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技術要求藥學部分-課件_第1頁
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技術要求藥學部分-課件_第2頁
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技術要求藥學部分-課件_第3頁
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技術要求藥學部分-課件_第4頁
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技術要求藥學部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技術要求(藥學部分)田 恒 康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技術要求(藥學部分)田 恒 康中藥注射劑概況中藥注射劑共130 個品種、1290個批準文號。單品種最多有8個規格(雙黃連注射液、燈盞花素注射液)182 個批準文號(魚腥草注射液)(目前有13個批準文號、13個生產企業)115 個生產廠家(柴胡注射液)。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9,10 (4) 中藥注射劑概況中藥注射劑共130 個品種、1290個批準文號中藥注射劑概況中國藥典 2019 年版收載:燈盞細辛注射液、注射用雙黃連( 凍干)、清開靈注射液、止喘靈注射液,(2019年版增加了注射用燈盞花素)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2、( 2009 年版)收載 8 種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收載 33 種。 國家中藥保護品種:20 個品種 ( 106 個批準文號)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9,10 (4)中藥注射劑概況中國藥典 2019 年版收載:燈盞細辛注射液、中藥注射劑概況2019年銷售金額排名前10 位的中成藥品種中,中藥注射劑占 6 種。 中藥注射劑所致的藥品不良反應(ADR) 約占全部中藥ADR 的72.6% 。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9,10(4)中藥注射劑概況2019年銷售金額排名前10 位的中成藥品種中中藥注射劑存在的問題 劑型選擇欠合理可制成口服制劑的制成注射劑可制成肌內注射的

3、制成靜脈給藥注射劑可制成小容量的制成大容量注射劑可制成注射液的制成粉針劑中藥注射劑存在的問題 劑型選擇欠合理中藥注射劑存在的問題處方藥味多, 成分不清楚, 質量難以控制。復方制劑59種,藥味數超過 5 味的11種清熱解毒注射液 12 味復方蛤青注射液 9 味射干抗病毒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 8 味伊痛舒注射液 7 味復方風濕寧注射液、復方麝香注射液、肝凈注射液、乳腺康注射液、桑姜感冒注射液、退熱解毒注射液 6 味有些成分在水中溶解度較差或穩定性差 中藥注射劑存在的問題處方藥味多, 成分不清楚, 質量難以控制中藥注射劑存在的問題工藝較粗糙, 參數不明確; 實際工藝與注冊工藝不同; 輔料無注射用標準

4、;臨床應用超范圍、超劑量、超療程;未經過研究,輕率聯合用藥。 中藥注射劑存在的問題工藝較粗糙, 參數不明確; 中藥注射劑存在的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先后通報了雙黃連注射劑、魚腥草注射液、清開靈注射劑、葛根素注射液、穿琥寧注射劑、參麥注射液、莪術油注射液和蓮必治注射液的安全性問題。中藥注射劑存在的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先后通報了雙黃連注中藥注射劑存在的問題關于暫停使用和審批魚腥草注射液等7個注射劑的通告 國食藥監安2019218號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統計表明,使用魚腥草注射液等7 個注射劑(見附件)后引起過敏性休克、全身過敏反應、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和重癥藥疹等嚴重不良反應

5、,已明確顯示該類藥品存在臨床用藥安全隱患。 根據藥品管理法和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自通告之日起,在全國范圍內暫停使用魚腥草注射液等7個注射劑,暫停受理和審批魚腥草注射液等7個注射劑的各類注冊申請。我局將組織對該類藥品進行再評價。 附件:魚腥草或新魚腥草素鈉的注射劑品種目錄 1、魚腥草注射液 2、復方蒲公英注射液 3、魚金注射液4、炎毒清注射液5、新魚腥草素鈉氯化鈉注射液6、新魚腥草素鈉注射液 7、注射用新魚腥草素鈉中藥注射劑存在的問題關于暫停使用和審批魚腥草注射液等7個注射檢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基礎數據庫,截至2019年11月21日,我國獲準上市的葛根素注

6、射劑包括葛根素氯化鈉注射液、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注射用葛根素四個品種,涉及181個批準文號。2019年11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修訂葛根素注射劑說明書的通知”。通報發布后,在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數據庫中,有關葛根素注射劑的新發不良反應病例報告共1006例(發生時間為2019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其中,發生時間為2019年1月1日-6月30日的243例(要求修訂說明書通知發出后)。 1006例病例報告中嚴重不良反應報告30例,其中11例死亡。嚴重不良反應報告以急性血管內溶血為主,共18例,其中8例死亡(占死亡病例的73%), 第十期藥品不良

7、反應信息通報(2019年2月) 檢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基礎數據庫,截至2019年11月2安全性再評價技術要求主要內容相關法規文件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 資料報送要求安全性再評價技術要求主要內容相關法規文件相關法規文件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工作方案 (二九年一月十三日)目前,中藥注射劑存在著安全風險,主要體現在基礎研究不充分、藥用物質基礎不明確、生產工藝比較簡單、質量標準可控性較差,以及藥品說明書對合理用藥指導不足、使用環節存在不合理用藥等。 相關法規文件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工作方案 (二九年一月相關法規文件關于做好中藥注射劑安

8、全性再評價工作的通知 (2009年07月16日)全面開展生產及質量控制環節的風險排查,切實控制中藥注射劑安全隱患為提高中藥注射劑的生產及質量控制水平,國家局組織制定了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質量控制要點。中藥注射劑生產企業必須對照質量控制要點要求,全面排查本企業在藥品生產質量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安全風險,主動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控制安全風險,提高產品質量。中藥注射劑生產企業要強化對原輔料供應商的審計,加強對制劑穩定性、產品批間一致性的研究工作,要特別注意對熱原、無菌和無效高分子物質控制的自我檢查,并開展關鍵工藝的驗證工作,保證產品質量。企業經自查不能控制產品質量風險的,應立即主動停產,或主動注銷藥

9、品批準證明文件。 相關法規文件關于做好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工作的通知 (2相關法規文件關于做好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工作的通知要在前期注射劑生產工藝和處方核查工作基礎上,檢查企業按照質量控制要點自查整改的情況,重點核查企業工藝驗證、產品說明書完善等方面的情況,并組織專家對本轄區內的中藥注射劑的安全性進行分析評估。 相關法規文件關于做好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工作的通知相關法規文件關于做好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工作的通知 中藥注射劑生產企業要按照相關技術要求,積極研究原料藥、中間體和制劑的質量標準,提高企業內控標準,保證產品批間的一致性。生產企業要積極開展中藥注射劑質量標準的研究工作,提高藥品標

10、準,確保中藥注射劑產品質量。 相關法規文件關于做好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工作的通知 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 本技術原則僅明確了中藥注射劑原輔料及工藝研究的一般性要求。 由于已上市中藥注射劑研究背景的特殊性,工藝的多樣性及所含成份的復雜性,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 本技術原則僅明確了中藥注射劑原輔料及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已上市中藥注射劑用生產工藝、原輔料及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等應與實際生產情況一致。應明確并固定具體生產工藝參數,其波動應在實際生產范圍內。相關資料應能說明已上市中藥注射劑能夠保證不同批次產品質量的穩定均一。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已上市中藥注射劑用生產工藝、原輔料及

11、直接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 原料處方組成及用量應與國家標準一致。應提供相關質量標準,如有改變應提供批準證明文件。處方中的有效成份、有效部位、提取物、藥材、飲片等應有法定標準。無法定標準的應建立質量標準,并附于制劑質量標準后。 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 原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舒血寧注射液本品為銀杏葉經提取制成的滅菌水溶液。(書頁號:Z19-218 標準編號:WS3B370798 )本品為銀杏葉提取物經加工制成的滅菌水溶液。(關于中藥注射劑質量標準草案的公示 2019.12.27)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舒血寧注射液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原料質量的穩定藥材的基原、藥用部位產地采收期產地加

12、工貯存條件包裝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提供藥材質量標準,固定藥材基原、藥用部位。多基原的藥材,應固定一個基原;固定藥用部位如確需使用多個基原的藥材,應固定不同基原藥材之間的投料比例,保證投料用藥材質量的相對穩定。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提供藥材產地確定的相關資料,建立相對穩定的藥材基地;藥材生產按規范化種植要求進行,提供生產全過程質量控制的相關資料,包括藥材生產的技術要求、管理制度及措施、生產記錄及研究資料等。盡可能采用規范化種植(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GAP)的藥材。如采用 GAP 基地的藥材,需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及合同等。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

13、原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無人工栽培的藥材,應明確保證野生藥材質量穩定的措施和方法;如確需使用多個產地藥材的,應固定不同產地藥材之間的比例,或采用質量均一化等方法保證投料用飲片質量的穩定,并提供相應研究資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固定藥材采收期。如采收期與傳統采收期不符,應提供相關研究資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明確采收加工的方法及條件。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明確藥材貯存的條件和期限,必要時提供相關研究資料。明確藥材的包裝。藥材對包裝有特殊要求的,應提供藥材包裝材料的質量標準。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生產工藝評價技

14、術原則原料處方中飲片如確需由其他單位炮制加工,應提供生產企業資質證明文件;明確所用炮制方法的依據,固定炮制條件;明確炮制用輔料的質量標準,采取必要措施保證飲片質量穩定均一;藥材來源及飲片質量應具有可追溯性。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處方中含有效成份、有效部位或提取物的,提供生產工藝、執行標準和檢驗報告。固定原料來源,提供生產企業資質證明文件、批準文號、購貨發票、供貨協議等。其生產條件應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要求。固定生產的具體工藝參數及條件,明確保證質量穩定均一的措施,并提供相關研究資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處方中原料的質量標準應根

15、據質量控制的要求進行必要的完善,如增加指紋圖譜、浸出物檢查等質控項目,以體現藥材和提取物等的特點以及與制劑質量控制的相關性;根據研究情況,將藥材基原、藥用部位、產地、采收期等質量特點體現到質量標準中。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原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輔料輔料的種類及用量應與相應品種的法定標準相符; 列表說明輔料(包括pH調節劑等)的規格(型號)、生產廠、批準文號及質量標準等。 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輔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輔料固定生產企業,提供執行標準、檢驗報告、生產企業資質證明文件、購貨發票、供貨協議等;如確需固定多家供應商,應提供相關研究資料,說明保證其質量穩定的措施;進口輔料提供進口注冊證。生產

16、工藝評價技術原則輔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輔料配料時直接加入的輔料應符合注射用要求,其質量標準中一般應包含熱原(細菌內毒素)、無菌、有關物質等檢查項目;必要時按注射用要求對質量標準進行完善,提供相關研究資料和文獻資料;必要時對輔料進行精制,提供詳細的精制工藝條件;無藥用標準的,應研究建立符合注射用要求的質量標準。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輔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包裝材料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應與批準的一致;固定生產企業,確需固定多家供應商的,應說明保證其質量穩定的措施;列表說明所用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生產廠、藥包材注冊證和所執行的包裝材料標準。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包裝材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包裝材料

17、以下情況需提供藥品與包材相容性研究資料采用非玻璃材質的包材;穩定性試驗顯示注射劑中所含成份有改變的趨勢;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與注射劑可能發生相互作用;其他情形。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包裝材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生產工藝不得與法定質量標準的【制法】相違背,否則應提供相關的批準證明文件。質量標準【制法】中未明確的工藝參數應在實際生產范圍內細化固定。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提供完整的工藝規程。描述完整的制備工藝,包括工藝路線、方法及工藝參數等;提供生產工藝各單元操作(如提取、濃縮、純化、配液、過濾、灌封、滅菌等)使用到的主要設備名稱、型號、原理、關鍵技術參數等

18、;撰寫申報資料時,可按工藝流程的順序,分別敘述各單元操作的詳細操作過程、工藝參數,說明各輔料用量。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明確生產規模,工藝參數應不超出規定的范圍;提供中間體的質量標準及質控要求;有效成份及有效部位注射劑需分別撰寫原料藥及制劑的生產工藝;明確貯存條件及期限等;提供近期連續5批產品生產記錄及檢驗報告。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以下情形可視為生產工藝與質量標準的【制法】相違背:改變工藝路線:如單煎改為混煎;增加中間體高溫滅菌步驟等。改變工藝方法:如普通回流提取改為外循環動態提取;水提醇沉改為大孔吸附樹脂純化方法;水蒸氣蒸

19、餾提取揮發油改為超臨界提取等。改變關鍵工藝參數:如提取用溶媒種類改變;提取次數、時間的改變;醇沉前相對密度、醇沉含醇量及醇沉次數的改變;滅菌溫度及時間的改變等。改變輔料:如表面活性劑或抗氧劑的種類改變及用量增加等。其他情形。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藥材前處理明確前處理的方法和條件。明確每個步驟的工藝參數及方法,如浸潤加水量、浸潤時間、切片厚度;干燥方法、溫度及時間;需炮炙的,應明確炮炙方法和條件(注明炮炙的依據),如加熱溫度、時間、輔料用量等;明確前處理后原料的質量標準;明確處理后原料的貯存條件及期限等。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采

20、用質量均一化等方法處理原料的,應明確具體方法;如輔料及生產過程中所用材料需處理明確處理方法和條件;明確處理后輔料及所用材料的貯存條件和期限等。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提取與濃縮明確提取方法及條件,如提取用溶媒的種類、用量,提取次數、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明確提取液的貯存條件和期限等。明確濃縮方法、濃縮溫度及時間的范圍;明確濃縮液貯存條件和期限等。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醇沉明確醇沉用乙醇濃度,醇沉前浸膏的相對密度(測定溫度),醇沉前浸膏的溫度;明確攪拌方法和條件,醇沉需達到的乙醇濃度,醇沉靜置時間和溫度等;明確醇沉液的貯存條件和期限

21、等。 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配液與過濾明確投料順序和配液方法;明確過濾方法和條件等。如加活性炭處理,需明確活性炭用量、處理時間、藥液溫度等。如采用超濾明確超濾方式、濾材的關鍵技術參數、超濾條件;明確藥液的相對密度、藥液溫度、pH值;明確超濾液的貯存條件和期限;明確使用前濾材的處理方法和條件、使用后的處理方法和貯存條件、濾膜完整性測試的方法及儀器,超濾前后的對比研究資料。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法定標準中明確規定使用聚山梨酯80作為增溶劑的,其用量應不超過規定的范圍,并提供相應研究資料,進行必要的質量控制。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

22、工藝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灌封與滅菌明確灌裝方式;明確滅菌方法和條件,包括滅菌設備、滅菌溫度、滅菌時間等;提供充分的滅菌工藝研究及驗證資料。 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生產過程中所用材料(如吸附劑、脫色劑、澄清劑、濾材等)應符合藥用要求。所用材料應固定來源,明確規格、型號、生產廠及所執行的質量標準等。如超濾用濾材需明確規格、生產廠、質量標準(包括濾材的關鍵技術參數:材質、孔徑及孔徑分布、流速、耐壓范圍、耐溫范圍、耐酸堿范圍等)等。用于配液的應符合注射用要求。需精制的,詳細說明精制方法和條件,制訂相應的標準。生產工藝評價技術原則生產工藝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中藥

23、注射劑的質量控制工作包括與中藥注射劑相關的所有質量控制工作,如原輔料、藥材前處理、制備工藝、包裝、貯藏、運輸、使用等環節的質量控制等,其質量可控性評價應包括與之相關的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工作。 本技術原則遵循的基本原則和目標是保證質量均一穩定、控制已知的安全風險。 本技術原則明確了對藥學研究資料中有關質量研究、質量標準研究及穩定性研究資料的一般要求和基本評價。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中藥注射劑的質量控制工作包括與中藥注射劑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 質量研究評價 質量研究是指根據工藝、質量標準和穩定性研究的需要進行的基礎研究。 進行文獻研究、化學成份研究,建立合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生物學質控方法;明確注射

24、劑總固體中所含大類成份的種類及占總固體的量;有效成份制成的注射劑,其單一成份的含量應不少于90%,多成份制成的注射劑結構明確成份的含量因品種而異。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 質量研究評價 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質量標準研究評價 質控項目至少應包括性狀、浸出物或總固體、專屬性鑒別和含量測定、指紋圖譜、微生物等相關指標。以藥材或飲片投料的,為保證質量穩定,應制訂中間體的質量標準。質控項目至少應包括性狀、浸出物或總固體、含量測定、指紋圖譜、微生物等指標。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質量標準研究評價 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質量標準研究評價質量標準所用方法應具有充分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并經過方法學的驗證。如采用分光光度法測

25、定應注意方法專屬性的考察。加強樣品前處理,合理選擇陰性樣品,盡可能排除其他成份的干擾;選擇的對照品一般應是樣品中含有的成份,分子量應適中、含量較高,對照品與樣品的最大吸收波長一致。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質量標準研究評價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質量標準研究評價制法:應明確各工藝步驟及技術參數,明確所用輔料的種類、規格及用量等。性狀:應描述注射劑的物理性狀如顏色、狀態等。鑒別:應選定專屬、靈敏、快速、簡便、重現性好的方法;應對處方中各藥味建立鑒別方法。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質量標準研究評價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質量標準研究評價檢查:應考慮注射劑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要求。應符合現行版中國藥典一部附錄制劑通則

26、“注射劑”項下要求,還應建立必要的檢查項目,如色澤、pH值、重金屬、砷鹽、熾灼殘渣、總固體(不包括輔料)、異常毒性檢查及刺激、過敏、溶血與凝聚試驗等檢查項目,注射用無菌粉末應檢查水分。肌內注射用注射劑應設異常毒性、過敏反應等檢查項。此外,有效成份制成的注射劑應對主成份以外的其他成份的種類及含量進行必要的限量檢查。對于具體品種的工藝條件下可能存在、而質量研究中未檢出的大類成份,應建立排除性檢查方法。揮發性成份制成的制劑,應采用揮發性成份總量替代總固體檢查。應建立毒性成份的限量檢查項目,限度確定應有充分的依據。色澤:色差應不超過規定色號1色號;pH值:同一品種的pH值差異范圍應不超過2.0;應對降

27、壓物質、高分子物質、聚合物進行研究,并視研究結果及穩定性考察情況列入標準。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質量標準研究評價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質量標準研究評價指紋圖譜原料(藥材、飲片、提取物、有效部位等)、中間體、制劑應分別研究建立指紋圖譜。應全面反映注射劑所含成份的信息。注射劑中含有的大類成份,一般都應在指紋圖譜中得到體現,必要時應建立多張指紋圖譜。結構明確的成份,應當在指紋圖譜中得到體現,一般不低于已明確成份的90,對于不能體現的成份應有充分合理的理由。指紋圖譜的相似程度可采用相似度等指標進行評價,也可以特征峰比例等指標及指紋特征進行描述,并規定非共有峰數及相對峰面積限度等。指紋圖譜的比對還可采用對照

28、提取物對照的方法。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質量標準研究評價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質量標準研究評價有效成份制成的注射劑,主藥成份含量應不少于90。多成份制成的注射劑結構明確成份的含量因品種而異;所測各類成份之和應盡可能大于總固體的80。多成份制成的注射劑,應測定大類成份和單一成份的含量。如:某注射劑中含黃酮、皂苷、生物堿等,需要分別建立總黃酮、總皂苷、總生物堿類的測定,還需分別對黃酮、皂苷、生物堿中的單一代表成份進行含量含測。多成份制成的注射劑應建立與安全性相關成份的含量測定或限量檢查方法,如毒性成份、致敏性成份等。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質量標準研究評價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質量標準研究評價處方中含有單一

29、已上市注射劑成份的,應建立其含量測定方法。根據10批樣品的實際測定結果確定合理的含量限度范圍(上下限)。含量范圍一般應在20以內。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質量標準研究評價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穩定性研究評價 應對飲片(藥材)、提取物、中間體等進行穩定性考察,并結合流通、應用等環節規定貯存條件及貯藏時間。應提供上市后產品留樣穩定性考察及回顧性分析研究資料(包括配伍穩定性等)。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穩定性研究評價 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穩定性研究評價應根據處方、工藝及其所含成份的理化性質、藥品的特點和質量控制的要求等選擇能靈敏反映藥品穩定性的指標進行研究。按照完善和提高的質量標準提供至少三批樣品的影響因素試

30、驗、加速穩定性試驗和長期穩定性試驗研究資料。應對聚合物、高分子物質、降壓物質檢查等進行考察。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穩定性研究評價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穩定性研究評價給藥時需使用附帶專用溶劑的,或使用前需要用其他溶劑稀釋、配液的,應對稀釋液種類、濃度及與臨床常用藥品的配伍穩定性進行研究。建議對注射液進行凍融試驗,確保低溫條件下的穩定性。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穩定性研究評價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穩定性研究評價建議對部分留樣產品進行平放、倒置處理,以全面觀察內容物與膠塞的相容性。由于容器的密封性對于滅菌/除菌后產品性能的保證具有重要作用,建議穩定性試驗中應增加容器密封性的考察。若采用玻璃以外的包裝容器,應提

31、供包裝相容性研究資料。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穩定性研究評價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同品種的質量評價應按科學、合理的原則,以現有技術條件下公認能達到的較高水平為標準,結合藥檢機構評價性抽驗結果進行評價。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同品種的質量評價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穩定性考察應對中藥注射劑生產涉及的藥材、提取物、中間體等進行穩定性考察,規定貯存條件及貯藏時間。應提供上市后產品留樣穩定性考察及回顧性分析研究資料(包括配伍穩定性等)。質量控制評價技術原則穩定性考察資料報送要求資料1. 基本情況 企業對本品的研究綜述說明藥學研究、非臨床研究、臨床研究、上市后監測情況、文獻研究情況;對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進行

32、總體評價。資料報送要求資料1. 基本情況 資料報送要求資料1. 基本情況 概述簡要介紹本品的處方組成(配伍及配比)、來源、方解(若本品處方發生變化,詳細介紹其演變過程和依據)、功能主治;研發、注冊、生產情況及其變更情況(包括工藝、輔料、關鍵生產設備、標準、包裝的變更等);中藥品種保護和臨床使用情況等。 資料報送要求資料1. 基本情況 資料報送要求資料1. 基本情況 證明文件提供本品注冊、生產及變更的批準證明文件。說明書提供現行說明書說明其變更情況。 資料報送要求資料1. 基本情況 資料報送要求資料1. 基本情況生產說明近5年的生產和銷售狀況,明確每年生產和銷售的支/瓶數量;計算每年使用人次,并

33、說明計算方法。 資料報送要求資料1. 基本情況資料報送要求資料2.原料研究資料 原料基本情況說明本品所用原料的原藥材基原、產地、采收、產地加工、炮制、貯藏方法采用的有效成份、有效部位、提取物為購入的,應提供其生產企業資質證明文件和批準證明文件)。 原料質量標準提供原料的法定質量標準及本企業現行內控質量標準。 資料報送要求資料2.原料研究資料 資料報送要求資料2.原料研究資料原料檢驗報告提供近期使用的5批原料的質量檢驗報告。 原料供貨協議提供原料供貨商的供貨協議和購貨發票。 其它藥品生產企業認為必須提供的其它與原料研究有關的資料。 資料報送要求資料2.原料研究資料資料報送要求資料3.輔料研究資料 輔料來源詳細介紹所用輔料的來源提供生產企業的資質證明文件和/或批準證明文件)。 輔料質量標準提供所用輔料的法定質量標準提供本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