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誦讀《登岳陽樓》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古詩詞誦讀《登岳陽樓》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古詩詞誦讀《登岳陽樓》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古詩詞誦讀《登岳陽樓》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古詩詞誦讀《登岳陽樓》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唐 杜 甫 相傳,東海龍王三公主在拜見玉帝時,失手摔碎了一只凌冰碗,玉帝大怒,命太白金星領她到凡間受苦受難。于是太白金星把她帶到凡間,并嫁給了一戶愛財如命的卿姓人家。可沒想到姓卿的這戶人家不僅愛財如命,而且心腸歹毒,經常打罵、折磨三公主。東海龍王知道后大怒,實施法力,使得整個卿家院落連同方圓八百里的平地,統統陷落下去,成為煙波浩淼,深不可測的大湖泊,這就是今天的洞庭湖。 據說這一天是農歷二月初二,是龍王為三公主報仇雪恨,使得“龍抬頭”的日子,也是美麗的洞庭湖形成的日子,所以當地人把這一天定為龍的紀念日,也就是洞庭湖形成的紀念日.江南三大名樓: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憂國憂民情懷

2、: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煙波浩淼洞庭湖洞庭湖君山島風光岳陽樓西望洞庭浩淼煙波大書法家蘇舜欽書寫,雕刻家邵竦雕刻范仲淹的登岳陽樓書法毛澤東書杜甫登岳陽樓知人論世 杜甫(712770),字_,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號_,世稱杜少陵,一度任劍南節度參軍,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他是我國唐代偉大的_主義詩人,其詩顯示了唐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_”,明清文人推崇他為“_”。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_為主。 子美少陵野老現實詩史詩圣沉郁頓挫讀書游歷時期35歲以前,即712-745),涉世未深。從小好學,20歲開始漫游吳越,后認識李白、高適。

3、和李白登高懷古,尋幽訪勝,飲酒論詩。此時寫了望岳等。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 岳困守長安時期(3544歲,即746-755),憂國憂民。忠君、渴望為官、建功立業,卻又對求官之路深感失望,壯志難酬,無奈、孤獨、無助;對于百姓生活的關注與同情,讓杜甫開始關注民生。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兒女之淚為官及流亡時期(4548歲,即756-759),現實主義創作達到高峰。 安史之亂爆發,杜甫被抓。一年后逃出,到達肅宗行在陜西鳳翔,授左拾遺。不

4、久棄官攜家前往秦州。顛沛流離,歷盡艱辛。“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寫于此期。春 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唐】杜甫漂泊西南時期49-59歲去世,即759-770),詩風更沉郁。成都依靠嚴武,有了草堂安身。后嚴武逝世,他又飄泊西南、湖湘,最后病死在長沙到岳陽的一條破船上。此時律詩很多,如登高、登岳陽樓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登高 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最后 漂泊又蒼老的

5、杜甫在一葉孤舟上與他熱愛的大唐熱愛的百姓永遠告別 寫作背景:這首詩作于大歷三年(768)年,詩人自公安到達岳陽后寫的,據生命終結僅有兩年,年老體衰,貧病交加,全家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洞庭湖向南漂泊。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chts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之情。用“昔聞”為“今上”蓄勢,歸根結底是為描寫洞庭湖醞釀氣氛。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洞庭湖把吳楚大地分東南隔開,日月星辰在湖面上日

6、夜蕩漾漂浮。浩瀚無邊、氣勢宏大。1、頷聯哪兩個字用的好?好在哪里?(6分)議煉字題答題技巧: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點明手法;3.點出該字作用,烘托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展(1)頷聯“坼”和“浮”兩個字用的好(1分)“坼”是分裂之意,“浮”是漂浮之意(1分) (2)廣袤千里的吳楚兩地就因為又了這個湖,一下子斷裂為二,這氣勢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這湖水上面,緩緩行進,這景象又何等宏麗。(2分) (3)這兩個字寫出了洞庭湖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宏偉奇麗的景象,給讀者勾勒出一幅氣象萬千的畫面。(2分)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老病”:時年五十七歲,

7、距生命的終結僅兩年,身體衰弱不堪患肺病及風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已聾,靠飲藥維持生命。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無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質方面的任何援助。“有孤舟”:飄流湖湘,以舟為家,前途茫茫,何處安身?面對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戎馬:戰馬,代指戰爭。憑軒:依窗。涕泗:眼淚鼻涕。大歷三年,吐蕃十萬眾侵犯靈武,不久吐蕃率領二萬眾侵入邠(bn)州,長安戒嚴。北方狼煙四起,河北一帶仍掌握在割據者手中,天下不得太平。近十年的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損失。此后,外族侵擾,藩鎮割據,民不聊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詩人流淚的原因是什么?這眼淚中包含哪

8、些情感?涕泗流親戚朋友的眷戀年老孤獨的悲傷國家前途的憂慮無以報國的自悼身世之悲家國之痛憂國憂民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孤舟雖小卻裝著整個天下。衰老多病的軀體中,仍然跳動著顆憂國憂民的志誠之心。江山之壯闊與詩人胸襟之悲壯,互為表里,故雖悲傷卻不消沉,雖沉郁卻不壓抑。 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總結敘事描寫抒情所見所感主 題 這首詩寫詩人登樓時所見所感。詩人把個人命運和國家憂患聯系起來,把對寂寞的身世感慨和壯闊的自然景色相映襯,意境宏大,情調悲壯,是登岳陽樓的千古名篇。1.杜甫在登岳陽樓中由個人身世轉寫國事危難,感傷涕零的詩句是“_,_”。2.登岳陽樓描寫洞庭浩瀚無邊的詩句是“_,_”。3.登岳陽樓虛實交錯今昔對照的詩句是“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