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課件_第1頁
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課件_第2頁
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課件_第3頁
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課件_第4頁
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2022/10/1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2022/9/24第十內容提綱 Content outline問題的提出1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的基本概念與測度2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結構規劃3生態經濟城市(Eco2 Cities)規劃 城市商業設施布局規劃45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內容提綱 Content outline問題的提出1城市功能問題的提出11.1 低碳城市建設的主要對策構建低碳社會,減少CO2排放量(GHG/溫室氣體排放)是對應全球氣候變化的需要,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責任。據統計,全球80%的

2、CO2排放量產生于城市和交通。因此,構建低碳城市是對應全球氣候變化的關鍵之一。影響CO2排放量的主要因素與主要對策:能源對CO2的依存度:開發清潔能源能源使用效率:節能、使用再生能源增長方式:轉變增長方式城市形態演變對功能空間緊湊度的影響中國城市空間擴張的低碳化途徑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問題的提出11.1 低碳城市建設的主要對策城市形態演變對功問題的提出 11.2 與構建低碳城市相關的空間規劃對策建設低碳城市,即要削減城市CO2排放量(GHG),這關系到建筑、城市、區域三個尺度的工作。建筑/場地尺度: 控制排放源節能減排(GHG減排),提高節能效率,優化能源結構。 綠色建筑 自

3、然采光、通風,保溫隔熱材料,使用清潔能源。 場地布局 合理的建筑密度或土地使用強度城市形態演變對功能空間緊湊度的影響中國城市空間擴張的低碳化途徑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問題的提出 11.2 與構建低碳城市相關的空間規劃對策城市形問題的提出1城市/社區尺度: 使用再生能源:區域/社區再生能源集中供給設施 構建低碳型(可持續型)社區/城市城市形態:緊湊型城市(減少機動車交通發生量)交通體系:公共交通導向(減少對私家車的依賴度)土地利用:安全的生態格局(綠城、綠色社區)區域尺度:減少運輸里程:減少碳足跡構建城市群:強化城市群內外的經濟聯系中國城市空間擴張的低碳化途徑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

4、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問題的提出1城市/社區尺度:中國城市空間擴張的低碳化途徑第問題的提出1“緊湊城市”的形態:(1)緊湊城市不應該只強調土地使用的高密度和高強度;(2)更重要的是在城市生態格局安全的前提下,城市基本功能的緊湊;(3)為了做到功能的緊湊,具有適度的土地使用的混合性,其中包括:平面的混合與豎向的混合;(4)各空間單元之間具有較好的可達性。城市形態演變對功能空間緊湊度的影響中國城市空間擴張的低碳化途徑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問題的提出1“緊湊城市”的形態:城市形態演變對功能空間緊湊度城市形態的優化與環境影響相結合大都市圈的城市增長管理美國Oregon州Portland大都

5、市圈最主要的經驗:將土地使用、交通及大氣質量緊密聯系。(所謂的LUTRAQ:Making land use, transportation, air quality connection)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城市形態的優化與環境影響相結合大都市圈的城市增長管理有機疏散與可持續再生結合的空間發展模式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有機疏散與可持續再生結合的空間發展模式第十二章低碳視多種形態的城市與區域發展模式(密度和強度、交通工具)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多種形態的城市與區域發展模式(密度和強度、交通工具)第十二章新加坡的案例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

6、化研究新加坡的案例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1996年版規劃2003年版規劃,將改建成新的城市中心區(New Downtown)將開敞空間從6%擴展到12%。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1996年版規劃2003年版規劃,將改建成新的城市中心香港(TKO/Tseng Kwan O New Town)土地混合使用(快速交通車站與住宅聯合開發)的案例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香港(TKO/Tseng Kwan O New Town)土荷蘭鹿特丹的(城上城)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荷蘭鹿特丹的(城上城)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第十二章低碳視

7、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日本東京六本木的空中花園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日本東京六本木的空中花園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紐約曼哈頓的自維持的鄰里單元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紐約曼哈頓的自維持的鄰里單元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的測度22.1 路徑框架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可持續城市形態低碳型城市形態全球氣候變化出行距離短的緊湊型城市形態減少碳排放可能緊湊形態的測度環境指標形態指標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的形態特征中國城市形態的環境績效城市形態演變對功能空間緊湊度的影響城市空間增長的低碳化形態路徑環境績效

8、的評價標準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的測度22.1 路徑框架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的測度2模型構建設想問題意識切入點 通過計算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指標,排除其他因素對城市環境的影響,表征城市服務設施交通理論出行量,對不同類型的城市形態和土地利用強度對環境的影響進行評價。問題一:自然地理因素和社會經濟等因素同時影響了城市,造成城市有千萬種變化。問題二:城市形態與土地利用強度難以與環境指標發生直接的聯系。問題三:城市形態和土地利用強度對環境的影響評價中很難找到統一的標準。選擇城市交通出行情況作為聯系城市形態與土地利用以及環境的典型指標進行評價。以產生的交通

9、量最小為目的判斷案例城市的合理城市形態。本次研究把問題歸結到不同城市形態類型城市交通出行量計算問題上。2.2 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模型構建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的測度2模型構建設想問題意識切入點 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的測度22.3 模型的構建不僅僅考量“外部空間形態”的“緊湊”從服務設施布置引起的必要出行衡量城市功能空間形態的“緊湊”考慮到商業設施等級不同本次把商業分為市級商業、區級商業和社區級商業三類進行研究。 城市中的部分組團沒有市級商業點把此組團歸并到離它最近的城市市級中心點,并計算得到最終的城市市級商業功能空間緊湊度。圖 6-1 服務設施服務范圍示意圖城市

10、服務設施服務半徑的計算公式其中:D城市服務設施平均服務半徑Si服務區等效圓面積N服務設施點數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定義為: T=1/D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的測度22.3 模型的構建不僅僅考量“外部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的測度模型的修正(加權)城市一些設施(如商業設施)的分類很多、等級不一,本文將其分為市級、片區級、社區級三個等級。對于一些組團城市,城市中的部分組團沒有市級中心點,研究把此組團歸并到離它最近的城市市級中心點,并量得此組團重心到最近市級中心點的距離D組,并應用下列公式計算得到最終的平均服務半徑。其中:D市市級服務設施平均服務半徑D中中心城區市級服務設施平

11、均服務半徑S中中心區面積D組1組團1到最近市級商業點距離S組1組團1面積D組2組團2到最近市級商業點距離S組2組團2面積2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的測度模型的修正(加權)其中:2第十二章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的測度22.4 案例城市商業功能空間緊湊度計算示例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的測度22.4 案例城市商業功能空間緊湊度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的測度22.5 城市空間增長的低碳化形態路徑 研究對象的形態條件設定 三種城市空間增長模式:圈層增長模式;雙城增長模式;新城增長模式。 城市的用地規模增長一倍(從S增長到2S). 用地規模為S的城市

12、需要配置1個市級公共服務中心和4個區級公共服務中心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城市功能空間緊湊度的測度22.5 城市空間增長的低碳化形態路在城市規模一定的前提下,影響城市形態的低碳績效的指標是城市公共服務中心的數量和分布方式以及城市空間形態模式。首先,城市公共服務中心的數量的增多會帶來更短的到達公共服務中心的平均出行距離,從而帶來更高的低碳績效,同時較均勻的城市公共中心分布方式會帶來較優的低碳績效。城市形態的低碳績效與城市形態模式息息相關,不同的城市空間形態模式會帶來不同的低碳績效。主要結論一構建低碳績效模型城市形態的低碳績效模型構建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在城市規模一

13、定的前提下,影響城市形態的低碳績效的指標是城市公市級公共服務中心的平均出行距離比較初始狀態R=圈層增長模式R=雙城增長模式R=新城增長模式R=城市空間增長的低碳化形態模式理論研究L為無市級中心的新城重心到主城邊緣的距離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市級公共服務中心的平均出行距離比較初始狀態圈層增長模式雙城增區級公共服務中心的平均出行距離比較初始狀態R=圈層增長模式R=雙城增長模式R=新城增長模式R=城市空間增長的低碳化形態模式理論研究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區級公共服務中心的平均出行距離比較初始狀態圈層增長模式雙城增空間增長模式用地規模綜合平均出行距離初始狀態S圈層增長模

14、式2S雙城增長模式2S新城增長模式2S綜合平均出行距離1 L為無市級中心的新城重心到主城邊緣的距離通過綜合平均出行距離的比較得知:雙城增長模式是平均出行距離變化最小的一種城市空間增長模式,圈層次之,新城增長模式的平均出行距離變化顯著.城市空間增長的低碳化形態模式理論研究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空間增長模式用地規模綜合平均出行距離初始狀態S圈層增長模式23石家莊現狀城市功能比較集聚,主要集中在一環路內約17平方公里的范圍內,交通不堪重負。未來的城市發展中,現狀形態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城市需要尋找新的路徑進行發展。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結構規劃石家莊市共有市級商業服務中心兩個

15、,區級商業服務中心共7個。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3石家莊現狀城市功能比較集聚,主要集中在一環路內約17平方公石家莊現狀空間形態的低碳績效評價市級商業中心服務范圍分析商業中心名稱服務范圍(平方公里)平均出行距離(公里)東購和新百廣場區域67.053.08新華集貿市場和南三條市場95.313.67平均出行距離:3.43km但是,石家莊市級商業中心全部集中在石家莊中心地帶居民到達市級商業服務中心的最長距離達到15.38公里。石家莊城市空間增長的低碳化形態模式實證研究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石家莊現狀空間形態的低碳績效評價市級商業中心服務范圍分析商業石家莊現狀空間形態的低

16、碳績效評價區級商業中心服務范圍分析商業中心名稱服務范圍平均出行距東購和新百廣場區域29.332.04新華集貿南三條市場5.620.89西美和北國商城區域10.231.20建華百貨藍天商廈區域48.272.61廣安大街21.901.76中華大街槐安路交口26.521.94中山西路地道口附近1.080.39裕華路與中華大街交口17.091.56站前街附近(華聯)2.320.57平均出行距離是1.98公里區級商業設施分布極不均勻,服務范圍面積相差較大,與石家莊市各區人口相對均勻分布形成較大矛盾。石家莊城市空間增長的低碳化形態模式實證研究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石家莊現狀空間形態的低碳績

17、效評價區級商業中心服務范圍分析商業石家莊城市空間增長的低碳化形態模式優化本文選擇兩個時點(現狀2008年和規劃2030年)進行比較研究,城市增長前后城市規模均由現狀的162平方公里增長到規劃的380平方公里。圈層空間增長方案雙城空間增長方案新城空間增長方案石家莊城市空間增長的低碳化形態模式實證研究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石家莊城市空間增長的低碳化形態模式優化本文選擇兩個時點(現狀可選擇方案的低碳績效評價市級公共服務中心格局的平均出行距離比較雙城增長模式最優,新城增長模式平均出行距離距離顯著增加。石家莊城市空間增長的低碳化形態模式實證研究區級公共服務中心格局的平均出行距離比較平均出

18、行距離:圈層雙城新城。隨著新城數量的增多,有利于使區級公共服務中心更均質的分布在城市中。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可選擇方案的低碳績效評價市級公共服務中心格局的平均出行距離比可選擇方案的低碳績效評價綜合平均出行距離比較雙城模式最短,圈層次之,新城增長模式最長。小結:石家莊城市空間增長的低碳化形態模式選擇雙城增長模式是石家莊城市空間增長的最優選擇。在未來城市空間增長中,應選擇正定打造雙城雙心模式,不應圈層增長或盲目建立多個組團。在選擇正確選擇城市空間增長方式的同時,應在新建城市區域建設相應數量的各個等級的公共服務中心,并且新建的公共服務中心應盡量均質的分布在城市中。石家莊城市空間增長

19、的低碳化形態模式實證研究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可選擇方案的低碳績效評價綜合平均出行距離比較雙城模式最短,圈石家莊市現狀城市空間形態不合理,城市商業服務中心比較集聚,造成較長的平均出行距離。市級公共服務中心分布集聚,居民到達市級商業服務中心的最長距離達到15.38公里,是一種及其不集約的服務中心分布方式。區級商業服務中心的服務范圍相差較大,一些地區形成了商業中心空白區,極大的影響了城市中居民的生活,同時造成了城市較長距離的城市出行。石家莊城市空間增長的低碳化形態模式是雙城模式,并且新設置的公共服務中心應盡量均質的分布在城市中。不可無限制向外圈層擴張和盲目建設許多組團。由于城市規模

20、的擴張而新建的公共服務中心,應盡量均質的布置在城市中,使城市中的居民方便的享受城市服務。石家莊城市空間增長的低碳化形態模式實證研究主要結論三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石家莊市現狀城市空間形態不合理,城市商業服務中心比較集聚,造生態經濟城市(Eco2 Cities)規劃4.1生態經濟城市(Eco2 Cities) 世界銀行于2009年提出“生態經濟城市”(Eco2 Cities)的概念,強調“生態與經濟相互協調促進,并推動城市發展,使之更加具有可持續性”,并設立“生態經濟城市項目”,旨在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機會,實現城市的可持續增長。生態城市通過一體化城市規劃和管理,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為

21、社會和人民謀福祉,同時為子孫后代保護、培育生態系統。經濟城市通過有效利用所有有形和無形資產,為城市居民、商業和社會創造價值與機會,實現有創造性、有包容性和可持續的經濟活動。生態經濟城市基于生態和經濟的可持續性之間的協同增效、互為依賴,在生態保護、環境優化、資源集約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增長。4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生態經濟城市(Eco2 Cities)規劃4.1生態經濟城生態示范區手段:生態評價、綜合性城市規劃和管理目標:建立良性循環的經濟、社會和自然復合生態系統,推進居民生活、社會經濟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經濟示范區手段:調整產業、提高經濟創收能力目標:產業結構升級

22、,提高經濟活力城市建設示范區手段:綜合性城市規劃和管理,工程實施目標:開展周期性、動態性的規劃和管理,發揮城市先導性功能,提供城市優化服務,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服務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經濟城市(Eco2 Cities)規劃4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生態示范區生態經濟城市(Eco2 Cities)規劃4第十社會行為用地水交通廢棄物能源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示范區區域尺度園區尺度地塊尺度 4.2 生態經濟城市(Eco2 Cities)規劃要素用地:包括園區內建筑建造過程和使用過程中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壓力,以及開放空間的環境貢獻。交通:包括園區內各種交通方式所產生的資源、環境壓力。社會行為:

23、包括園區內各類人群(辦公人員、居民等)的日常行為對資源、環境產生的壓力及積極影響。水:包括園區內的自來水利用、雨污利用及給排水網絡建設。能源:包括園區內各類能源的使用對資源、環境產生的壓力。廢棄物:包括園區內廢棄物的產生、收集及循環利用過程。考察內容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社會行為用地交通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示范區區域尺度園區尺度地塊尺北京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示范區規劃研究(世界銀行項目 ) 生態經濟城市(Eco2 Cities)規劃4 4.3 生態經濟城市(Eco2 Cities)規劃實踐麗澤金融商務區被世界銀行確定為其在中國開展“生態經濟城市項目”的示范區,并獲得世行貸款1.5億美元

24、貸款,主要用于包括低碳型經濟、環保型產業以及綠色生態產業等方面的研究和建設。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北京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示范區規劃研究(世界銀行項目 )生態北京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示范區規劃研究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中心2011年1月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北京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示范區規劃研究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中心第 本研究基于“生態經濟城市”的發展要求,在北京市麗澤金融商務區原有規劃的基礎上,構建在地性的評價體系,進一步優化、完善示范區的規劃方案,逐一確定麗澤金融商務區各地塊的建筑能耗準入門檻,同時搭建具有可操作性的監測管理平臺,以引導其開發建設。原規劃評價原規劃優化監

25、測依據 4.3 評價與優化 麗澤金融商務區原規劃的評價 麗澤金融商務區原規劃的優化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 本研究基于“生態經濟城市”的發展要求,在北京市麗澤金 北京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示范區生態經濟評價模型生態效益評價評價模型的選擇評價模型的構建經濟效益評價碳價估算經濟投資估算本研究選擇碳足跡模型進行生態效益評價,可根據所在國家(地區)的國際碳交易價格(即碳價)轉化為貨幣,從而衡量經濟收益。(注:我國國際碳交易價格約為10歐元/噸)生態效益的提高取決于設施的建造或者系統的改造,即生態效益需要經濟成本投入。生態效益越大,相應的經濟投入也就越高。鑒于此,有必要對該經濟投入進行估算,用于

26、評價生態效益產出與經濟投入之間的差值。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 北京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示范區生態經濟評價模型生態效益評價評價 北京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示范區系統優化指標體系本研究制定了針對該商務區的在地性北京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示范區系統優化指標體系;對麗澤金融商務區提出更為嚴格、但不失可操作性的標準,以期實現綠色低碳、生態經濟效益最優化的建設目標。強制性與優選性優化指標通過強制性準入門檻與完善性優選項的設置,評價研究區域現有規劃評價現有規劃目標性優化指標通過持續性時間變化保證研究區域維持綠色低碳目標的長期效果分析規劃效果進行情景分析要素因子指標地塊尺度園區尺度區域尺度第十二章低碳視角的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研究 北京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示范區系統優化指標體系本研究制定了針對 三層尺度地塊尺度園區尺度區域尺度園區尺度:指原規劃方案中的核心范圍,即麗澤金融商務區的2.79km2的核心園區范圍。區域尺度:指原規劃方案中的8.09km2規劃研究范圍。地塊尺度:以城市道路為界、劃分出的地域范圍,按照原規劃,麗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