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1181-2010早熟棉區鹽堿地棉花栽培技術規程_第1頁
DB13-T1181-2010早熟棉區鹽堿地棉花栽培技術規程_第2頁
DB13-T1181-2010早熟棉區鹽堿地棉花栽培技術規程_第3頁
DB13-T1181-2010早熟棉區鹽堿地棉花栽培技術規程_第4頁
DB13-T1181-2010早熟棉區鹽堿地棉花栽培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 65. 020B 32DB13河 北 省 地 方 標 準DB 13/T 118120102010-02 - 23 實施早熟棉區鹽堿地棉花栽培技術規程2010-02 - 23 實施2010 - 02-08 發布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發布DB13/T 118120101刖 B本標準按照GBl. 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唐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濱海農業研究所、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唐海縣質量 技術監督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秀萍、林永增、魯雪林、張國新、王樹林、馮賀敬、劉雅輝、張曉東。DB13/T 11812010DB13/T 1181201

2、06.4封閉除草6.4封閉除草 覆膜或播種前噴施除草劑,每667 n?用48%氟樂靈乳油60 ml80 ml,兌水40 kg50 kg噴 施或32%棉草克70 ml,兌水40 kg50 kg。6.5播種量每667 m2A l:點播1.5 kg2.0 kg,機械播種2. 0 kg2. 5 kg。鹽堿重、板結的棉田適增播量。7田間管理7. 1苗期管理7. 1. 1查苗、補苗、移苗播種后及時查苗,嚴重缺苗斷壟棉田及時釆取催芽補種,一般缺苗棉田采取營養缽育苗移栽或借苗 移栽以及雙株補償的方法。7. 1.2間苗、定苗棉苗出齊后及早進行間苗,去弱留壯,穴播留2株3株。2片3片真葉時定苗。7.1.3中耕勤中

3、耕,做到“出苗中耕,雨后中耕,低溫中耕;看苗中耕,看地中耕,先淺后深”。耕深由3cm 4 cm,逐漸加深為6 cm9 cm,苗期中耕2次3次。7.1.4防治僵苗針對僵苗棉田,每667 m,用赤霉素類調節劑0. 5 g兌水7. 5 kg或用ABT生根粉0. 1 g兌水15 kg 對棉苗進行噴施。7.2 蕾期、花鈴期管理7. 2.1簡化整枝7. 2. 1.1選留營養枝:蕾期選留生長快、健壯的營養枝2個。7.2. 1.2打頂尖:一般在7月中旬打頂尖,單株留果枝11個13個。7. 2.1.3縮節安調控:中輕度鹽堿地棉田全生育期使用縮節安的時期和用量根據雨量大小、苗情長勢, 酌情掌握,可參照表1。表1鹽

4、堿地棉花縮節安使用時期和使用量生育期門期縮節胺(DPC)使用量蕾期6 n 15 U6 月 20 LI1.0 g1.5 g/667 m2 , 兌水 30 kg 噴施初花期6 月 20 Fl6 J 30 II2. 0 g/ 667 m2,兌水 40 kg 噴施盛花期7 J 10 11 7 月 20 H3.0 g/ 667 m,兌水 40 kg 噴施結鈴期7月底8月初一般棉國:4.0 g/667 m2,兌水40 kg噴施旺長棉田補使一次:3.0 g4.0 g/667 n?兌水40 kg噴施初花期每667 n?追施純N 3.0 kg6. 0kg ,盛花期每667n?追施純N 1.5 kg3. 0kg。

5、中早熟 品種取上限,早熟品種取下限。7.3吐絮期管理7.3.1催熟貪青晚熟、后發性強的遲熟棉田,在9月下旬每667 n?用40%乙烯利0. 1 kg0. 2 kg兌水50 kg 對棉鈴進行噴霧,長勢過旺棉田在10月5日左右可再補施一次,用藥量0. 2 kg0. 3 kg。7.3.2收花棉花單鈴吐絮后7 d為最佳采摘期,一般可每7 d10 d摘一次,不收雨后花、露水花。7.4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治指標和防治方法見表2。表2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主要病蟲害防治指標防治方法蟲害棉蚣三葉前卷葉率達10%,三葉后百株螃量2500頭,卷葉率達20%。10%毗蟲咻1 500倍2 000倍液。百株三葉螃量10

6、000頭,或下部葉片顯 出少數發亮小蜜點時防治。施用內吸殺蟲劑和觸殺性殺蟲劑防治。棉薊馬被害株率5%。馬拉硫磷1 000倍1 500倍液。地老虎百株有蟲2頭3頭或被害株率5%。3齡前用2. 5%的敵京蟲3 kg/667 m撒施或5%百事達 乳油2 000倍液地面噴霧;3齡后撒毒餌(90%敵百蟲晶 體與香餅)。棉鈴蟲二代百株卵粒數100粒、幼蟲頭數10頭; 三代百株卵粒數45粒、幼蟲頭數5頭。藥劑防治:用有機磷類(乙酰甲胺磷)、氨基甲酸酯類(萬 靈)、擬除蟲菊酯類(順反氯甑菊酯)等農藥及時防治。 生物防治:玉米誘集帶、性誘劑、赤眼蜂等。棉肓靖百株幼蟲100頭或被害率5%時防治。施用內吸殺蟲劑和觸殺性殺蟲劑防治。病 害立枯病 炭疽病 紅腐病 等與培育壯苗早發為目標的栽培技術措施 相結合,以預防為主。農業防治:精細整地,增施腐熟有機肥;適時播種;適 期早間苗,雨后勤中耕,降低土壤濕度;秋季深翻地, 將枯枝落葉連同病菌一起翻入地下。藥劑防治:出苗后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 粉劑600倍噴霧防治,可與殺蟲劑配合,達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