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術鑒賞論文-淺談印象畫派_第1頁
西方美術鑒賞論文-淺談印象畫派_第2頁
西方美術鑒賞論文-淺談印象畫派_第3頁
西方美術鑒賞論文-淺談印象畫派_第4頁
西方美術鑒賞論文-淺談印象畫派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方美術鑒賞論文——淺談印象畫派內容摘要:

印象畫派(Impressionism)是傳統繪畫向現代繪畫的過渡,是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的分水嶺,標志著新藝術的開始。印象派在色彩表現上打破了“固有色”概念,科學客觀分析色彩關系,創立了全新的色彩體系。印象派對我國的美術教育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印象派繪畫(Impressionism)是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遍及歐洲,并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19世紀后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涌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他們創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巨制。其代表作品中,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的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關鍵詞:印象派繪畫現代繪畫傳統繪畫內容:印象主義是19世紀后期產生于法國的一種藝術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畫家在藝術特色上從構圖、造型、色彩、筆觸以及主觀精神的表現上都和之前的古典主義的藝術特色有著明顯的區別。他們重寫生,重實踐,并走出畫室,描繪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變化,用奔放的筆觸和沒有調和的顏色在畫布上直接糅合,形成冷暖色調強烈的新畫風。印象派繪畫以莫奈的《日出的印象》最初被人譏笑而得名,卻在短短的一二十年中躍然成為一場世人矚目的藝術運動。在1874年巴黎的第一屆印象派畫展,被認為是印象派繪畫團體誕生的標志。該畫展向世人宣告,這是一群畫家們不懈努力所展示的作品,他們的作品擺脫了由世俗等級制度和固步自封的藝術團體強加于其上的傳統桎梏的束縛,同美術史上的任何一場運動相比,印象主義及其關聯的畫家具有更為神秘的特性,他們起初為公眾所不理解,被評論家責難,大多數作品被社會拒絕。可是,他們不氣餒,并矢志不渝地朝向自己認定的目標前行。他們并不知道,正是他們開創了西方繪畫史的新紀元,也正是以他們的畫展為起點,“印象派”從法國開始影響整個歐洲,成為西方現代繪畫的起點。一、印象派的構圖印象派畫家幾乎都強調那種偶然一瞥,力求從一種全新的角度去審視對象,例如從晚會包廂里俯視舞臺,從某一個角落側視大廳,從頭頂上仰視一群舞女,都是以前傳統繪畫里沒有的。傳統藝術主要關注神話、戰爭和歷史題材,講究構圖的舞臺戲劇化效果,場面宏大富有文學性。而印象派的構圖突破舊的固有模式,多作架上小品,并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審美要求對畫面構圖進行隨意剪裁。這種似乎漫不經心的構圖與傳統的舞臺樣式的構圖相比,要自然生動多了。二、印象派的造型由于印象派畫家重寫生,重實踐,他們大多在戶外描繪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變化,常常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筆觸奔放而果斷。他們的畫,不論是即興寫生還是記憶創作,都有一種一氣呵成、不求甚了和隨意的特點,有一種未完成的完整性。為此,在造型特征上有這樣一些特點:1.傳統繪畫強調造型的厚重、圓渾,而印象派注重平面化的造型。這一點在馬奈的作品里是非常突出的,他精簡了黑與白之間的過渡層次,在每一個形體內部,又簡化了光影,與古典繪畫中朦朧的多層次光影效果不同。2.傳統繪畫強調輪廓線分明,印象派在處理邊線輪廓時非常含蓄,甚至形體與形體之間渾然相連。這在莫奈、畢沙羅、西斯萊、雷諾阿的大量作品中就能夠明顯地看到,特別像德加的舞女和洗澡的裸女更是如此。3.傳統繪畫里素描造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印象派更看重色彩,強調發揮色彩獨立的表現功能。用色彩造型,這是印象派畫家的共同特點。三、印象派的色彩從世界美術史的角度來看,整個美術史的繪畫作品全部打開,你就會發現在印象派繪畫這個部分,尤其色彩鮮艷和斑斕,而之前的繪畫幾乎是清一色的棕色調子,盡管有些許跳動的色彩,但都沒有印象派繪畫那么強烈。在印象派之前的色彩與線條之爭,也就是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之爭,就已經說明色彩在向古典藝術進行了挑戰。印象派的色彩實際主要是研究條件色,談條件色必然要涉及固有色,固有色簡單說就是“物體本來的顏色”,是達.芬奇在他的畫論里的“真顏色”概念。印象派畫家一反傳統畫風棕色的“醬油調子”,畫出了物體的環境色彩和色彩的相互滲透,他們精確地記錄下了大自然里朝暉夕陽的萬千氣象。猶如現代藝術心理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所說:“印象主義派要求畫家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真實地記錄下那些于特定時刻和特定地點知覺到的最小色彩單位。”在印象派繪畫出現之前,法國巴黎乃至整個歐洲畫壇,都是以安格爾為代表的所謂新古典主義和學院派占據統治地位。印象派從精神上是對立于古典傳統繪畫的,強調創新。創新在什么地方呢?風景、人物、裸體這些題材早已被前人畫過幾百年了,這些題材是不會觸怒古典主義和學院派的。他們不屑于像宗教和文學那樣主題性地再現現實,提出應自然而隨意地表現生活與客觀物象,注重畫家對于現實情境的自我感受和自覺表現,擅長于對現實情景的生命狀態和存在形式進行直覺式的客觀再現與描繪,將繪畫從客觀的自然再現轉向主觀的精神表現,以迎合新興市民階層審美的需求,努力反映印象派具有繪畫獨立性的美學觀念。因此,他們的創新主要在于畫法以及對于題材的態度,其實,印象派畫家并不是反對以自然為師,他們離開畫室,采用小尺寸的畫框和便于攜帶的油畫布及其他材料,就是到大自然中去研究轉瞬即逝的色彩變化規律,去尋找宣泄自己情感的方式,去發現和創造自己的思想。正如文藝復興運動使歐洲社會從中世紀擺脫出來一樣,“印象派”的出現,則標志著藝術家從室內走向了室外,從畫面的一種近似于“醬油色彩”的調子走向了色彩斑斕的畫面,從古典畫法的看不見筆觸到現在的自由奔放的筆觸,從關注宗教題材到表現鄉村題材和平凡生活的變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