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安全-制度規范-工作范文-實用文檔_第1頁
實驗室安全-制度規范-工作范文-實用文檔_第2頁
實驗室安全-制度規范-工作范文-實用文檔_第3頁
實驗室安全-制度規范-工作范文-實用文檔_第4頁
實驗室安全-制度規范-工作范文-實用文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室安全實驗室爆炸圖片實驗室爆炸圖片

據統計:學術研究實驗室發生事故的頻率比工業實驗室高10到50倍!!!August4,2006LaboratorySafetyInstitute在你做實驗之前必須知道的一些事情會出現哪些危險事故危險出現時該怎么做怎么使用安全設備安全培訓的目標學習保護你自己的安全,以及實驗室儀器等財產安全盡量做到預防為主,將安全事故扼殺在搖籃里。在這個可能存在危險的情況下,讓大家更安全、更健康、工作更順利、學習、生活得更加美好!在實驗室里必須有一個嚴謹的態度1實驗室不準吃東西、喝飲料、吸煙、或者化妝。2.實驗時候要帶手套,穿實驗服,戴防護眼鏡,實驗完成后要洗手。3.不準將化學試劑帶回家。4.不要直接去聞或者嘗化學試劑,不要用嘴去吹移液管里邊的液體。5.不要單獨在實驗室工作,如果一個人在實驗室,要讓別人知道你在哪間實驗室。實驗室安全涉及面水電氣火試劑放射性病原微生物儀器使用廢液處置1.實驗室用水安全漏水下水道排水不暢冷卻水2.實驗室用電安全電器、電線的老舊,易造成漏電事件或因電線走火引發火災。人離開實驗室,正在反應的攪拌器,應將攪拌速度調小,溫度適當降低,其它電器,一律檢查關閉。3.實驗室氣體安全搬運氣瓶要遠離熱源鋼瓶須有鋼瓶架氣瓶內的氣體不可用盡惰性氣體:應剩余0.05MPa以上壓力的氣體。可燃氣體:應剩余0.2Mpa以上壓力的氣體。氫氣:應剩余2.0MPa以上壓力的氣體。4.實驗室用火安全嚴禁在開口容器或密閉體系中用明火加熱有機溶劑。不得在烘箱內存放、干燥、烘焙有機物。操作大量可燃性氣體時,應防止氣體逸出,保持室內通風良好,嚴禁使用明火。禁止在實驗室吸煙或使用明火。

化學所:一級防火單位。5.1.易燃易爆固體試劑這類試劑具有易于燃燒和爆炸的特性,其中有的本身就是炸藥。如三硝基酚(苦味酸)、硝化纖維、三硝基苯等有的遇水燃燒爆炸,如金屬態的鉀、鈉、鋰、鈣等有的與空氣發生強烈的氧化作用而引起燃燒,如金屬鈰粉、黃磷等有的因其引火點低,受熱、沖擊、摩擦或與氧化劑接觸能引起急劇燃燒,甚至發生爆炸,如赤磷、鎂粉、鋅粉、鋁粉等。5.2.易燃液體試劑這類試劑極易揮發成氣體,遇火即燃燒,如石油醚、二氯乙烷、乙醚、丙酮、苯、甲醇、乙醇等。5.3.氧化性試劑這類試劑具有十分活潑的化學性質,能析出活性態氧,對其它物質起強烈的氧化作用,如過氧化氫、高氯酸等5.4.毒害性試劑專指少量侵入人體就能引起局部或整個機體功能發生障礙,甚至造成死亡的試劑。無機劇毒品如氰化鉀、氰化鈉及其它劇毒氰化物、砷及砷化物、硒及硒化物、金屬鉈、鋨、鈹、汞等及其化合物。有機劇毒品如有機磷、有機汞、有機硫及有機腈化合物、生物堿中的馬錢子堿、毒甙等。5.5.腐蝕性試劑對人體、金屬和其它物品能因腐蝕作用而發生破壞現象,甚至引起燃燒、爆炸和傷亡的液體和固體試劑,如發煙硝酸、發煙硫酸、鹽酸、氫氟酸等。5.6.低溫存放試劑這類試劑需要低溫存放才不致聚合、變質,或發生其它事故,屬于這一類的有:苯乙烯、丙烯腈、甲醛,及其它可聚合的單體、過氧化氫、氫氧化銨、硫酸鈉結晶、碳酸銨等。常見的警示標識6.放射性同位素安全與防護放射性實驗應劃出防護圈,并加設明顯標志。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及防護知識和健康條件,工作人員配備專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套袖、手套、防毒面具等個人防護用品。放射性同位素不得與易燃、易爆、腐蝕性物品放在一起,其貯存場所必須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盜、防泄漏的安全防護措施。大量同位素分裝應在專用的房間內進行,并設有相應的防護屏蔽,設置計量檢測儀器及必要的應手工具。放射性實驗室的廢物與普通垃圾要嚴隔分開,妥善處理,防止污染環境。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水應排入沉淀池內、封存或固化處理。有健全的安全和防護管理規章制度、輻射事故應急措施。電離輻射、放射性、核輻射警示標志實驗室生物安全標志7.實驗室病原微生物安全切實提高其生物安全意識,掌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科學評估,完善應急預案并進行演練,確保發生安全事故后能夠及時妥善處置。重點做好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及樣本保藏、運輸和實驗活動的監督管理。加強菌(毒)庫安全保衛工作,嚴防在運輸、儲存中被盜、被搶、丟失、泄漏等事故發生,確保萬無一失。加強對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及樣本的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和準入管理,切實提高其生物安全意識。8.儀器使用安全儀器使用者必須認真地閱讀操作規程,經過培訓方可上機操作。必須嚴格地按照“儀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遇到儀器發生故障,立即向管理人員報告,不得擅自處理。按操作規程使用水、電。發現安全隱患應立即報告,及時處理。離開實驗室時應檢查儀器、水、電、門、窗是否關好,夏季應檢查空調是否關閉。不得擅自挪用與公用儀器相關的輔助設備和零、配件,以及實驗室內的一切公用設施。

9.廢液處理裝有廢液的容器必須具有明顯的標識,標識上應注明該廢液的名稱、組成、濃度、日期及該溶液廢棄人的姓名。

2.將裝有廢液的容器放在指定地點,統一處理。

3.嚴禁將有毒、有害、強腐蝕性試劑及液體倒入水池中。

4.廢棄的洗液不得倒入下水道,應裝入試劑瓶統一處理。-潛在的危險:-長頭發的學生在使用酒精燈時,頭發沒有束起因而有機會會著火。-避免意外發生的方法:-在實驗室內同學要把長頭發束好,

確保束發的繩子不會松開。長頭發注意-用濕抹布蓋滅-利用沙桶把燃燒的液體用沙蓋著。酒精濺在桌上并著火的對策:-以清水沖洗傷口。-貼上干凈的消毒膠布。去醫務室清洗傷口,處理被碎片割傷流血的對策-以大量清水沖洗眼睛。之后去醫務室清醫生幫忙清潔,處理。化學藥品濺進的眼睛內的對策-立刻以大量清水沖洗患處最少五分鐘。去醫務室讓醫生幫忙處理在傾倒酸時意外地接觸到酸的對策某博士生在使用過氧乙酸的時候,沒有帶防護眼鏡,結果過氧乙酸濺到眼睛,致使雙眼受傷,腫得到現在還不能睜開,還不知道以后會怎樣。另一個博士生在使用三乙基鋁的時候,不小心弄到了手上,由于沒有帶防護手套,出事后也沒有立刻用大量清水沖洗,結果左手皮膚嚴重,需要植皮。有機所真實事件河里面淹死的就是那些會游泳的A、溶劑無水處理前,一定要預處理

對于低沸點的溶劑,如乙醚,正戊烷等一定要先用干燥劑預先干燥,然后再加入鈉絲進行回流,并且加熱不能過快過高。因為,一旦溶劑里面的含水量過大,那么生成氫氣很劇烈的話,溶劑極易沖出體系,然后遇見明火或正在加熱的電阻絲,發生爆炸。這一點在有機所是有先例的,當時的慘狀是,爆炸的沖擊波從三樓沖到頂樓,把通風裝置炸的粉碎。包括對面實驗室的整扇窗都被推倒對于醚類溶劑,如果生產時間較長,或者久置不用的話,一定不要震動,同時要加入還原劑,除掉生成的過氧化合物。也是一個博士生,在處理久置不用的處理THF的裝置的時候,剛一拔磨口活塞,就發生爆炸,滿臉血肉模糊。

用鈉處理的溶劑和鹵代烷溶劑處理裝置不能公用一個與大氣相連的裝置。有些同學為省事或節約空間,把所有溶劑處理裝置中保證與大氣相通的的裝置相連,這樣做的危險是很可能如果鹵代烷,特別是二氯甲烷,加熱的時候溫度較高,無法冷凝下來,這樣,有可能密度較大的鹵代烷就會順著相同的管道,進入用鈉絲干燥的溶劑的體系。一旦出現這樣的事情,肯定是爆炸。大家知道,鹵代烷在金屬鈉的作用下的偶聯反應非常劇烈。B、廢溶劑的處理,絕對不要發生酸性液體和堿性液體,氧化性液體和還原性液體的混裝,這樣非常危險。在有機所,廢液桶爆炸不是一次兩次。對于SOCl2,PCl5,PCl3絕對不能未經處理就放入廢液桶,后果也很危險。反應前,一定要檢查儀器有無裂痕。對于反應體系氣壓變化大的反應,大家一般都會注意。但是,有些問題就是在你想不到的時候出現。我在一次萃取的時候,量在2升左右,發現分液漏斗有一個裂痕,以為沒有問題。結果,在手中剛一搖晃時,就炸開了。20%的KOH溶液噴了我一臉,更可怕的是,溶液順著桌面進入插座,引起電源短路,然后引發火災。易爆炸的反應物,如過氧化合物,疊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無水高人鹽,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加熱小心,量取小心,處理小心。不要因為震動引起爆炸。

某副教授在有機所進修時,加壓蒸餾一容易分解的化合物,由于加熱沒有控制好,發生爆炸,場面極其血腥。胸口的洞縫了五十多針!

某研究生,在做關于過氧化合物的實驗時,用旋轉蒸發儀濃縮含有過氧化合物的溶液,完畢,不是小心地把空氣放入,而是一下子就通氣,結果由于空氣的撞擊引發爆炸,甲級甲等殘廢。我們今天看到的現場的照片是:一截手指頭血淋淋地沾在玻璃上。(這也是加壓蒸餾通氣時為什么要慢慢來的原因)

某工作人員,在做疊氮化合物的實驗室,反應都處理好了,他覺得反應容器要處理一下,結果在打開瓶塞的時候,一用力,爆炸。重氮甲烷,第一次最好有個有經驗的人在旁指導,不要自己隨便做,量也不要太大,亞硝基甲基脲最多25克別貪多,要是需要量大就分幾批去做

夏天用乙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我今年8月用乙醚萃取,只在分液漏斗里輕搖了一下,正要準備放氣,炸了,還好沒傷到我。我的產品阿!!!一位老師就是分液漏斗的塞子上沒涂真空脂,一摩擦就把乙醚給燒起來了好恐怖呀

我有師兄在實驗室用鼓風干燥箱烤饅頭,半年,胃癌走了。所以不要在實驗室吃東西,小心。一孩子在悶罐(25ml有效體積)做反應.冷卻后直接開蓋,罐子接口爆炸,人沒事情。分析如下:1.雖然是冷卻下來開的,但是起碼的化學反應配平不知道,反應產生那么多氣體沒考慮進去。2.怎么說也要先弄下螺母.一碩士做bv氧化,mcpba后處理后沒用淀粉ki測試,直接肚子炸穿.分析如下:后處理過氧化物的起碼常識.同實驗市一孩子,做吡啶氮氧氧化物,懸蒸上弄干,空氣(不是nitrogen)放空,然后把瓶子放桌上,吃飯去了。回來瓶子不見了,只有玻璃粉末.分析如下:這個小子點背,碰到一個牛的化合物。一般情況下不會如此.一個神奇的碩士,做一個上boc的反應,其操作為:放底物溶劑----放boc酸酐----放化學量的dmap-----攪拌.結果沖了一臉,最后對我說了句:今后象上boc這樣的危險反應再也別讓我做了。分析如下:這孩子有把一切可能爆炸的反應做爆炸的潛力,不愧是軍工學校北理畢業的。我當時在實驗市里常壓脫芐氧基,上面就是氫氣袋,反應中我去點扳,結果毛細管碰到了磨口的玻璃,產生火花,燒起來了。上面是氫氣袋,爺爺的。用手放到瓶口滅了。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