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的講稿課件_第1頁
頭痛的講稿課件_第2頁
頭痛的講稿課件_第3頁
頭痛的講稿課件_第4頁
頭痛的講稿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頭痛

Headache概述定義:

指以患者自覺頭部(眼以上至枕下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癥。西醫對其病因的認識1.外傷性頭痛;2.血管性頭痛偏頭痛;叢集性頭痛;腦血管疾病的頭痛;高血壓性頭痛。3.顱內占位性病變和腦脊液動力學改變

腦腫瘤、腦積水、良性顱內壓增高癥。4.顱內低壓性頭痛:腰穿,自發性等。幾種頭痛特點

⒈血管性頭痛:多呈脹痛、鈍痛、搏動性痛、跳痛;有家族史,女性居多;伴惡心,嘔吐,畏光;與勞累,緊張,婦女經期有關。2.高顱壓性頭痛:以顱內腫瘤最常見。部位固定,持續深在鈍痛;伴嘔吐,視力減退。

幾種頭痛特點3.緊張性頭痛:常為慢性全頭痛;重墜感,緊壓感,鉗夾感持續存在;與情緒改變、緊張、焦慮、失眠有關。4.外傷性頭痛:有明顯的外傷史,頭痛呈局限性。頭痛的分類:

1、根據發病的緩急:急性(二周內)、亞急性(三個月內)和慢性頭痛(三個月以上);

2、根據頭痛的嚴重程度:輕度、中度和重度頭痛;

3、根據病因:原發性和繼發性頭痛。針灸適宜范疇:病史較長、反復發作的慢性頭痛。診斷原則1、詳細詢問患者的頭痛家族史,平素的心境和睡眠情況;2、頭痛發病的急緩,發作的時間、性質、部位、緩解及加重的因素;3、先兆癥狀及伴發癥狀等;4、詳細進行體格檢查,并根據個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輔助檢查,如CT、MRI、腰錐穿刺腦脊液檢查等。辨證1、辨位歸經(掌握)2、辨外感內傷辨證:1、辨位歸經陽明頭痛——前額痛;少陽頭痛——側頭痛;太陽頭痛——后枕痛;厥陰頭痛——巔頂痛;偏正頭痛——前額及兩側頭部疼痛;全頭痛——整個頭部疼痛。

少陽頭痛——側頭痛太陽頭痛——后枕痛厥陰頭痛——巔頂痛辨證:2、辨外感內傷外感頭痛風邪、風寒、風熱、風濕內傷頭痛痰濁上擾氣滯血瘀肝陽上亢氣血不足腎陰不足治療1.基本治療:治則:疏經活絡、通行氣血以針為主虛補實瀉

厥陰頭痛百會、前頂、通天內關、太沖(太溪、涌泉)全頭痛百會、印堂、太陽、頭維、天柱、風池合谷、外關、內庭、足臨泣按外感、內傷辨證治療1、外感頭痛:祛風通絡、散邪止痛主穴:百會、太陽、風池、列缺風寒:風門、合谷。風門配灸法;風熱:大椎(點刺出血)、瀉魚際;風濕:偏歷、陰陵泉操作頭部穴多用平刺,少數如太陽、天柱可直刺。針風池時應注意針刺的方向及深淺。急性頭痛每日1~2次,留針30分鐘至一小時;慢性頭痛每日或隔日一次。

百會

風池

太沖

頭維

足三里

肝俞

脾俞

腎俞2.其他療法1.電針:針刺以上穴位后,加以連續密波或疏密波。2.耳針:枕、顳、額、皮質下、肝陽、神門3.皮膚針:重叩太陽、印堂、及阿是穴,全頭呈網狀叩打。4.刺絡法:可在耳尖或百會穴放血,適用顱內高壓、五官科疾病頭痛。5.火針:取阿是穴,適用血管性頭痛、頑固性頭痛。6.耳穴貼磁法:有鎮痛、消炎,調節植物神經功能,適用急性頭痛或慢性頭痛發作時。7.穴位注射:選用維生素B12、當歸注射液,穴注風池、曲池、足三里等穴。頭痛小結1、辨清疾病可為:血管性頭痛、顱內壓變化所致頭痛(腰穿后、良性顱內壓增高)、外傷后遺癥、緊張性頭痛、宿醉頭痛等。不可為:顱內腫瘤、五官疾病、腦出血等。頭痛的危險信號(黃如訓《臨床神經病學》P133)思考:感染性發熱性疾病?2、辨部位(經絡)和辨證(外感、內傷)3取穴特點:局部+循經+辨證良性顱內壓增高頭痛:見于月經不調,妊娠,維生素A過多或過少,長期使用類固醇、四環素類藥物,女性肥胖癥、甲低。一般無神經系統體征,腦脊液正常,預后良好。原因:顱內腦脊液或靜脈循環受阻,腦脊液吸收障礙。宿醉頭痛:宿醉頭痛是指大量飲酒后,次日清晨出現的因血管擴張而引起的彌漫性搏動性頭痛。慢性酗酒者中,癥狀很輕,或不發生。《甲乙經》:率谷治“醉酒風熱發,兩角眩痛”。處方:瀉太陽、率谷、風池平補平瀉足三里于書莊醫案一蘇某某,男,31歲,1987年初診。主訴:右偏頭痛10余年,近2年加重。病史:20歲時右頭部被重物擊傷,右眼眶局部淤血,幾天后淤血被吸收,但出現右側頭隱痛,持續10余年,未予治療。近兩年來,右側頭部呈閃電樣刺痛,多在午后、晨起時發作,陰雨天加重,每次發作持續30秒鐘左右,疼痛重時用手指按壓可減輕。查:神清。舌質紅,脈弦細。Bp116/86mmHg.診斷:頭痛(腦外傷后頭痛)瘀血阻絡型。治療: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取穴:膈俞、委中、陽陵泉。操作:平補平瀉,每日一次,留針20分鐘。針刺2次后頭痛緩解,又針刺3次以鞏固療效。隨訪3個月頭痛再未發作。按語:患者系外傷損絡,血瘀氣滯,阻塞脈絡,雖未見舌質紫暗、脈澀之象,但根據其痛有定處,其痛如刺的癥狀來判斷,是血瘀頭痛無疑。治宜活血化瘀,通經止痛。膈俞乃血會,委中為膀胱之合穴,二穴配伍,活血化瘀;陽陵泉為筋會,足少陽之合穴,針之以疏通少陽經氣而止痛。雖取穴少,但力專而宏。于書莊【中國當代針灸名家醫案】1,2醫案二孫某某,女,50歲,1983年7月初診。主訴:前頭痛7年。病史:患者自述1975年秋吃涼地瓜后胃脘疼痛,飯過腹脹伴有前頭痛,逐年加重,曾服用舒肝丸、附子理中丸、香砂六君子湯等中成藥稍見好轉,仍未根除,尤其前頭痛如裹,綿綿不愈,又服用牛黃上清丸等藥后,胃痛加重,腹瀉腸鳴,近幾個月來,前頭痛更甚,。現癥見:前頭綿綿作痛如衰,頭昏目眩,兩眼視物不清,胸悶脘痞,嘔吐痰涎,納差,大便溏瀉。每日2~3次。查:面色發黃,胃脘隱隱作痛。舌淡苔白膩,脈弦滑。診斷:頭痛-痰濁型。治療:健脾和胃,溫中化痰。取穴:中脘、公孫、內關、豐隆、足三里。操作:平補平瀉。共針3次,臨床告愈。按語:患者系屬飲食不節,脾胃運化失調,痰濁內生,上蒙清竅。前頭為陽明經所布,中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