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原文及閱讀答案_第1頁
東坡原文及閱讀答案_第2頁
東坡原文及閱讀答案_第3頁
東坡原文及閱讀答案_第4頁
東坡原文及閱讀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 第 頁東坡原文及閱讀答案東坡原文及閱讀答案1語文閱讀理解在平常測試、期末考試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閱讀練習(xí),不僅能熟能生巧,輕松應(yīng)對考試,最重要的,對于語文學(xué)習(xí)技能的提高特別有援助。這篇東坡卜居原文及閱讀答案,以供同學(xué)們練習(xí)、反思和感悟!建中靖國元年,東坡自儋北歸,卜居陽羨。陽羨士大夫猶畏而不敢與之游。獨士人邵民瞻從學(xué)于坡。坡亦喜其人,時時相與杖策過長橋,訪山水為樂。邵為坡買一宅,為錢五百緡,坡傾囊僅能償之。卜吉入新第既得日矣,夜與邵步月,偶至一村落,聞婦人哭聲極哀。坡徙倚聽之,曰:異哉,何其悲也!豈有大難割之愛,觸于其心歟?吾將問之。遂與邵推扉而入,那么一老嫗,見坡泣自假設(shè)。

2、坡問嫗何為哀傷至是,嫗曰:吾家有一居,相傳百年,保守不敢動,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舉以售諸人。吾今日遷徙來此,百年舊居,一旦訣別,寧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坡亦為之愴然。問其故居所在,那么坡以五百緡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撫,徐謂之曰:嫗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當(dāng)以是屋還嫗。即命取屋券,對嫗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還舊第,竟不索其直。坡自是遂回毗陵,不復(fù)買宅,而借顧塘橋?qū)O氏居暫憩焉。選自宋費袞梁溪漫志【說明】自儋北歸:從儋州遇赦回來。東坡曾被貶為瓊州別駕,治所在儋州。卜:選擇。陽羨:今江蘇宜興。緡:一千文為一緡。 毗陵:今江蘇常州。【譯文】建中靖國年間,蘇東坡從海南島回北方,選擇住在陽羨

3、。當(dāng)?shù)氐淖x書人和官員還有所顧忌不敢與他交往,只有讀書人邵民瞻拜東坡為師向他學(xué)習(xí)。東坡也很喜愛這個人,時常和他一起撐著拐杖走過長橋,游賞山水以此為樂。邵民瞻替東坡買了一棟房子,花了五百緡錢,東坡掏光全部積蓄也只能牽強應(yīng)付而已。選擇好日子搬入新居一天后,夜里蘇東坡和卲民贍在月光下散布,不經(jīng)意到了一個村里,聽到有一位老婦人哭得很哀傷。東坡靠近傾聽,說:古怪了,這婦人為什么哭得這么哀傷呢?莫非有難以割舍的大事傷了她的心嗎?我要問一問她。于是和邵民瞻推門進去,看見一位老太太,老太太看到東坡二人照舊像原先一樣哭泣。東坡問老太太為什么這么哀傷?老太太說:我家有一棟房子,已相傳百年,一貫保存到現(xiàn)在。但是我的兒

4、子不孝順,就把這所宅子賣給了別人。我今日搬到這里,上百年的老房子,一下子失去,怎么能不傷心呢?這就是我痛哭的緣由。東坡也為她感到特別難受,問她的老房子在哪里,原來竟是東坡用五百緡買到的那一棟房子!于是東坡再三勸慰老太太,并且漸漸對她說:您的房子是被我買了,您不必太難受,我理當(dāng)將這房子還給您。于是就令人拿來屋契,在老太太面前燒了。同時叫她兒子第二天迎接母親回老屋去,最末也沒向她討回買房的五百緡錢。從今以后,蘇東坡就回到毗陵,沒有再買房子,而是借顧塘橋?qū)O氏的房子臨時住著。【閱讀理解】1.說明加點詞語的意義。1訪山水為樂2夜與邵步月3坡徙倚聽之4一旦訣別,寧不痛心5即命取屋券6竟不索其直2選出各句中

5、加點詞意義不同的一項 A. 遂與邵推扉而入B. 遂舉以售諸人C.遂命酒,使快彈數(shù)曲D.四者無一遂3.說明加點詞語的意義。1吾家有一居2居無何3居那么曰:不吾知也。4居為奇貨4.把以下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卜吉入新第既得日矣,夜與邵步月,偶至一村落。2遂與邵推扉而入,那么一老嫗,見坡泣自假設(shè)。5.東坡為什么不復(fù)買宅,而借顧塘橋?qū)O氏居暫憩焉?用文中語句回答【參考答案】1.1尋訪2在月光下散步 3徘徊 4莫非 5契據(jù) 6結(jié)果2.D順,如意3.1住房 2過了 3平常 4貯存4.1選擇好日子搬入新居一天后,夜里蘇東坡和卲民贍在月光下散布,不經(jīng)意到了一個村里。2蘇東坡于是和邵民瞻推門進去,看見一位老太太,老

6、太太看到東坡二人照舊像原先一樣哭泣。5. 邵為坡買一宅,為錢五百緡,坡傾囊僅能償之。東坡原文及閱讀答案2取之以仁義,守之以仁義者,周也。取之以詐力,守之以詐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漢也。仁義詐力雜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孔明恥之,欲信大義于天下。當(dāng)此時,曹公威震四海,東據(jù)許、袞,南牧荊、豫,孔明之恃以勝之者,獨以其區(qū)區(qū)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夫天下廉隅節(jié)概慷慨死義之士,固非心服曹氏也,特以威劫而強臣之,聞孔明之風(fēng),宜其千里之外有響應(yīng)者,如此那么雖無措足之地,而天下固為之用矣。且夫殺一不義而得天下,有所不為,而后天下忠臣義士樂為之死。劉

7、表之喪,先主在荊州,孔明欲襲殺其孤,先主不忍也。其后劉璋以好逆之至蜀,不數(shù)月,扼其吭,拊其背,而奪之國。此其與曹操異者幾希矣。曹劉之不敵天下之所知也言兵不假設(shè)曹操之多言地不假設(shè)曹操之廣言戰(zhàn)不假設(shè)曹操之能而有以一勝之者區(qū)區(qū)之忠信也。孔明遷劉璋,既已失天下義士之望,乃始治兵振旅,為仁義之師,東向長驅(qū),而欲天下響應(yīng),蓋亦難矣。曹操既死,子丕代立,當(dāng)此之時,可以計破也。何者?操之臨終,召丕而屬之植,未嘗不以譚、尚為戒也。而丕與植,究竟相殘如此。此其父子兄弟且為寇仇,而況能以得天下英雄之心哉!此有可間之勢,不過捐數(shù)十萬金,使其大臣骨肉自相殘,然后舉兵而伐之,此高祖所以滅項籍也。孔明既不能全其信義以服天下

8、之心,又不能奮其智謀,以絕曹氏之手足,宜其屢戰(zhàn)而屢卻哉!故夫敵有可間之勢,而不間者,湯、武行之為大義,非湯、武而行之為失機。此仁人君子之大患也。呂溫以為孔明承桓、靈之后,不可強民以思漢,欲其播告天下之民,且曰:“曹氏利汝吾事之,害汝吾誅之。”不知蜀之與魏,果有以大過之乎!茍無以大過之,而又決不能事魏,那么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動哉?嗚呼!此書生之論,可言而不可用也。選自蘇軾集8以下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A宜其屢戰(zhàn)而屢卻哉卻:后退B得逞其奸逞:實現(xiàn)C曹、劉之不敵敵:實力相當(dāng)D欲信大義于天下信:取信9以下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A因衰乘危因來賓至

9、藺相如門謝罪B且夫殺一不義而得天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C以絕曹氏之手足作師說以貽之D乃始治兵振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0以下有關(guān)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A蘇軾的這篇文章獨辟蹊徑,其獨特的見解令人耳目一新,發(fā)人深思。第一段開宗明義地指出孔明失敗的緣由是“仁義詐力雜用”。B在第二段中,蘇軾認為孔明口頭上講仁義,事實上卻是運用詐力,而且他認為孔明和曹操的做法并沒有多大的差別。C第三段是說孔明既不能全信義,就應(yīng)當(dāng)用智謀,而且提到只有湯、武才能用“大義”,其他的人都不能用。D第四段總結(jié)全文,指出說空話是毫無實際價值的,而且舉了兩件事來說明孔明的想法和說法都是脫離實際的。11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特以威劫而強臣之,聞孔明之風(fēng),宜其千里之外有響應(yīng)者。5分2孔明既不能全其信義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奮其智謀,以絕曹氏之手足。5分試題答案:8.D信:通“伸”,伸張9.CA.“乘著”;“經(jīng)由”B.連詞,表示順承關(guān)系;連詞,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C.連詞,表目的,“來”D.副詞,“才”;副詞,“竟然”10.C原文的意思是說“敵人有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