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明末清初的進步思想課標要求:列舉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觀點,了解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情況。本課知識提綱一.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李贄及其思想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啟蒙思想三.明末清初進步思想產生的條件四.對明末清初進步思想的評價二.歸納: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共性(一)“離經叛道”的李贄資料卡片:李贄李贄,號卓吾,福建泉州人。青年時代生活困乏,到處奔波。中年后做過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會的黑暗和官場的腐敗。晚年毅然辭官,專事著述和講學。76歲時被政府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為禁書。著作有《焚書》《藏書》等。1.反道學思想史料一有一道學,高屐大履,長袖闊帶,綱常之冠,人倫之衣,拾紙墨之一二,竊唇吻之三四,自謂真仲尼之徒焉。時遇劉諧。劉諧者,聰明士,見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劉諧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盡日燃紙燭而行也?"其人默然自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聞而善,曰:“斯言也,簡而當,約而有余,可以破疑網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蓋雖出于一時調笑之語,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李贄《焚書》卷三史料二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史料三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李贄《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前論》思考:李贄對傳統道學持什么態度?他是如何看待孔子的?對理學和假道學持蔑視態度;否定孔子的權威。2.提倡人性自由史料四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若無私,則無心矣。史料五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計事,徒失佳偶,空負良緣,不如早自決擇,忍小恥而就大計。《易》不云乎: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明相照,同類相招,云從龍,風從虎?歸鳳求凰,安可誣也!——李贄《詞學儒臣司馬相如》我們應當怎樣看待李贄的這些認識?私欲自然,堅持和維護個人利益合情合理。反對封建禮教,強調個性自由發展。(二)中華“盧梭”——黃宗羲黃宗羲,字太沖,號梨洲,浙江寧波余姚人。其父黃尊素為明末東林黨名士,被宦官魏忠賢陷害致死。黃宗羲成年以后堅持反宦官斗爭,險遭殺害。清兵南下,他召募義兵成立“世忠營”,武裝抗清。明亡后拒絕清廷征召,隱居著述。與顧炎武、王夫之并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黃宗羲學識廣博,研究過天文、地理、算學、歷史、音律和哲學等。他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種,300多卷,其中最為重要的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南雷文定》《南雷詩歷》等。在他54歲時,寫下了劃時代的反帝制的光輝著作《明夷待訪錄》,計21篇,被梁啟超稱為“人類文化之一高貴產品”。閱讀下列材料,歸納黃宗羲的思想觀點史料一后之為人君者不然。以為天下利害之權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是以其未得之也(指君主未得天下),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曰我固為子孫創業也。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曰此我產業之花息也。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訪錄·原君》觀點一:抨擊君主專制,認為君主專制制度是一切罪惡之根本。史料二……則臣道如何而后可?日:緣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冶,而分冶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明夷待訪錄·原臣》史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明夷待訪錄·財計三》觀點二:強調君臣平等,主張限制君權。觀點三:反對重農抑商,提倡工商皆本。資料卡片:黃宗羲思想的價值宗羲以史學為根柢,故言之尤辯。其最有影響于近代思想者,則《明夷待訪錄》也。其言曰:“后之為君者,以天下之利盡歸諸己,天下之害盡歸諸人。”……此等論調,由今日觀之,固甚普通甚膚淺,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極大膽之創論也,故顧炎武見之而嘆,謂“三代之治可復”。爾后此梁啟超譚嗣同輩倡民權共和之說,則將其書節抄,印數萬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驟變,極有力焉。──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黃宗羲的思想為近代反專制斗爭提供思想武器(三)開實學之風氣——顧炎武顧炎武,號亭林,江蘇昆山人。年輕時參加反宦官斗爭。清軍南下后,參加當地的抗清斗爭。失敗后,遍游各地,搜集材料,致力于歷史地理學研究。顧炎武學問廣博,對經史子集、音韻訓詁、典章制度、兵農經濟等都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天下郡國利病書》《亭林文集》《日知錄》等。《日知錄》是顧炎武從青年時代開始積累資料,花了30多年心血完成的讀史札記。1670年初刻時只有8卷本。晚年他又作了大量的增補,擴充成20多卷,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科技、哲學、宗教、歷史、法律、經學、文學、藝術、語言、文字、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等廣闊的領域。取“日知”二字,反映了顧炎武治學之認真。材料反映了顧炎武怎樣的思想主張?史料一顧炎武認為“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亭林文集》)。但他覺察到明末一部分知識分子束書不觀、脫離實際、游談無根,“不習六藝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弄得“股肱墮而百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社丘墟”(《日知錄》),是一種誤國誤民的不良風氣。因此,他主張“凡文之不關于六經之旨、當世之務者,一切不為”(《亭林文集》)。觀點一:反對空談心性天理,主張經世致用。史料二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獨治也。獨治之則刑繁矣;眾治之,而刑措(廢棄不用)矣。——《清儒學案·亭林學案》史料三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日知錄》卷十三《正始》觀點二:反對君主“獨治”,主張君臣“眾治”。觀點三:心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責任感。(四)思想巨人——王夫之王夫之,字而農,號姜齋,湖南衡陽人。王夫之曾堅持抗清斗爭,且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經過前后長達40年的艱苦努力,共完成學術著述將近100種共約400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周易內外傳》《讀通鑒論》《宋論》等,其卷帙之浩繁、涉及領域之廣泛與學術氣象之恢弘,實古今中外所罕見。《讀通鑒論》30卷,始撰于康熙二十六年,定稿于康熙三十年。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鑒》所列帝王世系分篇評論每一時期政治措施、政治事件或歷史人物,表達自己的歷史見解和政治主張。寄寓了借論史總結明朝亡國教訓的深意。史料一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史料二一姓之興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史料三若夫國祚之不長,為一姓言也,非公義也。秦之所以獲罪于萬世者,私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孫長存,又豈天下之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死亡分配協議書范本
- 水費減免協議書范本
- 有效催收協議書范本
- 交通協議書范文模板
- 稅務委托繳費協議書
- 養育子女協議書范本
- 兄弟房屋捐贈協議書
- 業務合作欠款協議書
- 施工船舶租賃協議書
- 情侶協議書模板鏈接
- 電纜溝、電纜管、電纜井專項施工方案
- 2024年公務員考試中財務知識的考察試題及答案
- 《人工智能技術基礎》課件-第六章 知識圖譜
- 2025年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中考物理一模試卷(無答案)
- (三模)吉林市2025屆高三第三次模擬測試 英語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4-2030年中國驅蚊用品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10校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物理試題(含答案)
- DL∕T 1751-2017 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余熱鍋爐運行規程
- 呼吸內科利用品管圈PDCA循環提高患者對無創呼吸機的有效使用率
- 文言文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司馬光《與王介甫書》閱讀練習及答案
- 松木樁地基處理計算表格(自動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