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掌握主要的文言句式。2典型的句式意義,學生認真掌握。教學重點與難點歸納、總結主要文言句式的特點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文言文是我們高中語文學習的一大重點、難點。要理解一篇文言文,就必須掌握、理解文言文中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請大家回顧我們在高中階段學習過的特殊的文言句式有哪些?學生回答,明確:省略句、被動句、判斷句、倒裝句(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謂語前置即主謂倒裝)。本節課,我們學習前三種句式省略句、被動句、判斷句。二學習判斷句:現代漢語的判斷句常用判斷詞是“是”,文言文表判段的常見句式有:(一)用“者”“也”表判斷,“者”“也”可以配合共同表判斷,也可只用其中一個表判斷。1、
2、用“者,也。”表示。(“者”表主語后的提示和停頓,“也”表判斷語氣)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南冥者,天池也。2、用“,也(或者也)。”表示。如:夫戰,勇氣也。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3、用:”者,。”表示。如:粟者,民之所種。4、用“者也”連用表示。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晏嬰,齊之習辭者也。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斷。有時它們表句中停頓或舒緩語氣。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二)在主謂之間加“乃、則、即、皆、本、素、亦、必、誠”等詞來表示肯定判斷,兼加強語氣,“乃、則、即”有“就是”之意。如:A、當立者乃公子扶蘇。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C、梁父即楚將項燕。D、此二人者,
3、皆圣人也。E、臣本布衣。F、且相如素賤人。G、熊掌,亦我所欲也。H、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J、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三)用動詞“為”表判斷。漢魏以后,用“是”作判斷此的逐漸增多。如:“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問今是何世?”;“自言本是京城女。”(四)意念判斷句,無任何標志性詞語。如:劉備,天下梟雄。秦,虎狼之國。此人力士。(五)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相當于現代漢語的“不是”的句式。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予本非文人畫士。”三學習被動句: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行為的承受者的句子,叫被動句。翻譯為“被”。常見的幾種形式:例:內惑于鄭袖
4、,外惑于張儀。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小結1:用“于”表被動。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不拘于時,學于余。小結2:用“見”表被動。例: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今月十三日,臣被尚書召問。小結3:用“被”來表示被動。例:兔不復可得而為宋國笑。吾屬今為之虜也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小結4:用“為”表被動。例: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不者,吾屬皆且為所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小結5:用“為所”、“為所”表被動。例:舉十萬之眾,受制于人。吾常見笑于大方之家。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小結6:用“見于”、“受于”表
5、被動。例:兵挫地削,亡其六郡。戍卒叫,函谷舉。門啟而入。川壅而潰,傷人必多。小結7:這是意義上的被動,無任何被動標志,稱為意念被動句。遷移訓練: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被動句的一項:A禹、湯被之矣B恐為操所先C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D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A)A同舍生皆被綺繡B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C蓋當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于人(A)四學習省略句:現代漢語也有省略現象,但不如文言文普遍,有的現代文不能省,而文言文能省。文言文中,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省略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1省略主語:例:永州之野產異蛇,(蛇)觸草木,(草木)盡死。(成名)喜而捕之,(蟲)一鳴輒躍去,(蟲)行且速
6、。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2省略謂語:例: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及左公下廠獄,史朝夕(候)獄門外。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厲害)?3省略賓語:(1)省動詞賓語:例:以相如功大,拜(相如)為上卿。具告(之)以事(2)省介詞賓語:例:欲呼張良與(之)俱去木直中繩,糅以(之)為輪。4省略介詞:例:將軍戰(于)河南,臣戰(于)河北。試與他蟲斗,蟲盡靡,又試之(以)雞,果如成言。5.省略量詞:例:寒暑易節,始一(次)反焉。蟹六(只)跪而二(只)螯6省略兼語:例:且使(人)遽告于鄭。7.省略中心語:例:不禁莞爾(一笑)。深入不毛(之地)。五課堂小結:第二課時
7、授課時間:201年011月25、26星期四、五一導入新課:文言文中的倒裝句,是相對于現代漢語的語序而言的,基于此,我們將文言文倒裝句分為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介賓短語后置、主謂倒裝等。二賓語前置:在古代漢語里,賓語位置也和現代漢語一樣,一般都是在動詞(或介詞)的后面,但為了強調賓語,在一定的條件下,就把它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賓語前置可以分為下面幾種:1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誰、何、安、孰、焉、奚、曷、胡、惡等)作賓語,一般提前到動詞(或介詞)前。如:微斯人也,吾誰與歸?大王來何操?故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且焉置土石?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君何以之燕王?且焉置土石?小年不及大年,奚以
8、知其然也?君何以之燕王?2在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也要提前到動詞前。如: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忌不自信。3為了強調賓語,借助“之、是”等詞的幫助,把賓語從動詞后提到動詞前“。之”和“是”是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有時,賓語前還有“惟唯”等進一步表示強調。如:A、何陋之有?B、何厭之有?C、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D、馬首是瞻E、惟利是圖。F、“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聽到的道理很多,就認為沒有誰比得上自己,說的就是我啊!)4.介詞賓語的前置。如:一言以蔽之。(以一言)不然,籍何以至此?一以當十。三定語后置:通常定語應該放置于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文語句中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定
9、語后置可以分為下面幾種:.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用“者“煞尾,構成“中心語+定語+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報秦者。人馬燒溺死者甚眾。客有吹洞簫者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加上“之“,構成“中心語+之+定語”的形式。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在中心詞和后置定語之間加上“之”,再用“者”煞尾,構成“中心語+之+定語+者”的形式。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擔。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在中心詞和后置定語之間加上“而”,再用“者”煞尾,構成“中心詞+而+定語+者”的格式。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用數量詞作定語,大多數
10、放在中心語的后面。如:如:A如:A、吏二縛一人詣王。B、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萬人。C、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D、項羽兵四十萬,沛公兵十萬。四介詞結構后置(狀語后置):文言文中,介詞結構作狀語往往會置于句后作補語,舊稱“狀語后置”。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州司臨門,急于星火。得雙石于潭上。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如:具告以事。覆之以掌,虛若無物。文言文里,用“如(若)”這類修飾形容詞或動詞的狀語,常常放在形容詞或動詞的后邊。如:A、火烈風猛,船往如箭。B、小蟲伏不動,呆若木雞。五主謂倒裝:為了強調謂語或表達強烈的感嘆語氣,有些感嘆句或疑問句把謂語置于主語之前。如:甚矣,汝之不惠!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六常見文言文固定句式:在文言文中,常常將某些虛詞結合在一起使用,形成一種固定的表達方式,世代沿用,約定俗成,經久不變。這種習慣使用的句式稱之為固定句式。常見的固定文言句式有:.“(其)之謂也”意思是“(大概)說的就是啊”。如:“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孰與”與孰”意思是“和相比,誰(那一個)更”。如:我與徐公孰美?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奈何”如何”意思是“對怎么樣”“對怎么辦”。如: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畜產品加工與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考核試卷
- 紙容器新型材料開發與應用考核試卷
- 紙制品行業供應鏈管理創新與實踐考核試卷
- 液壓系統在高海拔地區的適應性考核試卷
- 生態農業與綠色食品經濟考核試卷
- 油料作物種植園農業信息化建設考核試卷
- 生態補償機制考核試卷
- 石棉在油氣加工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玻璃制品可靠性測試考核試卷
- 玉米加工過程中的智能檢測與故障排除考核試卷
- 食材配送服務方案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DLT 5285-2018 輸變電工程架空導線(800mm以下)及地線液壓壓接工藝規程
- 2024五保戶集中供養協議書
- 北京海淀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中考試卷
- 西方文明史導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耳穴臨床應用-運動恢復新技巧
- 上海市低年級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指導綱要
-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下冊教案全冊合集
- 中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財政政策研究
- 汽車發動機原理(第5版) 課件 第三章 柴油機混合氣形成和燃燒
- 隧道爆破人員教育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