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制度改革課件_第1頁
戶籍制度改革課件_第2頁
戶籍制度改革課件_第3頁
戶籍制度改革課件_第4頁
戶籍制度改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戶籍制度改革2014.10CompanyLogo目錄一、戶籍制度沿革二、戶籍制度改革的復雜性三、戶籍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四、落戶城市能否更加容易CompanyLogoCompanyLogo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大會通過的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居住和遷徙的自由。”1955年6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建立經常戶口登記制度的指示》,“規定全國城市、集鎮、鄉村都要按照建立居住地進行戶口登記的制度,從而統一了全國城鄉的戶口登記工作。”1956年3月10日,全國第一次戶口工作會議規定了戶口管理的三項基本任務,“證明公民身份,便利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統計人口數字,為國家經濟、文化、國防建設提供人口資料,發現和規范反革命和各種犯罪分子活動,密切配合階級斗爭。”CompanyLogo1953年4月國務院頒布《關于勸止農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可惜收效甚微。“大躍進”之后,挫傷了農民生活的積極性,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也影響了“農業支援工業,農村保障城市”的經濟戰略方針。1958年1月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條例第6條規定:“公民應該在經常居住的地方登記為常駐人口,一個公民只能在一個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CompanyLogo1959年1月,中央又發出《關于立即停止招收新職工和固定臨時工的通知》。第二個五年計劃一開始,由于指導上的失誤,導致1959年——1961年初國民經濟嚴重困難,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城市化同時受挫,城市糧食供應出現危機,為緩解這一問題,同時為了敦促部分工人回鄉參加勞動,1961年6月中央發出《關于養活城鎮人口和壓縮城鎮糧食銷量的九條辦法》,規定要求三年內減少城鎮人口2000萬以上,從此,中國開始了由行政命令支配的第一次反城市化運動。CompanyLogo1962年12月,公安部出臺了《關于加強戶口管理工作的意見》,再一次要求嚴格限制鄉遷城,并且對大城市人口增長實行特別控制。1964年8月,國務院批轉了《公安部關于處理戶口遷移的規定(草案)》,該文件體現了“兩個限制”,即對農村遷往城市、集鎮的要嚴格限制,從集鎮遷往城市要嚴格限制。文化大革命時期,經濟情況每況愈下,物資短缺,出于經濟和政治的考慮,政府動員了近4000萬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通過這種制度安排暫時減少合法的城鎮戶口,以減輕城市資源供給的壓力。由此形成了第二次反城市化浪潮。這種戶籍制度促進和鞏固了計劃經濟,同時也是政權的基層控制網絡,對促進工業發展,防止城市的過渡膨脹以及穩定社會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計劃經濟條件下,傳統的戶籍制度和各項經濟功能聯系在一起,限制了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同時由于他的終身性和世襲性,在農村和城市之間豎起了一道認為的屏障,強化了二元的對立。CompanyLogoCompanyLogoCompanyLogo以居民身份證為管理手段的配套管理制度。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逐漸改革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1997年6月,國務院批轉了公安部《關于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試點方案》,符合條件的農民可以在小城鎮辦理常住戶口。1998年8月,國務院批轉了公安部《關于當前戶籍管理中幾個突出問題的意見》,規定了四項新的戶籍管理政策:嬰兒落戶隨父隨母自愿,放寬夫妻兩地分居的戶口遷移條件,投靠子女的老人可以在城市落戶,在城市投資、興辦企業或購買商品房的公民及其同居直系親屬,符合一定條件可以落戶。戶籍制度進一步松動。CompanyLogo2001年5月,國務院批轉了公安部《關于推進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并于同年10月起以兩萬個小城鎮為重點推行戶籍制度改革。2013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3.7%,按照戶籍人口只有36%左右,有超過17%的人因戶籍限制處于“半市民化”的尷尬境地,不僅他們自身合法權益難以保障,也嚴重影響著社會階層的和諧與城鎮化的質量。現行戶籍制度負面效應不斷顯現,人們期盼戶籍制度改革呼聲日益強烈,對改革的發展、動向十分關注。CompanyLogo戶籍關注著老百姓日常生活。戶籍,不僅證明了一個人的身份屬性,也和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關。從出生到老去,許多事情都和戶籍緊密相連。無論是上學就業、結婚生子,還是社會福利、衣食住行,戶口如影隨行。戶口簿雖然薄,卻承載了多種多樣的社會功能,見證著萬千家庭的生活軌跡,戶籍制度改革必然受關注,被聚焦。CompanyLogo戶籍關注社會公平正義。長期以來,戶口將我們民眾分為不同人群,有城里人和農村人,有外地人和本地人。不同人,因戶口關系不同,享受著不同的社會待遇和福利。據有關統計,城市戶口在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等方面的待遇差別高達30多項。雖然這些是歷史形成的,受到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但從根本上看,與社會公平原則相悖。戶籍制度改革,就是不斷推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在國家經濟社會大發展的進程中,加速拆除橫亙在不同人群之間藩籬,努力讓社會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到每個人。CompanyLogo戶籍關乎到經濟社會發展,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勞動力自由流動是市場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勞動流動不斷加速,但現行戶籍制度,給勞動力打上了無形的l烙印,使其自由流動面臨著諸多羈絆和壁壘,導致難以形成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戶籍制度改革,將有利于我國現代市場體系的完善,有助于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還要看到,未來一個時期,推進城鎮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CompanyLogoCompanyLogo二、戶籍制度改革的復雜性2010年到2012年,全國共辦理戶口“農轉非”2505萬人,為前3年的2.2倍。同時,違背農民意愿搞“拉進城”、“被落戶”、“大城市擠破頭、小城市不愿留”,新生代進城務工農民成為“兩棲人”等新情況不斷出現,戶籍制度改革進程中出現的種種新問題新挑戰,凸顯出改革任務的艱巨和復雜。那么,戶籍制度改革的復雜性,到底體現在哪里?戶籍制度改革牽涉到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公共衛生服務、考試招生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等緊密相關。CompanyLogo戶籍制度改革涉及億萬群眾,需要兼顧各方訴求。不同的群體在社會生活中有不同的需求,都有各自的“算盤”,有時彼此之間的訴求是對立的,協調起來尤為困難。CompanyLogo三、戶籍制度改革路線圖和時間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部署。為落實全會精神,公安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等12個部門組成工作班子,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在總結各地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改革制度的意見》。CompanyLogo1、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CompanyLogo2、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CompanyLogo3、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

CompanyLogo改革的時間表要進一步調整戶口遷移政策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取消農業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加快建設共享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CompanyLogo到2020年,基本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有效支撐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依法保障公民權利,以人為本、科學高效、規范有序的新型戶籍制度,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子在城鎮落戶。CompanyLogo改革涉及對象有哪些?主要以農業轉移人口為重點,兼顧其他常住人口。從具體人群來看,解決好進城時間長、就業能力強,可以適應城鎮產業轉型升級和市場競爭環境的人口落戶問題,不斷提高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職業院校畢業生、留學回國人口等常住人口的城鎮落戶率。CompanyLogo戶籍制度改革遵循的原則:一、規范有序二、尊重意愿三、區別對待四、統籌配套CompanyLogo四、落戶城市是否更加容易

我國幅員遼闊,城市數量多,從幾萬人的小城鎮、十幾萬的小城市,到幾十萬人的中等城市,再到幾百萬、上千萬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規模差距更大。因此,不同城市的落戶條件不可能完全一致,搞一刀切。從總的來看,各級城市有不同的落戶條件和要求,實行差別化落戶政策。CompanyLogo天津用居住證取代暫住證2014年1月1日,天津正式啟動外來人口居住證申領和發放工作,實行多年的暫住證不再辦理。CompanyLogoCompanyLogo小城鎮和建制鎮: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只要在當地有合法穩定住所(租賃)的人員,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申請登記常住人口。中等城市:將有序放開落戶限制分兩種情況:一是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壓力小的地方,可參照小城市標準全民放開;二、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壓力大的地方,可對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等作出規定,但對住所不得設置住房面積、金額等要求,對社保年限的要求不得超過3年。CompanyLogo大城市:落戶條件總的說是放寬,但不同規模的大城市之間也存在差別:城區人口100萬到300萬的大城市,以擁有合法穩定職業和住所(租賃)為前提,合理放開落戶限制,城市人口300萬到500萬的大城市,為防止放開戶籍導致人口急劇膨脹,要適度控制落戶規模和節奏,可對落戶條件作出嚴格的規定。大城市對社保年限的要求不得超過5年。CompanyLogo特大城市:由于人口過度聚集,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不堪重負,人多、房貴、車堵、空氣污染等“城市病”問題日益嚴重,所以必須嚴格控制城市人口500萬以上特大城市的人口規模。為此,應采取有效措施,對進城落戶嚴格調控。CompanyLogo

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公共服務水平高,落戶需求一直“高燒不退”。設置一定的落戶“門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