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結核病流行趨勢與控制策略_第1頁
國內外結核病流行趨勢與控制策略_第2頁
國內外結核病流行趨勢與控制策略_第3頁
國內外結核病流行趨勢與控制策略_第4頁
國內外結核病流行趨勢與控制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內外結核病流行趨勢與控制策略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 杜紹華第一頁,共二十六頁。一、全球結核病疫情嚴重:1993年 WHO宣布“全球結核病處于緊急狀態;1998年 WHO再次指出“遏制結核病行動刻不容緩;2000年3月 WHO與WB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召開“結核病控制與可持續開展部長級會議。第二頁,共二十六頁。2004年WHO估算全球活動性結核病人1460萬人其中結核病高負擔國家1203.7萬人涂陽病人610萬人 新發結核病891.8萬人其中結核病高負擔國家710.2萬人新涂陽393.9萬人其中結核病高負擔國家314萬人死于結核病169.3萬人其中結核病高負擔國家136.2萬人第三頁,共二十六頁。應關

2、注的事實: 因結核病而死亡的青年和成年人比其它感染性疾病多; 每隔4秒鐘就有人患結核病,每隔10秒鐘就有人死于結核病; 結核的傳播與普遍感冒相似,當有傳染性的人咳嗽、痰液濺出,交談或打噴嚏時,通過空氣傳播。一個未經治療的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每年可感染10至15人;第四頁,共二十六頁。4肺結核病的死亡通常是由于結核桿菌侵蝕肺泡組織,引發呼吸衰竭或大咯血等而死亡; 活動性肺結核病如果沒有被發現和治療,五年后50的病例死亡,25看似痊愈,25開展成為慢性傳染性肺結核傳染源;6耐藥結核病問題給結核病的控制帶來挑戰和困難。第五頁,共二十六頁。WHO1998年的推算,全球每年發生的結核病人808.3萬的80%

3、集中在22個國家結核病高負擔國,即:印度、中國、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日利亞,菲律賓、南非、埃塞俄比亞,越南、俄羅斯、剛果、巴西、坦桑尼亞、肯尼亞、泰國、緬甸、阿富汗、烏干達、秘魯、津巴布韋,柬埔寨。22個結核病高負荷國家人口占全球人口的63%,但涂陽肺結核病人占全球涂陽病人的80%。第六頁,共二十六頁。中國每年發生的推算結核病人數為141.4萬,在世界上占第2位,僅次于印度182.8/10萬,詳見表1表1全球推算結核病發病率 全部病人 涂陽病人 病人數 1/10 萬 病人數 1/10全球 860萬 138 380萬 61.2印度 182.8萬 186.1 81.8 83.3中國 1

4、41.4萬 112.6 63.6 50.7第七頁,共二十六頁。二、根據對2000年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的初步分析,我國結核病疫情仍然十分嚴重,其流行趨勢及特點存在“五多一高:1、結核病感染人數多:全國結核病流調資料推算病人數,目前,全國已有4億多人感染了結核菌,在被感染結核菌的人群中,其中10%的人將發生結核病。第八頁,共二十六頁。2、現患肺結核病人多:全國現有500萬肺結核病人,占全球結核病人總數的1/4,其中傳染性肺結核病人200萬。75%的肺結核病人年齡在1550歲之間,是勞動力產出的年齡段,而且病程長,病人身體損害嚴重,這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是一種沉重的經濟負擔。 表2我國四

5、次結核病流調情況時 間 活動性肺結核人數 傳染源病人數 1979年 700萬 190萬1984/1985年 570萬 165萬1990年 600萬 150萬2000年 500萬 200萬 第九頁,共二十六頁。3、結核病死亡人數多:死于結核病人數每年有15萬,結核病已成為青年人死亡的頭號殺手。4、耐藥結核病人多:我國的結核病耐藥情況十分突出,耐藥率高達46%,WHO最近公布的世界38個國家和地區的結核病耐藥監測資料中,中國被列為“特別引起警示的國家和地區之一。第十頁,共二十六頁。表3三次全國結核病流調耐藥情況年份 初始耐藥率% 復治耐藥率%1979 26.2 61.91984/85 47.8 6

6、4.11990 28.1 41.12000 18.6 46.5表4國內不同地區耐藥(%)地 區 初始耐藥 復治耐藥 城 市 33.3 69.1城 鎮 35.4 61.1農 村 27.4 38.8第十一頁,共二十六頁。表5國內六省、區耐藥情況% 初始耐藥率 復治耐藥率 多耐率云南1996 33.8 82.5 20.0河南1996 35.0 66.0 10.8香港1996 12.2 26.9 1.4山東1997 17.6 50.0 2.9廣東1999 13.0 38.1 2.8浙江1999 14.8 59.3 4.5第十二頁,共二十六頁。5、農村結核病人多:結核病是一個貧困病,越是貧困的地區,結核

7、病發病人數越多,我國80%的結核病 在農村,老、少、邊、窮地區更為嚴重。6、傳染性肺結核病疫情仍居高不下:10年來,全國傳染性肺結核患病率無明顯改變,為157.8/10萬,西部12個省區、市傳染性肺結核患病率高達197/10萬,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疫情呈蔓延趨勢。第十三頁,共二十六頁。 7、有關結核和 AIDS的8個事實: 結核是HIV陽性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 結核和 HIV是一對致命的因素,彼此加速進程; 13的HIV陽性患者同時感染結核; 由于HIV導致近五年來結核的發病率升高13; HIV陽性和感染結核桿菌的人患結核病的可能性是 HIV 陰性人的30倍; 在2000年末,有3610萬人

8、患有 HIVAIDS :其中70.1居住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周圍。 在印度,有200萬人同時感染 HIV和結核桿菌; 在非洲和亞洲,AIDS患者的死因中結核占40。第十四頁,共二十六頁。 我國HIV/AIDS與結核病情況 HIVAIDS 加快結核病流行,累計至2006年11月我國報告 HIV 感染183733例,其中40667例為AIDS病人,死亡12464例。據有關專家估計病例數在75萬至80萬之間。HIV感染和艾滋病呈急劇上升趨勢。結核病和艾滋病相關聯,30的 HIV感染者死于并發的結核病。第十五頁,共二十六頁。 1 流行病學調查結核病患病率時間 結核病患病率 涂陽肺結核患病率1979年 38

9、0 10萬 64 10萬1990年 538 10萬 78 10萬2000年 496.75 10萬 171.29 10萬 依據2000年流行病調查結果估算,全省共有活動性肺結核病人20萬,其中:傳染性肺結核病人8萬人。每年因肺結核而死亡的病人7000余人;每年有新發肺結核病人近5萬人。結核菌涂陽的患病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患病率較高的地區,其中鎮雄1659/10萬、個舊867.94/10萬、廣南842.45/10萬。三、云南省結核病疫情現狀第十六頁,共二十六頁。2 肺結核報揭發病數情況工程辦統計1999年13541例 2000年15430例2001年17289例 2002年16755例2003年1

10、8732例 2004年23369例2005年32538例 2006年26888例第十七頁,共二十六頁。3肺結核登記管理情況:1980年至1998年間全省僅登記結核病人26201例,其中涂陽病人6158例; 2002年2006年全省登記治療初治涂陽肺結核病人37511例;2月未痰菌陰轉人數32505例,痰菌陰轉率86.65達國家80標準;3月未痰菌陰轉人數35105例,痰菌陰轉率93.59未達國家95的目標要求。 全省共登記復治涂陽肺結核病人11461例;3月未痰菌陰轉人數10183例,3月未痰菌陰轉率88.85,未達國家95的標準。第十八頁,共二十六頁。20022005年全省共治療管理涂陽肺結

11、核病人34625例,治愈30451例,治愈率87.95,已到達85的工程管理要求目標。其中復治涂陽治療管理肺結核9388例,治愈7792例,治愈率為83,未能到達85的國家要求。第十九頁,共二十六頁。4我省肺結核病流行特點:疫情態勢嚴峻,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農村高于城市,經濟落后地區高于經濟興旺地區,男性多于女性,以青壯年居多,職業分布以農民為主,發病無明顯季節性。第二十頁,共二十六頁。四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1以控制傳染源為重點:結核病傳染源系指涂陽性肺結核病人,控制傳染源是控制結核病流行的主要環節。2充分發揮化學療法的作用:現代化學療法幾乎可以治愈所有新發現的肺結核病人,并迅速恢復病人日常生

12、活,工作能力。化學療法如使用正確,可使大量排菌病痰菌較快的陰轉,迅速失去傳染性。因此化學療法不僅是治療的有力武器,也是消滅傳染源,控制結核病流行的主要預防武器。第二十一頁,共二十六頁。3認真執行直接面視下短程化學療法DOTS,也保證化學療法的落實。這是WHO 推薦的結核病控制策略,也是衛生部要求全國認真執行的結核病控制技術策略。4強調痰菌檢查的重要性,傳染源是通過痰菌檢查才能發現,在病人的診斷,確定化療方案、考核療效,評價結核病流行病學等方面,均以痰菌檢查結果為主要依據。第二十二頁,共二十六頁。五、實施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的措施:1政府承諾2實施國家結核病防治工作方案3立入法制管理4實施結核病控

13、制工程管理第二十三頁,共二十六頁。六實施結控策略和幾項應注意的問題1病人的發現、誤診、漏診、疫情的漏報;2地方政府承諾及執行力度不夠,必需的設備及診療經費缺口較大;3工程工作的不斷增加,工作任務重,人力資源缺乏,全省16個州市,應有專業防治人員240人,至目前為止有73人;129個縣市、區應有專職防治人員645人,實有592人,有78個縣專職人員少于5人。第二十四頁,共二十六頁。4結防人員待遇低,專業隊伍不穩定,人員更換頻繁,專業素質偏低,痰檢、線攝片、診斷、治療、疫情報告與工程管理技術水平缺乏,使相關措施落實不到位。5流動人口中的病人落實DOTS難度大;6抗結核藥物不良反響的監測、處理困難,易引發醫療糾紛;7、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轉診管理系統不標準,造成結防機構追蹤到位率低。8缺乏開展涂陰結核病人,耐藥結核病人及艾滋病與結核病雙重感染者抗結核治療的技術支持和管理。第二十五頁,共二十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