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建設項目投標設計方案_第1頁
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建設項目投標設計方案_第2頁
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建設項目投標設計方案_第3頁
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建設項目投標設計方案_第4頁
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建設項目投標設計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TOC o 1-5 h z 一、設計背景1二、設計依據1三、設計目標2四、詳細方案2(一)道路交通系統 2(二)豎向設計 3(三)給水工程 3(四)雨水、污水工程 4(五)電力工程 4(六)照明工程 4(七)弱電工程 4(八)熱力工程 5(九)燃氣工程 7(十)管線綜合設計 7(H)抗震設計 8(十二)工程造價估算 8一、設計背景河南科技大學是由原洛陽工學院、 洛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洛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而成 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學科覆蓋工學、農學、醫學、理學、文學、法學、經濟、管理等八個學科分類, 學校現有18個院系,46個本科專業,37個專科專業。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建設項目是一個完整

2、的大 學校園建設公共事業項目,是河南省政府批準的“十五”期間重點工程之一。規劃總用地 244.266萬 平方米,約合3664 W,規劃容納學生30000人,教職工5000人。新區總體規劃設計面向國內外公開征集設計方案, 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提供的方案以先 進的設計理念,合理的功能分區獲得了專家及師生的認可, 成為最終的中標方案并承擔修建性詳細規 劃設計。工程概況工程名稱:新校區基礎設施工程工程地址:洛陽市洛南新區大學城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工程規模:新校區占地面積3664畝工程地域環境1、地理位置: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位于洛陽市洛南新區大學城南部,其北側為關林大道,與洛 陽大學為鄰;東側為大學

3、路,與洛陽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和奧林匹克公園相鄰;西側為瀛洲路,與洛陽 經濟開發區四期工程用地相鄰;南側為規劃中的洛南大道。2、地表現狀: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內地勢基本平坦,無明顯高低變化,地形標高在 148.5m和 154.4m之間,自然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地表無水面。3、氣象及水文地質條件:洛陽市氣候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具有季節性變化,冬春季 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和東北風,夏秋季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和西南風。 一般春冬干旱多風,夏秋雨水集中,方案說明 年平均氣溫14.6度,極端最高氣溫44.2度,極端最低氣溫-18.4度。年平均日照2137-2291.4小時, 多年平均降雨量600.3毫米。

4、日最大降雨量110.4毫米,降雨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3.3% 洛陽多年平均水蒸發量為1200毫米,多年平均風速2m/s。4、抗震烈度:根據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該區域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我院的設計方案是在認真研究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給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的基礎設施作的規劃方案的基礎上,結合洛陽的實際情況,對基礎設施方案進一步細化、量化,進一步修改完善, 形成本設計方案。二、設計依據1、河南科技大學基礎設施招標的補充要求;2、依據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所做的詳規;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37-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

5、 50289-98;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0997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室外給水設計規劃(GBJ13-86);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45-91 ;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 50052-95;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 50217-9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 GB 50176-9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 19-8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煤氣設計規范(GB50028-93);.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基礎設施設計招標

6、外部條件;.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周邊道路管線施工圖及補充;15、現行的其它相關專業國家設計規范。三、設計目標1、將新校區建設成為二十一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的典范;2、塑造與新型大學相適應的整體文化氛圍,提高校園整體環境質量;3、崇尚生態,尊重自然,把自然環境和校園環境有機結合,相互融為一體;4、可持續發展,充分考慮學校將來的發展,為校園的生長留出空間;5、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并存,建設數字化、生態化和園林化校園;6、充分體現科技大學的現代性、開放性和自然性。四、詳細方案依據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所做的詳規,景觀大道未來將作為城市規劃主要交通道路, 必須考慮數十年后城市發展開通的可能性,因此在市政管

7、網布置中,我們的設計方案以景觀大道為界, 分為南北兩個子系統,彼此有獨立的接入口,自成體系。同時,在中央核心區連為整體,既滿足校園 的統一需求,又為城市交通發展留有余地。(一)道路交通系統1、道路平面及線型設計依據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所做的詳規,道路平面采用“清晰明朗,回轉通達”一一聯系 便捷,并與景觀緊密結合的路網體系。機動車主干道基本呈一方形環路,圍繞中心綠化和水系展開,也作為區分校園動、靜,人行與車 行及內外功能的界線,實現“動”和“車”在外,“靜”與“人”在內的人車有限分流。支路以環狀、 枝狀分別進入各組團和片區內部,使車行流線可以便捷地服務于周邊各功能組團。在建筑群體之間形成富

8、有特色的、 帶有禮儀性入口都市特質并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的步行網絡,以廣場、平臺、街道、綠化漫步道,步行橋等創造豐富宜人的步行空間,道路斷面和一系列廣場設計, 盡可能使得人車各行其道,減少或緩解人車沖突,強調交通組織以人為本、以步行和自行車行為主。2、機動車主干道道路結構設計設計主要指標:(1)道路等級:機動車主干道按城市次干道R級路;(2)道路設計車速:40km/h;(3)道路設計臨界年限:30年;(4)路面結構:水泥碎結構;(5)道路抗震設防等級:7度;道路結構形式:(1)機動車主干道路面結構:采用 25cm厚的石灰土(含灰12%)+15cmp的水泥穩定碎石(含水 泥5% +20cm水泥混凝土

9、(抗折4.5Mpa)0車行道的結構總厚度為 60cm(2)人行道結構:人行道采用10cm厚的石灰土基層(含灰10%, 3cm厚1:3石灰砂漿臥底, 鋪彩色水泥碎預制道板;或者人行道結構采用: 10cmC15碎、3cm水泥砂漿、3 cm防滑通體彩磨磚, 規格為30 x30 x3cm,抗折強度不小于8.0 Mpa ,抗壓強度不小于45 Mpa;或是采用上海同濟城市規劃 設計研究院建議的規則的花崗巖鋪裝道路。(3)停車場路面結構:采用15cm厚的石灰土(含灰10%)+16cm水泥混凝土(抗折4.5Mpa)。停車場路面的結構總厚度為31cm(4)各支路路面結構:采用25cm厚的石灰土(含灰12%)+2

10、0cm厚的水泥混凝土(抗折4.5Mpa) 結構總厚度為45cm.o3、道路縱斷面設計在規劃的基礎上,建議抬高規劃道路高程,以有效控制土方平衡和其它管線埋設。(二)豎向設計校區地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現狀地面標高相差。6m校區中央的水面應進行較大規模的挖深修整。建議各建筑物的室內地坪取本建筑物占地周圍的平均高程,或抬高規劃道路高程,以有效 控制土方平衡。(三)給水工程1、設計技術標準整個校區的給水系統的管道,按以下標準計算:教學行政建筑用水:5升/平方米日學生生活用水:40升/人日教師生活用水:200升/人日消防及未預見用水:按總用水量的10%+,道路與綠地澆灑用水考慮使用中心水系的存水。按上

11、述標準計算出來的校區用水量約為 4500立方米/日。考慮學校學生擴招容量,計算出來的校 區用水量約為5200立方米/日。DN25Q2、校區給水情況DN25Q校區給水管網由瀛洲路、關林大道、大學路分四個入口供給。校區供水由周邊道路以300給水管引入。主干道下設 DN250環狀給水干管。支路下以 DN150-200給水管供水。消防用水 獨立系統通過泵站和消防水池給水管DN200將穿越校區的水體作為公共消防水池引至各建筑組團中心,供每幢單體建筑接入。沿校區主干道和支路每100米設消防栓一處。3、用水規模校區給水管網供水面積約3664 W,主要供給生活區、教學區、娛樂區等各個功能分區。4、水壓水質由洛

12、陽市自來水公司各給水加壓站供給。5、配套設施校區內共建設4座消防泵房。6、管材選擇生活給水管DN20Q DN15Q DN10CK用給水承插鑄鐵管(青鉛接口)消防給水管DN20踩用無縫鋼管(焊接)7、消防設計根據規劃,消防栓沿校園主要道路(12m 30m 40m寬)設置,在道路西側或北側,間距按 100 米計。林蔭道、廣場等主要步行道路系統設計,滿足作為緊急消防通道的要求。建筑間距滿足規范最 小防火間距要求。教學樓和宿舍連廊底層開放留出消防通道,所有建筑都有足夠消防登高面。各組團建筑內的消防水池利用穿越校區的水體作為公共消防水池,通過泵站和消防水池給水管將水引至各建筑組團中心,供每幢單體建筑的消

13、防管線接入,各建筑不再單設地下消防水池。在校區內 水體邊設置一處消防車取水平臺,以備消防車直接從水體取水。(四)雨水、污水工程1、設計技術標準校區污水量按給水量的85%+,則校區污水量為4420立方米/日。洛陽市年平均降雨量600.3毫米,日最大降雨量110.4毫米,校區雨水量計算采用洛陽市暴雨公 式參數選用:重現期P=1年集水時間t=15min徑流系數(|)=0.52、排水方案在校區內采用分流排水體制,建議雨、污水出口放在關林大道上,以有效解決排水問題,同時有 利于節約工程費用。校區規劃地形西、南高,東、北低,排水方向按地勢組織。污水分西南、西北和東三個區排入周 邊城市道路下污水管道,管徑為

14、 D600o雨水就近排入校區中央水系或向城市道路下雨水管排除,管 徑為 D600D80d(五)電力工程1、設計技術標準建筑用電:學生宿舍60瓦/平方米,教工宿舍80瓦/平方米,教學樓和實驗中心80瓦/平方米路燈及其他用電負荷:按總用電負荷的 10%十按上述標準,取用電同時系數 0.7,校區用電負荷為35000千瓦。考慮學校進一步發展和擴容的需求,設計用電負荷為42500千瓦2、供電方案本設計外部供電電源共四路,供電電壓10KM均引自洛陽市供電局變電站。校區內共設4個10KV 開閉所,分別向四周區域供電,20個10 KV公用配電所,共計24個10 KV配電所。每個配電所設2 臺1000KVA變壓

15、器,共計48臺1000KV儂壓器。外部供電電源先引入 10 KV開閉所,再引入10 KV 公用配電所,降壓至220/400V后向各受電點供電。共開挖電纜溝 8692米。電力工程總費用3354.5 萬元(不含配電所至建筑物低壓部分),其中包括不可預見費306萬元。(六)照明工程本設計40米道路采用道路中心布燈,30米環路采用雙側對稱布燈,12米道路采用單側布燈,學 生公寓區內采用庭院燈,中心廣場設置高桿燈。照明工程總費用403萬元,其中包括不可預見費36.6 萬元。照明工程在滿足照度的要求下,建議選擇外型優美、活潑、富有現代氣息的燈具。(七)弱電工程本工程總費用130萬元詳細如下1、弱電共溝:本

16、次沿30米寬環路修建弱電共同溝4431米。弱電共同溝埋管采用六根 6孔梅花 管加兩根 100PVCI,供多媒體網絡、有線電視、通訊共同使用,造價 107.2萬元,其中不可預見 費9.7萬元。2、信息網絡:本次網絡控制中心位于多媒體公共信息中心,從中出兩根8芯光纜,穿音樂廣場,進入弱電溝,分別向左右敷設。其中一根光纜分別接入規劃學生公寓、規劃文理學院教學樓群、規劃 藝術文化中心二級交換問,另一根光纜分別接入規劃醫學院教學樓群、規劃農學院教學樓群、規劃工 學院群、規劃教工住宅區二級交換問,然后從二級交換間通過光纜接至每個建筑物信息中心。工程總 費用6.7萬元(僅為多媒體公共信息中心至二級交換問之間

17、線路 ),其中不可預見費0.6萬元。3、有線電視:本次設計僅考慮教學樓部分設置閉路電視,學生公寓和教職工住宅部分有線電視 因洛陽有線電視臺免費設計安裝,本次不再考慮。本次閉路電視控制中心位于多媒體公共信息中心, 從中出兩根8芯光纜,穿音樂廣場,進入弱電共同溝,分別向左右敷設至各個教學樓群信息中心。工程總費用5萬元(僅含光纜線路),其中不可預見費0.5萬元。4、通訊:學生公寓采用201電話,教學樓和教職工住宅采用電話虛擬網,全部由電信門設計施 工,基礎設施由電信部門投資,201電話安裝全部免費安裝,虛擬網電話同普通家庭住宅電話。校區電話門數按以下標準計算:教工住宅電話:每戶2門學生宿舍電話:每宿

18、舍1門教學科研辦公建筑電話:1門/60平方米另考慮適量公用電話。在每套學生宿舍和教工住宅內,應留有兩個網絡接口,各教室、實驗室和辦公室也應留有網絡接 口。按上述標準計算的校區電話總量為 15000 Ho要求電信部門在校區中部圖書館設信息中心,內設校區網絡中心、衛星地面站和廣播電視中心。選取多媒體公共教學樓、對外交流中心、醫學院綜合樓、 工學院綜合樓、農學院綜合樓等樓群為核心層節點,分別配置核心層交換機,形成一個中心,多點輻 射,樹狀、環狀結構并存、鏈路和線路同時冗余的新型網絡結構。5、無線廣播:本次考慮校園廣播采用無線電臺,設發射臺一個,位于多媒體公共信息中心,接 收機位于校園內路燈桿或建筑物

19、外側, 合計約10萬元。此部分設備費用均可由設備供應商免費提供。(八)熱力工程1、設計內容包括熱力熱源、熱媒、供熱管網、鍋爐房及熱交換站。按規劃圖所確定的范圍,熱源為城市集中供熱系統,校區供熱由校區東、西、南側城市熱力管道 引入,分別向教學和生活區供熱。供熱管沿主干道和方城環道敷設,沿片區支路深入組團內部。由于目前城市發展及冬夏交替等原因,另在學生生活園區等設鍋爐房供應熱水02、設計要求以國家政策、法規為基礎,以總體規劃為依據,從實際出發,統籌安排。按總投標要求,安全、 適用、經濟。3、設計規模集中采暖面積:1139200平方米,設計總熱負荷100兆瓦。4、設計指標(1)熱負荷A、洛陽市區氣象

20、資料的有關數據冬季室外采暖計算溫度:-5C;年平均溫度:14.6 C;夏季空調室外計算溫度:35.9 C ;采暖期室外平均溫度:3.0 C最大凍土深度:35-40cm;極端最高溫度:44.2 C;極端最低溫度:-19.2 C。R計算過程基礎數據的選取采暖熱負荷同時使用系數Kn=1.0;空調制冷熱負荷同時使用系數:Kn=0.7;生產熱負荷同時使用系數 Ks=0.8 ;生活熱負荷同時使用系數:Kh=0.5;采暖期計算天數:n1=120;采暖期每天計算采暖時間:24h;空調制冷期每天計算空調時間:24h;管網散熱損失系數:K1=0.05;管網樓損系數:K2=0.03;校區采暖熱指標:q=70W/m?

21、夏季空調至冷熱指標:q=70W/m?生活熱水熱指標:q=12W/m2;校區總熱負荷:E Q80兆瓦-100兆瓦。生活計算熱負荷:Qn=Kn?(1 +K1+K2)hQ5、設計方案熱源遠期采用洛陽市煤氣熱力公司供給蒸汽、 高溫水集中供熱,近期自建滿足環保要求的鍋爐房, 食堂和浴池熱能都由自建鍋爐房供給。(1)熱交換站建議采用新型板式熱交換器,換熱后達到供暖用低溫水(95C/70 C)o由于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 面積較大,總占地面積3664余畝地,為防止末端采暖水溫度過低,本設計采用分區域換熱供暖。采 暖共分5個區,區域1、2為汽-水換熱,區域3、4、5為水-水換熱。區域位置可參看河南科技大學 供暖初

22、步設計圖A、汽-水換熱站學生公寓和中心廣場周圍分別為區域 1、2,這兩個區域用蒸汽作熱源。管道從最近點瀛洲路以 西接入,該點距學校西大門約500米處,管徑? 377,蒸汽設計為過熱蒸汽,設計出口壓力 I.OMpa, 溫度352C,換熱后供水溫度95C,回水溫度70CoB水-水換熱站洛南電廠出口供水壓力1.6Mpa,到科大進口暫按1.2 Mpa。熱水干管分別在洛南大道(?900) 和大學路(?400),供水溫度130C,回水溫度70Co生活服務區為區域3,由洛南大道接口。工學 院教學區,教工住宅區分別為區域 4、5,從大學路接口。(2)燃氣蒸汽鍋爐房自建的燃氣蒸汽鍋爐房必須滿足環保要求,食堂和浴

23、池雙路供氣。鍋爐房內設有軟化水系統,循 環水泵和機械負壓通風系統。(3)供熱管網管線布置:按綜合管線布置,管線長 16000m采用直埋式敷設,管材選用219X8無縫鋼管, 外包巖棉保溫層,保溫層厚度為100mm外纏玻璃絲布及玻璃鋼保護層。在節點處設閥門檢查井,閥 門選用優質鑄鋼閘板閥。按規范要求,直管段每隔24m以上設不銹鋼波紋脹力一個。工程投資概算:2500萬元。6、應該注意的問題A、鍋爐房環保問題B、壓力容器管理問題(九)燃氣工程1、設計內容包括用氣負荷、供氣方案,管道敷設。中壓燃氣由義馬市引入,主干管在大學路和瀛洲路上,通 過校區內兩處調壓站調壓后向校區供氣。2、設計要求按總投標要求,安

24、全、適用和經濟,由于煤氣為易燃、易爆,且有毒氣體,設計施工時必須將安 全放在第一位。3、設計方案(1)氣源燃氣采用洛陽市煤氣煤氣公司中壓管網系統供給0.2兆帕;熱值:3500大卡。由于干管分別在大學路(?400 )和瀛洲路(?300),為節省材料和便于管理,教工住宅區由大學路煤氣管道供應, 學生公寓和生活服務區由瀛洲路煤氣管道供應,設兩個中壓調壓柜。教學和其他區域初步設計不設煤 氣管道。用氣負荷:按學生用氣0.1立方米/人日,教工用的氣0.6立方米/人日的標準,其它用氣按 占總用氣量的10刻,小區總用氣量為7000立方米/日。考慮學校進一步發展和擴容的需要,設計總 用氣量9500立方米/人日。

25、(2)材料管網管材選用優質無縫鋼管或螺旋縫埋弧焊鋼管,規格DN15Q入戶采用優質水煤氣鍍鋅管。(3)調壓柜柜內包括計量儀表、壓力計、控制閥門等,調壓柜位置以放置在安全且不妨礙人員,車輛通行為 宜。(4)燃氣鍋爐由于北方采暖期較長,4個月/年,采暖用熱量較大,從技術和經濟角度考慮,建議浴池、食堂 用燃氣鍋爐作熱源,采暖用高溫水和蒸汽作熱源。3t立燃氣鍋爐共兩臺,分別設在學生公寓和生活服務區。為便于節能和高效,初步設計為兩臺 3t立(5)管線布置主干管在大學路接管徑DN40似計,瀛洲路接管徑DN30股計,按綜合管線布置,管線長10000m(6)造價以洛陽市煤氣公司概算為準,參考價:1200萬元。(

26、十)管線綜合設計本工程地下管線包括多孔電信管、供熱管、給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燃氣管和電力管線。1、各種地下管線的走向根據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四周城市道路預留雨水井和污水井底高程,可知基本上西邊、南邊預留雨水井和污水井底高程較高,東邊、北邊預留雨水井和污水井底高程較低,因此確定的各種地下管線 走向的原則為:壓力管線(供熱管、給水管、燃氣管)從西邊、南邊城市道路接入;雨水管、污水管 排入東邊、北邊城市道路,允許部分雨水管、污水管就近排入西邊、南邊的城市道路,因此在關林大 道上新增兩個雨污水管的排出口,詳見后面綜合管線設計圖。2、各種地下管線離建筑物的水平埋設順序由近及遠為:電力管線、電信管線、燃氣

27、管、供熱管、給水管、雨水管、污水管。一般的,電信 管線、供熱管、給水管、雨水管布置在東西向道路的北側,南北向道路的西側;電力管線、燃氣管、 污水管,布置在東西向道路的南側,南北向道路的東側。詳見后面道路橫斷面13圖。3、地下管線遇到交叉矛盾時的處理原則a、臨時管線避讓大管線; b、小管線避讓大管線;c、壓力管線避讓重力自流管線;d、可彎曲管線避讓不可彎曲管線。4、地下管線的最小覆土深度人行道下最小覆土深度:電力管線 0.5m,電信管線0.7m,供熱管0.5m,燃氣管0.6m,給水管 0.6m,雨水管0.6m,污水管0.6m。車行道下最小覆土深度:電力管線 0.7m,電信管線0.8m,供熱管0.

28、7m,燃氣管0.8m,給水管 0.7m,雨水管0.7m,污水管0.7m。建議給水埋深為2m雨水埋深為2.5 m-3m污水埋深為3.5 m 4m,電力埋深為1.5m,燃氣埋深為1.5m,熱力埋深為1.8m。另外,10KV以上直埋電力電纜管線覆土深度不應小于 1.0m。(H一)抗震設計根據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該區域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根據規劃,校園各種建筑工程都按 7度抗震設防,可利用建筑間距留空、綠地、廣場和其它開敞 地作為避難疏散場地,以滿足防震要求。校園在四邊道路都設主次出入口,與核心區方型環道形成雙環十字相交的防災疏散道路網絡,疏散道路兩側建筑高度和退界間距滿足防災要求,確保災時暢通無阻。(十二)、工程造價估算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基礎設施工程投資估算表廳P項目分項數量單位估算指標估算造價說明1土方挖土方1495040m31.568822345448.6532填土方316480m32.8729909215.3923外運土方1178560m39.113610740924.424土方小計1399.6萬元5道路碎路向而積33360m21274236720紅線12m寬6碎路向而積49680m2151750168030m寬7碎路向而積8274m2179148104640m寬8人行道面積49380m2592913420人行道9綠化帶面積11646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