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觀察_第1頁
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觀察_第2頁
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觀察_第3頁
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觀察_第4頁
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觀察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5/5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觀察 本文關鍵詞: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 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觀察 本文簡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醫結合在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從我院2014年8月-2021年2月收治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抽取98例,隨機分成2組:49例西醫療法對照組,49例中西醫結合療法實驗組,評定治療結果。結果實驗組好轉率為95.9%(47/49),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1/49).對 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觀察 本文內容: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醫結合在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

2、用效果。方法 從我院2014年8月-2021年2月收治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抽取98例, 隨機分成2組:49例西醫療法對照組, 49例中西醫結合療法實驗組, 評定治療結果。結果 實驗組好轉率為95.9% (47/49) ,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 (1/49) .對照組好轉率為79.6% (39/49) ,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3% (7/49) .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 ;治療后, 實驗組、對照組的血壓、血糖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 .結論 給予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西醫結合療法, 能改善血壓、血糖指標, 預防不良反應, 值得推廣。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療法;

3、 高血壓; 糖尿病;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是臨床上的一種多發病, 主要表現為失眠、乏力、頭痛等, 嚴重者引發心力衰竭、尿毒癥等, 危害生命健康。當前, 臨床給予患者藥物治療, 然由于西醫療法效果不突出, 被臨床限制1.基于此, 將我院98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資料整理如下, 旨在判定中西醫結合療法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4年8月-2021年2月收治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抽取98例, 隨機分成2組:49例對照組由20例女性、29例男性組成, 年齡4076歲, 平均 (54.6 3.3) 歲;糖尿病病史19年, 平均 (3.9 0.5) 年;高血壓病史111年, 平

4、均 (4.8 0.7) 年;49例實驗組由21例女性、28例男性組成, 年齡4077歲, 平均 (54.7 3.4) 歲;糖尿病病史110年, 平均 (4.0 0.6) 年;高血壓病史112年, 平均 (4.9 0.8) 年。2組患者臨床資料統計無意義 (P 0.05) , 可比對。 1.2 納入與排除標 準納入標準2:患者均符合WHO診斷標準, 伴有多尿、氣短、心悸等癥狀, 簽署知情意向書。排除標準:藥物過敏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妊娠期女性。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 給予健康教育, 指導合理飲食、運動。同時, 做好心理疏導, 消除不良心理。對照組49例給予西醫療法, 包括:二甲雙胍 (由河

5、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 每天口服3次, 每次0.5 g;格列吡嗪片 (由迪沙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 , 每天口服2次, 每次5 mg;依那普利 (由上海現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 每天口服2次, 每次10 mg, 持續4個月。實驗組49例給予中西醫結合療法, 西醫療法同對照組, 中醫療法為自擬湯劑, 藥方:丹參、赤芍、天花粉、澤蘭、牡丹皮各15 g, 生地黃20 g, 鬼箭羽6 g.煎服服用, 每天1劑, 分早、晚2次分服, 持續4個月。 1.4 觀察指標 統計患者的治療結果。疾病控制:癥狀、體征消退, 血壓、血糖恢復正常;好轉:癥狀、體征減少, 血壓、血糖改善;無效:癥狀、體征

6、未變化, 或病情惡化。統計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血糖指標變化情況。統計患者的不良反應。 1.5 統計學方法 將文中數據輸入SPSS18.0中, 計量類資料用 ( s) 的形式表示, 計數類資料用 (例, %) 的形式表示, 分別實施t、卡方檢驗, P 0.05, 統計有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疾病好轉率為95.9%, 對照組疾病好轉率為79.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 , 見表1.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血糖指標比較 實驗組、對照組治療前的血壓、血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治療后, 2組指標變化, 實驗組變化度優于對照組,

7、 統計有意義 (P 0.05) , 見表2.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實驗組惡心1例, 發生率為2.0%;對照組腹瀉3例, 嘔吐2例, 低血糖2例, 發生率為14.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 2=4.900, P=0.027) . 3 討論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是一種常見慢性病, 眩暈、頭痛、失眠等為主要表現。隨著病情進展, 導致微血管、大血管病變, 危及患者生命。由于患者多伴有內分泌紊亂現象, 血壓指標的異常變化降低患者對降壓藥物敏感性。因此, 臨床將控血糖、血壓作為疾病的治療原則3.以往, 臨床常用二甲雙胍、依那普利等藥物治療, 雖能有效改善患者癥狀、血壓和血糖指標, 但最終結果并不理

8、想。故而, 需加大有效療法的探究力度。 中醫領域中,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屬于 頭痛 消渴 等范疇, 病發機制和飲食不合理、津液虧損、陰虛陽亢、血液瘀滯相關。所以, 中醫將活血化瘀、清熱生津、安神作為治療原則。本研究中使用的中藥湯劑由赤芍、牡丹皮、丹參、天花粉等成分組成, 其中, 天花粉具有生津滋陰、清熱瀉火的功效, 赤芍、牡丹皮具有清熱、活血化瘀的功效, 丹參具有安神、活血的功效, 澤蘭具有消毒、消腫的功效, 生地黃具有涼血、生津的功效, 諸多藥物的聯合使用, 能達到清熱、生津、滋陰、活血的目的46.現代藥理研究證實, 生地黃、天花粉能改善血糖指標, 丹參、赤芍、澤蘭等能改善血液流動現狀, 控制

9、血糖、血壓, 輔助西醫療法, 能提高治療結果。 在吳建昭7報告中, 觀察組實施中西醫結合療法, 對照組實施西醫療法, 結果顯示:觀察組、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1.1%、78.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 .本次調查中, 實驗組、對照組也行上述療法, 從結果看:實驗組好轉率為95.9% (47/49) , 對照組好轉率為79.6% (39/49) ,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 , 和上述報告相似, 說明:西醫基礎上加用中藥湯劑, 能更好改善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癥狀, 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治療后,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 (1/49) , 低于對照組的14.3% (

10、7/49) ,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 .并且, 實驗組、對照組的血壓、血糖指標也有統計學意義 (P 0.05) , 說明:中西醫結合療法能進一步改善患者血壓、血糖狀況, 提高生存質量, 促進康復。 綜上, 給予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西醫結合療法, 能改善血壓、血糖指標, 預防不良反應,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瑞。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1, 10 (10) :181-182. 2唐敏繼, 鄭友鋒, 楊宇新, 等。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1, 22 (16) :1768-1770. 3陳旭, 李玲。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療效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 2014, 33 (15) :46-47. 4ROSENZWEIG EB, BRODIE D, ABRAMS DC, et al.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as a novel bridging strategy for acute right heart failure in group 1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J.Asaio Journal, 2014, 60 (1) :129-133. 5李廣勛。中西醫結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