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語文新課標解讀與實踐:基于大單元教學設計的《望天門山》_第1頁
2022語文新課標解讀與實踐:基于大單元教學設計的《望天門山》_第2頁
2022語文新課標解讀與實踐:基于大單元教學設計的《望天門山》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語文新課標解讀與實踐:基于大單元教學設計的《望天門山》【教學目標】1.認識生字詞,多音字,會寫生字詞。2.圈畫景物,抓特點想畫面,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3.對比感知三首詩的不同點,抓住相同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教學流程】板塊一誦讀古詩句,明確單元主題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墨客從心底發出感嘆(出示單元導讀頁),生讀:祖國,我愛你。我愛你每一寸土地,我愛你壯美的山河。1.欣賞美景,誦讀古詩詩人們也喜歡用他們的妙筆點染河山,讓我們一起讀詩,欣賞詩歌中的美景吧!畫面1: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畫面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畫面3: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2.引入新課詩句中蘊含著詩人對美好河山的熱愛,這節課,讓我們跟隨三位詩人感受他們筆下的美好山河。板塊二學習《望天門山》,感受磅礴之美(一)聚焦“望”字,讀題引入1.我們先同李白去天門山看看,讀課題《望天門山》。從一個“望”字中,你感受到些什么?2.交流指導:“望”指向遠處看。詩人遠望這樣的天門山會看到些什么?又會有怎樣的感受呢?(二)讀古詩想象畫面,感受景物之美1.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多讀幾遍,試著勾出詩中的景物。2.學生練習朗讀,勾畫景物。3.交流指導,初步感知。(1)相機指導重點字詞。回:回旋,回轉。指這一段江水由于地勢險峻,方向有所改變,并更加洶涌。“斷”與“開”,寫出了浩蕩的楚江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2)交流勾畫的景物:望著(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這些景物,會帶給你怎樣的感受?(3)想象朗讀(三)讀古詩串聯畫面,感受變化之美1.思考:這幅畫面有變化嗎?詩人望天門山的鏡頭有沒有移動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2.隨著鏡頭的移動,畫面活了起來。此時,你就是李白,坐在船上順流而下,看到雄偉壯美的山水,試著把詩中的景物串聯起來,讀出感受。(1)學生想象畫面,自由朗讀詩句。(2)指導讀好詩句中的加點字詞(動詞),說感受,體會天門山的磅礴之美。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四)回到“望”字,體會詩人情感1.寫這首詩的時候,詩人李白25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華,第一次離開巴蜀,剛踏上實現人生理想的征途。此時的李白,望著這樣一幅壯麗雄奇的畫卷,他的心里會由衷感嘆些什么呢?2.學生交流體會詩人對神奇壯麗的大自然的贊美之情。板塊三學法遷移,學習《望洞庭》李白以“望”字統領,描繪了波瀾壯闊的長江從天門山中間奔流而去的雄奇景色。同樣是望,劉禹錫看到的洞庭湖是怎樣的畫面呢?(一)學法遷移,自主學習(二)交流反饋1.誦讀,指導重點字詞。(和:和諧。磨mó:用工具打磨平整。)2.交流景物帶來的感受,想象畫面誦讀。板塊四

誦讀結課,升華情感(一)對比發現,思維訓練這兩首詩都描繪了祖國的美麗風景,再讀,思考:它們的不同之處是什么呢?(二)誦讀結課,表達熱愛兩首詩的景致不同,表達不同,自然美得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