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區轉移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1頁
第7課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區轉移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2頁
第7課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區轉移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3頁
第7課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區轉移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4頁
第7課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區轉移課件-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區轉移學習目標:通過了解近代歷史上世界各地不同規模和類型的人口遷徙,認識人口遷徙對人類文化變遷的影響。人教版歷史選擇性必修三文化交流與傳播授課人:高慶財

學段:高二學段(六班)桓仁滿族自治縣第二高中一、殖民擴張與美洲族群的變化1、美洲族群變化①印第安人數量銳減;②非洲黑人數量激增;③歐洲白人的數量大大增加;④新的族群混血出現并逐漸成為美洲大陸的主要居民;一、殖民擴張與美洲族群的變化2、原因材料:隨歐洲人一起到來的還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對這些疾病毫無免疫力,有的村子因此整個滅絕。據估計原來有1000萬到2500萬人口的阿茲特克帝國,到17世紀初只剩下不到200萬人,同時期印加人從約700萬減少到只有約50萬。——王加豐《世界文化史導論》①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結束美洲隔絕的歷史,

隨后歐洲國家在美洲進行殖民擴張和掠奪。②隨著歐洲人的到來,屠殺、奴役以及傳染

病,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③為了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殖民者販賣黑人奴隸到美洲。④很多歐洲人因各種原因遠涉重洋,來到美洲。自發移民被迫移民《第一個感恩節》(圖源:華盛頓國會圖書館)公元16世紀末到17世紀,英國的清教徒因不滿當時英國國教,希望繼續進行宗教改革運動,然而他們的舉動遭到了反對與迫害。他們為了避難而選擇前往“新大陸”。這批英國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帆船,抵達了美洲大陸。結果因為風向和時差來到了一片未開發的地方,當地的印第安人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給了他們很多必需品,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們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并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

自1800年至1900年間,美國印第安人數量減少超過一半以上,占美國總人口數量比例也從10.15%下降至0.31%。整個十九世紀,在美國人口每隔10年就有20%—30%的增長時,印第安人數量卻經歷了斷崖式減少。目前印第安和阿拉斯加原住民的人口數量僅占美國總人口的1.3%。

——2022年3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布

《美國對印第安人實施種族滅絕的歷史事實和現實證據》18世紀60年代,為擴大英帝國的版圖,政府派海軍軍官庫克尋找傳說中的南方大陸。1770年4月,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發現”了澳大利亞,宣布這一“無主”大陸為英國所有。美國獨立戰爭后英國失敗,不能在北美關押罪犯,經過長期考慮和選擇,1784年英國議會通過法案,將澳大利亞做為流放地,關押英國罪犯。1786年,英國內務大臣悉尼勛爵宣布,將把罪犯流放到澳大利亞。1788年1月26日,首批英國罪犯被流放到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新南威爾士。這一天,后來被稱為“澳大利亞日”,至今仍作為國慶日加以慶祝,而建立的第一個殖民地,就是如今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悉尼。

1868年,英國停止向澳洲輸送犯人。這些年來,英國向澳洲總共輸送了將近16萬罪犯。但是,對澳洲土著人來說,這一天意味著悲慘命運的開始。19世紀中期,英國采取移民拓殖政策,使澳大利亞成為自己工業的附庸。大量的英國移民涌向澳大利亞,英國從澳大利正獲取大量黃金、羊毛等財富。英國人登上澳洲大陸

特魯加尼尼就是最后一個塔斯馬尼亞純土著,臨終前,她請求不要把她做成標本,但是,在她死后還是被挖了出來,放到博物館里展覽了72年。人們并不知道她臨死前懷著怎樣的心情,只能看到貼在她身上的標簽:最后一個塔斯馬尼亞純種土著。塔斯馬尼亞人也在殖民者的剝削和壓迫之下絕種了,而這一切僅僅用了七十年的時間。最后一個塔斯馬尼亞純種土著

特魯加尼尼二、華工與美洲、大洋洲的開發1、華工出現的背景2、華工開發美洲3、華工開發大洋洲4、華工開發美洲、大洋洲的影響三、華工與美洲、大洋洲的開發1、華工出現的背景①19世紀初英美等禁止奴隸貿易,殖民者尋找新的廉價勞動力。②19世紀中葉,清政府被迫允許華工出國。③華工被運往美洲等地,形成了苦力貿易,殖民者從中獲取了巨額利潤。④中國東南沿海的窮苦百姓,或因生活所迫,或被誘騙、綁架成為苦力。2、華工開發美洲①在美國:參與加利福尼亞金礦開采、中央太平洋鐵路修建。②加勒比群島、秘魯、古巴等地:有成千上萬華工。3、華工開發大洋洲參與開采金礦等礦山,種植園勞動等。4、華工開發美洲、大洋洲的影響①留下來的華工因相同的文化、生活習慣,常居住在一起,在各地形成了一些唐人街。②傳播著中華文化,促進了美洲和大洋洲經濟、文化的發展。太平洋鐵路(1863-1869年修建)太平洋鐵路修通之前,美國東西部被崇山峻嶺、浩瀚沙漠阻礙,沒有一條便利的交通線路。當時巴拿馬運河尚未開通,汽車、飛機還未發明,從紐約到舊金山乘船繞行南美洲至少需要6個月(修通后只需7日)。通車盛典的照片

照片中沒有華工身影,主持人只字不提華工的貢獻。他們后來因此被稱為“沉默的道釘”?!?50年前,他們拿著簡陋的工具,在崇山峻嶺和絕壁深谷中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以血肉之軀鋪就了通往美國西部的戰略大通道,創造了當時的工程奇跡,帶動了美國西部大開發,成為旅美僑胞奮斗、進取、奉獻精神的一座豐碑。”

——習近平講述美國太平洋鐵路和華工的故事布魯默深槽(華工參與鐵路建設后啃下的第一塊硬骨頭)在合恩角絕壁上開鑿的鐵路很多華工后來回國,留下來的華工由于相同的文化和生活習慣,往往愿意居住在一起,在各地形成了一個個唐人街。他們保留和傳播著中華文化,促進了美洲和大洋洲經濟、文化的發展。紐約唐人街舊金山中華街悉尼唐人街小結

自古以來,人類在不斷的遷徙中求生存、謀發展,并在遷徙過程中逐漸創造了地域文化。近代歐洲人的殖民擴張改變了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結構造成了非洲人口的嚴重損失,驅動了亞洲勞工的大量遷移。人口遷徙帶來了這些地區的文化重構,新的族群形成了新的文化認同。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域轉移殖民擴張與美洲族群的變化英國的殖民活動與大洋洲的人口結構的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