種異喹啉生物堿,分子式是C17H19NO3。嗎啡是從鴉片中提取制成的最重要的生物堿,含量約10%。嗎啡為無色棱柱狀晶體,熔點254~256℃,味苦、有毒,其顏色因純度而異,粗制品多為咖啡色或灰色粉末,純品為白色。在多數溶劑中均難溶解,在堿性水溶液中較易溶解。它可與多種酸(如鹽酸、硫酸等)和多種有機酸(如酒石酸等)生成易溶于水的鹽。嗎啡鹽的PH平均值為4.68。嗎啡在醫療上有鎮痛等作用。但非法吸食、注射嗎啡,嚴重危害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導致精神不振、消沉,思維和記憶力衰退,并可引起精神失常、肝炎等綜合癥。其毒性比鴉片強10~20倍,超劑量吸食和注射嗎啡會導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嗎啡對人的致死量為0.2~0.3g。
海洛因,又稱二乙酚嗎啡,俗稱”白面”、”白粉”。海洛因是嗎啡的二乙酰衍生物。純凈物是白色晶體、味苦、有毒,其毒性相當于嗎啡的2~3倍,它是毒品之王。顏色因制作程序和方法不同而異,一般呈白色或淡灰色,有的也呈棕黃色、淡棕黃色、灰竭色或淡灰褐色等,純品海洛因為白色柱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
3、可卡因(又名古柯堿)最早是在1859年由奧地利的化學家從南非灌木中一種叫做古柯樹葉子中提煉出來的一種莨菪烷型生物堿,分子式為C17H21NO4,分子量為303.36。古柯堿是無色無臭的單斜形晶體,味先苦而后麻,熔點98℃,幾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一般的有機溶劑。但其鹽酸鹽易溶于水。古柯堿為酯類,用酸或堿水解時,生成苯甲酸、甲醇等。純凈的古柯堿是白色結晶性粉末,在醫療上可作為局部麻醉藥,也是一種能導致神經興奮的興奮劑和欣快劑。但毒性較大,超量服用即成為毒品。
4、大麻(別名火麻,系一年生草本植物)
大麻的葉、花、莖中含有多種大麻酚類衍生物,目前已能分離出15種以上,較重要的有大麻酚、大麻二酚、四氫大麻酚、大麻酚酸、大麻二酚酸、四氫大麻酚酸。大麻酚的分子式為C21H26O2。大麻酚及它的衍生物都屬麻醉藥品,且毒性較強。世界上最大的大麻產地是哥倫比亞,因此哥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難忘的照片中考語文作文
- 紙制品生產質量管理與認證流程考核試卷
- 玻璃制品的環境適應性考核試卷
- 氮肥產業的技術發展趨勢與投資分析考核試卷
- 慶祝中秋節初二語文作文
- 競技自行車租賃服務標準考核試卷
- 廈門市高三第一次語文市質監作文
- 畜牧飼料生產安全風險評估與管理考核試卷
- 股骨頸骨折患者護理 2
- 7-6算法狀態機圖2
- 浙江省臺州市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歷史社會真題試卷
- 重型燃氣輪機用大型鑄鍛件 第3部分:鑄鋼件 征求意見稿
- 軟式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WS-507-2016
- 第2課++生涯規劃+筑夢未來(課時1)【中職專用】中職思想政治《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高效課堂 (高教版基礎模塊)
- 哈工大陣列信號處理第一次作業
- 走進物理-走向統一的自然力(上)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廣西師范大學
- 2024年全國一級注冊建筑師之建筑設計考試重點試題附答案
- 小學三年級數學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能力測驗練習題
- 打掃衛生勞動合同范本
-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2023-2024學年下學期七年級期中英語試卷
- 人教PEP六年級英語下冊Unit1Howtallareyou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