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心血管疾病的運動療法一.運動在治療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機制運動對心血管疾病防治作用的機制可歸納為三方面,即中心效應,周圍效應,及其他效應。 1.中心效應 維持或增加心肌氧的供應:延緩冠脈粥樣硬化增加冠脈側枝循環,增加冠脈直徑改善心肌的血液灌注和分布。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一種有效方法。將導管經大腿股動脈或其它周圍動脈插入,送至升主動脈,然后探尋左或右冠狀動脈口插入,注入造影劑,使冠狀動脈顯影。能較明確地揭示冠狀動脈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變的位置、程度與范圍。冠狀動脈造影是目前唯一能直接觀察冠狀動脈形態的論斷方法,醫學界號稱其為“金標準”。 減少心肌工作的氧耗量:運動降低安靜和運動時的心率、
2、收縮壓和平均動脈壓,從而節省心臟的做功;運動訓練還可減少循環血液中兒茶酚胺的水平,從而使心臟的氧耗量下降。(兒茶酚胺是一種含有兒茶酚和胺基的神經類物質。含量超標會引發高血壓和心肌梗塞,含量過低則通常導致低血壓。兒茶酚胺含量水平的不同與心臟猝死、冠狀心臟病和心臟不充血等也有潛在聯系)。室顫閾值的意義:急性心肌梗塞時,室顫閾值明顯下降,如有早搏發生,易誘發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這是引起冠狀動脈閉塞性心律失常的電生理機制之一。2.周圍效應 骨骼肌功能增強:運動訓練后骨骼肌內線粒體數目和體積增加,有氧代謝酶活性增加同時肌動蛋白及肌組織糖原含量增加。 從而使氧的利用率增加,減輕心臟負擔(3)肌肉泵功能
3、運動時肌肉對血管的擠壓起到“肌肉泵”,回心血量增加,每搏量增加 減少心肌氧耗量3. 其他效應改善脂代謝 改善糖的代謝,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 減少血小板聚集性,增加纖溶酶活性(預防血栓形成) 減輕肥胖,從而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能力增強 另外,運動可消除情緒緊張和抑郁,增加病人生活的信心和興趣。二. 心血管疾病的運動實驗1. 改良Bruce遞增負荷運動試驗(跑臺)12導心電監測ST段的變化作為判定心肌缺血程度的依據。測定實驗前及實驗中每一級負荷最后1分鐘血壓、RPE、血乳酸;每30秒記錄一次HR。由整合代謝分析中提取每30秒時的VO2、每分鐘靜息通氣量VE、呼吸商RQ;測定運動前、運動負荷完成即刻心臟泵
4、功能指標。RPE(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自覺疲勞分級(RPE)是Borg根據運動者自我感覺疲勞程度衡量相對運動強度的指標,是持續強度運動中體力水平可靠的指標,可用來評定運動強度;在修訂運動處方時,可用來調節運動強度。RPE分級運動反應與心肺、代謝的指標有高度相關,如;吸氧量、心率、通氣量、血乳酸等。RPE主觀體力感覺、自覺勞累分級 瑞典生理學家岡奈爾鮑格(Borg,1973)RPE與工作負荷高度相關 工作強度和自我感覺的關系具體評價方法 在運動場,放一塊RPE木板,鍛煉者在運動過程中指出自我感覺的等級,以此來判斷疲勞程度。鍛煉者在運動過程中,指出自我感覺是
5、第幾號,以此來判斷疲勞程度。相應心率()6安靜7非常輕松 8 9很輕松 10 11輕松 12輕松 13稍費力 14 15費力 16 17很費力 18 19非常費力20RPE的意義1.RPE與疾病癥狀或運動員的機能狀態有關2.主觀感覺很累,即使生理指標正常,也要高度重視3.適合對RPE能夠理解的正常人4.可以評價人的用力水平5.可以控制健康鍛煉運動強度6.健身鍛煉一般選擇12-16級范圍內RPE12、13級相當于60%VO2max左右RPE16相當于90%VO2max左右大部分參加鍛煉者的運動強度應在12-16之間。在開始訓練階段,鍛煉者可掌握運動中心率和RPE之間的關系,在以后的運動中可用RP
6、E來調節運動強度。 15級計分表的計分乘以10約等于該用力水平的心率。如;13級的心率約等于130次/分。終止試驗的標準1.吸氧量 在最大強度運動試驗時已達到最大吸氧量。2.心率 15歲以上受試者,進行最大強度運動試驗時,心率達到100最大心率,即220-年齡。最多不超過210-年齡2。進行次大強度運動試驗時,心率達到85最大心率,或195-年齡。 雖未達到上述吸氧量或心率,如出現以下癥狀,也必須立即終止試驗。3.癥狀 出現氣急、呼吸困難、紫紺、頭暈、耳鳴、惡心、胸悶、絞痛、極度疲勞、嚴重跛行、身體搖晃、步態不穩、意識不清、面部有痛苦表情、面色蒼白、出冷汗等。4.運動中心率 運動負荷不變或增加
7、時,心率下降超過10次分。 5、血壓 運動強度增加收縮壓下降,超過10mmHg,收縮壓上升,超過220-250mmHg ;舒張壓上升,超過110120mmHg;或舒張壓上升超過安靜時。6心電圖改變常見的有:(1)S-T段改變 S-T下降或上升超過0.2ms。判斷時應注意基線的校正。(2)心律失常 (3)傳導阻滯 7儀器設備失靈為確保安全并獲得滿意效果 ,康復過程中應分段設計漸進性強度,可以心率儲備的65%、75%、85%作為靶心率的監測值。對個別患者,運用血壓、血乳酸作為監測強度的輔助指標。力量練習部分運用RM值來控制RM值1RM:肌肉盡最大努力收縮,某動作只能完成1次就達到力竭。n RM:肌
8、肉盡最大努力收縮,某動作完成n次達到力竭。n值越大,力量練習的強度越小。練習者不同或練習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強度范圍不同冠心病患者采用:15-20RM強度,60-80%n的模式(二)運動形式 有氧運動+低強度力量練習具體形式應該多樣化(三)運動頻率和時間每周35次。每次60分鐘,其中包括前后分別10分鐘的準備活動和整理運動。(四)注意事項及微調密切關注病人狀況;囑其做好運動或勞動日記;及時匯報自我感覺的不適狀態據實際狀況隨時調整運動處方目的:探討不同運動形式對冠心病患者心肺機能和運動能力的影響.方法:將44名老年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單純有氧練習組(A組)和有氧加力量練習組(AR組);按處方進行12周的康復鍛煉.實驗前、后改良Bruce遞增負荷,采集HR、血壓、VO2、VE、SV、CO、EF,進行RPE及15 RM力量測試.結果:康復后AR組安靜時SV增加顯著優于A組;Bruce遞增負荷運動持續時間延長,同等運動強度下RPE降低,AR組由于肌肉力量的顯著增長(P0.01),其提高幅度更為明顯.結論:有氧加力量練習比單純有氧練習能更明顯地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肺機能;力量練習強度主要以%RM值及RPE來控制,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燃氣智能化運維管理-全面剖析
- 游戲產業創新路徑-全面剖析
- 混合編碼方法在宏基因組學中的改進-全面剖析
- 移動閱讀行為研究-全面剖析
- 教育培訓機構門面租賃合同范文
- 路燈維修更換合同范本
- 美術館智能化導覽系統-全面剖析
- 器具制造行業市場趨勢-全面剖析
- 情感驅動表演引擎-全面剖析
- 高中生道德與法治研究性學習報告
- 2025年鉛鋅礦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良性前列腺增生診療指南
- 預防校園欺凌-共創和諧校園-模擬法庭劇本
- 中國火車發展歷程課件
- 執行力、心態管理培訓課件
- 河北省廊坊市各縣區鄉鎮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及行政區劃代碼
- (最新)信貸資產風險分類管理辦法
- 不甘屈辱奮勇抗爭第三課時甲午風云課件五年級道德與法治
- 家具廠安全生產臺帳
- ESC700培訓(PPT35頁)(PPT 36頁)
- 精神科應急預案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