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2部分 專題10 微專題三 理解文言特殊句式 (含詳解)_第1頁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2部分 專題10 微專題三 理解文言特殊句式 (含詳解)_第2頁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2部分 專題10 微專題三 理解文言特殊句式 (含詳解)_第3頁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2部分 專題10 微專題三 理解文言特殊句式 (含詳解)_第4頁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2部分 專題10 微專題三 理解文言特殊句式 (含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專題三理解文言特殊句式一、判斷句:是為副詞加者也,另有直接判斷句1.下列各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①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②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B.eq\b\lc\{\rc\(\a\vs4\al\co1(①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②失其所與,不知))C.eq\b\lc\{\rc\(\a\vs4\al\co1(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②嫗,先大母婢也))D.eq\b\lc\{\rc\(\a\vs4\al\co1(①汝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②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答案D解析①為介賓短語后置句,②為判斷句。其他幾組均為判斷句。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此亡秦之續耳B.且相如素賤人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答案C解析C項為賓語前置句,其他三項均為判斷句。判斷判斷句的方法有二:一是看外在語言標志,“……者……也”“……也”“……者……”,以及副詞“皆”“誠”“則”“乃”“必”“非”等。二是從特殊入手,判斷句的特征之一就是謂語部分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如“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天下所共傳寶也”就是一個名詞性短語,符合判斷句的特征。關于“是”字,它在文言文中一般作指示代詞“這”講,偶爾有作判斷動詞的。例如“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中的“是”作“這”講,“也”字才是判斷標志詞;“自言本是京城女”中的“是”就是一個判斷動詞。二、被動句:為所見于被意念1.下列各句中,不屬于被動句的一項是()A.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B.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C.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D.秦王復擊軻,被八創答案D解析“被”是“遭受”之意。2.下列各組句子中,不屬于被動句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①不拘于時,學于余,②吾屬今為之虜矣))B.eq\b\lc\{\rc\(\a\vs4\al\co1(①燕國見陵之恥除矣,②連辟公府不就))C.eq\b\lc\{\rc\(\a\vs4\al\co1(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②見犯乃死,重負國))D.eq\b\lc\{\rc\(\a\vs4\al\co1(①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②生孩六月,慈父見背))答案D解析①為狀語后置句,②為賓語前置句。判斷被動句的方法,主要有三種:1從標志詞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動句的要求。被動句的標志詞主要有以下幾類:①“為”“為……所……”或“……為所……”。②“于”或“受……于……”。③“見”或“見……于……”。④“被”字。2從語法入手,看主語是不是受動者。因為有些被動句沒有標志詞,但在意義上含有被動意,所以單憑標志詞判斷是不行的,還需要考慮一下主語是不是謂語的受動者。3巧借“添”“變”二法。①在動詞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變句子基本意義的,是被動句。②主謂結構的句子能夠變成動賓主動句的,是被動句。如“函谷舉”,可以將其變為“舉函谷”。三、賓語前置句:疑問否定之是標1.下列屬于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的一項是()A.夫晉,何厭之有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D.微斯人,吾誰與歸答案D解析A、C兩項均為“之”作標志將賓語前置,B項為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2.下列各句中,不屬于賓語前置的一項是()A.之二蟲又何知B.求人可使報秦者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D.不然,籍何以至此答案B解析B項為定語后置句。3.下列各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①秋以為期,②復駕言兮焉求))B.eq\b\lc\{\rc\(\a\vs4\al\co1(①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②不吾知其亦已兮))C.eq\b\lc\{\rc\(\a\vs4\al\co1(①沛公安在,②大王來何操))D.eq\b\lc\{\rc\(\a\vs4\al\co1(①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②凌萬頃之茫然))答案D解析①為賓語前置句,②為定語后置句。其余三組均為賓語前置句。判斷賓語前置句,主要看標志:1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標志:①否定詞——不、莫、未等;②代詞——之、余、吾等。2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標志:①疑問句;②疑問代詞——何、安、焉等。3用“之”“唯……是之”“是”作標志,如“句讀之不知”“唯你是問”等。另外,還有兩種特殊情形:一是介詞賓語前置,如“一言以蔽之”;二是“自”字前置,如“后人不暇自哀”等。四、定語后置句:之者有者加而者1.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B.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C.高余冠之岌岌兮D.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答案D解析D項為否定判斷句,其他三項均為定語后置句。2.下列各句中,不屬于定語后置的一項是()A.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B.鑄以為金人十二C.送匈奴使留在漢者D.賓主盡東南之美答案D解析D項為判斷句。定語后置句都有一定的標志詞,主要有以下情形:1中心詞+之+定語+者,如:馬之千里者2中心詞+有+定語+者,如:鄭人有買履者3中心詞+而+定語+者,如:窮民而無告者4中心詞+之+賓語,如:仰觀宇宙之大另有數量短語作定語,常常后置,如:軍書十二卷。五、狀語后置句(介賓短語后置句):于以在后作補語1.下列各句中,不屬于狀語后置的一項是()A.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B.其聞道也固先乎吾C.為國以禮D.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答案D解析D項為一般句式。2.下列各句中,在翻譯成現代漢語時介賓短語不能提前的一項是()A.以其無禮于晉B.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C.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D.州司臨門,急于星火答案C解析C項“于”應譯為“到”。狀語后置句介賓短語后置句最常見的標志詞是介詞“于”“以”“乎”,主要有下列三種情形:1于+賓語,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乎+賓語,如:生乎吾前3以+賓語,如:申之以孝悌之義特別注意的是:狀語后置句翻譯時,一般都要把介賓短語提到謂語動詞前,有的則不能提,有的可提可不提,關鍵看是否合乎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六、主謂倒裝句:感嘆疑問只兩種下列各句中,不屬于主謂倒裝的一項是()A.賢哉,回也B.渺渺兮予懷C.誰與哭者D.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答案D解析D項為一般句式。主謂倒裝在文言文中不多見,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感嘆倒裝,如:甚矣,汝之不惠!謂語后常有語氣助詞,一般用逗號隔開。二是疑問倒裝,如:誰可哀者。充當謂語的多是疑問詞。七、省略句:主謂賓語加介詞1.下列各句中,沒有省略現象的一項是()A.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B.沛公軍霸上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答案D解析A項承前省略主語。B項“軍”后面省略介詞“于”。C項“使”后面省略“之”。2.補充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①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②將軍戰(于)河北,臣戰(于)河南。③于是秦王不懌,為(之)一擊缶。④殺人如(恐)不能舉,刑人如恐不(能)勝。⑤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為樂)。省略是文言文中常見的語法現象,一般省略的是主語、賓語、介詞。此外,與現代漢語不同的還有省略謂語。識別省略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1“瞻前顧后”,看有無主語省略。所謂“瞻前顧后”,是指在理解句意時要注意該句前后的語境,因為主語可能會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如《捕蛇者說》中“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黑質而白章”就承前省略了主語,補充出來即為“蛇黑質而白章”。這種情況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2借助成分分析,判斷有無省略。在有些文言句子中,謂語動詞后面直接帶了賓語,尤其是處所性賓語,這時就需要我們考慮賓語前面是否省略了介詞。如“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中,“軍”為動詞,而“函陵”和“氾南”均為處所名詞,所以前面應該是省略了介詞“于”。八、固定句(固定結構):陳述疑問反問加揣度對下列固定句式的解釋,正確的一組是()①如……何,譯為“對……怎么辦”②無乃……乎,譯為“恐怕……吧”③孰與,譯為“與……一起”④奚以……為,譯為“憑什么……呢”⑤何……為,譯為“還要……干什么呢”⑥不亦……乎,譯為“不也是……嗎”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 D.②③⑤⑥答案C解析③表比較,應譯為“與……比,誰……”。④表反問,應譯為“哪里用得著……呢”。固定句式的語法特點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組合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達一種新的語法意義,世代沿用,約定俗成,經久不變。根據表達語氣和表達作用可分為以下幾種:1表陳述語氣:“有以”有用來……的辦法、“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有所”有……用來……的人、事、物、“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