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第三單元課題3水的凈化教案_第1頁
初中化學第三單元課題3水的凈化教案_第2頁
初中化學第三單元課題3水的凈化教案_第3頁
初中化學第三單元課題3水的凈化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3水的凈化學習目標:1.會說出軟水與硬水的鑒識方法。2.會總結出吸附、積淀、過濾和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3.總結兩種基本操作的方法:蒸發和過濾。要點、難點:要點:凈化水的方法;純水與自然水,硬水與軟水的差別。評論設計:1、經過實驗察看發問檢測目標1,達標率100﹪2、經過展現小組議論結果檢測目標2,達標率100﹪3、經過評論樣題檢測目標3,達標率98﹪學習過程:一、預習導學仔細閱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1)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是純凈物仍是混淆物?天然水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你隨時能夠飲用的純凈水的呢?3)除掉水中不溶性雜質的方法是4)自來水

凈水

。的過程是

,此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5)明礬是常用的用?。

劑。活性炭在凈水過程中起什么作6)軟水與硬水的差別是什么?鑒識兩者的方法是什么?7)硬水轉變為軟水的常有方法有哪些?二、學習商討:(一)、凈化水的方法:、、、過濾: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⑴制作過濾器時濾紙重要貼漏斗內壁,(簡稱“一貼”);并且濾紙邊沿要低于漏斗邊沿。⑵過濾時,盛污濁液體的燒杯口重要靠玻璃棒,使液體沿玻璃棒流入過濾器。玻棒下端輕輕斜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免得弄破濾紙。過濾器中液體要低于濾紙邊沿。漏斗下口重要靠下邊燒杯的燒杯壁,使濾液沿燒杯壁流下,不會向周圍飛濺。以上即為過濾操作中的“一貼、二低、三靠”。思慮:假如經過過濾獲得的濾液仍污濁可能是什么原由造成的?怎么辦理?思慮:假如經過過濾獲得的濾波仍污濁可能是什么原由造成的?怎么辦理?議論:平時生活中還能夠采納什么物件取代實驗室中的過濾器來過濾液體,獲得較純凈的水。(看課本---自制凈水器)(二)、自來水廠凈化水的過程(三)硬水與軟水的差別1.什么叫硬水?如何證明某些水是否是硬水?2.使用硬水給生活和生產帶來的危害。(看課本)3.硬水的融化方法實戰問題:假如我們在野外只有污濁的水,你將如何操作獲得飲用..水?評論樣題:1.水是一種()①單質②化合物③純凈物④混淆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2.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是(A.氧氣B.水C.蛋白質D.脂肪

)3.以下方法中能夠用來差別硬水和蒸餾水的是()A.加肥皂水攪拌B.加入明礬,攪拌C.溶解食鹽D.察看顏色4.以下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A.河水B.海水C.蒸餾水D.礦泉水5.以下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水電解B.氫氣焚燒C.呼吸過程D.酒精揮發6.以下說法中有錯誤的選項是(

)A.過濾操作能夠除掉水中的不溶物

B.蒸餾水是凈化程度較高的水C.鍋爐用硬水7.純水是色味清亮透明的液體。含有許多可溶性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硬水很簡單使水壺或盛水的用具上結成。8.在我國南方所飲用的水經常是河水,因為河水中一般含有大批的泥沙、懸浮物和細菌等雜質,所以一定要進行凈化辦理。此中可用次氯酸來殺死細菌,馬上漂白粉(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鈣)投入水中以產生次氯酸。以下是某戶居民在飲用水以前對河水的辦理步驟:河水→A(明礬)→B(積淀)→C(過濾)→D(漂白粉)→凈水(l)能夠除掉較大顆粒、懸浮物雜質的步驟是。(2)能夠消毒殺菌的步驟為。(3)A步中加明礬的作用是。(4)該田戶獲得的凈水是(填“純凈物”或許“混淆物”)。其原由是。小林同學制作的簡略凈水裝置如下圖:(1)小卵石、石英和蓬松棉的作用是;活性炭的作用是。(2)凈化水后是硬水還水?用來查驗。

是軟,我以為

可毛毛雨同學將污濁的湖水樣品倒入燒杯中,先加入明礬粉末攪拌溶解,靜置一會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