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全冊教案【完整版】_第1頁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全冊教案【完整版】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全冊教材分析一、全冊教學內容: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平面圖形,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找規律,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二、全冊教學目標: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100100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100100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201003、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1元=10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識。7理數據。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三、全冊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20100四、全冊教學難點:1、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2、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3、用數學。4、發展空間觀念。五、全冊教材分析:(一)本冊教材教學內容的分析:20100,使學100100以內數的組成100以內的加、減法,分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找規律”“找規律”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為了圓滿地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為了把新教材以及新的教學理念更好地落實在課堂教學上,不斷探索,不斷領會新的教學思想,深挖新教材,認真學習新課標。力爭做到:(1)首先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抓好常規教育,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2)積極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他們的思維,使他們更好地掌握所學知。(3)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加強教、學具的演示操縱,使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學習知識,在課堂上多采用民主教學思想,把“課堂教學質量工程”繼續開展下去。加強自身修養,加強自我能力的培養,多探索,多鉆研,多實踐,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二)學生情況分析:在大班額條件下,學生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原因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弱,審題能力及認真聽題的習慣。(三)教學措施:1.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2.在教學中盡量體現學生學習數學的知識形成過程,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3.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和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4.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思維能力。7.結合教學內容有機的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8激情的情景,讓學生愉快的自覺的投入學習中去。9.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真審題。(四)預期目標:1、知識目標:(1)加強對學生進行方位、以及數的概念教學,(2)合理安排“用數學”的教學,增加開放性問題。(3)體現動手實踐,自主探索。(4)(5)識,加強自學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2在概念教學上,通過操作、觀察,培養學生概括能力。(2)在簡單計算的教學過(3)3、情感目標: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力爭做到耐心、細致的了解學生、不但在學習上多關心他們,在生活上也應該多幫助,是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2017-2018下 期教學進度計劃表周次 日期1 2.28—3.2

教學內容 節數開學第一課 認識圖形32 3.5—3.9 20以內退位減法十幾減9 十幾減8 53 3.12-3.16 十幾減、6 十幾減5、、、2 54 3.19----3.23 十幾減、、3、2 十幾減幾練習課 55 3.26----3.30 解決問題整理復習 56 4.2----4.44.8

分類與整理47 4.9----4.13 100以內的數和數的組成 讀法、寫法 54.16---4.20 數的順序和比較大小解決問題 54.23---4.28 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擺一擺,想一想 610 5.2---5.4 認識人民幣 3周次周次日期教學內容節數115.7----5.11認識人民幣5125.14----5.18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5135.21----5.25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5145.28----6.1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6156.4----6.8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5166.11----6.15找規律5176.19----6.22期末復習4186.25---6.29期末復習5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單元教學計劃一、單元內容及簡析(二二、單元教學目標的特征,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辨別和區分這些圖形。關系,培養學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作的意識。三、單元教學重點: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辨別和區分這些圖形。四、單元教學難點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五、單元教學措施的一些特征。六、教具準備:課件、圖形卡紙、實物等。七、課時安排:約5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P2~P3 認識平面圖形教學目標:1.通過拼、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征。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能辨認各種圖形,并能把這些圖形分類。教學重、難點: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實物與圖形。教具準備:課件、圖形卡紙、實物、學具等。教學過程:一、復習,探究新知1.(課件出示)小朋友們還記得這些圖形朋友嗎?(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你能把這些圖形平平的面畫下來嗎?學生利用學具模型在紙上畫一畫。你們畫下的圖形有什么特點?學生小組討論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長方形: 對邊相等 4個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正方形: 4邊相等 4個角都是直直的圓: 沒有角(即封閉的) 不斷開三角形: 有3條邊 3個角二、鞏固發展1.小組內評一評,各小組展示作品。1請小朋友涂一涂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顏色嗎?小組討論合作,反饋匯報哪些涂成黃色,哪些涂成藍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紅色?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圖形。2學生獨立完成,說說你是怎么數的?有什么好方法?三、提高練習取長方形紙一張,對折再對折。取正方形紙一張,對折再對折。取正方形紙一張,對角折再對角折。觀察結果。四、總結么想問的?五、作業:1.連一連。2.○ ○ ?△ ? ○ △ ? ?□ ? △ ▽○ △ ?(1)○有( )個,□有( )個,?有( )個,?有( )個,△有( 個。(2)( )最多,( )最少,( )和( )同樣多(3)△比□多( )個,○比△少( )個。板書設計:長方形: 對邊相等 4個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正方形: 4邊相等 4個角都是直直的圓 : 沒有角(即封閉的)不斷開三角形: 有3條邊 3個角2.借“交朋友”的線索來串聯知識(叫什么名字——圖形的名稱;長什么樣子——圖形的特征;住在什么地方——體會面在體上;給新朋友拍照——感知立體與平面的關系;給新朋友找家——對圖形的感性認識),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學生學得生動、有趣,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3頁及練習一第1-3題。空間想象能力。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圖形,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難點:讓學生動手在釘子板上圍、用小棒拼平行四邊形。教學用具:長方形模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課件、小棒。教學方法:實踐操作法教學過程:(正方形1.認識三角形學生回答:這是正方形。師:你能把一張正方形紙對折成一樣的兩部分嗎?學生活動,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折紙的情況。組織學生交流你是怎樣折的,折出了什么圖形?師:我們現在折出來的是一個什么圖形呢?生答:三角形。出示并貼上三角形。板書:三角形提問:這樣的圖形好像在哪兒也看到過?想一想?① 先在小組里交流。② 學生回答。③ 老師也帶來了幾個三角形。察,就會有更多的發現。2.認識平行四邊形這是一張什么形狀的紙?(演示長方形紙)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學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著試折。教師巡視交流。你們會像他一樣折嗎??(把它們疊在一起)這就是完全一樣。出什么圖形?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交流探討。同學們可能拼出以下幾種圖形:三角形、長方形、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每出現一種拼法,請一位同學在投影儀上向大家展示。X新朋友——平行四邊形。(出示圖形,并板書:平行四邊形)(板書)演示長方形變平行四邊形)。對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的衣架等。三、體驗深化(P32)三、練習鞏固11的平面圖形并涂一涂,最后全班交流;2、3四、作業:長方形有()條邊,()條長邊,()條短邊。正方形有()條邊,各邊都( )。2.讓學生自己利用七巧板拼自己喜歡的圖形板書設計認識圖形(二)認識三角形 平行四邊形2.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七巧板,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三角形2.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七巧板,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結構,有利于提高學生學會拼圖的能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三課時教學內容:P6~P7練習課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以及特征。特征,能辨認和區別這兩種物體。特征,能辨認和區別這兩種物體。教學重點:通過各種方法弄清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的教學重點:通過各種方法弄清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并能進行判斷。特征,并能進行判斷。教學過程: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1.76仔細觀察,用那個物體能畫出左邊的圖形?圈一圈。2.第7頁練習一第7題。是長方體的每個面大小、長短都一樣呢?64玩拼一拼的游戲。78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板書設計練習課長方形的特點:長方形有四條邊,是長長的。拼出了自己喜歡的圖案教學反思:生活中的數學會帶給學生無盡興趣。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單元教學計劃一、單元教材分析9”的計算方法為“十幾減幾”的學習構建基本的學習9”的思維方法,運用知識的遷移的辦法,引導學生學習“十幾減幾”其他多道題目的口算方法。二、單元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能夠比較熟練的口算20以內的退第一課時十幾減9教學目標:第一課時十幾減9教學目標:9。教學重難點:99創新意識。教學重難點:9教具學具:3教學過程一、復習口算。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位減法。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問題。三、單元教學重點: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20四、課時安排:1393979496999295989十()=129十()=139十()=149十()=159十( )=16 9十( )=17二、新授P10159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板書:15—9=行計算。)

159(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聯系舊知識進(1)9615,1596.(2)1596,1596;(3)1091,l56;(4)15510,46。步提問:這么多的想法都915,1596)同時板書得數“6”。127小華比小雪多套中了幾個?提問:(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5”。9)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教師指題,引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行計算。三、鞏固練習P10“1指名說,再在方框里填上數。2.P10“2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3.P10“3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最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四、課堂練習l.完成教科書P11練習二第1、2題。五、教學板書:十幾減9十幾減9有15個氣球,賣9個,還有幾個?15—9=6127小華比小雪多套中了幾個? 比較算式12-7=5教后反思:1.9驗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中,老師除了要關注學生是否掌握算法外,更要關注學生是否能積極參與探索算法的過程,關注學生是否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算法。9入手,力圖突破這個難點,但是從整節課教學效果來看,大部分學生還是不能很好20所以感受不到這種方法的方便。9與。怎樣來組織學生的操作更有效是今后值得思索和改進的地方。第二課時 十幾減9的練習課教學目標9209高計算能力。9教具學具:口算卡片、實物投影儀。教學過程一、復習填數計算,并講一講上下兩行有什么聯系?(1)9+( )=15 (2)9+( 15-9=( ) 18-9=( )(3)9+()=14(4)9+()=1714-9=()17-9=()二、課堂練習P114(1) 出示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2)讓學生獨立口算出每一個算式的答案,并將他們對號入座。(3)教師任意選擇一題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2.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3題。l0、14、13、17……99。能激發學生做題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習的效果。P126出示題目讓學生理解題意,口頭敘述畫面內容。(3)請學生列式,并復述口算過程。P128(1)讓學生通過畫面內容想一想:這道題可以提什么問題?P115P127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四.板書設計:思維訓練916,10幾歲?這節課例題講解并沒有占用很長時間,算方法,,,以教學的過程實際是個梳理的過程,把學生的各種算法綜合比較,找到最方便、快捷、容易理解的計算方法。,展示了算法的多樣化,學習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第三課時8教學目標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8。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教學重難點:1.初步掌握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練習過程中,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我能夠保持高度的警覺,視錯誤為優質教學資源,認真傾聽學生發言,充分暴露學生思維錯誤點,探尋錯誤根源第三課時8教學目標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8。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教學重難點:1.初步掌握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3捆小棒、口算卡片。教學過程1、口算8+3= 9+5=7+6=8+5=7+4= 9+2=9+8=8+7=2.看卡片,說出()里應填多少。9十( )=168十()=139十( )=158十()=173.12—9=3,說一說想的過程。二、新授2。觀察畫面,理解圖意,復述畫面內容。(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12—8=4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新課 標 第 一網(4)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種方法比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減”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采用這種思考方法。補充練習:擺一擺,算一算。讓學生在書桌上擺出8個紅圓片,再擺出5個黃圓片,然后再擺上大圓圈。提問:這種擺法表示什么意思?(813(2)7式?(13—8=513—5=8)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讓學生說一說思考過程。)三、鞏固練習P131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2.P15關系?四、作業:比一比,賽一賽。16-8= 11-9= 19-10= 15-9= 12-8= 13-8=18-9= 15-8= 13-8= 14-8= 17-8= 15-9=判斷。(對的在括號里畫“ √”,錯的畫“”)7+8=15( ) 11-8=4( ) 9+6=3( )4+8=2( ) 15-9=6( ) 16-9=7( )板書設計:十幾減8方法:“破十法”“想加算減法”“點數法”等,其中“想加算減法”最簡便。教后反思:體現。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同時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合作”意義之所在。嘗試練習在生動的情境中自然進行,不僅鞏固了多種算法,同時學生有意識地對算法進行了對比和選擇。學生逐步從多樣化的算法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然后通過用數學解決問標。第四課時 十幾減7、6:教學目標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7、6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教學重難點:7、6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3捆小棒、口算卡片。教學過程1、口算11-8 14-913-815-911-9 17-912-816-82.看卡片,說出()里應填多少。6十( )=128十()=135十( )=117十()=149十( )=166十()=133.12—8=4,說一說想的過程。二、新授1.出示例3。(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面內容。出示魚缸畫面,請學生數一數,魚缸里有多少條金魚?(13出示魚缸畫面,請學生數一數,魚缸里有多少條金魚?(13條)(移動畫面,黑金魚隱藏到水草后)再讓學生猜一猜隱藏到水草后的紅金魚有幾條?(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13,6(6)學生獨立列式,并說一說思考的過程。l3—6=7三、鞏固練習1.完成P14頁的“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2.做一做第2題。3、完成P14頁“做一做”的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提問上下兩個□間的關系。四、作業:8+=156+=129+=169+=155+=124+=11五.板書設計:1.口算。12-6= 13-6=15-7=14-6=12-7= 14-7=2.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15-6=15-9=十幾減7、6十幾減7、6便。第五課時第五課時8、7、6教學目標8、7、6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普遍聯系”的觀點的啟蒙教育。教學重難點:8、7、6教具學具:教學過程一、復習Pl54二.課堂練習P167http://www.m要加以提示,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提醒學生不要漏寫。P168學生說出思考過程。P169三、數學游戲課后反思:創設生動的童話情境導入新課,使數學問題在富有童趣的兩個小朋友的爭論中自然提出,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抓住了兒童的心理,教學效果比預想的還要好。P16614—812—512—416—9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寫上5、6、7、8等數字卡片。開始“找朋友”游戲。游戲開始時,教師先指定一名手拿數字卡片的學生到講臺上來,比如:5。這名學生手舉卡片問全班學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13—8”卡片的學生接著說:“55“對、對、對。”緊接著熱烈鼓掌。其余各題也按上法進行。四、作業:4 6 8 912 9 3 6

8 415

3 102 2決身邊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體會數學的作用,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第六課時 十幾減5、4、3、2教學目標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5、4、3、2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教學重難點:5、4、3、2教具學具:3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11-8 14-6 13-8 15-611-7 17-9 12-7 16-82.看卡片,說出()里應填多少。3十( )=125十()=132十( )=115十()=144十( )=124十()=133.12—6=6,說一說想的過程。二、新授1.出示例4。(2)(3)小結。三、鞏固練習P17”7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2.做一做思考題。32四、作業:1.口算。11-5=12-5=13-5=14-5=11-4=12-4=13-4=14-4=11-2=11-3=11-8=11-7=連一連。12-7 11-311-2 13-815-8 13-416-8 11-4板書設計:十幾減5、4、3、2方法:“破十法”“想加算減法”等。20第七課時 十幾減幾練習課(一)教學目標幾的退位減法。普遍聯系”的觀點的啟蒙教育。教學過程一、復習Pl83二.課堂練習P1842.P1853.P196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三、布置作業課后反思:一年級的學生剛接觸解決問題,對題目的題型、格式要求,理解有相當大的難度。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幫助學生分析、理解、掌握解決問題的格式與計算方法的選擇上。第八課時第八課時十幾減幾練習課(二)教學目標幾的退位減法。普遍聯系”的觀點的啟蒙教育。教學過程一、復習二.課堂練習P197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2.P1983.P199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三、布置作業決身邊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體會數學的作用,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第九課時解決問題(一)第九課時解決問題(一)教學目標讓學生學會看圖理解圖意,編簡單的加減法應用題。初步學會分析解答簡單求總數的加法應用題和求剩余的減法應用題。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認真分析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難點:能從已知的條件選擇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有用條件。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12—87+917—8l6—715—511+22.★★★★★★★★●●●●●★和 ● 一共有多少個?3、 △△△△△△△△ 還剩多少個△?二、新授P201694教師:同學們看到這些話,想一想問題是什么?169教師:這道題的己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大家想一想該怎樣列式?什么這樣列式?教師提醒學生凡是應用題,得數后面都應該寫上它的單位名稱,并加上括號。4介紹多余條件。怎樣檢驗答案是否正確。清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比如:第(1)題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總(2)(3)少用減法。(可讓學生自行討論教師再進行總結)三、鞏固練習P20提問:這里有幾個條件?有沒有多余條件?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四、作業:2.板書設計:解決問題(一)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我們隊踢進了4個4l6—9=7(人)教后反思:1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重視應用意識的培養。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不斷提高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整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的作用,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第十課時 解決問題(二)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應用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比較兩數多少的方法。分析推理能力。教學重難點:理解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問題”的思考方法。教具學具:多媒體掛圖、學具卡片等。教學過程:一、復習1.16-713-917-812-56+1312+42.比多少。比比教師: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想。二、新授教學例6。1.出示例題。指名讀題。知道小雪、小華各套中多少個?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可以怎么解決?讓學生自己擺學具,比多少。712和小華的個數要一個對一個地擺,這樣便于觀察。個。然后,教師根據學生擺的情況,啟發學生思考,小華比小雪多得的個數,就是小華比小雪多擺了幾個。55什么,要我們求的問題又是什么?的部分)教師:用什么方法計算?5.請學生列式:12-7=5(個口答:小華比小雪多套中5個。三、鞏固練習P218,15四、小結一個數同樣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個數多的,用減法計算。五、作業:1.18臺 9臺電視機比電冰箱多幾臺?2.9人 13人女生比男生少幾人?板書設計: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12-7=5(個)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用減法計算獨立思考和交流討論的基礎上,讓他們動手擺一擺、動腦想一想、動口說一說,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交流過程中的實效性有待進一步加強。學生交流過程中表現得雖然很熱一對一的交流,忽略了其他學生是否聽懂了的局面。體現引導的作用。第十一課時第十一課時解決問題練習課教學目標的分析方法,能正確解答這兩類問題。進行發散思維訓練,初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學重難點:會分析“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問題”。教具學具:投影、課件、口算練習卡。教學過程P222P224P2211576P213學給予表揚。P236P238七、課堂練習P235、7八、板書設計:解決問題練習課15-7=8(個) 15-6=9(個)課后反思:1.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權利真正交給學生后,學生的表現會讓你大吃一驚。放手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學生想出了很多種想法。究其原因,就是學習變成了自己的事,學得更主動,潛能得到了更好的發揮。課后反思:1.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權利真正交給學生后,學生的表現會讓你大吃一驚。放手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學生想出了很多種想法。究其原因,就是學習變成了自己的事,學得更主動,潛能得到了更好的發揮。2.為了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徹底理解,所以不斷地讓學生說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就是求出少的部分,所以用減法。顯得有些啰唆。2.為了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徹底理解,所以不斷地讓學生說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就是求出少的部分,所以用減法。顯得有些啰唆。第十二課時整理和復習(一)第十二課時整理和復習(一)教學目標120概括能力。22020教學重難點:20教具學具:教學過程一、復習2020位減法。20120236二、探索規律學生小組匯報討論結果。1、每一豎行的減數都不變.1減數不變,被減數越大。差也越大。2、橫著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規律?每一橫行的被減數都不變。1,1三、掌握算法想一想:20四、歸納整理動腦筋想一想你還能發現什么有規律的排列?還能把這些卡片重新有規律的排列一下嗎?五、口算練習1、教師任指表中一題,學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2、教師隨意指出表中一題,讓學生找出與這道題得數相同的所有試題。3、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重點練習。4、做練習六第3題全班同時開始做題,教師計算時間,看誰又對又快。5、完成練習六第1題62六、作業:在里填上合適的數。-9<5 15- >6說一說,哪只杯子里的水最多,哪只杯子里的水最少。① ② ③課后反思:1.20理,經過課堂上的歸納整理,有效地溝通了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發現減法表的排列規律和自創一個新的減法表這兩個環節都交給學生小組合提供必要的材料,對學生的表述特別是小組交流匯報的情況及時進行歸納和梳理。第十三課時 整理和復習(二)教學目標1、進一步鞏固20以內加減法計算方法。2教學重難點:溝通聯系,合理、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教具學具:課件、口算卡片。教學過程一、口算檢測溝通聯系,合理、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教具學具:課件、口算卡片。教學過程一、口算檢測1.出示教科書P25的第四題。(1)讓學生口頭編題,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減法計算?(3)列式計算。P255P268完整。P267三、課堂練習P266四、作業:-”。17○7=1016○3=1914○6=2017○9=89○8=19○8=1710○10=08○3=1111○4=7里填數。+7=16+8=1417=8+□12- =7 13-=87=14-□教后反思:教后反思:教學減法計算。在前面教學解決加法問題的基礎上,學生初步理解了大括號的作用,教學的重點放在認識大括號下面的數量及部分數位置的問號上。第三單元:分類與整理單元教學計劃單元學習目標方法,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作用。樣性。性。

運用分類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相關的實際問題。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物品的習慣,體會分類在生活中的必要單元學習內容分析本單元由“整理房間”和“一起來分類”兩個活動構成。“整理房間”主要本單元教科書編寫的基本思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選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幫助學生體會分類的必要性。課時安排:2第一課時 單一標準教學目標1、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學會分類的方法。2、學生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3、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4、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重點:學會簡單分類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探究新知1、感知分類出示例1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樣分類呢?揭示課題,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板書課題:分類)2、鞏固發展體驗分類討論匯報。板演分法。還可以怎么分?二、鞏固提升 發散創新1、課件出示練習七1、2、3題,學生集體完成。2、開放練習拓寬思路(分正方體)師:同學們拿出你們的另外一袋學具請給這些物品分類。學生小組活動(4分鐘) 匯報交流三、課堂小結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對你有什么幫助?四、作業:在蔬菜下面畫“○”。把會飛的動物涂上顏色。

分類按形狀來分一分按顏色來分一分教后反思:本節的教學內容是分類、整理,按由易到難的順序,學習單一標準教后反思:本節的教學內容是分類、整理,按由易到難的順序,學習單一標準的分類、整理和不同標準的分類、整理兩部分知識。以不同事物之間共有的某一種屬性作為標準,把它們劃歸為一類,就是單一標準的分類。如果這些事物之間有幾個相同的屬性,我們可以分別以這些屬性為標準進行不同的分類,就是不同標準的分類。單一標準下的分類結果是既定的、不可改變的。而不同標準的分類,由于標準的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的分類、整理和不同標準的分類、整理兩部分知識。以不同事物之間共有的某一種屬性作為標準,把它們劃歸為一類,就是單一標準的分類。如果這些事物之間有幾個相同的屬性,我們可以分別以這些屬性為標準進行不同的分類,就是不同標準的分類。單一標準下的分類結果是既定的、不可改變的。而不同標準的分類,由于標準的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教學時,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導學生發現:在實際生活中,分類思維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商店里的物品要分類擺放,便于顧客很快找到想買的東西;學生也要學會對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分類整理,學習和生活才會有規律。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實際活動中找出分類的標準,掌握分類的方法。教學時,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導學生發現:在實際生活中,分類思維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商店里的物品要分類擺放,便于顧客很快找到想買的東西;學生也要學會對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分類整理,學習和生活才會有規律。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實際活動中找出分類的標準,掌握分類的方法。第二課時第二課時不同標準教學目標:學會分同一類物品,并按照多種標準分類,感知分類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學重點: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教具學具:課件。教學過程:引入: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分類”。(板書課題:分類)二、小組活動,探究新知1.出示例2觀察這些人有什么不同?請你們根據觀察到的不同把這些人進行分類。2.小組交流。3.指導看書。a.說說書上兩個小朋友是怎么分的。b.三、鞏固練習,體驗根據不同標準分類1.分圖形(304)要求:想一想,你會怎么分?你為什么這樣分?在表格中表示分組結果。分圖片。(315)了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據每一個不同點都找到一種分法呢?小結分類方法。師:通過活動,我們發現,每找到一種不同,就能相應地得到一種分法。這就是按不同標準分類。接著就請大家用今天學到的本領來做些練習。混合練習。(316四、應用練習給公園中的人分類。(327)的問題。這是公園中的一個場景,請大家把他們分分類。同桌互相說一種分法,然后交流。2.給自己小組中的小朋友分類。想法。現在就請大家用學到的方法來給小組里的同學分類,你能有幾種分法?a.小組活動。(放背景音樂)b.集體反饋交流。c.優勝組介紹所有的分法。五、總結上節課我們學了用一種方法分類,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了按不同標準分類。分類時的關鍵是找到不同的地方。六、作業:把下面的圖形分成兩組填一填。板書設計:統計表教后反思:1.程,他們學會了用簡單的方法整理數據;初步認識了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主動發現和自主構建知識的學習方式。第四單元:100單元教學計劃單元教材分析:100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本單元教學的難點有三1數數過程中,當數到接近整十數時,下一個整十數是多少。237單元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夠正確的數出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1、使學生能夠正確的數出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的大小。3、 結合數的認識,是學生會計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4、 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4、 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100教學難點:學會數數和理解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課時安排:9課時第一課時 數數,數的組成教學目標100100教學重難點:100100教具準備10010教學過程一、復習。回答問題:1個十和2個一組成( )20是( )個十組成的5個一和1個十組成( )( )個十和( )個一組成2.投影出示第33頁圖。多……)

提出問題:新|課 |標|第 |一| (1)畫面上有幾個小朋友?(1個)他們在干什么?(數一共有幾只羊)10020二、新授。1。(1)教師:同學們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數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學生動手操作)。10個一是多少, (10個一是一十)(板書)是幾捆?(一捆)繼續數出10根捆一捆.教師:你們如果再接著數出9根,現在一共是幾根?(29根)29?(3010?(3(2)教師拿出一排木塊,全班同學數一數有幾塊?(103塊是多少塊?(302?(323?(35(3)30?(37一共是幾捆(10捆)?10捆是幾根小棒呢?(100根)10個十是一百。(板書)1110l010?(10100)2。數小棒從五十七數到六十三。57(57下數一直數到六十三。(強調數到五十九根再數一根是多少)七十二根是幾捆又幾根?(3)352輔導。35?(3535?(355)35?(35三、鞏固練習。做課本第35頁 例2下面的“做一做”。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的同學.33提問個別學生:畫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這些羊有幾只?315155053232數出本班同學的人數。233650798710050100五、板書設計:數數 數的組成例2:先擺4捆,每捆10根,再擺6個單根35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35里面有(3)個十和(5)個一以學生的觀察、操作、思考、交流活動組織教學,人人參與,經過動手、動口、動腦,主動獲取知識,體驗成功的樂趣。讓學生從實物數數到逐步擺脫實物,進行抽象數數。很多,要讓學生體會十進制計數法的原理,需要學會十個十個地數。第二課時 讀數、寫數教學目標1,讓學生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2,100教學重難點:理解數位、計數單位等概念。教具準備計數器1個 小棒100根 鉛筆24枝 投影教學過程一、復習。l、數數。2750,85l00(2)3060,201002.看題口答。(1)()個一是一十,十里面有()個一。(2)()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個十。(3)6個十和2十一組成()。25753.教師報數,學生擺小棒。16,25,50,68。二、新授。出示計數器。教師;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叫個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計數器上分別貼上“十位”、“個位”。2424(2424上,接著問:“計數器上應該怎樣表示呢?”寫數時,要先寫十位,再寫個位.十位上是幾,就寫幾;個位上是幾,就寫幾,這個數寫作“24”。讀數時,先讀十位數,再讀個位敷。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這個數讀作二十四,學生跟讀兩遍。3。3導。14一個也沒有,試問;這個數該怎么寫呢?學生回答后,教師強調,“這個數十位4,就寫4,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4023別同學,集體訂正。教師強調,寫數的時候,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占位,如30、40、50……個位上都寫“0”。若這些數個位上不寫“0”行嗎?為什么?4。10提問:這里一共有幾捆小棒?幾個10?10個十是多少?10問一百該怎么寫呢?數寫作“100”讀作“一百”。就是百位。小結。要寫“0”占位。三、鞏固練習。237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同學:該如何寫數,你是怎么想的?集體訂正。做游戲:接通電話四、作業:看圖讀數、寫數,并說一說數的組成。讀作: 讀作:寫作: 寫作:利用數位表,擺一擺、說一說。(1)7981(2)36,48(3)85100(4)小白兔拔了40個蘿卜,小灰兔拔了51個蘿卜。五、板書設計讀數、寫數十位“22個位“2”表示2個一,個位上沒有時用0占位個位上沒有時用0占位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表示2個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幾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表示2個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幾個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幾個百。教后反思:1.3100們的學習興趣,通過對比“24”與“42”中的“4”和“2”的意義,加深了他們對不同數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的理解,達到了預定的學習目標。促思,以“說”促思,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培養他們進行自主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這里需要進一步讓學生去說,撥出數并說一說它的組成。第三課時 練習課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讓學生讓學生進一步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2,100教學重難點:100教學過程一、復習。l、數數。2750,85l00(2)3060,201002.看題口答。(1)()個一是一十,十里面有()個一。(2)()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個十。(3)6個十和2十一組成( )。(4)2個十和5個一組成( (5)75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二、新授。新課 標 第 一網398409你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4010怎樣數比較快呢?(44011獨立完成。(5)4012思考:卡片上的數可能是多少?三、作業:.填空。(1)十位上是8,個位上是2,這個數是( )(2)2個十和8個一合起來是( )。(3)10個一是( ),100里面有( )個十、( )個一(4)百位上是1,個位和十位上都是0,這個數是( )。四、板書設計:數數讀數課后反思:1.本節課中安排了多次學生合作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互相合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交流。當然,在本節課實際的教學中,一年級的轉而形成自我合作,因此,在學生活動時,老師對學生間的合作提出要求:讓同桌兩個人輪流說,說過的內容不要重復。在例題的教學中,我突出了一個“逼”字。通過給學生一個只有個位和十位的計數器,請他們表示100,學生們發現僅有原來的兩個數位已經不能解決樣子就可以感受到了,他們更自主地學習,理解數位意義及數位的排列順序。通1010第四課時 數的順序和比較大小教學目標1、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2教學重難點:掌握100100教具準備1008教學過程一、復習。讀出下列各數。35 76 89 90 96 100老師報數,學生在本子上寫數。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3.口答。(1)一個兩位數高位上是低位上是這個數寫作( )(2)一個數,百位上是l,十位、個位都是0,這個數寫作( )。二、新授。7。100指定學生填寫。師生共同訂正。433數字相同的數涂上粉色,引導學生逐項完成。②你從表里發現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從橫行看、豎行看等來發現。從橫行看:第一行是填單數,第二行是填雙數.每一橫行的個位都是1、2、3、4、5、6、7、8、9、0。0、1、23、4、5、6、7、8、9(04858?55面一個數是多少?5。(1)教師問:左邊有多少根小棒?右邊有多少根小棒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42 37教師追問:“左右兩邊的小棒,哪邊的多?(左邊多)4237數比較。哪個數大?”37表示它們的關系。出示計數器圖。讓學生觀察后問:“左邊的計數器表示多少?右邊的計數器表示多少?”學生回答后,25.25應該怎樣表示?”老師在○里填上“<”大家齊讀式子兩遍。另一幅圖提問個別學生誰大于誰?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3.做課本第42頁“做一做”。體訂正。三、練習。1、把下列卡片按數的大小順序,先從小到大排,再從大到小重新排列。35 60 71 90 19 100打亂次序,再指定一個學生把這些卡片按數的大小,從大到小重新排列。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適當的數。47○3788○90□<95□>6635○3661○59□<75□>□3、游戲題:找朋友四、作業:.按要求排隊。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57、23、96、69、72、25、38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26、46、56、16、96、36、76五、板書設計:數的順序相同的數 77 997777想教后反思:在這節課我主要通過安排三處尋找規律來完成教學:第一處:找未完全填滿的百數圖的規律。第三處:就是小組合作找規律。設置了三處找規律,第一次是為了填百數圖;第二次作為一個方法的指導;第三次探究百數圖有趣的排列規律。總之三次都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數的先后順序,培養學生的觀察、獨立思考、有序思考的能力。了解了這些我們的教學就不使學生產生自信和學習熱情,從而大大地提高了參與度。望。在學生填好數目表后,再完整地分析數目表,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小到生感到在這張小小的表格中,包括了很多數學知識。第五課時 多些,少些教學目標100“少得多”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教學重難點;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數與數之間的大小關系。教具準備6l教學過程一、復習。1、按順序寫敷.2、62后面連續的五個數是( )。62后面的第五個數是( )。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下列各數排列起來。35 87 70 62 15 6二、新授。1、投影出示例6.教師:紅球有幾個?(58個)藍球有幾個?(15個)黃球有幾個?(10個)1558155815球比藍球多得多。1015,從中感受到l01515102.投影出示小小養殖場。小組討論:小小養殖場,誰比誰多一些,誰比誰多的多,誰比誰少一些.學生分小組討論得出結論:鵝比鴨少一些,鵝比雞少得多,雞比鴨多的多等等.三、鞏固練習。1.小娟有37張郵票.(投影片出示)本題可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中交流。(1)小明可能有幾張郵票?(2)小紅可能有幾張郵票?2、第43頁“做一做”1得多”說一句話。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學生,集體訂正.315 17 45四、作業:選擇。多一些少一些 多得多少得多(1)76比8( ),比81( )。(2)97比93( ),比3( )。五、板書設計:多些,少些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課后反思:100開始,然后設置多種情境,活用知識,接著學科交融,關注情感,最后尊重學生,提高能力。100達還是較為完整與精確的。第六課時 解決問題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在解決問題“能穿幾串”中理解幾十里面有幾個十。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數字卡片。教學過程:大家玩過串珠游戲嗎?7。這里有些珠子,你會穿嗎?板書課題二、互動新授1、教學例758,10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個別匯報。要想知道能穿幾串,該怎樣解答?A、 畫圖。圈一圈。B、 數的組成。58里面有5個十和8個一驗證。1串是10個,5串就是50個,剩下的8個,正好是58個25三、鞏固梳理,拓展應用1、完成第46頁的做一做。2471~4四、板書設計:有58個珠子,10個穿一串,能穿幾串?1105508585課后反思: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計算,能更好地培養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第七課時 整十數加一位和相應的減法教學目標1、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2、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教學重難點:教具準備8教學過程一、復習口答下面各題。1.36里面有( )個十和( )十一。2.5個十和7個一是( )。3.65里由( )個十和( )十一組成的。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 )二、新授。8.(1)3102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30+2=32提問:30+2引導學生說出:3232。(2)322提問:還剩多少瓶?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32—2=30(3)提問:2個一加3個十共是多少?怎樣列算式?學生回答,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30=32481先讓學生擺小棒,再對著擺的小棒寫算式。學生寫完后,指定一個學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計算,并集體訂正。第2題以做游戲的形式出現,看看誰的頭腦最靈活。三、鞏固練習口算下面各題.(1)50+6 30+7 60+9 20+86+50 7+30 9+60 8+20(2)90+8 20+3 50+9 70+698-8 23-3 59-9 76-650+6,6+50,口算時先讓一名學生看正再翻到背面讓學生看一看口算。1四、布置作業30+8=77-7=70+2=9+20=10+5=28-8=65-5=3+20=90+9=、五、板書設計: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30+2=3232-2=30↓↓↓↓↓↓加數加數和減數差的情境非常的貼近學生生活,但是圖中的干擾信息太多,很難讓學生從中提取本節課有用的信息。運用小棒的拼擺,不僅讓學生加深對所學加減法計算過程的理解,而且也初步培養了學生利用學具幫助學習的意識。這樣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也提高了課堂效率。學生很快就領會到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是什么了。第八課時 整十數加一位和相應的減法練習課教學目標1、進一步鞏固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2教學過程一、復習口答下面各題。1.36里面有( )個十和( )十一。2.5個十和7個一是( )。3.65里由( )個十和( )十一組成的。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 )二、新授。494492讀題。知道了什么?問題是什么?怎么解決?怎樣檢驗?小。493、5506、7508三、板書設計:整十數加一位和相應的減法練習課求夠不夠的題目,就是要把實際數量算出來,然后和給出的數量比大小。說的太少。以后注意多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理解的,效果可能會更好第九課時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目標通過動手擺小圓片,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學重難點:把某一數量的圓片分別擺在數位表的十位和個位上,得到不同的數,并能從中發現規律。教具準備兩位數的數位表,4教學過程一、復習教師:在數位表中,右邊起第一位叫什么位?(個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教師拿出一個數字卡片“1”放在個位表示多少?(一個一)若數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個十)教師強調:“1”放在不同的數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個一,一個十,一個百……二、新課行分工協作,三個人擺不同的數,一個人負責記錄,然后每組派代表匯報。為什么兩個圓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數不同?221111。4小結:教師提問: .兩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3三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4個數) 新 課 標 第一網四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5誰能說一說五個小圓片可擺出不同幾個數?(6教師:圓片的個數和所擺出的數的個數有什么聯系呢?l=擺出的數的個數提問:用8個小圓片,可以擺出幾個不同的數?(9個數)三、課堂作業在○里填上”>”、“<”或“=”。35○5378○6913○3170+9○7963-3○701+80○8165○65+537○37-1100○90+9四、課外實踐作業910看誰擺的又快又對。五、板書設計:擺一擺、想一想(1)兩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3個數)(2)三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4個數)新課標第—網四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5誰能說一說五個小圓片可擺出不同幾個數?(6習數的組合、排列規律,用所發現的規律直接寫數,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以趣導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思維。以舊知識導入新課,學生沒有陌生感,因此,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應精心設計、安排導入環節。如果能結合學生的好動、好勝的心理和教學的相關知識,設計編排富有趣味性、挑戰性的活動情境、直觀情境、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中來,收效會更好。動靜結合,有效探究。在探究數的排列規律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易至難、逐步深入,分別設在探究數的排列規律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易至難、逐步深入,分別設計三個活動。動,意在讓學生通過直觀、感性操作擺三個圓片而體會、感知擺數計三個活動。動,意在讓學生通過直觀、感性操作擺三個圓片而體會、感知擺數是要遵循一定的順序的,同時也讓學生產生疑問,為下一環節的開展作鋪墊。靜,亦是要遵循一定的順序的,同時也讓學生產生疑問,為下一環節的開展作鋪墊。靜,亦非停止不動,而是讓學生在觀察老師有順序地演示擺四個圓片的過程中,結合心中非停止不動,而是讓學生在觀察老師有順序地演示擺四個圓片的過程中,結合心中的疑問用心去觀察,去發現,再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擺五個圓片的疑問用心去觀察,去發現,再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擺五個圓片,同桌互擺、互動、互學、互看動、互學、互看,交流、掌握、理解數的排列規律,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3.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資源,優化課堂。多媒體課件以其再現直觀、模擬情境等優點對教學產生巨大的推動、優化作用,它可將抽象的問題概念直觀化、具體化、生活化。第五單元 認識人民單元教學計劃單元教材分析:100100單元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2、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3、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單元教學重難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簡單計算。課時安排:4第一課時 認識人民幣(一)教學目標1元=10,1=102、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不亂花錢的教育。3、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有序性。教學重難點:1,1教具準備1、小朋友到超市購物的課件及人民幣有關掛圖。2.110;1l布粘在一起。教學過程一、復習口算1.102.一百有()十 1)十十)個一)個一3.2個十是()5)二、新授揭示課題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有關人民幣的知識。(板書:認識人民幣)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板書:元、角、分2.教學例112515組討論兩個問題。(1)從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錢? (2)它是什么模的? ·3.教學例2出示一枚一分硬幣和一枚一角硬幣。11?1=10分10l101l0l1=10引導學生想一想:1三、鞏固練習。1、課本第53頁“做一做”第l題。 2.課本第53頁“做做”第2題。四、布置作業1.填空。(1)15()1(2)11)張5角錢。(3)11)張1角錢。2.填空。70=()角 3元=()角8角=()分 10角=()元50角=()元 20角=()元五:小結: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上得真愉快,學會了很多知識,你們都學會了什么?板書設計:

分類:按單位分:元、角、分按質地分:紙幣、硬幣1元=10角

認識人民幣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為學生設計了看錢、認錢、換錢、擺錢等活動,以學生為主體人人參與、個個動手、積極思考、主動探索,鼓勵學生自己尋求答案,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重視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在整個活動中,讓學生暢所欲言,對每個學生的回答,都給予熱情鼓勵或表揚,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第二課時 認識人民幣(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大面值的人民幣,能進行簡單的等價兌換,初步學會簡單的化聚。2、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不亂花錢的教育。3、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有序性。教學重難點: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認識單位是元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一、復習一步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二、新授3。25l050100師提問:你知道這幾張人民幣的面值嗎?兩人小組互相說悄悄話,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同時教育學生從小要愛護人民幣。4(1)l51(2)1l0l(3)l2010150l0110010110050三、鞏固練習。1、課本第54頁“做一做”。555566、71=101=10四、作業:認一認,寫一寫。( )角( )分)分 ( )元( )角)換錢游戲。一張 可以換 張 。五、 板書設計教后反思:本節課的設計體現了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的特點,使課堂生活真正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充滿活力。視對待學生的個性差異,面向全體學生。重視評價的激勵作用,使學生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教學目標

第三課時 簡單的計算(一)初步學會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和簡單的加法計算。教學重難點:人民幣單位間的簡單換算及計算。理解元、角、分的加減法算理。教具準備56教學過程一、復習口答1.3=()角50角=( )元2.8元=()角70角=()元二、新授55l2?12102l021212=1266知道什么?說一說問題是什么?怎么解決?5角+8角是幾角?(5角+8角=13角)13:5+8=13=13(2)6角計算,只有在相同單位情況下才能相加。三、鞏固練習。1.課本第57頁“做一做”。122.1、2、3四、課堂小結四、課堂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用小數表示物品的價格,都能看懂商品的單價,此外還進行了元、角、分的簡單計算。今天我們認識了用小數表示物品的價格,都能看懂商品的單價,此外還進行了元、角、分的簡單計算。五、作業:45○5423○2330○1371○17生活真正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充滿活力。2.本節課游戲貫穿整個環節,加強了對學生問題意識和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重視對待學生的個性差異,面向全體學生。3.重視評價的激勵作用,使學生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板書設計:簡單的計算12112112112=12教后反思:12元角第四課時第四課時簡單的計算(二)教學目標能正確地進行關于元、角、分簡單的加、減法計算。理解元、角、分的加、減法計算的算理。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教具準備7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口算1元8角=( )角12角=( )元( )角1元3角=( )角15角=( )元( )二、互動新授教學例7出示例7主題圖。用13元錢正好可以買下面哪兩種雜志?仔細觀察,你能從圖中得到什么數學信息?觀察,匯報。13131342討論,交流,匯報。組織看書中方案。一共找出幾種?5+8=13 6+7=13三、鞏固梳理,拓展應用58四、板書設計:簡單的計算例7 5元+8元=13(元) 6元+7元=13(元)第六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驗證。第六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單元教學計劃單元教材分析:100單元教學要求:1、使學生會口算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是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3、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計算,培養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單元教學重、難點:(1)10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教學是本單元的重點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和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教學難點。單元課時安排:17課時第一課時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教學目標(一)知識數學點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2、使學生初步學會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二)能力訓練點1、能熟練口算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2、培養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計算方法。教具、學具準備小棒、投影片、計算器。教學過程(一)鋪墊孕伏1、口算:(出示口算卡)3+2= 7+5= 9-4=8-2= 5+5= 3+5=2、擺小棒計算并敘述計算方法。2+7=2799,7=9(二)探究新知1、設疑導入:新 課 標 第 一網前面我們學過了十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現在題里出現的數都是整十數。同學們會計算整十數的加、減法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2、學習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教學例1中“10+20”。⑴指導學生操作理解10+20的計算方法。⑵反饋練習①第62頁“做一做”第1題。②讓學生自己編幾道整十數加整十數的題,并敘述計算方法,算出結果。3、學習整十數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教學例1中“30-20”。3、學習整十數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教學例1中“30-20”。⑴“30-20=”讓學生自己擺小棒,討論計算方法并算出結果。⑵反饋練習。第63頁第2題。(三)全課小結今天同學們都學會了什么?1、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2、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與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計算方法不同。310得來的。(四)作業:口題。20+50=20+30=70-50=30+60= 40+10=20+60=90-30=80-70=40+30= 10+20=板書設計: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直接將十位上的數字相加減,再在計算的結果末尾添上一個0。教后反思:教后反思:多彩的學習活動,既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又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交流,引導學生思考計算方法,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第二課時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教學目標(不進位口算方法。教學難點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算理。教具學具準備小棒、課件等。教學過程(一)鋪墊孕伏1、48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w Ww.xK b1.coM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34=30+()(二) 探究新1、教學例1。25+2=(1)25用小棒怎樣擺?圖示225+2(滲透相同數位對齊的思想圖示⑶歸納算法。引導學生根據操作過程分組討論25+2的計算方法。⑷反饋練習:5+3= 92+6= 35+3= 并說一說口算步驟。⑸想一想:2+34=⑹反饋練習:65+2= 6+69= 2+65= 69+6=2、教學例1。⑴出示算式:25+20=啟發學生動手擺一擺,互相討論一下,應該怎樣計算?⑵圖示:20+20=40,40+5=45,45。252020+25=引導學生歸納:還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⑸反饋練習:教科書第49頁,“做一做”第2題。325+225+20幾個一和幾個一相加。即“相同位數的數才能相加”。(三)全課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引導學生結合例題總結。作業:計算下面各題。40+10-20=17-9+8=70-10-20=80-50+60=12-7+20=30+40-10=20+30+40=5+4-2=7+6-3=40-30+10=板書設計: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數要與兩位數十位上的數相加。教學反思:兩位數加一位和整十數(不進位加法)的基礎是整十數加一位數、整第三課時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教學目標(一)知識教學點1、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相先把個位上的數相加。2、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Xk B1.c om(二)能力訓練點1、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2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理解個位與個位相加以及進位的進位的道理。教具學具準備教學過程(一)1、口算:8+6= 20+15= 31+5=學生完成后,師生分析每一組算式的不同點。2、引入新課:在剛才的練習中,31+5?24+2?(時,先把個位上的數相加。)如果把“24+2”改成“24+9”應該怎樣想?(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題,學生操作,形成表象。⑴擺一擺:49)⑵想一想:應該怎樣做?⑶說一說:考過程。2、師生交流,歸納算法。演示。使學生對“個位數先相加--再與整十數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24+924+9的計算過程。學生在書上把例題補充完整。⑶小結:兩位數加一位數,先把個位數相加,再用得到的數與整十數相加。或者先把兩位數湊成整十數,再和余下的一位數相加。3、反饋練習。⑴35+5= 63+8=同桌互相說說口算過程,然后向全體同學匯報,教師填上答案。⑵5+35= 8+63=數相加。⑶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第65頁“做一做”,教師巡視。(三)全課小結“進位”兩字。第四課時 兩位數加一位數練習課(一)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學生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2、通過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3、養成認真計算、自覺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學過程一、復習鋪墊二、探究新知16615學生獨立完成。2、課本第67頁第6題。判斷算法是否正確,不對的改正。三、鞏固新知課本第67頁第8題。先說說得數十位上的數字,再計算。四、全課小結第五課時 兩位數加一位數練習課(二)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學生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2、通過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3、養成認真計算、自覺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學過程一、復習鋪墊二、探究新知1671026815說說這些是什么樣的計算?計算時要注意什么?三、鞏固新知1、課本第68頁第12題。26816四、全課小結第六課時 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不退位)教學目標(一)知識教學點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兩位數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2、使學生加深對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減的理解。(二)能力訓練點1、提高學生的口算準確性和速度,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教學重點使學生學會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不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教學過程(一)1、口算9-6= 30+2= 8+51= 50-20=2、口答:⑴5454=50+()⑵6868=8+()3、擺小棒算一算。30+(7-2)= 70-40+5(二)探究新知1、導入: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學習整十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擺小棒2、教學例1。35-2個別指導。352233⑶啟發學生結合操作過程歸納計算方法。① 3535②先算5-2=3(即個位上的數先相減)。③再算30+3=33(即再把個位上的數與整十數合起來)⑷反饋練習。23、出示“35-20”35-20,邊擺邊口述。教師巡視指導,啟發學生明確:一個個位數,再把整十數相減,然后再加上各位上的數。⑵指導學生總結計算方法。35305②先算30-20=10(即十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先相減)③再算10+5=15(即再加上個位上的數)30-20=1010+5=15,20=15。⑷反饋練習:“做一做”,注意敘述計算方法。4、比較兩題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三)全課小結1題,試著說一說計算方法。第七課時 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退位)教學目標(一)知識教學點1、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算理。2、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二)能力訓練點1、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2、繼續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3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理解退位的道理。教具學具準備教學過程(一)1、口算:12-7= 20+4= 35-3=2、學生完成口算練習后,師生根據第四組的口算,回顧兩位數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強調口算兩位數減一位數時先用個位數減個位數。(二)1、教學例題。⑴設疑導入:口算方法做一做這道題呢?教師出示例題。(板書:36-8=)⑵操作探疑:668時,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⑶解疑明理:引導學生有序回答。68101061616882836828。⑷歸納算法:36干什么?6161688,82起來。②學生回答計算過程,教師把板書補充完整。③師生回顧學習過程,強化口算方法。2、反饋練習。(投影出示,師生共同完成)3、看教科書:并完成“做一做”第2題。(三)全課小結點明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第八課時 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練習課(一)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學生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