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過萬重山漫想【教學目標】1、整體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漫想”的思路;2、理解想象與聯想在文中的作用;3、領悟文章蘊含的哲理,學習知難而進的首創精神。【教學重難點】1、理清思路,體會文意,品讀語言,領悟感情。2、學習本文,了解和體會文章結構的技巧。【教學方法】合作、探究【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教案【課時安排】二課時【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長江三峽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勝地;古往今來,以其雄偉壯麗的景色不知迷倒了多少文人墨客。而面對這奇觀奇景,又有哪一個熱血男兒能無動于衷呢?李白曾借“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來表達遇赦東歸的欣喜歡快之情;毛澤東曾以“神女(神女峰)應無恙,當驚世界殊”這樣生動的筆法贊美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現代作家劉白羽更用“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偉而瑰麗的交響樂中飛翔”這一通俗淺白的語言形容自己強烈而神奇的感受。是的,美麗的景色總是讓入神采飛揚、神思飛越,這就是千百年來人們喜愛三峽的原因,美景的“美麗”所在。那么,本文的作者劉征,面對三峽,又有什么感受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過萬重山漫想》。二、文化常識1、作者簡介人們一旦面對奇景,驚嘆之余,總喜歡追根溯源,遙想當年這是很自然的聯想看長城,會想秦始皇時代人們是怎么造長城的同樣,過三峽,也會想到很多很多想象力的豐富奇幻,思路的活潑開闊,是與一個人的淵博的學識分不開。劉征,本名劉國正,1928年生,北京市人,著名的語文教育家、詩人、雜文家。與程光銳、臧克家并稱“三友”。劉征是他從事文學活動的專用筆名。著有《劉征詩書畫集》、《畫虎居詩詞》《劉征文集》等三十余種著作。現任《中華詩詞》主編,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副會長。2、解題'“萬重山”就是三峽,能突出三峽山多,山險的特點。出自李白《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漫想”一一是“不受約束地想“,“隨便地想”,但不等于“亂想”“瞎想”,它受著“過萬重山'’的限制,是作者有感于萬重山的壯美景色是遐想。這表明作者并不是只就眼前所見之景而寫景,而是以過三峽為緣由,通過它引申聯想來表達某種理念,呈現思考的結論。補:指沒有限制的、不拘形式地隨意想“漫想”二字已清晰地告訴我們文章的組材方式。“過萬重山漫想”就是作者過三峽時而產生的,超越時空的暢想,“過”體現的是空間線索;“漫想”反映的是時間,組材。3、三峽簡介
三峽是翟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公里它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峽谷,被譽為山水畫廊,也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補:據科學家說,在洪荒時代,四川盆地本來是個內陸海。海水東注,撞擊、啃噬著東邊的大山,年深日久,終于“鑿開”一條通道,就是“三峽”:屈原、昭君。三、背景介紹本文寫于1980年12月,當時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剛剛提出,很多人心里沒底,有一種求穩求實的情緒,作者憑借著自己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自身深厚的詩文功底寫下了這篇鼓勵大膽創新、大膽嘗試的文章。四、文本研習1、注音啃噬(shi)催山圻地(che)燧(sui)追溯(sLi)泯滅:(形跡,印象等)消滅。聳峙:高聳矗立。聳峙(zhi)篙工(gGo)啃噬(shi)催山圻地(che)燧(sui)追溯(sLi)泯滅:(形跡,印象等)消滅。聳峙:高聳矗立。步履:(書)行走。連綿:形容山脈、河流等不間斷,連為一體。追溯:溯,逆水而行;后引申為追求根源比喻回首往事、探尋淵源。五、理清思路1、本文線索本文線索,一是緊緊扣住一個“過”字。從船“出了夔門”寫起,直到“船已經穿過三峽”結束,寫了游三峽的全過程;二是緊扣“漫想”二字,不斷拓展時空內涵。2、課文中作者漫想的起點在何處?終點又在哪里?明確:船出夔門一一憑舷眺望(船行峽中)一一船過三峽起點一一夔門;終點一一船過三峽3、作者是在什么情形下開始漫想的?帶著神往之情的作者在穿過三峽時面對奇景感慨之極,頭腦出現了空白,然后跳出了古怪的念頭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常說的“觸景生情二4、課文中找出標志作者漫想展開的句子明確:“船出了夔門,忽然落進另一個天地”“頭腦里一無所有……,一個古怪的念頭跳了出來:……是誰?”“于是,我的思緒,如同……延展開去”“再想下去……"“我的思想向著更遙遠的空間和時間飛去”“千百年后,假如……,也如同今天看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一樣”“我感到了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的曾經感到和未感到的喜悅J這些“漫想”是語句是沿著怎樣的思路展開的?明確:現實、歷史、未來、現實。5、課文層次分析第一部分(1-2):寫作者對三峽的神往。.描寫了船出夔門之后江流的湍急和高山的聳峙,設置了惆恍迷離的意境,引發了人們的遐想。第2段:值得玩味的語句是“太陽隱去,只偶然透過青濠濠的薄霧,從高山的缺口伸出幾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發光的手臂,給峽江涂上神奇的色彩”和“我們的船開向哪里?是回到往古還是駛向未來?是墮入地府還是飛上仙界?我不知道''設置了倘恍迷離的意境,引起人們的遐思這就很自然地過渡到第二部分的“漫想”。第二部分(3—14):“漫想”第一個穿越三峽的人。(3-10)漫想第一個穿越三峽的人(11-14)漫想無數第一個第3段:“面對這奇景,語言中的一切華麗辭藻都黯然失色”,深感三峽美景難以摹狀;“頭腦里一無所有”,暗示了文章下面的內容不在于寫景觀;“就在這原始狀態的空白中,一個古怪的念頭跳了出來:一一第一個穿過三峽的是誰?”圍繞這第一個人,會生發出許多新的思索,這便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點。第4段:“我的思緒,如同被疾風牽引著,無邊無際延展開去”:“漫想”的思路展翅飛翔。第5、6兩段想他“穿過三峽是在什么時候呢?“當時,他“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第7段:“再想下去”:由物質條件寫到了當時的輿論的阻力。第8、9兩段想象他“拿起竹篙的時候會想些什么呢?”(10-12):追溯遠古,漫想,想那許許多多的第一個,想到人類向前發展的歷史。“我的思想向著更遙遠的空間和時間飛去”由第一個穿越三峽的人想到無數“第一個人”,想到人類發展向前的歷史。(13):再想,未來的人也會和我們一樣崇敬先人。第三部分(15—16):第三部分(15-16)船過三峽,深感喜悅。呼應開頭,收束全文,是“漫相”的終點。船過三峽,回到現實,呼應開頭,收束全文。感到喜悅“我感到了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曾經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悅二.六、課文具體分析(一)、分析第一部分兩小段的思路學生讀第1段,畫出重點語句,說說本段作者的心情。明確:“小時候”和“直至I今年”對應,“一向”“神往”和“直至U今年““才有機會第一次”對應本段突出了對“穿過三峽”向往已久,機會可貴。(心情激動)1、請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寫仔細揣摩3、4句,“夾江兩岸連綿起伏的高山”“聳峙云霄”的和“橫枕江面”的是遠景;“迎面撲來”的和“轉瞬即逝”的是近景,也是側面寫江流的狂暴、湍急,“從高山的缺口伸出幾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發光的手臂''是寫具有神奇色彩的陽光,也是寫高山聳峙抓住了景物特色,引人遐想。補:學生讀第2段,說說分幾層意思明確:八句話,扣住題目“過萬重山”分三層:12句是總寫;34句是具體寫;58句用設問句由觀景過渡到“漫想”忽然,寫出感情變化之大;落進,寫出水勢落差之大。“萬重山”之景的觀感:狂暴的江流,連綿起伏的高山,高山缺口處伸出幾道光束所營造的神氣境界。(雄、奇、險)2、第二段寫過萬重山時的景物采用了什么手法?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點?采用了排比、比喻手法;突出了景物的“險”的特點、表達作者的驚喜之情。這為后面的聯想準備了感受基礎。3、第二段中連續三問,表現了“我”什么樣的心理?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表現了“我”內心淡淡的畏懼、憂慮,為寫第一個穿過三峽的忍耐的勇敢精神形成了襯托。(二)、分析第二部分第3段“面對這奇景”“頭腦里一無所有”只是作者欲擒故縱,意在暗示,下面的內容并不著急寫景“就在這原始狀態的空白中,一個古怪的念頭跳了出來:——第一個穿過三峽的是誰?”轉向寫思緒,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點由“第一個“人串連以下幾段。在銜接上,先寫大禹的傳說,又寫《禹貢》的文獻資料,再寫秦設置巴郡蜀郡的史實按歷史年代先后來寫,銜接緊密。作者使用古代文獻資料,信而有據。“似乎”“大約”等詞表現了嚴謹的態度,避免了主觀武斷。1、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是什么時間,用什么工具,具有怎樣的精神和克服了什么困難?.明確:時間:春秋戰國之前或更早;工具:獨木船;困難:高崖、險峽、暗礁、飛瀑;精神:勇往直前,大無畏的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作者用較多文字來寫南宋畫家夏圭的《巴船下峽圖》,是“木船”,“大得很”,“篙工舵師有十幾個“,“巨浪狂撲”,就是這樣的船尚且“船舷鼓側,生死在毫發間”,讓人“感到驚心動魄”而由此上溯到周秦時代,交通工具“也許只有原始的獨木船了”兩相對照,用“簡直難以想象”和“就是毫不含糊地這么做的”謳歌第一個穿過三峽的古人超凡的勇氣這繪畫史上的資料不僅使本段文采鮮明,而且也顯示了作者多方面的學識。2、作者聯想到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會遇到那些困難?明確:面臨的困難體現在:物質方面——交通工具的簡陋輿論方面精神方面的壓力知識方面一一知識的局限所帶來的冒險性,存在極大的盲目性,因而帶有極大的冒險性。得:聯想這三個方面的困難,反襯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戰勝困難和阻力的勇氣、知難而進的精神。3、面對這些困難和阻力他有怎樣的表現?明確:物質上的困難:毫不含糊地這么做精神上的壓力:微微一笑知識上局限:不知道,也沒有想4、面對第八自然段的“第一個”,請回答:“再想下去”表明了作者的思路想到“第一個”之前的許多個人,有“折回的“、有"遇險的''由此引出了一些人的議論甚至阻撓“然而”“第一個穿越三峽的人,微微一笑,還是登上了獨木船”栩栩如生,展現了他的從容、堅毅,謳歌了他的自信和決心。用了四個“第一個”,回顧了人類的進化和發展。①這里贊揚了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怎樣的一種精神?明確:不怕困難、不怕風險、勇于開拓的首創精神②為什么要贊揚這種精神?明確:期望人們能繼承和發揚這種精神,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來開創未來。③這些“第一個”有什么共同點?明確:敢于向未知的領域進軍。有探索精神、開拓精神。意志堅定。前幾段是寫“第一個”所面臨的物質條件的困難,這一段寫輿論的阻力是精神方面的障礙,面對這兩方面的困難,他“微微一笑……”更突出了他至剛至勇的精神。5、文章在第10段中四次寫到“他不知道,也沒有想“。回答:第9段是過渡段,由“第一個”人的行動寫到他的思想。①第10段有幾個“他不知道,也沒有想”,作者寫這些內容有什么作用?明確:采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使句式十分整齊深刻地表現了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的勇敢,很有氣勢。“他不知道,也沒有想”值得認真思考“不知道”是因為“那時候,人們對自然的認識還是極有限的”,“不知道”決不是說他對面前的艱險一無所知,而只是在強調他知道那接踵而來的艱險是難以預料的“也沒有想”,更不可片面理解為他只憑意氣去瞎闖、蠻干,“沒有想”只是意在強調他明知有險阻,卻義無反顧,置之度外,決不為困難所嚇倒,決不會畏首畏尾,顧慮重重。②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的動力是什么?明確:“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擴大生活的世界”即對新的領域的探索的渴望使他不顧自身的安危,毅然前行。第10段與前幾段內在聯系合乎邏輯,是由客觀條件寫到主觀精神,珠聯璧合,相得益彰。6、“我憑舷眺望,望著茫茫的江水”,又聯想到什么?第11段,“我的思想向著更遙遠的空間和時間飛去”表明作者的思路,由“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而飛向更加博大的時空。又聯想到什么?明確:①第一個使用石器的人②第一個燧木取火的人③第一個彎弓射箭的人④第一個騎上馬背的人包括新長征中“無量數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行文至此,作者筆下的“三峽”已經成為一種象征,代表著人類已經跨越和將要跨越的各個領域的高峰;第一個穿越三峽的人也成為一個象征——代表著人類創造歷史的意志和力量正是難以數計的這樣的人,構成了歷史的脊梁作者的“漫想”就因為從“實在的三峽跳到了抽象的“三峽”,意境由此而開闊、深邃。7、他們越過了人類兒童時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峽”,“三峽”何以加上了引號?明確:此時的“三峽”已經不再是實際上的“三峽”了,而是代表了人類歷史進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阻力。8、文中幾處出現“三峽”,其含義又是什么?A如“第一次穿過三峽”、“似乎可以說,打開四川和內地的通路(包括北邊翻越秦嶺的蜀道和東邊的三峽),大約不晚于春秋戰國時期,第一個人穿過三峽自然還要早一些“、“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絕然不是第一個“B“我憑舷眺望,望著茫茫的江水。……終于'鑿開'一條通道,就是‘三峽'JC“不要小看第一個使用石器的人,……他們越過了人類兒童時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峽'一一不,他們的步履更為艱難,他們的業績更為偉大。人類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鐘都在向著難以數計的未知的領域進軍,都有難以數計的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開拓道路。于是,歷史昂然向前J明確:A三峽:指自然的三峽,即瞿塘峽、巫峽、西陵峽;B“三峽”指江水開辟出來的一條水道;C“三峽”:已與作者對人類宏偉業績的聯想渾然一體。是象征了等待人們去征服、去開拓的未知的領域。作者由自然的三峽想到了象征的“三峽”,這是本文由實到虛的整體思路。(三)分析文章第三部分第15段“江水滔滔,一瀉千里,向東流去”“天漸漸開闊,地漸漸平曠”語意雙關,境界開闊,令人心曠神怡,意氣風發。(“山隨平野盡,江如大荒流”一一李白《渡荊門送別》)語句:……船已經穿過了三峽,我感到了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曾經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悅:1、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曾經感到的喜悅是指:通過艱苦探索,掌握并利用自然規律領略了無限風光的喜悅。2、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未曾感到的喜悅是指:指新時代的人們發揚首創精神贏得千百年后人們的崇敬的喜悅。第16段“船已經穿過三峽”與題目“過萬重山”呼應“我感到了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曾經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數字編碼器課件
- 鐵路市場營銷市場營銷發展的新趨勢88課件
- 鐵路貨物行李包裹損失責任范圍與免責條件課件
- 鐵路信號與通信設備接發列車工作99課件
- 中國世界名畫創意美術課件
- 中東多元文化課件圖片
- 高速公路建設工程合同協議
- 版個人住宅買賣合同樣本
- 貨物采購合同范文
- 農產品批發市場購銷合同
- 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英語期中質量檢測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度《安全教育家長會》課件
-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培訓課件
- 地鐵安檢專業知識培訓課件
- 2024年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軍工項目審核中心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南京開通KT820數控車床說明書
- GB/T 17554.1-2006識別卡測試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測試
- YY∕T 1849-2022 重組膠原蛋白
- 行政管理工作流程優化方案
- 鼓式制動器畢業設計
- 醫院內部醫療廢物收集運送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