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理清論述邏輯,理解學習的價值——《勸學》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熟讀課文,掌握文言基礎知識。2.把握內容,理清作者論述邏輯。3.重點分析,理解本文論證方法。教學重點:目標2教學難點:目標3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春秋戰國是一個風云變幻的時代,諸侯紛爭,戰事不斷,局勢跌宕,然而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此時卻達到了一個高峰。諸子蜂起,百家爭鳴,讓當時的天空星光璀璨。這些巨擘大多都有代表作品——《道德經》《墨子》《論語》《莊子》《荀子》。《論語》的第一篇是《學而篇》,開篇就是大家熟悉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那么,這樣安排有何用意呢?《論語》的首篇是《學而》,表示儒家對“學”十分重視。《勸學》就是勉勵人們努力學習。“勸”是鼓勵的意思。“勸學”這個古老的命題,自孔子及其弟子,到荀子之時經過幾代人的闡述。荀子作為儒家的重要人物,也延續這一傳統。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人必須經過后天的教化,對天性加以人為的改造,才能使人性向善。《荀子》的第一篇是《勸學》,就是為了突出“學”的重要性。唐顏真卿的《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二)任務一:疏通課文,解決文言知識點。朗讀讀文,然后自我梳理,整理出如下文言現象:(一)古今異義1.博學古義:廣博地學習,廣泛地學習。今義:知識、學識的淵博。2.爪牙
古義:爪子和牙齒。今義:壞人的黨羽、幫兇。(二)詞類活用1.而字的用法:(1)并列連詞:蟹六跪而二螯(2)承接連詞:①登高而招。②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2)遞進連詞: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②鍥而不舍,金石可鏤。(3)轉折連詞: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②而見者遠。③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④鍥而舍之,朽木不折。(4)修飾連詞:①吾嘗終日而思矣。②吾嘗跂而望矣。③順風而呼。④2.名詞作狀語:上食埃土,下飲黃泉。3.名詞作動詞: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三)特殊句式(固定格式)1.介詞結構后置句(狀語后置句)。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2.定語后置句。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3.被動句。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被雕刻)。4.固定用法。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三)任務二:把握內容,理清作者論述邏輯【提問】“學不可以已”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確】“已”是停止的意思,即學習要堅持不懈,不能停止。俗語說的“活到老學到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終身學習”理念也就是這個意思。【提問】默讀課文,請概括出每一段的段意。【明確】第一段:學不可以已(中心論點)第二段:學習的意義——實現自我超越。(為什么要學習)第三段:學習的作用——可以彌補不足。(為什么要學習)第四段:學習的方法和態度——積累、堅持、專心。(如何學習)【小結】全文圍繞“勸學”的問題論述了兩個方面的道理:“為什么”要學和“怎樣”去學。為什么要學呢?因為學可以改變品行(第一段),因為學可以增長才干(第2段)。怎么學習呢?一要“積累”,二要“堅持”,三要“專一”(第3段)。(四)任務三:重點分析,理解本文論證方法【提問】為什么要學習?作者又是如何論述的呢?【明確】理由一:因為學習有意義,可以實現自我超越(第二段)(比喻論證)【提問】.“青出于藍”“冰寒于水”兩個比喻是怎樣論證中心論點的?【明確】:“青”“藍”與“冰”“水”都是喻體,且每句喻體之間有一種特殊關系,關鍵是找出本體。“青”與“冰”的本體都是指學習之后的知識狀態或水平,“藍”與“水”的本體都是指學習之前的知識狀態或水平,意在強調人經過學習就可以使知識水平得到提高。“青于藍”是萃取是,提純;“寒于水”是改變形態、狀態,即從無形到有形。二者都是強調學習這種后天行為可以改變固有、天生的屬性。把“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理解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是錯誤的。后者作為成語是從前者脫胎而出的,意為學生是跟老師學習的,但超過了老師。這種理解主體不一致,違背荀子的原意。這樣理解,“冰,水為之”一句就沒有對應了。【提問】“輮”與學習有什么相似點?【明確】“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設喻,表面上是說“直木”——非器,變成“中規”的車輪——成器,這種成器的過程在于“輮”——用火烤使之彎曲;隱含的論斷是無學之人經過后天的學習,可以成為有學之人。“木”經過“輮”這種加工工藝,與人的學習——也就是后天加工上有相似點。“雖有槁暴”一句進一步闡明獲得了本質改變以后,很難回到無學、無用的原始狀態。這都是為了闡明后天學習對人有重要的意義。【提問】“木受繩則直”一句比喻論證的重點是什么?【明確】“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是說“不直”的“木”經過墨繩的取直然后經過加工就會像墨繩畫的那樣直了(即成材了),金屬制成(沒有開刃)的刀劍在礪石上磨礪就會變得比沒開刃時鋒利;同樣的道理,人只有經過“博學而日參省”才能增長知識,培養品德,鍛煉才干,成為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個加一起是比喻的喻體,“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是這個比喻的本體。喻體,即直觀的生活現象:木受繩則直(成材)
金就礪則利(成器)本體,即抽象的道理: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成人)荀子拋棄了傳統“讀書做官”的狹隘觀念,因為人性本惡,禮儀道德和知識智慧,只有靠后天學習才能獲得,就要像木材一樣“受繩”而變得通直,像刀劍一樣就礪而變得鋒利,性惡之人只有“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方可成為“智明而行無過”的君子。所以,學習的意義在于能夠提高自己,改變自己,從而實現人的超越。這是從宏觀層面的論述為什么要學習。理由二:因為學習有作用,可以彌補不足(第三段)(比喻論證、對比論證)【提問】“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一句是反對“思”嗎?這一觀點是如何論證的?【明確】“思不如學”是這一段的觀點,但并非否定“思”的作用,只是強調在“學”與“思”兩者中,“學”更重要,這與全文的中心論點一致。從微觀層面來看,荀子認為只有學習的作用猶如生活中的“假于外物”,都是可以彌補自身某一方面的不足。所以荀子說“終日的學習”比不上“須臾的學習”,就如同“跂而望”比不上“登高博見”“順見而呼”。所以,學習是人增強自我才干和力量的憑借,猶如“登高而招”,“順風而呼”。這是比喻論證。另外,還運用了對比論證:“終日思”與“須臾學”“跂而望”與“登高博見”兩組事例的正反對比,凸顯“善假于物”的重要性,即學習的重要性;接著又以“登高而招則見者遠”“順風而呼則聞者彰”“假輿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絕江河”四個事例,從正面雄辯地論證了“善假于物”的重要性。至此,荀子也就水到渠成地歸納出了自己的結論:“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即說優秀的人、成功的人,生性與一般人是沒有區別的,他們之所以能成為人中之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善于利用外在之力,幫助自己走向成功。而學習就是這個可以借助的“外物”。第四段:學習的方法和態度——積累、堅持、專心。【提問】荀子認為如何學習呢?是如何論證的?【明確】需要積累、堅持、專心。1.學習需要積累(比喻論證)比喻論證:“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兩個事例,通過類比得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的結論,即圣人也是不斷學習而成的。2.學習需要堅持(對比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騏驥”與“駑馬”,“鍥而舍之”與“鍥而不舍”對比,突出堅持的重要性。3.學習需要專心致志(對比與比喻論證)“蚓”與“蟹”對比,說明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心浮氣躁。(五)延伸總結,形成完整的學習觀【提問】一個人為什么要學習?【明確】1.人的學習首先是一種責任。人從呱呱墜地之日起,就用手去抓、摸周圍的事物,去感知事物的硬度、溫度。2.學習,能得到我想要的結果。學習就是掌握一種生存技能!用知識武裝自己,就是給自己增加必要的裝備。學習最大的體會是,你遇到的所有問題,別人早就遇過;你遇到的所有問題,答案一定在某本書里。所以,學習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這種需要就像吃飯、穿衣、喝水一樣,是人的一種生存的必需。3.見識到更大的世界,重新改變我們的世界觀。通過學習,讓我們認識到世界如此之大,人與人的差異這么明顯。而且當你見識過,什么是好東西后,你就不想用壞的了,找到更高更明確的人生目標。4.學習能改變你的思維、習慣和做事行為。很多人一生勤儉節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二月地理標志產品授權使用附帶轉讓協議
- 超格音樂課程介紹
- 浙江開放大學2025年《行政復議法》形考作業1-4答案
- 藥學行業畢業設計
- 教育危化品-典型事故案例
- 2025年秦皇島貨運上崗證模擬考試
- 語文知識競賽主題形式
- 購房合作協議書
- 2025課程產品授權代理合作合同協議書范本
- 2025年度土地租賃及林木資源轉讓協議合同
- DB32T 4073-2021 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
- 徐士良《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ADS-B課件
- (新教材)教科版二年級上冊科學 1.2 土壤 動植物的樂園 教學課件
- 粗大運動功能評估量表
- 新云智能化管理系統運行管理標準
- 技術咨詢合同-碳核查
- 畢業設計(論文)-多功能平板道路清障車設計(拖拽車)
- 電學難題總復習初中物理電學六大專題解析
- 鉆孔灌注樁施工方案
- 《診療六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