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業氣象測報業務系統軟件使用手冊農業氣象測報業務系統軟件使用手冊138/138農業氣象測報業務系統軟件使用手冊目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32439079 系統簡介 PAGEREF _Toc232439079 h 4 HYPERLINK l _Toc232439080 第一章 快速使用 PAGEREF _Toc232439080 h 5 HYPERLINK l _Toc232439081 1.1 使用AgMOManage PAGEREF _Toc232439081 h 5 HYPERLINK l _Toc232439082 1.1.1 用戶登錄注冊
2、PAGEREF _Toc232439082 h 6 HYPERLINK l _Toc232439083 1.1.2 用戶權限管理 PAGEREF _Toc232439083 h 6 HYPERLINK l _Toc232439084 1.1.3 測站信息的設置 PAGEREF _Toc232439084 h 7 HYPERLINK l _Toc232439085 1.1.4 測站土盒參數的設置 PAGEREF _Toc232439085 h 8 HYPERLINK l _Toc232439086 1.1.5 農業氣象觀測數據極值初始化 PAGEREF _Toc232439086 h 8 HYP
3、ERLINK l _Toc232439087 1.1.6 修改觀測參數 PAGEREF _Toc232439087 h 9 HYPERLINK l _Toc232439088 1.2 使用AgMOEditor PAGEREF _Toc232439088 h 13 HYPERLINK l _Toc232439089 1.2.1 獲取用戶操作權限 PAGEREF _Toc232439089 h 14 HYPERLINK l _Toc232439090 1.2.2 用戶登錄認證 PAGEREF _Toc232439090 h 14 HYPERLINK l _Toc232439091 1.2.3 創建
4、電子農氣簿 PAGEREF _Toc232439091 h 15 HYPERLINK l _Toc232439092 1.2.4 錄入觀測數據 PAGEREF _Toc232439092 h 16 HYPERLINK l _Toc232439093 1.2.5 瀏覽、修改觀測數據 PAGEREF _Toc232439093 h 18 HYPERLINK l _Toc232439094 1.3 使用AgMOService PAGEREF _Toc232439094 h 18 HYPERLINK l _Toc232439095 1.3.1 農業氣象觀測記錄年報表的制作 PAGEREF _Toc23
5、2439095 h 18 HYPERLINK l _Toc232439096 1.3.2農業氣象觀測記錄年報數據文件的生成 PAGEREF _Toc232439096 h 19 HYPERLINK l _Toc232439097 1.3.3 農業氣象觀測上傳數據文件的生成 PAGEREF _Toc232439097 h 20 HYPERLINK l _Toc232439098 1.3.4 農業氣象觀測數據圖表分析 PAGEREF _Toc232439098 h 20 HYPERLINK l _Toc232439099 第二章 系統管理 PAGEREF _Toc232439099 h 21 HY
6、PERLINK l _Toc232439100 2.1 用戶管理 PAGEREF _Toc232439100 h 21 HYPERLINK l _Toc232439101 2.1.1 添加用戶 PAGEREF _Toc232439101 h 21 HYPERLINK l _Toc232439102 2.1.2 刪除用戶 PAGEREF _Toc232439102 h 24 HYPERLINK l _Toc232439103 2.1.3 修改用戶密碼 PAGEREF _Toc232439103 h 25 HYPERLINK l _Toc232439104 2.1.4 修改用戶權限 PAGEREF
7、 _Toc232439104 h 27 HYPERLINK l _Toc232439105 2.1.5 修改用戶屬性 PAGEREF _Toc232439105 h 28 HYPERLINK l _Toc232439106 2.2 參數的配置 PAGEREF _Toc232439106 h 29 HYPERLINK l _Toc232439107 2.2.1 測站信息 PAGEREF _Toc232439107 h 29 HYPERLINK l _Toc232439108 2.2.2 測站土盒編碼 PAGEREF _Toc232439108 h 32 HYPERLINK l _Toc23243
8、9109 2.2.3 作物參數 PAGEREF _Toc232439109 h 34 HYPERLINK l _Toc232439110 2.2.4 植物動物名稱 PAGEREF _Toc232439110 h 36 HYPERLINK l _Toc232439111 2.2.5 植物物候期 PAGEREF _Toc232439111 h 37 HYPERLINK l _Toc232439112 2.2.6 牧草名稱 PAGEREF _Toc232439112 h 38 HYPERLINK l _Toc232439113 2.2.7 牧草發育期 PAGEREF _Toc232439113 h
9、39 HYPERLINK l _Toc232439114 2.2.8 災害名稱 PAGEREF _Toc232439114 h 40 HYPERLINK l _Toc232439115 2.2.9 氣象水文現象 PAGEREF _Toc232439115 h 41 HYPERLINK l _Toc232439116 2.3 觀測數據極值設置 PAGEREF _Toc232439116 h 41 HYPERLINK l _Toc232439117 2.4 數據庫安全 PAGEREF _Toc232439117 h 44 HYPERLINK l _Toc232439118 2.4.1 數據庫備份
10、PAGEREF _Toc232439118 h 44 HYPERLINK l _Toc232439119 2.4.2 數據庫還原 PAGEREF _Toc232439119 h 46 HYPERLINK l _Toc232439120 2.4.3 數據庫合并 PAGEREF _Toc232439120 h 49 HYPERLINK l _Toc232439121 2.4.4 數據庫清理 PAGEREF _Toc232439121 h 51 HYPERLINK l _Toc232439122 2.4.5 數據庫查詢 PAGEREF _Toc232439122 h 53 HYPERLINK l _
11、Toc232439123 2.4.6 系統數據清理 PAGEREF _Toc232439123 h 56 HYPERLINK l _Toc232439124 第三章 農氣簿管理 PAGEREF _Toc232439124 h 57 HYPERLINK l _Toc232439125 3.1 農氣簿記錄編碼規則 PAGEREF _Toc232439125 h 57 HYPERLINK l _Toc232439126 3.1.1作物類的編碼 PAGEREF _Toc232439126 h 57 HYPERLINK l _Toc232439127 3.3.2其他類的編碼 PAGEREF _Toc23
12、2439127 h 57 HYPERLINK l _Toc232439128 3.2 創建農氣簿 PAGEREF _Toc232439128 h 57 HYPERLINK l _Toc232439129 3.2.1 創建作物觀測記錄簿 PAGEREF _Toc232439129 h 58 HYPERLINK l _Toc232439130 3.2.2 創建土壤水分測定記錄簿 PAGEREF _Toc232439130 h 62 HYPERLINK l _Toc232439131 3.2.3 創建自然物候觀測記錄簿 PAGEREF _Toc232439131 h 65 HYPERLINK l _
13、Toc232439132 3.2.4 創建畜牧氣象觀測記錄簿 PAGEREF _Toc232439132 h 68 HYPERLINK l _Toc232439133 3.3 修改及刪除農氣簿 PAGEREF _Toc232439133 h 71 HYPERLINK l _Toc232439134 第四章 觀測數據管理 PAGEREF _Toc232439134 h 73 HYPERLINK l _Toc232439135 4.1 觀測數據的錄入 PAGEREF _Toc232439135 h 73 HYPERLINK l _Toc232439136 4.1.1 觀測數據錄入基本原則 PAGE
14、REF _Toc232439136 h 73 HYPERLINK l _Toc232439137 4.1.2 作物生育狀況觀測數據的錄入 PAGEREF _Toc232439137 h 80 HYPERLINK l _Toc232439138 4.1.3 作物生長量測定數據的錄入 PAGEREF _Toc232439138 h 88 HYPERLINK l _Toc232439139 4.1.4 大田生育狀況觀測數據的錄入 PAGEREF _Toc232439139 h 93 HYPERLINK l _Toc232439140 4.1.5 土壤水分測定數據的錄入 PAGEREF _Toc232
15、439140 h 94 HYPERLINK l _Toc232439141 4.1.6 自然物候觀測數據的錄入 PAGEREF _Toc232439141 h 99 HYPERLINK l _Toc232439142 4.1.7 牧草生長發育觀測數據的錄入 PAGEREF _Toc232439142 h 103 HYPERLINK l _Toc232439143 4.1.8 牧草綜合觀測數據的錄入 PAGEREF _Toc232439143 h 104 HYPERLINK l _Toc232439144 4.1.9 畜群家畜觀測數據的錄入 PAGEREF _Toc232439144 h 109
16、 HYPERLINK l _Toc232439145 4.2 觀測數據的瀏覽 PAGEREF _Toc232439145 h 112 HYPERLINK l _Toc232439146 4.3 觀測數據的修改 PAGEREF _Toc232439146 h 113 HYPERLINK l _Toc232439147 第五章 觀測數據服務 PAGEREF _Toc232439147 h 116 HYPERLINK l _Toc232439148 5.1 農業氣象觀測記錄年報表的制作 PAGEREF _Toc232439148 h 116 HYPERLINK l _Toc232439149 5.1
17、.1 作物生育狀況觀測記錄年報表 PAGEREF _Toc232439149 h 117 HYPERLINK l _Toc232439150 5.1.2土壤水分狀況觀測記錄年報表 PAGEREF _Toc232439150 h 119 HYPERLINK l _Toc232439151 5.1.3自然物候觀測記錄年報表 PAGEREF _Toc232439151 h 120 HYPERLINK l _Toc232439152 5.1.4畜牧氣象觀測記錄年報表 PAGEREF _Toc232439152 h 121 HYPERLINK l _Toc232439153 5.2農業氣象觀測記錄N文件
18、的生成 PAGEREF _Toc232439153 h 122 HYPERLINK l _Toc232439154 5.2.1 作物生育狀況觀測記錄 PAGEREF _Toc232439154 h 123 HYPERLINK l _Toc232439155 5.2.2 土壤水分狀況觀測記錄 PAGEREF _Toc232439155 h 125 HYPERLINK l _Toc232439156 5.2.3 自然物候觀測記錄 PAGEREF _Toc232439156 h 125 HYPERLINK l _Toc232439157 5.2.4 畜牧氣象觀測記錄 PAGEREF _Toc2324
19、39157 h 126 HYPERLINK l _Toc232439158 5.2.5 創建N文件 PAGEREF _Toc232439158 h 127 HYPERLINK l _Toc232439159 5.3 農業氣象觀測數據上傳文件的生成 PAGEREF _Toc232439159 h 130 HYPERLINK l _Toc232439160 5.3.1 作物要素數據文件 PAGEREF _Toc232439160 h 130 HYPERLINK l _Toc232439161 5.3.2 土壤水分要素數據文件 PAGEREF _Toc232439161 h 130 HYPERLIN
20、K l _Toc232439162 5.3.3 自然物候要素數據文件 PAGEREF _Toc232439162 h 130 HYPERLINK l _Toc232439163 5.3.4 畜牧要素數據文件 PAGEREF _Toc232439163 h 130 HYPERLINK l _Toc232439164 5.3.5 災害要素數據文件 PAGEREF _Toc232439164 h 130 HYPERLINK l _Toc232439165 5.3.6 基本氣象要素數據文件 PAGEREF _Toc232439165 h 130 HYPERLINK l _Toc232439166 5.
21、4 農業氣象觀測數據圖表分析 PAGEREF _Toc232439166 h 130 HYPERLINK l _Toc232439167 5.4.1 作物發育期分析 PAGEREF _Toc232439167 h 131 HYPERLINK l _Toc232439168 5.4.2 作物葉面積分析 PAGEREF _Toc232439168 h 132 HYPERLINK l _Toc232439169 5.4.3 作物灌漿速度分析 PAGEREF _Toc232439169 h 133 HYPERLINK l _Toc232439170 5.4.4 土壤水分變化分析 PAGEREF _To
22、c232439170 h 134 HYPERLINK l _Toc232439171 5.4.5 農業氣象災害統計 PAGEREF _Toc232439171 h 135系統簡介農業氣象測報業務系統(AgMODOS)是一套集觀測參數配置、觀測數據管理和觀測數據業務服務等功能于一體、基于Windows 2000/xp平臺的業務系統軟件。系統采用面向對象技術、可視化技術編程,由中文Visual Basic 6.0開發而成。系統可廣泛應用于全國農業氣象觀測站、農業氣象試驗站,以及省一級的業務管理部分。農業氣象測報業務系統由系統管理(AgMOManage.exe)、農業氣象測報數據編輯(AgMOEdi
23、tor.exe)和農業氣象測報數據應用服務(AgMOService.exe)三個主程序,以及相關的系統參數文件、輸入及輸出表單模板、數據庫文件和系統幫助文檔等組成。歡迎您使用農業氣象測報業務系統軟件,在使用中發現任何問題請隨時及我們聯系:國家氣象中心農業氣象中心聯系人:莊立偉電話:、郵箱: HYPERLINK mailto: Notes:莊立偉/生態及農業氣象室/國家氣象中心/CMA第一章 快速使用1.1 使用AgMOManage啟動AgMOManage程序 。從程序組“AgMODOS”中選擇“AgMOManage”程序項,啟動系統管理程序,實現用戶管理、數據庫維護、測站信息、土盒重量、作物參
24、數、物候、畜牧等觀測參數設置。 AgMOManage菜單及工具欄 :首次使用,請使用系統初始默認的高級管理員(Admin)身份登錄。從主菜單上選擇“文件-登錄”項或點擊工具欄中【登錄】按鈕,進入用戶登入界面:從管理員欄中選擇系統默認管理員為Admin管理員用戶,輸入密碼(向本站管理人員索取),點擊【確定】按鈕。然后建立一些用戶,根據工作性質的不同分配的使用權限。1.1.1 用戶登錄注冊使用具有管理員身份的賬戶登錄(系統登入界面中僅列出管理員帳戶名單)。從主菜單上選擇“用戶-登錄”項或點擊工具欄中【登錄】圖標按鈕,進入用戶登錄注冊界面,如選“zlw”賬戶登錄:1.1.2 用戶權限管理以管理員身份
25、登入后,選擇“用戶-用戶管理”菜單項,或點擊工具欄中【用戶管理】圖標按鈕,顯示“用戶管理”對話窗:點擊【增添】按鈕建立用戶表,分配用戶的使用系統資源(數據操作)的權限,包括管理員、修改、寫入、讀取四個級權限。另外,可以修改用戶密碼,雙擊用戶名(欄),修改用戶的屬性。1.1.3 測站信息的設置首次使用必須設置本站的基本信息。本地臺站信息包括臺站名稱、區站號、經度、緯度、海拔高度、所屬省份以及臺站的人員信息,在觀測數據的管理和應用中,經常使用這些信息。為了方便操作使用和避免操作失誤而導致出現同一臺站的數據記錄存在不同的臺站的信息,系統運行中將直接使用默認的本地臺站信息資源。因此,要求各農業氣象觀測
26、站在使用本系統對觀測數據進行管理及應用時,事先必須創建本地臺站信息表。選擇“設置-測站信息”菜單項,或點擊工具欄中【測站信息】圖標按鈕,顯示“測站信息”對話窗:使用前,選中“編輯”項,出現 “”標志方可編輯測站信息。首次使用時,從右上方的省會及相應的臺站信息表中選擇本測站的信息,或直接在右邊各欄輸入相關信息。操作結束后,點擊【保存】按鈕。1.1.4 測站土盒參數的設置首次使用或更換、新增土壤測墑用的土盒時,必須進行本項設置。在錄入土壤水分觀測數據之前,做好土盒編碼工作,創建土盒編碼及土盒重量的對應關系。選擇“設置-土盒編碼”菜單項,顯示“土盒編碼”對話窗:系統默認的將按4位編碼生成從“001”
27、至“0040”的40個土盒的編碼, 默認盒重32.0克。實際情況應對逐個土盒進行修正。1.1.5 農業氣象觀測數據極值初始化首次使用必須進行各類觀測數據極值的初始化工作,在進行觀測數據錄入過程中,其極值將被新的觀測數據動態更新。初始化農業氣象觀測數據(數值型)的極大值和極大小值,自動生成農業氣象觀測數據的極值數據庫,并在今后數據的錄入中不斷自動更新完善。極值數據庫可以控制觀測數據輸入的范圍,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操作失誤而輸入超出范圍的數據。選擇“設置-觀測數據極值設置-作物、土壤水分、自然物候或畜牧氣象”菜單項,分別進入各類觀測數據極值的設置界面,如“作物生育觀測及生長量測定極值數據編輯”對話窗:
28、可對各類觀測數的各個表或所有表進行操作,設置好“最大值”、“最小值”后,點擊【自動生成】按鈕,自動生成默認值;選中“允許更新”選項,再逐個表、字段進行修改,系統自動保存。1.1.6 修改觀測參數及觀測項目相關的參數設置。系統默認的參數是根據農業氣象觀測規范制定的,本地對于作物、土壤、物候和畜牧的觀測有特殊規定或需求時,可以修改這些參數,包括作物觀測參數、植物動物名稱、植物物候期、牧草名稱、牧草發育期、災害名稱、氣象水文現象。從AgMOManage模塊的“設置-觀測參數”菜單下選擇相應的參數設置項目:1.1.6.1作物參數關于農業氣象觀測規范中的常規的作物觀測項目大田調查項目的各項觀測規定。“常
29、規觀測項目”欄下列出相應觀測作物的觀測項目及其所包含的觀測內容,需要觀測的內容以“,”分開各項,如水稻的“作物名稱”項中包含“水稻,雙季早稻等”。 “作物”項是該類作物的統稱,如水稻、麥類等,其包含的具體作物在“作物名稱”項目內羅列描述,其他的項目如“品種類型”、“熟性”等項目的內容也類似。其中,編輯狀態下的“作物代碼”“作物”不支持更改。(1)“作物名稱”項目:控制作物類所包含的具體作物名稱集合,如作物“水稻”包含“水稻,雙季早稻、雙季晚稻、一季稻”。(2)“品種類型”項目:控制作物類的所有品種名稱集合,如“常規秈稻,常規粳稻,雜交稻,糯稻,雜交秈稻”。(3)“作物發育期”項目:控制需要觀測
30、的作物發育期項目。如:“水稻”的“未,播種,出苗,三葉,移栽,返青,分蘗,拔節,孕穗,抽穗,乳熟,成熟”等發育期。(4)“目測發育期”項目:控制需要開展目測的作物發育期項目,目測發育期不須統計小區發育的百分率。如:“水稻”的“出苗,移栽,返青,乳熟,成熟”等幾個發育期。(5)“生長狀況測定發育期”項目:控制需要進行生長狀況測定的發育期項目,“水稻”的“移栽,返青,分蘗,拔節,抽穗,乳熟,成熟”等發育期需要進行生長狀況測定。“高度測定發育期”、“密度測定發育期”、“產量因素測定發育期”“生長量測定發育期”等項目的控制參數也類似。首次使用時,請根據本站多年來承擔的觀測作物進行配置,右邊的“本地觀測
31、作物”將列出本站的所有觀測作物。若需要添加新的觀測作物,從“全部作物列表”選擇本站要觀測的作物如“谷子”,點擊【新增】按鈕后,修改相應的觀測參數,最后點擊【保存】按鈕。1.1.6.2 其他的參數包括植物動物名稱、植物物候期、牧草名稱、牧草發育期、災害名稱和氣象水文現象等項目作為公共參數。植物動物參數:控制木本、草本植物的名稱及其所需觀測的物候期及其子物候期(名稱);氣象水文現象:控制氣象、水文所需觀測的現象及其子現象(名稱);牧草發育期:控制豆科、禾本科、雜草科牧草所需觀測的發育期(名稱);災害名稱: 控制農業氣象災害及作物病蟲害觀測的災害(名稱)。各模塊可進行增加、刪除和修改的操作,如“氣象
32、水文現象”編輯模塊對話窗:氣象水文現象、自然物候等項目的子集項目之間以半角逗號“,”分開。1.2 使用AgMOEditor啟動AgMOEditor程序 。從程序組“AgMODOS”中選擇“AgMOEditor”程序項,啟動農業氣象測報數據編輯程序,建立農氣簿(電子封面)、進行觀測數據錄入、瀏覽及修改。 AgMOEditor菜單及工具欄 :1.2.1 獲取用戶操作權限為了數據的安全及管理,制定不同的用戶擁有不同的權限、只允許操作相應的功能模塊。因此,使用系統前,必須向管理員申請個人帳戶,HYPERLINK E:160組合2增添用戶.htm增添用戶,建立帳號(用戶名和密碼),并根據工作性質的不同,
33、分配予不同的HYPERLINK E:160組合2修改權限.htm操作權限。如果沒有使用正式身份登錄系統,則只能使用系統的菜單選項,而不能對系統的任何數據進行操作(讀、寫、改)。 要獲取農氣簿、觀測數據的錄入及修改操作的權限,至少擁有 “修改”權限的賬戶,如下面的“zhuanglw”賬戶,具有“修改、寫入和讀取”權限,當然包括具有“管理員”權限的賬戶。1.2.2 用戶登錄認證從水平菜單中的“用戶”菜單下選擇“登錄”項,或點擊工具條上的【登錄】圖標按鈕,并以“寫入”權限以上的用戶身份登錄系統:1.2.3 創建電子農氣簿系統采取農氣簿的管理方式,建立觀測對象的基本信息及其觀測數據記錄的索引。因此,在
34、觀測數據錄入之前,必須為之在農氣簿中建立其相應索引檔案,產生記錄索引編碼、命名記錄名稱以及保存該觀測對象的基本屬性數。根據農業氣象觀測規范制定的觀測內容,分為作物、土壤、物候和畜牧四大類觀測對象,系統包含作物生育狀況觀測、土壤水分狀況測定、自然物候觀測和畜牧氣象觀測4個簿封面的管理記錄。從水平菜單中的“農氣簿-管理”項,或點擊工具欄上的【農氣簿管理】圖標下拉式按鈕,選擇創建的農氣簿的類型,顯示相應的創建簿的對話窗。點擊【新增(A)】按鈕,在“屬性”欄下,選擇構建農氣簿的基本要素,產生一條14位編碼的記錄索引;點擊【保存(S)】按鈕保存農氣簿記錄索引。1.2.4 錄入觀測數據從水平菜單中的“農氣
35、簿-打開”項,或點擊工具欄上的【打開農氣簿】圖標按鈕,打開“農氣簿管理”模塊窗體,以樹狀目錄結構的分類和列表結構的觀測記錄方式顯示已建立的農氣簿記錄情況。農氣簿包括農氣簿-1(作物)、農氣簿-2(土壤水分)、農氣簿-3(自然物候)和農氣簿-4(畜牧氣象)四大類,其所屬的各項內容及農業氣象觀測規范規定的記錄方式一致。1)選擇相應的一條簿記錄,以便下一步做觀測數據的錄入、瀏覽和編輯操作。如點擊“農氣簿-1(作物)”項,選擇所屬的“作物生育狀況觀測記錄簿”分類下的“2003年鄭州農業氣象試驗站冬小麥生育狀況觀測記錄”記錄索引,進入作物生長發育觀測數據的錄入工作狀態:2)從水平菜單中的“觀測數據數據錄
36、入”項,或點擊工具欄上的【錄入】圖標按鈕,開始進行觀測數據錄入過程: 1.2.5 瀏覽、修改觀測數據從水平菜單中的“觀測數據數據瀏覽/數據修改”項,或點擊工具欄上的【瀏覽】或【修改】圖標按鈕,根據在上一步打開農氣簿操作的“農氣簿管理”窗體中選擇的錄入對象不同,顯示相應的作物生育狀況觀測、作物生長量測定、土壤水分狀況測定、自然物候觀測、牧草生長發育觀測、牧草綜合觀測和畜群家畜觀測數據瀏覽/編輯對話窗。1.3 使用AgMOService啟動AgMOService程序。從程序組“AgMODOS”中選擇“AgMOService”程序項,啟動農業氣象測報數據應用服務程序。AgMOService提供農業氣
37、象觀測記錄年報表、農業氣象觀測記錄年報數據文件(N文件)、農業氣象觀測數據上傳文件(Z文件)制作及瀏覽和農業氣象觀測數據圖表分析應用服務。AgMOService系統的對農業氣象觀測報表、N文件、Z文件的操作要求用戶具有基本的“讀取”權限,而農業氣象觀測數據圖表分析應用服務不做要求。AgMOService菜單及工具欄:1.3.1 農業氣象觀測記錄年報表的制作從主菜單上選擇“生成-觀測記錄年報表-作物/土壤水分/自然物候/畜牧”項,分別進入 作物、土壤水分、自然物候和畜牧的觀測記錄年報表生成模塊。1.3.2農業氣象觀測記錄年報數據文件的生成首先,從主菜單上選擇“生成-N文件-作物/土壤水分/自然物
38、候/畜牧”項,進入分類N文件生成對話窗,進行相關的操作;然后,從主菜單上選擇“生成-N文件-合成”項,對分類N文件進行合成,生成該年度的N文件。1.3.3 農業氣象觀測上傳數據文件的生成從主菜單上選擇“生成-觀測數據上傳文件-作物觀測要素/土壤水分觀測要素/自然物候觀測要素/畜牧觀測要素/氣象觀測要素”項,分別進入實時作物、土壤水分、自然物候和畜牧的觀測要素上傳文件的生成模塊。1.3.4 農業氣象觀測數據圖表分析通過提取及分析、加工各類農業氣象數據庫中的有關觀測數據,以圖表方式表達這些數據的變化情況。從主菜單上選擇“圖表”下的菜單項,包括作物生長分析、作物葉面積分析、作物灌漿速度分析、土壤水分
39、分析和氣象災害分析(基于年度的農業氣象觀測資料的分析)。選擇任一項,進入相應的以圖表顯示方式的分析模塊。第二章 系統管理AgMODOS是一套集農業氣象觀測數據錄入、應用服務及系統管理為一體的系統軟件。系統管理(AgMOManage)只允許擁有管理員權限的用戶才能登錄,執行系統的功能模塊。系統管理主要包括“HYPERLINK E:160組合2增添用戶.htm用戶管理”、“HYPERLINK E:160組合2本地信息.htm測站信息”、“土盒編碼”、“HYPERLINK E:160組合2數據庫備份.htm數據庫備份”、“HYPERLINK E:160組合2數據庫恢復.htm數據庫還原”、“數據庫合
40、并”、“數據庫查詢”、“HYPERLINK E:160組合2數據庫結構.htm數據庫結構”、HYPERLINK E:160組合2數據庫清理.htm數據庫清理、“HYPERLINK E:160組合2數據清理.htm數據清理”、“作物參數”、“植物動物名稱”、“植物物候期”、“牧草名稱”、“牧草發育期”、“氣象水文現象”、“災害名稱”和“觀測數據極值設置”等21個功能模塊,實現用戶的管理和觀測參數的設置。在程序組“AgMODOS”中選擇“AgMOManage”(系統管理)項,啟動HYPERLINK E:160組合2系統管理概述.htm系統管理程序,通過主菜單或工具欄圖標按鈕進入特定的功能模塊,或退
41、出系統。 2.1 用戶管理2.1.1 添加用戶1)在程序組“AgMODOS”中選擇“AgMOManage”(系統管理)項,啟動HYPERLINK E:160組合2系統管理概述.htm系統管理子系統。從“用戶”菜單下選擇“登錄”項:選擇管理員Admin或具有管理員權限的賬戶,輸入正確的密碼,點擊【確定】按鈕。2)選擇主菜單“用戶-用戶管理”項或點擊【用戶管理】圖標按鈕:顯示“用戶管理”對話窗:3)點擊【增添(A)】按鈕,顯示新用戶對話窗:在“用戶名”欄中輸入用戶名稱,中、英文均可,但不可缺省;分別在“全名”、 “描述”欄中輸入相應的內容,中、英文均可,可缺省;在“密碼”和“確認密碼”欄中輸入用戶
42、的密碼。用戶增添成功后,在用戶管理對話窗的用戶名稱列表框中將出現新增用戶的帳號,如“測試用戶”賬戶:4)點擊【應用(A)】按鈕或【關閉(C)】按鈕將保存新用戶的信息。新增添的用戶的權限為“讀取”,在系統中只有瀏覽數據的功能。管理員可為他(她)HYPERLINK E:160組合2修改權限.htm分配權限。2.1.2 刪除用戶當不需要某用戶的帳戶時,可通過管理員來刪除帳戶。啟動“用戶管理”模塊,同“HYPERLINK E:160組合2增添用戶.htm添加用戶”。選擇要刪除的用戶。在用戶名稱列表框中選擇要刪除的用戶,如“測試用戶”,點擊【刪除(D)】按鈕,顯示刪除用戶警告窗:如果確認刪除改用戶,則選
43、擇【是(Y)】按鈕,否則選擇【否(N)】按鈕。點擊【應用(A)】按鈕或【關閉(C)】按鈕將保存刪除后的信息。2.1.3 修改用戶密碼1)啟動“用戶管理”模塊,同“HYPERLINK E:160組合2增添用戶.htm添加用戶”。2)選擇用戶。在用戶名稱列表框中選擇要修改密碼的用戶,如“測試用戶”,點擊【修改密碼(P)】按鈕,顯示修改密碼提示的對話窗:在“舊密碼”欄中輸入“測試用戶”用戶的原密碼;在“新密碼”和“確認新密碼”欄中輸入新設置的密碼,確認兩處輸入的密碼一致。如果輸入的舊密碼正確,系統提示密碼錯誤,請求重新輸入原密碼 : 如果輸入的密碼正確,則提示用戶的密碼修改成功:3)點擊【應用(A)
44、】按鈕或【關閉(C)】按鈕將保存修改密碼后的信息。2.1.4 修改用戶權限在農業氣象測報數據編輯系統(AgMOEditor)、農業氣象測報數據應用服務系統(AgMOService)中,均要求具有一定權限的用戶才能操作使用,未登入的用戶,無權使用系統的功能模塊,但可瀏覽系統菜單。系統管理(AgMOManage)必須具備管理員身份才能操作使用。管理員可以根據每個用戶的工作情況分配相應的操作權限。用戶的權限分為四級,即管理員、修改、寫入和讀取,操作權限由高到低,上一級擁有下一級的權限。管理員擁有最高權限,可以使用系統的任何模塊的功能;具有“修改”權限的用戶,可以操作除系統管理模塊以外的其他功能模塊,
45、有瀏覽、增添、修改和刪除觀測數據的權限;具有“寫入”權限的用戶,有瀏覽、增添觀測數據的權限;而具有“讀取”權限的用戶,只有瀏覽觀測數據的權限。新增添的用戶默認權限為“讀取”。1)啟動“用戶管理”模塊,同“HYPERLINK E:160組合2增添用戶.htm添加用戶”。2)選擇修改的用戶。在用戶名稱列表框中選擇要修改的用戶,如“測試用戶”。在“測試用戶的權限(R)”欄中,點擊相應權限項右邊的方框選項,打勾為選中,如把“讀取”權限更改為“修改”權限:點擊【應用(A)】按鈕或【關閉(C)】按鈕將保存修改后的信息。2.1.5 修改用戶屬性修改用戶的全稱和描述信息。1)啟動“用戶管理”模塊,同“HYPE
46、RLINK E:160組合2增添用戶.htm添加用戶”。2)選擇用戶。在用戶名稱列表框中選擇要修改密碼的用戶,雙擊“測試用戶”,顯示用戶屬性的對話窗:修改權名或描述信息,點擊【確定(O)】或【取消(C)】按鈕關閉窗口。3)回到用戶管理對話窗,點擊【應用(A)】按鈕或【關閉(C)】按鈕將保存修改后的信息。2.2 參數的配置2.2.1 測站信息測站信息模塊用于生成當地臺站的基本信息,包括臺站所在的省市區、省簡稱、臺站名稱、區站號、經度、緯度、海拔高度、站長、臺站人員和臺站地址信息。這些臺站信息將在系統的觀測數據管理和應用時直接引用,對于單獨臺站的應用,本地臺站信息是唯一的參照數據,請不要隨意更改。
47、從程序組“AgMODOS”中選擇“AgMOManage”項,啟動系統管理程序,并以管理員身份登錄系統。選擇菜單“設置測站信息”項,顯示本地“測站信息”對話窗:選中“編輯”框,使測站信息處于可編輯狀態,在右上方的組合框中選擇本地臺站所在的省份,如選擇“河南省”:2)在右上方的下一個組合框中選擇本地臺站所在省份的臺站名稱,如選擇“鄭州農業氣象試驗站”:通過上述的操作,本地臺站基本自動生成,再補充輸入站長、臺站成員和臺站地址。編輯完畢,點擊【保存(S)】按鈕,如果測站信息已經存在,系統提示警告,詢問是否覆蓋,并要求再次確認:確認后提示保存成功信息:3)點擊【關閉(C)】按鈕,關閉本地信息對話窗。2.
48、2.2 測站土盒編碼在土壤水分測定錄入時,為了防止由于頻繁輸入土盒重量而導致發生數據錯誤,減少繁重的輸入量,在進行水分測定錄入時,土盒的重量采用土盒編碼的形成輸入,直接輸入一個4位數的編碼(或稱盒號)。因此,在土壤水分測定錄入之前,需要對本站所使用的土盒進行編碼管理,確定每個土盒的編號及重量關系。1)從程序組“AgMODOS”中選擇“AgMOManage”項,啟動系統管理程序,并以管理員身份登錄系統。選擇菜單“設置-土盒編碼”項,顯示“土盒編碼”對話窗:如果初次進行土盒編碼,則對話窗的左邊的“土盒編碼及其重量”列表框為空白,否則顯示已經編碼過的土盒編碼和盒重。 2)若初次進行編碼,可利用“自動
49、生成”欄的“重新生成”功能,初步產生一定數量土盒、具有特征碼的編碼及其默認盒重的40個土盒編碼,然后對逐個土盒的重量進行修改。土盒編碼特征碼可由數字如“0”或字母“A”等開頭組合,但最多只能使用3位,如用“AB”為特征碼的土盒40個編碼如下:重新生成編碼后,必須人工修改每個土盒的重量。從“土盒編碼及其重量”列表框中選擇要編輯的土盒(編碼),在“編輯”欄的“土盒重量”項中修改其值,然后點擊【修改(E)】按鈕。3)若需要刪除土盒的編碼,可從“土盒編碼及其重量”列表框中選擇要刪除的土盒(編碼),在“編輯”欄中點擊【刪除(D)】按鈕。4)若需要增加一個土盒的編碼,直接在“編輯”欄中,輸入土盒編碼和土盒
50、重量,然后點擊【添加(A)】按鈕;若需要批量增加,則在“自動生成”欄目設置特征碼、土盒個數及初始重量,點擊【添加一組(G)】按鈕即可,如下圖為添加10個帶“AB”特征碼的50個土盒編碼:5)無論是進行自動生成或通過編輯的有關操作命令,必須點擊【保存(S)】按鈕才能把數據保存到系統的參數文件中。2.2.3 作物參數系統參照農業氣象觀測規范初始化了一套作物觀測項目及參數,各測站可根據本地承擔的觀測項目進行增加、修改。從程序組“AgMODOS”中選擇“AgMOManage”項,啟動系統管理程序,并以管理員身份登錄系統。選擇菜單“設置-觀測參數-作物參數”項,顯示“本地作物參數”對話窗:各項內容詳見“
51、1.1.6.1 作物參數”部分。若需要添加新的觀測作物,從“全部作物列表”選擇本站要觀測的作物如“谷子”,點擊【新增(A)】按鈕后,修改“常規觀測項目”和和“大田調查項目”欄下的各項觀測項目,觀測項目的參數(內容)之間用半角逗號“,”分開;點擊【保存(S)】按鈕保存到本地作物參數表中。 使用“命令操作”欄下的記錄移動功能按鈕(【第一個】、【最后一個】等)可瀏覽作物參數的內容,另外還有修改、刪除、放棄等操作功能。2.2.4 植物動物名稱從程序組“AgMODOS”中選擇“AgMOManage”項,啟動系統管理程序,并以管理員身份登錄系統。選擇菜單“設置-觀測參數-植物動物-植物動物名稱”項,顯示“
52、植物動物名稱”對話窗:1)瀏覽項目內容。操作“操作命令”欄下的【第一個】、【最后一個】、【下一個】和【上一個】按鈕查看植物動物的名稱、科別、類別和學名等內容。2)修改項目內容。操作【修改】、【保存】和【放棄】按鈕實現修改、保存項目。3)添加項目。操作【新增】、【保存】和【放棄】按鈕實現添加和保存項目。2.2.5 植物物候期從程序組“AgMODOS”中選擇“AgMOManage”項,啟動系統管理程序,并以管理員身份登錄系統。選擇菜單“設置-觀測參數-植物動物-植物物候期”項,顯示“植物物候期”對話窗:1)瀏覽項目內容。操作“操作命令”欄下的【第一個】、【最后一個】、【下一個】和【上一個】按鈕查看
53、植物科別、物候期名稱和子物候期集(名稱列表,以半角逗號“,”分開)。2)修改項目內容。操作【修改】、【保存】和【放棄】按鈕實現修改、保存項目。3)添加項目。操作【新增】、【保存】和【放棄】按鈕實現添加和保存項目。2.2.6 牧草名稱從程序組“AgMODOS”中選擇“AgMOManage”項,啟動系統管理程序,并以管理員身份登錄系統。選擇菜單“設置-觀測參數-牧草-牧草名稱”項,顯示“牧草名稱”對話窗:1)瀏覽項目內容。操作“操作命令”欄下的【第一個】、【最后一個】、【下一個】和【上一個】按鈕查看牧草名稱、科別和學名。2)修改項目內容。操作【修改】、【保存】和【放棄】按鈕實現修改、保存項目。3)
54、添加項目。操作【新增】、【保存】和【放棄】按鈕實現添加和保存項目。2.2.7 牧草發育期從程序組“AgMODOS”中選擇“AgMOManage”項,啟動系統管理程序,并以管理員身份登錄系統。選擇菜單“設置-觀測參數-牧草-牧草發育期”項,顯示“牧草發育期”對話窗:1)瀏覽項目內容。操作“操作命令”欄下的【第一個】、【最后一個】、【下一個】和【上一個】按鈕查看牧草科別和發育期集(名稱列表,以半角逗號“,”分開)。2)修改項目內容。操作【修改】、【保存】和【放棄】按鈕實現修改、保存項目。3)添加項目。操作【新增】、【保存】和【放棄】按鈕實現添加和保存項目。2.2.8 災害名稱從程序組“AgMODO
55、S”中選擇“AgMOManage”項,啟動系統管理程序,并以管理員身份登錄系統。選擇菜單“設置-觀測參數-災害名稱”項,顯示“災害名稱”對話窗:1)瀏覽項目內容。操作“操作命令”欄下的【第一個】、【最后一個】、【下一個】和【上一個】按鈕查看主要農業災害類別和災害名稱集(名稱列表,以半角逗號“,”分開)。2)修改項目內容。操作【修改】、【保存】和【放棄】按鈕實現修改、保存項目。3)添加項目。操作【新增】、【保存】和【放棄】按鈕實現添加和保存項目。2.2.9 氣象水文現象從程序組“AgMODOS”中選擇“AgMOManage”項,啟動系統管理程序,并以管理員身份登錄系統。選擇菜單“設置-觀測參數-
56、氣象水文現象”項,顯示“氣象水文現象”對話窗:1)瀏覽項目內容。操作“操作命令”欄下的【第一個】、【最后一個】、【下一個】和【上一個】按鈕查看植物科別、物候期名稱和子物候期集(名稱列表)。2)修改項目內容。操作【修改】、【保存】和【放棄】按鈕實現修改、保存項目。3)添加項目。操作【新增】、【保存】和【放棄】按鈕實現添加和保存項目。2.3 觀測數據極值設置為了防止或減少操作人員錄入數據的錯誤,保證觀測數據的準確性,系統設置了各類觀測數據(作物、土壤、物候、畜牧)的極值數據庫。在數據錄入時,調用極值庫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觀測錄入的數據進行比較(只對數字型的數據有效),若發現極值發生變化時,系統提示操
57、作人員,詢問是否更新新的極值。系統觀測極值庫除了在初創建階段生長了一系列默認值外,在以后觀測數據的不斷地錄入時,極值庫的數據自身也會不斷得到更新。系統的觀測數據極值庫是針對本地臺站的觀測數據而生成的,不同的臺站不能使用同一個極值庫,必須重新生成。另外,執行“自動生成”極值庫操作會破壞原來保存的數據,因此,系統觀測數據極值庫一旦創建完畢,要慎重操作本模塊,一般只進行單項極值更改操作。1)在程序組“AgMODOS”中選擇“AgMOManage”(系統管理)項,啟動HYPERLINK E:160組合2系統管理概述.htm系統管理子系統。從“用戶”菜單下選擇“登錄”項:選擇管理員Admin或具有管理員
58、權限的賬戶,輸入正確的密碼,點擊【確定】按鈕。2)選擇主菜單“設置-觀測極值數據設置”項下相應的觀測數據類型(作物、土壤水分、自然物候和畜牧氣象),進入對應的觀測極值數據編輯模塊:3)極值數據編輯對話窗,如作物觀測數據部分:在上述極值編輯對話窗中,通過輸入相關參數、選擇相應的數據庫表等操作來完成觀測數據極值庫的初始化工作。 自動產生初始極值庫在“自動生成選項”欄中,設置初始的最大值、最小值、區站號(默認值為“本地信息”模塊設置的初值)。若“應用于所有表”的復選框被選中,則輸入的最大值、最小值被應用于“數據庫表列表”組合列表框下的所有數據庫表,即,這些極值將被保存到作物生育狀況極值數據庫中;若“
59、應用于所有表”的復選框未被選中,則輸入的最大值、最小值被應用于“數據庫表列表”組合列表框下被選的數據庫表;當點擊自動生成”按鈕時,系統將根據“自動生成選項”欄中的設置參數生成相應的初始極值庫。修改初始極值庫產生初始極值庫以后,可以修改數據庫表中相應字段的極值,以調整該字段的觀測數據的極值范圍。首先,在“數據庫表列表”組合列表框下選擇要操作的數據庫表,如“植株生長高度測量”表,則在“植株生長高度測量表極值”欄中顯示該數據庫表的內容,共有兩條記錄,字段“記錄簿編碼”的末4位“0000”為最小值記錄,末4位“9999”為最大值記錄,前5位為本地的區站號;其次,選中“允許更新”復選框(允許對該數據庫表
60、進行寫操作),移動光標到修改處,雙擊要修改的數據項,直接對該數值進行修改,當光標移開焦點后,系統提示修改信息,確認后自動保存新的數據。2.4 數據庫安全2.4.1 數據庫備份數據庫備份模塊用于對系統數據庫的數據進行備份,以防止數據錄入、修改、刪除的誤操作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數據丟失,確保系統數據的安全。數據庫的備份有兩種方式,方式一:保存系統數據庫的副本,直接拷貝系統所有的數據庫到默認的文件目錄下進行保存;方式二:備份時,在數據庫名稱后加上備份的日期(年月日時分),并拷貝到默認的文件目錄下進行保存,不同時間備份的數據庫將形成不同的備份文件。1)從程序組“AgMODOS”中選擇“AgMOManag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綠化維修及養護協議
- 2025年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八校中考物理一模試卷(含解析)
- 低碳材料采購合同示范
- 香港借款合同范本
- 菜籽油購銷合同范本
- 個人短期借款合同協議
- 江蘇省永豐初級中學2025年高三生物試題期末練習試卷含解析
- 云南省臨滄市鳳慶縣重點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4月考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山東理工職業學院《畫法幾何與CAD制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臨床室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設備維修規程
- 西川煤礦整合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Unit 6 Lesson 1 A Medical Pioneer教學設計 高中英語北師大版(2019)必修第二冊
- 英語答題卡2023年全國小學生英語能力測評(NEPTP)低年級組
- 國家開放大學《哲學基礎》形考任務1-3參考答案
- 輸電線路外力破壞危害及特點
- 醫院工作中常見的法律風險和對策專家講座
- 2023年湖南省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選拔賽試題及答案
- 升壓站建筑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
- GB/T 24825-2009LED模塊用直流或交流電子控制裝置性能要求
- 2023年湖南公務員面試真題及解析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