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13-T 6-2019地理標志產品+柏塘山茶-(高清現行)_第1頁
DB4413-T 6-2019地理標志產品+柏塘山茶-(高清現行)_第2頁
DB4413-T 6-2019地理標志產品+柏塘山茶-(高清現行)_第3頁
DB4413-T 6-2019地理標志產品+柏塘山茶-(高清現行)_第4頁
DB4413-T 6-2019地理標志產品+柏塘山茶-(高清現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67.140.10X55

DB4413惠 州 市 地 方 標 準DB4413/T6—2019地理標志產品柏塘山茶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Baitangtea20192019122620200126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4413/T6DB4413/T6—2019前 言本標準按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定編寫。(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2005年第7817924(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本標準附錄A為規范性附錄,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由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黃錦城、王曉琴、楊鋒波、盧天福、羅晟佳、張建華。本標準為首次發布。IIDB4413/T6DB4413/T6—2019DB4413/T6—20193.1柏塘山茶Baitangtea(小葉種茶和小葉種紫芽茶DB4413/T6—20193.1柏塘山茶Baitangtea(小葉種茶和小葉種紫芽茶為主要品質特征的綠(山)茶。3.2魚葉embryonicleaf又稱“胎葉”,是茶樹新梢上抽出的第一片葉子。3.3臺刈deeppruning徹底改造樹冠的方法,離地面5cm~10cm處剪去地上部分樹冠。地理標志產品柏塘山茶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地理標志產品柏塘山茶的術語和定義、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范圍、分級及實物標準樣、技術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簽、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本標準適用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15年第143號公告批準保護的柏塘山茶。規范性引用文件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77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T8302茶取樣GB/T8303茶磨碎試樣的制備及其干物質含量測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測定GB77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T8302茶取樣GB/T8303茶磨碎試樣的制備及其干物質含量測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測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5]第75號令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1GB/T8313茶葉中茶多酚和兒茶素類含量的檢測方法GB/T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所有部分)GB/T14487茶葉感官審評術語GB1488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GB/T18795茶葉標準樣品制備技術條件GB/T22244保健食品中前花青素的測定GB/T23776茶葉感官審評方法GH/T1070茶葉包裝通則NY/T227微生物肥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NY/T5020無公害食品茶葉產地環境條件JJF1070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范圍地理標志產保護范圍限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批準的范圍,即廣東省博羅縣柏塘鎮現轄行政區域內(東經114°21′,北緯23°23′),見附錄A。分級及實物標準樣分級地理標志產品柏塘山茶按產品質量分為特級、一級。地理標志產品柏塘山茶按產品質量分為特級、一級。5.2實物標準樣地理標志產品柏塘山茶各級別設一個實物標準樣,實物標準樣作為各級別的最低界限。實物標準樣每二年更換一次,實物標準樣制作方法按GB/T18795的規定執行。6技術要求自然環境柏塘鎮位于博羅縣北部,地勢由北向東南傾斜。適宜種植山茶的海拔高度以≥60m為宜;一般選擇平地或≤25°緩坡地。氣候柏塘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氣候溫和,年均氣溫22.1℃,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918mm,年平均日照1871.5h。氣候特征為“夏熱、冬涼、春秋暖”。適宜種植山茶的溫度為20℃~25℃;光照強弱適中,漫射光。土壤值為4.5~6.5。26.6理化指標6.6理化指標應符合表2的要求。表2理化指標食品安全指標GB2762GB27636.8凈含量應符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5)第75號令的規定。3生產技術要求見附錄B。制作工藝工藝流程鮮葉→攤青→殺青→揉捻→解塊→炒干。制作環境應符合GB14881的規定。質量要求品質正常,無霉變、無劣變、無異味;應清潔,不著色;不添加任何添加劑;不得含有非茶類夾雜物。感官品質應符合表1的要求。表1感官品質項 目品 種小葉種茶小葉種紫芽茶外形條索粗實、卷曲、緊結、細勻色澤油潤、調勻烏綠、油潤、調勻內質香氣微粗、火工高、天然、純正、香氣濃郁高長,呈“炒米香”或“花蜜香”滋味醇厚、略澀、回味甘甜、耐沖泡湯色柔亮、清澈褐色、柔亮、清澈項目指 標茶多酚/(%)≥24.0水浸出物/(%)≥40.0花青素/(mg/g)≥2.4DB4413/T6DB4413/T6—2019DB4413/T6DB4413/T6—2019檢驗方法感官品質按GB/T14487和GB/T23776的規定執行。茶多酚按GB/T8313的規定執行。水浸出物按GB/T8305的規定執行。花青素按GB/T22244的規定執行。食品安全指標按GB2762、GB2763的規定執行。凈含量按JJF1070的規定執行。8檢驗規則8檢驗規則抽樣抽樣以“批”為單位,同一批投料、同一條生產線、同一班次的產品為一個生產批,同批產品的品質和規格應一致。GB/T8302GB/T8303檢驗分類出廠檢驗每批產品均應做出廠檢驗,經檢驗合格簽發合格證后,方可出廠。出廠檢驗項目為感官品質、水浸出物和凈含量。型式檢驗型式檢驗每年一次。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亦應進行型式檢驗:如原料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時;出廠檢驗結果與上一次型式檢驗結果有較大出入時;國家法定質量監督機構提出型式檢驗要求時。型式檢驗項目為本標準規定的全部項目。判定規則4基本要求、感官要求不符合則判為不合格。產品理化指標中有一項不達標的,可加倍抽樣復檢,以復檢結果為準。復檢合格,則為合格產品,復檢不合格,則判為非地理標志產品柏塘山茶。8.4復檢對檢驗結果有爭議時,應對留存樣或在同批產品中重新按GB/T8302規定加倍取樣進行不合格項目的復驗,以復驗結果為準。標簽、標志7718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產品的包裝貯運圖示標志應符合GB/T191的規定。包裝、運輸和貯存包裝GB4806.1GH/T1070茶葉品質,便于裝卸、倉儲和運輸。10.1.3包裝計量:小包裝凈含量,整件包裝計量偏差按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2005茶葉品質,便于裝卸、倉儲和運輸。10.1.3包裝計量:小包裝凈含量,整件包裝計量偏差按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200575《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執行。運輸貯存5附錄A(規范性附錄)地理標志產品柏塘山茶保護區域圖A.1地理標志產品柏塘山茶保護范圍見圖A.1。A.1地理標志產品柏塘山茶保護范圍見圖A.1。6附錄B(資料性附錄)生產技術要求茶園建設茶園規劃產地環境要求應選擇自然生態優良、無污染的生產區域。產地環境應符合NY/T5020的規定。園地開墾坡度≤1515°~25生態防護林建設茶園四周設置隔離帶或茶園內不合適種茶的空地應植樹造林,以優化茶園生態條件。茶園上風口應有林帶保護,園內主干道可選種黃花梨、樟樹、杉樹、相思樹等喬木型樹木做茶園上風口應有林帶保護,園內主干道可選種黃花梨、樟樹、杉樹、相思樹等喬木型樹木做行道樹。集中連片的茶園可適當種植遮陰樹。B.2品種選擇選用發芽期早、抗病性強的中小茶樹品種,如當地小葉種茶、紫芽茶、小種紫芽茶等小葉品種。B.3茶苗茶苗選種1年~2茶苗移栽2株~3株茶苗,穴深10cm~15cm。種植茶苗根莖離土表距離約3cm,根系離底肥10cm以上。種植規格0.2×1.m0.2~0.m0.8~12.m,株距0.15m~0.2m。7B.3.4茶苗管理耕作管理淺耕的目的是除草保墑,可在每年清明前后、立秋后淺耕,深度為7cm~10cm。可根據雜草發生的情況,增加1次~2次清園。深耕茶園覆草10cmB.5施肥B.5施肥施肥原則肥料的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微生物肥料應符合NY/T227的要求。茶場中有機肥使用必須經過堆制腐熟、高溫發酵,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宜多施有機肥料,復合肥配合使用,盡可能減少使用化學肥料。基肥以基肥為主,于茶季結束時或秋冬季開溝深施,施肥深度約30cm~40cm,覆蓋新土。一般每667㎡施茶樹專用肥或腐熟有機肥300kg~500kg或農家有機肥1000kg~2000kg追肥以茶樹專用肥為主,結合茶樹生育規律進行多次施用,在茶葉開采前15d~30d開溝施入,溝深約10cm。B.6茶樹修剪幼齡茶樹定型修剪第一次定高度,促分枝。在離地面約15cm處剪去主枝。選擇茶樹1年齡時或茶園內有75%的茶苗高度≥30cm,或有2個分枝以上時。82年齡或樹高超過40cm第三次形成豐產樹冠骨架。在第二次定型修剪后一年內,修剪高度在第二次剪口的基礎上提高約10cm,要求剪平、剪去細弱枝和病蟲枝。成年茶樹整形修剪輕修剪每年茶季結束后剪去樹冠表層3cm~5cm枝葉。深修剪春茶采后,剪去樹冠上層10cm~12cm枝葉,約每五年一次。衰老茶樹修剪重修剪B.6.3.2臺刈B.6.3.2臺刈<5cm或平地剪去地面分支桿。切口要平滑,適當傾斜,可以防止積水,樹樁不能撕裂。B.6.4邊緣修剪20cmB.7病蟲害防治防治原則主要病蟲害農業防治換種改植或發展新茶園時,應選用當地主要病蟲抗性較強的品種。分批、多次、及時采摘,抑制假眼小綠葉蟬、茶橙癭螨、茶白星病等危害芽葉病蟲。9通過修剪控制茶樹高度低于80cm秋冬宜結合施基肥,進行茶園深耕,減少翌年在土壤中越冬的鱗翅目和象甲類害蟲的種群密度。將茶園根際附近的落葉及表土清理至行間深埋,有效防治假眼小綠葉蟬、茶橙癭螨、茶餅病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蟲。物理防治燈光誘殺利用害蟲的趨光性,燈光誘殺茶毛蟲等在其成蟲發生期,進行燈光誘殺,減輕田間的害蟲發生基數。人工捕殺除草宜采用機械或人工方法清除雜草。色板誘殺運用色板誘殺茶蚜等,可在田間懸掛黃色粘蟲板,每667㎡放置40塊~60塊。運用色板誘殺茶蚜等,可在田間懸掛黃色粘蟲板,每667㎡放置40塊~60塊。生物防治注意保護和利用當地茶園中的草蛉、瓢蟲、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減少因人為因素對天敵的傷害。宜使用生物源農藥和植物源農藥,如微生物農藥白僵菌、核型多角體病毒、魚藤酮、苦參堿等。化學防治嚴格按照GB/T8321和NY/T1276的要求控制施藥量與安全間隔期。禁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在茶葉上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及其混配農藥品種。嚴格控制農藥用量和安全間隔期,有選擇性地選用高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