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2022優秀范文_第1頁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2022優秀范文_第2頁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2022優秀范文_第3頁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2022優秀范文_第4頁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2022優秀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2022優秀范文(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其蘊含的膚淺的家國情懷更是給予了端午節別樣的感情,汨羅江畔的慷慨悲歌穿越了千年的歲月長河,擊魂蕩魄。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僅供大家參考借鑒,盼望大家喜愛!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一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一一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生活(閱歷),_年端午節我們開展了“歡樂端午粽飄香〃親子活動,讓小伴侶們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專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活動時間:_月_日8:0011:00活動目標: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2、了解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有賽龍舟的習俗,還有很多(傳奇)、(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奇等。3、端午節有特殊的食品一一粽子,它是多種外形、多種口味的。主持人: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一)話說賽龍舟主持人:端午節最喧鬧的習俗是什么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生溝通(略)主持人:端午節為什么要進行龍舟競賽?(二)品嘗、包粽子主持人:下面我們就來個品嘗粽子、包粽子競賽,怎么樣?主持人:誰來向大家介紹粽子及其包法呢?主持人:剛才我們品嘗了粽子又親自包了粽子,你們有什么感受?活動四:端午節賽詩會主持人: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五[活動設計意圖]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一一端午節,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商討設計了本次活動。[活動目標]1、會說“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2、樂于參與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歡樂。[活動預備]端午節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包粽子的糯米、葦葉。[活動過程]一、主持人出示圖片,敘述端午節和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1、吃粽子。用黍米(黃米)或糯米加棗用葦葉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據說屈原投江后,人們為不讓魚類吃掉其尸體,故向江內投之以粽子。習俗相沿,變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帶上了時令顏色。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3、給孩子戴五絲。"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始終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里,使其順水漂走。傳奇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愛護兒童。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共享端午節的食品。三、親子共制香包。1、幼兒與家長一起制作香包。2、幼兒相互贈送香包,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愿的話。四、活動結束。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老師祝各位家長及小伴侶們節日歡樂,合家幸福!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2022優秀(范文)相關(文章):02022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最新10篇團2022端午節親子活動策劃方案5篇回2022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回2022端午節活動主題方案通用大全10篇團2022年傳統端午節紀念活動方案5篇回2022校內端午節活動方案5篇團2022社區端午節活動方案范文5篇團2022端午節活動創意方案策劃10篇團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范文團2022年端午節活動主題方案10篇4、樂于參與包粽子、制香包、編蛋網、賽龍舟等活動,體驗節日的歡樂。活動預備:1、端午節的故事。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針、線等。3、包粽子的糯米、葦葉。4、編蛋網的繩線、五彩線。5、自制龍舟兩條。6、幼兒每人一個熟粽子。活動過程:一、主持人致開場辭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一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帽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隨著端午節腳步的接近,為了增進小伴侶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愛好,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育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日我們一泉路幼兒園小伴侶們邀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這個美妙的傳統佳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用掌聲歡迎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敘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二、端午節賽歌會請各班的小伴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中班: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大班:"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到處都端陽。三、賽龍舟每班選5名家長,組成兩隊,賽龍舟接力賽。媽媽或爸爸套著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四、巧手媽媽大比拼一一親子活動每班幼兒家庭分四組進行親子活動。第一組:與媽媽一起包粽子。其次組:與媽媽一起做香囊。(方法):給每位小選手分發一塊顏色艷麗的絲布、一根可以掛在脖子上的細帶子、一張小紙條、一支筆、一些香藥、一副針線,若無香藥也可以綠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選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紙條上寫下祝愿和許愿的話,縫于香囊內。要求針腳工整,形狀美觀。香囊制作完畢后,可以自帶,也可以送給他人。新意之處: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傳奇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芳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外形,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本方法的新意之處在于讓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內放入祝愿或許愿的小紙條,既滿意了小孩喜愛動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兒童)天真爛漫的共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二一、活動來源: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閱歷: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④端午節有特殊的食品一一粽子,它是多種外形、多種口味的。⑤端午節有很多傳奇、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奇等。二、中、大班年齡段節慶活動目標:⑴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了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如:吃粽子、掛艾草等;⑵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宏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3)喜愛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節,樂觀參加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歡樂。三、中、大班節慶活動實施概況1、屈原的故事(語言)2、(童謠)《拍手歌》(語言)3、觀看賽龍舟(社會)四、節慶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1、班級中陳設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2、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墻飾,展現幼兒參加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覺、收獲與體驗。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覺〃等為標題展現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狀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奇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3、區域中供應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①圖書角:供應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觀賞、閱讀;②體育角:供應"賽龍舟〃嬉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嬉戲;③動手區:中、大班供應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供應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4、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協作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狀況等五、家園共育:1、請家長幫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閱歷;2、可以請家長來園參與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嘗嘗的歡樂;六、中、大班主要教育活動方案活動一:屈原的故事(語言)活動目標:1、觀賞端午節傳奇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2、能仔細傾聽老師和同伴的敘述,樂于在集體中溝通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活動預備: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活動過程: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團指導語: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嗎?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鄙視之情。附旨導語:①人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為什么要紀念屈原呢?②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說,你會怎么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樂觀的方式解決問題。)3、拓展溝通: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活動二:童謠《拍手歌》(語言)活動目標:1、理解、學習童謠,能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對童謠活動感愛好。2、遷移有關端午習俗的相關閱歷,嘗試續編童謠,體驗編編、(說說)、玩玩的樂趣。活動預備:與端午節習俗相關的圖片、實物。幼兒進行過有關端午節習俗的調查。活動過程:1、觀賞童謠,理解主要內容。(1)溝通有關端午節習俗的閱歷。團指導語:端午節,人們都會有些什么活動?⑵觀賞童謠《拍手歌》,理解主要內容。團指導語:①在這首童謠里,你聽到了什么?②你有什么聽不懂的地方?(依據幼兒的爭論、溝通狀況,關心幼兒理解“門插艾、香滿堂〃等。2、學習童謠,了解拍手嬉戲的玩法。⑴嘗試朗誦童謠。(2)爭論拍手嬉戲的玩法,激發朗誦愛好。團指導語:①這首童謠的名字叫什么?為什么叫《拍手歌》?②我們可以怎樣念這首童謠呢?(引導幼兒兩兩結伴邊對拍手邊朗誦童謠。)(3)兩兩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3、遷移端午閱歷,嘗試續編童謠。(如:五月五,是端陽,香包帶,香滿堂;五月五,是端午,龍船下水人跳舞。)4、記錄并觀賞幼兒創編的童謠。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三活動目標: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2、幼兒通過參與體驗和端午節相關的學問競賽、趣味嬉戲、品嘗美食等活動。3、幼兒進一步豐富對端午節的理解熟悉,把握端午節的相關傳統活動和習俗。4、引導大班幼兒與小班幼兒的感情,大班孩子主動關懷弟弟妹妹,彼此間建立良好的情感,與弟弟妹妹一起感受體驗,快歡樂樂過端午節。5、感受到節日的歡樂。6、讓同學了解節日的習俗。活動預備:1、師幼共同搜集端午節的資料并布置環境。2、師幼共同預備端午學問競答題、龍舟拼圖、端午食品頭飾等。3、師幼共同預備(才藝展現)節目。4、端午美食。活動建議:老師將大班孩子和小班孩子先匯合一起,老師先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話題。⑴大班、小班幼兒混合編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組,交代活動規章和要求。⑵你們知道什么是端午節嗎?在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么?教學(反思):本次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大班的孩子們將去到小班,和弟弟妹妹一起過端午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