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二輪復習古詩鑒賞題點訓練二詩歌手法課件_第1頁
高中語文二輪復習古詩鑒賞題點訓練二詩歌手法課件_第2頁
高中語文二輪復習古詩鑒賞題點訓練二詩歌手法課件_第3頁
高中語文二輪復習古詩鑒賞題點訓練二詩歌手法課件_第4頁
高中語文二輪復習古詩鑒賞題點訓練二詩歌手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題點訓練二詩歌手法第2章古詩鑒賞題點訓練二詩歌手法第2章古詩鑒賞詩歌手法題的命題特點與答題技能如何辨析常見而易混的表現手法?對點規范練內容索引詩歌手法題的命題特點與答題技能如何辨析常見而易混的表現手法?詩歌手法題的命題特點與答題技能考情回顧設問方式這首詩(某句、某聯、某片)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例】 (2015天津卷)第14(2)題,(2014重慶卷)第12(1)題。這首詩(某句、某聯、某片)運用了的表現手法,請簡析。【例】(2015安徽卷)第9題,(2015湖北卷)第14(1)題。這首詩是如何抒情(描寫)的?【例】(2015全國卷)第8題,(2015浙江卷)第22題。請賞析某句(某聯、某片)

2、的妙處。【例】(2015全國卷)第8題,(2015四川卷)第13(1)題。詩歌手法題的命題特點與答題技能考情回顧設這首詩(某句、某聯審題要點審概念。題干中出現的“表現手法”有廣狹之分,廣義的,包括所有的藝術技巧,等同于“表達技巧”“藝術特色”;狹義的,專指與修辭手法相并列的表現手法,如借景抒情、對比襯托、虛實結合、用典、聯想想象、托物言志(象征)、正側結合、動靜結合、直抒胸臆等。審明暗。明考型是指題干要求直接答出表現手法;暗考型是指題干要求“賞析”“怎樣描寫(抒情、表現)”,一般要答出表現手法。審審概念。題干中出現的“表現手法”有廣狹之分,廣義的,包括審題要點審數量。若題干中有“哪種”“何種”

3、“最主要”等字眼,則只能答一個;若有幾個同時滿足,則要“多中取主”(選最常用、最主要的),“大中取特”(選特征特別鮮明、特別明顯的)。若題干中有“哪些”“多種”“主要”等字眼,可以多寫,但不能相互矛盾、對立,否則判為0分。審審數量。若題干中有“哪種”“何種”“最主要”等字眼,則只審題要點審步驟。如果題干只要求說出,則直接回答即可;如果題干要求“分析”“賞析”,則要用完整步驟(指析點)。另外,要視分值而定步驟。若3分以上,則要用完整步驟作答。另外,題干未明確要求答“表現手法”的,則要看題干問的是局部還是全詩,若問全詩,則首先且必須從表現手法角度回答;否則,應優先考慮修辭手法,其次是表現手法。審審

4、步驟。如果題干只要求說出,則直接回答即可;如果題干要求答案要素簡單型:明確答出表現手法的概念即可。完整型:三步走指(指出所用的表現手法)析(分析該表現手法是如何運用的)點(點明表達效果)。答案簡單型:明確答出表現手法的概念即可。完整型:三步走指真題例示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其一)姜夔細草穿沙雪半銷,吳宮煙冷水迢迢。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真題例示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1)賞析首句“細草穿沙雪半銷”的妙處。(1)賞析首句“細草穿沙雪半銷”的妙處。(2)全詩重點寫了梅花這一意象,在描寫上有何特點?(2)全詩重點寫了梅花這一意象,在描寫上有何特點?(2

5、015天津,1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雨過至城西蘇家宋黃庭堅飄然一雨灑青春,九陌凈無車馬塵。漸散紫煙籠帝闕,稍回晴日麗天津。花飛衣袖紅香濕,柳拂鞍韉綠色勻。管領風光唯痛飲,都城誰是得閑人?注此詩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黃庭堅時任秘書省校書郎。是年,長期貶謫外放的蘇軾被授予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要職。如何辨析常見而易混的表現手法?問題例析(2015天津,1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如何辨結合詩句說明頸聯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考生答案1虛實結合,前句為虛寫,后句為實寫。虛實結合,表達了詩人的喜悅之情。考生答案2對仗手法,“花飛”對“柳拂”,“衣袖”對“鞍韉”,“紅香濕”對“綠色

6、勻”。 擬人手法,“柳拂”一句賦予了楊柳人的動作和情態。問題診斷表現手法判斷不準、不全,其原因在于對表現手法理解不到位。結合詩句說明頸聯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考生虛實結合,前句為虛寫剖析矯正考生答案1屬于術語不當,生搬硬套。題干要求說明的是“頸聯”運用的藝術手法,作答時應細細品讀頸聯詩句,而不是生硬地套上“虛實結合”等相關術語。考生答案2屬于識別不準,概括不全。要學會從詩歌中材料和材料之間的相互組合關系,尤其是詩句之間的組合關系中識別和理解手法。這里提到的關系就是寫作技巧,即表現手法。原詩材料分為兩部分,前三聯是寫景,后一聯是抒情,而題目要求分析的頸聯是景物描寫中的一部分。從這樣的關系組合中思考

7、,再聯系景物描寫具有的多種手法,結合語句,具體分析,答案就比較容易得出了。不過要注意思考周全,分條列舉。剖考生答案1屬于術語不當,生搬硬套。題干要求說明的是“頸聯”解析本題考查詩歌運用的藝術手法。首先要知道“頸聯”為哪一聯,同時認真分析這一聯的內容。詩歌頸聯對仗工整,其中“花飛”對“柳拂”,“衣袖”對“鞍韉”,“紅香濕”對“綠色勻”。而“柳拂”運用了比擬的修辭。同時本詩從視覺(紅、綠)、嗅覺(香)、觸覺(濕)等多角度進行了描寫。滿分答案對仗,如“花飛”對“柳拂”,“紅香濕”對“綠色勻”。比擬,如“柳拂”。從視覺、嗅覺、觸覺等多角度(運用通感)進行描寫,如“衣袖紅香濕”。解析本題考查詩歌運用的藝

8、術手法。首先要知道“頸聯”為哪一聯詩歌首聯,上句寫春雨的自在飄灑,下句寫雨后的清潔美麗。頷聯寫雨后天晴,紫煙漸散,麗日當空,表現了詩人得知朋友蘇軾被授予翰林學士等要職后的快樂之情,也表現了詩人仕途上的躊躇得志。頸聯使用了對仗、比擬、通感的手法,描寫詩人所見的美景:花瓣飛入衣袖,嬌紅的花瓣還沾著雨滴;綠柳輕拂馬匹,嫩綠的顏色格外均勻。尾聯抒發詩人情懷,欣賞春光,暢飲美酒,這個都城,誰還有自己這般清閑呢?一句反問,更鮮明地表達出詩人拜望好友時的喜悅和對春天的熱愛。賞析詩歌首聯,上句寫春雨的自在飄灑,下句寫雨后的清潔美麗。頷聯寫1.具體判斷時應注意的問題(1)局部和整體相結合。反對脫離詩歌整體,僅就

9、試題指向的句子作答。要求答“一聯”或“一片”的表現手法,不可答“一句”的表現手法;有時,單看所給句子是看不出其表現手法的,須聯系整體文字。(2)形式和內容兼顧。對于賞析表現手法題,不能只考慮表現手法的判斷和分析,應主要考慮對運用這種表現手法寫景狀物、表情達意的作用的分析。方法點撥1.具體判斷時應注意的問題方法點撥2.常見而易混的表現手法的區別(1)借景抒情、反襯、虛實結合的區別雖說借景抒情與融情于景從專業角度來看有區別,但在實際答題中寫出任一個即可。當景與情不一致,即樂景哀情、哀景樂情時,一般要答成“反襯”。反襯是古詩運用較多的表現手法,主要有:樂景襯哀情、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以明襯暗等。

10、反襯與對比有區別,有時答題中可以相通。反襯手法最主要的表達效果是突出景物的形象(特點)或詩人的某種情感。2.常見而易混的表現手法的區別把握虛實結合,關鍵是要能讀出詩詞中的虛象、虛境。這個“虛”主要指夢幻,設想,回憶,神話,暗寫之象、之境。可以從詩詞中的詞語中讀出,如“憶”“像” “似”“應”“料”等詞。虛實結合手法最大的表達效果是豐富、擴大了詩的內容和意境,給人以想象,使意蘊更豐富,情感更深遠。把握虛實結合,關鍵是要能讀出詩詞中的虛象、虛境。這個“虛”(2)對比、襯托、烘托的區別對比與襯托對比的雙方是平等的,不分主次;襯托是以次襯主,兩者主次明顯。用來對比的雙方都要出現,且雙方類屬相同(如人與

11、人的對比,一體兩面的對比);被襯托的事物(主體)可以不出現,也可出現,雙方類屬可以不同(如以景襯情)。做題時要首先找出用于對比(襯托)的雙方,其次分析雙方關系。突出一方的是襯托;不分主次,造成強烈反差的是對比。(2)對比、襯托、烘托的區別烘托與襯托烘托,又叫側面描寫,是用一個(或多個)事物暗示另一個事物,寫一個(或多個)事物,但目的是寫另一個事物。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寫觀眾的反應,寫周圍景色,目的是寫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藝。襯托是兩種事物都要寫,一個為主,一個為次,“次”對“主”起陪襯作用。做題時可這樣區別:烘托與襯托看是否出現:烘托是只寫這個事物,另一個事物(要

12、暗寫的事物)不出現;襯托是兩個事物都要寫,“主”事物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看描寫事物的數量:烘托可以是以“多”寫“一”,俗稱“眾星捧月”;襯托是以“一”寫“一”,且是連續寫的,俗稱“烘云托月”。看是否出現:烘托是只寫這個事物,另一個事物(要暗寫的事物)不烘托與渲染烘托是側面描寫,作為陪襯,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鮮明。而渲染則一般用景物、環境來烘托情感,對景物環境多作正面描寫。如賀鑄青玉案中“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里的手法很多,其中一個就是渲染的手法,用滿地的青草、滿城的柳絮、滿天的梅雨來渲染這閑愁之濃、之深。烘托與渲染1.試說出下列詩歌所用的最主要的表現手法。(1)

13、 畫眉鳥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答案對比演練體悟1.試說出下列詩歌所用的最主要的表現手法。演練體悟(2) 暮春歸故山草堂錢起谷口春殘黃鳥稀,辛荑花盡杏花飛。可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答案襯托(反襯)(2) 暮春歸故山草堂(3) 陌上桑(節選)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答案烘托(側面描寫)(3) 陌上桑(節選)(4) 次韻雪后書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悵江頭幾樹梅,杖藜行繞去還來。前時雪壓無尋處,昨夜月明依舊開。折寄遙憐人似玉,相思應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鴉起,卻望柴荊獨自回。答案

14、渲染和烘托(4) 次韻雪后書事二首(其一)2.(2015全國,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岑參 聞說輪臺路,連年見雪飛。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注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輪臺:庭州屬縣,在今新疆烏魯木齊。2.(2015全國,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比較分析兩詩題目,可見寫作角度的差異。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在征戍地送友,寫眼前之景;本詩是“將赴”而“留別”,通

15、過想象寫邊塞風光,內容相同而手法不同。答案本詩描寫的邊塞風光并非作者親眼所見,而是出于想象。從標題可以看出,作者此時尚處于前往邊塞的途中;開頭“聞說”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寫是憑聽聞所得。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3.(2015江蘇,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劉禹錫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點山。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 莫言堆案注無余地,認得詩人在此間。注堆案:堆積案頭,謂文書甚多。3.(2015江蘇,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簡要賞析頷聯、頸聯的寫景藝術。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寫

16、景手法。寫景藝術,就是寫景時運用的藝術手法。頷聯寫新居周圍“渠水”“秋色”“點山”之景,是遠景,實寫;頸聯由在新居內栽種的松樹、芍藥,聯想到了碧松朗月、紅藥開放之景,是近景,虛寫,表現了詩人的高雅情懷。這兩聯作者由新居之外,到新居之內采用了移步換景、由遠及近、虛實結合等手法鋪陳寫景,景中含情。答案選取景物,鋪陳描摹(一渠水、數點山、碧松、紅藥);移步換景,富有層次(由遠及近、由外而內);虛實結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還)。簡要賞析頷聯、頸聯的寫景藝術。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洛陽人。晚年自號廬山人。唐代詩人,有“詩豪”之稱。秋日的一天,劉禹錫受朋友竇員外之邀,參觀了他在京城長安

17、買的新居。參觀完畢,劉禹錫寫了這首詩相贈。整首詩語言清新雋秀,景色秀麗幽靜,表現出詩人積極樂觀的心態。首聯寫詩人謫居多年,心情苦悶,受朋友竇員外邀請,來到他的崇德里新居,看到街西美麗的風景,禁不住喜笑顏開。“開顏”二字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 賞析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洛陽人。晚年自號廬山頷聯寫院外之景。清光門外,有一溪渠水環繞著院子,從墻頭望出去,可以看到遠山的點點秋色。頸聯寫院內之景:院子里種植著幾棵松樹,晚上可以欣賞“明月松間照”的美景,院子里還栽種了很多芍藥,等到春天就可以欣賞芍藥花開滿園的美麗景色。前一句是實寫,后一句是虛寫。頷聯寫院外之景。清光門外,有一溪渠水環繞著院

18、子,從墻頭望出去頷聯和頸聯,從寫景的手法來看,兩聯選取“一渠水” “數點山”“碧松”“紅藥”等景物進行鋪陳描摹。頷聯寫院外的遠景,然后移步換景,由院外寫到院內;頸聯寫院內的近景。這樣由遠及近,由外而內,富有層次。這兩聯前三句是實景,第四句是虛景。 尾聯“莫言堆案無余地,認得詩人在此間,”寫詩人和竇員外“在此間”相識,成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表達了閑適愉悅的心情。頷聯和頸聯,從寫景的手法來看,兩聯選取“一渠水” “數點山”4.(2015湖北,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勞停驛歐陽修孤舟轉山曲,豁爾見平川。樹杪帆初落,峰頭月正圓。荒煙幾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發,驚灘鳥道前。注此詩為歐陽

19、修被貶峽州夷陵令時作。勞停驛,驛站名。4.(2015湖北,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簡要說明此詩前兩聯景物描寫的時空變化。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現手法。回答此題,首先要仔細研讀詩句,弄懂詩意,找出前兩聯寫景的詞語。注意理解題干中要求的“時空變化”,抓住“初落”“月正圓”等體現時間的詞語和“孤舟轉山曲”“平川”等體現空間的詞語,分析其變化。答案此詩前兩聯寫景,時空變化豐富。從時間節點來看,可分為兩個時段,第一聯為舟行之時(白晝),第二聯為泊舟之后(暮夜)。從取景空間來看,一句一景,富于變化。孤舟山曲、豁爾平川、樹杪帆落、峰頭月圓,遠、近、高、低,布置巧妙。簡要說明此詩前兩聯景物描寫

20、的時空變化。5.(2015安徽,9)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月圓唐杜甫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 未缺空山靜,高懸列宿稀。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注這首詩是唐代宗大歷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時所作。綺逾依: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未缺:指月圓。列宿:眾星。5.(2015安徽,9)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本詩最后兩句情感真摯,請從虛實結合的角度作簡要賞析。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詩歌最后兩句使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故園松桂發”是詩人想象的故鄉松樹當茂、桂花正香的景象,是虛寫,而這又是實際發生的,所以是虛中有實;“清輝”指月亮的光輝,是眼前

21、實景,在這明凈的夜晚,唯愿同遠隔萬里的親人們共同沐浴在這美好的月光之中,這句實中有虛。總之,這兩句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寫出了詩人思念故園的游子之情。答案遙想故園桂花開放,是虛寫;眼前清輝,是實寫。故園桂花正該開放,虛中有實;萬里清輝,實中有虛。虛實結合,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詩人渴盼萬家團圓的美好愿望。本詩最后兩句情感真摯,請從虛實結合的角度作簡要賞析。全詩一直在寫月,角度不斷變化,意境開闊,但清冷寂寥,抒發了詩人面對明月時的孤獨和對遠方親人真切的思念。首聯從天上月、江上波到門上月光的閃動,視角不斷轉換,寫出了一個活脫脫的生動傳神的月亮。頷聯詩人從江樓上俯視長江上的月色,又從寫江上的月

22、光轉到寫屋內的月光。頸聯詩人的視線從室內轉到了室外,接著詩人又仰望星空。尾聯詩人由眼前的月亮想象到千里之外的家鄉和親人,聯想到與他們遠隔萬里共沐月光。這是詩人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長期滯留異鄉,久久難歸的無可奈何的告慰。賞析全詩一直在寫月,角度不斷變化,意境開闊,但清冷寂寥,抒發了詩全詩意境宏大、清冷寂靜,從天上寫到地上,從江上寫到屋里,從眼前寫到山林,從身邊寫到萬里之外。但無論怎么寫月亮,寫月光,都始終擺脫不了一種孤獨與寂寞的感覺。詩人遠在他鄉,根本無法與親人團聚,只能借月亮遙遙地寄托一種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正因為無法團聚,才會有萬里共清輝的愿望。全詩意境宏大、清冷寂靜,從天上寫到地

23、上,從江上寫到屋里,從眼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古風(其十五)李白 燕昭延郭隗,遂筑黃金臺。 劇辛 方趙至,鄒衍復齊來。奈何青云士,棄我如塵埃。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方知黃鵠舉,千里獨徘徊。對點規范練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對點規范練注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勸說燕昭王求士。劇辛:戰國時燕將,原為趙國人。鄒衍:戰國時著名的哲學家,齊國人。注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勸說燕昭王求士。劇辛:戰國時燕詩歌結尾兩句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解析李白用了春秋時期田饒的故事,含蓄地抒寫了他在這種處境中的不盡惆悵。田饒在魯國長久未得到重用,決心離去。結尾兩句,歸

24、結到懷才不遇的主題,表現出時代的悲劇,形象鮮明,含意無盡。答案詩歌結尾兩句運用比喻手法,詩人以高飛的黃鵠自比。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中權貴昏庸腐朽,不重用人才的不滿和意欲遠走高飛而又不知前途何在的迷茫。詩歌結尾兩句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請簡要分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歸嵩山作王維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注這首詩是王維仕途失意,辭官歸隱嵩山途中所作。次年王維即在張九齡的薦舉下結束隱居,出任右拾遺。長薄:綿延的草木叢。閉關:佛家閉門靜修。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請簡要分析頷聯主要運用的修辭手

25、法及其作用。解析解答此題,要根據平時對表現手法的了解,結合關鍵詩句進行分析,“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一句中,“流水”“有意”“暮禽”“相與還”,將流水、暮禽人格化,故運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擬人的一般作用是生動形象,故可結合著“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所表達的情感來分析其作用。從詩人的寫作意圖看,“流水”還是對時光一去不復返的比喻義,故可從詩人歸隱的堅決態度角度組織答案。請簡要分析頷聯主要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答案擬人。這兩句以“如”和“相與還”賦予“流水”和“暮禽”人的思想感情,仿佛它們對詩人有深長的情意,在和詩人結伴而歸。表面寫物,實則寫人,旨在表現自己歸山時悠然自得之情。答案擬人。3

26、.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庭中有奇樹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3.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分析本詩寫景抒情的藝術特色。解析此題考查賞析詩歌的表現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題,可結合著常見的藝術手法,結合著具體詩句分析。由“奇樹”“綠葉”“榮”“馨香”等可得出,此詩在寫景上,采用了層層推進的手法;“將以遺所思”表明了思婦的情感在寫景中逐漸升華。“馨香盈懷袖”一句中,“懷袖”一詞將思婦的形象躍然紙上,故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但感別經時”表現了思婦的借花懷念之情,由此可體會出思婦的孤獨寂寞感傷,聯系前幾句的“奇

27、樹”“綠葉”“榮”“馨香”等一組繁榮旺盛的意象,可得出采用了以樂景襯哀情的手法。分析本詩寫景抒情的藝術特色。答案在寫景上,層層推進,由樹到葉,由葉到花,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寫景過程中不斷醞釀升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樹、眼前的花,誰來欣賞誰來贊?一個獨守閨房幽怨憔悴的思婦形象躍然紙上。以樂景襯哀情,通過“奇樹”“綠葉”“榮”“馨香”等一組繁榮旺盛的意象,來突出自己的孤單寂寞,抒寫心中的哀怨傷感。答案在寫景上,層層推進,由樹到葉,由葉到花,由花到香,而4.閱讀下面這首明詩,然后回答問題。寄彭民望李東陽 斫地哀歌興未闌,歸來長鋏尚須彈。秋風布褐衣猶短,夜雨江湖夢亦寒。木葉下時驚歲晚,人情閱盡見交難。 長安旅食淹留地,慚愧先生苜蓿盤。4.閱讀下面這首明詩,然后回答問題。注彭民望:湖南攸縣人。景泰間舉人,曾任順天通判,后失意歸。“斫地”句,化用杜甫詩句:“王郎酒酣拔劍斫地歌莫哀,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彈長鋏(ji,長劍)”語出戰國策齊策四:馮諼為孟嘗君食客,左右賤之,他倚柱彈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苜蓿盤:形容清貧的生活。注彭民望:湖南攸縣人。景泰間舉人,曾任順天通判,后失意歸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