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詩歌形象題的三大題型-(課件51張)_第1頁
高中語文-詩歌形象題的三大題型-(課件51張)_第2頁
高中語文-詩歌形象題的三大題型-(課件51張)_第3頁
高中語文-詩歌形象題的三大題型-(課件51張)_第4頁
高中語文-詩歌形象題的三大題型-(課件51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歌形象題的3大題型1詩歌形象題的3大題型1 所謂形象就是主觀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結晶,是浸潤著作者濃郁主觀情感的意象。對于敘事詩而言,詩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對于寫景詩、狀物詩而言,詩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對于抒情詩而言,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形象。近年來從考查題型來看,高考主要從以下3大角度命題:人物形象鑒賞、事物形象鑒賞、景物形象鑒賞。考點解讀2 所謂形象就是主觀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結晶,是浸潤著作詩歌形象的三大題型題型一 詩歌人物形象鑒賞題型三 詩歌景物形象鑒賞題型二 詩歌事物形象鑒賞3詩歌形象的三大題型題型一 詩歌人物形象鑒賞題型三 形象類型教材例析征戰沙場保家衛國“大漠風塵

2、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五) 即使戰爭的艱辛與磨難也不能改變他們保家衛國的雄心壯志。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書憤),詩人大志落空,而攬鏡自照,卻發現年華不再,衰鬢先斑。此二句刻畫了一位悲愴、郁憤的不遇之士的形象。歷經磨難堅持追求“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屈原離騷)再現詩人不愿同流合污,執著追求真理的志士形象。憂國憂民心系社稷“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寫了一片蕭條的景象,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心系社稷的形象。藐視權貴傲岸不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3、”(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表現了詩人淡泊名利、傲視權貴的品質,也反映了詩人傲岸不羈、豪放灑脫的性格。胸懷寬廣豪放灑脫“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定風波)讓我們看到一個在風雨中吟嘯徐行,豪放灑脫的詞人形象。羈旅他鄉思念故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塑造了一個思念故鄉、親人的詩人形象。寄情山水熱愛田園“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表現了一個歸隱田園、從事農耕、熱愛田園生活的詩人形象。男女相悅愛恨情長柳永的雨霖鈴寫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后相思的綿綿情意,塑造

4、了一個愛恨情長的藝術形象。一、古代詩歌中常見九類人物形象返回4形象類型教材例析征戰沙場“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意象類型常見意象1.送別類意象(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后的思念)酒、南浦、長亭、楊柳2.思鄉類意象(或表達對家鄉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雙鯉、鴻雁、月亮、莼羹、搗衣3.愁苦類意象(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夕陽、杜鵑、猿啼、梧桐、流水4.愛情類意象(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連理枝、比翼鳥、豆、蓮5.閑適類意象(或表達消閑恬淡的心情,或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五柳、東籬、三徑6.抒懷類意象(或托物言志,或抒發感慨)梅花、竹、松柏、黍離、冰雪、草木二、

5、古代詩歌中常見六類意象5意象類型常見意象1.送別類意象(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意境特點例析雄渾壯麗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壯闊蒼茫李白憶秦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蒼涼悲壯杜甫旅夜書懷“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閑適恬淡陶淵明“飲酒曠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清幽明凈王維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明麗清新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蕭疏凄寂韋應物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安謐美好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高遠深邃晏殊蝶戀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淡雅幽遠秦觀浣溪沙“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清

6、冷幽靜王維過香積寺“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三、古代詩歌中常考查的意境特點6意境特點例析雄渾壯麗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古代詩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說、戲劇中的那樣完整豐滿,它可以是人物的一個神態、一個笑容、一個動作、一個微妙的心理變化,或一組人物的語言、聲音,或是一個典型的細節詩人通過簡練的筆法、精當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分為兩類: 1鑒賞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詩歌是詩人主觀情感的產物,必然帶有詩人的痕跡。詩人以此表達自己的愛憎、價值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實際上就是詩人自己的形象。鑒賞詩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

7、我們在閱讀這首詩時所感悟和想象的詩人的形象用語言準確形象地描述出來。 2鑒賞詩歌中所刻畫的人物形象 在偏重敘事或詩人隱身的詩歌作品中,詩人往往借助筆下塑造的人物或隱喻的人物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對社會的看法、對人生的領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題型一 人物形象鑒賞人物形象7 古代詩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說、戲劇中的那樣完整 1從標題、注釋入手,初步揣摩形象。有的詩歌標題有極強的暗示性,對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如某年安徽卷最愛東山晴后雪,很明顯通過標題就可以大體揣測出本詩塑造了一個熱愛自然美景的詩人形象。有的詩歌注釋也有暗示性。 2從刻畫人物的描寫角度把握人物形象。從人物的動作、神態、心理等描

8、寫入手把握人物形象,特別是細節描寫,仔細分析相應的關鍵詞,探尋人物的形象特點。 3通過詩歌中的景物描寫(意象)來把握人物形象。因為景物描寫能夠對人物的心理起襯托作用,能體現人物心境。比如,明月夜,多用來刻畫他鄉游子、閨中少婦、戍邊將士等形象;燕子飛,多用來刻畫羈旅行役、傷春悲秋、壯志難酬等形象。 4從分析典故入手,分析形象。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借他人(事)來比況自己,為用典。鑒賞人物形象:正面塑造,聚焦情態、言行;側面描繪,景物襯托,寓情于景。鑒賞人物形象的4個切入口8 1從標題、注釋入手,初步揣摩形象。有的詩歌步驟1:找找到詩人描繪形象的有關詩句。步驟2:析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由人物的動作

9、、神態、心理等描寫入手把握人物形象。通過詩歌中的景物描寫(意象)以及環境的襯托渲染,進而概括形象特點。步驟3:聯聯系標題、注釋,概括形象特征,即用一句話“蓋帽或總結”。步驟4:明指出描繪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即明確形象中詩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蘊含的哲理。答題步驟9步驟1:找找到詩人描繪形象的有關詩句。步驟2:析分析塑造人物答案模式:分點作答,規范表述明特點析特征明意義(感情)1、形象是什么(二字或四字短語概括形象特征)2、形象的特征(結合詩句分析,有手法須指出)3、形象的意義(思想內容或觀點態度)形象概括:特征+身份即:表現人物怎樣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態度與寫作意圖。10答案

10、模式:分點作答,規范表述明特點析特征明意義(感情1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回答問題。尋詩兩絕句陳與義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 無人畫出陳居士,亭角尋詩滿袖風。 愛把山瓢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 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2)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么?請結合兩首詩加以分析。(4分)陳居士是一位灑脫、高雅的詩人。(步驟一)“楚酒困人三日醉”“愛把山瓢莫笑儂”從陳居士喜歡喝酒可以看出他灑脫的性格特點。“亭角尋詩滿袖風 ” “醒來推戶尋詩去”白天尋詩,夜晚尋詩,表現了陳居士沉迷于詩歌創作的高雅情趣。(步驟二)典例示范111閱讀下面兩首宋詩

11、,回答問題。(2)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2.(2017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題目。送子由使契丹蘇軾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應夢武林春。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 本詩首聯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6分)典例示范答案:表現了詩人曠達的性格(步驟一) 。蘇軾兄弟情誼深重,但詩人遠在杭

12、州,與在京城的蘇轍已是天各一方。(步驟二) 。這次雖是遠別,詩人表示也不會作兒女之態,悲傷落淚。 。(步驟三)12典例示范答案:表現了詩人曠達的性格(步驟一) 。蘇軾兄弟情答案:表現了詩人曠達的性格(步驟一) 。蘇軾兄弟情誼深重,但詩人遠在杭州,與在京城的蘇轍已是天各一方。(步驟二) 。這次雖是遠別,詩人表示也不會作兒女之態,悲傷落淚。 。(步驟三)解析:本題考查通過對詩句的理解,把握詩人性格特點的能力。答題時,要借助注釋了解詩歌創作的背景;讀懂詩句中關鍵的語句及其表達效果,如“云海相望”“適”“沾巾”等;借助平時對作者的了解,調動一切有關的積累(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

13、巾”等詩句)。13答案:表現了詩人曠達的性格(步驟一) 。蘇軾兄弟情誼深重,送鄒明府游靈武 賈島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注明府:對縣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請概括鄒明府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作簡要分析。_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典例示范答案:詩中鄒明府形象的主要特點是:清正廉潔。三年縣令任滿離去,馬依舊瘦弱,隨身相伴的還是那些書。如今冒雪遠游朔方,前程艱險,單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風。正是通過這些細節的刻畫,展現了鄒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14 3閱讀下解析:這是一道分析詩中人物形象特

14、點的題。從題目中“明府”一詞的使用及注解中的“尊稱”一詞,可見詩人對鄒明府的態度應為尊敬贊揚。然后,根據“馬不肥”“債多”可推斷其為官清廉,生活清貧,而“載書歸”除了印證其“清廉”的特點外,也表現出主人公的情趣愛好,以及為人清高不與官場俗世同污的性格。詩歌除了以敘事寫人外,還以景襯人,頸聯中的“雪”隱隱透露出清廉清潔,而“風透臥衣”更是顯示出身上衣單的困窘之狀,由此可見其清貧自守。整合以上信息,即可得出答案。答案:詩中鄒明府形象的主要特點是:清正廉潔。三年縣令任滿離去,馬依舊瘦弱,隨身相伴的還是那些書。如今冒雪遠游朔方,前程艱險,單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風。正是通過這些細節的刻畫,展現了鄒明府

15、至清至廉的形象。15解析:這是一道分析詩中人物形象特點的題。從題目中“明府”一詞 事物形象,多指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所謂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這些物象大多帶有詩人的主觀色彩,曲折地表現詩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運用的表達技巧,故此,明確“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內容,即鑒賞事物形象兩個關鍵要素。如于謙的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但英宗復辟后卻以“謀逆罪”誣殺

16、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題型二 事物形象鑒賞事物形象16 事物形象,多指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所謂物象,即被作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對比、烘托、擬人寫物:正面描寫(形狀、顏色、氣味、聲音、質感等);側面襯托(環境、他物)詠物詩常用的寫法17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詠物詩常用的寫法17 1借相關詩句分析事物的自然特征 事物形象不是憑空而來的,都是通過詩句描寫來表現的。因此,要通過詩中描述性關鍵詞句來分析事物的自然特征。 2由表及里挖掘事物的精神特征 詠物詩,其目的不是詠物本身,而是為了表達某

17、種情感。因此,由表及里挖掘事物的品性才是賞析的重點和難點。 3要知人論世,結合背景或作者閱歷分析 時代背景或作者閱歷都影響著詩人的情感抒發。鑒賞時應注意結合背景深入分析,尋找事物與詩人的契合點,進而領悟事物中所寄寓的詩人情感或志向。鑒賞事物形象的一般思路:由形到神分析18 1借相關詩句分析事物的自然特征鑒賞事物形象1、提煉所寫物象描寫特征的詞語,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態、色澤)、環境特點等。2、挖掘物象內在品格和精神( 分析詩歌手法,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3、聯系詩人自身經歷和所處社會環境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即點出形象的意義)答題步驟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韻、品格詩人的理想情操語言表述

18、模式:借(通過)物的特征(品格)表達詩人的()理想情操191、提煉所寫物象描寫特征的詞語,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態、色 馬 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1這首詩塑造了駿馬什么樣的藝術形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塑造了駿馬威武雄健,渴望馳騁疆場、大顯身手的形象。 表達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激憤之情。 420 馬 詩這首詩塑造了駿馬威5. 早 梅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詩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首句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寫出了早梅凌寒獨開的豐姿。第二句寫這一樹梅花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一個“

19、迥”字,一個“傍”字,寫出了“一樹寒梅”獨開的環境。第三、四句詩人把寒梅疑做是經冬而未消的白雪。寫出詩人遠望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早梅之“早”也點出了。 本詩展現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風而發的形象 (步驟一)。“寒”字點明早梅生存條件的惡劣;“迥”字表現出早梅的孤單;“白玉條“之喻、疑梅為雪之錯覺,鮮明地表現出早梅冰清玉潔之質(步驟二)。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步驟三)。215. 6.閱讀下面這首律詩,按要求作答。野菊 宋楊萬里 未與騷人當糗糧,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

20、寵光。【注】糗糧:干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1)頷聯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2)請自選角度賞析頸聯。(3)尾聯化用了陶淵明哪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典例示范226.閱讀下面這首律詩,按要求作答。野菊典例示范22解析:(1)政緣:正因為。肯:表反問。野菊的形象正在這一正一反的描寫里,抓住反問句和詩歌的寄托,可得出野菊品性高潔的結論。(2)頸聯即第三聯,鑒賞詩歌的角度可以是修辭方法、表現手法、抒情手法、詩歌突出特點等。“枝黃”是借代用法,代菊花。(3)陶淵明賞菊,是表達自己的高潔情操。作者別出心裁,用擬人的手法反其道而行之,寫東籬菊花向陶翁邀寵,與生在野外的菊

21、花無人欣賞卻不減其香形成了對比,相比籬菊,又高潔了不少。作者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別出心裁,讓人耳目一新。答案:(1)野菊生長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氣清馨。不因無人欣賞而自減其香,不為外部環境而改變內心的高潔的形象。(步驟一)(2)修辭:對偶,借代 煉字:“逢”“忙”等 色彩:“碧”與“黃”映襯 情感:喜愛之情(3)采菊東籬下。率性自然、超凡脫俗。23解析:(1)政緣:正因為。肯:表反問。野菊的形象正在這一正7. 苦筍 陸游藜藿盤中忽眼明,駢頭脫襁白玉嬰。極知耿介種性別,苦節乃與生俱生。我見魏徵殊媚嫵,約束兒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干霄戰風雨。【注】藜藿:藜和藿,泛指粗略的飯菜。公眾號:語文

22、教與學。唐太宗曾說,別人認為魏征言行無禮,我卻覺得他很嫵媚。15.詩人由苦筍聯想到了魏征,這二者有何相似之處?請簡要分析。(6分)歷史上的魏征以“犯顏直諫”著稱,其言行常常令人難以接受,好比苦筍的滋味并不適口;苦筍與生俱來的“苦節”,象征耿介性格,與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應該得到認可。247. 苦筍歷史上的魏征以“犯顏直諫”8. 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堵:座。削碎中原路:形容鷹掠地飛過。軒舉:意氣飛揚。 (1)這首詞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現手法來寫鷹的?請作簡要分

23、析。 (2)結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詞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襯托。用壁立的寒山、空曠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場景,襯托鷹的形象。猛氣猶存、老當益壯的情懷期待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志向258. 景物形象是指詩歌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單個景物形象,也有由多個景物形象(意象)組合成的意境。命題者常常考查考生對景物形象特點的整體把握,或者對某種意境的描述。要注意的是,詩中的景物作為“意象”,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詩中多個意象的組合,已營造出某種意境。因而,對詩中景物形象的賞析,不能只停留在景物的形態等外部特征上,還應揭示出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即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如劉禹錫

24、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一體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遼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里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劉禹錫的這首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輕輕著筆,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現于紙上,表現出驚

25、人的藝術功力。題型三 景物形象鑒賞景物形象26 景物形象是指詩歌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同:形式上相似,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發或表達自己的情感或思想2、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對客觀景物的描寫,抒發的是情感,表現的是情緒(喜、怒、樂、哀、愁等)。 托物言志是指詩人通過描寫的物來表明心跡、人生態度和人生感悟,表達一種思想、志向。異: 1、借景抒情的“景” 指自然風景托物言志的“物”常是某種具有象征意味的物品,詩人借助此象征意味來表明自己的“志”。 形象鑒賞 借景抒情與托物言志異同27同:形式上相似,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發或表達自己的情感或思想異 意象是主觀“意”和客觀“象”的結合,即熔鑄了詩

26、人主觀感情的客觀事物,是作者內在的思想感情與外在的客觀物象的統一,也就是“借景抒情”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如韋莊臺城“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中的“臺城柳”。常見考查方式1(2018全國卷)詩中前后兩次出現“酒”,各有什么作用?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2(2016全國卷)詩的前四句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這樣寫有什么用意?3(2014全國卷)詞上半片的景物描寫對全詞的感情抒發起了什么作用?請結合內容分析。4(2014大綱全國卷)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請簡要說明。5(2013江西卷)概括“蘭”“蕙”“菊”三種意象的共同內涵。題型一:意象含義(內涵)及作用的分

27、析28 意象是主觀“意”和客觀“象”的結合,即熔鑄了 1分析意象含義(內涵)的方法及答題2步驟 理解意象的含義(內涵)時,需要聯想到平時學習中積累的常見意象的含義(內涵),然后再抓住詩歌中描述該意象的關鍵性詞語,結合作者經歷或背景,找到“物”與“志”“情”的契合點,把握其特定語境中的深層含義(內涵),往往都是象征義。答題步驟如下: 步驟一:分析表層屬性。 步驟二:探求深層含義(內涵)。 2分析意象作用的5個角度 (1)渲染氣氛、奠定基調等營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2)塑造環境或背景的作用。它通常表現為通過多個意象組成群,為人物的活動提供環境或背景。 (3)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這是意象的最主要作用

28、。一些傳統意象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烏啼”傳達出“作者的羈旅之苦”,“空城落花”傳達出“作者對國勢衰危的哀嘆”及“一腔的愛國情”。意象在具體詩歌中傳達情感方面的作用,則由具體詩歌決定。 (4)襯托人物節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現在詠物詩中。 (5)結構上的線索作用。有的意象貫串始終,則往往為線索。 步驟一:描述意象,并指出意象的特色。 步驟二:分析作用,點出效果。29 1分析意象含義(內涵)的方法及答題2步驟29 分析意象含義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水調歌頭壬子被召,端仁相餞席上作 辛棄疾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

29、之百畝,秋菊更餐英。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注紹熙三年(壬子),辛棄疾奉召赴臨安,在陳端仁的餞行席上賦此詞。“余既”三句出自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概括“蘭”“蕙”“菊”三種意象的共同內涵。典例示范30 分析意象含義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典例示范30解題流程第1步:了解這三種意象在古代詩歌中最常見的內涵,如“蘭”“菊”都是高潔的象征;第2步:根據注釋可知,“蘭”“蕙”“菊”三種意象出自屈原的離騷,都是高潔的象征;第3步

30、:結合作者的經歷和詩歌內容,不難得出“蘭”“蕙”“菊”三種意象的共同內涵。答案:“蘭”“蕙”“菊”都是花草,在詞中都用來象征詞人高尚、純潔的品格和操守。31解題流程31 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單個景物形象,也有由多個景物形象組合成的意境。什么是意境?“意”就是主觀的思想情感,“境”就是作品中所描繪的客觀生活圖景,“意”與“境”高度融合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了一種渾然一體的可以引發讀者想象和聯想的使人恍如身臨其境的藝術境界。這就是意境。例如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由“竹林”“孤琴”“長嘯”“明月”等意象就構成了清幽絕俗的意境。 常見考查方式 成都七中半期

31、考試15.同是登高望遠,本詩與杜甫登高相比,在意境營造上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6 分) 1(2018天津卷)“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2017天津卷)第二聯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3(2015安徽卷)這首詩前六句描寫了月圓之夜的哪幾幅畫面?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4(2012湖南卷)請從意境營造的角度,賞析全詩。題型二:意境賞析(含畫面描述)32 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單個景物形象,意境術語舉例: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幽清明凈,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沉郁孤愁,如“野曠天底樹,江清月近人”;和諧靜謐,如“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開闊蒼

32、涼,如“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高遠遼闊,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33意境術語舉例: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33可供兩兩組合的詞有: 宏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壯闊、深遠、幽遠細膩空寂、纏綿、幽靜、幽美、寧謐、婉轉、朦朧、靜美繁復繁麗、熱烈、高亢、繁華、喧鬧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蕭條、荒涼、冷寂、荒蕪、淳樸、清麗(清新明麗)、恬淡、凄清冷落、冷森幽僻34可供兩兩組合的詞有: 宏闊341.分析意境題主要意象+意境氛圍(二字或四字短語)例1:同是登高望遠,本詩與杜甫登高相比,在意境營造上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6 分)本詩以清蟬、斜陽、 暮鴉、 衰草、 秋

33、風為主要意象,(1分)營造出凄清蕭瑟的意境;(2分) 杜詩以急風、 高天、 無邊落木、 不盡長江為主要意象,(1分)營造出雄闊蒼涼的意境。(2分)351.分析意境題主要意象+意境氛圍(二字或四字短語)例1:同是1. 漫成一首 杜甫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鳥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詩歌營造了一種什么樣的意境?答題指導:A、選取了哪些意象?B、這些意象組合成了一種怎樣的意境?參考答案:明月、風燈、宿鷺靜、跳魚鳴(以動寫靜),這四個意象有機地組合成清幽靜謐的意境。361. 漫成一首 杜甫36 步驟一:概述畫面 概述畫面時可采用“一幅修飾語畫面”的格式,比如:描繪了一幅初秋邊關陰沉凝重的

34、夜景;描繪了一幅清新秀麗的江南鄉村初春生活畫面。其中修飾語根據詩歌特點,往往包括“時間(如深秋)”“地點(如邊塞)”“景物特點(如蕭瑟荒涼)”等。附:景物特點(意境)術語2畫面描述題“總分”兩步走類型術語動活潑、熱烈、繁華、喧鬧靜恬靜、幽靜、寧靜、靜謐、恬淡悲悲涼、孤寂、清冷、凄涼、蕭瑟、幽遠壯壯闊、壯麗、空曠、高遠、清遠、雄渾美優美、明麗、清新、自然、質樸37 步驟一:概述畫面2畫面描述題“總分”兩步走類 步驟二:描繪景物描繪景物,指描摹出詩中的主要景物,不必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把主要景物找出來加以描述。特別提示若題干中還要求分析畫面(或者分析畫面蘊含的情感),則應不僅限于上面兩步,要根據題

35、干要求答出詩歌描繪景物時所運用的技巧,并分析畫面景物所蘊含的情感。38 步驟二:描繪景物38答題步驟39答題步驟392. 絕句二首(其一)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首詩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此詩描繪了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一) :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 (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402. 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游月陂 宋 程顥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臺。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水

36、心云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節約重陪。(1) 這首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請結合詩歌內容分析。(2)“林下泉聲靜自來”一句詩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請簡析其效果。【答案】(1)詩人通過寫百尺高臺,美麗的水光月色,樹林和泉聲等意象, (步驟一)(1分)營造了寧靜幽雅(或靜謐,幽靜等)的意境 (1分) (步驟二) ,表達了詩人閑適(或恬淡,自在),隨遇而安,不計較得失的淡泊情懷(步驟三) 。(2分)(2)反襯(以動寫靜,有聲襯無聲),以淙淙的泉聲襯托了月夜的寂靜。41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答案】(2)反襯(以動寫靜, 3概括景物特點題明角度,抓關鍵

37、 (1)明確角度,有的放矢。 從景物的色彩、動靜、節令、地域等角度分析,以確定景物的類型,是塞外景色還是田園農家,是春景還是秋色等。 (2)抓住關鍵,揣摩情感。 關注修飾、限制、描述性詞句,主要是形容詞、動詞,以及運用修辭的句子,這些詞句的色彩就透露出詩人的主觀情感,而景物的特點和詩人的情感又是不可分割的。 (3)恰當表述,準確概括。 用合適的形容詞來概括景物特點。42 3概括景物特點題明角度,抓關鍵42題型三:寫景技巧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歌是如何描寫景物的? 提問變體:這首詩歌在寫景方面有何特色?簡要分析這首詩歌描寫景物的方(手)法。43題型三:寫景技巧型43正確解答這類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1、看描景的角度:如高低、俯仰、遠近;聽覺、觸覺、視覺等的變化2、看寫景的方法:修辭(比喻、比擬、夸張),表現手法(虛與實、動與靜、情與景、白描與細描、側面描寫)3、色彩的渲染 色彩的渲染可以傳達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襯思歸的感傷。 絕句(唐)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A、鮮活、明麗和昂揚向上的色調,其內在形象情感則是高昂樂觀愉悅的的B、陰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調,其內在形象情感則是低沉傷感痛苦的44正確解答這類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A、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