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普通心理學課件_第1頁
最全普通心理學課件_第2頁
最全普通心理學課件_第3頁
最全普通心理學課件_第4頁
最全普通心理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普通心理學走進心理學,走近我們自己。1學心理學的煩惱 學心理學的第一個煩惱是必然要知道別人心里想的是什么?!巴?,你哥兒們學心理學的,一定知道別人心里想什么啦?!?學心理學的第二個煩惱是常被人指著鼻子罵:“虧你還是學心理學的,連這點兒心里都不懂?!?學心理學的第三個煩惱是會被人懷疑自己是否也有些神經兮兮的。 學心理學的另一個煩惱是會時常聽到這樣一句話:“這家伙兒是學心理學的,防著點?!?走進心理學心理學是什么?一門學科兩大誤解三重生命四項任務31.1 心理學的學科定位至關重要的學科:關于人類自身的學問年輕稚嫩的學科:科學心理學歷史短暫極富挑戰的學科:研究對象極具特殊性高危風險的學科:本意助人與害

2、人害己 但不管怎么說都可以預見,就遠景而言,無疑將是我國21世紀的朝陽產業。4第一節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一、心理學的定義二、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回望心理學的界定心理學,在希臘時代就是研究靈魂(psyche, soul)的學問。近代,笛卡爾及以后,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變成了“mind”。科學心理學誕生之初,被定義為意識(consciousness)的科學。后來,行為主義將其定義為行為(behavior)的科學。這一定義統治了40多年,直到70年代隨著認知心理學的興起,心理學的定義被改為:心理學是對行為與心理歷程的科學研究。回望心理學的界定在70年代以前一般將 psychology定義為:The scie

3、nce of behavior;或 The science of the behavior of man and animals,在70年代以后,則一般改為: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behavior and mental processes;或The scientific study of behavior and experience;而多數人采用前一定義。Sternberg (1995) “研究心理和行為的科學”(The science of mind and behavior)1.2 心理學解讀關于心理學的大眾理解 心理學家知道你心里正在想什么 心理學就是心理咨

4、詢 心理學家只研究變態的人 心理學家會催眠 心理學就是夢的分析 心理學是騙人的東西 心理學成果不過是些常識 心理學就是“話療”超驗神秘之學說服治療之學愚民忽悠之學101.2 心理學解讀對大眾理解的糾正 心理學家知道你心里正在想什么 心理學就是心理咨詢 心理學家只研究變態的人 心理學家會催眠 心理學就是夢的分析 心理學是騙人的東西 心理學成果不過是些常識 心理學就是“話療”不易直接知道僅僅是一部分絕不是111.3 人有三重生命自然生命心理生命社會生命因為懂的,所以慈悲;內省不疚,何憂何懼?我們庸俗而深情地活著。12第一節 緒論第一單元 基礎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內容一、心理學概述“Psycholog

5、y”“psyche”“logos”闡釋靈魂(心靈)的學問。Psyche=soul(靈魂);Logos=discourse(闡述)原來的心理學是闡述靈魂的學問今天的心理學是 舊瓶裝新酒的現代心理學14心理學的定義: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科學。人的心理現象,就是指心理活動經常表現出來的各種形式、形態或狀態。 15普通心理學定義:普通心理學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現象為研究對象,總結心理活動最普遍、最一般規律的心理學的最基礎的學科。普通心理學所總結出來的規律對心理學各個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導意義。17認知:指人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表象、言語、思維和想象等。情緒、情感

6、和意志需要和動機(人格傾向性)能力、氣質和性格 (個性心理特征) 心理過程人格心理現象二、普通心理學的內容主要由四個方面組成:18心理現象(動態-穩態)認識過程(知):感覺、知覺、 記憶、表象、言語、思維和想象情感過程(情):情緒和情感意志過程(意)需要和動機(動力)個性傾向性氣質、性格、能力個性心理特征心理狀態(暫時狀態)注意人格(個性)(穩態)心理過程(動態)補充1:心理現象的結構192.1心理過程心理過程是指,在人的認識、情感、意志行動方面表現出來的那些心理活動,它們經常處于動態變化的過程中。人的認識、情感、意志這三方面的心理活動,經常處于動態變化之中,都有其發生、發展、終止或升華的過程

7、。所以,這些心理活動都統稱為心理過程。而認識、情感、意志三種心理過程又以其相互聯系、彼此制約而構成人的整個心理過程。202.2人格(個性心理)個性心理是指,一個人在心理過程的發展和進程中,經常表現出來的那些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心理特點。可以影響人的外顯和內隱行為。212.3 心理狀態心理狀態是在心理活動的進程中,或從心理過程到個性心理特點形成的過渡階段,常常會出現的一種相對持續的狀態。心理學家認為,心理狀態常常是從心理過程的發展到個性心理特點形成的一個過渡環節。22補充黃希庭健全人格與心理和諧中從心理機能角度分成:認知子系統、意向子系統、交際子系統24第二單元 人的心理的本質一、心理是腦的功能

8、 心理是腦的功能,腦是心理活動的器官.也就是說,人腦是人的心理活動的物質載體。資料30年代凱洛格夫婦(Kellogg,W.N. & Kellogg,S.L.A.1933)把一只出生后7個半月的雌猩猩和他們的9個半月的兒子一起進行撫養,給予同樣的訓練。頭5個月,黑猩猩學習對口語刺激的行為反應比小兒進步還快;可是在學習語言方面,黑猩猩就無法跟上小兒,無論怎樣訓練,黑猩猩都不可能產生人的心理。25動物心理的發展3階段:無脊椎動物(如蚯蚓環節動物)-簡單的神經鏈-感覺心理階段 (認識個別屬性)脊椎動物(如魚貓等)- 脊髓和大腦-知覺心理階段 (認識到整個事物)靈長類動物(如猩猩)-大腦相當高度發展-思

9、維的萌芽 (沒有意識不能抽象思維)人類心理:具有思維和意識意識是心理發展的最高層次,只有人才有意識。 27二、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健全的大腦是心理產生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陀^現實是心理的源泉和內容,客觀現實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自己。 (如狼孩的故事)能動性反映主觀性反映。(注意:反映 反應)心理是大腦活動的結果,卻不是大腦活動的產品28三、心理是以活動的形式表現出來 心理支配人的行為活動,又可以通過行為活動表現出來。心理學到底是研究意識,還是行為是心理學發展第一個百年的一大課題。四、心理學是界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中間學科或邊緣學科 心理現象既是腦的機能,又受社會的制約,是自然和社會

10、相結合的產物。心理的本質:心理是腦的機能,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能動的反映。29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說過:心理學有一個長長的過去,但僅有一個短暫的歷史。也就是說,心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科學。第三單元 心理學發展的簡單歷史30墨菲的名言:在馮特創立他的實驗室之前,心理學像個流浪兒,一會兒敲敲生理學的門,一會兒敲敲倫理學的門,一會兒敲敲認識論的門。1879年,它才成為一門實驗科學,有了安身之處和一個名字。31 哲學 生物學 生理學(父親) (媒人) (母親) 心理學(兒子) 學科獨立的標志:學科帶頭人/權威出版物/學科梯隊32一、科學心理學的建立 德國 心理學家馮特 1879年 在萊比錫大學

11、 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這被看作是科學心理學誕生的標志。 馮特(1832-1920)科學心理學之父33二、學派的紛爭 構造心理學派馮特、鐵欽納 用內省的方法,想找出構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行為主義學派華生 拋開意識,直接研究行為,探索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系 格式塔心理學派魏特海墨 反對把心理現象分解為元素,主張從整體上研究心理現象 機能主義心理學派詹姆士 反對把意識分解為感覺、情感等元素,研究心理在適應環境中的機能、作用 精神分析學派弗洛伊德 提出潛意識,主張人格結構的三層次,主張性欲論341.構造心理學(1)代表人物:馮特、鐵欽納 (2)學派觀點:研究意識,認為人的認識經驗分為感覺、意

12、象、情感三種元素。 (3)研究方法:實驗內省。()評價:使心理學走上獨立, 被格式塔心理學派稱為“磚塊和灰泥的心理學”,也被詹姆士認為是“黃銅鐵器心理學”。35.行為主義(1)代表人物:華生、斯金納(新行為主義)(2)學派觀點:拋棄意識研究,反對構造主義,主張心理學只研究人的行為; 確定刺激反應之間的關系()。(3)研究方法:實驗 行為主義經典實驗兒童懼怕情緒獲得實驗評價:竭力主張客觀的研究方向,有助于心理學擺脫思辯的性質,但否認人的主觀世界,以生理反應代替心理現象,是錯誤的,是典型的環境決定論的觀點。.格式塔心理學(1)代表人物:韋特海默、考夫卡、苛勒(2)學派觀點:心理應該作為一個整體來研

13、究;整體先于部分而存在,部分相加不等于整體,整體大于部分之和。反對構造心理學。(3)研究方法:實驗(4)評價:在知覺研究方面的貢獻極大,為后來的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37機能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主要觀點:主張意識是一個連續整體,反對構造心理學。心理學應該對個體在適應環境時的心理與意識活動進行了解,研究意識作用就是使個體適應環境中的機能作用。 杜威美國自覺的機能主義學派創始人38.精神分析學派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創始人(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2)學派觀點:心理學應該研究無意識現象; 人類的思想和行為都源于心靈深處的某種動機。提出本我、自我、超我 三層次結構。(3)研究方

14、法:個案法(自由聯想 夢的分析 )(4)評價:注意到早期生活經歷的重要性,該理論具有深遠影響。39三、當代心理學研究的主要趨向 心理學的第三勢力 = 人本主義心理學羅杰斯,馬斯洛 重視人自身的價值,提倡充分發揮人的潛能人本主義和其它學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別強調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問題行為,并強調人的成長和發展,稱為自我實現。主要理論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和自我實現等理論。 羅杰斯提出的來訪者(個人)中心治療理論。 特別重視治療師必須要有三個成分:真誠一致、無條件正向關懷與同理心。 40認知心理學 把人看作是計算機,以信息加工的特點,即從信息的輸入、編碼、轉換、儲存和提取等的加工過程

15、來研究人的認知活動 生理心理學:研究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和腦的機制。41第四單元 研究心理現象的原則和方法一、研究心理學的原則 1.客觀性原則(科學的手段和科學的態度) 實驗者效應(實驗者偏差): 實驗者在實驗中有意或者無意地將預期的要求通過表情、動作等暗示給被試,以至于實驗結果有利于證明實驗者假設的現象 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反映的是被試在實驗過程中的預期心理。即接受實驗后,對實驗的目的進行猜測,從而調整自己的心理或者行為反應方式 順序效應 發生在被試接受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實驗處理時,反映了有機體受經驗的影響而發生的實驗偏差。 與“眾”不同的心理學如何正視心理學,作者:斯塔諾威克, 422.辨

16、證發展原則(發展的、聯系的觀點)3.理論聯系實際原則43二、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自然(一般)觀察法 在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系統觀察人的行為和活動,從中發現心理現象產生和發展的規律的方法,叫觀察法。 觀察法有兩種方式,一是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過程,成為其中的一個成員;另一種是在旁觀察而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 原則上是不使被觀察者發覺自己的活動正在被他人觀察,否則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從而導致結果失真 44調查法就某一問題,用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向被調查的對象提問,讓他回答,通過對他的回答的分析來了解他的心理活動的方法,叫調查法。包括訪談法和問卷法。 問卷法是采用事先擬定的問題,由被試按問題的

17、回答來搜集相關資料,以此來分析和推測群體心理特點及有關心理狀態 。問卷要有信度和效度,調查對象具有隨機性。 訪談法是通過面談方式搜集資料來分析和推測心理特點及心理狀態的研究法 45 個案法 個案法是對某一個被試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詳細研究,包括他的歷史資料、作業成績、測驗結果,以及別人對他的評價等,目的在于發現影響某種心理和行為的原因。常用于臨床、咨詢中。Eg:超常兒童。46實驗法主試者在嚴格控制條件的情況下,觀察被試的行為或活動,探索客觀條件和人的心理活動之間的因果聯系的研究方法。自變量、因變量和額外變量第二節 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第一單元 神經系統的構造及功能一、神經元及其功能 神經元是神經系

18、統的基本結構單位、功能單位和營養單位。由細胞體、樹突和軸突三部分組成。47神經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信息) 傳遞信息 整合信息 神經元的分類功能分類 感覺性神經元(傳入神經元)內導神經元:收集和傳導體內外刺激,到達脊髓和大腦. 運動神經元(傳出神經元)外導神經元:將脊髓和大腦發生信息傳導到肌肉和內分泌腺,支配效應器的活動. 中間神經元(聯絡神經元)48軀體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植物神經系統)脊髓腦腦神經脊神經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外周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神經系統腦干:延腦、橋腦、中腦間腦:丘腦、下丘腦小腦大腦(端腦)補充:神經系統結構49二、外周神經系統及其功能 外周神經系統是聯系感覺輸入和運動輸出

19、的神經機構,它包括軀體神經系統(12對腦神經和31對脊神經)及自主神經系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50三、中樞神經系統及其功能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脊髓和大腦(腦干、間腦、小腦、端腦)1.脊髓是中樞神經系統最低級的中樞,能完成簡單的反射,如膝跳反射。2.腦干:延腦、橋腦和中腦組成。是腦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活動的主要機構,即生命中樞.(1)延腦是上下行神經纖維的通道,通過椎體交叉實現對側傳導和支配。還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樞。(2)橋腦是上下行神經纖維的通道,是聯系大腦與小腦之間神經纖維的通道。(3)中腦是上下行神經纖維的通道,是瞳孔反射和眼動中樞(4)腦干網狀結構是睡眠和覺醒的神

20、經結構:調節睡眠和覺醒,維持注意并激活情緒513.間腦是由丘腦、上丘腦、下丘腦和底丘腦組成。丘腦是中繼站,除嗅覺外,所有的外界信息都必須通過這里再傳導到大腦皮層。下丘腦:是調節自主神經系統活動的中樞 ,調節內臟器官和內分泌系統的活動 ,對情緒調節起重要作用。(注意:情緒、內臟和機體內環境高級調節中樞是包括下丘腦在內組成的邊緣系統。)4.小腦是保持身體平衡,調節肌肉緊張度,實現隨意運動和不隨意運動。52四、大腦皮層的結構與功能大腦皮層即端腦,為腦的主體部分。大腦由左右兩個半球組成。大腦皮層的高度發達是人腦主要特征大腦外層叫大腦皮層,分額葉、頂葉、枕葉、顳葉四個部分。皮層的不同區域有不同的機能:枕

21、葉以視覺功能為主,視覺中樞枕葉的枕極 顳葉以聽覺功能為主,聽覺中樞顳葉的顳上回和顳中回頂葉以軀體感覺功能為主,軀體感覺中樞頂葉的中央后回 額葉以軀體運動為主,軀體運動中樞額葉的中央前回 情緒調節、內臟功能調節控制中樞邊緣系統53根據機能不同,大腦皮層又可分為皮層感覺區、皮層運動區、皮層聯合區。根據上圖可知,身體在大腦皮層上的代表區域是倒置的,即腳在上,頭在下。而且身體敏感部位與頭腦的代表區域成正比。五、大腦兩半球功能的不對稱性 左半球抽象邏輯思維占優勢, 右半球空間形象思維占優勢。1860年,布洛卡發現,左半球額葉損傷運動性失語癥,證明了左半球的言語優勢。20世紀60年代,斯佩里的“割裂腦”實

22、驗結論:對于右利手的人來說,左半球言語功能占優勢,也稱 “意識腦”、“學術腦”、“語言腦”。右半球空間知覺占優勢,又可以稱作“本能腦”、“潛意識腦”、“創造腦”、“音樂腦”、“藝術腦”。54補充:利手簡易觀察法如何判斷一個人的優勢半球在哪一側?這有一個小竅門,就是看這個人寫字時握筆的方式。如果語言加工的優勢半球在左腦,一個右利手者握筆用的是直握方式,而一個左利手者則用鉤握方式(見圖25)。反之,當半球優勢在右腦時,右利手者一般采用鉤握方式,而左利手者采用直握方式。當然,這只是一種普遍現象。要想確切知道一個人的腦優勢半球在哪一側,還需要進行醫學檢查。 55小視窗有損大腦的生活習慣 長期飽食 蒙頭

23、睡覺 輕視早餐 不愿動腦 甜食過量 帶病用腦 長期吸煙 少言寡語 睡眠不足 空氣污染56第二單元 內分泌系統與心理內分泌系統由垂體腺、甲狀腺、胸腺、胰腺、腎上腺、生殖腺組成。垂體腺,控制泌尿、血壓及生長速度等 腎上腺,對有機體的生理平衡和情緒行為有重要影響.甲狀腺內分泌腺主要決定:身體發育;一般的新陳代謝;心理發展;第二性征的發展;情緒行為;有機體的化學合成。57內分泌腺分泌的主要激素及其機能 58第三單元 高級神經活動的反射學說一、興奮和抑制巴甫洛夫認為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是興奮和抑制。 興奮是從靜息狀態到活動狀態、從弱到強; 抑制則相反,由活動狀態轉為靜息狀態、從強到弱。59二、反射、反射弧

24、和反饋 反射是有機體在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對內外環境刺激做出的規律性回答。 反射弧是實現反射活動的神經通路。 感受器 傳入神經 反射中樞 傳出神經 效應器 反饋是指反射活動的結果又返回傳到神經中樞,使神經中樞及時獲得效應器活動的信息,從而更有效地調節效應器活動的過程。60三、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無條件反射是先天帶來,不學就會的反射。 條件反射是個體通過模仿、學習,在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形成的反射。肉 流唾液(無條件反射)鈴聲+ 肉 流唾液鈴聲 流唾液(條件反射)61經典條件反射(巴甫洛夫)被動操作條件反射或工具條件反射主動(桑代克、斯金納)條件反射馬戲團里的動物訓練就是應用條件反射的方法62四、

25、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 第一信號系統:以具體物為信號刺激 第二信號系統:以詞和語言為信號五、神經活動的基本規律:(1)條件反射的抑制(2)擴散和集中(3)相互誘導(4)動力定型動力定型:一連串的刺激與反應形成的固定組合。如騎自行車。動力定型是人形成習慣的生理基礎。條件反射63第三節 認識過程第一單元 感覺一、感覺及其意義 1.定義 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2.意義(1) 感覺提供內外環境的信息; 感覺是一種最簡單的心理現象,是其它心理現象的基礎,感覺是我們認識客觀世界的第一步。 (2) 感覺保證機體與環境的信息平衡; 信息超載與感覺剝奪64二、感覺的種類根據

26、刺激物的性質及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質: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皮膚感覺:觸覺、溫覺、冷覺和痛覺運動覺平衡覺機體覺(內臟感覺)外部感覺內部感覺感覺65一、感受性及感覺閾限 感受性: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蚋杏X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敏感程度。適宜刺激:某種感覺器官最敏感的那種刺激。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覺閾限來度量的。 感覺閾限: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強度。它是一個范圍。 感受性與感覺閾限成反比。閾限值低,感受性高,反之亦然。(E=1/R:E代表絕對感受性,R代表絕對感覺閾限)第二單元 感受性與感覺閾限661.絕對感受性與絕對感覺閾限 絕對感覺閾限: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強度 絕對感受性:人的感官覺察剛剛引

27、起感覺的微弱刺激的能力注意:絕對閾限并非某個固定的刺激量。絕對感受性與絕對感覺閾限的關系-反比關系 E=1/R二、感受性與感覺閾限的種類67補充3:人類重要感覺的絕對閾限視覺:晴朗夜空30英里以外的燭光聽覺:安靜房間20英尺以外手表的滴答聲味覺:兩加侖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嗅覺:一滴香水彌散三居室觸覺:一片蜜蜂翅膀從一公分外落在面頰溫冷覺:覺察出皮膚表面攝氏1度的差異682.差別感受性與差別感覺閾限 差別感覺閾限: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物間的最小差異量,也稱最小可覺差(簡稱j.n.d)。 差別感受性:對這一最小差異量的感覺能力 差別閾限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它隨著原來刺激強度的變化而變化,差別閾

28、限和原來刺激強度的比例卻是一個常數。也稱韋伯定律。69(一)韋伯定律 對刺激物的差別感覺,不決定于刺激物增加的絕對重量,而取決于刺激物的增量與原刺激量的比值: K=I/I K:韋伯常數;I:原刺激強度;I: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增量。注意: 韋伯定律只適用于刺激的中等強度。三、韋伯定律和費希納定律70視覺(亮度)1/60動覺(重量)1/60痛覺(皮膚灼痛)1/30聽覺(音調)1/10觸覺(皮膚壓力)1/7嗅覺(天然橡膠氣味)1/4味覺(鹽咸味)1/3不同感覺的韋伯系數71(二)費希納定律:刺激強度與感覺大?。ㄐ睦砹浚┑年P系 感覺的強度與刺激強度的對數成正比。當刺激強度按照幾何級數增加時,感覺強度只

29、按算數級數增加。 S= KlgR S:心理量;R:物理量; K:常數費希納定律:適用中等強度刺激。 三、韋伯定律和費希納定律72第三單元 感覺現象一、感覺適應二、感覺后象三、感覺對比四、聯覺73 一、感覺適應 在外界刺激持續作用下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 適應規律:持續作用的強刺激使感受性降低;而持續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光適應:快 暗適應:慢 第三單元 感覺現象 -感受性變化規律視紫紅質分解 視紫紅質合成暗光波長620納米的紅光可以阻止分解,因此紅色眼睛可以保護暗適應。74二、 感覺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暫時保留的感覺印象。 正后像:性質相同或相似 負后像:性質相反后象持續時間與刺激

30、的強度成正比75 如在注視電燈光之后,閉上眼睛,眼前會出現燈的一個光亮形象,這是正后像,以后可能看到一個黑色形象,出現在光亮背景之上,這就是負后像。 彩色負后象是刺激色的補色。紅色藍綠色;黃色藍色三、感覺對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覺器官,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 視覺的明度、顏色存在對比,味覺、嗅覺和皮膚覺都存在感覺對比。 76明度對比:灰色紙分別放到黑色背景和白色背景上, 黑背景上的灰顯得亮些,白背景上的灰顯得暗些。顏色對比:綠紙中放一小塊灰紙,灰紙帶上紅色。Eg:紅花需要綠葉配。彩色對比效果:對比色的補色。77同時對比:同一感受器同時接受幾種刺激的作用 而產生的對比。 相繼對比:同一感受器

31、先后接受不同刺激的作用 而產生的對比。 感覺對比分類:同時對比和繼時對比78四、聯覺 一種感覺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時,在另一感覺道也產生了感覺的現象。例如:紅、橙、黃色使人覺得溫暖“暖色”; 藍、青、紫色使人覺得冷“冷色” 79“暖色”的東西看上去顯得大,有使視覺膨脹的作用; “冷色”使視覺收縮;法國國旗藍白紅三色等寬,但因冷暖色的視覺效果,看上去并不等寬,其中白色最寬,藍色最窄,后來調整寬度,使藍色最寬,白色最窄,才使旗子看起來三色等寬。 80補充:聯覺的心理效應淡藍色可以引起涼爽的感覺,對高熱患者有利;黃色可以刺激食欲;綠色對心理活動起緩和作用;玫瑰色能抑制、消沉的情緒振奮起來。81紅色:刺激

32、和興奮神經系統,增加腎上腺素分泌和增強血液循環。但接觸紅色過多時,會產生焦慮和身心受壓的情緒,使易于疲勞者感到筋疲力盡。所以,在寢室或書房應避免使用過多的紅色。橙色:產生活力,誘發食欲,有助于鈣的吸收,利于恢復和保持健康。此色適用于娛樂室、廚房等處,對寢室、書房則不宜。黃色:可刺激神經和消化系統,加強邏輯思維,但金黃色的裝飾卻易造成不穩定和任意行為。所以在寢室與活動場所,最好避免使用金黃色的家具擺設。 綠色:有益消化,促進身體平衡,并能起到鎮靜作用,對好動或身心受壓抑者有益。自然的綠色對暈厥、疲勞與消極情緒均有一定的克服作用。藍色:能調節體內平衡,在寢室使用藍色,可消除緊張情緒,有助于減輕頭痛

33、、發熱、暈厥失眠。藍色的的環境使人感到幽雅寧靜。 紫色:對運動神經、淋巴系統和心臟系統有壓抑作用,可維持體內鉀的平衡,有促進安靜和愛情及關心他人的感覺。 靛藍色:可調和肌肉,能影響視覺、聽覺和嗅覺,可減輕身體對疼痛的敏感作用。該色不適于裝飾,但若用于布料,可使人產生安全感。 補充資料:色彩功能82第四單元 各種感覺一、視覺(一)適宜刺激:波長380780納米的電磁波(光波)(二)視覺器官角膜前房瞳孔玻璃體視網膜(最外一層是視細胞層)視神經大腦皮層的枕葉后端視細胞有錐體細胞(明視覺)和桿體細胞(暗視覺)兩種。83桿體細胞和錐體細胞錐體細胞明視覺(晝視)器官 短粗,呈錐形,主要分布在網膜中央窩及附

34、近,中央窩是對光最敏感的區域。在中等和強的照明條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體的細節和顏色。桿體細胞夜視覺器官 細長,呈棒狀,主要分布在視網膜邊緣及附近。在昏暗的條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體的明暗和輪廓。84(三)顏色視覺 色調光波的波長 彩色的特性 明度光波的物理強度 飽和度純雜程度 色弱 色覺異常 部分色盲:紅綠色盲、黃藍色盲。 全色盲 大多由遺傳原因造成:外祖父通過母親傳給外孫 色光混合:相加混合(不同光同時作用于眼睛) 顏料混合:相減混合(顏料吸收了某些波長的光) 顏色混合851.顏色的特性: 顏色是指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視覺經驗。包括廣義的顏色:非彩色和彩色;狹義的顏色:彩色。顏色具有三個

35、基本特性:色調、明度和飽和度。色調:主要決定于光波的波長。明度:顏色的明暗程度。明度決定于照明的強度和物體表面的反射系數。飽和度:某種顏色的純雜程度或鮮明程度。 高度飽和:純的顏色。 不飽和的顏色:混雜上白色、灰色或其它色調的顏色。86 2.顏色混合:色光混合和顏料混合 (1)色光混合:將具有不同波長的光混合在一起。 (2)顏料混合:顏料在調色板上的混合。 色光混合加法過程:各種波長的光相加; 顏料混合減法過程:某些波長的光被吸收。873.色覺異常色覺異常:是對分辨顏色有困難,但是對明度非常敏感,色弱和色盲。(1)色弱就是對某種顏色感受性的降低。色弱患者在男人中占6%,是一種常見的色覺缺陷,女

36、性色弱較少。(2)色盲:全色盲和局部色盲全色盲: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局部色盲:有某些顏色經驗,但經驗到的顏色范圍 比正常人要小得多。例如紅綠色盲看不見紅光和綠光,但能看黃藍。 黃藍色盲看不見黃和藍,卻能看紅和綠。色覺異常大多來源于遺傳。男性比例遠大于女性。88二、聽覺(一)聽覺的適宜刺激和聽覺的感受性 1.聽覺刺激 聲波是聽覺的適宜刺激,由物體振動所產生;1620000赫茲的聲波是聽覺的適宜刺激,其中1000 至4000赫茲是人耳最敏感的區域。 2.聽覺的感受性 (1)聽覺感受性與年齡 20歲隨年齡增高感受性逐漸增高 60歲隨年齡增高感受性下降:首先是高頻的喪失;逐漸增加到低頻的喪失;最后到中

37、頻(10004000赫茲)的喪失。 89(2)聽覺適應和聽覺疲勞聽覺適應:在聲音持續作用下聽覺感受性降低的現象聽覺疲勞:聲音較長時間(如數小時)連續作用,引起聽覺感受性的顯著降低。 聽覺疲勞與聽覺適應不同,在聲音停止作用后還需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如果這一疲勞經常性地發生,會造成聽力減退甚至耳聾。 90(二)聽覺器官耳朵是人的聽覺器官,由外耳、中耳、內耳組成。 1.外耳:耳廓和外耳道 主要是收集聲音和產生共鳴 2.中耳:鼓膜、三塊聽小骨、卵圓窗、正圓窗 3.內耳:前庭器官和耳蝸組成 ,聽神經細胞集中地方是內耳的科蒂氏器官聲波科蒂氏器官顳上回和顳中回(三)聽覺的特性 音調頻率:發聲物體每秒振動的

38、次數,單位是赫茲。 響度振幅:振動物體偏離起始位置的大小,單位是分貝。 音色波形91三、嗅覺和味覺(一)嗅覺(是最古老的感覺) 1.適宜刺激:能揮發、有氣味的氣體物質。 2.嗅覺感受器:鼻腔上膜的嗅細胞。 3.嗅覺難以分類:至今仍用引起嗅覺的物質來標示各種嗅覺。 4.嗅覺產生: 有氣味的物質分子刺激鼻腔上膜的嗅細胞,使嗅細胞興奮產生神經沖動,經嗅束傳至大腦中央后回產生嗅覺。 92(二)味覺 1.適宜刺激:溶于水的、有味道的化學物質。 2.味覺感受器:分布在舌面各種乳突內的味蕾。 3.味覺分類 (1)基本味覺:甜、苦、酸、咸四種,在舌面部位不同. (2)平常嘗到的各種味道都是四種味道混合,并保留

39、原來味道,不是新味道。 4.味覺的產生 有味道的物質刺激味蕾興奮舌咽神經產生神經沖動,傳至大腦中央后回產生味覺。 味覺感受性與機體生理有關.味覺與視覺、嗅覺有關(色香味).93四、皮膚感覺 皮膚感覺:刺激作用于皮膚引起各種各樣的感覺。 皮膚感覺的基本形態:觸壓覺、振動覺、冷覺、溫覺和痛覺 94溫度覺 適宜刺激:皮膚表面溫度的變化。 生理零度:皮膚表面的溫度。 1.溫覺:高于生理零度的溫度刺激。 2.冷覺:低于生理零度的溫度刺激。 刺激溫度等于生理零度,不產生溫度覺。 身體的不同部位,生理零度不同,因而對溫度刺激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同一皮膚表面的生理零度也會發生變化。 95五、內部感覺(一)動覺

40、動覺也叫運動感覺,反應身體各部分的位置、運動以及肌肉的緊張程度,是內部感覺的一種重要形態。 動覺感受器存在于肌肉組織、肌腱、韌帶和關節中。 身體運動時刺激動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沿脊髓后索、丘腦傳導大腦中央后回引起動覺。 96(二)平衡覺平衡覺(靜覺): 反映頭部位置和身體的平衡狀態。平衡覺的感受器: 內耳的前庭器官 當身體位置與地心引力方向發生變化時,刺激前庭器官產生平衡感覺。97(三)內臟感覺內臟感覺(機體覺):饑渴、飽脹和渴的感覺、窒息的感覺,疲勞的感覺、性及疼痛等感覺。 內臟感覺性質不確定,缺乏準確的定位; 當內臟器官正常工作時,內臟感覺的信號被外感受器的工作掩蔽著,內臟器官向大腦輸送

41、的信息比較弱、少,因而不能意識到; 只有在內臟器官發生功能異常或病理改變時,才會引起明顯的內臟感覺。 98六、痛覺痛覺是個體對現實刺激和已儲存的經驗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主觀感受和體驗。皮膚感覺和內臟感覺中都有痛覺,各種感覺器官中也有痛覺,遍布全身的所有組織中。并且不同器官部位痛的性質和定位存在差異。功能:痛覺具有保護機體免受傷害的作用。痛覺的感受性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原因在于:1)早期經驗對疼痛的影響; 2) 產生疼痛的原因和后果的評價;3)文化教育的影響99種類感受器皮層中樞適宜刺激外部感覺視覺錐體細胞、桿體細胞枕葉380-780nm 的電磁波聽覺毛狀細胞顳葉16-20000Hz 的聲波嗅覺嗅細

42、胞邊緣系統揮發性物質味覺味蕾中央后回最下部溶解于水、唾液和脂類的化學物質皮膚覺毛發的籃狀末梢和游離神經末梢、邁斯納氏觸覺小體、巴西尼氏環層小體、羅佛尼氏小體和克勞斯氏球中央后回機械性和溫度性刺激物內部感覺運動覺肌梭、肌腱和關節小體中央前回骨骼肌運動、身體四肢位置狀態平衡覺內耳前庭器官中的纖毛前外雪氏回頭部運動的速率和方向機體覺內臟器官及組織深處的神經末梢下丘腦、第二感覺區和邊緣系統機體內部各器官的運動和變化100第五單元 知覺概述一、知覺的定義 知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頭腦中產生的對事物整體的反映。 注意:客觀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 對事物的整體的反應。 101感覺和知覺的關系聯系:知

43、覺來源于感覺,兩者都反映的是外部現象,都屬于對事物的感性認識。區別:反映的對象特性不同 借助的器官不同 對經驗和知識的依賴不同 102二、知覺的基本特性 1.選擇性兩可圖形(對象和背景的變化) 人在知覺客觀世界時,總是有選擇地把少數事物當成知覺的對象,而把其它事物當成知覺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與對象。 作為知覺對象的物體不是固定不變的。對象與背景可以相互轉化,而且互相依賴。103影響知覺選擇性因素客觀因素對象背景差異強度大、明亮的、輪廓清晰的物體容易成為選擇對象。對象組合空間和時間接近的比較容易成為知覺對象。對象的運動運動的刺激物容易被區分出來。主觀因素:如需要、興趣、情緒狀態、知

44、識經驗以及是否明確目的任務有關。1042.知覺整體性 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把物體的各個部分、各種屬性結合起來,知覺成為一個整體的特性,這種知覺特性,就是知覺的整體性。 知覺的整體性體現著,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是辯證的、互相依存的。一方面,人的知覺系統具有把個別屬性、個別部分綜合成整體的能力。另一方面,對個別(或部分)的知覺,又依賴于事物的整體特性。1053.知覺的理解性 人在知覺過程中,不是被動地把知覺對象的特點登記下來,而是以過去的知識經驗為依據,力求對知覺對象做出某種解釋,用一個詞標示出來。4.知覺的恒常性知覺的客觀條件在一定范圍內改變時,知覺映象在相當程度上卻保持著它的穩定性。(1)形狀恒常

45、性 當我們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時,物體在網膜上投射的形狀是不斷變化的。但是,知覺到的物體形狀并沒有顯出很大的變化,這就是形狀的恒常性。106盡管觀察物體的角度發生變化,但我們仍傾向于把它知覺為一個標準形狀。(2) 大小恒常性當我們從不同距離觀看同一物體時,物體在網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變化的。距離大,它在網膜上成像較??;距離小,它在網膜上成像較大。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看到的對象大小的變化,并不和網膜映象大小的變化相吻合。而是趨向于原物的實際大小。(3)明度(或視亮度)恒常性; 在照明條件改變時,物體的相對明度或視亮度保持不變,叫明度或視亮度恒常性。(4)顏色恒常性; 一個有顏色的物體在色光

46、照明下,它的表面顏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嚴重影響,而是保持相對不變。107第六單元 知覺的種類主要包括如下四種類型:一、空間知覺二、時間知覺 三、運動知覺四、錯覺108一、空間知覺 在空間中我們對自己和周圍事物關系的知覺以及對位置、方位、距離等各構成空間關系要素的判斷。包括(1)大小 (2)形狀 (3)方位知覺 (4)距離 109(一)大小知覺 由物體在視網膜上形成的視像大小、物體與觀察者的距離、周圍參照物等因素決定。動覺和觸覺也起著作用。(二)形狀知覺 腦對物體形狀特征的反映,由視覺、觸摸覺、動覺來完成。 由于生活經驗,一個信息都能引起物體形狀的反映。110(三)方位知覺 對空間方向、位置等屬性

47、的反映。 1、視覺定位 人靠視覺從環境中捕捉各種參照信息,確定客體及自身的位置關系,判斷上下、左右、前后、東西南北等。 2、聽覺定位 判斷發聲物體的方位,聽覺定位能力源于兩耳聽覺的差別。111(四)距離知覺 判斷物體遠近距離的知覺,也稱深度知覺。距離判斷的條件是單眼線索和雙眼視覺 1.單眼視覺線索: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線索。 (1)物體掩蔽或重疊 (2)陰影 (3)線條或空氣透視 (4)運動視差 (5)眼睛的調節作用 112(1)對象重疊/遮擋 被遮擋的物體距離遠,遮擋的物體距離近,是判斷遠近的重要線索。(2)線索或空氣透視透過空氣看不同遠近的物體,清晰度大的物體被知覺為較近,反之亦然。(

48、3)明暗、陰影(4)運動視差當觀察者與周圍環境中的物體相對運動時,遠近不同物體在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上將出現差異:近物體運動的快,遠物體運動慢。(5)眼睛的調節作用要看清楚遠近不同的物體,可以通過眼肌的收縮或舒張來進行調節,看近物眼肌收縮,晶體變凸,看遠物眼肌舒張,晶體變平,因此,根據眼肌緊張度來判斷遠近。1132.雙眼視覺線索(1)雙眼視軸輻合 用兩只眼睛看物體時,兩眼都要將視線對著物體,以便物體視像落在中央窩上,物體越近兩眼視線的輻合角越大,雙眼越吃力。 因此,雙眼視軸輻合所提供的眼肌動覺信息是深度知覺的信息。 114(2)雙眼視差形成深度知覺的最主要線索 當看一個立體物體時,物體在兩眼上的

49、網像并不落在網膜相同的區域上,即兩網像不對應,不能重合。左眼看物體左邊多些,右眼看物體右邊多些,因而兩眼視覺有差異,這種視覺差異信息傳入大腦皮層,產生立體深度知覺。因此,雙眼視差是形成深度知覺的最主要線索。2.雙眼視覺線索115二、時間知覺時間知覺是對客觀事物和事件延續性和順序性的反映。時間知覺的線索自然界的周期性現象及其他客觀標志有機體內部生理節律性變化生物鐘:機體內部生理節律性變化所引起的外部行為的節律性變化各種計時工具116影響時間知覺的因素感覺的類型差異:聽覺估計準確性最高、視覺最低活動內容的意義:內容豐富容易低估,枯燥容易高估時間的持續性長短:長時間容易估計短,短時間容易估計長本人的

50、態度和情緒:三、運動知覺:物體在空間中位移產生的知覺真動知覺:物體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從一處向另一處作連續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覺就是真動知覺。似動知覺:在一定條件下,人們在靜止的物體間看到了運動,或是在沒有連續位移的地方看到了連續的運動。117似動知覺現象(一)動景運動(二)游動效應(三)誘導運動118動景運動 當兩個刺激物(光點、直線、圖形或畫片)按一定空間間隔和時間距離相繼呈現時,我們會看到從一個刺激向另一個刺激物的連續運動。 動景運動是電影、電視、活動性商業廣告的制作原理。 119 PHI現象與霓虹燈: abab當兩條線段的時距過短(低于30ms)時,看到兩線段同時出現;當兩線段時距增長

51、,相繼出現。時距為60ms左右時,一條直線向另一條直線運動。120游動效應 眼睛靜止不動地盯著屏幕上的一個固定光點,不一會兒發現刺激點漂浮移動,這種固定光點的似動現象叫游動效應或自主運動。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光點小,周圍沒有參考標準。121誘導運動 由于一個物體的運動使其相鄰的一個靜止的物體產生運動的印象。浮云與月亮122四、錯覺(一)概念 錯覺:人在特定條件下對客觀事物必然產生的某種有固定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覺。(即與客觀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覺) 錯覺的特點:1. 是一種歪曲的知覺 2. 只要條件具備,就會產生錯覺 3.是帶有固定的傾向性 總之,絕大多數人在同樣的認知環境下都產生同樣的錯覺。從某種意

52、義上說,錯覺是正常的。123(二)錯覺類型 1.線條 (長短、方向)錯覺 2.面積大小錯覺 3.不同感覺道相互作用造成的錯覺(形重錯覺、視聽錯覺) 4.倒飛錯覺 5.運動錯覺(似動、誘導運動、自主運動)(三)意義 盡管錯覺是對客觀事物的不正確的反映,但許多錯覺對我們是有益處的。 有些錯覺嚴重歪曲事實,有消極作用,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124補充:感覺統合失調感覺統合失調定義 即外部感覺信息進入神經中樞后并不能很好地組合,整個機體不能和諧運作,使認知能力與適應能力削弱,學習或工作效率低下。時間長了,這種不和諧運作與所產生的低能表現必然導致心理障礙。感覺統合失調一般分為5種。 (1) 視覺統合失調

53、:常發生讀書跳行,翻書錯頁,抄錯題目或丟三落四等。學習成績持久低下,使學生產生自卑心理。(2) 聽覺統合失調:注意力十分不集中,給人的印象是這樣的孩子好忘事,而且是剛講過的就沒記住。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可能厭學逃學。 (3) 觸覺統合失調:經常害怕受驚擾,常躁動不安,瞻前顧后,連洗頭也十分恐懼。(4) 平衡統合失調:分不清左右使鞋子穿反,分不清里外將襪子穿翻,寫字時字距、行距忽大忽小,劃線歪等。長久的不成功使孩子大大削弱對各種新鮮事物的學習興趣。(5) 本體統合失調:常表現走路順拐,唱歌跑調,讀英語時結巴等,會使孩子對這些課喪失信心。125感覺統合失調原因專家指出,關鍵因孩子的成長空間相

54、對狹窄,各種感覺刺激機會大幅度減少。學齡兒童大多只在家與書桌前的小天地中,每天重復著起床、洗漱、吃飯、上學,放學、自習、上床睡覺,生活過于單調乏味。他們所接受的感覺刺激不外是爸媽的督促、老師的講授、課間短暫的活動、自習時同學間的互相幫助。有的大城市的調查發現,學齡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調竟達30以上。這樣的孩子得不到充分鍛煉,依賴性強,獨自生活能力其實很差,一旦遭遇父母離異或家庭不幸等特殊情況,他們的心理更容易失衡,嚴重的心理失衡反過來又削弱感覺統合能力。過分開發孩子的某一種能力,也會不同程度地排擠其他能力的提高。二釗便屬于過度開發視覺功能,從而削弱了其他各功能。家長強加給孩子學習任務,

55、或放縱孩子偏科,都將造成感覺統合失調。126四種治理辦法1、讓孩子走出小書房,走入小伙伴之中,讓孩子走出孤獨與乏味,從與外界的廣泛接觸中強化各類感覺統合能力。2、凡孩子可以做好或學習做好的事情都讓他們自己做,以提高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勞動興趣與綜合心理素質。3、讓孩子定期參加活動,包括各類體育活動,對平衡等感覺統合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也將促進各個統合能力的提高。4、美、日等國家早已興起了游戲治療法。走獨木橋、跳沙坑、捉迷藏、丟手絹、賽跑等對提高各種感覺統合能力都十分有效。127第四節 記憶第一單元 記憶及記憶過程一、記憶的定義、功能二、記憶的種類三、記憶的過程四、遺忘及規律128一、記憶的定義

56、、功能(一)記憶的定義 記憶是過去的經驗在頭腦中的反映。 凡是過去感知過的事物,思考過的問題,體驗過的情緒,操作過的動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中,在一定條件下,這種映象又可以從大腦中提取出來,這個過程就是記憶。按照信息加工理論的觀點:記憶是人腦對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129(二)記憶的功能 記憶聯結著人的心理活動的過去與現在,憑借記憶,人們才能獲得知識、經驗,形成概念,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 記憶是一切智慧的根源,是心理發展的奠基石。一、記憶的定義、功能130二、記憶的種類A.根據記憶的內容分為1.形象記憶:以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為內容的記憶。 這種記憶所保持的是事物的具體

57、形象,具有鮮明的“直觀”性。如物體的形狀、體積,人物的音容笑貌、儀表姿態。2.情景記憶:對親身經歷的、發生在一定時間和地點的事件(情景)為內容的記憶。 情景記憶接受和儲存的信息和個人生活中的特定事件與某個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相關,并以個人的經歷為參照的。1313.語義記憶:語詞邏輯記憶,以語詞所概括的對事物的關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義和性質為內容的記憶。 4.情緒記憶:個人以曾經體驗過的情緒或情感為內容的記憶。 情緒記憶的性質和強度的變化,是由過去引起情緒、情感體驗的事物與主體當前的需要的關系所決定。5.動作記憶:個人以過去經歷過的身體的運動狀態或動作形象為內容的記憶。 運動記憶中的信息保持和提取都較

58、容易,也不容易遺忘,它在人們的社會各領域的實踐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32 B.按照信息編碼、儲存和提取的方式不同,以及儲存的時間不同,將記憶分成 瞬時記憶 短時記憶 長時記憶133C.根據記憶是否被意識到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在我們的頭腦里保留著許多記憶,有些是我們意識得到的,有些則意識不到。意識到的記憶稱為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例如,我們能記憶兒時背過的“九九表”,記得今天早餐吃什么,記得去年植樹節的活動。而無意識的記憶稱為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即我們沒有意識到但確實存在著的過去經驗或記憶。例如,人們能熟練地打字,但是要求他們立刻正確地說出鍵盤上字

59、母的位置,許多人往往做不到,這說明他們有字母位置的內隱記憶。134三、記憶的過程 記憶是通過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的三個基本環節在人腦中積累和保存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識記保持再認/回憶135信息加工理論的“記憶過程”觀點編碼(識記)Put into memory儲存(保持)提?。ɑ貞浕蛟僬J)Hold in memoryRecover from memory 1、概念 識記是學習和取得知識經驗的過程。 2、識記的分類 無意識記與有意識記 意義識記與機械識記 (一)識記137無意識記與有意識記識記目的明確借助一定識記方法做出意志努力有意識記識記目的不明確不需借助識記方法不需意志努力無意識記138(

60、二)保持 1、概念: 人們已經獲得的知識和經驗在大腦中鞏固的過程。 2、信息儲存的動態變化 (1)量的方面:儲存信息的數量隨時間的遷移而逐漸下降; (2)質的方面內容簡略和概括; 內容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義; 內容變得更加具體或夸張。139(三)再現 1、再認:人們對感知過、思考過或體驗過的事物,當它再度呈現時,仍能認識的心理過程。 2、回憶:人們過去經歷過的事物在人們的頭腦中重新出現的過程。 140四、遺忘及遺忘規律(1)遺忘的一般概念對識記過的材料既不能回憶也不能再認,或者發生了錯誤的回憶或再認叫遺忘。艾賓浩斯記憶、遺忘實驗研究創始人141(2)遺忘的過程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德定量研究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