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復習教案
第一篇: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復習教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復習教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復習教案1、蝴蝶泉有樹大合抱,倚崖而聳立,下有泉,東向漱根竅而出,清洌可鑒。泉上大樹,當四月初,即發花如蛺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又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于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游人俱從此月群而觀之,過五月乃已2、高山流水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3、關羽刮骨療毒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后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于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1、魯迅對時間抓得很緊,善于在繁忙中擠出時間。他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白天,他往往要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客人,總要到夜晚10點至12點客人走了以后,才開始看書、寫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兩三點鐘。有時睡覺連衣服都不脫,像戰士伏在戰壕里休息一樣,打一個盹兒,醒來以后又繼續工作。
第二篇: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復習資料宋慶齡一次,媽媽給小慶齡講了“自食其言”的故事。春秋戰國時,魯哀公的身邊有一個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說話不算數。因此,魯哀公對他很不滿。一天,哀公舉行宴會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寵臣鄭重也參加這次宴會。孟武伯向來不喜歡鄭重,在宴會上借機出鄭重的洋相,便問道:“鄭先生怎麼長得越來越胖了?”哀公聽到后,便插嘴道:“一個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諾言,當然會長肥呀!”在座的大臣一聽就知道哀公并不是批評鄭重,是在暗中指責孟武伯說話不算數。媽媽的故事是教育她說話要算數,要謹守諾言。對此小慶齡銘記心間。一個星期天,宋耀如準備帶著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們大都穿好了禮服就要出發了,只有宋慶齡仍在鋼琴前彈奏著那動聽的旋律。母親喊道:“孩子們快走吧,伯伯正等著我們呢!”聽到媽媽的喊聲,宋慶齡立即合上琴蓋,跑出房間,拉著媽媽的手就走,剛邁出大門,突然又停住了腳步。“怎麼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慶齡停住了腳步,不解地問道。“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慶齡有些著急地說。“為什麼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著女兒說。“媽媽,爸爸,我昨天答應小珍,今天她來我家,我教她疊花。”慶齡說。“我原以為有什麼非常重要的事情呢?這好辦,以后再教她吧!”父親說完,便拉著慶齡的手就走。“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呀!”慶齡邊說邊把手從父親的大手裏抽回來。“那也不要緊呀!回來后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釋一下,并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疊花不也可以嗎?”媽媽說。“不!媽媽,您不是常說要信守諾言,我答應了別人的事,怎麼可以隨意改變呢?”宋慶齡不停地搖著頭說。“我明白了,我們的羅莎蒙黛是一個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嗎?”媽媽望著慶齡笑了笑,接著說:“好吧,那就讓我們的羅莎蒙黛留下吧!”宋耀如夫婦放心不下家中的小慶齡,在客人家吃過中午飯,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進門,宋耀如高聲喊道:“親愛的羅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宋慶齡回答說:“小珍沒有來,可能是她臨時有什麼急事吧!”“沒有來,那我的小羅莎蒙黛一個人在家該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對女兒說。“不,小珍沒有來,家中雖然只有我一個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為我信守了諾言。”宋慶齡辯解道。聽了小慶齡的話,宋耀如夫婦滿意地點了點頭。慶齡奶奶還是小女孩的時候,有一天,父親想帶她去朋友家玩耍。可是她答應了她的伙伴小珍要教她疊花籃。雖然做客和美食是那么誘人,但小宋慶齡卻認為自己絕對不能失信,等待小珍的過程是那么孤單,那么漫長,最后小珍卻沒有來。盡管食言爽約的是小珍,小慶齡卻沒有絲毫的抱怨和后悔。“有所期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這個準則很平常,但要做到其實也很難。小慶齡用實際行動給我們所有少年兒童注釋了什么是誠信。我想,宋慶齡奶奶生前回憶起她這件童年往事的時候,也應該為之自豪不已吧。小慶齡是貴族家庭長大的女孩子,卻沒有當時中國上流社會小姐的驕嬌二氣。她在少年時代就遠渡重洋,到外國讀書,并承擔了照顧妹妹的責任,長大后還要背負著重大的使命,伴隨著孫中山一起革命,到了晚年還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關愛少年兒童的成長上,成立了“宋慶齡基金會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實的保衛者,是使歷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進的力量。——宋慶齡知識是從刻苦勞動中得來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宋慶齡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少年兒童的培養是不能等待的。——宋慶齡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宋慶齡我的一生是和少年兒童工作聯系在一起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少年兒童的培養是不可以等待的。——宋慶齡兒童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我們要把最寶貴的東西給予兒童。——宋慶齡對兒童要恪守我們的天職是我們的根深蒂固的傳統之一。——宋慶齡
第三篇: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復習資料六下語文課文復習資料第一課《文言文兩則》1、背誦課文,默寫。2、知識點:《學弈》選自《孟子.告子》,《學弈》這個故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這個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于觀察,說話有理有據以及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3、注釋(1)字、詞:弈:下棋。通國:全國。誨:教導。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鴻鵠:天鵝。援:引,拉。俱:一起。弗:不。矣:了。為:因為。其:他的,指后一個人。辯斗:辯論,爭論。以:認為。去:離。日中:正午。及:到。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探湯:把手伸向熱水里。意思是天氣很熱。湯:熱水。決:判斷。孰:誰。汝:你。★文中幾個“之”的意思(2)句子: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譯)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說:不是這樣的。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譯)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孰為汝多知乎?(譯)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3)譯文:學弈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心里卻一直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想要拉弓引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塊兒學習,但是后一個學生不如前一個學得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治理不如別人好嗎?說:不是這樣的。兩小兒辯日有一天,孔子到東方游學,看到兩個小孩為什么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么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中午時要近些。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這不是進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么回事。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第二課《匆匆》(散文)1、背誦課文。2、知識點:《匆匆》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大師朱自清,他的散文名篇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本文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3、理解句子:(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枯榮是時間飛逝的痕跡。“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2)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比喻句。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時間消逝得那么快,無聲無息,無影無蹤,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3)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排比句。作者從人們日常生活的細節,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經意中來去匆匆。(4)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比喻獨特,聯想新奇。日子就是如此稍縱即逝。4、背誦《明日歌》。5、有關珍惜時間的句子:(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2)光陰似箭,日月如梭。(3)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第三課《桃花心木》(寫作特點:借物喻人)1、背誦第4、13、14自然段。2、句子的理解:(1)奇怪的是,他來得并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這句話寫種樹人的奇怪做法。有兩點奇怪:一是來的時間不確定,隔三差五,或十幾天來一次;二是澆水的量不確定,時多時少。作者桔樹苗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2)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這里的“不確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預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難。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作為的人。(3)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因為種樹人來的目的就是讓樹木適應環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經得起風吹雨打的鍛煉,學會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壯成長。如種樹人所愿,現在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說明他種樹成功了。《回顧.拓展一》1、日積月累:人生哲理的格言(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3)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墨子》(4)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傳習錄》(5)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文心雕龍》2、邯鄲學步——比喻一味模仿別人,不僅學不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掉了。第六課《北京的春節》1、背誦第7、11、12自然段。2、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滿族人,代表作《駱駝祥子》、《我這一輩子》、《四世同堂》、《正紅旗下》等。老舍的語言風格:北京韻味,通俗明白,幽默詼諧。3、《北京的春節》是按時間順序寫的。時間自然段風俗習慣詳略安排臘月初旬到年底1——6熬臘八粥;泡臘八蒜;吃糖;大掃除;購置年貨略寫除夕家家燈火通宵,炮聲不絕,吃團圓飯,守歲詳寫初一8——9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詳寫初六店鋪開張;伙計輪流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略寫正月十五,元宵節11——12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詳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小孩上學,大人忙活略寫像這樣又想又略地介紹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好處是點面結合,重點突出,主次分明,使北京的春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回顧.拓展二》1、日積月累(1)《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2、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3、《元日》寫的是除夕時的情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寫的是中秋時的情景。我國的傳統佳節還有清明、端午、乞巧節等。描寫我國傳統佳節的詩句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等。第十課《十六年前的回憶》(回憶錄)1、背誦第5、7、17、19、22自然段。2、《十六年前的回憶》通過對李大釗的回憶,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后的順序來敘述的。被捕前寫父親燒掉文件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式的險惡與處境的危險;被捕時寫了敵人的心虛、殘暴與父親的處變不驚;法庭上描寫了李大釗的鎮定、沉著;被害后寫了全家的無比悲痛。文章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3、理解句子: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我愛你,漢字》教案教學目標1.學生通過綜合性學習,能夠增進對漢字的了解,感受漢字的美,激發對漢字的熱愛之情,能為漢字的規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通過活動,學生能夠很好地參與合作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情導入。漢字不光神奇、有趣,還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有人說,漢字堪稱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漢字記載著我們民族的物質和精神的歷史,體現著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風格。讓我們繼續研究漢字,走進漢字的繽紛世界吧!二、自讀理解。1.教師提示:為了更好地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教科書中向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請大家看一看。2.學生根據要求自由讀“活動建議”。看了活動建議后有什么收獲?哪些建議要特別注意?圍繞漢字的歷史或漢字書法,搜集古今中外因為寫錯漢字或讀錯漢字而發生的笑話、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搜集書法作品,學會欣賞書法作品。3.明確建議,突出活動重點。匯報活動的要求。(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提示:圍繞“漢字的歷史和文化”,可以有選擇地開展哪些活動,如何開展活動。)三、制訂計劃。學生按共同研究的內容自愿組合成學習小組,討論確定研究的.專題和研究的具體目標。小組內明確分工,組織協調。1.了解漢字歷史:搜集資料了解漢字的演變,匯總成表格的形式;搜集有關漢字歷史的趣事或笑話。2.調查社會用字:在大街、家里、校園、同學的作業本上等處尋找、拍攝用字不規范的現象,學會分析問題,學習撰寫調查報告。3.搜集書法作品:從報紙、雜志、字帖上尋找名家的優秀書法作品,尋找身邊老師、同學的優秀書法作品。4.完成小組活動計劃的制訂。小組活動計劃組長:組員:時間:地點:活動內容:活動過程:展示方法:分工:四、討論交流,修改完善活動計劃。1.以小組為單位匯報活動計劃。2.師生共同評議。(教師相機引導,提示注意計劃應完整、合理、科學,活動形式盡量不重復)3.小組根據評議,修改完善活動計劃。4.學生根據擬定的計劃,進行相關的社會實踐和資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形成研究性報告。五、小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分小組擬訂了活動計劃,課后大家可以根據計劃查找相關的資料。六、作業設計。各小組根據活動計劃進行相關的社會實踐以及資料的查找、搜集、整理工作。-第二課時-一、導入新課。1.前面幾節課,大家通過搜集、整理資料,交流感想收獲,進行了綜合性學習。下面,我們將繼續進行關于漢字的綜合性學習。2.導入新課:同學們,漢字不光神奇、有趣,還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只要我們主動地了解,積極地搜集資料,相信大家一定會更多地了解漢字。讓我們一同學習教科書第48~50頁的“閱讀材料”,深入了解漢字的相關知識吧。二、整體閱讀,了解漢字文化。1.首先,讓我們讀一讀“閱讀材料”,具體了解漢字的歷史和文化吧!2.閱讀要求。(1)認真閱讀“閱讀材料1~4”,想一想這幾則材料分別是從哪些方面介紹漢字的歷史和文化的。(2)除了上述有關漢字的歷史和文化外,你還知道哪些相關的知識?(3)閱讀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進行交流。3.學生自學、討論、交流,教師指導。4.學生匯報,教師點撥。(1)關于《漢字字體的演變》:先讓學生觀察,然后請學生說一說演變的過程,教師可以再另找一兩個漢字的演變,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漢字演變的規律。①教師點撥:漢字的發展歷史,你知道多少?各種字體大約是在什么時候產生的?(總結:甲骨文主要在商周時期使用;金文又叫銅器銘文,盛行于商周時期;小篆是秦代實行書同文政策時推行的統一字體;隸書形成于戰國晚期,盛行于漢代;楷書產生于魏晉以后,南北朝之后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字體,一直沿用到今天。)②教師點撥:從這些演變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總結:從以上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五種漢字的演變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漢字字形的變化是由繁到簡,每一種新字的出現,都改變著前一種字形難寫、難記的特點;同時,漢字不斷趨于定型化、規范化。漢字的發展是逐步從象形走向符號,從筆畫較多走向筆畫簡單,使書寫更加快速便捷。)(2)關于《甲骨文的發現》:先讓學生自己閱讀,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甲骨文是怎樣被發現的。(3)關于《書法欣賞》:學生仔細觀察三種字體的不同,說一說各自的特點,然后教師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書法作品供學生欣賞。①教師點撥:講講欣賞書法的一些方法。先整體感知,如氣勢、神采、章法等。再細微觀察,如用筆、用墨,字的點畫、結構、線條等。南朝智永楷書《千字文》(局部)的字形以方為基礎,渾圓為主,結構端莊;用筆上,筆鋒多變,畫外取勢,楷形草意。唐代懷素草書《千字文》(局部)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唐代歐陽詢行書《千字文》(局部)筆筆相連,轉折自如,氣勢貫通,疏密適度,清秀挺拔,飄灑有致。②學生再次欣賞作品,作評價。(4)關于《制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學生齊讀,并說說對制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必要性的理解。①教師點撥:制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有利于語言文字的社會應用;有利于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②拓展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頒布和實施時間。20xx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三、總結回顧,布置任務。1.教師總結:通過上面“閱讀材料”的學習,我們不僅學到了更多的漢字歷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識,而且增進了對漢字的了解,加深了對漢字的熱愛之情,大家在學習中有了很多收獲。2.布置任務:下節課,我們將學習研究報告,深入了解文字現狀。-第三課時-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了解了漢字的過去,這節課讓我們一起通過研究報告,了解一下漢字的現狀吧。二、學習“閱讀材料5”――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1.《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學生自由讀一讀,結合自己的姓氏談談對姓氏的了解。(1)教師引導:這是一篇調查研究報告,讓我們認真讀一讀,體會研究性報告的寫法。(2)學生自主讀,了解報告內容。(3)學生再讀課文,初步了解調查研究報告的寫作步驟。(4)讀了這篇調查研究報告,你受到了哪些啟發?2.教師點撥總結。(1)研究報告由幾部分組成?(由四部分組成:問題的提出、研究方法、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研究結論。)(2)我國的姓氏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3)通過調查研究,我們不僅可以解決疑問,還能學到知識,提高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拓展研究,學寫報告。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20課《金字塔》教案20。金字塔課題金字塔課型略讀課文授課時間1課時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文中的“譯、愧”等10個生字,讀準字音,理解字義。2、指導學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理清文章脈絡。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體會金字塔的雄偉與神秘,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4、了解兩篇課文介紹金字塔的不同方式,發現兩篇課文中相互印證的內容。5、搜集資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金字塔。教學重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體會金字塔的雄偉與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了解兩篇課文介紹金字塔的不同方式,發現兩篇課文相互印證的內容。教學難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體會金字塔的雄偉與神秘,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5)分鐘一、師生談話,導入課題。1、談話激趣:(1)同學們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中國)(2)勤勞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國人民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偉大文明。說到中國,你會想到哪些古建筑?(萬里長城、故宮布達拉宮、頤和園、秦始皇陵、趙州橋、黃鶴樓、岳陽樓……)【出示課件2】(3)說到埃及,你又會想到什么?(舉世聞名的建筑“金字塔”。)【出示課件3】(4)展示資料:老師曾經讓同學們課下收集有古關埃及和金字塔的圖文資料,誰來展示一下你收集的資料。(利用投影展示多個同學收集的資料。)【出示課件3、4】2、導入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讓我們和作者穆青一起走進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板書課題:金字塔)【出示課件5】穆青(1921―――20xx),當代著名新聞記者。從交流學生熟悉的四大文明古國導入,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對接下來關于金字塔的學習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新課教學(32)分鐘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一)初讀,解決字詞。1、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詞語,掃除字詞障礙。2、【出示課件6】出示課文中的生字詞語。3、指名讀詞語,相機解釋詞語意思。三、再讀課文,深入探究。(一)學習《金字塔夕照》1、(板書:金字塔夕照)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圈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在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發言。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教師相機引導并小結。【出示課件7】(1)文章采用描寫式開頭的寫法,通過把對金字塔壯麗景色的描繪來作為文章的開頭,用形象的描繪推出說明對象,給讀者以形象、具體的感受。在金色的夕陽下,……一幅多么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啊!(這些文字調動了讀者的視覺和聽覺,又因循著語言固有的意思和想象的功能,是語言藝術與視覺藝術交融滲透的產物。通過這些極具色彩的景色描寫,使得文章信息含量巨大,加上光與影的刻畫更細致入微,給人呈現一種立體畫面感。高超的表現藝術與表現技巧造就了文章絕美的意境。)(板書:開闊而雄渾的畫卷)(2)文章對意境的描繪十分出色。文章意境之美,可以說是得益于其對音樂、美術、攝影等的借鑒上。作者十分善于捕捉和表現瞬間性的、局部性的特色,并且充分運用文字表現色彩、光線及其帶來的感受,例如:【出示課件8】在金色的夕陽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連尼羅河的河水也泛著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簡直像是用純金鑄成的。這些文字調動了讀者的視覺和聽覺,通過這些極具色彩的景色描寫,使得文章信息含量巨大,加上光與影的刻畫更細致入微,給人呈現一種立體畫面感。高超的表現藝術與表現技巧造就了文章絕美的意境。【出示課件9】(3)接著作者又寫在金字塔邊看到的情景及自己的感受。從少小時候起,我就聽說到過許多有關金字塔的傳說,向往著它神秘的風采。如今,當我來到金字塔下,望著這人間的奇跡,更經不住思緒激蕩。我不知道“金字塔”這個譯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到來的,究竟出于象形,還是會意?無論哪一種考慮,我認為都是絕妙的。說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個“金”的漢字;說它會意,幾千年來,在人們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發光的珍寶,人類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它無疑比金子還要貴重。①作者運用濃重筆墨描述自己的感受,歌頌了人類偉大的創造。②這些形象的描繪,描繪出金字塔的神秘和絕美,十分形象、具體。就這樣,作者層層展開,帶領著讀者一起欣賞它的外部形象――多像一個“金”的漢字,感受幾千年來金字塔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不愧是熠熠發光的珍寶,人類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它無疑比金子還要貴重。(板書:比金子還貴重)【出示課件10】(4)最后,作者通過金字塔自身的鮮明對照,抒發了對金字塔夕陽無限好令人陶醉的情懷,飽含作者對厚重的歷史文化遺產人類偉大創造的歌頌,同時又有作者眼見的現實寫照,流露出作者內心真實的情感。(板書:懷古的幽思)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簡直把你融化進一個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滿豪邁的感受,引起無邊的遐想,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懷古的幽思。4、教師小結:《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風貌通訊”,又是一篇獨具匠心、極具意境之美的散文。在作者流暢又飽含韻味的文筆下,展現出了一幅幅金字塔在夕陽照耀下的美麗圖景,描述厚重文化遺產,歌頌人類偉大創造。5、學生自由朗讀全文。(二)學習《不可思議的金字塔》。1、(板書:不可思議的金字塔)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借助課文旁邊的批注讀懂課文,也可以在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發言。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教師相機引導交流:(1)從金字塔的重量、體積、底面積了解到金字塔的龐大。【出示課件11】塔的重量:約600萬噸塔的體積:約260萬立方米塔基面積:約5、3萬平方米作者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用具體數字進行說明,準確地說明了金字塔重量大、體積大、底面積大的特點。作者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通過具體數字使人感受到修筑工程的浩大、艱巨,其規模的巨大而令人驚嘆。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板書:工程的浩大、艱巨,其規模的巨大)(2)建造金字塔過程中的采石、運輸、施工等至今仍是未解之謎。(板書:建造工程未解之謎)【出示課件12】用大約230萬塊石材砌成,平均每塊重2、5噸。整個胡夫金字塔相當于50層樓高,塔基面積有126個籃球場那么大。當時的人們是怎么修筑金字塔的?你能說一說當時的人只怎樣運送這些石頭的嗎?(3)如此精湛的工藝,出自幾千年前的工匠之手,叫人難以置信。金字塔以其高超的.建筑技巧而得名。【出示課件13】塔身是由一塊一塊的石頭疊加而成的,中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黏著物。每塊石頭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你能說一說當時的人是怎樣將這些石頭疊加在一起的嗎?(4)數據之謎:更為令人吃驚的奇跡,并不是胡夫金字塔的雄壯身姿,而是發生在胡夫金字塔上的數字“巧合”。(板書:數據未解之謎)【出示課件14】塔高的10億倍正好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從塔基的正中間向正南正北畫一條延長線,正好可以把地球上的陸地、海洋分成相等的兩半。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的數字“巧合”還在不斷地出現:【出示課件15】幾個數字所顯示的精確的等式,使考古學家、建筑學家、地理學家、物理學家都迷惑不解。等式一∶(金字塔)自重×l0l5=地球的重量等式二∶(金字塔)塔高×l0億=地球到太陽的距離(1、5億公里)等式三∶(金字塔)塔高平方=塔面三角形面積……誰能相信,這一系列的數據,僅僅是偶然的巧合?還有,金字塔的塔基正位于地球各大陸引力中心。還有,大金字塔的尺寸與地球北半球的大小,在比例上極其相似。這些數字的“巧合”說明了什么呢?(5)古埃及一覽:了解古埃及其他方面的文明成就。①金字塔為什么要建在尼羅河的岸邊?(人類的文明大多發育在河流沿岸,在那個時期人們都是沿河流定居的。尼羅河水每年定期泛濫,淹沒陸地,滋潤土壤,使耕地肥沃,農業發達。埃及因此成為歷史上最早不用將全部勞力投入到農業生產的國家之一。剩余的勞動力可以放在其它用途,比如建造金字塔。)②古埃及人已經在天文學、數學、幾何學、地理學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如,在天文歷法方面,他們將一年定為365天,并規定每年12個月,一個月30天,剩余5天作為節日。③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術。(1954年在胡夫金字塔旁的地下發現的大木船,也是用作運載國王靈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閣樓買賣合同協議
- 中小學教育教學案例分析例談-48篇教學案例分析
- 消防器材供貨合同
- 房屋裝修合同范本
- 班主任教學工作總結4篇
- 場地租賃合同
- 儀器維修合同范本
- 電腦購銷合同
- 2024年農藝師備考目標設定試題及答案
- 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中的研究方法探討試題及答案
- 注射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全文)
- 消防器材(滅火器)檢查及記錄表
- 婦女兒童健康狀況分析報告
- 移動式腳手架安全操作規程
- DB21∕T 3354-2020 遼寧省綠色建筑設計標準
- 永輝超市企業文化ppt課件
- 多肉生石花圖譜_版
- 送達地址確認書(法院最新版)
- 詳細波士頓診斷性失語癥檢查
- 高溫熔融金屬安全知識(薛生蓮)
- ISO22716化工原料檢驗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