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優缺點及其未來走向_第1頁
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優缺點及其未來走向_第2頁
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優缺點及其未來走向_第3頁
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優缺點及其未來走向_第4頁
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優缺點及其未來走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嘉興學院孫波出品緒論1.1概述隨著我國電視節目新形態的不斷發展,真人秀節目的發展速度更是前所謂有,不可預想的。真人秀節目的多樣化與其節目因素的泛化正在引領著我國電視業的發展。近十年來,真人秀節目像一個席卷而來的潮流,迅速占據了我國電視節目市場。然而,在當今電視選秀節目如日中天時,彼此的競爭也顯示出白熱化的狀態。收視率的你追我趕也說明了真人秀節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觀眾的參與度不斷提高。選秀節目中出現的同質化的惡性競爭也帶來了不良的社會風氣,由此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反思。1.2真人秀簡介1.2.1真人秀的定義真人秀節目中采用紀實的手法進行拍攝是對紀錄本性的一種回歸,它更注重對事件過程的展示,關注這一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一切事件,紀錄人們在經歷這些事件、面對困難、化解矛盾時的不同態度和方式。早期的紀錄片尚且如此,當下的娛樂節目也不例外。真人秀節目把人類在封閉環境中心態和情感完整地紀錄下來,人的命運、情感、追求被放大、被關注、被尊重。但真人秀的情境卻是預設的,這就從根本的前提上否決了真人秀的真實性。選手在貌似真實的世界里,如別墅、荒島里共同生活一段時間,演繹著一個精彩的故事。其實這個世界是“虛擬”的,而非“真實”。有限的空間和時間、游戲的設置、淘汰和獎勵的設定都是人為的東西,它們和真實的選手加在一起,共同制造了一個表面真實的世界。雖然選手在真實地展示自己的行為,但他畢竟要受到“規則”的制約,不可能完全隨心所欲地做事情,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習慣做事情。1.2.2國外真人秀國外最早的真人秀從70年前,BBC正式開始定時播放節目說起,電視史由此翻開。在電視史的頭幾頁里,我們總是能看到廣播節目的身影。比如選秀節目《明日之星》(StarsofTomorrow)、《阿瑟.戈弗雷的達人搜尋》(ArthurGodfrey39sTalentScouts,也稱作TalentScouts)、《機會來敲門》等。從這些早期的才藝節目中總能瞥見今天《達人秀》(GotTalent)的影子。實際上,早期的才藝節目的確為今天的才藝真人秀的埋下了種子,但是這些節目只是安分地為選手提供展示才藝的平臺,沒有開拓出足夠的“自由時空”來展示選手的內心和個性。電視真人秀雖然是近年才大行其道,但類似的節目形態早已出現。20世紀50年代。美國就出現了真人秀雛形,如《觀眾點播》和《這是你的生活》。1973年,美國公共廣播公司制作的《一個美國家庭》,拍攝了一個家庭一年的真實生活。這個節目系列,被認為是最早具有真人秀基本元素的節目。1999年月,荷蘭艾德蒙電視制作公司制作的電視節目《老大哥》在本國產生轟動后,被澳大利亞、德國、丹麥、美國等個國家廣泛移植,并克隆出一系列類似節目。2000年播出了美國CBS的《生存者》、FOX的《誘惑島》、德國的《硬漢》等等,這些電視節目的出現在西方世界引起轟動,也標志著真人秀電視節目形態的成熟。1.2.3我國真人秀近十年來(2000年至今),中國真人秀節目的發展的過程大體可以劃分興起和發展二個階段。(1)興起階段(2000年——2004年)2000年6月,廣東電視臺《生存大挑戰》節目開播,《生存大挑戰》是我國國內首個獨立制作的真人秀節目節目,其創意來自于香港亞視與日本電視臺聯合制作的系列節目《電波少年》的啟發。1995年,《電波少年》節目開播后,我們第一次了解到“真人秀”這種全新的電視節目樣式,由此開始萌生出打造“真人秀節目”的念頭。隨后,中央電視臺及上海、湖南、四川、貴州、浙江等省級電視臺紛紛開辦真人秀節目,一試身手。一股全新的“真人秀”浪潮席卷全國?!渡娲筇魬稹饭澞渴俏覈罢嫒诵恪惫澞康碾r形,隨后,這類節目在國內被廣泛模仿或移植。中央電視臺在推出了《龍行天下》之后又推出了《金蘋果》,貴州電視臺在《星期四大挑戰》基礎上推出了《峽谷生存營》,拇指英雄聯合央視在《開心辭典》、浙江衛視推出的《奪寶奇兵》、《幸運52》特別節目的基礎上制作《歡樂英雄》等節目紛紛登臺亮相。(2).發展階段(2005年——至今)國內真人秀快速發展的一年是2005年。其中,以“海選”、“全民娛樂”、“民間造星”為主要特征的“表演選秀類真人秀”成為最大贏家。中央電視臺的《夢想中國》和東方衛視的《萊卡我型我秀》、《創智贏家》,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都取得了很高的收視率,使真人秀這一電視節目形式,從單純的節目形態發展成為一種成熟的新興電視產業。受《超級女聲》產業化的成功運營,2006年,真人秀節目在中國大行其道,成為最熱門的節目形態。一批職場真人秀節目如:婚戀類、旅游類、整容類等各種類型如也發展起來,開始引發人們的關注,成為國內真人秀節目的又一大熱點。野外生存類真人秀節目漸入佳境,不斷發展,表演選秀類節目也帶給我們全新的感受。1.2.4中西方對比:真人秀節目作為一種新的節目形態,中西方的國情、文化傳統和觀眾的收視習慣上的差異,國內的“真人秀”節目引發了眾多非議。西方選秀節目注重個體性與競爭性,而中國的選秀節目則表現在集體性,參與性(“重走長征路”),中國以和為貴,西方開放,尤其是在性的問題上。真人秀作為一種源自西方的新節目樣式,對西方傳媒界和文化界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而由此在國內引發的爭議也備受關注。如湖南經濟電視臺制作的《完美假期》被相關部門叫停,中央電視臺推出的《金蘋果》等也受到廣泛爭議。但“真人秀”已經不可阻擋地成了國內電視業界的一個新潮流,“真人秀”節目在質疑聲中不斷進步。2.電視“真人秀”的優點2.1.真人秀貼近普通人的生活,改變了單一的傳播模式。真人秀的表演者都是普遍人,普通人的表演更能夠喚起觀眾的共鳴,觀眾們能夠從表演者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可以把自己的欲望想像等移植到表演者的身上。由重慶廣播電視總臺斥資一億元制作的300集大型情景現代劇已經進入演員選拔階段,張國立擔當總導演。演員選拔活動的全名稱叫做“第一次心動”巨星招募計劃?!暗谝淮涡膭印笔菄鴥仁讉€以電視劇為基礎的完全互動娛樂活動,全部角色將在全國范圍內征選非職業演員擔當。只要年滿18周歲,未簽約的各年齡層人群均可參加?;顒訉⑼品幯菟囋盒0l掘培養演藝人才的方法,以打破演藝界、娛樂圈的話語權威與學歷霸權。讓普通人更進一步靠近自己的夢想。在本次活動當中,觀眾會真正參與到電視節目的創作過程中來,并將擁有演員與劇情的選擇權。不再是以前單純的主持人與嘉賓之間的互動,增加了與普通人互動的環節,讓觀眾也可以參與到節目當中,直接到現場為自己喜歡的選手投票,以前的電視節目傳播中,一直是單向傳播模式,觀眾就只是觀眾,缺乏參與感。而電視真人節目恰好彌補了一般電視節目的不足,讓觀眾也成為了節目的主角,變成了節目與觀眾是雙向傳播的模式,大大增強了參與感,娛樂感。2.2真人秀節目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真人秀節目備受觀眾的熱捧,真是因為掌握了節目發展的定量,想觀眾所想,吸引他們的眼球,滿足其好奇心,在媒體豐裕時代,真人秀通過把媒體所創造出來的特有的商業模式讓電視業注入“新鮮的血液”,從而把潛在的商業價值激發了出來,這樣既能提高收視率,又能獲得利益。因為這種模式對普通人來說,它能讓人民更容易、更快捷的實現夢想;對電視業來說,則是名利雙收的利器。2.3真人秀節目緩解了社會焦慮人秀節目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人在社會轉型期的普遍焦慮。無論是零門檻的選秀類節目,還是專業色彩較強的表演類節目,盡管有著形態與旨趣的差異,卻殊途同歸地遵循著一套共同的文化邏輯:個體在社會分層中實現自下而上的流動是可以實現的(借助才藝表演實現夢想),人與人之間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而產生的交流樊籬是可以被打破的(選手與導師、觀察員等角色之間的互動模式),以及勤勉的生活態度與崇高的道德品行會最終帶來命運的饋贈(大多數選手的“經歷”)。對于處在社會轉型期中,因環境污染、物價高企和社會不公等現象而處于普遍焦慮狀態的中國人而言,真人秀節目為這些現實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文本層面的、想象式的解決。在這個意義上,真人秀扮演了“烏托邦”的角色,它堅持不懈地在普通人所能感知到的生活情境中,源源不斷地生產“正能量”。3.電視“真人秀”的缺點3.1.真人秀節目存在抄襲,缺乏原創性從現有的節目中,我們就會發現大多數火爆熒屏的電視節目都不具有原創性,不管是《爸爸去哪兒》,還是《爸爸回來了》。由此可見,我們的節目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我們缺乏創新性人才及創意的點子,存在復制抄襲英國,韓國美國等節目,存在拿來就用的惰性。首先,安于追隨,永遠被動。向優秀節目學習是值得提倡的做法,迫于生存的壓力而以克隆的方式殺出生天也無可厚非。但可怕的是當這種克隆成為一種慣性,本土的電視人己經安于追隨、惟他人馬首是瞻,不僅將失掉原創信心和革新的動力,這種保守態度更將使中國電視在未來的全球電視競爭中陷入永遠的被動。其次,原創缺位,泡沫繁榮。內地電視抄襲海外節目已經到了非常瘋狂的地步,成功的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那幾檔節目,更多的節目還處于“低級克隆階段”,精華沒學到多少,粗鄙的娛樂垃圾卻比比皆是。3.2.真人秀節目不少侵犯了隱私有市民認為,電視新聞媒體以新聞的名義侵犯他人隱私,實在不該,“真人秀”在很多時候其實就是靠偷窺別人隱私來滿足觀眾的窺視欲。而針對“真人秀”,有人說有的“真人秀”節目打著創新的幌子,卻熱衷于渲染卑瑣的個人隱私、張揚利己主義,說穿了就是拿無聊當有趣,在傳媒技術發達的今天,不但容易形成人格扭曲,更助長窺視他人隱私不良社會風氣的抬頭。“記者有權采訪、記錄發生在公眾場所的事件,特別是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其中也包括使用偷拍偷錄的采訪方式,如果其中涉及到某個人,并不發生侵害隱私權的問題。”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唐超華認為,對于普通公民而言,偷拍偷錄僅限于遠距離的拍攝,如果對某一個特定的人進行跟蹤拍攝,或者近距離拍攝,以致使某人人物形象特定化,則又另當別論?!岸谒饺瞬还_場合(如個人住宅、病房等)的采訪,則要受到較多的限制?!碧瞥A解釋說,由于隱私具有秘密性的特點,即當事人不愿意將自己的言行昭示于眾人,因此,其發生的地點多在秘密場合。在未經他人同意的情況下對他人個人信息進行隱性新聞收集,則有可能構成對他人隱私權的侵害。3.3.真人秀節目存在低俗,嘩眾取寵的現象近年來,電視真人秀節目越來越熱,已經成為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的一個重要節目類型,為廣大觀眾提供了更豐富的收視選擇。大多數電視真人秀節目導向正確、內容健康,受到社會好評。但也有些節目既不攀登正能量的高峰也不觸碰負能量的底線,“有意思”但沒意義,收視率雖高但缺少價值引領,有的甚至傳播錯誤價值觀或流于低俗,引起輿論批評。如一個相親節目中,有女孩說出的一些與大眾價值相違背的話,雖然大幅度提高了節目的收視率,單也讓該節目陷入困境。所謂物極必反,這種價值觀的存在,出的觀眾的道德底線,引發觀眾不滿。這類娛樂節目將被淘汰。還有一些節目為了吸引眼球,甚至編造一個不存在的故事等以欺騙觀眾的眼淚。4.電視“真人秀”未來走向4.1.取精華,去糟粕,加強創新。真人秀節目的誕生于西方,我們必須重視外國的真人秀節目的普世價值,應當攝取其中的營養成分,用以促進自身發展,我們也要承認,我國的真人秀節目發展與外國相比存在著差距,既然有差距,就得學習。倚重原創并不等同于閉門造車。從真人秀發展的客觀情況來看,無論是創意發想能力、節目制作水準,還是營銷規模,歐洲尤其是美國的電視界仍然遙遙領先中國同行。不過借鑒和學習也不能流于簡單地克隆,不動腦的“拿來”對本土電視業的傷害在前文已有所闡述。對歐美成功真人秀的學習,要求我們的電視人對真人秀的真正吸引力所在有更深入的領會和掌握,這樣在策劃和制作實戰中,才不會僅限于形式上的照搬。這種充滿生命力的新型電視節目要在中國健康發展,離不開中國電視人自己的創新精神與勇氣。4.2.注重反饋信息,改善節目質量傳播學中對受眾研究的重視,其中心理念與營銷學中盛行的消費者研究是相當契合的。如前所述,對以年輕受眾為主體的真人秀觀眾心理把握的不準確是本土真人秀發展的一大阻礙—。把握年輕受眾的心理,既可以運用正式的調查手段,也可以充分利用真人秀對多種媒介的整合所形成的豐富反饋渠道,如BBS言論、短信投票、觀眾來信來電等等,了解他們的心理,并及時掌握他們對節目的意見和觀感,才能避免從傳統的印象和經驗出發,造成傳播的“代溝”。同時應該改善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大環境,對于一些不良的現象,低俗的現象要進行刪減,抵制。不能為了節目的收視率,而使一些低俗的,嘩眾取寵的行為出現在電視中,引導了不好的觀念。使得節目質量的上升,引導正確的理念,使真人秀節目成為一條傳播正能量的途徑。4.3要有完整的經營戰略真人秀節目制作得專業、完美、社會效益好只是一個方面,對于電視生產者而言,經濟效益同樣十分重要。換句話說,娛樂節目的生產者追求更多的應該是經濟效益。當前,任何真人秀節目在與觀眾見面之前,都要經歷選擇場地、物色選手、媒體造勢等復雜的前期準備工作,調足觀眾胃口,如:海選、概念及品牌推廣一系列運營環節,可以說在營銷方面的投入甚至重于節目的制作本身。所以,我們的節目生產者要有經營意識和完整的經營戰略,采取更可能多的營銷方式,使產品產生出更多的經濟效益。5.總結綜上所述,國內真人秀要抵制不良低俗的現象出現在節目上,做出正確的媒體導向,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只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