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建設實踐指引全文_第1頁
2019版: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建設實踐指引全文_第2頁
2019版: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建設實踐指引全文_第3頁
2019版: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建設實踐指引全文_第4頁
2019版: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建設實踐指引全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版: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建設實踐指南(全文)器官移植經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斷發展,已經成為治療各種終末期疾病 最為有效的手段1。我國器官移植總量位于世界第二,國內已批準開展器 官移植手術的醫院有173家,涉及的移植器官包括肝臟、腎臟、心臟、肺 臟、小腸、胰腺、胰島細胞等2。器官移植領域中存在的眾多科學問題需 要借助豐富和高質量的生物樣本進行研究,建設規范化生物樣本庫有助于 保障生物樣本質量,發揮樣本資源價值3。我國生物樣本庫在中國醫藥 生物技術協會生物樣本庫標準(試行)ISBER生物樣本庫最佳實踐2012 等標準的指導下健康發展4,眾多具有專業特色的生物樣本庫應運而生 5。目前,國內眾多從事

2、器官移植醫院相繼開展了生物樣本資源保存工作, 但是國內外尚無針對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建設的指導性文件,不利于器官 移植生物樣本庫的規范化建設。為此,由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組織生物樣本庫分會器官移植學組”中國生物樣本 庫聯盟和“全國生物樣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器官移植工作組”共同起草了 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建設實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以指導規范化建 設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本指南依照ISBER生物樣本庫最佳實踐2018中國醫藥生物 技術協會生物樣本庫標準(試行)Canadian Tissue Repository Network.2012中國生物樣本庫一理論與實踐等指南、專著

3、和數十 篇國內外參考文獻,采用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推薦的醫學證據等級評價標準(表1)6,對器官移植樣本庫的建設、樣本采集、保存、倫理等 問題提出指導意見。.i招不畏孽*劉拇a址墩泉區詬該上罕H UA族卷”品卜堂“附即GFlHRrS走/外忻liR#*,口帆十曬由國公1明,收1明力賽惚IRC L學1HJ性.IH揖年界成M邛獨身力%讓何奧如口片 ii - H”根也閻 & &忖舊匚苗話色濘咕而海南 量常療加出肋才裁* &的,五川加在本也的H 件母:i!由泰吃律行、單肝置利祖拙好力位向常M4 宜fi批仕仲5附加kS-ttS史牙嶗IIU &UI工卻由您整口白干戈曲齊H Nt金力年懂 市川忖甫。需

4、件注七若桂聽鵬我里醇 ft if KA4砧防工E洋lt1E的iS沂可陸.推開訛胛圖ft 中占也比尼吼忐尤始的,*IIU &UI表1 循證醫學證據推薦分級系統設規劃(一)場和設備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的建設應規劃足夠的空間以滿足不斷增加的樣本資源儲存需求,樣本保存預估總量可參考(每例樣本分裝份數X每年樣本例 數X5年X120%)分別計算出室溫、普通低溫、超低溫、液氮等保存環境的樣本量,以預估總量/保存容器容量計算出保存容器數量和所需空間。器官 移植生物樣本庫應規劃獨立的樣本采集室、處理室、儲存室(有/無熱源)、信息管理室和質控室等,涉及組織樣本采集的樣本庫,為縮短樣本離體后 處理時間應在手術室附近區

5、域規劃樣本采集室。生物樣本庫建設的場地 應按照有效運行的宗旨設計,保障樣本及相關信息的采集、接收等一系列 工作正常實施,并且最大程度降低工作人員職業性疾病風險;設備應從成 本、使用效率、常規和特殊管理、軟硬件維護等方面提供指導性條例。具 體要求應參照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生物樣本庫標準(試行)執行。采 集和保存具有傳染性樣本(如含乙型肝類病毒、丙型肝類病毒、HIV、蒼白 螺旋體等)時應參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和生物安全 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7,8等要求進行建設和管理。推薦意見1 :器官移植樣本庫應依照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生物樣 本庫標準(試行)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相關標

6、準 規范化建設,組織樣本采集室應與手術室相鄰。(I C)(二)人員要求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應指派專職人員負責全面管理,生物樣本的處理、 保存、信息及質量控制應指定專職人員負責。組織樣本采集人員應為病理 診斷專業或經過系統化的病理專業培訓9,倫理、財務及樣本質量檢測(病 理形態及生物大分子等)可由相關科室人員兼職負責,工作人員數量應根據 預估樣本量合理規劃。生物樣本庫工作崗位為專業技術崗,工作人員應取 得相關專業技術資格認定和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組織生物樣本庫分會 頒發的崗前培訓證書10。推薦意見2:器官移植樣本庫工作人員應取得相關專業和行業技術資 格認定,設立專職技術人員負責樣本采集、處理、保存

7、、質控及信息化管 理等。(IC)二組織機構建設構建完善的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組織機構是保障其科學、規范運行的 必要條件,依照現行生物樣本庫組織機構建設要求應成立科學技術委員會 倫理委員會和管理和執行機構4。其中,生物樣本庫所在單位已有 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倫理委員會”的,可由其行使生物樣本庫相關職能,且 必須分別將生物樣本庫相關工作納入其正常的工作職責范圍??茖W技術委 員會”的主要職能是對生物樣本采集和使用相關工作的科學審查,并對生物 樣本采集、處理、保存、質量控制、信息化管理等相關技術,給予指導和 規范,其中器官移植專業人員占比不少于60% ;倫理委員會”的主要職能 是對生物樣本采集、入庫保存

8、、出庫使用、以及樣本轉移和銷毀等全程工 作進行監督,并提供相關法律和倫理支持,確保樣本捐贈者、樣本管理者、 樣本使用者的權益均在國家相關法律下受到保護,樣本相關工作合乎國際 倫理規范4。其應由醫學、倫理、法律相關專業人員和代表社會群體利益 的非專業人員構成11。管理和執行機構”的成員應包含從事器官移植的 臨床及科研人員和樣本庫技術操作人員,職責包括:(1)規劃樣本庫的整體 發展方向;(2)制定生物樣本庫的制度;(3)制定樣本采集的標準操作規程 (SOP) ; (4)負責樣本的采集、處理、儲存、出庫、運輸、質量檢測等日常 工作。推薦意見3 :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應組建科學技術委員會”倫理委員 會和

9、管理和執行機構以監督、指導日常工作。(C)三、倫理規范和知情同意器官移植生物樣本資源的采集和應用須通過倫理委員會”的審查11 。 “倫理委員應根據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 究倫理審查辦法和赫爾辛基宣言紐倫堡法典以及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頒布的世界人類基因組與人權宣言等規范,對保障捐贈者的知情 同意權利、捐贈者隱私保護、合理使用樣本等情況進行全面、客觀的審查1。知情同意是對從事人體取樣調查的倫理要求,是生命倫理學最基本的 體現12。器官移植樣本的采集涉及供者和受者兩個群體,并且存在 多類型樣本(組織、血液、尿液等)和多次采集的情況,因此,樣本采集知 情同意書應包括采集對象、樣本

10、類型、采集次數、應用方向及捐贈者權益 等重要信息。樣本采集應在捐贈者(供者、受者)簽署”樣本采集和保存知情 同意書”(簡稱“知情同意書”)后進行,因器官移植樣本的特殊性,在樣本入 庫前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所需簽署的知情同意文件。生物樣本庫工作人員 有義務對捐贈者簽署的知情同意書進行解釋。推薦意見4:器官移植涉及的生物樣本采集和應用均需獲得倫理委員 會批準。(IA)推薦意見5 :生物樣本的采集應在捐贈者簽署”樣本采集和保存知情同 意書”后進行。(IA)四、生物樣本的應用審核鑒于器官移植樣本整體數量較少,需謹慎審核樣本使用,有助于發揮 其最大科研和臨床價值。申請生物樣本應用人員必須如實填寫并遞交生物

11、 樣本使用申請及研究方案,向科學技術管理委員會和倫理委員會”提交 紙質申請。對已立項的研究項目,使用樣本時根據科研項目的立項級別, 研究者只需提供項目立項的批復文件、立項時科學技術管理委員會和 倫理委員會”的相關審查文件即可。生物樣本庫應將現存樣本分為”常見樣 本和稀有樣本兩類。常見樣本:(1)易于獲?。ㄈ缛鞴贅颖?,手術切除 樣本、血液樣本等)和/或(2)獲取例數不少于30例/年和/或(3)庫存份數不 少于3份。稀有樣本:(1)不易獲取(如供體樣本、活檢、穿刺樣本等)和/ 或(2)獲取少于30例/年和/或(3)庫存份數少于3份。樣本應用審核要求: (1)樣本出庫審定時應根據現存樣本類型、數量

12、及是否符合研究所需等多方 面綜合考慮;(2)評審委員人數不少于5名且為奇數;(3)評審委員對與自 身利益相關項目應采取回避機制。常見樣本和稀有樣本”需分別不少于 60%和80%的評審委員同意方可出庫。生物樣本庫應在收到紙質審批同意 后48 h內完成樣本出庫并詳細填寫紙質出庫記錄13。推薦意見6: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應依照樣本獲取難易程度、類型及 數量等將現有樣本進行分類管理,依據樣本稀有程度制定出庫審定標準。 (工C)推薦意見7:已獲批的省部級以上的科研項目,由于已經通過各項審 核,因此,項目中涉及的生物樣本使用時科學技術管理委員會和倫理委 員會無須再次審核。(IB)五、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與信

13、息應用是醫學研究和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管理必不可 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全面和專業的管理軟件是構建信息化管理的基 礎14。選擇信息化管理軟件首先要與自身樣本庫的設計和運作需要的工 作流程相符合,應結合各單位自身的網絡構架和工作特點,挑選成熟的商 業化軟件,管理軟件應能適應三種數據收集方法,包括手工、文本導入和 /或從所在醫院的HIS或LIS系統實時或定時獲取需要的數據集15。臨床和樣本采集、處理和儲存過程中獲取的信息是體現生物樣本價值 的重要保障,也是樣本庫實行信息化管理以及信息應用的基本因素16, 與捐贈者和生物樣本相關的臨床信息應該以表達捐贈者和生物樣本的生物特征為主的數據集形式進行規劃,

14、可以“必須的(Mandatory)和選擇性 的(Optional)兩種方式決定構成數據集的多個數據元素,用以表達捐贈者 和相應生物樣本的特征。上述的臨床信息至少應包含捐贈者”必須的數據 集:第一個數據集“身份信息,該數據集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數據元素: 捐贈者在樣本庫的編碼(如果有其他來源的編碼,將其他編碼一律設置為 別名”(Alias) ;(2)姓名;(3)住址;(4)通訊方式;(5)住院/門診號。其中上 述的(2)(4)三條數據元素,因為涉及隱私和數據安全信息,將以保密方 式管理。具體方法為:這三個數據元素構成一個編碼,該編碼分別以 keyldl、keyId2和keyId3分別指定到其相應的姓

15、名、住址和通訊方式, 編碼作為一個新的數據元素替代原來的三個元素。將此數據元素和其相應 內容特別另外保存,只有有權限的人可以提取應用,儲存方式可以類似 Microsoft Excel worksheet 或 Micarosoft Access 數據庫方式儲存和管 理。第二個數據集“家族史主要是家族中主要成員的疾病史,根據該樣本 資源的特別情況設置必要的數據元素,如父母、祖父母、直系兄弟姐妹的 相關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神經精神疾病、乳腺 腫瘤/婦科腫瘤、出血性疾病及其他腫瘤等。第三個數據集“遺傳史”主要是捐贈者的遺傳病史,根據該樣本資源的 特別情況設置必要的數據元素,如父母

16、、祖父母、直系兄弟姐妹的相關疾病,比如多囊腎、遺傳性腎炎、肝豆狀核變性、a 1-抗胰蛋白酶缺陷癥、Wilson病等遺傳性疾病。其余相關信息(如治療史、手術史及預后等)同樣以數據集的方式決定其 中所有的數據元素,并可將其中的數據元素根據實際可以獲取的情況分為 ”必須的“和“選擇性的”。所有數據集和其中相應的數據元素以表格形式描 述。另外,與生物樣本相關的數據集的“基本屬性”可有三個最基本數據元 素一樣本類型、器官/組織部位、添加劑(比如抗凝劑);捐贈者為供者時除 提供上述數據集外還應提供死亡時間、死亡原因和供體器官冷/熱缺血時間 等數據元素。上述信息建議由醫院網絡內直接獲取/共/受者間的信息應建

17、 立關聯性,有助于資料的完整性。樣本信息應包括采集、處理、儲存、質 控和應用等方面信息16,每份樣本應完整錄入來源、類型、體積、處理 方式、編碼、采集時間、冷熱缺血時間、儲存位置、存儲溫度及凍融次數 等;質控信息應包括溫度監控記錄、質控時間、方法和結果等17;應用 信息應包括樣本類型、數量及項目名稱和取得成果等。信息錄入應以詞條 形式錄入并設置警示功能,避免重要信息遺漏,同時應該有輸入信息的合 理性驗證功能18。推薦意見8:器官移植樣本庫需建立完善和安全的信息化管理平臺, 以數據集的形式對捐贈者及生物樣本的相關信息進行規劃管理。(IA)推薦意見9 :數據集需包括“身份信息“家族史”“遺傳史”和

18、生物樣本” 基本屬性”等數據元素,供/受者數據元素應建立關聯性。(Ha B) 六、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 QMS)和運營 質量管理是建設規范化生物樣本庫的關鍵,可有效保障生物樣本和實驗結 果的質量19。前期策劃、文件制定、試運行和體系審核是建立QMS的 四個步驟,其中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包括管理職責、質量手冊、程序文件、 標準操作規程(SOP)和記錄表單等,應覆蓋生物樣本庫運營全過程。質量 保證(QA)和質量控制(QC)是QMS中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QA是完整的 管理運作系統,包含規劃、實施、建檔、記錄、評估和改進幾個方面。QC

19、是一個設定標準、測量結果、判定是否達到預期要求、對質量問題采取措 施進行補救并防止再發的過程,包括室內質量控制(IQC)、室間質量評價 (EQA)以及樣本質量評估20。IQC的主要控制點包括樣本接收前變量、樣本處理過程控制和方法學 驗證,應注重對采集流程的控制,各種操作應嚴格依照SOP標準執行, 包括樣本采集部位的準確性、樣本離體后時間、處理及保存過程等。EQA 是由權威外部機構組織實施的質量評價,國內可申請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 會組織生物樣本庫分會(BBCMBA)組織的生物樣本庫質量達標檢查,國 際可申請“生物與環境樣本庫學會(ISBER)委托盧森堡聯合生物樣本庫 (IBBL)組織的“生物樣本

20、庫樣本質量控制檢測能力測試”。推薦意見10 :根據生物樣本的應用要求制定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對器 官移植生物樣本庫運行過程進行質量管控。(I B)推薦意見11 :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應經過外部評審機構的評定。(Ha B)七、樣本的質量評估質量評估包括對組織、體液、細胞和核酸樣本的評估,生物樣本在采 集、處理及儲存的過程中常存在諸多不可控因素21,因此,在制定樣本 的質量標準時應以滿足預期實驗需求為宜。評估方法包括”定期隨機抽樣” 和“針對性”評估兩種方法,前者是定期按一定比例隨機抽取生物樣本進行 質量檢測,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但會消耗現存樣本且提高質量評估成本, 后者是針對未能滿足QMS標準的樣本進

21、行檢測,可減少質量評估樣本用 量和成本,但需有完整QMS體系監管。組織樣本評估需要從病理形態、分子水平和特定指標等幾個方面對樣 本進行評價22。庫存組織樣本均應有對應組織切片用于病理學評估并長 期保存,病理學評估是評價組織壞死程度、腫瘤成分比例、采集準確性和 完整性的金標準23,腫瘤成分比例不少于75%為質量良好,可用于大多 數研究,腫瘤或壞死成分比例少于65%原則上可不予保存。接受移植的腫 瘤患者(如肝臟移植)術前使用各種抗腫瘤治療可導致腫瘤存在不同程度的 壞死,可借助顯微切割技術獲取腫瘤組織保存。組織樣本可采用RT-PCR 技術、凝膠電泳、質譜分析等方法對其核酸(DNA、RNA)和蛋白的質

22、量進 行檢測24。體液樣本(如全血、血清、血漿、尿液、膽汁等質量評估可因采集、處 理和儲存方法的不同對其物質含量、分子功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可以 在保存前用特定的分子標志物評估其完整性能否滿足科研設計要求。細胞 樣本的質量評估指標包括細胞數量、活性和污染(細菌、病原體和病毒)程 度等幾個方面??刹捎眉毎嫈蛋?儀測定細胞數量,臺盼藍染色法或熒光 染料標記法檢測細胞活性,細菌培養等檢測污染情況25,26。生物樣本內或提取后的核酸評估包括測定其完整性(分子量、RIN值)、 濃度和純度27。DNA樣本可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法檢測其片段大小和完 整性,通過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其濃度(OD260 nm值)

23、和純度(OD260 nm/280 nm值)。RNA樣本的完整性目前推薦檢測其RIN值判定(RIN值 接近10完整性最好、RIN值不小于7為合格)或通過28S/18S比值判定, 可通過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RNA的濃度和純度。為保證樣本質量檢測結 果的客觀性,可將樣本送至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相關檢測28。推薦意見12 :根據樣本類型及應用方向采用針對性”評估方法有選擇 性地進行形態學、核酸質量、細胞活性等質量評價。(I B) ,1生物樣本的采集和處理組織樣本.切除器官樣本不同類型切除器官的組織樣本采集方案(部位、順序、大小及數量)和操 作流程應根據器官類型、采集地點及預期應用方向并與臨床和病理醫師商

24、討后制定29。生物樣本具有潛在生物危害性,嚴禁樣本采集人員在無防 護措施下進行樣本采集。具有傳染性的樣本應根據其危害程度,依照相關 規定采取人員和環境防護30。樣本采集人員應在采集前詳細了解病變部 位、范圍、性質以及有無傳染性疾病等基本情況,采集占位病變樣本時還 應了解占位大小、數量和治療史等。切除器官樣本采集過程煩瑣,不可控 因素較多,應詳細記錄采集過程,以備預期研究提供基線資料31。器官移植手術復雜導致樣本離體時間不定,為保障樣本中生物大分子 的穩定性和活性,要求采集人員與手術人員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組織樣 本采集至少需要兩名工作人員協同完成,一名負責樣本的采集及分裝,另 一名負責采集過程

25、中的輔助工作。全器官樣本離體后應放置于裝有冷藏介 質(28 )的無菌容器中即刻轉運至采集室,并于離體后30 min內完成 采集、分裝及低溫保存,分裝后的樣本應放置在低于保存溫度的容器中進 行轉運32。離體時間超過30 min的樣本也應進行采集,隨后對樣本進 行質量評估,滿足要求的樣本可進行長期保存。樣本采集區域、采集器械和物品應保持清潔無菌,盡量使用一次性器 材,避免交叉和二次污染。組織樣本的切割和分裝應在低溫(28 )環境 中進行并置于浸濕的無菌紗布上操作,用于RNA研究樣本的采集器械應 進行RNA酶滅活處理,并將樣本放置于RNA保護劑中長期儲存33。采 集前應測量器官的大小、重量和體積(排

26、水法)并對表面和病變部位進行拍 照存檔。采集順序應依照非病變區、病變旁區、病變區以及無菌區、有菌 區原則依次進行。在不影響病理診斷的前提下,每病變區域分裝份數不少 于10份,每份樣本體積不大于0.5 cm3,多個占位病變應分別采集保存, 以便于開展多項臨床和科學實驗,樣本采集應盡量避免出血、壞死區。占 位性病變直徑在0.51.0 cm時,沿病變最大徑剖開,2/3用于病理診斷, 1/3放置于RNA保護劑中保存,直徑小于0.5 cm的病變不進行樣本采集 和保存12。附帶其他臟器或組織時,應依照臨床技術操作規范病理學 分冊,ISBN 7801941950)進行采集,根據科研及臨床需要保存組織樣 本3

27、4。樣本采集過程應盡量避免破壞器官整體形態,剩余樣本應放置于 標本缸內用中性福爾馬林溶液浸泡并編號后長期保存,可用于今后的形態 學、蛋白及部分核酸相關研究32。.活檢組織樣本活檢組織樣本(供/受者)的臨床和研究價值巨大,主要用于供體器官的質量評估和術后并發癥的病理診斷,活檢方式包括手術切取活檢、穿刺活 檢、內鏡導管活檢等35,涉及的移植器官包括肝臟、腎臟、心臟、肺、 小腸等?;顧z組織樣本獲取過程為有創性操作且獲取量少,因此,應在符 合倫理且對捐贈者充分告知并獲得允許的情況下自愿留取;活檢組織樣本 應在滿足病理診斷的前提下,依據預期研究目的制定科學的采集方案并選 擇最優的保存方法。活檢組織樣本應

28、在臨床專家的指導下獲取,且不會對捐贈者造成危害 的情況下優先選擇楔形切除樣本,獲取的組織樣本體積約23 mm3且應 即刻放置凍存管內編碼、保存,根據采集份數依次放入RNA保護劑、氣 相液氮中保存17。生物樣本庫不再留取活檢組織的病理質控樣本,可借 助臨床病理診斷結果作為質控依據。每例保存的活檢組織樣本建議保存同 期血液和/或尿液樣本并記錄相關臨床信息36。推薦意見13 :針對器官類型制定合理的組織樣本采集方案和流程,確 保樣本采集不影響病理診斷的準確性。(I B)推薦意見14 :切除器官離體后應在潔凈無菌區域內盡快完成組織樣本 采集并完整記錄采集過程,每例樣本應多份保存。(IA)推薦意見15

29、:活檢組織樣本在符合倫理且對捐贈者充分告知并獲得允 許的前提下自愿留取。(皿B)推薦意見16 :活檢組織樣本應在RNA保護劑、氣相液氮中保存。(IA)(二)體液樣本器官移植涉及的體液樣本種類包括血液、尿液、胸腔積液、腹水、膽汁等/共/受者應于器官移植前24 h內采集血液和/或尿液樣本一份,受者 在移植后依據預期研究方向制定體液樣本的采集類型、間隔周期和數量, 推薦在移植后7 d、14 d和出院前采集,所有有創性的體液樣本的采集應 與臨床檢查同時進行26。.血液樣本:采集和保存前應依據預期實驗所需用量制定采集和處理方案。血液樣 本采集后應置于28 環境中暫存并盡快(24 h)完成處理和保存。全血

30、 分離后的血清或血漿分裝至若干(約5管)凍存管內(250 pl/管)于-80 以下保存,棕黃層加入冷凍保護劑后-140 以下保存37??鼓商?取血漿、血沉棕黃層(含白細胞)、紅細胞,可供核酸檢測和活細胞提取, 不同類型的抗凝劑對后續研究也有影響,常用EDTA抗凝管采血。非抗凝 血可獲取血清和血凝塊,可供DNA基因分型和其他代謝產物研究38。.液樣本:采集方法取決于所要分析的類型,采集前需要清洗外陰并采集排尿后 的清潔中段尿液,其細胞和微生物污染率較低。晨尿(高濃度)有利于檢測 白細胞、紅細胞和激素等,隨機采集適合于常規篩查和細胞學研究,分段 采集用于比較尿液和血液中分析物的濃度,定時采集可

31、以用來比較某些生 物分子的排泄模式,采集時間是12 h和24 h37。采集容器應為防漏的 無菌干燥廣口容器,容量為503 000 ml,根據分析物檢測的要求可添 加乙二胺四乙酸(EDTA)、酸化劑或焦亞硫酸鈉等防腐劑,尿液收集后冷藏 并保存。尿液樣本要離心去除細胞及碎片,脫細胞的尿液和分離的細胞分 裝后放置于-80 以下環境保存。尿液膜常溫保存可用于尿中蛋白、 microRNA及代謝產物的保存,有利于降低保存成本,節省儲存空間39。.胸腔積液、腹水、膽汁等:采集和保存過程中應遵循無菌操作原則,樣本獲取后應置于28 環境中靜置暫存并盡快(24 h)完成處理和保存。胸、腹水處理同尿液樣 本,-80

32、 以下保存。膽汁樣本可供科學研究項目尚不清楚,建議不經 過離心直接分裝(0.5 ml/管),置于液氮環境中保存。推薦意見17 :依據器官移植類型和預期應用方向制定體液樣本采集種 類、數量及時間點。(IC)推薦意見18 :體液樣本應依據樣本類型,進行成分提取后保存。(I A)(三)活性組織/細胞樣本隨著移植領域研究的不斷發展,要求保存具有生物活性樣本以供腫瘤 耐藥檢測、人源腫瘤異物移植(PDX)模型建立、原代細胞培養、干細胞分 離及移植免疫學研究使用40。樣本離體后采集/處理時間、無菌采集技術、 梯度降溫及復溫程序是影響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41。樣本處理的SOP文 件應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中建立

33、。簡要采集和處理流程:在無菌環境下快速獲取具有生物活性的樣本并 于超凈工作臺內進行樣本分離、分裝。用于PDX模型建立的樣本可即刻 接種于裸鼠體內或放入特殊保存液中置于28環境中保存48 h,但 隨保存時間的延長,組織活性逐漸降低42。用于原代細胞培養的組織樣 本應于超凈工作臺內剪碎組織后根據組織類型選擇適宜濃度的消化酶和 時間對組織進行細胞化處理,商品化的組織處理儀和試劑可降低對組織活 性的影響26。處理后的活性細胞溶液可進行細胞培養或低溫凍存。細胞 凍存前應測定細胞濃度和活細胞比例,將細胞放入無菌凍存管內加入自配 的冷凍保護劑或其他商品化保護劑,混勻后進行程控降溫并于液氮中保 存,嚴禁反復凍

34、融,細胞復溫應在37 恒溫水浴箱中快速完成43。推薦意見19 :活性組織/細胞樣本的采集和處理應在樣本離體后即刻 進行,采集和處理應執行無菌操作規程。(IA)推薦意見20 :器官移植生物樣本庫應開展血液中白細胞的活性保存, 有利于移植免疫學研究。(IC) 九、生物樣本的保存科學合理的生物樣本保存方法和溫度可保證樣本預期應用質量,節省 空間,降低成本,提高存取便捷性,是建設生物樣本庫的關鍵。器官移植 生物樣本庫應根據樣本類型、預期儲存時間和應用方向選擇適宜的保存方 法和溫度。生物樣本保存方法包括處理后保存、整體保存和分裝保存。處理后保 存是獲取樣本后即刻提取其預期研究所需的生物大分子(DNA、R

35、NA、蛋 白等)進行保存,可避免生物大分子降解,但其處理成本高,應用方向單一, 主要用于研究目的明確的小規模樣本保存44。整體保存適用體積小或前 處理對質量影響較大的樣本,如活檢樣本等。分裝保存是將樣本根據預期 研究要求,等體積分裝若干凍存管內進行保存,可提高樣本的多方向應用 價值,避免反復凍融對質量的影響,但會增加樣本庫的工作量和保存成本, 不規范的分裝操作可導致樣本質量不一,應用自動化分裝平臺可降低對樣 本質量的影響45。生物樣本的保存溫度包括:室溫(425 )、低溫(-604 )、深 低溫(-80-60 )和超低溫(-196-80 )。室溫用于福爾馬林固 定的樣本、組織蠟塊、切片的保存,其對生物大分子的保存效果不佳,并 應控制保存區域的濕度和避免樣本蟲蛀。冷凍干燥保存、干化學基質保存 和穩定劑保存是新興的常溫保存技術,也是未來樣本保存發展方向,但上 述方法保存樣本時限短,成本高,不推薦大規模樣本保存使用46。低溫 環境中04 用于樣本處理前的短期(組織樣本4 h、體液樣本12 h) 保存,此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